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坳陷东部新生界盆地改造构造及其与油气关系分析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界盆地改造构造及其与油气关系分析

一、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睿[1](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李守开[2](2019)在《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文中提出惠民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西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该区开展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研究不仅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深入认识该区的伸展盆地构造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与油气勘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生代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年代学的系统解析,进一步识别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分布并划分类型,探讨其形成的控制因素、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关系。本区的新生代断层可分为四级。这些断层按平面分布与组合型式可划分为5种主要类型:锯齿状-肘状弯曲、断层分叉、雁列-帚状断层组合、侧列-平行式断层组合和限制-切割型交接断层组合。按剖面上的共生组合可划分为5种构造组合样式:铲状-坡坪式低角度正断层及伴生构造组合、斜滑正断层构造组合、铲状正断层扇、阶梯状或多米诺式构造以及地堑—地垒构造。宁南—无南断层带主要在孔店组沉积期强烈活动。临商断层带在沙三-沙二段沉积期活动最为强烈,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仍有较强烈活动。夏口断层带在孔店组沉积期活动较强;沙四段沉积期活动较弱;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期活动最为强烈;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期仍有较强的继续活动。该区可划分为3个一级变换构造带、8个二级变换构造带和10个主要的三级变换构造带;控制其发育的主要因素为:中生代先存基底断裂、大型正断层系的分段活动与生长连接和不均匀伸展作用。孔店组沉积期形成了一级变换构造带的雏形与沿宁南-无南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的轮廓;沙四段沉积期形成了沿夏口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的雏形;沙三-沙二段沉积期形成了沿临商断层发育的二级变换构造带轮廓;沙一-东营组沉积期主要形成众多的三级变换构造带。变换构造带控制了主力生烃洼陷的形成,影响了储集层的发育,并可提供相关的油气圈闭。本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应主要集中在临南洼陷及周缘的二级和三级伸展变换构造带附近。

姜永昶[3](2019)在《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调节带作为一种重要的油藏控制单元逐渐被专家学者重视。惠民凹陷位于济阳坳陷西南部,内部断层十分发育,多性质、多方向、多期次活动的断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构造调节带,控制了油气的运聚成藏与时空分布。本论文利用惠民凹陷三维地震、钻井、录测井、油气藏以及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对构造调节带进行了识别和划分,并分析其发育演化特征,建立了演化模式。基于典型区带的系统解剖,明确不同类型构造调节带对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分析油气运聚方式,建立研究区构造调节带控藏模式。针对研究区典型扭张构造背景,根据区域构造应力场、走滑作用强弱、有无先存断裂以及先存断裂与构造调节带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将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划分为扭张型强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扭张型强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扭张型弱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扭张型弱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以及伸展型构造调节带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构造调节带具有不同的发育演化特征和空间展布。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对惠民凹陷的烃源岩、储层、圈闭、油气运聚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内一级构造调节带分隔了临南洼陷与惠民凹陷其他构造单元,区内沉积速率快,利于烃源岩发育。此外,二级和三级构造调节带发育位置易形成物源通道,形成不同类型的源-汇体系控制砂体发育及展布,从而控制沉积体系。就圈闭而言,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整体发育构造、构造-岩性圈闭,地层、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数量少,并且强走滑区发育圈闭规模较大。构造调节带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体系,复活派生型调节带派生断层与地层组成了良好的输导通道,复活单一型调节带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起到分隔油气作用。综合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要素、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分析,本论文建立了三种调节带成藏模式:扭张型强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以近源供烃为主,油气通过调节带断层和砂体运移,在构造高部位成藏,主干断层起封堵作用;扭张型弱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以远源供烃为主,油气通过断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运移,在构造高部位成藏,调节带起封堵作用;扭张型弱走滑复活派生型、单一型构造调节带以远源供烃为主,油气通过断裂-不整合-砂体输导体系运移,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为低势区有利油气聚集,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起到封堵作用。

