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一、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飞[1](2020)在《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外科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目前普外科手术切口大多数为Ⅱ类。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切口感染占所有外科感染的25%。临床上针对Ⅱ类切口手术常规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切口感染需行病原学及药敏检查,但需一定的时间等待结果,在此期间用药大部分依靠临床医师经验。因而需对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见菌种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原学调查,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Ⅱ类切口且合并切口感染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细菌培养等相关资料数据,对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Ⅱ类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细菌培养,并做好标本采集工作,随后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 Phoenix M5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其中采用Oxoid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药敏结果严格按照2017年版CLSI M100-S27标准判断结果。搜集到的原始记录保留,将数据转换为电子版统计表,由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感染组2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中,共得出39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17株,占比43.6%,鲍曼不动杆菌7株,占比17.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比12.8%,另外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的占比较低。2.通过药敏结果分析,得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 ESBLs-ECO)、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对不同药品耐药率不同,均显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整体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我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其病原学及耐药性不同,感染菌株一般为多药耐药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临床中应根据病原学及相关药敏分析指导用药;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耐药率低,可针对存在切口感染的患者早期应用,降低切口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风险。

宋微微[2](2020)在《江西省某市“三甲”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解江西省某市“三甲”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而为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监控系统等,收集江西省某市6家“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连续五年外科手术病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现状和变化趋势;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家“三甲”医院连续5年共收集的190612份外科手术病例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754例,感染例次率为0.40%;2、在发生感染病例病原体检出方面,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4.61%;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麻醉类型、围手术期是否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是否急诊手术、ASA评分及NNIS评分等为影响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本市“三甲”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手术部位感染例次率为0.40%,低于全省平均发生水平(0.61%)及全国平均发生水平(1.39%)。2、医疗机构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尤其应该加强围手术期风险防控工作,以控制和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戴贤红,徐小春[3](2020)在《手术室卫生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手术室环境消毒及手卫生与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834例普外科二级切口日间手术。统计每台手术手术室环境监测指标、手卫生及切口感染情况。分析环境监测及手卫生指标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1)二级切口感染率4.42%。(2)手术室空气卫生学、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灭菌剂卫生学监测及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不合格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着高于合格的手术患者(p<0.05)。(3)切口感染组手术患者手术室空气卫生学监测、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消毒灭菌剂细菌污染量监测带菌量明显高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p<0.05)。(4)经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室空气卫生学、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灭菌剂卫生学监测及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不合格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呈正相关(r值=0.674、0.713、0.657、0.598,p均<0.05)。结论二级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程度以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有关,要提高环境及物体表面的卫生监测,提高手卫生水平,降低切口感染风险。

李亚婷[4](2020)在《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直接经济负担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调查骨肿瘤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现状,分析骨肿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由于医院感染引起的直接经济负担;以期为骨肿瘤科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卫生行政机构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及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治疗的骨肿瘤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调查表》及《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病人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而分析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现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所致的直接经济负担。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接经济负担分析首先采用病例与对照的1:1倾向评分匹配均衡混杂因素,然后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医院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1.研究共纳入骨肿瘤手术病人542例;其中,男性290例,女性252例。年龄平均为32.68±18.72岁。2.542例骨肿瘤病人中,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3%;医院感染44例次,例次发生率为8.12%。在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上,骨肿瘤病人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构成比为60.46%;其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为25.58%,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为34.88%。其次是呼吸道感染,构成比为25.5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构成比为9.30%,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为16.28%。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占全部感染病原菌的65.79%,革兰氏阴性菌占全部感染病原菌的34.21%。4.骨肿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ASA评分≥3、糖皮质激素使用、切口引流管留置超过7天、肿瘤部位(骨盆)。5.对于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感染组病人住院总费用为77788.54元/例,非感染组住院总费用为43561.75元/例,骨肿瘤手术病人因医院感染所引起的直接经济负担为34226.79元/例。感染组病人住院时间为22.50天/例,非感染组病人住院时间为12.50天/例,医院感染使骨肿瘤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延长10.00天/例。结论及意义应加强对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ASA评分≥3、糖皮质激素使用、切口引流管留置超过7天、肿瘤部位(骨盆)是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此外,医院感染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延长骨肿瘤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包括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应加强合作,对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和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以及反馈,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经济负担,节约医疗成本和医疗资源。

