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固液吸附系统的相互作用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固液吸附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SOLID-LIQUID ADSORPTION SYSTEM BY USING THE FLOW INJECTION-SPECTROPHOTOMETRY 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孙宁[1](2021)在《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合状况是釜式搅拌反应器的一个关键指标。根据研究尺度的不同,通常将搅拌混合过程分为宏观混合、介观混合以及微观混合等三个层次,其中微观混合对于化工生产中涉及固-液两相的快速反应过程(如沉淀反应、结晶反应、聚合反应)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转化率、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等性质。然而迄今为止仅少数学者探寻了悬浮颗粒对于微观混合的影响,且获得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此外,由于前人并未考虑到某些复杂反应体系还涉及到粘度的变化,故其所采用的搅拌器多为适用于清水体系的传统单轴搅拌器,而对于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宽粘度适应性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研究甚少。因此,考察此类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尤为必要,其有望为提高工业生产中的微观混合效率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在粘性固-液体系(75~300m Pa·s)中研究了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特性,借助碘化物-碘酸盐表征反应体系考察了进料时间及H+浓度、固相吸附作用、进料位置、转动模式、外桨功率、内桨桨型、内桨直径、固含率、固相粒径及液相粘度等因素对离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浓度为2mol/L的H+较为合适,且在进料时间为480s时能够排除宏观及介观混合的干扰;固相玻璃微珠不存在对产物的吸附作用;在桨叶区进料更有利于微观混合的进行;外桨的转动能显着改善微观混合的效果,且能令固-液体系以较低的功耗达到临界离底悬浮状态,但持续增大外桨转速对进一步提高微观混合效率的作用有限,且容易造成表面吸气从而不利于表征体系工作;同转模式相比于反转模式显得更为经济高效,且更利于颗粒的悬浮;六斜叶桨(45°)PBT相较于六直叶涡轮桨RT更适合作为内桨;桨径比为0.35~0.42的内桨呈现出较优的微观混合性能;780μm的颗粒在固含率为0.5vol%~1vol%时使得微观混合性能略有改善,但随着固含率进一步增大并形成“固相云”时,在“云”上方的清液层内进料将导致微观混合显着恶化;170μm的颗粒在本文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5vol%~8vol%)内均表现出湍动抑制的性质;1013μm的颗粒在浓度为0.5vol%~2vol%表现出湍动增强的性质并使得离集指数稍有减小,但当固含率超过2vol%时其同样导致微观混合效率降低;液相粘度增大会造成微观混合性能持续恶化。基于实验结果和Buckingham的π定理,通过因次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离集指数的工程计算模型。该模型经验证能够就Anchor+PBT组合在粘性固-液体系中的微观混合性能给出较为可靠的定性评估,为此类搅拌器在微观混合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李梦[2](2021)在《聚苯胺磁性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使用磁性吸附剂的吸附法由于集高效吸附和快速磁分离的优点于一身,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之一。聚苯胺材料由于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氨基和亚氨基对有机合成染料具有选择性吸附效果。利用强磁性粉煤灰磁珠为磁核制备磁性吸附剂对于降低磁性吸附剂的合成成本,促进工业固废粉煤灰的高附加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论文以预处理后的粉煤灰磁珠作为磁核,以聚苯胺作为染料吸附剂,合成了聚苯胺磁性复合材料,用于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处理。磁处理对水溶液及固液界面性质具有显着影响,对吸附、催化等化学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通过磁处理可望影响染料分子的吸附效果。本论文对染料废水进行磁场预处理,探究了磁场处理对复合材料染料吸附过程的影响。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预处理后的粉煤灰磁珠(CMS)作为磁芯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耐腐蚀的粉煤灰磁珠(?)二氧化硅(CMS@SiO2)材料。再通过化学氧化原位聚合法在CMS@SiO2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备磁性吸附剂(CMS@SiO2@PANI)。同时,根据聚苯胺原料和CMS@SiO2质量比的不同制备了三种磁性吸附剂CN1、CN2和CN3。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热重仪(TG)、以及样品振动磁强计(VSM)等对磁性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N2表面均匀的生长了几十纳米宽、几微米长的PANI纳米棒,组成了具有良好网络空间结构的PANI层,包覆比例为40.38 wt%。CMS@SiO2@PANI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3.86m2/g,孔隙尺寸范围为20-200nm,具有丰富的介孔和大孔结构。其饱和磁化强度高达30.99 emu·g-1,具有良好的磁响应特性。利用四种染料(MO、CR、MB、RhB)来模拟染料废水,探究了磁性吸附剂CMS@SiO2@PANI对四种染料的吸附实验。通过单因素变化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染料溶液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pH=3、吸附剂投加量为0.4g/L时,阴离子型染料MO和CR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16.72和413.49 mg/g;pH=11、吸附剂投加量为0.2g/L时,阳离子型染料MB和Rh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8.65和41.49 mg/g。四种染料分子在CMS@SiO2@PANI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表明染料吸附过程主要由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控制。静电吸附在吸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磁性吸附剂对重金属Cu2+离子和磷酸盐溶液也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分别为18.33和25.33mg/g。(2)对染料废水进行磁化处理,研究了 CMS@SiO2@PANI对磁化后废水的吸附性能。在两种磁场下(匀强磁场和梯度磁场),分别对MB溶液进行5种预处理方案(未处理、磁化、只调节pH、先调节pH再磁化及先磁化再调节pH),再利用聚苯胺磁性吸附剂(CN2)对预处理后的MB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磁场处理后MB溶液的吸附量普遍增加,且先调节pH再磁化的处理方案大大提高了 MB溶液的吸附量。匀强磁场下,先调节pH再磁化方案的吸附量为78.85mg/g大于只调节pH的47.81mg/g与先磁化再调节pH的56.90mg/g。梯度磁场下,不同方案吸附量的变化规律与匀强磁场下的结果呈现相同趋势。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MB溶液是否会对上述规律有所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浓度MB溶液,不同方案预处理后的吸附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且先调节pH再磁化方案的吸附量普遍最大。对预处理的MB溶液分别进行吸光度、电导率、拉曼光谱、pH、表面张力测试。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显示,吸光度峰值位置并未发生改变,但不同溶液的吸光度波峰大小有明显变化,先调节pH再磁化溶液的峰值下降幅度最大。电导率结果表明,两种磁场下,磁化后MB溶液的电导率普遍比未处理的高。先磁化再调节pH方案下溶液的电导率下降梯度更大,匀强磁场环境中下降了 0.42ms/cm,梯度磁场环境中下降了 0.52ms/cm。pH测试结果显示,先调节pH再磁化方案的数据大于只调节pH与先磁化再调节pH方案的数值,这可能是先调节pH再磁化方案下吸附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表面张力测试结果显示,先调节pH再磁化方案的表面张力下降最多,梯度磁场处理后下降了 6.96mN/m,匀强磁场处理后下降了 1.82mN/m;且磁化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会随时间恢复到未磁化溶液表面张力值附近。对上述吸附实验进行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模拟分析,发现不同方案下CN2对MB的吸附行为均以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图[37]表[16]参[154]

兰亚林[3](2021)在《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流动液液萃取和流动光催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液萃取过程有分次萃取和连续萃取两种类型,连续萃取与分次萃取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减少乳化现象和节省劳力等优点。同样地,基于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技术的流动化学,比传统的容器技术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其出现为化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高产并且快速的手段。然而,目前两者的研究重点和实现方式还主要依赖于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微化工设备的开发与集成。为此,本文首次提出“柱流动液液萃取”概念,即利用以“液体颗粒化”微纳复合物为填充物料的柱流动方式,构筑“柱流动液液萃取”和“柱流动化学”系统,利用Pickering乳液具有严格的油水两相分区,液滴较大,相对稳定,良好设计的Pickering液滴能够作为柱填料在外相流动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特性,建立了新的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柱流动液液萃取”分离方法。进而通过Pickering乳液、凝胶和纳米催化剂的精巧组合,制备了一种包裹着Pickering乳滴和Ti O2纳米颗粒的水凝胶球,以其为填充柱材料,水为流动相,构筑了一种兼具萃取富集和催化功能的光催化流动系统,两种功能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水中2-萘酚的移除率达到100%。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柱流动液液萃取”分离方法可行;通过Pickering乳液与光催化剂的合理复合与组装,能够实现高效多功能流动光催化系统的构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流动液液萃取分离系统的确立。以氧化石墨烯稳定的水包离子液体型Pickering乳滴为柱填料,水为流动相,成功地构筑了稳定的基于Pickering乳液的填充柱流动液液萃取分离系统,对其分离水中常见染料(罗丹明和甲基橙)和有机物污染物(四硝基苯胺、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类具有多个“乳液液滴微型萃取反应器”的Pickering乳液柱可以简单地将染料或有机物混合物分离,证明我们创新设计的这种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柱流动液液萃取”分离方法的可行,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稳定性好、分离效果佳的流动液液萃取分离新方法。2.含Pickering乳滴的水凝胶球的功能化及其流动光催化性能。通过简单的一步凝胶化方法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基水凝胶球,该凝胶球由海藻酸钙水凝胶包裹着由氧化石墨烯乳化的水包离子液体Pickering乳液和分散在水相中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构成。这种由乳液、催化材料和凝胶装配而成的含“液体颗粒”的固液多级复合材料,具有对水中污染物萃取富集和光催化降解的双重功能。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这种直径在3 mm左右凝胶球的内部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凝胶球的性质、在静态和流动状态下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光催化性能,并详细探讨了其光催化机理。紫外光谱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凝胶球对罗丹明和2-萘酚都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特别是这个我们首次设计构筑的Pickering乳液基流动光催化系统,在萃取富集、光催化和流动模式的协同作用下,使较难光降解的2-萘酚从水中的移除率达到100%,展现出该光催化系统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在应用前景。3.离子液体基Pickering乳液流动系统对蛋白质的萃取分离。将前述Pickering乳液基流动液液萃取分离系统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富集,发展了一种蛋白质分离纯化新方法。通过调节Pickering乳液柱中流动水相的p H值,使其高于或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p I),进而调控蛋白质的带电行为,实现了Pickering乳液柱对多种蛋白质甚至是人全血中蛋白质的分离和富集:当流动相p H为7左右时,酸性白蛋白从乳液柱中优先流出;当流动相p H为9左右时,中性的血红蛋白从柱子中流出。SDS-PAGE凝胶电泳和圆二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在经过萃取分离后仍为α-螺旋构象,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将Pickering乳液填充柱用于连续流动分离和纯化人血清中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得到了较纯的蛋白质样本,发展了一种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新策略。

