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联合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SF联合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一、SF加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亮[1](2021)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通道虽然是人体自然间隙通道,但仍然有很多复杂结构,对手术造成很多陷阱,任何新的外科技术的成长都是基于它的局部解剖研究,而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需对局部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研究国人L1-L5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椎间操作区的应用解剖学参数,以及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探讨手术操作通道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18例成年人腰椎磁共振资料,观测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L1-2、L2-3、L3-4和L4-5 OLIF椎间操作区解剖参数:血管窗(AB)、安全窗(BC)、腰大肌肌窗(CD)、椎间盘长度(HD)、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DF)、厚度(GE)、腰大肌横截面积(PCSA),分析L4-5间隙平面腰大肌的形态特点。结果:男性的L2-3、L3-4、L4-5安全窗均大于女性,安全窗在L3-4距离最大为14.69±4.84,依次为 L2-3:14.34±4.62;L1-2 为 13.91±4.15,最小为 L4-5 为10.99±5.56,血管窗间隙大小在L4-5处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L4-5椎间隙正中冠状面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最大,其次为L3-4、L2-3及L1-2。安全窗与血管窗、腰大肌肌窗、以及左侧腰大肌的宽度、厚度、横截面积之间呈负相关,且L4-5椎间隙存在Type Ⅳ腰大肌(high-rising psoas)。对于椎间盘长度,男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女性 L1-2、L2-3 平均为 50mm,L3-4、L4-5 平均为 55mm。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中国人的手术安全范围普遍小于白种人。腹膜后安全窗的大小是限制通道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估椎体参数,尤其是安全窗结构,对术前计划保障手术安全至关重要。第二部分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术中血管损伤文献报道最多为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局部解剖结构与手术操作区域密切相关,为手术造成一定困难,因而,利用腹部血管造影(CTA)与腰骶椎三维重建技术观察腰椎节段动脉走形特点,以及评估OLIF手术视野与腰椎节段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来自50例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观察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在正中矢状位面中,椎体的前四分之一处测量节段动脉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距离,并对节段动脉根据其穿过椎体的不同区域走行不同,被分为Ⅰ-Ⅳ型。结果:L1-L3处的节段动脉走行呈锐角(θ<90°),L4-L5处的钝角(θ>90°)。节段动脉在椎体前四分之一位置到椎体上缘和下缘的平均距离为:La1.2>Lb1.2和Lb3.4.5>La3.4.5。对于L1-L2的椎间盘平面,Lb1<La2;L2-L3的椎间盘平面,Lb2<La3;L3-L4的椎间盘平面,Lb3>La4;L4-L5的椎间盘平面,Lb4>La5在Ⅰ区,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L1的Ⅳ型(n=41;85.4%)和L2(n=42;84.0%),L3 的 Ⅲ 型(n=20;40.0%)和 L4(n=36;80.0%)和 L5(n=5;83.3%)的Ⅱ型。在Ⅱ区中,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是Ⅲ型,分别为L1(n=38;79.2%),L2(n=39;78.0%),L3(n=43;86.0%)和L4(n=28;62.2%),而Ⅱ型是L5时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n=5;83.3%)。在Ⅲ区,Ⅲ型是L1-L4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在Ⅳ区,Ⅳ型是最常见的节段动脉类型,分别为L3(n=44;88.0%),L4(n=42;93.3%)和 L5(n=6;100%)。结论:当将融合器放在Ⅱ区和Ⅲ区时,在OLIF术中操作时发生节段动脉损伤的风险最小。在L3-L5 OLIF操作的Ⅳ区时,需要特别小心。固定钉应固定在L1-L2和L2-L3的下椎体的上缘,以及L3-L4和L4-L5的上椎体的下缘。第三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目的:骨密度多少是单纯OLIF临床应用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比较不同骨密度模型之间的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通过三维扫描重建了四个模型:完整模型(M0),正常骨密度Stand-Alone OLIF模型(M1),骨量减少Stand-Alone OLIF模型(M2)和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模型(M3)。对L3-S1正常腰椎模型的L3椎体表面均匀加载竖直载荷500 N(相当于75kg体重的2/3,模拟人体直立状态自身体重对腰椎的轴压载荷),并在L3椎体上表面施加运动力矩10 N·M,来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等计算工况下的腰椎生物力学特性。评估了 L4-5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骨性终板的峰值应力,融合器和相邻的椎间盘应力情况。结果:不同生理运动过程中的ROM与以前的研究人员报道的验证标准相似。与M0相比,M1,M2和M3模型的L4-5节段ROM均减少,但M3模型中的ROM减少最多。在M1和M2中,骨性终板中的应力分布增加了 7.8%,而在M3中,应力增加了 16.2%。M1和M2的Cage应力增加在8.1%以内,而M3的Cage应力增加高达25.3%,尤其是后伸和右旋转状态明显。与M0相比,其它模型中,L3-4和L5-S1椎间盘应力均随骨量减少而增加,分别达到69.8%和98.3%。结论:不建议在M3模型患者中使用Stand-Alone OLIF技术,因为存在融合器下沉的风险,而对于在各种腰椎运动状态下,M1和M2模型的测试结果相似。L4-5在所有方向上的活动性降低,刚度增加,限制了融合器的位移,对于骨密度T值>-2.5患者行Stand-Alone OLIF可以改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可应用于临床。第四部分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究单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评估单纯OLIF对腰椎管狭窄的间接减压疗效,以及对成人退变性侧弯(ADS)患者腰椎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151例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研究中心行单纯OLIF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腰椎管狭窄77例,ADS 3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BMI、BMD(T-score)、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器的长度和高度、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术前与术后随访时采用VAS和ODI对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腰椎管狭窄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盘高度(discheight,DH)、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椎间孔面积(foraminal