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带兵

新形势下如何带兵

一、新形势下如何带兵(论文文献综述)

李公平[1](2020)在《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基层是部队建设的基础,主官是汇聚力量的源泉,基层主官是强军事业一线的实践者、建设者,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基层主官胜任力如何,如何提升胜任力,直接决定着基层建设的质量,关系着部队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当前,随着改革强军步伐加快和军官职业化制度深入推进,按照专业化内在要求构建一整套军官管理规则体系势在必行,特别是军-旅-营体制下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对营连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较为成熟的胜任力模型理论和军队基层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构建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指标体系,把胜任岗位职责必需的条件资格化、要素化、刚性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基层主官胜任力现状,探索提升胜任力的对策思路,对实现基层主官“上任能胜任、胜任能胜出”的目标,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基层主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坚持研究和调查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分析研究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对策。具体过程始终突出军官职业化这一大背景,按照基层主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实际现状测评、综合分析提升对策的思路完成。在内容结构上,除第一章绪论、第六章结论和展望外,主要由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胜任力现状测评分析、提升胜任力对策研究四部分构成。文章在深入分析军官职业化制度本质特征以及对新时代基层主官队伍建设内在需求、阐述军队基层管理和胜任力模型构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取查阅文献资料、专家和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层次分析法,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研究得出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评价BCSA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从职业信念、职业品格、职业精神、职业能力4个维度,诠释了基层主官30项胜任力评价指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某部队基层主官为实际调查对象,依据胜任力评价指标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和访谈,点面结合分析某部队基层主官胜任力现状,从微观到宏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学习进取意识不足、担当作为动力不足、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安心本职定力不足四个方面,影响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部队内部环境深刻变化、政策机制不完善三个方面。针对存在问题原因和军官职业化对建设高素质基层主官队伍客观要求,遵循我军人才培养规律,运用目标和问题导向分析回答了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怎么办的问题,主要从锻造基层主官队伍过硬自身、党委机关加强全方位培养帮带、完善政策制度配套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赵俊业[2](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杨薇[3](2018)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在结合当前国际风云诡谲的发展局势以及中国具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并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不仅是时代发展需求,亦是我党肩负的重大责任。习近平多次指出要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并重申了民族复兴之梦。对于军队来讲,中国梦即强军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军队强有力的保障。铸造一支刚强的军队、加强国防建设是我党坚持不懈的追求。经过90余年的奋斗与努力,人民军队实力逐步增强,军队规模持续扩大,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路途上又近了一步。在对各发展形势进行正确评估的前提下,习近平对我国当前国防建设现状以及军队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特别强调要始终将“能打仗、打胜仗”作为强军思想,该思想不仅对党对建军思想进行了补充与发展,还为新时期军队建设提供了关键的指导理念。同时,习近平围绕该思想从多个视角对军队建设展开了阐述和分享,并重申了强军目标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不仅为军队建设明确了方向,亦对国防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反复表示,须基于新发展时期的强军目标,动员全军并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践行强军之伟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论文主要对习近平的强军思想进行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其次,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最后,论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主要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叙述。因此,在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等进行基本介绍。正文第一部分则主要探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背景,分为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国际局势、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国内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陈述与总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强军的目标、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军民融合六个方面。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主要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张云利[4](2017)在《士官队伍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防科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9年我军开始改革士官制度后,士官在部队的人员组成结构中慢慢增加,对部队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开展士官队伍的管理工作,提高士官队伍质量,成为影响到部队建设全局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本文分析了士官队伍对于基层部队的重要作用及现有特点。当前士官队伍对于基层部队建设意义重大,是官兵之间的纽带、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也是武器装备使用、维护和管理的中坚,更是部队稳定发展的基石。而当前士官队伍呈现出个人追求比较清晰,但理想志向不够高远、本职业务比较熟练,但文化基础不够厚实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士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内在原因。文章从思想、工作、生活、婚恋,复退和安置等多方面分析士官队伍现状,并从外部环境,部队管理及士官自身特点等多方面试图分析士官队伍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士官队伍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存在问题,需要建立良好机制来巩固士官队伍,并需要强化制度管理来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着力强化士官能力素质,并深入关心士官生活,以解决其后顾之忧。本文还针对当前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下力量编成的变化,提出了士官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建议,更好地发挥士官队伍对于战斗力生成的骨干作用。

