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

宋代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

一、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于睫[1](2021)在《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就斐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及多山的自然条件造成福建易涝易旱的灾害特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福建地区形成家族意识与宗教意识浓厚的特殊人文环境。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潴蓄、抗涝并重的水利建设特色,探究出以合作、制约并存的地方发展路线。福建近海多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集中降水与多山的地形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使当地水利建设得到推进。宋代福建水利建设在继承前代水利的基础上以开创为主,元代以传承修复为主。不断细化与完善的水利建设程序规定,使福建水利建设与管理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受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影响,内陆多小型水利,数量多但规模小,沿海多为系统的大型水利。宋元时期福建官方与民间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且下四州民间参与度高于上四州,但总体而言主导者仍是官方。官方通过参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自身权威,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地方大族与个人通过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保障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声望与地方话语权。寺观以其强大的号召力,推动地方水利发展,也在此过程中获得精神与道义的满足。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福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水利建设促使各阶层团结,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并为之付出,加强了民众对地方的归属感。在地方水利发展过程中,福建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抗恶劣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出与水利相关的水神,原有自然神也向人格神转变,丰富宗教信仰内涵,构建出当地信仰体系。最后水利建设促使个人社会责任感增强、实现自身价值。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发展出以潴蓄、排洪并重的建设模式,摸索出合作、制约兼有的管理方式,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程志刚[2](2021)在《宋理宗朝京湖地区军需供应研究 ——以制置使与总领官为中心》文中指出南宋自立国以来战争不断,鉴于战事的频繁,南宋政府逐步在两淮、京湖以及四川地区形成三大战区以应对战事,京湖地区位于三大战区中间,地位险要。至宋理宗时期,京湖地区已然发展成地方制置使执掌军政与中央下派机构总领所负责军队后勤的联合作战体制。本文通过历任制置使的国防部署以及历任总领官的后勤补给两方面的具体变化,结合时局梳理理宗时期整个京湖地区国防建设的发展过程,从制置使与总领官之间产生的军需供应矛盾角度分析两类群体在不同时期对京湖地区稳固以及最终对南宋存亡的影响。理宗时期是整个京湖地区国防部署与后勤供应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晐至孟珙时期,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发展时期。首先便是自宁宗赵方以来的国防部署强化与最终崩溃,这一时期主要发生在陈晐至史嵩之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南宋政府任命将领的先对后错导致了京湖地区国防防线的崩溃。之后便是京湖地区国防重建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孟珙时期,孟珙在任期间重建了京湖国防线,并将军队部署南移。京湖地区在发生着国防线稳固、崩溃与重建时,负责京湖军队后勤的历任总领官整体表现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动,陈晐至史嵩之时期,京湖地区的总领也发生着变化,从祸乱地方到及时保障军队后勤。而在孟珙时期,总领与制置使的矛盾再次激发,鉴于京湖常年的征战以及孟珙上任之初京湖地区国防线的崩溃,一时间导致了制置使孟珙加大了对军队后勤供应的需求,时任总领朱鉴迫于困境还是极力配合。两人有效地配合稳定了京湖地区的局势。第二阶段则是贾似道至吕文德时期,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发展时期。贾似道至李曾伯时期,这一时期京湖地区大规模战事暂时停息,贾似道继续孟珙时期的休养生息,至李曾伯时期发生了两次变动,第一便是李曾伯将京湖国防线再次北移,第二便是自贾似道兼任总领以来,中央为加强集权而回收总领征收茶税权力。这一方面导致总领后勤供应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制约了军队作战。而自吴渊至吕文德时期是第二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总领供应能力的持续下降导致了吕文德间接同意与敌互市,进而导致后期襄樊被围与陷落。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最后,不论是以襄阳为国防核心还是江陵为国防核心,以及不同时期制置使与总领的作用,都无法避免脆弱的后勤补给能力导致的南宋最后的灭亡。

张天胤[3](2020)在《南宋铸币地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南宋时期铜铁货币铸造业布局的相关问题,文章大致可以分为铸币生产单位钱监时空分布的复原、布局区位因素的分析以及铸钱管理准政区机构的探讨三个层面。前两个层面又可以按照不同货币区的空间分布,分为东南铜钱监、江南江北铁钱监与四川铁钱监三个专题。第一章首先复原了南宋东南铜钱监的时空分布、规模演变。通过复原可以看出南宋铜钱监在时空分布格局上经历了从多监并铸向一监独铸的演变过程。虽然南渡之后的铸钱业远不及北宋,但永平监一直保持着主体地位,在光宗之后更成为了全宋唯一的常制铜钱监。此后本文详细考证了铜钱监所用矿料的生产、收管、调拨情况,复原出了不同矿料的供给地时空分布和调配路线。最后,分析了南宋铜钱监分布的区位因素以及永平监一监独铸的区位优势。认为饶州有着优越的经济基础、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管理条件,安定的军事环境以及铸钱工艺所需的优质制范材料和水资源,这些条件使得永平监成为南宋中后期东南坑冶铸钱的中心。第二章和第三章研究了江南、江北铁钱监和四川铁钱监的时空分布及区位。两章在一开始均先利用出土铁钱实物和传统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复原了铁钱监的时空演变和规模,而后再分析铁钱监的分布区位。