路智勇[4](2019)在《东辛地区古近系断层调节带特征及控油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东辛地区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东段,是东辛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受复杂的张扭以及底辟作用的控制,在主断层间的平行发育段、叠覆带、相互靠近区域与单条主断层的转折端以及尾端发育不同类型的断层调节带。5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显示,调节带的主断层与调节断层间的组合样式与活动性特征不但控制了东辛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的油藏类型及原油分布特征,还与注采井网等相配合影响着区内的剩余油分布。针对东辛地区断层调节带类型划分不统一、构造样式解剖不清楚以及控油特征不明确的问题,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对东辛地区的断层调节带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不同类型断层调节带的构造特征,并建立了对应的识别标志。通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断层调节带的演化模式;通过断层调节带活动性与原油成藏期的耦合关系分析,阐明了断层调节带的控油作用,为东辛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东辛地区古近系沙二段是主要的含油层系,为一套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的发育特征受区内的二级断层影响较大,井上的地层大部分不同程度的遭受断失作用的影响,二级断层造成的地层断失现象明显,能将沙二段大部分甚至全部地层断失掉,三级断层也能造成井上沙二段的大幅度断失,四级及其以下的断层只能造成个别砂层组的断失或者厚度的减薄。按照主断层的数量、形态及调节断层的样式识别出东辛地区的10个小型断层调节带,并系统的划分为5类7型;其中多条断层控制型主要有平行对向型、平行同向型、叠覆同向型、叠覆对向型与趋近型,单条断层控制型主要有断层转折端内敛型与断层倾末端发散型。平行型断层调节带的调节断层在平面上与主断层平行;在剖面上,平行同向型呈反向或者同向断阶样式,平行对向型则表现为复式地堑构造;叠覆型断层调节带的调节断层在平面上呈雁列式与主断层斜交,在剖面上呈花状或马尾状展布;趋近型调节带的调节断层在平面上表现为一端收敛于中轴断层,另一端近平行展布的扇形,在剖面上则呈复合型花状;发散型断层调节带的调节断层在平面上呈收敛于主断层的凤尾状,在剖面上下部呈梳状,上部则为包心菜状;内敛型断层调节带的调节断层在平面上呈帚状收敛于主断层,在剖面上则表现为与主断层高角度斜交的梳齿状。发散型断层调节带面积较小,断层密度较大,断层样式复杂多变,地震识别难度大,要结合空间位置,综合利用沿层地震相干体和不同方向剖面的构造样式进行多方位判定。叠覆型断层调节带与趋近型断层调节带的地震剖面特征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要结合沿层相干对不同方向的剖面对比,进行综合判定。平行型断层调节带与内敛型断层调节带构造特征相对简单,通过沿层相干体与典型地震剖面特征分析即可识别。平行型断层调节带主要位于东部的辛镇平行断层系内,两侧的主断层多为油源断层;叠覆型断层调节带主要位于东营构造中呈侧列式分布的断层的叠覆区,两侧的断层也是油源断层;趋近型断层调节带发育在东营构造与辛镇构造的结合部,由四条油源断层呈一托三式的倒“由”字型相互靠近形成;内敛型断层调节带发育在东营构造西北部的断层转折端处,与弧形断层应力的释放有关;发散型断层调节带发育在辛镇构造西部的断层尾端,由主断层倾末端应力释放形成。东辛地区的叠覆型与平行型断层调节带形成最早,消失也最早,二者的主断层均为油源断层,为东辛地区含油性最好的断层调节带。其中平行同向型断层调节带的原油充注受两侧主断层的控制在调节带内呈爬坡式上升,为主断层的控制的“顺流型”模式;平行对向型断层调节带受内部反向对倾的调节断层的改造,构造高点位于断层调节带中部,原油充注受两侧主断层控制在自调节带的两侧向中部对流,为典型的主断层控制的“对流型”模式。虽然叠覆型断层调节带两侧的主断层为油源断层,但是内部原油的充注与分布更多的受中轴调节断层的控制,为调节断层控制的“单流型”模式。趋近型断层调节带形成稍晚,但是在空间上位于主油源断层的尾端,原油充注主要依靠调节断层对下伏地层中转站中原油的输导来实现,为典型的调节断层控制的“接力型”模式,含油性相对稍差。内敛型和发散性型断层调节带形成最晚。由于内敛型断层调节带空间上位于主油源断层凹面处,油气运移呈发散状,不利于原油的富集,发散型断层调节带的主断层对原油输导能力较弱,并且调节带位于主断层的尾端,不利于原油充注,二者的含油性最差。

刘池洋,黄雷,张东东,赵俊峰,邓煜,郭佩,黄翼坚,王建强[5](2018)在《石油贫富悬殊的成因:来自华北克拉通东部南北新生代盆地的启示》文中认为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渤海湾和河淮(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在空间分布上南北相邻,演化过程和阶段同步、表浅层构造特征总体相同、盆地面积相近.但两盆地的石油资源贫富悬殊:渤海湾盆地极为丰富,而河淮盆地至今尚未发现商业油藏.两盆地的深部结构构造、岩浆活动和今古地热场等差异明显:渤海湾盆地较河淮盆地地壳要薄、结构复杂、夹有多层低速层;岩浆活动强烈、今古地温场高;地震活动频发、深部作用活跃;各向同性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岩石圈均衡转换波长较短,趋于局部补偿.而河淮盆地深部结构简单,壳内介质较均匀,趋于区域补偿,除地壳厚度较薄外,前述各深部特征总体与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相近.这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的破坏南、北有别,北区遭受明显破坏,而南区遭受了改造,主要发生了地壳或岩石圈地幔结构和/或性质的局部变化,克拉通的完整结构和稳定性未被破坏.同沉积期水体中生物超常勃发繁盛是形成优质烃源岩的关键因素,其形成主要与盆地较高的地热背景,火山和深部热液喷溢等高营养物质的介入有关,即主要受控于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演化和深大断裂活动.两盆地的深部结构和今古地温场等差异与石油资源的贫富相对应和耦合,提示并说明二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此认识与中外富油气盆地(凹陷)中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条件和环境相吻合,并得到东非裂谷现代湖盆的佐证.据此本文推论和提出新的油气成生模式:石油是生物能与热能和其他相关能(如化学能、动能等)集成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石油的贫富,总体受区域大地构造-热环境和深部作用过程的控制,资源丰富的陆相盆地或坳(凹)陷与活跃的深部作用和较强烈的深浅部物质交换、外源烃参与生烃和能量集成转化密切相关.

