再现精彩照片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选购

再现精彩照片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选购

一、精彩照片的再现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采购(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楚小庆[2](2021)在《技术进步对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创作形态表现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模式,也深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艺术与技术二者之间始终形影不离。技术影响和支撑着艺术创作形态的发展,拓展了艺术自身的表现空间,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及其原有思维模式,以及艺术欣赏者的审美体验方式,推动艺术创作及其表现形态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介质的虚实属性、艺术观念影响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从技术化艺术的视角来看,新技术应用影响下的新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多元性和兼容性等特点。由于技术进步所物化的是艺术观念、认识观念及审美意识形态,所以,我们更应当关注技术手段承载和呈现的艺术审美观念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非技术手段本身。历史上比较典型地影响各艺术门类的技术门类主要有印刷技术、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沿着上述技术门类陆续兴起的脉络和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来关注艺术形式的变化,可见一条在新兴技术发展推动下促使新艺术形式不断衍生并对艺术创作表现形态产生影响的清晰路径。可以分别从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其外在形态的影响、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计算机技术环境下的艺术形态演变、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王泽瑛[3](2020)在《基于盐纸工艺的景观摄影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景观摄影是摄影师在客观冷静思维下对人造景观的记录,其脱胎于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摄影,观察的对象由自然风景转向为社会景观,这种转变包含着近代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人类认知的深化。盐纸印相工艺是一种接触印相工艺,并且是摄影史上第一个用负片复制转换为正像的含银摄影工艺,由英国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盐纸印相工艺具有绵长的影调范围和优异的细节表现,在数字技术盛行的当下,笔者的创作实践以历经百年的盐纸印相工艺作为景观摄影作品的呈现方式,探究两者在艺术表达中结合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工艺的语言特征,利用盐纸工艺的色调、影调以及质感等特征表达城市空间中景观的兴衰,用一种过去的语境回望当下城市发展中的种种困境。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研究重难点,同时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脉络。第二章节,阐述景观摄影的起源及发展,叙述景观摄影何时提出及景观的内涵。第三章节,解析景观摄影的语言特征,例举国内外景观摄影师以及作品进行研究。第四章节,梳理盐纸工艺的历史,阐述盐纸印相工艺的配方、原理以及制作流程。通过例举相关艺术家的盐纸工艺作品从影调、色调、质感三个方面归纳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特征,并分析使用盐纸工艺呈现景观摄影作品的可行性。第五章节,经过上述研究,笔者将盐纸工艺运用到自身的景观摄影创作实践中,并详细论述笔者毕业创作中作品灵感来源、观念表达以及作品呈现的全部过程。第六章节,总览全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出结论。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郭书[5](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果佳[6](2019)在《基于颜色管理系统的跨媒体颜色复现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颜色科学领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向前迈步,随着显示设备和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颜色信息可以任意在媒体设备上呈现出来,但由于各种媒体设备的颜色呈现机理不同,因此如何保证设备间颜色再现的一致性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图像在不同媒体设备间通过传递后会产生色彩不一致性问题,进而给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困扰,并且同一颜色在不同光源环境里也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给跨媒体颜色再现增添了新的挑战。随着颜色管理体系的发展,通过颜色管理对不同媒体设备做颜色校正,成为了当今广泛的主要应用,但是现今的颜色管理比较单一,所有设备媒介中应用最广泛的只有sRGB颜色管理方法,并且颜色复现效果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发展,Adobe RGB颜色管理方法随之出现,Adobe RGB的色域空间要比sRGB的色域空间更加广泛,但是在应用跨媒体颜色复现时,也会出现较大误差。为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两种优化算法,来解决不同媒体设备间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存在的颜色不一致问题。在本文中首先提出,利用色域空间较好的Adobe RGB色域作为色彩研究空间,根据色度学理论知识,再结合色度特征化算法,实现从数码相机到液晶显示器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本文设计了两种光源环境下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并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利用不同的颜色空间(即CIELAB、CAM16-UCS)与物体真实值进行色差比较,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小设备间进行跨媒体颜色复现后的色差。考虑到算法的单一性,本文又根据色貌学理论知识,利用CAT16色适应模型与色度特征化算法相拟合,实现从数码相机到液晶显示器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同样的本文设计了两种光源环境下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并且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利用不同的颜色空间(即CIELAB、CAM16-UCS)与物体真实值进行色差比较。实验证明了该算法也能有效减小设备间进行跨媒体颜色复现后的色差,在考虑到光源环境、颜色空间以及色度学和色貌学等诸多因素下,本文提出的两种跨媒体颜色复现优化算法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在研究数据上的表现较为突出,证明了这两种优化算法优于当前的颜色管理体系。关于颜色管理系统的跨媒体颜色复现出现的颜色不一致问题,我们提出的两种算法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切合实际应用到生活和工业领域中去,为颜色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个新起点。

