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树种在城乡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论经济树种在城乡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一、试论城乡绿化中经济树种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汤晓宇[1](2021)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现阶段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对小城镇绿地的重要性意识缺乏,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同样也缺乏合理性。这些都需要预先进行有效、科学的建设规划,才能有效完善小城镇绿地体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进行优先规划。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城镇绿地发展的现实背景,以苍南县藻溪镇为例,对目前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多层次的地深入研究。试图解决藻溪镇在绿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期为同类具有山地平原地貌特征的小城镇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未来趋势,其中融合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规划前景广阔。对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以及小城镇现状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镇绿地分类、绿地布局和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藻溪镇2018年卫星影像等资料,对藻溪镇绿地现状进行景观格局研究,分析藻溪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空间要素优化建议,提出了优化“连接通道”建设,加强构建生态林网络构建的方法。(3)选择藻溪镇面积不小于0.5hm2的公园绿地,利用GIS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并结合藻溪镇人口分布特点,综合评价小城镇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建议。提出通过新建公园绿地等措施来消除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和优化藻溪镇绿地布局方法。(4)根据藻溪镇现状条件,结合景观格局、绿地可达性及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对策,确定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并针对镇域“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和“节点”提出具体的绿色空间优化方案。

李颜[2](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山西省平遥县乡村景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兼顾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乡村环境生态保护和乡村文化传承的民生工程,是一个从全局出发的设计理念与价值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在“美丽”,是经济发展下环境与人文的美丽。因此,它对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环境建设,是在兼顾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目标下的环境建设。但是传统的乡村景观建设则仅仅侧重于对乡村生态、园林、景观、植被的设计,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地域资源价值和提升村落生活品质、文化传承还不够重视,使曾经的“美丽乡村建设”缺少深层的内容与内涵。本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乡村如环境、历史人文、产业类型与经济建设布局等实际特点,归纳适合乡村产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建设原则与方法。即在实地调研的前提下,尊重原有聚落的原生状态,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从具有代表的地域、文化等特性的乡村景观建设发展模式着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我国“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思路。在实践验证方面,考虑到中西部乡村的典型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沉淀,具有较好的“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本文以山西省平遥县注重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朱坑乡六河村和注重生态观光产业襄垣乡的万亩梨园为例,分析其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景观建设对策及建议。主要是以下三点:(一)我国中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建设要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依托当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基础,以传承历史文化特色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做到可持续、一体化发展。(二)山西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丰富。因此,山西省的很多乡村景观建设需要挖掘和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来源的同时构建优美的田园生态乡村,使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使乡村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三)山西省平遥县六河村与襄垣乡万亩梨园的美丽乡村的实践建设表明: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应统筹协调乡村各类景观资源建设与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之间平衡,塑造一个自然、生态、和谐的乡村环境。总之,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山西“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的六河村与襄垣乡万亩梨园建设,为中西部那些环境独特、经济有限的乡村在“美丽乡村”框架下的景观建设提供较好的借鉴。

余玉磊[3](2020)在《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重要阶段,村庄绿化是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不同类型村庄的合理绿化规模如何确定,村庄绿化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多大贡献,群众对村庄绿化的需求是怎样的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对村庄绿化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为地方具体的村庄绿化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因此,论文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山东省抽取80个代表性村庄,根据地形地貌、建设类型、经济模式、与城市间距离将村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过实地调查村庄绿化状况、对村民进行随机访问,获得了村庄绿化的基本概况数据,并获得有效问卷388份。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村庄的绿化现状、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主要原因、乡村涉林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乡村涉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形地貌、建设类型村庄的绿化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山地村庄的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平原和沿海村庄;新建村庄的道路绿化率显着高于改造型,保护型村庄的公共游憩空间个数明显高于新建型和改造型。(2)目前的村庄绿化基本上能够满足村民的需求。有超过80%的村民对村庄总体绿化状况和街道绿化状况表示满意,有不到70%的村民对庭院绿化状况表示满意,70%以上的村民对围村林建设状况表示满意。处于不同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模式村庄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总体状况的满意度均差异显着。