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与王忠的形象比较

阿Q与王忠的形象比较

一、阿Q与汪中形象比较论(论文文献综述)

胡锦超[1](2021)在《“革命文学”的张力 ——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为主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刘青[2](2020)在《论萧红小说的“越轨”表现》文中研究说明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色鲜明的作家,以其朴素而真实的思想,自然清新的文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意味的文学景观。萧红的“有意味”既体现于其阅人观物的独异,也表现在其文学表达的别致。种种“越轨”的背后是她那颗善良敏感之心对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悲悯。鲁迅在《生死场》的序言中谈到:“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1)鲁迅的评价肯定了萧红小说独特的艺术个性,而形成其艺术个性的核心在于“越轨”。综观萧红的小说创作,“越轨”的不仅是其“笔致”,也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本文抓住萧红小说“越轨”的特点,对萧红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独特性进行细致分析。首先,探讨萧红小说创作“越轨”的成因。萧红先天的“茬子”性格加之后天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她一颗敏感、倔强之心备受冷落、挫折,对爱和温暖的追求成为其一生的目标。她的文学创作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由展现,作品没有任何条框的约束,也并不在意是否符合传统的文学规范。平凡俗常的生活经过萧红的审美选择与思考发现,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其次,分析了萧红小说思想内容的“越轨”表现。通过文本细读,从对弱小者的理解与接受、故乡的写实与诗意呈现、女性意识及其超越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萧红小说思想内容的独特性与深刻性。萧红对底层人民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与接受,她真诚地认为“我的人物比我高”,坚持“文学应对着人类的愚昧”的文学观,面对宏大的抗日主题,萧红有独特的选材标准,即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通过日常生活的琐事传递出自己的悲悯情怀;萧红笔下的故乡,在写实与诗意间互相碰撞,融入了她对生命独特的感觉和思考,展现了独特的“萧红式”书写;在观照女性命运时,萧红不止于对男权的控诉,她的女性意识超越了性别之间的对抗,从人性和人情出发,站在人类生存意义的高度,既能感受女性之艰难,也能体贴男性之不易。再次,分析了萧红小说艺术特色的“越轨”表现。萧红笔下的文体、结构、语言都有独特的萧红味。萧红小说自由的文体,彰显了其不拘一格的自由追求,“情节的淡化”和“无中心人物”让她的作品成为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独特文体;散点透视的结构更是别具一格,时空的碎片化和情节的断裂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效果;稚拙的儿童式话语,带来了一种生疏新鲜的独特体验,温情絮语和悲情哀哭的变奏,交织碰撞出了空灵的感觉,奠定了悲喜交织的感情基调,这些都展现了萧红小说“越轨”的艺术魅力。最后,揭示萧红小说在“越轨”表现的背后,彰显的是萧红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关爱。萧红的小说创作对人性的清醒洞察、对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关怀,都突破了民族、阶级、时代的局限,表现的是对于人类物质生存和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萧红小说中深蕴的人类学内涵,使其“越轨”表现具有内蕴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独特的涵义。

郝一帆[3](2020)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文中认为鲁迅曾谦虚地说过自己可勉强称得上创作的作品有5部,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前三者均为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由此可以看出小说创作在鲁迅整体书写中的重要地位。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数量并不多,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同他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艺术的贡献密不可分。本文对鲁迅小说所进行的叙事诗学研究实则是对其叙事艺术的独特规律和文学本质的研究,进而考量了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诗学形成语境、叙事诗学主题、叙事诗学视角、叙事诗学策略以及叙事诗学演变。首先,第一章讨论了鲁迅小说叙事诗学形成语境是多元的。我们在研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之前,必须先了解其产生的土壤。鲁迅小说叙事诗学的形成受到了中国古代叙事传统与西方小说叙事言说的双重影响。同时,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与其翻译诗学密切相关。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亦受到“为人生”文艺观的影响,由此他走向了现实主义的书写。