张京虎[7](2018)在《论文物摄影师的素养》文中认为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大环境下,文物照片在博物馆发展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功效并成为展示、介绍文物重要途径之一,这就使文物摄影在新时期博物馆工作中成了主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要求文物摄影师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摄影技艺的素养。要不断学习,掌握各类文物的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现代摄影科技,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拍摄出精彩的文物照片,为文博事业做出贡献。

王可刚[8](2019)在《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画中的水墨绘画艺术,有着自我的文化性格和内在的精神品质。从传统的水墨绘画发展至今,自身有着相对完整的形态语言结构系统,这一语言系统形成了大的艺术文化范畴中东方艺术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从文化存在的语境来看,任何艺术语言转向都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本体,是在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滋养中生发和演变的,从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具有清晰的顺序和逻辑关系。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水墨绘画的形态史,就是中国水墨绘画语言流变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后,水墨绘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受到了艺术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同时艺术国际化的背景也给中国水墨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表现空间。随着中国“八五新潮”的影响,国内艺术界随之出现了水墨语言形态的巨大转型与面向现代视觉审美图像的演变。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是在现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文化载体,现代的水墨绘画中的内容与笔墨传达的韵味已经与传统文人情趣拉开了距离,也远离了传统书法用笔的语言形态,从精神关注层面上具有了现代的气息,这是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重要艺术特征。本论文旨在探索水墨文化的语言现代转型与内在观念变化的认识问题。通过分析中国水墨画语言的不同与时代的对应表达方式,来把握从传统水墨到实验水墨的绘画语言转型演变的总体趋势,探寻水墨绘画形态流变的深层机制。从目前国内艺术生态来看,以水墨绘画语言作为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当代学术关注。作为物象的呈现符号,水墨语言也随着社会经济与时代观念的变化而演变,这种演变是在东方中国的文化范围内发生并面向国际的文化舞台。而现代水墨语言随着社会转型,其艺术精神的的现代转化是和文化语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这需要在自己的文化群体讨论其发展才会有意义,所以研究水墨语言转向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母体进行论证是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本文从艺术精神的文化背景、转化的途径、美学理念建构和文人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进行中的水墨绘画发展的形态语言。具体来说是从水墨绘画的语言形态,审美观念,艺术精神,时代背景四个方面阐述了语境文化背景变化所带来的语言形态转换。从中国画概念的逻辑错误剖析了中国绘画、古画、水墨画、水墨丹青、文人画、新文人画、都市水墨、表现水墨、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理解误区与发展脉络。概括来讲,本论文总体研究了水墨语言的文化特色与语言形态转型动机,详细分解论述了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以及在水墨语言转向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分析了水墨画语言转型时期的文化使命与发展途径,目的是尝试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讨论民族艺术的发展前途与文化使命。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苏玛娅(Summaiya Khan)[10](2018)在《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和复制图像的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从一种图像复制手段变成一种艺术表达。本文不仅试图展示巴基斯坦版画的发展,还想表达在计算机和打印机出现之后的版画技术发生的进步及版画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化。本文通过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实例来讨论这一点,着重对三位致力于探索艺术和版画媒介多样性的巴基斯坦当代版画家穆罕默德·阿提夫·可汗[Muhammad Atif Khan]、索菲亚·卡瓦嘉[Sophiya Khawaja]、扎拉·艾哈迈德·扎卡[Zaira Ahmad Zaka]进行个案研究,探索这些艺术家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对于新型媒材的尝试。这项研究也考察艺术家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感知方式,详细讨论了其版画作品的异同之处。尽管他们使用的表现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作品仍可看作是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缩影。此外,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研究展示这些艺术家的工作过程,他们使用了从凹雕到浮雕、数字媒体到手工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践他们的感受并传达其想法。他们主要在艺术作品中集中围绕当下社会现状,突出了以下主题:社会政治、个人经历和文化。本文通过对这些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解读、对展览现场的观察、对采访材料的总结以及对文献的研究,寻找和阐释其异同之处。

