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位一体”工作新局面

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位一体”工作新局面

一、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鲍常勇[1](2010)在《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解决好人口问题,做好人口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手段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在当前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要求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运用经济手段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首先,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发展的科学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学人口发展观,以此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本文认为,科学人口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对人口问题科学论述的总结。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是核心,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手段,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途径,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同时,国内外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新时期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其次,本文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行了理论界定,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原则、功能、特征、制度机理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从我国人口发展历程、人口政策的演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转变等角度论述了我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导向机制建设和完善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讨论了国外生育决策理论和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就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对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建设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总体要求、政策设计,以及核心、拓展、保障和决策协调等四项基本制度。

史宝琴,郭曼东[2](2008)在《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吉林省在"三结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实践。

张正国[3](2006)在《努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文中认为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04)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意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计生委《关于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高松柏[5](2004)在《坚持深化“三结合”实现新时期计生工作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计划生育工作要同发展经济、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即“三结合”,是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两个转变”的一项创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但是“三结合”目前在认识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得以坚持和深化,以实现新时期计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杨发祥[6](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罗泉育[7](2000)在《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 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中国人口超过12亿。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我们四川省巴中市是一个拥有120万人口、而仅有84.2万亩耕地的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底子薄,资源、区位缺乏优势。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把优生优育同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

龙超云[8](1999)在《努力开创我省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与计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省连续8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人口计划。199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22.02‰,自然增长率为14.26‰,1998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657.6万人。目前,贵阳、遵义市和53个县(市、特区、区)已实现或基本实现了“三为主”。全省以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三结合”工作稳步推进。省直22个

钟左文,赖林嵩,施秀琴[9](1998)在《论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重大意义

矫勇,周智[10](1998)在《城市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城市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的新思路以及吉林市按此思路进行的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实践

二、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根本研究方法
        (二) 具体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界说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和功能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
        (二)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功能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目的和特征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目的
        (二)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特征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机理和评估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机理
        (二) 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评估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根据和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理论根据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三) 胡锦涛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二、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现实根据
        (一) 新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征
        (二) 新时期我国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面临的新问题
        (三)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遇到的新情况
    三、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现阶段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突出问题
        (二) 有利于加大鼓励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力度
        (三) 有利于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三章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与利益导向机制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背景
        (一)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人口演变背景
        (二)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人口政策的演变背景
    二、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一)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特点
    三、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成就
        (一) 推动了群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
        (二) 增强了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性
        (三) 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 密切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四章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特色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理论体系不健全
        (二) 利益导向制度性措施不完备
        (三) 利益导向政策执行责任主体不明确
        (四) 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经费投入总体不足
        (五) 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基础数据不充分
    二、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某些部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深刻
        (二) 历史文化环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带来新挑战
        (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四) 有些群众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有忧虑
第五章 国外生育决策理论及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
    一、国外生育决策理论评析
        (一) 孩子成本—效用理论评析
        (二) 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评析
        (三) 孩子供给—需求理论评析
        (四) 代际财富流理论评析
        (五) 其他家庭生育决策理论评析
    二、国外实施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
        (一) 印度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二) 俄罗斯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三) 美国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四) 日本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三、国外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 要符合本国国情
        (二) 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三) 要突出以人为本
        (四) 要辅之以法律、精神等手段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
    一、新时期我国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总体要求
        (一)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指导思想
        (二)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原则
        (三)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主要目标
    二、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政策设计
        (一)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设计的立足点
        (二)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政策体系架构
    三、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制度构建
        (一)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核心制度
        (二)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拓展制度
        (三)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保障制度
        (四)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决策协调制度
    四、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
        (一) 科学人口发展观的内涵
        (二) 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经历及成果
后记

(2)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二、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扎实推进“三结合”、“五关爱”活动深入发展

(3)努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提出的背景
    1.1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 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1.2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 是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的现实需要
    1.3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 是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重要载体
    1.4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 是服务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举措
2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的具体内容
3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的运作方式
4 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取得的成效
5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的重要意义
    二、积极探索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的新路子
    三、加快建立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领导,把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5)坚持深化“三结合”实现新时期计生工作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深化“三结合”争创计生工作一流水平
    1. 坚持深化“三结合”有利于解决计生工作现存的问题
    2. 坚持深化“三结合”要树立起全新的工作理念
        (1)坚持深化“三结合”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2)树立“三个关爱”的服务理念。
        (3)在为建设人口与小康家庭服务上,要突出人口与计划生育主题。
二、坚持深化“三结合”要总结经验,克难制胜
    1. 要走出计生工作“三结合”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误区。
    2. 克服以往计生“三结合”工作中的模糊认识和存在的不足。
    3.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深化计生工作“三结合”。
    4. 计生部门要在计生工作“三结合”中牵实头。
三、坚持深化“三结合”要打造载体,建立平台
四、坚持深化“三结合”要搞好考核评估,推动工作深入持久发展

(6)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二、 农村:村级自治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一、 生育政策比较
        二、 生育现状比较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一、 国际舆论
        二、 国际人口奖
结语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后记

四、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 鲍常勇. 武汉大学, 2010(05)
  • [2]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研究[J]. 史宝琴,郭曼东. 人口学刊, 2008(04)
  • [3]努力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机制——城乡协调推进“三结合”开展“五关爱”活动[J]. 张正国. 人口研究, 2006(01)
  • [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城乡协调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意见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政报, 2004(11)
  • [5]坚持深化“三结合”实现新时期计生工作跨越式发展[J]. 高松柏.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04)
  • [6]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7]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新局面[J]. 罗泉育. 科学中国人, 2000(01)
  • [8]努力开创我省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J]. 龙超云. 当代贵州, 1999(06)
  • [9]论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J]. 钟左文,赖林嵩,施秀琴.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04)
  • [10]城市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探索[J]. 矫勇,周智.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02)

标签:;  ;  ;  ;  ;  

全面开创计划生育“三位一体”工作新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