王双妮[4](2021)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对废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并且具有一定热值,如果能将其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回用,则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变废为宝,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备水煤浆就是一条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聚焦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体系的分散调控机制和添加剂作用机理,以期对废水水煤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分为两大类:水分含量高的工业有机废水和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有机废液,其中疏水性强的有机废液又分为含油废液和有机溶剂,针对这些废水的不同特性展开针对性研究,进行添加剂适配性实验,并结合煤水界面特性实验得到了不同体系中添加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阴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含油废液水煤浆中非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有机溶剂中大分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对于废水中的重要组分氨氮和酯类有机小分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获取了吸附构型等微观特性,得到分子密度分布和吸附能等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酯类有机小分子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增加且吸附构型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在氨氮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也增加但吸附构型疏松,导致水化膜中密封的水分子的数量增加,溶液中的自由水减少,不利于提高成浆浓度。运用扩展DLVO理论对浆体两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进行探究,考虑了极性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空间稳定化作用能。结合接触角、Zeta电位、离子浓度和吸附层厚度等实验测量数据,可直接计算废液水煤浆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为体系的分散调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水煤浆体系中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极性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属于吸引力;而静电相互作用能和空间位阻作用能均为正值,属于排斥力。要使整个体系处于分散稳定状态,则应使体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因此大分子添加剂往往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但同时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增粘效应,需在粘度和稳定性两种性能间进行平衡衡量。

占福朝[5](2021)在《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组分(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等)及其相态特性(聚集态、胶束态和微/纳米颗粒等)常常通过改变多相界面(液/液、气/液、固/液等)性质、控制界面膜的形成等实现对界面主导型食品体系的理化特性(外观、风味、稳定性、流变性及生物可及性等)的调控,看似简单的食品因具有多组分、多相态、多尺度的特征,导致真实食品体系的深入研究存在极大困难。泡沫状食品如鲜奶油、慕斯、啤酒和蛋糕等因大量的气/液界面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和绵密的味觉质感。然而,维持泡沫体系的稳定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蛋白质泡沫的形成与稳定主要由界面上的分子层决定,其分子层的性质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调控,从而合理地改善宏观泡沫特性。因此,对界面活性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界面行为及其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分层研究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论文以酪蛋白酸钠(Na-Cas)、单宁酸(TA)/没食子酸(GA)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tarch)/羧甲基纤维素(CMC)三类5种食品组分,构建系列多组分体系,揭示食品多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建立产物结构特征及其气/液界面行为与宏观泡沫性质之间的关联,为蛋白质基泡沫型食品加工中配料与工艺调控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光谱学和热力学方法评估了Na-Cas与TA结合导致的浊度、粒径、二级结构及热量的变化。结果显示,Na-Cas与TA的结合导致复合物粒径先减小后增加。过量TA将使蛋白质聚集,从而导致体系浊度增加。TA导致Na-Cas中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β-sheet数量增加,从而引起Na-Cas二级结构变化。相应地,Na-Cas与TA间的结合属于自发的放热过程,大约1.033个TA分子与1个Na-Cas分子结合并且结合由氢键作用主导。2.通过动态光散射(DLS)、荧光探针(ANS)及界面流变技术系统地评估了Na-Cas/TA复合物体相、气/液界面行为和宏观泡沫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TA浓度增加,Na-Cas/TA复合物的粒径减小,表面疏水性(H0)下降,而其负电荷量逐渐增加。Na-Cas/TA复合物的表面活性随着TA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Na-Cas/TA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降低。界面流变结果显示,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层以弹性行为为主,且界面层复合粘弹模量(E)随TA含量增加而增加,从而使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3.通过探究Na-Cas/TA复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以及界面蛋白质组分,在分子层面对Na-Cas/TA复合物气/液界面的稳定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由Na-Cas/TA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中气泡的尺寸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且泡沫在储存的过程中,复合物在界面融合并紧密地包裹在气泡表面,从而形成阻止气泡歧化和聚结的巨大空间屏障。由于氢键作用形成的Na-Cas/TA复合物的粒径小于单一Na-Cas的粒径,导致Na-Cas/TA复合物具有更大的扩散速率。但是,添加TA降低了Na-Cas/TA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及增加了复合物表面电荷量,并且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低于单一Na-Cas,从而说明在本研究体系中主要是表面疏水性和表面电荷量对复合物的起泡性起决定性作用。随着TA浓度的增加,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层具有更高的扩张粘弹模量(E),这主要归因于TA的连接作用导致界面上Na-Cas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层兼具刚性和柔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外界的形变做出响应,防止界面因受力破裂,从而维持泡沫体系长期宏观稳定。通过界面组分定量分析发现,TA的添加导致界面上κ-casein的吸附量增多,有利于形成更具弹性的气/液界面膜,从而有助于提高泡沫体系的稳定性。4.根据TA对Na-Cas功能性质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Na-Cas与GA间的相互作用、界面行为及其泡沫性质。结果显示,Na-Cas与GA的结合主要由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驱动。随着GA浓度增加,每毫克蛋白质结合的GA恒定增加。Na-Cas与GA结合后,表面疏水性明显降低。适中浓度的GA能够改善Na-Cas的表面活性,增强Na-Cas的泡沫稳定性,并且随着GA含量增加,泡沫稳定性逐渐增加。界面流变结果表明,GA与Na-Cas结合显着提高了复合物界面层粘弹性。与单一的Na-Cas相比,由Na-Cas/GA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具有更高的粘弹性,因此宏观上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通过对Lissajous曲线分析验证了泡沫稳定性与界面粘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添加GA加强了界面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导致界面层粘弹性增加,从而促进了泡沫体系的稳定。由于界面层的结构复杂性,宏观性质与微观界面性质并不总是一一对应。质量比为1:0.5的Na-Cas/GA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起泡性,但GA的存在降低了Na-Cas/GA复合物从溶液扩散到界面的速率。5.系统地评估了OSA-starch对Na-Cas基复合体系(Na-Cas和Na-Cas/TA)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的调控规律。通过线性及非线性流变学方法研究了复合物体系界面层的流变性质,并借助Lissajous曲线定量分析了界面层的非线性流变学行为。结果显示,OSA-starch对Na-Cas基复合体系的泡沫性质有显着地影响。Na-Cas/OSA-starch相较于Na-Cas及Na-Cas/TA/OSA-starch相较于Na-Cas/TA,其复合物体系的起泡性显着提高,同时复合物体系依旧保持了出色的泡沫稳定性。添加OSA-starch明显降低了泡沫体系中气泡尺寸。Na-Cas/OSA-starch复合物拥有最低的初始吸附值,这主要归因于具有表面活性的OSA-starch也能吸附于界面,从而协同降低界面张力。与Na-Cas/TA相比,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体系拥有更低的初始界面张力值以及最终的界面张力,导致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体系拥有更好的起泡性。相比于Na-Cas/OSA-starch复合物,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界面层具有更高的界面扩张粘弹模量(E),对应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具有较高的泡沫稳定性,因此,界面粘弹性与宏观泡沫稳定性之间存在重要的对应关系。非线性界面扩张流变学和Lissajous曲线的结果显示,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界面具有较高的扩张粘弹模量(E),表现出类固体弹性行为,并在扩张和压缩过程中均发生应变硬化,表明该界面是高弹性的二维凝胶结构;在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界面中,添加OSA-starch的增加了界面膜在扩张时的应变软化和压缩时的应变硬化,说明界面层可能由Na-Cas/TA复合物形成的凝胶结构转变为由Na-Cas/TA及OSA-starch结构域混合而成的结构。6.