二、精彩照片的再现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采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彩照片的再现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采购(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技术进步对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创作形态表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 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于工艺装饰中
    (二) 工业化阶段: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 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 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 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 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 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 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 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 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产物
    (二) 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五、 结语:从技术因素对艺术创作形态的影响及其辩证关系看艺术生产“以人民为中心”的未来导向

(3)基于盐纸工艺的景观摄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景观摄影国内研究现状
        1.3.2 盐纸印相工艺国外研究现状
    1.4 重点与难点分析
2.景观摄影综述
    2.1 景观摄影的起源及发展
    2.2 从景观到景观摄影
3.景观摄影语言特征及作品分析
    3.1 景观摄影的语言特征
    3.2 国内外景观摄影分析
4.盐纸印相工艺呈现景观摄影的可行性分析
    4.1 盐纸印相工艺
    4.2 盐纸工艺的配方
    4.3 盐纸工艺的操作流程
    4.4 盐纸古典影像的语言特征
    4.5 盐纸工艺呈现景观摄影的可行性
5.摄影作品《○》的创作实践
    5.1 创作来源与理念分析
        5.1.1 创作来源
        5.1.2 创作理念
    5.2 作品的主题与风格营造
        5.2.1 作品的主题
        5.2.2 风格营造
    5.3 作品的实现方式
    5.4 创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5 作品的观念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一、微观
        二、造型艺术
        三、微观造型艺术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一、社会分工
        二、习艺经历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一、微雕艺术流派
        二、微画艺术流派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四、现实主义题材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一、创作材料
        二、创作技法
        三、创作工具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一、微观之美
        二、奇特之美
        三、神秘之美
        四、精致之美
        五、形态之美
        六、色彩之美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比例与尺度
        四、对称与均衡
        五、过渡与呼应
        六、主从与重点
        七、轻巧与稳定
        八、条理与秩序
        九、节奏与韵律
        十、古韵与时尚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颜色管理系统的跨媒体颜色复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框架结构
2.颜色科学相关理论基础
    2.1 颜色的表示与感知
        2.1.1 颜色的表示
        2.1.2 颜色的感知
    2.2 CIE标准色度系统
        2.2.1 CIE1931 RGB系统
        2.2.2 CIE1931 XYZ系统
        2.2.3 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计算
    2.3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
        2.3.1 均匀颜色空间
        2.3.2 CIELAB颜色空间
        2.3.3 色差公式
    2.4 颜色复现原理
        2.4.1 颜色复现
        2.4.2 数字图像处理
    2.5 本章小结
3.色度特征化以及色貌模型理论
    3.1 色度特征化
        3.1.1 数码相机特征化
        3.1.2 多项式模型原理
        3.1.3 显示器特征化
        3.1.4 PLCC正向模型原理
        3.1.5 PLCC逆向模型原理
    3.2 色貌模型
        3.2.1 CAM16 模型
    3.3 色适应模型
        3.3.1 CAT16 色适应模型
    3.4 本章小结
4.不同色域空间的设备误差评估
    4.1 sRGB与 Adobe RGB色域空间比较
    4.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条件
    4.4 实验设置
    4.5 实验方法及过程
        4.5.1 数码相机在sRGB和 Adobe RGB色域空间的误差比较
        4.5.2 液晶显示器在sRGB和 Adobe RGB色域空间的误差比较
    4.6 实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基于颜色管理与色度特征化算法的跨媒体颜色复现评估
    5.1 实验方案
        5.1.1 实验设置
    5.2 D65 光源的实验方法及过程
        5.2.1 基于Adobe RGB色域做跨媒体颜色复现
        5.2.2 基于Adobe RGB色域利用色度特征化算法做跨媒体颜色复现
        5.2.3 实验数据结果在CAM16-UCS空间做色差比较
    5.3 D50 光源的实验方法及过程
        5.3.1 基于Adobe RGB色域利用色度特征化算法做跨媒体颜色复现
        5.3.2 实验数据结果在CAM16-UCS空间做色差比较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基于颜色管理与CAT16 算法的跨媒体颜色复现评估
    6.1 实验方案
        6.1.1 实验设置
    6.2 D65 光源下利用CAT16 模型的实验方法及过程
        6.2.1 基于Adobe RGB色域利用CAT16 模型做跨媒体颜色复现
        6.2.2 实验数据结果在CAM16-UCS空间做色差比较