村民不满意于村庄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首要原因是街道绿化太简单,其次是庭院绿化不够美观,水岸绿化不美观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缺乏政府部门的造林绿化资金补贴、缺少提供绿化规划等技术指导是制约村庄绿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制约村庄绿化的原因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差异显着。政策执行情况和人均年纯收入是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重要原因,尤其以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程度较高。(3)村民对村庄绿化的树种使用观点差异较大。多数村民倾向于使用常绿阔叶树种、观花类树种及观赏花草,构建休闲游憩性游园和有益于观光旅游的绿化景观,但生活于不同建设类型、经济发展模式村庄及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对绿化树种种类的需求差异显着,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林类型的需求存在显着差异。(4)村民的村庄绿化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有57.10%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有迫切需求,其中,男性村民对村庄绿化的需求明显高于女性。村民对改善道路、庭院绿化、乡村绿道及游园建设的需求较高,但不同城镇距离、建设类型村庄中的村民对绿化的总体需求均差异极显着。(5)产业发展仍是目前村庄绿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有52.3%的村民对乡村涉林产业发展状况表示满意;涉林产业中对促进乡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果树种植>发展涉林企业>苗圃种植>发展乡村旅游;涉林产业中对促进乡村居民就业的贡献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发展涉林企业>果树种植>发展用材林。对于林下经济发展需求,村民更加倾向林果、林花,其次是林菜、林草、林禽。(6)村民对涉林产业总体发展状况的不满意原因间差异极显着,经济林收入较低是首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旅游收入、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较少。引起乡村涉林产业发展困难的首要原因是资金支持不够,其次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规模小。市场需求预测不到位是影响经济林发展的首要问题,而经济林品种落后、栽培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是经济林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困难。

容怀钰[4](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李璐[5](2020)在《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杭州农村发展处于新时代下的全面升级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如何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美感度,延续乡村文化形成差异化景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植物景观,是当前进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3个传统型、3个现代型行政村下的13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计算各村内各植物景观类型的三维绿量、绿色贡献率、绿量贡献率等植物景观指数,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重要值等植物特征指数,结合典型样地测绘,总结归纳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不同乡村类型乡村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不同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杭州乡村特色景观风貌延续和保护、乡村公共游憩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及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1)各村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围村景观和生产景观,并以此为生态基底,结合村内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面貌。但不管是传统型乡村的景观更新再生,还是现代型乡村的改建新增,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效仿城市景观设计手法,景观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特征逐渐弱化的现象。(2)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特点总结:生产用地教育互动、多彩生态;村口绿地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庭院绿地花果飘香、绿意盎然;公共游憩绿地底蕴深厚、开放和谐;水岸绿地竹林丛生、野趣自然;道路绿地树大荫浓、乡韵浓厚。(3)植物景观从早期的遮阴避阳、环境保护的功能,转变为生态防护、村貌提升、空间营造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整体呈现出“由单一型功能向复合型功能转变”的变化趋势。二、不同乡村类型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1)两种乡村类型绿色贡献率最高的前两种植物景观类型均为公共游憩绿地和道路绿地。庭院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度最高。两种乡村类型植物景观中乔木的占比下降,村内植物景观整体趋向于灌木化、小型化,在村口绿地、庭院绿地中表现得更明显。(2)两种乡村类型景观观赏型植物种类占比均为最高。在传统型庭院绿地中经济食用型植物种类占比较现代型更高。传统型乡村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功能占比趋向于风水文化型植物种类占比>生态防护型,现代型乡村则相反,趋向于生态防护型植物种类占比>风水文化型。(3)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在延续传统型乡村以果树、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中下层观花观叶植物,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更多样化、城市化。在公共游憩绿地中表现尤为明显。(4)水岸绿地、公共游憩绿地是传统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道路绿地是现代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三、两种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1)3个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种类共计61科108属138种,3个现代型乡村为64科110属143种。其中红豆杉科、胡桃科、松科等植物并未用在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中。(2)现代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内乔、灌数量比为1:100,低于传统型3:100。在现代型乡村乔木层中落叶树种比例大于常绿比例,但总体来说,两种类型的乡村均呈现常绿树种数量大于落叶树种数量的趋势。(3)杜鹃、红叶石楠、茶梅、南天竹、红花檵木、鸡爪槭、紫薇、桂花、樟、榉树、银杏等11种主要优势植物在两种类型的乡村中稳定出现,银杏、榉树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显着上升,桂花、南天竹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上升,茶梅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下降。(4)传统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人均绿地面积为4.2m2,现代型乡村为8.09m2,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乡村,人均绿地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植物体量上趋于小型化;灌木数量的高占比特征在现代型乡村中表现更为明显。(5)与现代型相比,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更具有文化性,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以提高绿化率、村落风貌提升为导向,一味效仿城市绿化模式以及缺乏地方文化挖掘深度,是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