通过构建相图、表征气/液界面性质以及泡沫的流变性质,评估了OSA-starch在Na-Cas基复合物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中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OSA-starch能促进Na-Cas与TA间相互作用,并在p H 6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通过表征复合物从体相到界面的扩散、吸附及重排的过程,证实OSA-starch的存在可以促进Na-Cas基复合物的扩散以及在界面上的吸附,因此提升复合物的起泡性。Na-Cas基复合物与OSA-starch在气/液界面附近有限的热力学相容性导致OSA-starch通过耗尽机理增加Na-Cas基复合物在界面上的吸附。另一方面,由于结合作用,Na-Cas基复合物与OSA-starch之间存在协同吸附,从而导致表面压力增加(界面张力减小)。由于OSA-starch剪切增稠特性,导致Na-Cas/OSA-Starch和Na-Cas/TA/OSA-Starch复合物稳定的泡沫体系的粘度增加,从而有助于泡沫的稳定。同时,OSA-starch和TA的协同作用改善了泡沫体系整体的屈服应力,从而有助于提升泡沫对外力的响应程度,同样有利于泡沫的稳定。微观流变学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并进一步揭示了在存在TA的情况下,TA桥连Na-Cas和OSA-starch形成高弹性的界面膜,进而有利于泡沫体系的稳定。7.通过选择不同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对比地评估了其对Na-Cas基复合物的界面性质和泡沫性质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存在CMC时,Na-Cas基复合物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提高,其中复合物的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通过分析气泡微观尺寸,我们发现加入CMC后,复合物体系稳定的泡沫中气泡尺寸明显减小,且不随时间推移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具有一定粘度的CMC能阻碍界面层间的液体排出,从而保持气泡维持湿润状态。观察气泡界面微观结构发现,Na-Cas/TA/CMC复合物能够在气/液界面上吸附并融合形成紧密的界面膜。此外,通过界面流变分析,我们获得了复合物界面层的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Na-Cas/TA和Na-Cas/TA/CMC复合物比单一Na-Cas和Na-Cas/CMC复合物具有更高的界面扩张粘弹模量(E),这意味着Na-Cas/TA和Na-Cas/TA/CMC复合物形成的界面膜更具粘弹性,从而泡沫体系具备有更好的稳定性。

刘慧敏[6](2021)在《用于在线测量水体中对氯苯酚浓度的光纤传感器研究》文中提出对氯苯酚是酚类有机物废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氯酚化合物,其具有生物毒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且能在环境中长时间稳定的停留,富集,与其它物质产生协同效应,增加其毒性,促进致癌化,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安全。因此,为了保证水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在线测量水中对氯苯酚浓度十分重要。目前测量对氯苯酚浓度的方法主要是离线测量,离线检测存在测量成本高、系统不稳定,难以实现在线、准确检测等缺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氯苯酚选择性吸附膜的塑料光纤传感器,实现在线测量水体中对氯苯酚浓度。本文以在线测量对氯苯酚浓度的光纤传感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为将对氯苯酚从多成分的废水中分离,实现准确测量对氯苯酚浓度,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对氯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吸附特性与解吸附特性。实验研究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对氯苯酚的最大吸附量为999.042 mg/g,其吸附过程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度高。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的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度更高。当吸附溶液p H为4.0,且吸附温度为25℃时,聚合物吸附性能最佳。为了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重复性,优化了它的解吸附条件。当解吸附液成分为V甲醇:V水:V乙酸=80:18:2,解吸附温度为55℃,解吸附时间为90 min时,分子印迹聚合物解吸附效率最高,重复5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后的吸附量仍能达到第一次吸附量的90%以上。2)为了提高塑料光纤传感器响应对氯苯酚的灵敏度,对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研磨深度的D形光纤对光纤的灵敏度以及光传输特性的影响。然后制备了不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溶胶,并将其涂覆在D形光纤表面,研究了涂覆不同聚合物的D形光纤对相同浓度对氯苯酚的响应特性。最后,研究了不同敏感膜厚度的光纤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形光纤直径为1.2mm,光纤传感区表面涂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且涂覆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厚度为6.8μm时,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达到-0.56[(RIU)(μg/L)]-1。3)为了获得光纤传感器的性能参数,搭建了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了传感器的检测下限、响应时间、重复性和选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传感器的输出光强的相对变化量(RCTLI)与低浓度对氯苯酚溶液呈线性相关:RCTLI=-7E-07 c+1E-05(R2=0.994),其中c为100-1000μg/L;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100μg/L;光纤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15 min,对同浓度4-CP溶液进行测量3次,灵敏度保持恒定。

韩海涛[7](2020)在《功能微针电极的构建及在海岸带水体典型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是具有陆/海双重属性的复杂且动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陆/海域经济的核心和海洋开发活动的基地。入海河流、海湾、近岸海水、泻湖等,作为海岸带水体的主要类型,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在海岸带水体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该区域的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对海岸带水体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快速检测,研究其形态与浓度分布,对保障海岸带生态系统安全及人类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中,电化学分析法除了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势外,还能够对金属元素进行形态分析。传统汞电极在海水金属元素检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而微针电极作为一种新型工作电极,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绿色无毒等特点,可以克服汞电极在制备、存储、运输、现场应用等方面的不便,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微针电极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尤其是在实际水体环境中的应用,鲜有报道。而且,由于灵敏度的限制,未经功能修饰的微针电极并不能直接用于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检测。因此,构建新型功能修饰微针电极,并用于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检测,将有力推动电化学传感器在海岸带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本论文在新型功能微针电极的构建、不同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海岸带水体(河水、近岸海水)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应用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树枝状纳米金/阳离子交换膜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水中Cu的形态分析为实现海岸带水体中Cu的形态分析,本章以商品化不锈钢针灸针为基体,通过绝缘、密封等过程制备了微针电极(MNE),并采用树枝状纳米金(Au NDs)及阳离子交换膜(Nafion)对其进行功能修饰,构建了一种新型功能微针电极。Au NDs可以增强电极的导电性及电化学催化活性,Nafion除作为保护层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外,还由于其富集能力可以提高电极的检测性能。所制备的MNE针尖传感面长度大约为1~2 mm,Au NDs的尖端宽度和长度分别为40~60 nm和250~400 nm。该功能微针电极用于Cu2+的溶出伏安检测机理符合“吸附—催化”模型,在最佳条件下对Cu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5~1 n M,检出限为0.02 n M。基于所构建的功能微针电极,结合不同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采用电化学阳极溶出伏安法成功对近岸海水中的不同形态Cu(活性态、溶解酸提取态、总酸提取态)进行了检测,实现了海水中Cu的形态分析。2. 多孔金/聚多巴胺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水中Cu的检测上一章节中所制备的微针电极MNE表面非常光滑,不利于Au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固定。为此,本章提出了一种全自组装构建功能微针电极的方法: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MNE表面自组装一层聚多巴胺(PDA)进行表面改性,并利用PDA的还原性,在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层多孔金(P-Au)纳米材料,构建功能微针电极。自组装得到的PDA为球形,在还原氯金酸形成Au纳米材料的同时,本身被部分氧化消耗,致使覆盖其上的Au纳米材料呈现多孔状。表面改性材料PDA除了可以为Au纳米提供更多的活性结合位点外,其还具有粘附性能,可以起到固定剂的作用,防止Au纳米材料脱落。在无阳离子交换膜Nafion作保护层的情况下,该功能微针电极用于Cu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7~100 n M,检测限为0.24 n M,并且在近岸海水中Cu的检测上展现出了较好的灵敏度及稳定性。3. 金纳米簇/导电聚合物膜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Fe的检测Fe作为一种金属营养元素,在海岸带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章在以导电聚合物膜(PEDOT-PSS)对MNE进行表面改性的基础上,采用金纳米簇(Au NCs)进行功能修饰,构建了一种能够用于海岸带水体中Fe检测的新型功能微针电极。PEDOT-PSS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膜,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增加活性位点以结合对Fe溶出伏安检测具有优异电化学催化性能的Au NCs。在最佳条件下,该功能微针电极用于Fe3+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5μM,检出限为3.1 n M。该功能微针电极成功用于了烟台入海河流(逛荡河)19个样品中Fe的检测。4.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花状铋纳米片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Pb的检测为实现海岸带水体中具有较大毒性及危害的重金属元素Pb的检测,本章通过分步电沉积法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GO)/花状铋纳米片(F-Bi NSs)的功能微针电极。首先在MNE表面修饰一层3DrGO,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增大比表面积,并为Bi纳米材料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然后在3DrGO表面电沉积F-Bi NSs,利用Bi能够与待测金属元素Pb形成类似汞齐合金的性质,增强电极对Pb2+的电化学溶出伏安响应,提高电极的灵敏度。该功能微针电极对Pb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最佳检测条件下的线性范围为40~600n M,检出限为12.5 n M。此功能微针电极最终成功实现了对海岸带水体中Pb的检测。5. 金-汞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为探究功能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不同金属元素同时检测的可行性,本章在制备MNE后,通过分步电沉积法构建了Au-Hg功能化微针电极,并与传统Hg电极在金属元素同时检测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g电极可以对海水中的Cu、Pb、Cd、Zn四种金属元素进行同时测定;采用Au-Hg功能化微针电极可以对Cu、Pb、Cd进行同时检测,并能实现海岸带水体中总溶解态Cu、Pb的同时测定,以及活性Cu的直接检测。后期进一步对微针材质、功能修饰材料、检测条件等进行优化,有望实现功能微针电极对海岸带水体中活性态和总溶解态Cu、Pb、Cd的同时检测。