黄海彬[5](2016)在《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武警看守勤务中队担负着对国家规定的看守所实施外围武装警戒的任务,是看守所安全稳定的最后一道屏障,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力量。论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了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现状,主要表现是:官兵忠诚可靠,但个别官兵政治敏锐性不强;官兵爱岗敬业,但个别官兵执勤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支部作用明显,但“一个班子、三支队伍”建设仍待加强;警地协同顺畅,但个别中队“三共”活动还浮于表面;高度重视“三个经常性工作”,但工作现状喜中有忧。针对调查得出的现状,运用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功能弱化的原因是:个别中队“忠诚卫士”教育成效低,导致官兵对职责使命认识不清;少数中队党支部组织功能弱化,导致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部分干部骨干事业心责任感较弱,导致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不强;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薄弱,导致官兵战斗精神不够顽强;有些中队“知兵爱兵”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内外关系还不够密切;“三个经常性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政治工作及时性有效性欠缺。这些原因涉及看守勤务工作的方方面面,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剖析的原因,论文提供了改进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一是立足培育“忠诚卫士”,增强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二是着眼强化“组织功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落实“以训强勤”政治工作,激发官兵战斗精神血性胆气;四是深化“知兵爱兵”活动,不断融洽关系凝聚意志;五是严格“三个经常”要求,做好一岗一哨一人一事工作;六是提升“三共活动”水平,夯实完成任务的群众基础。

邵伟[6](2016)在《军队民主建设的发展创新研究 ——基于2000名基层官兵的调查》文中指出军队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范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民主一般共同属性,同时军队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又有其自身特殊性。当前,社会民主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军队体制结构和官兵成分发生重大变化,军队民主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当前军队民主建设的特点规律,推进军队民主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是当前军队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归纳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研究分析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民主建设。论文总结概括了军队民主的形成和发展,并以28个连队的2000名官兵为调研对象,采取查阅档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梳理出军队民主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军队民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概括出当前军队民主建设存在的五个方面的矛盾问题,即:官兵的民主素质与日益增长的民主愿望不相适应,官兵要求的民主范围广泛与民主内容窄小,官兵民主意识增强与民主落实质量不高,官兵意愿表达强烈与民主渠道不够通畅,民主要求的严肃性与法规不够完善。围绕以上问题,从提升民主素养、拓展民主内容、创新民主形式、健全民主制度、建强民主组织、规范民主权利、营造民主氛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军队民主建设体系的实现途径,并针对当前部队诸多建设领域,进行了民主建设实践检验。

丛文胜[7](2016)在《建设法治军队的原则与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对于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建设法治军队,必须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必须将建设法治军队与依法治国方略同步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将从严治军作为建设法治军队的实现路径,必须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必须把反对腐败、完善监督机制作为重要任务。