苗全芸[6](2018)在《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过程》文中提出冀中坳陷为渤海湾盆地西北缘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油气藏形成分布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冀中坳陷东部地区(新三维连片地震覆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地质解释分析盆地新生代断裂系统、构造样式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地震、钻井、岩心及镜下薄片等资料研究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建立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型。最后探讨构造变形与油气藏形成分布的关系。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如下:盆地发育NE-NNE、SE-SSE、NW-NWW向三组主干基底断层,控制新生代盆地南、北区域呈镜像对称。研究区北部受NE-NNE向断层控制,均为SE-SSE倾向,古近纪伸展活动由西向东迁移,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研究区南部受NE-NNE向断层控制,多为NW-NWW倾向,NW-NWW向断层调节变形,古近纪伸展活动由东向西迁移,沉积中心向西迁移;研究区中部马西断裂带由走滑伸展逐渐变为以走滑活动为主,调节南、北区域伸展断层位移量。E1-2k-E2s4、E2s3-E2s2、E3s1-E3d三套构造层构造样式差异展布,构造层间构造样式叠合方式不同。E1-2k-E2s4构造层主要为“箕状半地堑”,部分区域发育简单“铲式半地堑”,马西断裂带中、北段发育正花状构造样式;E2s3-E2s2构造层大部分区域发育“铲式半地堑”,凤河营凸起、牛驼镇凸起及河间潜山地区发育坡-坪式断层控制的“复式半地堑”,马西断裂带中、北部发育正花状构造样式;E3s1-E3d构造层主要发育“铲式半地堑”,马西断裂带发育走滑花状构造样式,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受共辄主干断层控制发育不对称“堑式”。E2s3-E2s2构造层以继承型和利用型方式叠合于E1-2k-E2s4构造层之上,E3s1-E3d构造层以新生型叠合方式部分叠合于E2s3-E2s2构造层之上。E1-2k-E2s4、E2s3-E2s2构造层主干基底断层、新生次级断层组合方式表现正向裂陷特征,反映近NW-SE向局部伸展应力场;E3s1-E3d构造层,主干基底断层、新生次级断层组合方式表现斜向裂陷特征,反映NNW-SSE向近SN向局部应力场。盆地裂陷特征变化反映局部构造应力场发生顺时针旋转。盆地古近纪经历初始裂陷(E1-2k-E2s4)、强烈裂陷(E2s3-E2s2)、萎缩裂陷(E3s1-E3d)三个演化阶段。E1-2k-E2s4沉积期,先存大厂断层、大兴断层、沧西断层发生伸展活动,上盘发育NNE-NE向小型半地堑。E2s4沉积末期河间潜山、牛驼镇凸起地区变质核热隆升,导致断层面向上拱曲变形,核上部古近系甚至中新元古界遭受剥蚀。E2s3沉积期,大厂断层、大兴断层及沧西断层形态为坡-坪式,上盘发育复式半地堑。E2s3沉积末期,凤河营凸起、牛驼镇凸起、河间潜山地区变质核持续热隆升,断层面进一步弯曲抬升。受隆升变质核影响,拆离断层弯曲上段逐被遗弃,渐停止伸展活动。E3s1-E3d沉积期,拆离断层上盘次级断层或收敛、或切割原拆离断层弯曲下段,取代原拆离断层成为新一期盆地边界断层,盆地发育范围缩小。构造演化控制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构造活动控制沉积环境,进而控制成藏要素分期、分区发育。构造演化控制油气藏环洼(烃)聚集,断陷陡坡带、洼槽带发育构造类油气藏,斜坡带发育地层岩性类油气藏,洼槽向斜坡过渡区域发育构造-地层岩性复合类油气藏。变质核热隆升作用主要影响潜山油气藏形成发育。变质核早期热隆升,引起核上部地层弯曲变形,形成断背斜等潜山圈闭。核两翼洼槽区烃源岩发育,沿不整合面、或沿油源断层向潜山圈闭输送油气。

江沛宇[7](2018)在《多期变形叠加过程模拟研究 ——以渤海湾盆地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对区域板块构造环境、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特征具有分期性,成盆因素具有差异性。本文对11条贯穿全区的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复原,并结合150余篇国内外文献,对渤海湾盆地进行了系统的伸展率统计,沉降量分析,设计了4组相似比例模型进行实验:分别对北东向右行走滑模式;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北东向右行走滑模式;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近南北向伸展模式进行验证,并最终提出了分期异向叠加反时针旋转模式—即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近南北向伸展叠加反时针旋转模式。在Ek-Es4沉积时期,渤海湾盆地经历了北西-南东向的伸展变形作用,形成了北东走向的伸展断层;Es3-Ed沉积时期,盆地经历了近南北向伸展变形作用,在中部地区形成了近东西走向的伸展断层;Ng-Nm沉积时期盆地经历了局部的反转,在辽东湾-下辽河地区形成了部分逆断层。盆地在新生代主要以伸展作用为主,在晚渐新世由于受到了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敛作用导致了渤海湾盆地东部地区的反时针旋转,形成了位于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局部反转构造。