孙亚楼[8](2020)在《高岭土胶体与Eu(Ⅲ)/Am(Ⅲ)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环境胶体广泛存在于地下含水层中,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带有电荷,稳定运动的胶体在迁移过程中可负载放射性核素,显着影响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及归趋行为,从而对地下水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胶体对放射性核素环境行为的重要性,但对放射性核素与环境胶体的结合特性和耦合迁移规律仍不明晰。在真实环境条件下,会出现多组分复合胶体,复合胶体的性质不仅仅是单一组分胶体性质的简单叠加,组分间可能产生协同效应,也会产生拮抗效应。环境胶体对放射性核素环境行为的控制作用与胶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吸附规律密切相关,深入认识胶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聚集稳定性和吸附作用,对于评价胶体及其携带污染物的迁移能力和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典型环境矿物胶体,详细研究了高岭土胶体的稳定性、高岭土胶体对Eu(Ⅲ)/Am(Ⅲ)的吸附作用、以及高岭土胶体与Eu(Ⅲ)/Am(Ⅲ)的共迁移行为,以期深入了解Eu(Ⅲ)/Am(Ⅲ)与高岭土胶体的相互作用,揭示高岭土胶体控制Eu(Ⅲ)/Am(Ⅲ)迁移的规律和机制,为深入阐明高岭土胶体和共生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前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环境胶体与放射性核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本工作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以及创新性;第二章是高岭土胶体的稳定性及团聚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了各种环境因素对高岭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第三章是高岭土胶体对Eu(Ⅲ)/Am(Ⅲ)的吸附作用,探讨了不同溶液化学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及其吸附规律;第四章是高岭土胶体(KC)和胡敏酸(HA)与Eu(Ⅲ)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共迁移行为研究,通过研究饱和石英砂柱中高岭土胶体、HA、Eu(Ⅲ)的单独迁移和共迁移,重点探讨了高岭土胶体和胡敏酸单独及共存时对Eu(Ⅲ)迁移的影响;第五章是高岭土胶体和胡敏酸对Am(Ⅲ)迁移的影响,探讨了各类物理化学因素对高岭土胶体、胡敏酸和Am(Ⅲ)迁移的影响,获得了共迁移规律;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本工作所取得的主要结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也对相关工作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详细研究了温度、胶体浓度、pH、背景电解质以及胡敏酸浓度等因素对高岭土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借助Derj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模型讨论了高岭土胶体的团聚机理。结果表明,在高pH、低离子强度条件下高岭土胶体的分散性良好,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或pH值的降低,胶体的团聚速率显着增大,其稳定性降低。高价态阳离子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显着,与Schulze-Hardy规律相一致。胡敏酸可以通过改变胶体表面静电势和空间位阻效应显着提高高岭土胶体的稳定性。DLVO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高岭土胶体颗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控制着胶体的团聚以及失稳趋势,通过DLVO理论计算得到的临界聚沉浓度(CCC)值与动力学聚集实验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2)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高岭土胶体对Eu(Ⅲ)/Am(Ⅲ)的吸附作用,考察了离子强度、pH、胶体浓度、接触时间、Eu(Ⅲ)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Eu(Ⅲ)/Am(Ⅲ)吸附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高岭土胶体对Eu(Ⅲ)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平衡过程,吸附属于化学吸附。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显着。在低pH条件下,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外层配位作用;当pH较高时,吸附主要为内层配位或表面沉淀。Langmuir等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高岭土胶体对Eu(Ⅲ)的吸附,Eu(Ⅲ)在高岭土胶体上的吸附是吸热过程,高温有利于吸附。Am(Ⅲ)在高岭土胶体上的吸附受pH和离子强度影响显着,吸附过程快速达到平衡。(3)Eu(Ⅲ)常被作为三价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化学类似物进行研究。本工作采用柱穿透实验研究了高岭土胶体对Eu(Ⅲ)迁移的影响,详细探讨了胶体或Eu(Ⅲ)浓度、pH值、离子强度、背景离子以及胡敏酸浓度对Eu(Ⅲ)和高岭土胶体单独迁移以及共迁移的影响。通过分析流入液和流出液中胶体的zeta电位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共迁移过程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在胶体浓度和pH较高的条件下,KC-Eu(Ⅲ)的共迁移明显得到了促进,高离子强度则抑制了二者的共迁移,这与不同条件下胶体的稳定性、胶体对Eu(Ⅲ)的吸附作用、以及胶体的流动性等因素有关。在低离子强度和高pH条件下,高岭土胶体稳定存在且对Eu(Ⅲ)的吸附作用较强,促进了Eu(Ⅲ)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迁移;在高离子强度和低pH条件下,胶体的稳定性、迁移率以及胶体对Eu(Ⅲ)的吸附能力均降低,进而阻碍了Eu(Ⅲ)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迁移。高岭土胶体与胡敏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胡敏酸可以明显地促进KC-Eu(Ⅲ)的共迁移。高岭土胶体和胡敏酸对放射性核素迁移的复合效应主要取决于胡敏酸的含量,可以预期,在胡敏酸含量丰富的地下水环境中,高岭土胶体可以显着促进放射性核素的迁移。(4)通过柱穿透实验研究了高岭土胶体对Am(Ⅲ)迁移的影响,研究了流速、胶体浓度、Am(Ⅲ)浓度、pH、离子强度、胡敏酸等因素对高岭土胶体和Am(Ⅲ)单独迁移以及共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流速有利于KC-Am(Ⅲ)的共迁移,低流速会抑制共迁移;增大高岭土胶体浓度以及pH值能有效地促进KC-Am(Ⅲ)共迁移,升高离子强度明显抑制共迁移,这与胶体稳定性、Am(Ⅲ)在胶体及柱砂上的吸附作用密切相关。胡敏酸可以显着促进KC-Am(Ⅲ)的共迁移,胡敏酸既对高岭土胶体稳定性具有提升作用,又对Am(Ⅲ)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高岭土胶体与胡敏酸对Am(Ⅲ)的迁移表现为协同作用。

董甜姿[9](2020)在《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施用化肥产生的地下水氮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和抗生素复合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使其携带的抗生素类物质进入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导致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中存在氮-抗生素复合问题。此外,畜禽和水产养殖的排泄物以及医药、污水厂废水的排放,往往也造成地下水中氮-抗生素复合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本论文跟踪领域内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农作业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管控和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论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以菌株数1:1组成的复合菌作用效果最佳。在36h-84h间能够快速生长,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8h-1。复合菌菌群主要由Pseudomonas、Serratia、Morococcus、Methylobacterium、Alistipes、Rothia组成,占95%以上,其中Pseudomonas占比达到61.81%。复合菌在进行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时,C/N不易大于8。在中性水体中,脱氮与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效果最佳。NH4+-N的去除率随着DO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对于NO2--N的去除,随着DO浓度的增加,去除率增加,但是总体变化趋势并不显着。对于NO3--N的去除,在DO浓度小于2.0 mg/L时,去除率变化不明显。DO浓度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该菌不适用于温度高于30℃的环境。低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a2+、Mg2+、Fe2+、Mn2+对降解菌降解―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SO42-对NH4+-N、NO2--N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具有抑制作用。(2)加入ST、SM、SM2、SMX后,浓度为0.5mg/L时,氮降解菌除氮效果降低并不明显。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MX>SM2>SM>ST。加入NH4+-N、NO2--N、NO3--N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对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增强。NH4+-N的促进效果最好,而NO2--N与NO3--N的效果相差不大。复合菌对于ST的去除,去除率与―三氮‖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对于SM、SM2、SMX的去除,去除率与NH4+-N的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与NO2--N、NO3--N的去除率和脱氢酶活性均呈普通正相关。(3)复合菌净化氮-磺胺类抗生素主要为降解和表面吸附两种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酶的降解,氮和磺胺类抗生素酶的降解率顺序为胞内酶﹥胞外酶﹥膜周酶。最为显着的作用为体内摄取后的胞内酶降解。对于除氮,主要的酶为羟胺氧化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等,均为胞内酶。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同样以胞内酶的作用为主。另外,不同的酶对应着不同的基因。对于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分析发现,氮降解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和复合菌的OTU数目分别为811O TUs、1017 OTUs、1049 OTUs,而313个OTU是三个样品微生物群落所共有的。复合菌与氮降解菌的样本最为相似,其次为复合菌与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样本,氮降解菌和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样本间的距离较远,相似情况最差。(4)载体材料火山渣的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及吸水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99-2008)》。火山渣材料的电荷零点在pH值为5.4附近。当溶液pH值大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负电荷,当溶液pH值小于5.4时,火山渣表面带正电荷。火山渣表面具有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多大而疏松的孔隙,且其化学性质稳定,粒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作为载体材料,将微生物固定。复合材料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量3-5%,固定时间48h,振荡速度100 r/min,固液比1:15(g:mL)。