杨娱[6](2019)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树名木是我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北京的古树名木是记载首都历史的史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也是保存数量和类别最多的大都会,加强北京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公民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热情也逐渐兴起。这既顺应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民主的进步。但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北京市古树名木多、散、广、杂,面临管护资金、人员不足等问题,需要公众参与,且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兴起,想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当前北京市古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处于初级阶段,虽参与意识兴起,但绝大多数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公众并未全面有效地参与。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满足北京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需要,满足公众参与的需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2)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公众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研究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拓展的知情行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3)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形式,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4)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公众参与机制,采用专家访谈法确定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初步构架;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霍夫兰说服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法进行了机制的具体构建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以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5)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指标体系;以举办古树保护论证会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对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6)为提高参与水平,从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中得出,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成效并不显着,公众参与仍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完善。(2)在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中发现:①当前公众参与形式的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并未提供公众参与良好的客观环境,导致当前公众在参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遇到诸多问题。②公众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与情感有待于进一步激发,参与行为意向有待于进一步提升。③基本认知、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直接影响。此外,价值及重要性认知、信息认知、管护认知通过参与情感,对投入行为意向和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着正向间接影响。④为提升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应首要考虑增强基本认知和参与情感,其次是进一步促使价值及重要性认知、管护认知向参与行为意向的转化,同时,应不断增强信息认知。(3)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中得出:①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对社会力量的调动不足、对社会资金的吸纳不足、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初级水平、尚未融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专门性的非政府组织少、公众参与形式少的问题。②在从个人、非政府组织、精英、企业、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六个方面界定了参与的主体和从参与领域和参与范围界定了参与的客体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关键公众接触、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众调查、多媒体参与、各种参与活动、公众会议、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非政府组织。每一方面均包括多个具体公众参与形式。各形式间相互融合,一个参与事项,往往涉及两个及以上形式。③通过对新型参与形式进行有效性检验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对于古树名木保护产生作用,且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参与到新型的公众参与形式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形式创新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4)由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中得出:①目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构建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公众参与教育机制、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从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构建法治机制;从大众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构建教育机制;从经济激励、榜样激励、内容激励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公益性资金投入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从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和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方面构建信息沟通机制;从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评估、决策反馈阶段构建合作机制。②在对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有效性检验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产生作用,且愿意参与到构建的公众参与机制中(或愿意表示支持)。相较于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之前,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有了明显的提升。③在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对北京市40 721株古树名木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概算,得出综合价值为137.66亿元。为使价值得以延续,应在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中投入足够的资金。④通过构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以“公开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这一项目为例,分析其适用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共决策。(5)从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得出,当前公众参与主体尚未全面参与到项目中,影响了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结果。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从公众参与的视角来对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进行研究,为古树名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研究内容上,涉及到了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参与形式的创新、参与机制的构建、参与的监测与评估,对参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运用上,对知情行理论进行了拓展,将拓展的知情行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及霍夫兰说服理论在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的公众参与问题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丰富了现有研究。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有益借鉴。