梁初阳[8](2015)在《岑毓英治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经营近卅载,中间经历了马嘉理事件、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云南乃至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对岑毓英治滇历史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发展变化历程。然而由于曾经受到一些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对这一段历史的探讨不够深入,致此研究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论文采取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包容为新的评判标准,通过创新理论、改进研究范式和拓展研究领域等手段,对这段历史深入探讨。咸同军兴时期,云南地方矛盾尖锐,各地民变不断,加之主政大臣畏缩逃避,地方武装割据纷争,乡勇团练残暴横行,地方统治秩序混乱,民众生活痛苦。岑毓英经过苦心经营,重新统一地方政局,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奠定其西南主政者的政治地位。岑毓英主政西南期间,努力振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他通过恢复学校、开科取士、增加中举名额以激励士子;他还尽已所能将战乱中被毁坏的文化设施如文庙、书院、祠宇、寺观、牌坊等一一修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战乱之余的民众团结起来,凝聚人心,重新竖立云南地方精神,为其治滇的一大特色。岑毓英在云南民生的恢复和发展上,始终坚持“与民休息,培植元气”的方针,他顶住压力,不顾政绩,数次上奏清廷请求减免云南地方田赋和盐课,直至其病逝于云贵总督任上,云南全省每年的田赋没有征足咸丰以前的数额,盐课中的杂捐也没有恢复征收,使战后云南残破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在主持恢复云南铜业开采过程中,他坚持随行定价,拒绝执行清廷制定的官价征收政策,避免铜贱伤民;他还力主裁革夫马弊政,减轻滇省民众负担。这些措施对云南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有深远影响。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殖民浪潮,其中英、法殖民主义者在南亚东南亚积极扩张势力,越南和缅甸逐步沦为其殖民地。岑毓英领导云南地方军民积极经营,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他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通过抚绥土司达到用固藩篱的目的。“马嘉理案”使岑毓英含恨去职,他在中国西南边疆的经营被迫中断,此事件更坚定其抵御西方列强势力入侵的决心。再督云贵后,岑毓英更为沉着老练,在处理“浪穹教案”的过程中,他采取特别措施,保护了一大批反抗外国传教士暴行的地方民众。岑毓英在迤南调解纳楼土司内斗,设四土舍分而治之,有效化解民族内部矛盾,恢复地方生产生活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赢得地方各阶层人士的支持。由于云南地方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上处置得当,赢得了民心,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转化为对外来侵略者的仇恨,中法战争及滇越划界期间,云南边疆地区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不仅阻止了法国侵略者的进一步入侵,还力图通过武装斗争力图收复清政府划界中的失地。当西南边疆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岑毓英慨然请兵,入越抗法,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达到其个人事业的巅峰。滇军在越南战场上与强大的法军对垒,通过更新武器装备,采用新的战略战术,应用电报获取战场情报,锻炼了以丁槐为代表的一批将士,使滇军战力大幅提升,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滇军也在战争中初步完成近代化转变。此时期岑毓英还在云南兴办近代工商业,架设电报线,开启了云南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法战后,英国紧接着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将缅甸完全吞并,其侵略势力直逼滇西边境。随着越、缅的沦亡,中国西南地区藩篱尽失,堂奥洞开,云南也成为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内陆的滩头阵地。为应对滇边潜在的国防危机,岑毓英积极经营,他在滇边战略要地十洲三猛、都竜及三蓬等处积极经营,或勘界立碑,或驻军防守,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民众回归祖国的正义要求。在中法勘定滇越边界过程中,岑毓英事先搜集边境地区的情报资料,在谈判中赢得主动,迫使法国方面按图定界,其构筑滇南国防优势的目的得到部分实现。岑毓英建设国防主张在滇越划界中的实践,与今天滇越边界走向的形成有重要关联。岑毓英还通过设置临安开广道,加强滇南边境地区的管控。岑毓英在裸黑山地区积极经营,进行改土设流,通过镇边直隶厅的设置,强化了中国在此地区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存在,使英国殖民者借口此地曾经两属而企图出兵侵占的阴谋破灭,对后来滇缅边界南段的划定产生重要影响。岑毓英在晚清云南地方的经营,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建设巩固的西南边疆有重大贡献。

谢焕利[9](2014)在《“90后”兵员群体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理教育工作是军队建设中最大量、最经常、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贯穿于战备执勤、军事训练、日常工作的始终,内容涉及官兵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它是维护集中统一、保持正规秩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士兵是基层建设的主体,新兵则是士兵队伍的源头。随着社会形势的新发展,带来了兵员结构的新变化。当前“90后”新兵正逐渐走进军营,并逐渐成为了部队士兵队伍的主体。这些“90后”新兵的到来给部队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基层的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针对“90后”兵员群体的性格特点,卓有成效的做好“90后”新兵的管理教育,是每一名基层带兵人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针对“90后”兵员的群体特征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并结合近几年新训工作实践对改进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张有林,许鹏韬[10](2014)在《大力发扬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学习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文中认为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传承发展了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为我军应对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挑战考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鲜明提出了新形势下密切部队内部关系的重要着力点,为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新形势下如何带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如何带兵(论文提纲范文)