第二章认为由于江北铁钱独特的原料收买和成品调拨制度,使得江南、江北铁钱监虽然在宏观区位上位于传统铁矿产区附近,但在具体地点上则优先考虑到了交通的便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铁冶、铸钱合一的生产模式。同时,文章分析了南宋时期的军事形势和军器生产布局,认为铁钱监为了获得军事安全的区位,在选址上更趋向于有军事屏障、相对安全的大别山以南地区;并且随着两淮、江西、江东军器生产格局的演变使得铸铁钱区的范围不断被压缩至长江两岸的五州军。第三章将四川铁钱监的区位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南宋时期四川铸钱原料生产方面继承了北宋中后期的生产、布局模式,即虽然铁冶和铸钱在生产上有所分离,但四川特有的地理环境使得铸钱均用本州周边的原料,在钱监分布上仍可视作“即山铸钱”。在人文区位因素方面,本章首先考察了南宋四川铁钱的铸行地位,认为虽然四川铁钱的铸造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但政府仍然将其视若珍宝,极力将其用作称提,至宁宗中期以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是这样的行用地位,使得钱监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封桩称提”的交通区位和规避军事威胁的安全区位。第四章对南宋时期提点坑冶铸钱司和提点铁冶铸钱司准政区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准政区的时空沿革进行了复原,明确了其幅员演变、治所、分司等问题,紧接着详细梳理了准政区机构的管理职权和管理体系;最后论述了准政区机构的行政履职方式。本文认为管理铸钱准政区之间辖区虽有重合,但形成了互不干涉的复式政区关系;准政区内部则形成了三级管理体系,同时与路级监司相互协作、监督。准政区的长官通过巡历地方和利用各项按察刺举的权力对官员进行管理从而履行职事。虽然在南宋后期坑冶铸钱管理有所败坏,但从总体上看仍然体现出准政区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李小庆[4](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王曦月[5](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杨小姗[6](2019)在《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古代,南北政权的对峙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反复且持续出现。南北对峙的东部地区,即两淮地区(今安徽、江苏及河南和湖北的部分区域),一直是南北军事力量交锋的前沿地区。尤其在两宋时期,两淮地区是两宋政权坚守的生死线,先后成为了北宋时期的经济后备区和南宋时期的前线防御区。本文以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及水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内军事水系环境、区域水防、军事城池水防、各类防御工程建设以及水防建筑等内容进行研究。首先,以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研究为切入点,梳理两宋两淮地区的自然条件,研究其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及水系条件;通过对两淮地区政治、军事、经济背景的解析,分析水防工程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战略地位。其次,从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两宋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特色要素,总结两淮区域独特的“点、线、面”水防格局,对其重要水系防线的防御形势与战略进行分析。并从防御构筑物或工程技术的角度,对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进行分类阐述。再次,从军事城池角度对水防工程体系进行考察与研究。从两淮军事城镇总体的防御体系入手,分析两淮军事城镇的形成与历史沿革、防御空间特征、防御策略等内容。从城池选址的角度,提出临水筑城、城水一体的选址策略;从城池水防空间的角度,按照城内水防、城上水防、城外水防等三个空间层次,探讨了城池水防工程体系的防御特色及建造工程。最后,对两宋时期水防建筑物的研究,研究其在整个水防工程体系中的运作与功能。其中选取较为典型的水坝、水关、水闸这三种建筑形式,分别对其起源发展、分类形制、运行机制、建造用材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其遗留至今的建构物遗产进行统计梳理。本文对古代两宋时期两淮战区的军事地理、军事城池、水防工程、水防建筑遗址进行实地调查,以史籍、地方志等文献和多学科资料为参考,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研究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和水防建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其文化价值,为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丁金亮[7](2019)在《南宋初期城市防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防御战争是宋金双方战略决策、国家综合实力较量的平台。城市防御战争的胜败推动着南宋中央政府对金政策的变化,也反映宋金双方军事实力的动态变化。南宋初期城市防御政策的演变与南宋初期军事态势息息相关,主要有三个阶段:由建炎年间的慌乱无策到绍兴五年区域内城市逐渐形成相互支援之势,再到绍兴十二年之前,城市防御政策由积极转向消极,呈现出了由孤立防御转步向联合防御的特点。城市战争中的防御力量主要有三种:以中央禁军和屯驻大军为代表的中央性质的武装力量、以地方守臣组织招募的武装力量和镇抚使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力量、以巡社和山水寨为组织形式的民间武装力量。中央禁军在地方城市防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的衰退,屯驻大军在城市防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的加强。地方武装力量兵员构成复杂,对中央政府时叛时服,既有增强城市防御力量的作用,又有威胁城市防御的可能。南宋初年,民间武装力量数量有限,在城市防御战争中的主要起到袭扰敌军的作用,起到辅助城市防御的作用南宋城市防御建设与前代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在砖逐渐投入到城墙建设中。防御武器方面,主要是对北宋城防武器的沿袭和革新。最代表性的就是通过对北宋弓弩的改造,提升了射击距离与射击力度。火器也首次出现在城市防御战争中。南宋区域间城市防御战略主要体现在防江为根本,川陕为屏障,荆襄为侧翼”的战略部署。个体城市凭借区域间的战略部署,由各城市间孤立无援,逐渐发展至相邻城市间能够互相支援的阶段。以开封、陕州、濠州、楚州、德安、顺昌六个城市为例探讨诸多因素在城市防御战争的综合体现。在固守城市或者是防守成功的城市中,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守臣有着出色的防御能力和坚定的防守的决心。这种能力和决心是凝聚民心、提高士气的重要的源泉,几乎决定了城市防守的成败。一些守臣对城市防御设施的修缮,会提升城市防御的能力。但是这种行为在决定城市取得胜利的因素中属于次等优先级,属于重要但并非核心的因素。