吴淼[7](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亓军红[8](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陈延艺[9](2019)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道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主要通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联系——道路空间系统的规划建设进程中,以往关注点大多集中在道路通达性以及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而对村庄道路生态化、景观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路网的形成以及道路的修建会改变乡村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道路运营过程中还会持续地对道路周围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所以,加强对村庄道路景观提升、路域空间生态化研究以及道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创建美丽乡村,打造良好乡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村庄道路建设中现存的生态扰动及景观破碎等问题出发,整合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为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我国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内涵与村庄道路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道路规划的目标导向。其次,对西安市村庄道路进行实地基础调查,基于村庄道路的功能、形态、等级、布局结构等现状建设条件,以低影响开发理念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适宜的方法措施为踏板,探讨道路交通系统、雨水管理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契合方式,遴选出与西安市乡村土壤水文条件最优匹配的低影响开发方法策略,生成道路生态景观优化路径。并选取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这一横跨关中平原与秦岭北麓的典型地区进行综述性分析,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村庄案例验证策略运用的可行性。村庄道路建设应主要从路网合理布局规划、道路生态设计、景观绿化设计、运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着手,打造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村庄道路,实现道路建设发展全生命周期中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为乡村人居环境更新发展及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实现西安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道路发展相得益彰。

刘佳[10](2019)在《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结构分析及典型村庄概念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而开展乡村人居林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而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的雄安新区是我国新设立的重点发展区域,这里地势平坦,乡村居民点星罗棋布,因此开展对这里的乡村人居林研究,不仅对于雄安新区的未来生态建设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华北平原区的乡村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实践引领作用。本文基于Arc GIS平台,利用雄安新区2016年7-9月经过正射校正处理的分辨率为0.5 m的真彩色航空影像,通过村级行政区边界矢量图层随机选取了73个村庄。在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中的乡村居民点矢量图层的基础上,对其内部林木树冠覆盖斑块进行了目视解译。2018年7-8月份又选择了30个解译村庄进行了实地乡村人居林野外树种调查,同时也对居民的未来绿化意愿等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雄安新区典型村落乡村人居林群落结构分析通过对雄安新区30个典型村落的乡村人居林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植物种类共有48种,隶属23科39属,其中,毛白杨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数量占比达85.11%,表明该区域乡村人居林树种较为单一。从生态型组成来看,落叶树种占比达89.58%,常绿树种较少,只有10.42%。乡村人居林总体种植数量排名前十的优势树种是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榆树(Ulmus pumila L.)、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核桃(Juglans regia.)、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和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从不同功能区划单元来看,以速生经济林为主,优势树种均有毛白杨、刺槐、榆树。从应用频度上看,毛白杨、刺槐、榆树、香椿、国槐、柿树和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Lam.)在每一个调查的农村居民点中都有出现。(2)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林木树冠覆盖分析从树冠覆盖上看,雄安新区73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平均林木树冠覆盖率为17.16%。从林木树冠覆盖度等级上看,农村居民点主要居于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这两个级别的村庄数量分别占调查村落数量的34.25%和38.36%。从乡村人居林类型来看,以生态效益较高的围村林和村内片林面积比例最大,而游憩林面积比例最低。从雄安新区三个一级功能区来看,生态屏障缓冲区乡村人居林林木树冠覆盖率最高(17.58%),生态保护区次之(17.52%),提质改造区林木树冠覆盖率最低(15.87%)。在五个行政区划单元中,只有容城县和任丘市的林木树冠覆盖率高于雄安新区总体的林木树冠覆盖率,分别为23.11%和21.12%,而雄县、安新县和高阳三县的林木树冠覆盖率分别为14.79%、16.12%和12.98%,均低于总体水平。以自然村为单位分析,有60.27%的农村居民点低于平均水平,需要加强乡村人居林建设。对斑块分级进行分析,各等级的斑块面积比例随着斑块等级的增加而增大,小斑块的面积最小,面积占比仅为0.50%;巨斑块面积最大,占比超过总林木树冠覆盖面积的一半,为56.64%。(3)雄安新区典型村落乡村人居林树冠结构分析三种村落类型总体呈现出随着建村时间的接近,林木树冠覆盖率下降的趋势,老村平均林木树冠覆盖率最高为29.17%,传统村落次之为17.72%,新型村落平均林木树冠覆盖率最低,只有13.73%。三种村落类型的优势树种差异较小,均以生产生态兼用型树种和经济树种为主。从组成来看,古老村落中,围村林所占比例最大为52.94%;其次是村内片林,所占比例为22.58%;庭院林和道路林所占比例相差不多,分别为9.91%、10.81%;游憩林所占比例最小为0.02%。传统村落中,没有游憩林,围村林所占比例最高,为40.92%;新型村落中,水岸林所占比例最高,为40.73%;其次为围村林,所占比例为26.12%。(4)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问卷调查及典型村庄概念设计基于乡村人居林建设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绿化空间来看,绝大多数居民都希望对庭院和村内道路进行绿化,赞成率分别达到了61.9%和83.33%;从绿化模式来看,有45.24%的村民喜欢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有44.05%的村民喜欢建设健身游园。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分别选择了生态保护区的王庄子村、提质改造区的大阴村和生态屏障缓冲区的北马村,开展了概念设计工作。

二、试论城乡绿化中经济树种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城乡绿化中经济树种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困境