area,FA)、椎管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CSAC)、冠状位椎管直径(axial spinal canal diameter,ASCD)、矢状位椎管直径(sagittal spinal canal diameter,SSCD);ADS患者测量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腰椎Cobb角、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及LL、DH,末次随访评估冠状位、矢状位平衡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7例腰椎管狭窄及30例ADS患者,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一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男32例,女45例,平均年龄64.1±10.8(45-85 岁),平均 BMI 为(24.15±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21±1.5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77.25±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9.35±15.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8.32±1.3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44±1.43)天,手术节段共计97个,单节段57例、双节段20例。L3-4节段23个、L4-5节段73个、L5-S1节段1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1:24:55:17;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9:60:28。ADS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5±10.2(43-86岁),平均BMI为(25.27±2.52)kg/m2,平均 BMD(T-score)为-1.51±1.21,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平均手术时间为(80.45±14.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25±17.23)ml,平均住院时间为(9.42±1.53)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84±1.63)天,手术节段共计48个,单节段12例、双节段18例。L2-3节段1个、L3-4节段17个、L4-5节段30个。融合器高度8mm:10mm:12mm:14mm分别为3:17:24:4;融合器长度45mm:50mm:55mm分别为3:35:10。各项观察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术后均明显改善,除DH及FH末次随访较术后一周稍丢失。术中并发症9例,术后23例,1例术中发生节段动脉损伤,1 1例术后发生融合器沉降,对症处理后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单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其间接减压的疗效也十分显着,改善ADS患者症状以及恢复脊柱的失衡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脊柱微创新的治疗方案,但其大样本、前瞻性远期随访还需继续研究。

康毅[2](2021)在《OLIF间接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OLIF手术间接减压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腰椎管狭窄症,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术后分析轻中重三组患者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评分,对比三组患者经OLIF手术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同时分析三组患者术中SEP变化与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说明术中SEP监测对于O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探索OLIF指导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骨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受OLIF手术治疗的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韩国Lee等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分级即:0级,无椎管狭窄;1级,轻度椎管狭窄;2级,中度椎管狭窄;3级,重度椎管狭窄,本研究对应分成轻、中、重三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行OLIF手术,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SEP波幅电压变化,同时记录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影像学变化(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术前和术后6月的临床疗效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简表)进行评分,对比轻中重三组患者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评分,同时分析研究三组患者SEP变化率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不同严重程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轻中重度各3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融合节段、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轻度组患者30例,术后VA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2.9%,ODI平均改善78.5%,SF-36评分平均改善65.1%,影像学椎间隙高度平均改善19.6%,椎间孔高度平均改善12.6%,硬膜囊面积平均改善46.0%;中度组患者30例中,术后VA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3.3%,ODI平均改善73.4%,SF-36评分平均改善79.8%,影像学椎间隙高度平均改善27.0%,椎间孔高度平均改善15.8%,硬膜囊面积平均改善72.1%;重度组患者30例中,术后VAS评分平均改善率为41.2%,ODI平均改善44.5%,SF-36评分平均改善58.2%,影像学椎间隙高度平均改善20.2%,椎间孔高度平均改善12.9%,硬膜囊面积平均改善71.6%;轻中度组VAS评分及ODI改善率大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SF-36评分改善率大于轻度及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变化方面,中度组椎间隙改善率大于轻、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椎间孔改善率大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硬膜囊改善率大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节段及单节段、多节段间临床疗效评分及影像学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轻中重三组间SEP改善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组大于轻度组大于重度组(P<0.05);轻中度两组间SEP变化率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率间存在相关性,且中度组相关性强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SEP改善率与硬膜囊变化率呈现弱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重度SEP改善率低于P10时,SEP变化率与硬膜囊改善率间无统计学意义,建议联合后路手术。结论1.OLIF治疗轻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都有良好的减压效果,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轻中度狭窄患者术后近期总体疗效优于重度患者;2.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SEP变化率能够总体反应术后减压的疗效,且中度的反应性更强,为OLIF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3.在本研究中人群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SEP变化率低于P10时,应考虑OLIF联合后路手术进行减压。