张吉恺[8](2019)在《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陕地区,北接关中,东连荆襄,西联吐蕃,南通西夷,是古代南北冲突与对峙的重要区域之一,在两宋时期凭借自然天险与严密的防御,抵御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长达七十年。本文通过以川陕地区的城镇空间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为主要对象,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政治军事条件,分析其在防御过程中的区域防御模式、山水结构特点和空间防御要素的特点。首先是对川陕地区自然地利条件和建城修筑历史进行总结,明晰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梳理川陕地区战争历史和军事城镇演变过程,阐明川陕地区在宋代整体军事防御体系中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其次,从宋代的防御思想、防御策略与防御部署入手,分析宋代守内虚外的国策与军事防御策略的关系。并从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和地方军事制度出发,阐述宋代军事防御力量的构成,指挥与调度,最终总结出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机制的内涵。结合川陕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军事防御理念,分析在“守在四边理念”指导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构成类型,总结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空间防御部署的特点。再次,基于山水环境的城镇防御模式分析,运用中国传统山水规划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选址和城镇山水防御特点,讨论自然山水环境与城镇防御机制的关联,并结合川陕地区实际案例,构建川陕地区基于山水规划的城镇防御模式。再次,通过对城镇防御要素与规模的总结,并结合上一章节山水环境要素探寻川陕地区城镇防御要素的驱动机制,发掘出川陕地区城镇在军事防御上空间形态模式。最后,总结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军事防御机制特点、区域布局特点、城镇防御要素驱动机制与城镇空间形态模式,阐明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研究不足。

李瑞[9](2019)在《宋高宗朝江淮地区营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室南渡,江淮地区成为屏蔽东南行在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受战争影响,社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其营田政策的推行来源于南宋初年所面临的特殊军政形势和社会历史背景。出于筹措军粮,巩固江淮之考虑,南宋高宗朝特别注重在江淮地区发展营田。主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沿边地区和内地州县开展营田,多采取兵民杂耕、置庄经营的形式,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基本精神深受北宋影响。鉴于南宋立国后所面临的军政形势,为了快速稳定江淮地区,南宋政府给予江淮地区诸路帅臣诸多特权,令这些帅臣兼管营田。绍兴六年,出现了都督府治下的总领江淮等路营田司,这是中央收回地方营田大权的一个过渡和尝试。江淮营田司被废除之后,江淮地区诸路营田多由转运使司兼管,中央至此完全收回营田权。从南宋高宗朝江淮地区诸路营田权力的转移来看,大体经历了由帅臣兼管,到都督府之下的江淮营田司总领,再到监司兼管的过程。在江淮地区营田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地方诸多势力与民众的矛盾和冲突。地方帅臣兼管营田,其财政实力和军队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中央会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制约地方帅臣的营田权,比如手书营田官员事迹戒谕地方,设置机构总领地方营田以及重视地方营田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等方式来制约地方帅臣营田。在地方基层推行营田的过程中,也有地方官、地方豪强、地方军兵与耕民的矛盾,地方诸多势力仰仗权力,往往巧取豪夺,与民争利,耕民多困苦,使得营田难有成效。总的来说,南宋高宗朝在江淮地区推行营田政策,目的是为了保障江淮地区军食供应。南宋政府也通过调整和转移江淮地区诸路营田权力,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江淮地区营田政策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往往产生了偏差,这也是江淮地区营田难有成效的重要原因。

顾大治[10](2018)在《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出现不同步的矛盾。同时,对城市空间与形态的研究日益向历史与社会层面拓展,这对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丰富城市的特色风貌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对少量大城市、历史悠久的古城和近代对外开放城市等类型研究较多,但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关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地处中部地区的有着较为曲折发展历程的省会城市合肥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区域关系、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形态变迁为切入点,综合系统的研究其城市历史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剖析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规律及内、外部影响机制。论文以合肥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关系为背景,在梳理合肥城市发展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自合肥城邑初现至1949年建国前的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形态变迁的规律与特征,提出萌芽期、兴盛期、激宕期、中兴期、衰落期五个历史阶段划分,从城市功能演变的视角出发,对每个阶段的城市发展及形态变迁,以时间和空间的双主线展开时空分析。