(1)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军官职业化
        2.1.2 胜任力
        2.1.3 基层主官
    2.2 理论基础
        2.2.1 军队基层管理相关理论
        2.2.2 胜任力模型构建理论
第三章 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构建思路
    3.2 构建过程
        3.2.1 文献研究和工作分析
        3.2.2 专家和行为事件访谈分析
        3.2.3 编制实施问卷调查
        3.2.4 问卷统计与因素分析
        3.2.5 确定指标维度权重
    3.3 构建结果
第四章 某部队基层主官胜任力现状分析
    4.1 某部队基层主官胜任力现状调查
        4.1.1 编制调查问卷
        4.1.2 实施问卷调查
        4.1.3 问卷统计分析
    4.2 基层主官胜任力存在问题
        4.2.1 职业能力维度学习进取意识不足
        4.2.2 职业精神维度艰苦奋斗韧劲不足
        4.2.3 职业品格维度表率作为动力不足
        4.2.4 职业信念维度安心本职定力不足
    4.3 影响制约基层主官胜任力的因素
        4.3.1 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影响
        4.3.2 部队内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影响
        4.3.3 政策制度机制不配套带来的制约影响
第五章 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对策
    5.1 锻造基层主官队伍自身过硬军政素质
        5.1.1 做学习型基层主官
        5.1.2 做实干型基层主官
        5.1.3 做服务型基层主官
    5.2 增强党委机关培养帮带实效
        5.2.1 增强选拔任用的科学性
        5.2.2 增强岗前培训的针对性
        5.2.3 增强实践帮带的经常性
        5.2.4 增强考核评价的公正性
    5.3 健全政策机制创造良好任职环境
        5.3.1 着眼强化基层主官职业认同改革军官服役制度
        5.3.2 着眼纯正基层主官职业操守健全军官责权体系
        5.3.3 着眼明晰基层主官职业路径设置军官发展规划
        5.3.4 着眼增强基层主官职业荣誉完善军官待遇保障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基层主官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C:基层主官胜任力特征问卷调查
    附录D:基层主官胜任力现状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2)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驱动
        1.1.3 研究旨趣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2.1.1 基本概念
        2.1.2 主要特征
        2.1.3 指导思想
        2.1.4 基本原则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5.2.1 强化问题意识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7.5.1 改进考核形式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
        1.1.2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1.1.3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思想
    1.2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国际局势
        1.2.1 来自美国亚太地区的压力
        1.2.2 我国边境岛争以及国际恐怖势力加剧
    1.3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国内环境
        1.3.1 人民军队现代化的现实困境
        1.3.2 我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相对严峻
        1.3.3 民族分裂活动日益猖獗
第二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强军目标
        2.1.1 听党指挥
        2.1.2 能打胜仗
        2.1.3 作风优良
    2.2 政治建军
        2.2.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2.2 抓好高中级干部管理
        2.2.3 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2.4 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摔打部队
        2.2.5 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2.3 改革强军
        2.3.1 军种改革
        2.3.2 军官改革