马陈[3](2020)在《基于体质分型探讨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研究平和质、阳虚质及血瘀质三种不同体质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PLIF)后疗效差异,基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常见病因病机及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标准选取平和质、阳虚质及血瘀质各30例共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均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随访12个月,收集三组体质患者性别、年龄信息,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VAS评分、JOA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术后12月行X片(腰椎正侧位)观察椎体融合情况,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但平和质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相较于阳虚质组及血瘀质组明显缩短(P<0.05);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7%,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3月三节点VAS评分和JOA评分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月进行组间比较,平和质组及阳虚质组相较于血瘀质组患者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疼痛改善更明显,平和质组及血瘀质组患者相较于阳虚质组患者JOA评分更高(P<0.05),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更显着;三组患者术后1年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有显着提高(P<0.01),通过对术后1年不同组患者各维度分值比较,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和情感职能四个维度上三组无差异(P>0.05),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活力和精神健康四个维度,平和质组得分均高于阳虚质组(P<0.05),在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得分呈现平和质组>血瘀质组>阳虚质组表现(P<0.05);PLIF对三种不同体质的患者均表现出优秀的植骨融合效果,三组患者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LIF技术显着提高了老年DLSS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平和体质相对于阳虚体质及血瘀体质在术后疗效及恢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老年DLSS患者体质与其发病中医病因病机密切相关,分析患者体质偏颇,对指导疾病的“辨体-辨证”分型以及临床个性化治疗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梁龙[4](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李伟强[5](2020)在《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体外冲击波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扎与单纯体外冲击波疗法对于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康复科与骨科选择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肌内效贴扎,两组治疗均为一周两次,治疗4周。分别记录两组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后等各个时间点的VAS,ODI,腰椎ROM等评分,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治疗后跟踪随访一个月,记录患者VAS复发情况。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VAS、ODI、HAMA、腰椎ROM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①两组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为:治疗结束<治疗两周<治疗前(P<0.05)。两组间同一时间VAS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的ODI评分与腰椎ROM评分均为:治疗结束<治疗两周<治疗前(P<0.05)。两组间同一时间ODI评分与腰椎ROM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但仅在治疗结束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22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31.43%,愈显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0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57%,愈显率为65.71%,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复发6例,复发率17.1%,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40%。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冲击波疗法,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疗法更有助于减缓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情绪,恢复腰部活动功能,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于腰痛康复领域的联合疗法。

杨善智[6](2019)在《腰椎滑脱症的侧路微创融合手术治疗及侧路微创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微创治疗Meyerding Ⅰ°和Ⅱ°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1.实验部分: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扫描获得L3-S1腰椎三维CT图像,利用 Mimics21.0 软件、wrap2017 软件、Solidworks 2017 软件、ANSYS 17.0 软件构建正常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预定加载条件,根据与以往文献对比验证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性,并采用ANSYS 17.0软件分析12种不同融合器及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及应力情况。2.临床研究部分:回顾性分析,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式观察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诊断为L3椎体或L4椎体Ⅰ度或Ⅱ度退行性滑脱症或峡部裂型滑脱症入住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行极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选择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SA组、LF组及BPS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BMI指数、骨密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融合率。