并结合空间句法,对明代至1949年的合肥城市形态的变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多元视角对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演变逻辑进行归纳分析,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形态变迁过程、变迁途经以及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论文在基于古代城市图学及空间历史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深层次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动态分析及内、外部影响机制研究,分别从自然地理特征、政治功能与行政等级、经济功能、军事功能、区域交通、区域联动发展等六个因素层面进行外部影响机制的归纳总结,从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变迁、城市轴线演变与城市中心空间变迁等方面对内部影响机制的阶段及途径进行总结。尝试初步构建基于区域视角下的多维度的合肥城市发展与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框架,剖析合肥城市发展演变的典型代表性与自身特殊性。论文对合肥城市发展和形态变迁背后的内、外部的驱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内、外部影响机制分析,指出割据与中都成为合肥古代城市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就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外部影响机制而言,政治、经济、军事是多元影响机制,自然地理环境是推拉动力机制,交通发展是导向机制,而区域联动则成为城市形态变迁最长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内部影响机制分析,指出城市功能空间融合、城市中心相对集聚成为合肥城市形态变迁史上重要的内部空间特征。基于此,论文构建了完整的城市形态变迁的内、外部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系统,为当前合肥老城的保护规划与城市更新提供了科学支持,在丰富中部地区案例城市范型研究的同时,理论架构对相关城市研究也具有以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合肥城市历史空间的认知、保护与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宋元时期福建的环境概况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自然环境
        一、福建地形、气候
        二、福建水资源分布
        三、宋元时期福建水旱灾害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的社会环境
        一、宋元时期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民众精神世界的构建
    小结
第二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运作
    第一节 宋元时期水利设施建设过程
        一、宋元水利管理机构
        二、宋元水利建设程序与资金来源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建设成果与建设者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成果
        二、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者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设施管理
        一、宋元时期福建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与维护工作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中的官方与民间参与
    第一节 官方对福建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一、官方积极参与水利修建与管理的原因
        二、以蔡襄为代表的福建地方官参与水利修建
    第二节 民众对水利的认识——以木兰陂为例
        一、木兰陂修建中的个人参与
        二、木兰陂修建与管理中的家族参与
        三、木兰陂成功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寺观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
    第四节 水利建设者的利益与目的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福建水利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国家的影响
        一、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完善地方管理制度
    第二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建设对个人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宋元福建地区水旱灾害
致谢

(2)宋理宗朝京湖地区军需供应研究 ——以制置使与总领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一)南宋晚期战事与京湖地区制置使研究
        (二)南宋总领所与湖广总领所研究
    三、研究史料来方法与研究对象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腹里”到“门户”:南宋京湖地区的行政与地理
    第一节 京湖地区的行政与地理形势的界定
        一、京湖地区的名称由来与行政划分
        二、京湖地区的范围发展与形成
        三、京湖地区的地理形势
    第二节 京湖地区的军事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初创”到“多变”:南宋理宗前京湖国防与后勤
    第一节 制置使的设置与职能
        一、制置使的设置
        二、制置使的职能
    第二节 总领所的设置与职能
        一、总领所的设置
        二、总领所的职能
    第三节 国防部署与军需供应的初创与多变
        一、制置使经营之下的三种国防部署
        二、总领官经营之下的后勤状况
        三、该时期制置使与总领官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混乱”到“重建”:理宗前期京湖地区军需供应
    第一节 混乱阶段:陈晐至史嵩之时期(1225-1238)
        一、1225-1233 年:京湖地区稳固的延续
        二、1234-1238 年:京湖地区的沦陷
        三、该时期湖广总领所的后勤保障
        四、该时期历任制置使与总领官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重建阶段:孟珙时期(1238-1245)
        一、国防部署重构与地区休养
        二、该时期的湖广总领的后勤保障
        三、该时期历任制置使与总领官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休养”到“崩溃”:理宗后期京湖地区军需供应
    第一节 休养阶段:贾似道、李曾伯时期(1246-1254)
        一、贾似道时期(1246-1250):延续孟珙时期的休养生息
        二、李曾伯时期(1251-1254):休养生息与摩擦不断