陈玉兰,林福军[5](2019)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分两阶段对百级层流手术间内骨科Ⅰ类手术进行监测,2018年1月1日-6月30日主要搜集干预前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2018年7月1日-9月30日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的主要因素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阶段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结果干预前阶段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 34%,干预阶段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二者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3. 87,P=0. 049)。结论加强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保证物品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重视术前外科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及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薄天慧[6](2019)在《中美两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比较分析及在现患率调查中的应用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感染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WHO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指出,1995-2010年高收入国家医院感染总患病率为7.5%。医院感染防控对于维护患者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却频繁出现,包括2003年医院内发生的“非典”传播,这些事件影响巨大,伤亡惨重,教训深刻。一方面,医院感染给入院患者本应得到救治的身心又构成新的威胁,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使得工作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另一方面,医院感染防控会带来额外的处置经费,给医院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且多为事后防控补救措施,工作开展极为被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至关重要,其对早期医院感染识别,以及早期防控均起到关键作用。目前我国一直沿用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及陆续颁布的其他相关诊断标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2010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已经发生显着变化,诊断标准修订工作很有必要。而美国CDC/NHSN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每年均有修订,被业界认可,且被世界多国参考应用。目前中国行政部门也正在考虑修订现有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专家论证之前,开展美国诊断标准在中国某综合医院的应用探索研究,深入分析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差别,对中国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修订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依据。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疾病类别有41个,美国诊断标准中疾病类别有44个;美国诊断标准有7天感染窗口期、重复感染期等概念;中、美诊断标准在部分感染类别的判定依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包括监测时间、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然后我们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2018年5月23日975名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中国和美国CDC/NHSN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患病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对重点监测项目如器械相关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手术切口感染等进行深入病例对比分析研究。该院975名当日住院患者,其中男性为530例(占54.4%),女性445例(占45.6%);年龄6岁94岁,平均(62.1±0.6)岁,中位数63岁,主要患者群体处于50岁90岁之间(占76.7%);其中已经进行手术患者229例(占23.5%),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为92例(占40.1%);抗菌药物应用患者为371例(占38.3%);动静脉插管患者165例(占16.9%);泌尿道插管患者153例(占15.7%);使用呼吸机患者12例(占1.2%)。运用中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患者23例,现患率为2.4%,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三级医院≤10%),低于全国同期水平(3.2%),持平于北京市现患率同期平均水平(2.4%)。根据美国(CDC/NHSN)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共34例,现患率为3.5%,经统计学分析,中、美不同诊断标准下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9.09,P=0.001)。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诊断方面,动静脉插管患者共165例,根据中国和美国诊断标准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分别为3例和5例,感染率分别为1.8%和3.0%;泌尿道插管患者共153例,根据中国、美国诊断标准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infection,CAUTI)分别为5例和6例,感染率分别为3.3%和3.9%;使用呼吸机患者共12例,根据中、美诊断标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分别为4例和5例,感染率分别为33.3%和41.7%;手术切口医院感染诊断方面,有手术切口患者共227例,根据中国和美国诊断标准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者分别为5例和9例,感染率分别为2.2%和4.0%。中国和美国诊断标准判定的各类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的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不同感染类型的典型病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一、在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诊断方面,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症状表现等方面有差异,如CAUTI疼痛性质及位置,中国诊断标准中为下腹触痛、肾区叩痛;美国诊断标准中肋脊角疼痛或压痛即可诊断;CLABSI体征方面,中国诊断标准需有脓性分泌物,美国诊断标准中有渗出液即可诊断;影像学检查如VAP中国诊断标准需有影像学改变,美国诊断标准中无影像学改变也考虑诊断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个别感染病例的判定结果不同,美国CDC/NHSN诊断标准下器械相关感染例数增多,由12例增至16例,新增病例均与此有关。二、在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方面,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监测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异,如中国诊断标准在手术术后30天,而美国诊断标准为手术术后90天均考虑手术切口感染,导致诊断例数增多4例,新增病例与此有关。三是其他不同类型感染病例方面,如艰难梭菌感染、外耳道感染,中国院感诊断标准缺失,导致诊断病例的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中、美两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获得的总体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类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感染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均为无统计学差异,中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诊断例数方面少于美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时间、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个别感染病例的判定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美国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更为宽泛,而我国诊断标准较为严格,例如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中国诊断标准中置管处应有脓性分泌物,而美国诊断标准中有渗出物,即考虑临床诊断;而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方面,中国诊断标准为下腹触痛、肾区叩痛,美国诊断标准肋脊角疼痛或压痛即考虑临床诊断,这可能会导致医院感染出现低估和错判现象。准确判断医院感染发生,对于研判医院感染流行变化趋势、早期控制医院感染传播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至关重要,而我国目前缺乏对于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美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为修订完善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郭鹏威[7](2019)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胃肠道手术切口相对于清洁手术切口来说感染率较高,并且部分感染性手术中更高。即使在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并在手术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也不能完全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切口感染和众多因素有关,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胃肠道手术的15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病程记录、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资料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选择以下因素进行分析: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吸烟史、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各种因素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在1519例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63例,感染率4.15%。其中发生在浅表切口29例、深部切口12例,器官(或腔隙)22例。2.63例切口感染患者中,进行病原菌检测52例,送检率为82.54%,其中阳性49例,阳性率为94.23%,检出60株致病菌中发现3株多重耐药菌。3.男性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4.63%,高于女性的3.29%;Hb<90g/L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5.53%,高于Hb≥90g/L的2.23%;Alb<30g/L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20%,高于Alb≥30g/L的1.69%;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6.16%,高于未患糖尿病的3.93%;高血压病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4.09%,低于未患高血压病的4.17%;吸烟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2.92%,低于不吸烟的4.50%;行胃部手术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18%,低于肠道手术的4.72%;开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5.77%,高于腹腔镜手术的1.42%;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5.96%,高于择期手术的3.53%;Ⅱ类切口的感染率为1.87%,低于Ⅲ/Ⅳ的8.77%;切口感染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7.90±14.29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38.48±110.05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473.02±719.23ml;切口未感染组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9.02±14.9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219.56±99.28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237.98±282.53ml。4.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切口类型、手术方式、术中失血量、Hb、Alb是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1)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自身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围手术期Hb<90g/L、Alb<30g/L。(2)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切口类型、手术时机、术中失血量。(3)腹腔镜是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即采用腹腔镜手术能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陈洁莹[8](2018)在《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目标性监测管理。比较两组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及不同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患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ASA评分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欧高文[9](2018)在《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并试用于临床,旨在定位感染高风险人群,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其依从性。方法1.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在查阅国内外文献、专家半结构访谈及最新手术切口感染指南的基础上,构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通过两轮Delphi法对评估工具进行拟定、筛选、修改,建立初始评估工具。2.风险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5月1日到6月30日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的232名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调查,测定评估工具的信效度。3.手术切口感染诊断的预测价值。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进行开放性手术的1017例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2001年国家卫生部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为诊断金标准分组,用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病情,计算各界值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评估工具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并用约登指数筛选出最佳截断值。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则应用数字表示。结果1.德尔菲法调查结果。本研究咨询了来自湖南、广东、广西3个省6个市的21名专家,均为从事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工作的专家,入选专家工作经验、职称、学历均具有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其专业领域为临床外科治疗17人,临床外科护理1人,护理管理2人,医院感染1人。两轮德尔菲法调查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100%;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均大于75%,专家全体权威系数为0.86;两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450和0.44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轮专家文字建议分别为26条和5条,最终确立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2.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信效度检验结果。该评估工具包含4个维度20个条目,解释了总变异量的80.91%。该评估工具Cronbanch’sα系数为0.914,分半信度为0.823,内容效度指标为0.950。3.手术切口感染评估工具对开放性手术切口感染诊断的预测价值。1017例患者中感染组13例,非感染组1004例。两组之间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评估工具评分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评估工具评分值越高,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越大。该评估工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0.039(95%CI:0.8290.981),最佳截断点为33.5分,此时对手术切口感染诊断灵敏度为84.62%,特异性为83.37%,准确度达80%以上。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经过Delphi法以及信效度检验,证明该工具结构比较合理、稳定、科学,对开放性手术患者感染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符合我国人群特点,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行性,适宜作为我国开放性手术患者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用来筛检开放性手术患者感染高危人群,评估感染高危因素,为减少和预防感染、提高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韦雪云,付燕活,林细芝[10](2017)在《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目标性监测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对手术室手术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为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18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并发切口感染52例。对患者年龄、文化水平、手术失血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开放性伤口、内置物、体重指数、术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主刀医师年资等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开放性伤口、内置物、体重指数和术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手术时间>60min、住院时间>15d、手术失血量>500mL、有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差、开放性伤口、体重指数>25kg/m2、内置物、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一方面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另一方面,可以发现高危因素,进而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重点预防,降低感染率。