复合材料对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5)复合材料模拟渗流柱对复合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中,除氮的效果为NH4+-N>NO2--N>NO3--N,处理磺胺类抗生素时的效果为ST>SM>SM2>SMX,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氮、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均逐渐升高,最先检出的为NO3--N,在一定时间后,氮和磺胺类抗生素均穿透微型模拟柱,实验条件下的穿透时间为ST>SM>SM2>SMX>NH4+-N>NO2--N>NO3--N。穿透时间与去除率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行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研究,降解菌的注入对注入井周围以及顺地下水流的方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降解了大部分的目标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于其它的场地时,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陈晨[10](2020)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电催化还原及其耦合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全球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资源,由于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类社会终究会面临这一资源耗竭的问题。同时,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得益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通过风能或者太阳能转化可以得到清洁可再生的电能并且目前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市场竞争力。可再生电能的合理利用可实现对现有的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氨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品,主要用作含氮肥料工业化合成的原料,此外,氨气分子含有相当高的氢含量(17.6 wt%)及容易液化的特点,使其可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在新能源体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巨大潜力。目前氨气的大规模工业合成主要通过哈柏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氮气与氢气反应实现。尽管通过该方法制备氨气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还是存在着高能耗与高污染的问题。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是由清洁电能驱动的,可实现常温常压条件下氨气合成,是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有效策略之一。电催化剂是催化体系的核心,高效的电催化反应离不开催化剂的精心设计,尤其是对于具有化学惰性的氮气分子的活化与反应而言,同时还需兼顾对竞争性的氢析出反应的抑制作用。碳基材料具有成本低廉与性质易于调控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其中通过杂原子掺杂可对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进行合理调节,进而为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合成具有不同键合结构的碳基催化剂,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明确催化剂组成和键合结构与反应活性位点以及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指导了高效电催化剂的进一步合成。作为氨气的主要用途,尿素的合成也需要在苛刻条件下才能制得,并且通过电催化合成得到的氨在后续分离提纯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本论文在合理设计电催化剂的基础上,将氮气与二氧化碳分子经电催化耦合实现尿素的一步电催化绿色合成,为惰性氮气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固定与转化利用以及特殊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碳材料因其成本低廉与性质易于调控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其中,氟原子因其较强的电负性,可实现对相邻碳原子更强的拉电子作用,使材料的电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可以为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以聚四氟乙烯作为氟源,商业化炭黑作为碳源,通过对二者混合物进行热处理成功合成了氟掺杂碳材料。该催化剂在-0.2V电位下其氨气生成速率可达7.03g h-1 mg-1cat.,由于氟掺杂对氢析出反应的抑制作用,使得该材料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氨气产物选择性(法拉第效率为9.35%)。结合理论计算对该体系中电催化氮还原的活性位点进行剖析,发现最优构型由两个氟原子分别与两个碳原子结合构成,其中两个氟原子对该构型活性碳原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是催化活性的来源,该构型可以促进对*N2H的吸附,降低决速步骤的自由能变,从而提升材料催化氮还原性能。(2)碳基催化剂可以通过引入杂原子,调节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进而为催化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但目前碳基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氮还原对于反应活性位点的认识还不充分,也几乎没有设计有效的掺杂改性措施以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氮还原性能。杂原子共掺杂是进一步改善材料电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理论计算表明,硼原子与氮原子以键合的形式掺杂到碳材料中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氮还原活性位点并且可以极大抑制竞争性的氢析出反应活性。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合成了具有相应键合结构的催化剂,经实验表征论证了该类掺杂材料可实现氨气的高效快速合成。通过对活性位点进一步剖析发现,该体系中氮还原真正的催化活性位点为与硼氮键相邻的边缘碳原子,硼氮键的作用为催化活性的触发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热解有机前驱体合成了富含硼氮键的缺陷碳材料,从而暴露出更多边缘的活性位点,使得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本工作在加深对氮还原活性位点的理解基础上,明确了催化剂组成和键合结构与活性位点以及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导了高效电催化剂的进一步合成,为碳基氮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3)全球每年生产的氨气约80%都用于尿素合成,现阶段尿素的大规模工业合成是通过氨气与二氧化碳在苛刻条件下反应实现。通过哈柏法合成氨气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而电催化氨合成尚且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产率较低并面临着后续分离提纯的困难。将氮气与二氧化碳分子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电催化耦合可实现尿素的绿色合成,将两步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合成步骤优化为一步电催化过程。通过对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使氮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负载于缺陷二氧化钛纳米片上的钯铜合金纳米颗粒)上得到共同吸附与活化,极大地推动了电催化耦合反应的进行。通过原位同步辐射红外谱学手段追踪电催化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生成与键合结构的演变,并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确定产物的来源于气体分子原料的电催化作用。基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可知,氮还原反应与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路径都得到了优化,吸附后的氮气分子(*N=N*)与迁移的一氧化碳分子(CO)反应得到了关键中间体(*NCON*)且这一过程是碳氮键生成与尿素合成的关键步骤,在热力学与动力学上是有利的,尿素可由该中间体经后续加氢反应得到。本文成功实现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碳氮键的生成与尿素的电催化合成,为电催化气体小分子耦合与化学品的电催化绿色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二、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SOLID-LIQUID ADSORPTION SYSTEM BY USING THE FLOW INJECTION-SPECTROPHOTOMETRY 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SOLID-LIQUID ADSORPTION SYSTEM BY USING THE FLOW INJECTION-SPECTROPHOTOMETRY 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微观混合基本理论
        1.1.1 混合的类别
        1.1.2 混合的机理
        1.1.3 微观混合的工业背景
    1.2 微观混合的表征手段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微观混合研究进展
        1.3.1 单相体系
        1.3.2 固-液体系
    1.4 同心双轴搅拌器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物料的选择
        2.1.1 液相体系
        2.1.2 固相体系
        2.1.3 表征体系
    2.2 实验方法
        2.2.1 药品溶液的配制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流程
    2.3 分析方法
        2.3.1 功率的测量计算
        2.3.2 I_3~-浓度的测量计算
        2.3.3 离集指数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粘性固-液体系下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操作条件的测定
        3.2.1 吸光度系数的标定
        3.2.2 临界离底悬浮状态的判定
    3.3 各因素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 进料时间及氢离子浓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2 固相颗粒吸附作用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3 进料位置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4 转动模式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5 外桨功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6 内桨桨型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7 内桨直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8 固含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9 固相粒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0 液相粘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离集指数工程计算模型
    4.1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4.2 离集指数关联式的建立
        4.2.1 Buckingham法
        4.2.2 Rayleigh法
    4.3 关联式中指数的计算
    4.4 关联式的准确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聚苯胺磁性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废水概述
        1.1.1 染料废水的危害
        1.1.2 染料废水处理工艺
        1.1.3 吸附法
        1.1.4 磁吸附
    1.2 粉煤灰磁珠概述及应用
        1.2.1 粉煤灰概述
        1.2.2 粉煤灰磁珠概述及应用
    1.3 聚苯胺吸附材料
        1.3.1 基本结构及性质
        1.3.2 吸附性能
    1.4 磁场处理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1.4.1 对水性质的影响
        1.4.2 对固液界面的影响