        三、该时期历任制置使与总领官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崩溃阶段:吴渊至吕文德时期(1255-1264)
        一、吴渊至贾似道时期(1255-1259):危机再现
        二、吕文德时期(1259-1264):最终崩溃的前兆
        三、该时期历任制置使与总领官的历史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维稳”到“败亡”:国防部署与补给的影响
    第一节 艰难的“维稳”:国防部署对总领补给、京湖安全与南宋存亡的影响
    第二节 注定的“败亡”:不同时期总领补给能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南宋铸币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课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历史货币地理的研究
        二 关于南宋钱监的研究
        三 宋代铸钱管理机构和准政区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概况
        一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二 资料概况
第一章 东南铜钱铸造地理
    第一节 钱监时空分布及规模
        一 铜钱监的时空分布
        二 铜钱监的生产规模
    第二节 铸钱原料的供给
        一 新料:胆铜、矿铜的生产与收管
        二 旧料:毁器得铜的收纳
        三 铜料的空间分布及转运
    第三节 制胆铜所需铁料与铸钱辅料铅、锡的来源
        一 铁、铅、锡料的生产与收管
        二 铁料的空间分布与转运
        三 铅、锡原料的空间分布与转运
    第四节 南宋铜钱监布局的区位因素——兼论饶州永平监的区位优势
        一 社会经济因素
        二 军事、行政管理因素
        三 交通因素
        四 铸钱工艺因素
第二章 江南、江北铁钱铸造地理
    第一节 江南江北铁钱监的时空分布
        一 铁钱监时序沿革
        二 铁钱监的地理分布
        三 江南、江北铁钱监的铸造规模演变
    第二节 铁钱监分布的原料、交通地理因素
        一 宏观布局:钱监靠近原料产地
        二 中观布局:钱监位于交通便利之所
    第三节 铁钱监分布的军事地理因素
        一 军事安全因素影响到铁钱监的分布
        二 军器制造地理格局限制了铸铁钱区的布局
第三章 四川铁钱铸造地理
    第一节 四川铁钱监的时空分布及生产规模
        一 铁钱监的时空分布
        二 铁钱监的生产规模
    第二节 即山铸钱:钱监自然地理区位的继承
        一 宋代铁矿源地分布及铸钱铁料生产
        二 北宋即山铸钱的布局模式及南宋的继承
    第三节 桩拨称提:钱监人文地理区位的选择
        一 铁钱铸造发行的状态及铁钱的铸行地位
        二 钱监人文地理区位
第四章 铸钱管理准政区研究
    第一节 准政区的时空演变
        一 提点坑冶铸钱司准政区的时空沿革
        二 江淮湖北铁冶司准政区的时空沿革兼论四川管理铸钱机构
    第二节 准政区机构的管理职责及体系
        一 准政区机构的管理职责
        二 准政区的管理体系
    第三节 南宋铸钱管理准政区机构的行政履职方式
        一 官司巡历,分司检踏
        二 按察刺举,管理官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南宋时期铁钱监兴废史料详表
附录 B 南宋时期钱监岁铸额史料详表
附录 C 江淮、四川等路铁山、矿脉分布表
附录 D 钱币实物表及其他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6)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两宋两淮地区
        1.3.2 军事水防工程体系
        1.3.3 水防建筑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两宋军事地理研究
        1.4.2 有关两宋国防体系的研究
        1.4.3 有关两宋两淮城池防御用水的研究
        1.4.4 有关水防建筑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工程体系的形成
    2.1 两宋两淮地区自然条件
        2.1.1 军事区位
        2.1.2 地理环境
        2.1.3 水系条件
    2.2 两宋两淮地区历史背景
        2.2.1 政治背景
        2.2.2 军事背景
        2.2.3 经济背景
    2.3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的兴起
        2.3.1 两宋两淮军事防御策略
        2.3.2 两淮水防的历史发展过程
        2.3.3 两淮水防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体系
    3.1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整体格局
        3.1.1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要素
        3.1.2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格局
        3.1.3 沿淮河防御线
        3.1.4 沿长江防御线
        3.1.5 沿运河防御线
    3.2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
        3.2.1 兴修水寨
        3.2.2 修建塘泊
        3.2.3 江河设防
        3.2.4 河渠坝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宋两淮地区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
    4.1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构成要素
    4.2 两淮军事城池的水环境及其设施
        4.2.1 凭水御敌的城池选址
        4.2.2 依水为运的水工设施
        4.2.3 重点水防要素——护城河
    4.3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分区
        4.3.1 城外水防
        4.3.2 城上水防
        4.3.3 城内水防
    4.4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战术
        4.4.1 以攻为守,以击解围
        4.4.2 以器制器,因技守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建筑物
    5.1 水防建筑物的类型与作用
        5.1.1 水防建筑物的主要类型
        5.1.2 水防建筑物的作用
    5.2 水坝
        5.2.1 分类与形制
        5.2.2 现存遗址分布
    5.3 水闸
        5.3.1 分类与演变
        5.3.2 建造形制