        1.1.2 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构建“1650”新格局
        1.1.3 苍南县“大花园”建设的积极推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绿色基础设施
        2.1.2 小城镇
        2.1.3 小城镇绿地
        2.1.4 小城镇绿地系统
        2.1.5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2.1.6 景观生态学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1.1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2.2.1.2 国外城镇发展历程
        2.2.1.3 国外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2.1 国内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2.2.2.2 国内城镇发展历程
        2.2.2.3 国内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2.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绿地系统规划
        2.3.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容及构成
        2.3.2 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
        2.3.3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2.3.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步骤
        2.3.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的优势
        2.3.6 小结
3 藻溪镇概况分析
    3.1 地理区位
    3.2 自然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土壤条件
        3.2.3 河流水系
        3.2.4 气候条件
        3.2.5 森林植被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3.3.2 国民经济现状
        3.3.3 交通现状
    3.4 历史人文
        3.4.1 历史发展沿革
        3.4.2 旅游资源
    3.5 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
        3.5.1 镇域范围绿化现状
        3.5.2 建成区范围绿化现状
        3.5.3 优势因素评价
        3.5.4 劣势因素评价
4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4.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1.1 研究数据来源
        4.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4.1.2.1 指数选取及生态意义
        4.1.2.2 指数的软件处理
        4.1.3 景观格局斑块分类
    4.2 景观格局分析
        4.2.1 景观斑块数据库的建立
        4.2.1.1 数据预处理
        4.2.1.2 数据库的建立
        4.2.2 斑块构成分析
        4.2.3 空间特征分析
        4.2.4 多样性分析
    4.3 景观格局分析总结评价
    4.4 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5 可达性分析研究
    5.1 可达性分析方法
    5.2 可达性分析
        5.2.1 建立数据库
        5.2.1.1 道路数据库
        5.2.1.2 公园绿地数据库
        5.2.1.3 人口数据库
        5.2.2 网络分析模型构建
        5.2.2.1 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
        5.2.2.2 构建公园绿地服务区
        5.2.2.3 不同出行方式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5.2.2.4 等时面数据分析
        5.2.3 人口密度分析
        5.2.3.1 构建人口密度分布图
        5.2.3.2 地形及人口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5.2.4 识别服务盲区
    5.3 可达性分析总结评价
    5.4 可达性优化建议
6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
    6.1 规划范围
    6.2 规划分析
        6.2.1 藻溪镇景观格局分析
        6.2.2 藻溪镇可达性分析
        6.2.3 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6.2.3.1 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分析
        6.2.3.2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优化内容
    6.3 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6.3.1 规划目标
        6.3.2 规划原则
    6.4 规划布局结构
    6.5 中心控制区规划
        6.5.1 生态林建设规划
        6.5.2 森林防护规划
        6.5.2.1 有害生物防治
        6.5.2.2 森林防火
        6.5.2.3 森林资源监测
        6.5.3 特色产业规划
        6.5.4 湿地公园规划
    6.6 连接通道规划
        6.6.1 绿色通道规划
        6.6.1.1 镇域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6.6.1.2 建成区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6.6.2 生态水网建设
    6.7 节点规划
        6.7.1 森林村庄建设规划
        6.7.2 古树名木保护
        6.7.3 公园建设
    6.8 树种规划
        6.8.1 树种选择原则
        6.8.2 树种选择及分类规划
        6.8.2.1 公园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2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3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4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6.8.2.5 附属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6 景观林树种选择规划
        6.8.2.7 湿地树种选择规划
        6.8.2.8 荒地树种选择规划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索引
个人简介
致谢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山西省平遥县乡村景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1.1.2 乡村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乡村景观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4.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美丽乡村
        2.1.2 乡村景观建设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景观美学理论
    2.3 乡村景观建设评价
        2.3.1 评估体系、标准和方法
        2.3.2 乡村景观建设展示度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原则与策略
    3.1 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现状
        3.1.1 相关政策和实践
        3.1.2 乡村景观建设的问题
    3.2 乡村景观建设的设计原则
        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3.2.2 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原则
        3.2.3 因地制宜原则
    3.3 乡村景观建设的规划策略分析
        3.3.1 倡导科学发展、改善自然生态策略
        3.3.2 传承乡土历史、再现地方精神策略
        3.3.3 保护乡村景观、延续地方特色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遥县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实证研究
    4.1 平遥县乡村的区域自然与文化特征
        4.1.1 平遥县概况
        4.1.2 平遥县乡村分布主要问题