        2.3.3 战区改革
    2.4 依法治军
        2.4.1 厉行法治
        2.4.2 严肃军纪
    2.5 科技兴军
        2.5.1 军备为要
        2.5.2 军伍为本
    2.6 军民融合
        2.6.1 发扬军民团结的优势
        2.6.2 促进军民融合的发展
第三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
    3.1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3.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3.1.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持
    3.2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价值
        3.2.1 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国防力量
        3.2.2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
        3.2.3 有利于打击国防恐怖势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士官队伍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防科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1.4.1 拟解决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士官队伍的作用及现有特点
    2.1 士官队伍在基层部队中的作用
        2.1.1 官兵之间的纽带
        2.1.2 战斗力生成的基础
        2.1.3 部队稳定发展的基石
        2.1.4 武器装备使用维护的中坚
    2.2 士官队伍的现有特点
        2.2.1 个人追求比较清晰,但理想志向不够高远
        2.2.2 本职业务比较熟练,但文化基础不够厚实
        2.2.3 完成任务比较主动,但敬业精神不够
        2.2.4 自身作用比较明显,但联系群众不够紧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士官队伍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
        3.1.1 当前士官队伍的思想问题研究
        3.1.2 当前士官队伍的工作问题研究
        3.1.3 当前士官队伍的生活问题研究
        3.1.4 当前士官队伍的个人婚恋和家庭问题研究
        3.1.5 士官面临复退的服役选择和管理问题研究
        3.1.6 士官复退后的安置就业现状
    3.2 当前士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外部环境的原因分析
        3.2.2 内部管理的原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士官队伍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4.1 建立良好机制,巩固士官队伍
        4.1.1 抓好“管理入口”,保证士官质量
        4.1.2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
        4.1.3 构建鼓励机制,树立优秀典型
    4.2 强化制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4.2.1 加大队伍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士官作用
        4.2.2 狠抓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服务奉献意识
    4.3 着眼士官本身,强化能力素质
        4.3.1 切实提高军事素质,发挥训练示范作用
        4.3.2 加强士官行为引导,发挥管理助手作用
        4.3.3 着眼素质的基础性,进一步提高士官队伍的文化水平
        4.3.4 注重工作的协调性,合力抓好士官队伍建设
    4.4 关心士官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4.4.1 真心实意沟通,情感上靠近士官
        4.4.2 完善制度保障,生活上帮助士官
        4.4.3 营造良好氛围,发展上激励士官
第五章 军改背景下士官队伍管理的意见建议
    5.1 军改背景下士官队伍管理现状
        5.2.1 教育引领不到位
        5.2.2 培训机制不健全
        5.2.3 管理制度不完善
        5.2.4 个人精力不集中
    5.2 军改背景下士官队伍管理案例研究
        5.2.1 主要问题
        5.2.2 解决方法
        5.2.3 受到启示
    5.3 改革士官队伍管理的几点意见建议
        5.3.1 注重优化部队士官结构比例
        5.3.2 着重拓宽部队士官发展空间
        5.3.3 改善强化部队士官职业教育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士官队伍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