        1.4.3 对固体表面的影响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苯胺磁性吸附剂对多种染料的吸附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CMS@SiO2@PANI的制备
    2.3 CMS@SiO2@PANI结构表征
        2.3.1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2.3.2 X-晶体衍射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
        2.3.3 比表面积分析
        2.3.4 磁性能及热重分析
    2.4 CMS@SiO_2@PANI的染料吸附研究
        2.4.1 染料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
        2.4.2 实验因素对染料吸附量的影响
        2.4.3 吸附动力学
        2.4.4 吸附等温线
        2.4.5 染料溶液吸附机理研究
    2.5 对其他离子的吸附能力
        2.5.1 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
        2.5.2 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场处理对染料吸附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磁化染料溶液实验方案
    3.3 染料吸附实验研究
        3.3.1 吸附时间对染料吸附量的影响
        3.3.2 初始溶液浓度对染料吸附量的影响
    3.4 不同方案染料溶液的表征
        3.4.1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测试
        3.4.2 电导率变化
        3.4.3 拉曼光谱测试
        3.4.4 pH值变化
        3.4.5 表面张力测试
        3.4.6 吸附动力学
        3.4.7 吸附等温线
    3.5 对其他离子的吸附能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流动液液萃取和流动光催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ickering乳液
        1.2.1 Pickering乳液简介
        1.2.2 Pickering乳液的性质
        1.2.3 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3 萃取分离方法
        1.3.1 萃取分离方法简介
        1.3.2 萃取分离方法的分类与应用
        1.3.3 流动萃取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1.4 Pickering乳液在流动系统中的应用
        1.4.1 Pickering乳液在流动萃取系统中的应用
        1.4.2 Pickering乳液在流动催化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目的及内容
第2章 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流动液液萃取分离系统的确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IL/W型 Pickeirng乳液的制备
        2.2.4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柱的制备
        2.2.5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柱对染料的萃取与分离
        2.2.6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柱对有机污染物的萃取分离
        2.2.7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液体的表征
        2.3.2 氧化石墨烯片的表征
        2.3.3 IL/W型 Pickering乳液的表征
        2.3.4 Pickering乳液柱的制备研究
        2.3.5 Pickering乳液柱对染料的萃取分离研究
        2.3.6 Pickering乳液柱对有机物的萃取分离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Pickering乳滴的水凝胶球的功能化及其流动光催化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凝胶球的制备
        3.2.4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凝胶球流动光催化柱的制备
        3.2.5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凝胶球静态光催化
        3.2.6 离子液体基Pickeirng乳液凝胶球流动光催化
        3.2.7 GO和 Ti O_2的平带电位测试
        3.2.8 离子液体基Pickering乳液凝胶球光电流测试
        3.2.9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IL/W型 Pickering乳液凝胶球的表征
        3.3.2 凝胶球静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3.3.3 凝胶球静态光催化降解2-萘酚的研究
        3.3.4 凝胶球动态光催化降解2-萘酚的研究
        3.3.5 凝胶球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
        3.3.6 凝胶球在光催化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液体基Pickering乳液流动系统对蛋白质的萃取分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溶液的配制
        4.2.4 血清的制备
        4.2.5 IL/W型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2.6 [BMIM]PF_6-Pickering乳液柱的制备
        4.2.7 [BMIM]PF_6-Pickering乳液柱流动分离牛白蛋白和牛血红蛋白
        4.2.8 [BMIM]PF_6-Pickering乳液柱流动分离人血清中蛋白质
        4.2.9 SDS-PAGE电泳胶的配制
        4.2.10 SDS-PAGE电泳蛋白样品的配制
        4.2.11 SDS-PAGE电泳对蛋白质进行检测
        4.2.12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ickering乳液柱的制备研究
        4.3.2 乳液柱流动分离牛白蛋白和牛血红蛋白的研究
        4.3.3 乳液柱流动分离人全血中蛋白质的研究
        4.3.4 乳液柱流动分离蛋白质的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制备合成气技术发展现状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煤浆添加剂概述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1.3.2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3.3 水煤浆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悬浮液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煤粉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2.1 煤粉制备
        2.2.2 粒径分布
        2.2.3 分子结构
        2.2.4 微观形貌
    2.3 水煤浆浆体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2.3.1 水煤浆的制备
        2.3.2 水煤浆的浓度
        2.3.3 水煤浆的稳定性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
    2.4 添加剂吸附特性表征实验方法
        2.4.1 添加剂吸附量测量
        2.4.2 吸附层厚度测量
    2.5 煤水界面特性表征
        2.5.1 接触角测量
        2.5.2 Zeta电位测量
        2.5.3 表面张力
    2.6 液相特性表征
        2.6.1 含水量测量
        2.6.2 离子浓度测量
        2.6.3 有机物成分分析
        2.6.4 废水主要指标测量
    2.7 本章小结
3 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废水水煤浆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3.1 阴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2 阳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3 非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4 添加剂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3.4 废水水煤浆复配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4.1 阴离子-阴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4.2 阴离子-阳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5 添加剂在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3.6 本章小结
4 工业有机废水中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4.3.1 添加剂的吸光度与浓度间的关系
        4.3.2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4.3.3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4.4.1 力场
        4.4.2 牛顿运动方程
        4.4.3 周期性边界条件
        4.4.4 系综
        4.4.5 计算时间和步长
        4.4.6 控温控压方法
        4.4.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设置
    4.5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5.1 模拟参数设置
        4.5.2 模拟结果分析
        4.5.3 吸附能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有机废水中酯类有机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5.3.1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5.3.2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5.4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5.4.1 模拟参数设置
        5.4.2 模拟结果分析
        5.4.3 吸附能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含油废液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3.1 含油废液煤浆的成浆特性
        6.3.2 含油废液煤浆的稳定性
    6.4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4.1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6.4.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
    6.5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6.5.1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的煤粉特性
        6.5.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分散稳定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有机溶剂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相互作用能计算方法
        7.3.1 极性相互作用能
        7.3.2 静电相互作用能
        7.3.3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7.3.4 空间稳定作用能
    7.4 实验结果讨论
        7.4.1 废液水煤浆的微观形貌
        7.4.2 不同添加剂的分散效果
        7.4.3 黄原胶含量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7.4.4 Zeta电位测量值
        7.4.5 接触角测量值
        7.4.6 离子浓度
    7.5 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7.6 黄原胶作用机理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 界面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泡沫
    1.2 泡沫失稳机理
        1.2.1 液膜排水
        1.2.2 气泡聚合
        1.2.3 气泡歧化
    1.3 影响泡沫稳定性因素
        1.3.1 表面张力(γ)
        1.3.2 表面粘度
        1.3.3 连续相粘度
        1.3.4 表面张力“修复效应”
        1.3.5 表面相互作用
        1.3.6 泡沫中气体扩散