    4.2 平遥县乡村的地域自然与文化特征
        4.2.1 地理环境分析
        4.2.2 自然资源优势
        4.2.3 历史风貌特征
    4.3 平遥县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
        4.3.1 总体目标
        4.3.2 主要任务
        4.3.3 任务分解
        4.3.4 保障措施
        4.3.5 措施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遥县六河村、襄垣乡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研究
    5.1 平遥县六河村美丽乡村景观建设
        5.1.1 背景分析
        5.1.2 优势与价值
        5.1.3 现状问题
        5.1.4 规划原则和目的
        5.1.5 规划总体思路与定位
        5.1.6 规划内容
    5.2 平遥县襄垣乡美丽乡村万亩梨园景观建设
        5.2.1 背景分析
        5.2.2 优势与价值
        5.2.3 现状分析
        5.2.4 规划原则
        5.2.5 规划内容
    5.3 平遥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乡村绿化技术
        1.2.2 乡村绿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1.2.3 乡村绿化、涉林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2.4 乡村绿化的研究展望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村庄抽样
    3.2 村庄绿化指标的选取
    3.3 问卷设计
    3.4 数据处理
        3.4.1 主成分分析
        3.4.2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
        3.4.3 卡方检验
        3.4.4 简相关分析
        3.4.5 逐步回归分析
    3.5 研究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村庄类型划分
    4.2 村庄绿化状况分析
        4.2.1 村庄绿化标准分析
        4.2.2 村庄绿化总体状况分析
        4.2.3 不同类型村庄的绿化状况分析
    4.3 村民对村庄绿化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4.3.1 对村庄绿化总体状况的满意度
        4.3.2 对庭院绿化状况的满意度
        4.3.3 对街道绿化状况的满意度
        4.3.4 对围村林建设状况的满意度
    4.4 村民对村庄绿化的需求分析
        4.4.1 村民对村庄绿化需求的迫切性
        4.4.2 村民对村庄绿化林类型的需求
        4.4.3 村民对村庄绿化树种种类的需求
        4.4.4 村民对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需求
        4.4.5 村民对涉林产业总体发展状况需求
        4.4.6 村民对村庄绿化进一步建设的需求
    4.5 村庄绿化对经济收入和就业的贡献
        4.5.1 村民对涉林产业发展状况的满意度
        4.5.2 村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需求
        4.5.3 涉林收入、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分析
        4.5.4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涉林收入的影响
        4.5.5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居民就业的影响
    4.6 村庄绿化水平综合排名
    4.7 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原因
        4.7.1 制约村庄绿化发展的现实原因
        4.7.2 村民认知的制约村庄绿化发展的原因
    4.8 村庄涉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山东省村庄绿化工作的若干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村庄绿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调查表
附录 B 村庄绿化及涉林产业发展需求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1.2.2 乡村植物景观
        1.2.3 植物景观类型
        1.2.4 植物三维绿量
        1.2.5 植物重要值
        1.2.6 植物功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进展
        1.4.2 国内进展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查阅
        2.2.2 实地调研
        2.2.3 访谈调查
        2.2.4 数据分析
        2.2.5 对比分析
    2.3 研究地概况
        2.3.1 荻浦村
        2.3.2 小古城村
        2.3.3 下姜村
        2.3.4 绕城村
        2.3.5 月亮桥村
        2.3.6 指南村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1.1 村内植物景观
        3.1.2 围村植物景观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2.1 村内植物景观
        3.2.2 围村植物景观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3.1 村内植物景观
        3.3.2 围村植物景观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4.1 村内植物景观
        3.4.2 围村植物景观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3.6 小结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4.2 植物种类差异
    4.3 植物功能差异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4.5 植物绿量差异
    4.6 结论与建议
        4.6.1 结论
        4.6.2 建议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5.4 结论与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逻辑结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逻辑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古树名木的界定
        2.1.2 公众参与的界定
        2.1.3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知情行理论
        2.2.2 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
        2.2.3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2.2.4 霍夫兰说服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3.2 公众参与研究文献综述
        2.3.3 现有研究述评
3 北京市古树名木及保护与管理概况和公众参与问题
    3.1 北京市古树名木概况
        3.1.1 古树名木含义及分类
        3.1.2 北京市古树名木数量、类型、分布概况
        3.1.3 北京市古树名木具有的价值
    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概况
    3.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3.4.1 实际参与主体人数少,参与客体有限
        3.4.2 公众参与形式少,参与机制缺失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理论分析框架
    4.2 问卷调查与样本统计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的预调查及改进
        4.2.3 问卷正式调查与数据搜集
        4.2.4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5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意向相关关系研究
        4.5.1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认知相关关系研究
        4.5.2 受访者特征与公众参与情感相关关系研究
    4.6 公众认知和参与情感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实证研究
        4.6.1 结构方程模型及原理
        4.6.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构建
        4.6.3 模型运算、检验和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研究