(5)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理论基础
    2.1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
        2.1.1 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落实到武警看守勤务中队的工作
        2.1.2 为完成看守所外围武装警戒任务所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
        2.1.3 为看守执勤提供政治保证、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的工作
    2.2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2.2.1 搞好以“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
        2.2.2 严格官兵政治考核
        2.2.3 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发挥“一个班子、三支队伍”作用
        2.2.4 做好执勤中的经常性思想工作
        2.2.5 开展立功创模和创先争优活动
        2.2.6 搞好心理服务
        2.2.7 积极稳妥地开展看守勤务军事民主
        2.2.8 做好警地共建、共管、共保安全工作
    2.3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鲜明特点
        2.3.1 政治政策性强
        2.3.2 紧贴看守任务
        2.3.3 直达一岗一哨
        2.3.4 各方齐抓共管
    2.4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2.4.1 确保忠诚纯洁可靠
        2.4.2 确保中心任务居中
        2.4.3 确保忠实履职尽责
        2.4.4 确保执勤能力提高
        2.4.5 确保官兵成长成才
        2.4.6 确保内外关系和谐
第三章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3.1 官兵忠诚可靠,但个别官兵政治敏锐性不强
        3.1.1 忠诚卫士职责认同度高,但有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3.1.2 磨砺了忠诚特质,但存在“站和平哨、木头哨”的想法
        3.1.3 思想政治教育“四落实”较好,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
    3.2 官兵爱岗敬业,但个别官兵执勤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3.2.1 哨兵熟悉基本职责,但执勤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3.2.2“两官”组勤作用明显,但指挥能力与勤务需求不相适应
        3.2.3 中队任务完成平稳,但整体能力与任务需求不相适应
    3.3 支部作用明显,但“一个班子三支队伍”建设仍待加强
        3.3.1 抓党支部建设意识明显增强,但能力素质高低不整齐
        3.3.2 干部骨干工作热情显着提升,但事业心责任感不突出
        3.3.3 三支队伍建设力度有所加大,但作用发挥情况时好时坏
    3.4 警地协同顺畅,但个别中队“三共”活动还浮于表面
        3.4.1 作用发挥明显,但对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
        3.4.2 官兵普遍了解,但对具体内容掌握不够清楚
        3.4.3 务实举措完善,但在工作实际落实不够有力
    3.5 高度重视“三个经常性工作”,但工作现状喜中有忧
        3.5.1 主动意识明显增强,但知兵不深不透的问题仍然存在
        3.5.2 能力素质逐步提高,但落实“三个经常性工作”招法不多
        3.5.3 内部关系日益融洽,但工作制度落实不好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四章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功能弱化原因分析
    4.1 个别中队“忠诚卫士”教育成效低,导致官兵对职责使命认识不清
        4.1.1 没有把忠诚教育突出出来
        4.1.2 教育者本身受教育还不够
        4.1.3 缺乏入脑入心的鲜活载体
    4.2 少数中队党支部组织功能弱化,导致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
        4.2.1 思想认识有偏差
        4.2.2 能力素质仍欠缺
        4.2.3 机关指导不到位
    4.3 部分干部骨干事业心责任感较弱,导致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不强
        4.3.1 对看守勤务工作价值的认同度不高
        4.3.2 个人成长进步向上拓展较难影响了工作动力
        4.3.3 单位选人用人的不良风气挫伤了热情
        4.3.4 经济和家庭的压力分散了精力
    4.4 实战化训练政治工作薄弱,导致官兵战斗精神不够顽强
        4.4.1 长期和平的外部环境消磨了官兵的战斗精神
        4.4.2 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涣散了官兵的战斗精神
        4.4.3 警营内外的歪风邪气挫伤了官兵的战斗精神
    4.5 有些中队“知兵爱兵”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内外关系还不够密切
        4.5.1 不愿深入知兵
        4.5.2 不会真情爱兵
        4.5.3 不想踏实帮兵
    4.6“三个经常性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政治工作及时性有效性欠缺
        4.6.1 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
        4.6.2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4.6.3 发动群众参与不广泛
        4.6.4 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大
第五章 加强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对策措施
    5.1 立足培育“忠诚卫士”,增强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
        5.1.1 坚持用真理说服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
        5.1.2 坚持用真情感染人,激发看守勤务官兵情感共鸣
        5.1.3 坚持用真实打动人,增强看守勤务官兵学习兴趣
    5.2 着眼强化“组织功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5.2.1 强化集体领导功能
        5.2.2 强化凝神聚气功能
        5.2.3 强化党管干部功能
    5.3 落实“以训强勤”政治工作,激发官兵战斗精神血性胆气
        5.3.1 在铸牢信念军魂中锤炼战斗精神
        5.3.2 在实装实战训练中激发血性胆气
        5.3.3 在警营战斗文化中砥砺意志作风
    5.4 深化“知兵爱兵”活动,不断融洽关系凝聚意志
        5.4.1 真情爱兵
        5.4.2 深入知兵
        5.4.3 耐心教兵
        5.4.4 依法管兵
        5.4.5 全面育兵
    5.5 严格“三个经常”要求,做好一岗一哨一人一事工作
        5.5.1 加大奖惩力度
        5.5.2 强化心理服务
        5.5.3 丰富文化生活
        5.5.4 狠抓制度落实
    5.6 提升“三共活动”水平,夯实完成任务的群众基础
        5.6.1 增强思想共识,深化联建理念
        5.6.2 坚持齐抓共管,完善联控手段
        5.6.3 推动队伍共育,提高联动能力
        5.6.4 搞好设施共建,凝聚联防效能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现状调查座谈交流提纲