肖瑶[8](2018)在《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发育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惠民凹陷位于济阳坳陷西南部,整体呈北东东向、近东西向展布,内部断层十分发育,多性质、多方向、多期次活动的断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变换构造,控制了油气的运聚成藏与时空分布。本论文利用惠民凹陷三维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进行了识别,依据变换构造发育的几何学特征建立了划分方案与结构模式;通过变换构造主干断层与变换断层的活动性分析,对惠民凹陷古近系典型变换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恢复,建立演化模式;同时结合惠民凹陷区域构造应力背景以及凹陷构造特征,通过典型变换构造的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惠民凹陷古近系不同类型变换构造的成因机制。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依据其级别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及以下变换构造;其几何学特征多样,根据其两侧发育的主干断层在剖面上的相对倾向及平面上的相互展布关系,将其分为相向趋近型、相向叠覆型、背向叠覆型、同向趋近型和同向叠覆型变换构造。不同类型变换构造具有不同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展布。不同类型变换构造经历了不同的发育演化过程,变换构造主干断层活动时间决定了变换断层的活动时间,主干断层活动强度决定了变换断层的发育数量。临商断裂带及其附近显示了张扭型应力场,于各分支断层尾端及叠覆部位发育有张扭型变换构造,该类变换构造主要经历了主干断层发育、初始变形、二级派生变换断裂形成、三级变换断裂形成以及消亡阶段;夏口断裂带及其附近显示了扭张型应力场,于各分支断层尾端及附近发育有扭张型变换构造,兴隆寺与钱斜19井附近扭张型变换构造主要经历了先存断层发育、两侧断层活动、先存断层复活以及消亡阶段;惠民凹陷南坡以伸展应力为主,发育有伸展型变换构造,该类变换构造主要经历了主干断层活动、初始变形、复杂破裂以及消亡阶段。区域构造应力场、局部伸展与走滑应力的强弱配比关系以及先存断裂的发育共同控制和影响了变换构造的发育位置和平面展布。古近纪惠民凹陷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导致基底断层大量复活,为变换构造的发育提供了基础。统一区域应力背景下局部应力场的差异和变化影响着变换构造的发育。不同地区伸展与走滑应力的不同强弱配比关系控制着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先存基底断裂的发育影响着变换构造的平面展布。

隋青林[9](2014)在《德南地区古近系构造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德南洼陷位于临清坳陷东北部,平面上呈扇形,由主体洼陷和德5南的抬头寺次洼组成,延伸方向分别为北西向、北东向。洼陷的形成受到基底断层的控制,德南洼陷主体与抬头寺次洼之间隔为避雪店鼻状构造带。德南洼陷的沉积受德南断层的控制,土桥西断层则控制了抬头寺次洼的形成。德南断层与土桥西等断层构成“双地堑式”结构。本论文从地震及钻井等基本资料入手,通过对大量地震剖面详细分析,在构造层划分的基础上,着重对研究区主要断层发育特征、伸展构造和演化过程与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1、研究区的断裂发育具有多期次、多延伸方向、多种断裂类型、多种组合方式叠加的特点,断裂体系整体表现为NE向、近EW向,少量NW向。2、研究区古近系时期的NW-SE方向区域拉张应力导致研究区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形成了凹-凸相间以及箕状断陷、地堑等构造样式。相关的断裂NNE-NE向断层控制凹陷及构造带走向,形成了东西呈带的构造格局。而NWW向断层形成的横向变换带与NNE-NE向裂谷系横向相交,导致了构造或凹陷的南北分隔。3、研究区的断层发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期次,经历了三次区域性的构造转型。并最终形成了形成了两洼夹—凸的基本构造格局。本次对构造特征及演化机制的系统研究提升了临清地区德南洼陷及其周边2000km2区域古近系构造及相关方面的认识,为下步在此区域内对古近系展开勘探方向研究和目标评价提供依据。

徐小龙[10](2012)在《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综合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区三个凹陷地质结构和油气分布规律对比为主线,以探讨构造对沉积充填和成藏要素影响、相似地质结构凹陷含油气悬殊的主控因素为目的,对临清坳陷东南部的成藏要素和油气富集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合渤海湾盆地构造背景,借助盆地模拟等技术,对凹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沉积的影响进行研究。平面上,研究区三个凹陷形态均为窄长型(长宽比大于4),剖面上为“两凹夹一凸”的构造格局。断层活动因不同区段而不同,古近纪东濮凹陷内断层活动速率更大,继承性活动。东濮凹陷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北区隆起带上发育地垒、盐背斜等盐构造圈闭,继承性发育东西深洼陷带;而临清坳陷东部反转构造和沉积迁移明显,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不利。通过基础资料分析和热演化模拟,对研究区成藏要素进行剖析对比。东濮凹陷和临清坳陷东部在烃源岩面积、厚度和热演化程度上,表现出“一大一小、一厚一薄、一高一低”的特征。研究区主要发育自生自储自盖和古生新储两种类型储盖组合,因发育多套盐岩,东濮凹陷储盖组合好于临清坳陷东部。东濮凹陷在烃源岩组合类型、储盖组合类型等方面体现出“北好南差”的特征。北区与盐岩共生的烃源岩在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上好(高)于南区;以卫城-文留为沉积中心的盐岩发育区,纵向上形成多套封盖能力更强的盐-砂储盖组合,南区薄砂-泥储盖组合储集和封盖油气较弱。凹陷的类型、不对称结构和生油条件决定了凹陷的含油气程度。以总资源量和资源丰度为标准,继承型双断式东濮凹陷达到“富油气凹陷”标准,早断早衰双断式临清坳陷东部贫油。明确了东濮凹陷南北两区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既有油气严格受控断层发育、东侧洼陷向西侧高部位供油的油气分布共性,又有因北区烃源岩质量好于南区,北区发育盐岩盖层和异常高压,使得北区的油气储量几倍于南区的聚油分布个性。

二、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2.3.1 构造单元划分
        2.3.2 主要次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2.4 构造层与构造运动