通过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分(JOA)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参数包括术前、术后3天滑脱百分数,以及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塌陷程度。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结果:1.实验部分:利用 Mimics21.0 软件、wrap2017 软件、Solidworks 2017 软件、ANSYS 17.0软件构建了正常腰椎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验证结果有效;ANSYS 17.0软件对12种不同融合器及内固定模型活动度及应力结果表明:XLIF手术中,18mm融合器固定可提供较好的侧屈及旋转稳定性,但18mm融合器固定在前屈活动时终板及融合器应力峰值较大,融合器塌陷风险较高,增大融合器宽度及辅助内固定均增加XLIF手术腰椎稳定性,但主要以前屈及后伸活动稳住,并且可分散骨性终板及融合器应力,主要以26mm融合器以及BPS、UPS固定稳定性较佳。2.临床研究部分:SA组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60.31岁;LF组3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7.8岁;BPS组2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8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7.71岁。三组患者术前性别比例、BMI指数及骨密度参数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SA组平均手术时间51.56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88ml;LF组平均手术时间69.73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5.67 ml;BPS组平时手术时间151.3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09.38 ml。SA组手术时间最短,其次为LF组,手术时间最长为BPS组,三组之间经检验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最少为SA组,其次为LF组,最多为BPS组;除SA组与LF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经检验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方面: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A组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56分降至2.31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06分降至1.75分,JOA评分由术前的14.94分上升至20.31分(P<0.05);LF组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7分降至2.33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10分降至1.63分,JOA评分由术前的13.60分上升至22.07分(P<0.05);BPS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6.71分降至2.29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17分降至1.58分,JOA评分由术前的13.96分上升至22.16分(P<0.05)。融合率方面,SA组随访1年以上患者融合率为75%,LF组为80%,BPS组为83.33%,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重建方面:SA组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6.94±1.76mm上升至9.59±1.89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平均15.12±1.70mm上升至18.50± 1.83mm;LF组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7.52± 1.22mm上升至10.41±1.22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平均8.64± 1.47mm上升至15.80 ± 2.54mm;BPS组椎间隙高度由术前平均7.04±1.76mm上升至10.55±1.72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平均14.70±2.81mm上升至19.08±2.58mm;经检验较术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至末次随访时,SA组平均椎间隙高度为7.17±2.59mm,平均椎间孔高度为16.64±1.68mm;LF组平均椎间隙高度为8.64±1.47mm,平均椎间孔高度为18.05±2.33mm;BPS组平均椎间隙高度为9.68± 1.68mm,平均椎间孔高度为18.40±2.47mm;经检验除SA组平均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各指标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矢状面参数重建方面,术后3天随访时,SA组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37.64±5.36上升至40.52±5.42,节段前凸角由术前平均11.58±3.84上升至13.96±3.74;LF组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38.86±5.58上升至42.18±5.69,节段前凸角由术前平均11.24±5.03上升至13.50±5.32;BPS组腰椎前凸角由术前平均38.34±8.00上升至42.57±7.81,节段前凸角由术前平均12.24±5.15上升至15.40±5.34;三组不同固定方式患者矢状面参数经检验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SA组腰椎前凸角平均值为39.33±4.98,节段前凸角平均值为12.57±3.56;LF组腰椎前凸角平均值为41.36±5.57,节段前凸角平均值为12.56±5.40;BPS组腰椎前凸角平均值为41.96±8.17,节段前凸角平均值为14.62±6.00;三组不同固定方式患者矢状面参数经检验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复位率方面,SA组术前平均滑脱百分数为18.61±5.46%;LF组术前平均滑脱百分数为15.94±5.95%;BPS组术前平均滑脱百分数为18.62±6.60%;三组不同固定方式的患者术前滑脱百分数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影像学测量SA组平均复位率为40.99±13.46%;LF组平均复位率为42.30±19.38%;BPS组平均复位率为58.47±15.06%;经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器塌陷方面,术后第3日SA组0级塌陷14例(87.5%),1级塌陷2例(12.5%);LF组0级塌陷30例(100%);BPS组0级塌陷23例(95.83%),1级塌陷1例(4.17%);均为轻度塌陷。至末次随访时,LF组0级塌陷为19例(63.33%),1级塌陷为11例(36.67%);BPS组0级塌陷为20例(83.33%),1级塌陷为4例(16.67%),为轻度塌陷。SA组末次随访0级塌陷为9例(56.25%),1级塌陷为2例(12.5%),2级塌陷为4例(25%),3级塌陷为1例(6.25%)。轻度塌陷为68.75%,重度塌陷为31.25%。经检验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融合器塌陷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方面,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腰丛神经、股神经及腰大肌一过性牵拉反应,主要表现为手术入路侧一过性的屈髋乏力及大腿前方麻木疼痛,其中SA组5例31.25%;LF组10例(33.33%),BPS组8例(33.33%),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术后腰丛神经及股神经损伤并发症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患者共有4例(5.71%)行再手术治疗,其中SA组再手术2例(2.86%),BPS组再手术2例(2.86%)。结语:根据三维有限元研究结果表明,XLIF手术中,18mm融合器Stand-alone固定稳定性好但前屈活动时终板及融合器应力峰值较大,塌陷风险高。宽大融合器或辅助内固定可增强腰椎侧方融合术的稳定性,但主要前屈、后伸为主,对侧屈、旋转稳定性影响有限;宽大融合器或辅助内固定同时能分散融合器及终板应力。稳定性及分散应力方面:融合器尺寸:26mm>22mm>18mm;内固定:BPS固定>UPS固定>LF固定>SA固定,且以BPS及UPS固定稳定性较佳。XLIF是一种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单纯融合器固定、侧方固定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良好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