        5.3.3 历史位置分布
        5.3.4 现存水闸遗址分布
    5.4 水关
        5.4.1 定义与功能
        5.4.2 建造形制
        5.4.3 现存水关遗址分布
    5.5 章节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7)南宋初期城市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史料与方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四、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南宋初期城市防御政策演变与特点
    一、南宋初期城市防御政策演变
        (一)慌乱无策、各自为战
        (二)战后恢复、经略地方
        (三)积极和议、消极防御
    二、南宋防御的阶段性特点
        (一)孤立无援、望风而溃
        (二)纵横链接,相互支援
第二章 南宋初期城市防御力量
    一、城市防御中的中央武力
        (一)分驻各地的禁军
        (二)屯驻大军
    二、城市防御中的地方武力
        (一)广东摧锋军
        (二)镇抚使下属武力
    三、城市防御中的民间武力
        (一)河北巡社
        (二)两淮地区山水寨
第三章 南宋初期城市防御设施与武备
    一、城市防御的建筑设施
        (一)城池建设
        (二)《守城录》体现的防御设施
    二、城市的防御武器
        (一)常规性城防武器
        (二)炮的使用
第四章 南宋初期城市防御战略战术
    一、区域间的城市防御战略
        (一)三大防区防御的设想
        (二)防区防御的的实施
    二、区域间战略防御策略的实施
        (一)两河地区城市防御战术
        (二)两淮地区城市防御战术
第五章 南宋初期城市防御个案分析
    一、绍兴五年之前北方地区城市防御
        (一)开封府
        (二)陕州
    二、绍兴五年之前南方地区城市防御
        (一)德安府
        (二)楚州
    三、绍兴五年至十二年城市防御
        (一)濠州
        (二)顺昌府
结语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8)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南北对峙
        1.3.2 川陕四路
    1.4 既往研究综述
        1.4.1 对两宋川陕战争历史的研究
        1.4.2 对川陕地区军事管理机制研究
        1.4.3 对古代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4.4 对军事要塞、堡寨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形成背景
    2.1 川陕地区的军事地理条件
        2.1.1 “左通荆襄,右出秦陇”的战略位置
        2.1.2 “崇山峻岭,峡江耸势”的地理条件
        2.1.3 “炎热潮湿,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
    2.2 两宋川陕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2.3 两宋川陕地区的军事防御历史
        2.3.1 宋金战争时期
        2.3.2 宋元战争时期
    2.4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空间的历史演变
        2.4.1 北宋时期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
        2.4.2 南宋时期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
    2.5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空间的历史地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机制
    3.1 两宋军事防御思想与政策
        3.1.1 重文抑武的防御思想
        3.1.2 守内虚外的防御政策
    3.2 两宋军事指挥体系
        3.2.1 中央军事指挥体系
        3.2.2 地方军事指挥体系
    3.3 两宋军队运行体系
        3.3.1 两宋军队构成特点
        3.3.2 两宋军队来源特点
        3.3.3 两宋军队部署特点
    3.4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力量部署
        3.4.1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力量构成
        3.4.2 绍兴和议前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4.3 绍兴和议后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4.4 宋元战争时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区域防御空间
    4.1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理念
        4.1.1 中国古代“守在四边”的区域防御理念
        4.1.2 川陕地区“守在四边”的区域防御部署
    4.2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策略
    4.3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要素
        4.3.1 武装力量之分布——城镇
        4.3.2 险要地势之咽喉——关隘
        4.3.3 军力传递之骨架——交通路线
    4.4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布局
        4.4.1 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总体格局
        4.4.2 两核——成都、重庆双核心
        4.4.3 三区——川北防区、东川防区、西川防区
        4.4.4 四线——北线、西线、东线、中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山水防御空间
    5.1 基于山水环境的山水防御空间模式
        5.1.1 外围山水防御圈
        5.1.2 点状堡寨防御群
        5.1.3 山水城池防御格局
    5.2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选址与山水空间
        5.2.1 “四围如环”与山水环境协调
        5.2.2 “寻巧取胜”与自然天险利用
        5.2.3 “四望全型”与空间视线对位
    5.3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与山水空间
        5.3.1 城寨联防与山水空间网络
        5.3.2 防御布局与山水空间形态
        5.3.3 关键建筑与山水空间要素
        5.3.4 防御意志与山水空间格局