第二章论述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在鲁迅小说叙事诗学主题研究方面,前人极少由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本文正是由审美感官等维度切入,较为创新地分析了鲁迅小说中“吃人”“治疗”“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第三章分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鲁迅通过对其小说中叙述者的精心选择,使得他小说具备了种种新奇的叙述视角,如看客视角、狂人视角、儿童视角等,这些视角产生了陌生化的叙事效果。第四章剖析了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叙事诗学十分侧重对叙事话语的研究。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便采取了多样化的叙事策略:鲁迅小说具有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硬质”特质的叙事语言;亦有重复、反讽等多种创作技巧;此外,鲁迅小说中还蕴含着独特的“剪接”叙事结构与“圆形”叙事结构。最后,第五章从宏观层面来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可以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的创作将鲁迅的小说创作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需要关注的是,鲁迅小说中的诗化意味与理性意识呈现出了此消彼长之态,这一现象同鲁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创作背景等多方面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总而言之,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中深深蕴含着他对于社会、时代的现实主义视角的哲思,他将从中西、古今习得的叙事手法同自己个人的现实主义情怀、“为人生”的文艺观完美结合。他在小说创作中对于国民性的深刻揭示与深沉的哲学思考,则是鲁迅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所在,这对我们当下的创作与生活仍具有启迪与警示的作用。

任淑芸[4](2020)在《周立波小说创作的悖论研究》文中认为周立波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以作者、学者、文艺战士、基层工作者等多重身份出现的,他一直以革命者的姿态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前沿,并进行关于时代重大主题的文学书写。提及其作品,读者或简单地将其归于革命文学的范围,只看到其创作的政治功利性特征;或欣赏其作品中多姿多彩、细微逼真的乡村生活描写。总体上看,在评价周立波的文学史成就时,“阶段过程思维”与“永恒原则思维”互相排斥、不能兼容,前者强调特殊历史语境下政治书写的合理性;后者则注重用文学性、人性等大原则来检视周立波的写作实践。上述两种思维的偏至,导致周立波研究陷入了割裂、尴尬的境地。本文试图结合两种思维,以一种兼顾性、融合性视野,探究其创作中的政治性和文学性特征的张力关系,也可以说是探究其小说的政治性“构架”与文学性“肌质”的悖论关系,并将其置于文学传统中探讨其启蒙姿态、创作方法、主题传统、个人风格形成的历史渊源,以及他对丰富现代文学传统所做出的不应忽视的贡献。绪论部分旨在梳理周立波小说的创作概况和研究综述,并交待论文的选题理由及意义。第一章,政治性表达和自由生命形式书写的矛盾。第一,“人”与人的改造的纠缠。周立波小说中的“人”,既是具有强烈欲望的个体,同时又是被改造的主体。个人处在乡土文化传统中养成了固有的性格,却又面临着民族国家的政治意志的规训。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和人的改造的必然性,在周立波笔下被统合、被溶解了。第二,日常生活叙述与社会改造乌托邦理想的矛盾。周立波的小说显示出一种“历史必然规律”的抽象性认知,即蕴含着社会改造乌托邦理想,但文本具体叙述时,又落脚到现实的日常生活空间。日常生活的琐碎、杂芜扰乱了理论分析,因而超验的乌托邦理想无形中遭受着日常生活叙述的消解。小说在表达社会改造的显性革命追求下潜藏着隐形结构——人对物质的情感故事。第三,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本性的交织书写。主流意识形态书写和从民间体验开掘出的乡村民间本性的生活样态的书写交织在小说叙述中。在文本中,叙事在时代主流和民间本性的双重视域下展开,革命的政治伦理假借民间伦理达到国家政治的目标,同时国家现代性发展的诉求压制着乡村民间的声音,而民间人物并非全然按照革命本质要求的轨迹发展,反而借助革命在实现着个体的追求。第二章,从叙事技巧中窥探周立波创作的矛盾。第一,政治书写与人物塑造的冲突。周立波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既注重对意识形态立场的自觉表达,又要符合艺术规律的要求。一方面,小说在“一体化”写作规范下,作为政治意识代表的部分干部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在弱化;另一方面,通过小说中人物之间政治关系和情感关系的错位表达,可以窥见创造主体兼顾政治理念和情感倾向时左右为难的叙述。第二,叙事结构背后的思维特征。周立波在早期的小说中采用节奏紧凑的直线型结构,这符合革命叙事的内在逻辑。后期小说中,他自觉把控叙事节奏,紧凑的节奏背后是革命进展的需求,而舒缓的节奏背后是作者对景物和琐碎的日常场景的兴味,作者倾向于弛缓的节奏表达,这种场景的叙述消解着政治叙事。这类小说还在乡村革命的直线故事中嵌入“横断面”式结构来兼顾政治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表达需要。第三,小说文本的语言策略。周立波重视小说语言的雕琢,并采取了一定的语言策略来进行表达,书面语系统指向政治的理念、思维和要求等;方言系统指向乡土农民的生活经验、思维认知和情感表达方式等。小说通过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语言的互相渗透和错位的对话来表现国家意志和乡村民间互相纠缠的现实。这使得小说在进行宏大叙事时逼近了历史真实和现实细节。这也表现出作者在面对政治政策与农民利益的错位时,既要拥护政策,又要维护农民利益的复杂心理矛盾。第三章,文学传统视角下周立波创作的悖论。第一,文学文本与农民的关系。周立波的小说中农民成为历史的主角,他们在乡村革命中是革命的主力。在表现这种现实的同时,小说继承了新文学传统中对农民的启蒙任务,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现代性的启蒙,因而周立波一方面要改变以往精英批判的俯视姿态,表现对农民的尊重,一方面又要完成国家政治对农民的规范要求,这使其小说呈现出既书写政治启蒙又突出农民历史性地位的矛盾态度。