第3章 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
    3.1 新生代断层分级
    3.2 新生代断层的平面分布与组合形式
    3.3 新生代断层的剖面构造样式
    3.4 主要断层新生代活动特征
        3.4.1 宁南—无南断层带
        3.4.2 临商断层带
        3.4.3 夏口断裂带
        3.4.4 营子街断层
第4章 新生代变换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4.1 伸展变换构造的分类
    4.2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特征
        4.2.1 一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4.2.2 二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4.2.3 三级变换构造带特征
    4.3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的成因
        4.3.1 中生代先存基底断裂构造的影响
        4.3.2 新生代大型正断层系的分段活动与生长、连接
        4.3.3 不均匀伸展作用与伸展应变的不均匀分布
    4.4 新生代伸展变换构造带的演化
第5章 变换构造与油气关系
    5.1 变换构造影响烃源岩的分布
    5.2 变换构造影响储层砂体的分布
    5.3 变换构造影响圈闭的形成
    5.4 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构造调节带研究现状
        1.2.2 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
        1.3.2 构造调节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1.3.3 构造调节带对圈闭发育展布的控制作用
        1.3.4 构造调节带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1.3.5 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发育演化特征
    2.1 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发育特征
        2.1.1 构造调节带级别
        2.1.2 构造调节带类型划分与特征解析
        2.1.3 扭张背景下的构造调节带类型划分方案
    2.2 构造调节带的演化特征
        2.2.1 扭张型强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
        2.2.2 扭张型强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
        2.2.3 扭张型弱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
        2.2.4 扭张型弱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
        2.2.5 伸展型构造调节带
    2.3 构造调节带演化过程
        2.3.1 扭张型强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
        2.3.2 扭张型弱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
        2.3.3 伸展型构造调节带
第三章 构造调节带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3.1 构造调节带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3.2 构造调节带对储层发育展布的控制作用
        3.2.1 一级构造调节带影响沉积体系发育
        3.2.2 二级构造调节影响砂体展布
        3.2.3 构造调节带控砂模式
    3.3 构造调节带对圈闭发育展布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构造调节带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4.1 构造调节带形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
        4.1.1 构造调节带断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4.1.2 构造调节带有利于断裂输导、封堵性的平衡
    4.2 构造调节带控制油气运移方向
        4.2.1 复活派生型
        4.2.2 复活单一型
    4.3 构造调节带控制影响油气分布
        4.3.1 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分隔油气
        4.3.2 调节带断裂的密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第五章 不同类型构造调节带油气成藏模式
    5.1 扭张型强走滑-复活派生型构造调节带成藏模式
    5.2 扭张型弱走滑复活单一型构造调节带成藏模式
    5.3 扭张型弱走滑复活派生型、单一型构造调节带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东辛地区古近系断层调节带特征及控油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断层调节带研究现状
        1.2.1 断层调节带研究概述
        1.2.2 断层调节带的定义和类型
        1.2.3 断层调节带的识别
        1.2.4 断层调节带的级别
        1.2.5 断层调节带的形成及演化
        1.2.6 断层调节带的控油作用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基本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构造及断裂体系特征分析
    3.1 地层格架建立
        3.1.1 地层岩电特征
        3.1.2 标准层的选择
        3.1.3 地层格架展布特征