(6)军队民主建设的发展创新研究 ——基于2000名基层官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2.1 研究的重点
        1.2.2 研究的难点
        1.2.3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研究现状
        1.5.2 研究趋势
第2章 军队民主建设的历史脉络
    2.1 军队民主的形成与发展
    2.2 当代军队民主的内涵解析
第3章 当前军队民主建设现状
    3.1 军队民主建设调研取样概况
    3.2 军队民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3.2.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挑战
        3.2.2 民主全球化的冲击
        3.2.3 官兵成份发生变化
    3.3 军队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官兵日益增长的民主愿望与民主素质之间的矛盾
        3.3.2 官兵要求的民主范围广泛与民主内容窄小的矛盾
        3.3.3 官兵民主意识增强与民主落实质量之间的矛盾
        3.3.4 官兵意愿表达与民主渠道不通畅的矛盾
        3.3.5 民主要求的严肃性与法规不够完善的矛盾
第4章 新形势下军队民主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4.1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4.2 必须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
    4.3 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4.4 必须强化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第5章 新形势下军队民主建设体系构建
    5.1 提升民主素养
        5.1.1 军队民主素养的构成
        5.1.2 提升官兵民主素养的途径
    5.2 拓展民主内容
        5.2.1 政治民主要满足官兵政治需求
        5.2.2 经济民主要满足官兵生活需求
        5.2.3 军事民主要满足官兵训练需求
    5.3 创新民主形式
        5.3.1 推行军队事务公开
        5.3.2 开展军队民主评议
        5.3.3 打造网络民主平台
    5.4 规范民主制度
        5.4.1 规范民主集中制
        5.4.2 规范民主生活制度
        5.4.3 规范军队党内监督制度
    5.5 健全民主组织
        5.5.1 加强民主建设组织领导
        5.5.2 培养民主建设骨干力量
        5.5.3 加大民主建设培训力度
        5.5.4 健全民主建设运行机制
    5.6 维护民主权利
        5.6.1 军队民主权利的内涵
        5.6.2 军人行使民主权利应把握的原则
        5.6.3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方法途径
    5.7 营造民主氛围
        5.7.1 发扬领导干部民主作风
        5.7.2 健全民主建设保障机制
        5.7.3 实施民主建设奖惩激励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军队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B 基层部队事务公开实施细则(试行)