孙连伟[7](2019)在《针刀、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功能锻炼联合治疗DLS早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腰部多裂肌结合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与标准化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一科住院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对照入组,试验组30例,针刀松解多裂肌(1次/week,共计2次)+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1次/d)+标准化功能锻炼(1次/d);对照组30例,毫针针刺(1次/d)+传统腰椎牵引(1次/d)+常规功能锻炼(1次/d),经过1个疗程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JOA、VAS评分、腰椎滑脱复位指数,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指标。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腰痛、感觉运动障碍、日常活动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从自身变化比较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变化比较明显,存在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改善率中非差率为93.33%,显着高于对照组70%,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3.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明显降低,因腰部疼痛引发的睡眠减少得到较好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从自身比较来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滑脱复位指数具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腰椎复位较对照组明显,试验组复位程度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生命质量评价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且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1.针刀松解多裂肌结合非手术定位脊柱减压与标准化功能锻炼能显着提高DLS患者JOA评分,改善腰椎活动度,改善腰部功能;能显着降低DLS患者VAS评分,缓解其腰部疼痛,改善睡眠,提高其生活质量;能促进患者滑脱腰椎复位;能明显提升患者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机能,改善DLS患者生命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2.针刀松解多裂肌结合非手术定位脊柱减压与标准化功能锻炼治疗DLS早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张珂[8](2019)在《改良骶2螺钉固定技术在腰5滑脱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脊柱畸形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脊柱疾病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腰椎滑脱常常需要手术矫形复位和内固定,而严重腰椎滑脱往往需要固定到骶骨甚至骨盆,以达到矫形和稳定性的要求。传统脊柱及骨盆固定技术术后常常面临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以及疼痛等系列并发症。髂骨螺钉和经S2骶髂螺钉(S2AI)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却也报告了诸如骶髂关节退化、骶髂关节炎等相关临床问题。此外为实现脊柱骨盆的精确置钉,术中常常需要C臂机(X线)或O臂机(CT)等相关辅助工具的的适时引导,这也增加了手术时间和额外的辐射量。另外涉及髂骨及骶髂关节钉道偏移引起的神经血管损伤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研究目的:探索国人改良S2螺钉钉道的影像学数据,并模拟屈伸、旋转及侧弯动作条件下,改良S2螺钉手术与传统腰椎滑脱复位固定手术比较,获得改良S2螺钉的生物力学相关数据,并回顾性分析改良S2螺钉手术与传统螺钉手术在腰椎滑脱治疗中治疗效果、并发症,证明改良S2螺钉能够提供足够的把持力,以达到远端固定的坚强稳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选取了60例成年中国人正常腰骶、骨盆的CT扫描数据,并重建三维图像,利用Minics软件探索寻找改良S2螺钉的最佳骨性钉道轨迹,对螺钉长度、偏角大小、入钉点的偏移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测量评价,并对改良S2螺钉的影像学评价;其次选取一例成人男子的腰骶骨盆CT三维重建模型,利用Mimics10.0和Geomagic 9.0软件建模,Hypermesh11.0软件完成三维有限元分析前处理,对比研究正常脊柱与四种不同手术方式((1)L5-S1融合固定;(2)L4-L5-S1融合固定;(3)L5-S1-骨盆固定方案;(4)L5-S1-改良S2固定方案)后脊柱活动度的变化,以及四种不同置钉方案远端固定螺钉在屈伸、旋转和侧弯动作下的应力分布、抗拔出能力等相关评价;最后对改良S2螺钉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应用改良L5-S1-改良S2和传统L5-S1以及L4-L5-S1治疗的L5滑脱术后患者,通过SF-36量表和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对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研究,完善改良S2螺钉稳定性的临床评价。结果:(1)60名国人正常腰骶椎CT测量获得了改良S2螺钉的理想钉道数据,男性左侧钉道平均50.4±2.4mm,钉棒夹角41.2±2.8°,右侧为50.7±1.8mm,钉棒夹角42.3±2.2°,腰骶相对夹角35.4±13.6°;女性左侧钉道平均48.2±2.1mm,钉棒夹角42.4±2.5°,右侧为48.9±2.6mm,钉棒夹角42.2±2.7°,腰骶相对夹角39.5±17.2°。数据显示改良S2螺钉钉道足够长,偏角较大,置钉与安装连接杆安全可控。在螺钉长度、矢状位偏角以及腰骶相对夹角在男性女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改良S2螺钉方案治疗中重度L5滑脱,对脊柱活动度影响较小,与其他手术方式相似,各手术方式对比提示改良S2螺钉在屈伸、旋转和侧弯动作时应力分布均匀,抗拔出能力强,能够实现远端坚强固定的目的。(3)3组60名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20个月,L4-L5-S1复位内固定组有两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左右出现腰骶部疼痛,复查提示S1螺钉松动,予以卧床休息,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完全恢复,L5-S1复位内固定组有1例患者术后5月出现S1松动,L5/S1假关节形成,予以行翻修手术,随访结果良好,L5-S1-改良S2复位内固定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1.我们设计的的改良S2螺钉,最大偏角45°,能够在人群中找到理想钉道轨迹,螺钉长度和偏角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应用可行。2.改良S2螺钉方案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对脊柱活动度影响较小,与其他手术方式相似,各手术方式对比提示改良S2螺钉在屈伸、旋转和侧弯动作时应力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抗拔出能力,能够实现远端固定加强的目的。3.临床回顾分析研究表明,改良S2螺钉在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中,内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可在积累一定临床经验后应用于长节段脊柱畸形远端固定。