第4章 断层调节带的识别
    4.1 调节断层的地震识别
        4.1.1 调节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4.1.2 调节断层的剖面形态及组合样式
        4.1.3 调节断层的地震识别标志
    4.2 断层调节带的运动学特征识别
        4.2.1 平面活动性的识别依据
        4.2.2 垂向活动性的识别依据
第5章 断层调节带类型及特征分析
    5.1 断层调节带的分类
        5.1.1 断层调节带类型
        5.1.2 转换带与变换带的关系
    5.2 断层调节带类型
    5.3 不同类型断层调节带特征
        5.3.1 两条断层控制的断层调节带
        5.3.2 单条断层控制的断层转换带
    5.4 不同类型断层调节带的分布规律
第6章 断层调节带的形成与演化
    6.1 不同级别断层的剖面演化特征
    6.2 断层调节带的演化模式
        6.2.1 叠覆型断层调节带的形成过程与模式
        6.2.2 平行型调节带的形成过程与模式
        6.2.3 东辛地区断层调节带的发育模式
第7章 断层调节带的控油作用研究
    7.1 平行同向型断层调节带
        7.1.1 平行同向型断层调节带原油分布特征
        7.1.2 平行同向型断层调节带控油作用
    7.2 平行对向型断层调节带
        7.2.1 平行对向型断层调节带原油分布特征
        7.2.2 平行对向型断层调节带控油作用
    7.3 叠覆型断层调节带
        7.3.1 叠覆同向型断层调节带原油分布特征
        7.3.2 叠覆同向型断层调节带控油作用
    7.4 趋近型断层调节带
        7.4.1 趋近型断层调节带含油特征
        7.4.2 趋近型断层调节带控油作用
    7.5 东辛地区原油的分布模式
    7.6 断层调节带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7.6.1 开发矛盾的类型及特征
        7.6.2 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7.6.3 断层调节带对注水开发的控制作用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石油贫富悬殊的成因:来自华北克拉通东部南北新生代盆地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盆地地质特征及演化类似
    2.1 渤海湾盆地
    2.2 河淮盆地
3 盆地石油贫富悬殊
    3.1 石油地质资源与发现
    3.2 烃源岩质量和规模及其石油资源
4 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沉积响应和改造的南北差异
5 盆地新生代岩浆活动与热演化有别
    5.1 岩浆活动
    5.2 地温场与热演化
        5.2.1 现今地温场
        5.2.2 古地温场
6 盆地深部作用和结构的不同
    6.1 地壳厚度与结构
    6.2 重磁场特征
    6.3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6.4 深部结构构造
    6.5 天然地震活动
7 综合分析与探讨
    7.1 两盆地异同分析与疑惑
    7.2 优质烃源岩形成的条件与环境
    7.3 进一步讨论
        7.3.1 两盆地及盆内石油贫富差异的可能成因
        7.3.2 其他含油气盆地的佐证
8 结论

(6)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华北板块东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研究现状
        1.2.2 渤海湾盆地构造研究现状
        1.2.3 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
        1.2.4 正向裂陷与斜向裂陷
    1.3 研究区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渤海湾盆地地质概况
        2.1.1 渤海湾盆地基底及地壳结构特征
        2.1.2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结构
    2.2 冀中坳陷地质概况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冀中东部构造单元划分
第3章 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结构
    3.1 盆地基底特征
        3.1.1 NE-NNE向断裂影响北部基岩分区分布
        3.1.2 NW-NNW、NE-NNE向断裂影响中、南部基岩分区分布
    3.2 盆地剖面结构特征
        3.2.1 北部断陷结构呈西断东超,沉积中心向东迁移
        3.2.2 中部断陷结构逐渐由西断东超向东断西超过渡
        3.2.3 南部断陷结构呈东断西超,沉积中心向西迁移
    3.3 变质核分布特征
        3.3.1 牛驼镇凸起地区
        3.3.2 河间潜山地区
        3.3.3 凤河营凸起地区
        3.3.4 变质核空间分布特征
    3.4 构造样式类型与展布
        3.4.1 构造样式基本类型
        3.4.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3.4.3 构造样式空间组合类型
第4章 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断裂系统
    4.1 主干断层分布特征
        4.1.1 NE-NNE走向断层控制古近系沉积
        4.1.2 NW-NNW近SN向断层古近纪早期活动,影响后期浅层断裂发育
        4.1.3 NEE近EW走向断层变换NE-NNE走向断层位移
    4.2 主干断层交切关系
        4.2.1 桐柏镇断层分割大厂断层与大兴断层
        4.2.2 河西务-大北伊断层、牛东断层浅层羽列、深层连锁
        4.2.3 大兴断层南段、牛东断层浅层左阶斜列、深层连锁
        4.2.4 马西断层变换牛东断层南段、河间断层北段伸展变形
        4.2.5 鄚州断层、出岸断层、五尺断层右阶斜列
        4.2.6 任丘断层、河间断层、留楚断层左阶斜列