(7)建设法治军队的原则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二、将建设法治军队与依法治国方略同步推进
三、强调建设法治军队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四、明确建设法治军队的实现路径是从严治军
五、坚持建设法治军队要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
六、强调建设法治军队必须把反对腐败、完善监督机制作为重点任务

(8)岑毓英治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镝要
Abstract
绪论 岑毓英与晚清云南
    第一节 滇边长城岑毓英
    第二节 岑毓英研究史料目录概说
        一、《岑襄勤公奏稿》
        二、《岑襄勤公勋德介福图》
        三、《襄勤显考岑府君行状》
        四、《岑襄勤公年谱》
        五、《岑毓英档》
    第三节 学术回顾
        一、对岑毓英治滇事迹的综合论述
        二、岑毓英与云南边防建设
        三、岑毓英与云南地方治理的专题研究
        四、其他相关研究
        五、岑毓英治滇研究现状
    第四节 问题与思考及本文创获
        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二、本文的创新与收获
第一章 重整纲纪主政云南
    第一节 晚清咸同时期云南的政局败坏
        一、主政官员畏缩
        二、地方团练的横暴
    第二节 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崛起
        一、提孤军介嫌疑危险之际
        二、组建武装
        三、赢得清廷信任
    第三节 重整纲纪
        一、严明军纪
        二、地方统治残缺
        三、整顿吏治
        四、抚绥土司
    第四节 主政云南
        一、独当一面的帅才
        二、清除地方割据势力梁士美
        三、排挤马如龙
    第五节 岑毓英统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恢复教育 振兴文化
    第一节 开科取士 重聚民心
    第二节 呼吁增加云南的中、学额
    第三节 恢复学校 兴办教育
    第四节 修复祠坛寺观 重建地方文化
    第五节 济困助学 救助孤寡
    第六节 恢复与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苏民困 振民气
    第一节 蠲免钱粮 赈济灾黎
        一、战乱之后的云南社会情况
        二、蠲免钱粮 休养生息
        三、设赈济以救穷黎
    第二节 云南地方社会的恢复与建设
        一、裁撤练勇
        二、以工代赈
        三、整顿盐务
        四、征收盐厘
        五、恢复滇铜生产
第四章 应对边疆危机 建设西南边防
    第一节 “马嘉理事件”
        一、背景和经过
        二、岑毓英早期的边防思想
        三、滇案之后重视边防
        四、被迫去职
        五、岑毓英与马嘉理事件的再思考
    第二节 再督云贵
        一、办理浪穹教案
        二、裁革夫马
        三、再查田亩 续请蠲免
        四、经营滇越边境地区
第五章 保滇护越与滇军抗法
    第一节 岑毓英西南国防思想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滇军在滇越边境的布防及首次入越参战
    第三节 岑毓英入越抗法思想一度动摇及事实被隐藏
    第四节 岑毓英思想动摇的根源探析
    第五节 滇军再次入越抗法
第六章 勘分中越边界 巩固滇南国防
    第一节 岑毓英国防领土观的变化
    第二节 构筑滇南边防战略纵深的努力
    第三节 按图定界
    第四节 争取边防战略要地
    第五节 设置临安开广道
第七章 滇军近代化开端与滇西国防建设
    第一节 岑毓英与滇军的创建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滇军的近代化建设
    第三节 开云南近代化之先声
        一、开办云南机器局
        二、架设电报线
        三、发展云南近代工商业
    第四节 岑毓英与镇边厅的设置
        一、裸黑山问题由来
        二、未雨绸缪筑长城
        三、经营裸黑山及设置镇边厅
        四、镇边厅设置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
    第一节 从”命运同轨”看岑毓英在中国西南的经营
    第二节 岑毓英治滇思想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9)“90后”兵员群体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部队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部队管理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目的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兵员管理的内涵
        2.1.2 基层管理的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管理基本原理
        2.2.2 管理相关理论
第三章“90后”兵员群体特征分析
    3.1“90后”兵员群体的主要特征
        3.1.1 心理特征
        3.1.2 思想特征
        3.1.3 行为特征
    3.2“90后”兵员特征的影响因素
        3.2.1 个体因素
        3.2.2 环境因素
    3.3 当前兵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基于“90后”兵员群体特征的管理对策
    4.1 更新管理观念
    4.2 革新管理模式
        4.2.1 变传统的单一管理为综合管理
        4.2.2 变传统的末端管理为源头管理
        4.2.3 变传统的指令管理为法治管理
        4.2.4 变传统的视线管理为素质管理
    4.3 改进管理方法
    4.4 提高管理者能力素质
        4.4.1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4.4.2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第五章 某部新训管理教育实证研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新兵问卷调查

(10)大力发扬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学习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 传承发展了我军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
二、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 为我军应对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挑战考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三、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 鲜明提出了新形势下密切部队内部关系的重要着力点

四、新形势下如何带兵(论文参考文献)

  • [1]军官职业化背景下基层主官胜任力提升对策研究[D]. 李公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3]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D]. 杨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4]士官队伍的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国防科大为例[D]. 张云利.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武警中队看守勤务政治工作研究[D]. 黄海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6]军队民主建设的发展创新研究 ——基于2000名基层官兵的调查[D]. 邵伟. 南昌大学, 2016(03)
  • [7]建设法治军队的原则与路径探析[J]. 丛文胜.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6(02)
  • [8]岑毓英治滇研究[D]. 梁初阳. 云南大学, 2015(06)
  • [9]“90后”兵员群体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D]. 谢焕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10]大力发扬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学习习主席关于尊干爱兵、兵兵友爱的重要论述[J]. 张有林,许鹏韬.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4(04)

标签:;  ;  ;  ;  ;  

新形势下如何带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