刘晓芳[9](2018)在《电针联合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久坐久躺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中老年龄人高发的疾病也逐渐年轻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已逐渐成为变通大众普遍熟悉的疾病。此病属骨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就诊时时常表现为突发腰痛,活动受限,转腰不能活动,或慢性腰痛,近期加重等,临床有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等临床症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关于此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且疾病容易复发,因此探讨一种较好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疑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我们选取了 90例临床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整脊组、电针组及电针加整脊组,整脊组采用澳洲通行、广泛使用的西式diversify技术;电针组选用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位,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器,取疏密波进行治疗;电针加整脊组是在电针治疗后进行整脊治疗。三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JOA、ODI、SF-MPQ、SF-36、腰椎活动前屈后伸角度变化、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三组在JOA、ODI、SF-MPQ等方面均取得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的治疗结果,在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各维度的比较中,也呈现出较治疗前明显的改善。组间治疗除了在JOA、SF-36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以及治疗疗效构成比中显示三组无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显示出存在组间差异,其中电针加整脊组在多项指标比较中显示出较其他两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1.整脊、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电针加整脊组治疗较任何单一治疗方法显示出更好的改善作用3.整脊、电针、电针加整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庞良龙[10](2010)在《轻度腰椎滑脱症复位程度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轻度(Ⅰ、Ⅱ度)成人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是可靠的,但手术时复位与否存在争议。我们通过51例成人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系统随访,探讨复位程度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程度,为手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5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成人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采用腰部后正中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滑脱率、滑脱角、椎间盘指数,并按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评分。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将性别、滑脱类型、滑脱节段、复位率、固定节段作为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的相关程度。结果5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时间,所有病例常规有X光检查,部分复查CT。51例患者随访没有再滑脱及椎间隙损失。术后的临床疗效以JOA评价腰背疼痛的临床评估标准进行了评分,临床改善率达90%;优秀:28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与术前比较数据相比,影像指标包括滑脱率、椎间盘指数、滑脱角,JOA评分均显着改善,即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滑脱率与椎间盘指数相关(r=-0.540),椎间盘指数随滑脱率的上升而下降;滑脱率和滑脱角没有相关(R=0.027),复位率和好转率较低相关(R=0.169),复位程度不是临床疗效改善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经短期随访保守治疗无效的轻度滑脱患者,术中经彻底减压,解剖复位或部分复位,部分节段融合固定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症状术后可以通过复位显着改善,但复位与临床疗效并无明显相关性。手术时应争取最大程度复位,但无须强求解剖复位。本组我们研究的成人腰椎滑脱均是手术治疗Ⅱ级以下轻度患者。

二、SF加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F加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L1-L5 OLIF手术窗的应用解剖及L4-5间隙腰大肌形态关系MRI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节段动脉走行特点及与OLIF手术窗的安全关系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不同骨密度患者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2)OLIF间接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浅析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基于体质分型探讨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标准制定
        1.3 临床调查表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价方法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
        3.3 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分析
        3.4 四节点疼痛VAS评分比较分析
        3.5 四节点腰椎JOA评分比较分析
        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3.7 三组患者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比较分析
讨论
    1 体质分型与老年DLSS中医病因病机
        1.1 DLSS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1.2 DLSS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1.3 老年DLSS患者体质特征与中医病因病机关系
    2 体质与DLSS术后疗效相关性
        2.1 DLSS术后疗效影响因素
        2.2 “辨体”论治指导术后康复治疗临床应用
    3 研究结果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进展
    综述二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1.1 机械压迫