        4.2.7 大王庄东断层、留楚断层共轭发育
        4.2.8 沧西断层、留路断层浅层平行分布、深层连锁
    4.3 主干断层活动性
        4.3.1 北部主干断层活动强度沿走向向北迁移,同时横向向东迁移
        4.3.2 中部马西断层早期走滑伸展、晚期明显走滑
        4.3.3 南部主干断层活动强度沿走向发生迁移,同时横向向西迁移
第5章 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5.1 变质核隆升时间厘定
        5.1.1 牛驼镇凸起变质核隆升时间
        5.1.2 河间潜山变质核隆升时间
        5.1.3 凤河营凸起变质核隆升时间
    5.2 变质核隆升对断面形态、地层沉积及断层活动的影响
    5.3 冀中东部不同构造带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
        5.3.1 大厂凹陷-凤河营凸起-武清凹陷北部演化过程
        5.3.2 廊固凹陷北部-武清凹陷中部演化过程
        5.3.3 廊固凹陷南部-牛驼镇凸起-霸县凹陷北部演化过程
        5.3.4 马西-任丘地区演化过程
        5.3.5 河间-肃宁地区演化过程
        5.3.6 留楚-杨武寨地区演化过程
    5.4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5.5 新生代盆地形成动力学探讨
第6章 冀中坳陷东部构造变形与油气藏形成分布的关系
    6.1 成藏要素的分时期、分区域发育特征
        6.1.1 烃源岩分时期、分区域发育
        6.1.2 储层分时期、分区带发育
        6.1.3 圈闭分布特征
    6.2 典型油气藏分析
        6.2.1 任丘潜山油气藏
        6.2.2 牛驼镇潜山油气藏
        6.2.3 河间潜山油气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期变形叠加过程模拟研究 ——以渤海湾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题目来源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前人研究成果及主要存在问题
        1.2.1 前人研究成果
        1.2.2 存在主要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区域应力背景分析
        1.3.2 伸展量恢复
        1.3.3 不同沉积地层的分布特征
        1.3.4 构造成因模型建立与实验验证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关键技术
    1.5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盆地地层单元
        2.2.1 中生界(Mz)
        2.2.2 新生界(Cz)
    2.3 构造格架特征
第3章 渤海湾盆地变形特征
    3.1 盆地构造单元
    3.2 各构造单元地层分布特征
        3.2.1 孔店组(Ek)
        3.2.2 沙河街组(Es)
        3.2.3 东营组(Ed)
        3.2.4 新近纪地层(Nm-Ng)
    3.3 主要构造单元变形样式
        3.3.1 沧县隆起
        3.3.2 埕宁隆起
        3.3.3 内黄隆起
        3.3.4 辽东湾坳陷
        3.3.5 渤中坳陷
        3.3.6 济阳坳陷
        3.3.7 黄骅坳陷
        3.3.8 冀中坳陷
        3.3.9 临清坳陷
    3.4 变形期次划分
    3.5 变形量估算
        3.5.1 假设条件与几何模型
        3.5.2 平衡剖面复原步骤
        3.5.3 伸展量和伸展率
        3.5.4 剖面复原结果及伸展率统计
第4章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4.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技术
        4.1.2 构造物理模拟的基本原则
        4.1.3 实验材料的选择
    4.2 模型设计与实验进行
        4.2.1 北东向右行走滑拉分模型
        4.2.2 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北东向右行走滑拉分模型
        4.2.3 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近南北向伸展模型
        4.2.4 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近南北向伸展叠加逆时针旋转模型
第5章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1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1.1 北东向右行走滑拉分模式
        5.1.2 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北东向右行走滑拉分模式
        5.1.3 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近南北向伸展模式
        5.1.4 分期异向伸展叠加逆时针旋转模式
    5.2 渤海湾盆地成因机制分析
        5.2.1 实验结果与盆地构造格架特征对比
        5.2.2 实验结果与地层分布特征对比
        5.2.3 实验结果与断层样式特征对比
        5.2.4 实验结果与伸展量对比
        5.2.5 板块构造环境分析
        5.2.6 盆地成因主控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发育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变换构造研究现状
        1.2.2 惠民凹陷研究现状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
    2.1 变换构造的判识原则
    2.2 变换构造的级别划分
        2.2.1 一级变换构造带