    5.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与不足
        5.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
        5.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形式的经验和不足
    5.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的讨论
        5.2.1 当前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存在的问题
        5.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5.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
        5.2.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客体
    5.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分析
        5.3.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形式的分类
        5.3.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5.4 基于公众调查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新型参与形式的有效性检验
        5.4.1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作用程度的评价调查
        5.4.2 公众对于新型参与形式的参与行为意向调查
    5.5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6.1 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1.1 国外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
        6.1.2 国内公共管理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和不足
    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
        6.2.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专家访谈
        6.2.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的原则
        6.2.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
    6.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6.3.1 知情权
        6.3.2 参与权
        6.3.3 监督权
    6.4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6.4.1 大众教育
        6.4.2 专业教育
        6.4.3 职业教育
    6.5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
        6.5.1 经济激励
        6.5.2 榜样激励
        6.5.3 内容激励
    6.6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
        6.6.1 北京市古树名木价值评估
        6.6.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资金投入机制构建
    6.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信息沟通机制
        6.7.1 政府发起型信息沟通
        6.7.2 公众发起型信息沟通
    6.8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合作机制
        6.8.1 决策制定阶段
        6.8.2 决策执行阶段
        6.8.3 决策评估阶段
        6.8.4 决策反馈阶段
    6.9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评价和项目决策
        6.9.1 基于公众调查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6.9.2 公众参与项目有效决策模型研究——以征询古树名木问题反映渠道为例
    6.10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监测与评估研究
    7.1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的意义
    7.2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7.2.1 基于专家访谈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7.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7.3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案例研究
        7.3.1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7.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众参与监测与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相关建议
        8.2.1 针对性克服公众在参与中遇到的问题
        8.2.2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公众的参与行为意向
        8.2.3 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形式
        8.2.4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道路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1.1.2 乡村快速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乡村道路结合LID理念理性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乡村道路景观
        1.4.3 道路景观规划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相关理论
        2.1.1 “绿道”理论
        2.1.2 “道路生态学”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2.1 村庄道路相关研究综述
        2.2.2 村庄道路景观研究综述
        2.2.3 道路景观规划研究综述
    2.3 道路生态理论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3 国内外生态道路优秀工程
    2.4 LID理念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2.4.1 国外LID相关研究进展
        2.4.2 国内LID相关研究进展
        2.4.3 国外典型实践案例分析——波特兰NE Siskiyou绿色街道
        2.4.4 国内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金华燕尾洲公园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村庄道路景观规划技术框架探析
    3.1 村庄道路景观的特征、构成与作用
        3.1.1 村庄道路景观特征
        3.1.2 村庄道路景观的构成
        3.1.3 村庄道路景观作用
    3.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内涵特征
    3.3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村庄道路的耦合关系
        3.3.1 低影响开发理念与道路功能的关系
        3.3.2 道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的关系
    3.4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路径
        3.4.1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技术路线
        3.4.2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措施方法
        3.4.3 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与一般规划对比
    3.5 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目标导向
        3.5.1 宏观尺度: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
        3.5.2 中观尺度:尊重自然特征和自然过程
        3.5.3 微观尺度: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功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4.1 西安市调查研究
        4.1.1 西安市生态环境背景