        5.3.5 防御图示与山水空间描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城镇防御空间
    6.1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要素、规模与筑城法式
        6.1.1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要素构成
        6.1.2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规模与筑城法式
    6.2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驱动机制机制与防御空间模式
        6.2.1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驱动机制
        6.2.2 山水夹城型——分布于河谷河滩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3 重城重壕型——分布于成都平原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4 关城联建型——分布与边防关隘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5 城厢一体型——分布在西南故道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3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防御设施
        6.3.1 城墙防御设施
        6.3.2 城内军事设施
        6.3.3 交通运输设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 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9)宋高宗朝江淮地区营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对南宋江淮地区营田的总体研究
        (二)对南宋江淮地区社会经济、人口、土地等问题的总体研究
    三、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现实困境中的突围:南宋初年江淮地区营田政策的展开
    一、历史渊源:北宋时期营田政策的施行
    二、现实考量:南宋初年营田政策的展开
    三、小结
第二章 政策施行中的变动:江淮地区营田官司的演进
    一、确立:藩镇之制——镇抚使措置下的江淮营田
        (一)镇抚使的设立与营田的推行
        (二)镇抚使措置之下江淮营田的效果
    二、过渡:营田专责化开端——江淮营田司的设置
        (一)江淮营田司设立的背景
        (二)江淮营田司的职掌及废罢
    三、转移:营田权力的转移——由帅臣到漕臣
    四、小结
第三章 权力博弈:江淮营田政策施行中的变奏
    一、中央与地方在营田中的权力博弈
        (一)地方将领财政实力膨胀
        (二)中央在营田过程中对地方将领的制衡
    二、官民之间:江淮营田政策实践中的偏差
        (一)地方营田官侵扰百姓
        (二)地方豪强侵扰百姓
        (三)地方军兵侵扰百姓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畴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畴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合肥市城市发展概况
    2.1 合肥市城市概况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1.1 合肥市概况
        2.1.2 合肥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2 合肥地名的由来辨析
        2.2.1 合肥的古今名称
        2.2.2 合肥名称由来考辩
    2.3 合肥的历史建制与沿革
        2.3.1 合肥历史溯源
        2.3.2 合肥建制沿革简考
        2.3.3 1949年前合肥城市建设活动与形态变迁阶段划分
第3章 隋以前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形态变迁
    3.1 秦以前合肥的聚落发展
        3.1.1 夏商时期——“南巢”方国
        3.1.2 西周时期——封“庐子国”,立都庐邑
        3.1.3 春秋战国时期——庐邑列城,楚地陪都
        3.1.4 萌芽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3.2 秦汉时期合肥城的建立与变迁
        3.2.1 秦代合肥——列城立县
        3.2.2 汉代合肥的发展与变迁
        3.2.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2.2.2 城市建设与变迁—立城定基
        3.2.2.3 城市功能发展—输会与都会
        3.2.3 兴盛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合肥城的变迁
        3.3.1 三国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3.3.1.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3.1.2 城市建设与变迁—新旧并存
        3.3.1.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型城市
        3.3.2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
        3.3.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3.3.2.2 城市建设与变迁—中部边城
        3.3.2.3 城市功能—军事营寨城
        3.3.3 激宕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4章 隋唐至北宋合肥城的变迁
    4.1 隋唐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1.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4.1.2 城市建设与变迁—再建新城
        4.1.3 城市功能—交通-政治型城市
    4.2 五代十国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2.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4.2.2 城市建设与变迁—避乱发展
        4.2.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经济平衡型城市
    4.3 北宋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4.3.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4.3.2 城市建设和变迁—城郊扩张
        4.3.3 城市功能—经济-政治型城市
    4.4 中兴期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5章 南宋至民国时期合肥城的变迁