    1.4 蛋白质基泡沫体系
        1.4.1 蛋白质稳定泡沫体系
        1.4.2 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1.4.3 蛋白质/多酚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1.4.4 蛋白质/多酚/多糖复合物稳定泡沫体系
    1.5 气/液界面表征方法
        1.5.1 动态界面张力测量
        1.5.2 界面流变学
        1.5.3 非线性界面流变学
        1.5.4 界面微流变学
    1.6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酪蛋白酸钠与单宁酸相互作用的光谱学和热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浊度和粒径变化
        2.3.2 内源荧光及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4 圆二色光谱(CD)分析
        2.3.5 Na-Cas和TA之间相互作用热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体相、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a-Cas与TA在体相中相互作用
        3.3.2 Na-Cas/TA复合物的泡沫性质
        3.3.3 Na-Cas/TA复合物的界面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气/液界面吸附机理及其界面分布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泡沫稳定性分析
        4.3.2 泡沫形态分析
        4.3.3 气泡界面形态分析
        4.3.4 Na-Cas/TA复合物的界面吸附动力学和结构重排
        4.3.5 振幅扫描和频率扫描
        4.3.6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4.3.7 吸附层蛋白定量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4.3.8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和没食子酸相互作用对其界面行为和泡沫性质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浊度、ζ电位以及表面疏水性(H_0)分析
        5.3.2 荧光淬灭机理分析
        5.3.3 FTIR光谱分析
        5.3.4 泡沫性质分析
        5.3.5 Na-Cas/GA复合物的界面流变性质
        5.3.6 频率和振幅扫描
        5.3.7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对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线性和非线性界面扩张流变性质及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泡沫性质
        6.3.2 气泡界面形态
        6.3.3 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性质
        6.3.4 利萨茹曲线(Lissajous curve)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单宁酸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协同作用对酪蛋白酸钠基复合物泡沫性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2.3 实验方法
    7.3 结果和分析
        7.3.1 Na-Cas/OSA-starch混合物相行为
        7.3.2 Na-Cas/OSA-starch混合体系与TA的结合
        7.3.3 复合物在气/液界面吸附、重排分析
        7.3.4 剪切流变特性
        7.3.5 泡沫微流变性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羧甲基纤维素对酪蛋白酸钠/单宁酸复合物界面扩张流变性质及泡沫性质的影响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8.2.2 实验仪器
        8.2.3 实验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泡沫性质分析
        8.3.2 气泡界面形态
        8.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
        8.3.4 界面性质分析
        8.3.5 振幅扫描
        8.3.6 频率扫描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用于在线测量水体中对氯苯酚浓度的光纤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对氯苯酚的来源及危害
    1.3 对氯苯酚的吸附及选择性敏感材料
        1.3.1 树脂
        1.3.2 活性炭
        1.3.3 分子印迹聚合物
    1.4 对氯苯酚的测量方法
        1.4.1 离线测量
        1.4.2 在线测量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1.5.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3 课题研究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光纤传感器的制备
        2.2.1 对氯苯酚敏感材料膜的制备
        2.2.2 D形结构光纤的制备
        2.2.3 光纤传感器的制备
    2.3 实验装置及运行
        2.3.1 测试腔室设计
        2.3.2 传感器测量系统设计
    2.4 材料表征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3 比表面积(BET)
        2.4.4 光学显微镜
    2.5 溶液浓度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对氯苯酚选择敏感材料研究
    3.1 引言
    3.2 4-CP@MIP和 NIP的表征
        3.2.1 FT-IR
        3.2.2 SEM
        3.2.3 BET
    3.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
        3.3.1 静态吸附分析
        3.3.2 4-CP@MIP和 NIP的选择性
        3.3.3 4-CP@MIP和 NIP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3.3.4 4-CP@MIP和 NIP的吸附热力学模型
        3.3.5 p H对4-CP@MIP和 NIP吸附性能的影响
        3.3.6 4-CP@MIP和 NIP的吸附重复性
    3.4 4-CP@MIP和 NIP的解吸附条件优化
        3.4.1 解吸附剂对4-CP@MIP和 NIP吸附性能影响
        3.4.2 解吸附温度对4-CP@MIP和 NIP吸附性能影响
        3.4.3 解吸附时间对4-CP@MIP和 NIP吸附性能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选择性测量4-CP浓度的光纤传感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光纤传感器测量原理
        4.2.1 D形光纤光传输原理
        4.2.2 光纤传感器测量原理
    4.3 光纤传感器表征
        4.3.1 光学显微镜
        4.3.2 传感器表面形貌 SEM 表征
    4.4 光纤传感器灵敏度影响因素
        4.4.1 D形光纤传感区厚度
        4.4.2 光纤传感器不同敏感膜
        4.4.3 敏感膜涂覆厚度
    4.5 光纤传感器性能参数研究
        4.5.1 光纤传感器的检测下限
        4.5.2 光纤传感器响应时间和重复性
        4.5.3 光纤传感器选择敏感性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取得研究成果

(7)功能微针电极的构建及在海岸带水体典型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岸带水体中的金属元素
        1.1.1 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及途径
        1.1.2 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
        1.1.3 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研究意义
    1.2 海岸带水体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1.2.1 原子光谱法
        1.2.2 分子光谱法
        1.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2.4 电化学分析法
    1.3 电化学溶出伏安法
        1.3.1 溶出伏安法分类
        1.3.2 溶出伏安法原理
        1.3.3 溶出伏安法检测系统
    1.4 不同电极在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
        1.4.1 汞电极
        1.4.2 碳电极
        1.4.3 金属电极
        1.4.4 化学修饰电极
        1.4.5 微电极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树枝状纳米金/阳离子交换膜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水中Cu的形态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AuNDs/Nafion/MNE的制备
        2.2.4 海水样品采集及处理
        2.2.5 电化学表征及检测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uNDs/Nafion/MNE的表征
        2.3.2 AuNDs/Nafion/MNE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2.3.3 AuNDs/Nafion/MNE用于Cu~(2+)溶出伏安检测的机理
        2.3.4 AuNDs/Nafion/MNE用于Cu~(2+)溶出伏安检测的实验条件优化
        2.3.5 AuNDs/Nafion/MNE用于Cu~(2+)溶出伏安检测的性能
        2.3.6 AuNDs/Nafion/MNE用于Cu~(2+)检测的重复性、重现性和选择性
        2.3.7 AuNDs/Nafion/MNE用于海水中Cu的形态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多孔金/聚多巴胺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水中Cu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P-Au/PDA/MNE的制备
        3.2.4 海水样品采集及处理
        3.2.5 电化学表征及检测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u/PDA/MNE的表征
        3.3.2 P-Au/PDA/MNE的电化学性质
        3.3.3 P-Au/PDA/MNE对 Cu~(2+)的溶出伏安响应
        3.3.4 P-Au/PDA/MNE用于Cu~(2+)溶出伏安检测的实验条件优化
        3.3.5 P-Au/PDA/MNE用于Cu~(2+)溶出伏安检测的性能
        3.3.6 P-Au/PDA/MNE用于Cu~(2+)检测的重复性、重现性和选择性
        3.3.7 P-Au/PDA/MNE用于海水中Cu的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金纳米簇/导电聚合物膜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Fe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AuNCs/PEDOT-PSS/MNE的制备
        4.2.4 海岸带河水样品采集及处理
        4.2.5 电化学表征及检测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uNCs/PEDOT-PSS/MNE的表征
        4.3.2 AuNCs/PEDOT-PSS/MNE的电化学性质
        4.3.3 AuNCs/PEDOT-PSS/MNE对 Fe~(3+)的溶出伏安响应
        4.3.4 AuNCs/PEDOT-PSS/MNE用于Fe~(3+)溶出伏安检测的实验条件优化
        4.3.5 AuNCs/PEDOT-PSS/MNE用于Fe~(3+)溶出伏安检测的性能
        4.3.6 AuNCs/PEDOT-PSS/MNE用于Fe~(3+)检测的重复性、重现性和选择性
        4.3.7 AuNCs/PEDOT-PSS/MNE用于海岸带水体中Fe的检测
    4.4 小结
第5章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花状铋纳米片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Pb的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3DrGO/F-BiNSs/MNE的制备
        5.2.4 电化学表征及检测过程
        5.2.5 电极重复性、重现性和选择性的评价
        5.2.6 海岸带水体样品采集及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DrGO/F-BiNSs/MNE的表征
        5.3.2 3DrGO/F-BiNSs/MNE对 Pb~(2+)的溶出伏安响应
        5.3.3 3DrGO/F-BiNSs/MNE用于Pb~(2+)溶出伏安检测的实验条件优化.