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江西省某市“三甲”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诊断标准及切口类型分类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不同年度SSI发生情况
    3.2 不同手术切口类型SSI发生情况
    3.3 不同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3.4 SSI病原体分布情况
    3.5 Ⅰ类切口手术SSI病原体分布情况
    3.6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比较
    3.7 患者术后SSI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3.8 患者术后SSI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SSI的发生特征分析
        4.1.1 SSI的发生率
        4.1.2 SSI的时间分布
        4.1.3 SSI的部位分布
        4.1.4 SSI病原体检出情况
        4.1.5 Ⅰ类切口手术SSI病原体检出情况
    4.2 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4.2.1 麻醉类型与SSI发生的关系
        4.2.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SSI发生的关系
        4.2.3 手术持续时间与SSI发生的关系
        4.2.4 切口类型与SSI发生的关系
        4.2.5 手术急诊情况与SSI发生的关系
        4.2.6 ASA、NNIS评分与SSI发生的关系
    4.3 预防与控制医院SSI对策建议
    4.4 本研究局限性
第5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手术室卫生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4)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直接经济负担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骨肿瘤
        2.1.1 骨肿瘤概况
        2.1.2 骨肿瘤治疗
    2.2 医院感染
        2.2.1 医院感染概况
        2.2.2 医院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
        2.2.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3 疾病经济负担
        2.3.1 疾病经济负担概述
        2.3.2 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2.4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
        2.4.1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现状
        2.4.2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4.3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设计
        3.2.2 调查方法
        3.2.3 研究工具
        3.2.4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2.5 技术路线图
    3.3 质量控制
    3.4 研究内容
        3.4.1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现状
        3.4.2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3.4.3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负担
    3.5 统计分析
    3.6 计算公式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基本信息
        4.1.1 人口学资料
        4.1.2 疾病临床信息
    4.2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情况
        4.2.1 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
        4.2.2 不同肿瘤部位医院感染情况
        4.2.3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4.2.4 骨肿瘤医师手术部位感染专率及危险指数调正感染专率
        4.2.5 标本送检及病原菌检出情况
    4.3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
        4.3.1 宿主相关因素
        4.3.2 骨肿瘤疾病相关因素
        4.3.3 手术相关因素
        4.3.4 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
    4.4 骨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5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医院感染现状
    5.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5.3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本文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6.3.1 创新性
        6.3.2 局限性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制定监测方案
        1.2.2 诊断标准
        1.2.3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个阶段切口感染情况
    2.2 干预前后监测对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率
    2.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及人员流动
    3.2 严格把关医生手术前的外科手消毒
    3.3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4 缩短手术时间