        2.2.2 二级变换构造
        2.2.3 三级及以下变换构造
    2.3 变换构造的发育特征
    2.4 变换构造的类型划分与模式建立
        2.4.1 相向型变换构造
        2.4.2 背向型变换构造
        2.4.3 同向型变换构造
第三章 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的演化过程
    3.1 主干断层与变换断层活动性分析
    3.2 变换构造演化过程的类型与模式
        3.2.1 张扭作用下控制的变换构造的演化过程
        3.2.2 扭张作用下控制的变换构造的演化过程
        3.2.3 伸展作用下控制的变换构造的演化过程
第四章 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的成因机制
    4.1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
    4.2 伸展与走滑应力强弱配比关系的影响
        4.2.1 张扭型
        4.2.2 扭张型
        4.2.3 伸展型
    4.3 先存断裂发育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德南地区古近系构造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2.3 断裂的组合与演化特征
第3章 伸展构造样式与构造变换带研究
    3.1 伸展构造样式分析
    3.2 构造变换带
第4章 构造演化过程与成因机制研究
    4.1 构造演化过程分析
    4.2 成因机制探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工区概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工区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与沉积发育特征
        2.1.1 古近系和新近系
        2.1.2 第四系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章 地质结构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3.1 凹陷结构及构造样式
        3.1.1 凹陷的几何学特征
        3.1.2 构造样式
    3.2 断裂体系及活动特征
        3.2.1 断裂体系分析
        3.2.2 典型断层描述及主要断层活动性分析
        3.2.3 断层活动规律
    3.3 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3.3.1 构造活动对盆地沉积的影响
        3.3.2 断裂活动周期对沉积旋回的控制
        3.3.3 构造迁移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第四章 成藏要素对比研究
    4.1 临清坳陷东南部成藏要素对比
        4.1.1 烃源岩特征
        4.1.2 储层特征
        4.1.3 盖层特征
        4.1.4 生储盖组合
    4.2 东濮凹陷成藏要素对比
        4.2.1 烃源岩特征
        4.2.2 储层特征
        4.2.3 盖层特征
        4.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五章 油气富集差异性对比
    5.1 油气富集差异性
        5.1.1 东濮凹陷与临清坳陷东部地区油气贫富差异
        5.1.2 东濮南北区油气贫富差异
    5.2 油气富集差异性的主控因素
        5.2.1 断裂体系控制油气在平面的宏观分布
        5.2.2 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生油强度控制油气的富集
        5.2.3 盐-砂有利储盖组合控制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5.2.4 异常高压控制油气运移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惠民凹陷新生代变换构造研究[D]. 李守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惠民凹陷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姜永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东辛地区古近系断层调节带特征及控油作用研究[D]. 路智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5]石油贫富悬殊的成因:来自华北克拉通东部南北新生代盆地的启示[J]. 刘池洋,黄雷,张东东,赵俊峰,邓煜,郭佩,黄翼坚,王建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11)
  • [6]冀中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过程[D]. 苗全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多期变形叠加过程模拟研究 ——以渤海湾盆地为例[D]. 江沛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惠民凹陷古近系变换构造发育演化及成因机制[D]. 肖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德南地区古近系构造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隋青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5)
  • [10]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D]. 徐小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

标签:;  ;  ;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界盆地改造构造及其与油气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