第二,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发展和变异。周立波的小说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表现出一种被压抑的浪漫主义倾向,其后期创作还表现出一种唯美主义的倾向。我们不以“主义”确证他的创作方法,但可探索到他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注入抒情性元素,在强调“真实”的同时追求诗情和幻想的浪漫、唯美的抒情性表达,在这种矛盾的创作方法下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第三,主题传统中呈现的悖论性特征。周立波的小说在农村革命、平民化英雄主义和农村妇女解放三个方面的主题上都表现出一种悖论性特征:在显性的主题方面,周立波同当时的小说一样分别写出了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阶级斗争(包括国家的建立和创业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农村妇女从家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活动等。在具体叙述时,周立波在三个主题中都“融合”并“改造”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中的因子——农民的阶级斗争是基于民间伦理的认知思维、“新人”的政治表率作用是基于个体的道德品质、农村妇女的解放有赖于个体的价值追求与新社会结构模式的合力作用。结语部分是对前文论述的的整合认知,对周立波的文学史地位进行反思。周立波难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可以说他的文学史地位正是一位跨越两个时代的才华横溢的作家所面临的宿命式困局。

袁雪[5](2020)在《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育审视》文中指出鲁迅作为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其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批判、对中国国民性的改造与重建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探索有着历久弥新的意义。其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教育矿藏。随着社会对语文学科美育价值的日渐重视,从美育角度探讨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内涵与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美育角度出发,针对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教学进行探究。首先,本文将中学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为审美形象与审丑形象进行美育价值的详细梳理,界定了文学作品中审美形象与审丑形象划分的标准及其类型,并用这一标准对中学鲁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逐一分析了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独特的美育价值。其次,本文通过对一线中学语文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辅之以具体课堂案例,对中学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美育教学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线教师针对鲁迅作品开展的美育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课前美育策划阶段,教师备课不够充分。在教学实施阶段中,课堂美育氛围低沉的现象十分明显。在课后拓展阶段,学生的美育活动缺失,美育教学的效果难以巩固。本文在发现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归因分析。最后,针对美育策划、教学实施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名师课堂教学实例提出中学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美育价值的实现策略。实现策略包括三大方面:转变理念、优化过程和创新活动。其中,转变理念从教师出发,提出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审美解读能力、教学策划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和审美距离调控能力,还要树立平等交流和多元解读的美育观念,更要打破局限,拓展美育视野。优化过程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主要包括详细备课、因材施教、巧用科技手段和借鉴学术成果四方面。创新活动则聚焦于课后,从创新设计课后作业和精心开发拓展活动两方面对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育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张佳鸣[6](2019)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流浪”成为贯穿其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母题。尤其是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创作历程中,“流浪叙事”成为作家一种常见的叙事模式。无论是对叙事主体“身体流浪”的写实,还是对文本内部“精神流浪”的揭示,20世纪的中国作家们其实是进行着一种“集体无意识”式的精神探寻,“中国往何处走?”、“中国人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作家心灵深处的一个永恒命题。历经“启蒙”、“革命”、“抗日”、“改革”等时空语境的更迭与转型,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形态也在时代话语与作家创作的互文性关系中发生了嬗变与转化。