    5.1 南宋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1.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5.1.2 城市建设与变迁—形成合肥城区核心
        5.1.3 城市功能—军事-政治型城市
    5.2 元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2.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2.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2.3 城市功能
    5.3 明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3.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3.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3.2.1 城市建设活动
        5.3.2.2 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3.3 城市功能—地方政治、经济中心
    5.4 清代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4.1 建制沿革和行政隶属
        5.4.2 城市建设与变迁
        5.4.2.1 城市建设活动
        5.4.2.2 清前期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4.2.3 清中后期的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4.3 城市功能—地方政治、文化中心
    5.5 民国时期合肥的城市发展与变迁
        5.5.1 建制沿革与行政隶属
        5.5.2 城市建设与形态变迁
        5.5.2.1 城市建设活动
        5.5.2.2 城市建设计划与城市规划
        5.5.2.3 抗战前合肥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5.2.4 抗战后合肥城市形态主要特征演变及成因
        5.5.3 城市功能—各项功能低落
    5.6 衰落期合肥城市发展变迁规律与动因
第6章 1949年前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外部机制研究
    6.1 自然地理特征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1.1 自然地理特征与合肥城市形态历史变迁
        6.1.2 城市整体形态与水系间的变迁特征
        6.1.3 城市形态阶段变迁整体特征与影响因素
    6.2 政治功能及行政等级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2.1 各时期合肥城市政治地位与城市形态变迁之间的关联性特征
        6.2.2 合肥城市政治功能及行政等级对城市整体形态变迁的决定性影响
    6.3 城市经济功能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3.1 合肥区域的经济腹地和农业生产情况
        6.3.2 合肥各时期经济发展及其对城市形态变迁的影响
        6.3.3 合肥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确立与发展
        6.3.4 合肥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变迁
    6.4 城市军事功能变迁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4.1 合肥区域的区位军事战略特征
        6.4.2 合肥城市军事功能与政治功能的脱离阶段——萌芽期、兴盛期
        6.4.3 合肥城市军事功能与政治功能的高度正相关阶段——激宕期、中兴期、衰落期
    6.5 城市区域交通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5.1 水运——江淮水道及其变迁
        6.5.2 陆运
        6.5.3 近代公路与铁路
        6.5.4 合肥城市区域交通变迁的特征规律
    6.6 区域联动发展与合肥城市历史形态变迁的关联性研究
        6.6.1 合肥与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紧密依存阶段——萌芽期、兴盛期
        6.6.2 合肥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相对紧密的阶段——激宕期
        6.6.3 合肥与国家政治中心相对远离,但与经济中心相对紧密的阶段——中兴期
        6.6.4 合肥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阶段——衰落期
        6.6.5 合肥各时期在区域中作用及其形态变迁关联特征
第7章 1949年前的合肥城市形态变迁的内部机制研究
    7.1 内部机制影响的阶段及主要途径分析
    7.2 城市功能空间形态变迁分析
        7.2.1 城市商业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2.2 城市行政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2.3 城市交通功能空间的形态变迁特征分析
    7.3 城市轴线与城市中心空间变迁的内部机制影响分析
        7.3.1 城市轴线与中心空间的形态变迁
        7.3.2 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形态的耦合变迁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地方志及历史文献
    二、学术着作
    三、期刊杂志
    四、学位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元时期福建地区水利与社会研究[D]. 周于睫. 河北大学, 2021(02)
  • [2]宋理宗朝京湖地区军需供应研究 ——以制置使与总领官为中心[D]. 程志刚.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南宋铸币地理研究[D]. 张天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D]. 杨小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南宋初期城市防御研究[D]. 丁金亮. 河南大学, 2019(01)
  • [8]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D]. 张吉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宋高宗朝江淮地区营田问题研究[D]. 李瑞. 西北大学, 2019(01)
  • [10]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研究[D]. 顾大治.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宋代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