        4.1.2 西安市降雨分布特征
        4.1.3 西安市土壤结构特征
        4.1.4 西安市河流水系概况
        4.1.5 西安市雨水径流水质
    4.2 西安市村庄道路调查研究
        4.2.1 西安市村庄道路类型
        4.2.2 西安市村庄道路等级
        4.2.3 西安市村庄道路结构
    4.3 西安市村庄道路现状问题解析
        4.3.1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
        4.3.2 村庄道路建设引起的景观问题
        4.3.3 村庄道路绿化管护不到位问题
    4.4 西安市村庄道路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
        4.4.1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必要性
        4.4.2 低影响开发理念应用可行性
    4.5 西安市村庄道路LID技术措施遴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村庄道路生态景观规划策略
    5.1 道路景观规划模式构建
        5.1.1 道路功能层面景观模式
        5.1.2 路域环境层面景观模式
        5.1.3 植物种植层面景观模式
    5.2 道路建设中生态影响的消减对策
        5.2.1 生态设计层面
        5.2.2 生态恢复层面
        5.2.3 生态补偿层面
    5.3 明确理解区域周围生态文化背景
    5.4 基于区域生态格局约束道路网络
        5.4.1 路网对景观生态格局功能的影响
        5.4.2 基于生态保护村庄路网布局策略
        5.4.3 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的生态策略
    5.5 道路设施搭建雨水自然处理系统
        5.5.1 自然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2 山地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3 河谷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5.4 平原型村庄道路雨水处理系统规划策略
    5.6 生态道路设计降低环境负面影响
        5.6.1 路基生态设计
        5.6.2 路面生态设计
        5.6.3 路肩生态设计
        5.6.4 边坡生态设计
        5.6.5 广场生态设计
        5.6.6 动物保护措施
    5.7 适宜植物选配营造道路绿地景观
        5.7.1 植物在道路景观中的作用
        5.7.2 植物种类综合比选
        5.7.3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5.8 道路小品设施及其生态技术支撑
        5.8.1 道路小品设施
        5.8.2 生态技术使用
    5.9 相关管理机制配套及规定的补充
        5.9.1 施工过程保护生态
        5.9.2 运营期间注重生态
        5.9.3 控制道路交通影响
        5.9.4 道路文化传承
        5.9.5 公众参与机制
        5.9.6 政策管理规定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周至县集贤镇殿镇村为例实证研究
    6.1 集贤镇殿镇村基础调查研究
    6.2 殿镇村村庄道路景观现状
        6.2.1 村庄生态区位
        6.2.2 村庄道路断面形式现状
        6.2.3 道路广场及停车场现状
        6.2.4 低影响开发理念运用情况
        6.2.5 植物应用情况及使用频率
        6.2.6 道路附属设施现状
        6.2.7 道路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6.3 殿镇村道路生态景观规划
        6.3.1 道路断面结构优化
        6.3.2 硬质铺装材质改善
        6.3.3 道路景观绿化提升
        6.3.4 附属设施景观生态化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结构分析及典型村庄概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村生态环境与乡村绿化研究
        1.2.2 乡村人居林研究
        1.2.3 城乡绿化评价指标解析
    1.3 存在的问题
    1.4 发展趋势
    1.5 案例分析
        1.5.1 英国田园乡村建设
        1.5.2 德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建设
        1.5.3 瑞士特色乡村建设
        1.5.4 乡村建设启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生态资源情况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3.1 雄安新区典型村落乡村人居林群落结构分析
        2.3.2 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林木树冠覆盖分析
        2.3.3 雄安新区典型乡村聚落林木树冠结构分析
        2.3.4 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建设意愿问卷调查
        2.3.5 雄安新区典型农村居民点概念设计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雄安新区典型村落乡村人居林群落结构分析
    3.1 乡村人居林科、属、种特征分析
    3.2 乡村人居林优势树种特征分析
    3.3 乡村人居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3.3.1 树种应用频度分析
        3.3.2 乡村人居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第四章 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林木树冠覆盖分析
    4.1 林木树冠覆盖总体特征分析
        4.1.1 林木树冠覆盖总体特征分析
        4.1.2 不同乡村人居林类型林木树冠覆盖分析
    4.2 不同功能区划单元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4.3 不同行政区划单元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4.4 以自然村为单位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4.5 以斑块粒级为单位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4.6 以树种为单位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第五章 雄安新区典型乡村聚落林木树冠结构分析
    5.1 不同乡村聚落林木树冠覆盖率分析
    5.2 三种农村聚落类型不同乡村人居林类型的占比差异
    5.3 三种类型的农村聚落优势树种
    5.4 三种村落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5.4.1 经济原因
        5.4.2 区位差异
        5.4.3 树种选择
        5.4.4 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建设意愿问卷调查
    6.1 乡村人居林建设意愿问卷调查
        6.1.1 基础调查
        6.1.2 满意度调查分析
        6.1.3 需求意愿分析
    6.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七章 雄安新区典型农村居民点概念设计
    7.1 现状及问题分析
    7.2 设计原则
    7.3 典型村庄概念设计
        7.3.1 生态保护区—王庄子村设计
        7.3.2 提质改造区—大阴村设计
        7.3.3 生态屏障缓冲区—北马村乡村设计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雄安新区典型村落乡村人居林群落结构分析
        8.1.2 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林木树冠覆盖分析
        8.1.3 雄安新区典型乡村聚落林木树冠覆盖特征分析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试论城乡绿化中经济树种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汤晓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山西省平遥县乡村景观建设研究[D]. 李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 余玉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D]. 李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 杨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西安市村庄道路景观规划策略研究[D]. 陈延艺. 长安大学, 2019(01)
  • [10]雄安新区乡村人居林结构分析及典型村庄概念设计[D]. 刘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标签:;  ;  ;  ;  ;  

论经济树种在城乡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