        5.3.4 3DrGO/F-BiNSs/MNE用于Pb~(2+)溶出伏安检测的性能
        5.3.5 3DrGO/F-BiNSs/MNE用于海岸带水体中Pb的检测
    5.4 小结
第6章 金-汞功能化微针电极用于海岸带水体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Au-Hg/MNE的制备
        6.2.4 海岸带水体样品采集及处理
        6.2.5 电化学表征及检测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u-Hg/MNE的电化学表征
        6.3.2 Au-Hg/MNE的电位窗口
        6.3.3 Au-Hg/MNE用于Cu、Pb、Cd同时检测的溶出伏安响应
        6.3.4 Au-Hg/MNE用于Cu、Pb、Cd溶出伏安检测的性能
        6.3.5 Au-Hg/MNE用于海岸带水体中Cu、Pb、Cd的同时检测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高岭土胶体与Eu(Ⅲ)/Am(Ⅲ)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核能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2 放射性核素的迁移
    1.3 胶体概述
        1.3.1 胶体的来源
        1.3.2 胶体的基本性质
        1.3.3 胶体的制备与分离
    1.4 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的相互作用
        1.4.1 胶体的稳定性
        1.4.2 胶体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作用
        1.4.3 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的迁移
    1.5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目标
        1.5.4 创新点
第二章 高岭土胶体的稳定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胶体的制备与分离
        2.1.3 胶体的表征
        2.1.4胶体稳定性实验
        2.1.5 DLVO理论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胶体的表征
        2.2.2 胶体浓度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2.2.3 温度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2.2.4 pH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2.2.5 不同价态阳离子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2.2.6 胡敏酸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2.3 DLVO理论计算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岭土胶体对Eu(Ⅲ)/Am(Ⅲ)的吸附行为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吸附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高岭土胶体对Eu(Ⅲ)的吸附作用
        3.2.2 高岭土胶体对Am(Ⅲ)的吸附作用
        3.2.3 石英砂对Eu(Ⅲ)和Am(Ⅲ)的吸附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岭土胶体-Eu(Ⅲ)共迁移行为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石英砂的预处理与表征
        4.1.3迁移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Eu(Ⅲ)的单独迁移
        4.2.2 高岭土胶体的单独迁移
        4.2.3 胡敏酸的单独迁移
        4.2.4 高岭土胶体-Eu(Ⅲ)的共迁移
        4.2.5 胡敏酸-Eu(Ⅲ)的共迁移
        4.2.6 高岭土胶体-胡敏酸-Eu(Ⅲ)的共迁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岭土胶体-Am(Ⅲ)共迁移行为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迁移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Am(Ⅲ)的单独迁移
        5.2.2 高岭土胶体的单独迁移
        5.2.3 高岭土胶体-Am(Ⅲ)的共迁移
        5.2.4 胡敏酸对高岭土胶体-Am(Ⅲ)共迁移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特性及危害
    1.3 地下水中“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4 地下水中“三氮”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1.5 地下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净化方法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测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2.1.4 地下水化学与质量
    2.2 样品采集测试
        2.2.1 采样点位置选择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3 样品检测方法
    2.3 小结
第3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特性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3.1.2“三氮”降解菌筛选
        3.1.3 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筛选
        3.1.4 复合菌的制备
        3.1.5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
        3.1.6 复合菌的作用效果
        3.1.7 降解菌特性
        3.1.8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
        3.1.9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中间代谢产物
        3.1.10 C/N、pH值、DO浓度及温度影响
        3.1.11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复合菌的制备结果
        3.2.2 复合菌的生长规律分析
        3.2.3 复合菌作用效果研究
        3.2.4 单菌与复合菌的作用能力对比分析
        3.2.5 降解菌特性分析
        3.2.6 复合菌去除氮的过程分析
        3.2.7 复合菌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途径分析
        3.2.8 C/N影响分析
        3.2.9 pH值影响分析
        3.2.10 DO浓度影响分析
        3.2.11 温度影响分析
        3.2.12 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相互作用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1.2 生长规律研究
        4.1.3 降解菌相互关系
        4.1.4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
        4.1.5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
        4.1.6 降解菌相互作用
        4.1.7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菌种生长规律
        4.2.2 降解菌的相互关系分析
        4.2.3 磺胺类抗生素对氮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4.2.4 氮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作用分析
        4.2.5 降解菌相互作用分析
        4.2.6 除氮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5.1.2 复合菌的性能表征
        5.1.3 脱氢酶活性
        5.1.4 胞外酶活性
        5.1.5 EPS胞外聚合物
        5.1.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
        5.1.7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
        5.1.8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
        5.1.9 复合菌的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
        5.1.10 除氮降解酶活性
        5.1.11 除氮功能基因鉴定
        5.1.12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
        5.1.13 微生物菌群结构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复合菌的性能分析
        5.2.2 脱氢酶活性分析
        5.2.3 胞外酶活性分析
        5.2.4 EPS胞外聚合物分析
        5.2.5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表面吸附分析
        5.2.6 活性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体内摄取分析
        5.2.7 失活复合菌对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分析
        5.2.8 胞内酶、膜周酶和胞外酶的生物降解分析
        5.2.9 除氮酶活性分析
        5.2.10 除氮功能基因的分析
        5.2.11 复合菌的微观形态、官能团分析
        5.2.12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火山渣负载复合菌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特性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6.1.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测定
        6.1.3 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弥散度的测定
        6.1.4 颗分试验
        6.1.5 破碎率与磨损率测试
        6.1.6 盐酸可溶率测试
        6.1.7 吸水率测试
        6.1.8 电荷零点的测试
        6.1.9 其他物理参数
        6.1.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6.1.11 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检测
    6.2 结果与讨论
        6.2.1 载体材料与火山渣材料的简述
        6.2.2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
        6.2.3 水动力弥散系数
        6.2.4 火山渣粒径分布
        6.2.5 破碎率与磨损率、盐酸可溶率、吸水率分析
        6.2.6 电荷零点分析
        6.2.7 火山渣表面微观形态分析
        6.2.8 火山渣矿物成分和物质成分分析
        6.2.9 官能团分析
        6.2.10 复合材料对“三氮”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分析
        6.2.11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净化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技术的动态模拟研究
    7.1 实验部分
        7.1.1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7.1.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7.1.3 微生物强化去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试验
        7.1.4 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官能团
        7.1.5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试验
    7.2 结果与讨论
        7.2.1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模拟研究
        7.2.2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3 火山渣复合材料动态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4 氮、磺胺类抗生素在岩性介质中动态迁移规律分析
        7.2.5 微生物强化方法在岩性介质中去除氮-磺胺类抗生素模拟研究
        7.2.6 介质附着降解菌前后的微观形态、物质成分分析
        7.2.7 介质的官能团分析
        7.2.8 降解菌原位注入去除目标物的模拟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电催化还原及其耦合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氮气电催化还原
        1.2.1 氮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
        1.2.2 氮还原电解体系的优化
    1.3 气体小分子电催化耦合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工作中所使用的药品或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的物理表征
        2.3.1 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2.3.2 材料的组成与物化特性分析
        2.3.3 材料对气体分子吸附能力测试
    2.4 电化学测试与产物分析
        2.4.1 电化学测试
        2.4.2 原位同步辐射红外光谱测试
        2.4.3 产物分析
    2.5 DFT理论计算
第3章 氟掺杂碳材料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高效电催化氮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的制备
        3.2.2 材料物理表征
        3.2.3 电化学测试分析
        3.2.4 DFT理论计算
    3.3 分析与讨论
        3.3.1 催化剂物理表征
        3.3.2 电化学测试分析
        3.3.3 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硼氮共掺杂的富缺陷碳材料用于常温常压下高效电催化氮还原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的制备
        4.2.2 材料的物理表征
        4.2.3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4.2.4 电催化氮还原产物分析
        4.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
    4.3 分析与讨论
        4.3.1 理论计算分析催化活性
        4.3.2 实验结果验证活性位点
        4.3.3 构造缺陷提升催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与二氧化碳电催化耦合制备尿素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制备与钯铜合金纳米颗粒的负载
        5.2.2 材料的物理表征
        5.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5.2.4 电催化产物检测
        5.2.5 原位同步辐射红外光谱测试
        5.2.6 DFT理论计算分析
    5.3 分析与讨论
        5.3.1 材料的物理表征
        5.3.2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3.3 原位表征追踪电催化过程
        5.3.4 同位素标记实验
        5.3.5 理论计算与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OF SOLID-LIQUID ADSORPTION SYSTEM BY USING THE FLOW INJECTION-SPECTROPHOTOMETRY 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D]. 孙宁. 浙江大学, 2021(09)
  • [2]聚苯胺磁性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李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流动液液萃取和流动光催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兰亚林. 辽宁大学, 2021(02)
  • [4]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D]. 王双妮. 浙江大学, 2021
  • [5]酪蛋白酸钠基泡沫体系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 占福朝.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6]用于在线测量水体中对氯苯酚浓度的光纤传感器研究[D]. 刘慧敏.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7]功能微针电极的构建及在海岸带水体典型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韩海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1)
  • [8]高岭土胶体与Eu(Ⅲ)/Am(Ⅲ)的相互作用研究[D]. 孙亚楼. 兰州大学, 2020
  • [9]地下水中氮—磺胺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净化机理及技术研究[D]. 董甜姿.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电催化还原及其耦合反应的研究[D]. 陈晨. 湖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固液吸附系统的相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