        1.2 炎症浸润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2.2 影像学检查
        3 非手术治疗
        3.1 西药
        3.2 牵引
        3.3 颈托
        3.4 锻炼
        3.5 中药
        3.6 针灸
        3.7 推拿手法
        4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2.1 颈椎体
        2.2 椎间盘
        2.3 韧带
        2.4 颈肌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3.2.1 手法治疗
        3.2.2 手术治疗
        3.2.3 其他治疗措施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2.3 统计学方法
        2.4 GRADE分级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VAS评分
        3.3.2 NDI指数
        3.3.3 SF-36或SF-12分数
        3.3.4 发表偏倚
        3.3.5 敏感性分析
        3.3.6 亚组分析
        3.3.7 GRADE分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终止标准
        2.8 干预措施
        2.9 观察指标
        2.9.1 VAS评分
        2.9.2 NDI指数
        2.9.3 SF-12评分
        2.9.4 不良反应
        2.10 观察时间点
        2.11 统计学方法
        2.12 样本量情况
    3 结果
        3.1 研究总体情况
        3.2 两组基线情况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病程
        3.2.4 患肢情况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3.3 观察结果
        3.3.1 NDI指数
        3.3.2 VAS评分
        3.3.3 SF-12 PCS评分
        3.3.4 SF-12 MCS评分
        3.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研究设计方面
        4.1.1 研究类型
        4.1.2 样本量
        4.2 研究内容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4 研究结果分析
        4.3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前言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
        2.2 测量部位
        2.3 测量方法
        3 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颈椎前屈角度
        4.2 颈椎后伸角度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4.5 颈椎左旋角度
        4.6 颈椎右旋角度
        5 讨论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5.5.1 颈椎前屈角度
        5.5.2 颈椎后伸角度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5.5.5 颈椎左旋角度
        5.5.6 颈椎右旋角度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2.2.1 动作拆分
        2.2.2 测量方法
        2.2.3 测量结果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硬件设备
        1.2 软件设备
        1.3 实验对象
        2 图像采集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3.5 网格划分
        3.6 材料参数设置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6 结果
        6.1 前屈后伸
        6.1.1 前屈动作
        6.1.2 后伸动作
        6.2 旋颈望踵
        6.3 回头望月
        6.4 雏鸟起飞
        6.5 摇转双肩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1 实验材料
        2 图像采集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5 结果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5.2.1 前屈工况
        5.2.2 后伸工况
        5.2.3 旋转工况
        5.2.4 侧屈工况
        6 讨论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6.6 研究的局限性
        7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5)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慢性下腰痛的西医研究现状
        1.1 慢性下腰痛的概念与流行病学
        1.2 慢性下腰痛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1.3 慢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
        1.4 慢性下腰痛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2 体外冲击波疗法
        2.1 医用冲击波的相关背景
        2.2 ESWT的相关作用机制
        2.3 ESWT的应用与疗效
    3 肌内效贴贴扎技术
        3.1 肌内效贴的特性与作用机理
        3.2 肌内效贴操作技法的概述
        3.3 肌内效贴的应用现状与疗效
    4 联合治疗
    5 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确立合格研究对象
        1.3 样本量
    2 研究方案设计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人员培训
        2.3 治疗方法
    3 意外情况的预防处理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情况资料
        4.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4.3 腰痛功能障碍评分表(ODI)
        4.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4.5 腰椎活动测量评分(ROM)
        4.6 复发情况
        4.7 临床疗效标准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2 治疗结果分析
        2.1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疼痛状况(VAS)
        2.2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功能障碍情况(ODI)
        2.3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心理健康状况(HAMA)
        2.4 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与组间各时点腰椎活动范围状况(ROM)
        2.5 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2.6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1 治疗方法机制分析
        1.1 冲击波治疗腰痛的机制讨论
        1.2 肌内效贴治疗腰痛的机制讨论
        1.3 联合治疗立法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对疼痛的治疗作用分析(VAS)
        2.2 对减轻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ODI ROM)