(6)中美两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比较分析及在现患率调查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1.1 医疗质量管理
        1.2 医院感染
        1.2.1 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
        1.2.2 手术切口感染
        1.3 医院感染监测
        1.4 诊断标准
        1.5 现患率调查
    2.国内外医院感染诊断研究现状
        2.1 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使用与研究现状
        2.2 外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使用与研究现状
        2.3 北京市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使用与研究现状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内容的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中、美诊断标准中部分概念及总体比较
        2.2 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疾病分类的比较
        2.3 中、美器械相关感染诊断标准的对比分析
        2.4 中、美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的对比分析
    3.讨论
第二部分 中、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现患率调查中的应用比较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
        1.2 调查对象
        1.3 调查方法
        1.4 调查内容
        1.5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6 统计方法
        1.7 质量控制
        1.8 相关指标计算
    2.结果
        2.1 现患率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1.1 调查对象特征信息
        2.1.2 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2.1.3 抗菌药物使用
        2.2 中、美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分析
        2.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2.2.2 医院感染科室分布
        2.2.3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2.2.4 器械相关性医院感染情况
        2.2.5 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情况
        2.3 典型病例分析
    3.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3.1 本次研究的发现
    3.2 美国CDC/NHSN诊断标准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3.2.1 医院规模的适用性
        3.2.2 患者群体的适用性
        3.2.3 医务群体的适用性
    3.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3.4 建议与展望
        3.4.1 及时修订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4.2 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做法
        3.4.3 建立完善自身特色的规范标准
        3.4.4 强化我国院感领域诊断标准的落实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
    附件2 北京**医院感染管理应用系统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7)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2.2 不同年龄、手术切口类型、ASA评分感染情况
3 讨论

(9)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及概念框架
第2章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初步构建
    2.1 研究步骤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目标性监测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目标性监测方法
    1.3 诊断标准[5-6]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中与切口感染
3 讨论

四、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D]. 刘亚飞.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江西省某市“三甲”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D]. 宋微微. 南昌大学, 2020(08)
  • [3]手术室卫生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分析[J]. 戴贤红,徐小春. 医院管理论坛, 2020(06)
  • [4]骨肿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直接经济负担评价研究[D]. 李亚婷. 山东大学, 2020(10)
  • [5]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目标监测与干预控制效果评价[J]. 陈玉兰,林福军.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10)
  • [6]中美两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比较分析及在现患率调查中的应用比较[D]. 薄天慧. 军事科学院, 2019(09)
  • [7]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D]. 郭鹏威.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8]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 陈洁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4)
  • [9]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欧高文. 南华大学, 2018(01)
  • [10]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目标性监测与控制研究[J]. 韦雪云,付燕活,林细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17(23)

标签:;  ;  ;  

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