    6.3 D50 光源下利用CAT16 模型的实验方法及过程
        6.3.1 基于Adobe RGB色域利用CAT16 模型做跨媒体颜色复现
        6.3.2 实验数据结果在CAM16-UCS空间做色差比较
    6.4 实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导论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方向
    (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完成的可行性
        1.主要创新点
        2.重点难点
        3.主要观点
        4.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画”的概念、艺术观与笔墨语言系统
    (一)中国画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1.中国画、国画、文人画、水墨画的理解误区
        2.中国文人水墨画的发展与学术逻辑
        3.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概念转换
    (二)文人传统精神下的中国水墨画艺术观
        1.“天人合一”的哲学认识观
        2.“生生为艺”的生命“体证”观
        3.“道”、“禅”结合的精神规导观
        4.“阴”、“阳”互动的形态创造观
    (三)文人传统下的笔墨语言系统
        1.以“线描”为主的造型语言基础
        2.“散点透视”的语言寻踪方式
        3.以“墨”当“色”的语言体系
        4.笔墨语言的呈现方法与品质
二、艺术精神与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
    (一)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1.艺术精神转化的背景与语境
        2.艺术精神转化的方法与途径
        3.艺术批评标准与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文人传统笔墨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1.西学东进的写实语言借鉴
        2.从写实到表现的语言转向
        3.现代实验水墨的语言探索
    (三)传统色彩绘画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1.延续的传统绘画色彩观
        2.新工笔的色彩语言实践
        3.写意重彩的表现语言探索
三、语言实践中的现代水墨
    (一)现代水墨的界定
        1.现代水墨的含义
        2.现代水墨的精神指向
    (二)现代水墨语言的表现形态
        1.表现性水墨的语言形态
        2.新文人画的语言形态
        3.都市水墨的语言形态
        4.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
    (三)现代水墨的语言符号
        1.都市内容与硬边语言
        2.平面与立体、光与影
        3.艳俗色彩与缥缈的情境
        4.构成与打散的语言构建
    (四)现代水墨各个语言形态之间的关系
        1.现代水墨系统的范畴
        2.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
        3.现代水墨与都市水墨
        4.现代水墨与抽象水墨
四、语言探索中的实验水墨
    (一)实验水墨的界定
        1.实验水墨的含义
        2.实验水墨的问题指向
    (二)实验水墨的发展历程
    (三)实验水墨艺术语言的探索
        1.抽象水墨的绘画语言表现
        2.水墨边界上的实验语言探索
        3.冲出水墨边界的语言实验
        4.肌理作为水墨实验语言的实践
五、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与前景
    (一)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
        1.笔墨语言转向的现实处境
        2.当代水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水墨语言转向中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
        4.水墨语言转向中现代水墨画的评价标准
        5.水墨绘画的国际身份与民族语言
        6.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新媒介和技法的运用维度
        7.实验水墨对现代性表达的讨论
    (二)笔墨的文化复兴与发展前景讨论
        1.笔墨的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复兴
        2.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水墨绘画前景与途径
六、水墨语言转向的个案研究
    (一)当代水墨语言研究-周思聪
    (二)水墨语言实验的先驱-刘国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10)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巴基斯坦版画的地缘性
    第二节 巴基斯坦当代版画实践
第二章 三位版画家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穆罕默德·阿提夫·可汗[Muhammad Atif Khan]
    第二节 索菲亚·卡瓦嘉[Sophiya Khawaja]
    第三节 扎拉·艾哈迈德·扎卡[Zaira Ahmad Zaka]
    第四节 共性与差异
第三章 巴基斯坦当代版画之文化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中缩写对照表
    附录二 文中人名翻译对照表
    附录三 图片目录
    附录四 图片
致谢
Acknowledgement

四、精彩照片的再现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采购(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技术进步对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创作形态表现的影响[J]. 楚小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基于盐纸工艺的景观摄影创作研究[D]. 王泽瑛.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6]基于颜色管理系统的跨媒体颜色复现比较研究[D]. 果佳.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1)
  • [7]论文物摄影师的素养[J]. 张京虎.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8(00)
  • [8]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D]. 王可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巴基斯坦当代版画的文化关怀:以三位版画家为个案的研究[D]. 苏玛娅(Summaiya Khan).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再现精彩照片 浅谈彩色喷墨打印机的选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