        2.3 对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HAMA)
        2.4 对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的分析
    3 预防方法的讨论
    4 研究结论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腰椎滑脱症的侧路微创融合手术治疗及侧路微创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腰椎滑脱症研究状况
        一、腰椎滑脱症的概述
        二、腰椎滑脱症的分类
    第二节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一、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二、微创手术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第三节 XLIF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第二章 侧路微创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第一节 方法
        一、材料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软件
        四、有限元建模
    第二节 结果
        一、手术阶段的活动范围
        二、终板应力
        三、融合器应力
    第三节 讨论
第三章 腰椎滑脱症的侧路微创融合手术治疗
    第一节 方法
        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与剔出标准
        二、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三、手术入路安全性研究
        四、手术器械及材料
        五、手术方法
        六、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结果
        一、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
        二、临床疗效
        三、影像学参数
        四、术后并发症
    第三节 讨论
        一、微创经腰大肌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二、XLIF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腰椎滑脱症侧路微创融合术后的影像学评价
        四、XLIF手术并发症
        五、微创腹膜后XLIF手术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针刀、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功能锻炼联合治疗DLS早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改良骶2螺钉固定技术在腰5滑脱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改良S2螺钉的影像学测量
    一、资料方法
    二、测量指标
    三、统计分析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参考文献
第三章 改良S2螺钉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三维有限元分析
    四、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四章 改良S2螺钉的临床应用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手术方法
    四、随访及疗效评估
    五、统计学方法
    六、手术情况
    七、随访结果
    八、并发症
    九、讨论
    十、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
综述 脊柱骨盆固定技术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9)电针联合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腰椎及椎间盘的生理病理
        1.1.1 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的解剖结构
        1.1.2 腰椎及椎间盘的生理病理概述
    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概况
        1.2.1 概述
        1.2.2 病因病机
    1.3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概况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
        1.4.1 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况
        1.4.2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随机分组
        2.2.3 实验方案
        2.2.4 观察指标
        2.2.5 腰椎前屈后伸角度的估算
        2.2.6 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疗效标准
        2.2.7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各结局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2.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
        2.4.1 晕针
        2.4.2 滞针
        2.4.3 血肿
        2.4.4 断针
讨论
    3.1 研究意义
    3.2 穴位的选择
    3.3 治疗方案的选择
    3.4 结果讨论
    3.5 整脊与推拿的研究
    3.6 整脊联合电针的治疗机制
        3.6.1 腰椎间盘退变
        3.6.2 机械性压迫或损伤
        3.6.3 炎症反应
        3.6.4 自身免疫反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轻度腰椎滑脱症复位程度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SF加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 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研究[D]. 吴天亮. 山东大学, 2021(11)
  • [2]OLIF间接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康毅.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体质分型探讨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相关性研究[D]. 马陈.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体外冲击波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D]. 李伟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腰椎滑脱症的侧路微创融合手术治疗及侧路微创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杨善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针刀、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功能锻炼联合治疗DLS早期疗效观察[D]. 孙连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改良骶2螺钉固定技术在腰5滑脱手术中的应用[D]. 张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1)
  • [9]电针联合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刘晓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轻度腰椎滑脱症复位程度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D]. 庞良龙. 泰山医学院, 2010(03)

标签:;  ;  ;  ;  ;  

SF联合TFC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