1920年代,“启蒙”话语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型,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围绕“异域国度”和“本国他乡”两个叙事场域展开了对“人”发掘的“启蒙”书写。一方面,早期中国留日学生当面临身在异国尊严的沦丧和生存的艰辛时,使他们产生了失根的流浪感。留日作家通过对于小说文本中流浪者自然欲求的挖掘与呈现以及流浪者主观情感的宣泄与外化,突出了“人”的本质价值,实现了对“人”的内在潜力的发掘性启蒙。另一方面,一些乡土作家的流浪叙事小说则是在“本国他乡”的维度中对缠绕于国民身上的束缚进行了解救性的启蒙。乡土作家的流浪叙述的重点在于揭示封建专制的腐化因子及落后的国民性如何一步步地制造了中国乡土大地的这群不幸的流浪者,而作家通过对流浪者境遇的揭示,表达了对封建专制和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批判,实现了对沉睡千年的个性解放意识的召唤与启蒙。伴随着五四启蒙运动的落潮,“革命”开始作为中国社会的优势话语形式影响于大众的各个阶层,并因为其召集作用和刺激效应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潜在势能。这样一种具有普泛性意义的现代性“革命”话语却是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实现了与传统革命话语中的“暴力”因子的再次中和而完成了其在社会语境中的合法性构成。革命结构的变化和革命内涵的转向,使流浪叙事小说在“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的不同时空语境呈现出差异化构型。1920年代中期的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的时代话语也直接影响了流浪叙事中主题归置和人物的漂泊走向,主人公曲折的流浪路线成为了革命终极实现的情节铺垫,“国民革命”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流浪者的人生宿命和必然选择。“国民革命”语境下的流浪叙事的焦点往往集中于控诉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军阀统治的暴虐。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与突变,不仅“革命”内涵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而且流浪叙事的主旨也在发展的“革命”语境中增加了新的质素。一系列政治事件的演变直接促使国内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的结构变化,中国革命史的叙述关键词也由“国民革命”转变为“土地革命”,于是“阶级”斗争的观念逐渐从潜隐的状态浮出历史的水面。流浪叙事也因革命文学的内容调整而无产阶级化,阶级意识成为统摄文本新的视角。流浪人物的悲惨境遇不再具有偶然的个体特征,而是“以点带面”地渲染阶级兄弟的普遍遭遇。于是在文本的阅读体验上就不是仅仅停留于人道主义的同情,更多释放的是阶级的对立与阶级的仇恨。流浪叙事也因试图强调文学的煽动性而踏上了过分政治功利化的道路。虽然有部分流浪叙事作品曾试图扭转这种过分左翼化的倾向,然而流浪叙事的主流在革命化的语境下阶级分析的痕迹还是异常明显的,叙事主旨对于“阶级性”的批判常常大于“反帝性”的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处于一种政治上被殖民的流浪状态。国家的分裂、民族的苦难以及家园的沦丧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危机意识,“抗日救亡”作为一个强势的时代语素在中国的革命民主化进程中日渐凸显。阶级矛盾的话语在民族危机中趋于弱化,争取国家独立的“抗日”救亡的话语强力却与日俱增。不同政党的路线与政策直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抗日”话语的现实走向。“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作家的创作对于“抗日救亡”话语的蔓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其中感情最为悲愤、陈词更为激昂的要算东北流亡作家。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使一部分“九一八”事变前就在关内谋生求学的东北作家有家难回;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迫使“九一八”事变后关外东北爱国进步作家南下入关。相通地缘情感和共同的家国使命使这群异地的流亡作家的流浪叙事小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风格和时代风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全面抗战的阶段。揭示日本侵略者对中华大地造成的创伤,描写战乱中家破人亡的流民百姓则成为了中国作家在这一时期文学关注的焦点,而小说中的流浪叙事则成为作家反映抗战现实、控诉日寇罪恶的常用书写方式。在全面抗战阶段,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小说中主人公流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偏居一隅的白山松水,而是将人物的流浪范围向广阔的中华大地的其他区域延伸。东北流亡作家小说的流浪叙事转变还表现在卷夹到流浪队伍中的社会阶层的变化,曾经在社会革命中遭到批判,在文学创作中受到贬抑的社会阶级分子也成为了流亡逃难队伍中的不幸一员,作家对包括地主在内的阶级成员流亡遭遇的发现和走向抗日的描写,对于广泛社会阶层的抗日情绪起到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全新话语时空。文学开始释放过分意识形态的“工具化”功能,而专注于“文本实验”的先锋文学此时出场。“流浪”作为先锋小说经常描述的叙事类型,以其另类的讲述方式和前卫的话语体系实现了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目的。以往作家所纠结的“通过什么样凄惨曲折的流浪故事呈现社会的复杂多变”的阐释模式被“怎么安排叙事者讲述流浪的故事实现文本的多元关照”的叙事模式所替代,于是流浪叙事完成了从“写什么类型流浪故事”到“怎么写流浪故事”的转换。随着市场对于社会辐射力的逐步增加,市场对于文学领域的渗透度也随之加深。“市场”逐渐成为文学叙事的强大的话语逻辑,尤其对于流浪叙事内容的转变更形成了一股无形的支配力,流浪叙事中无论是流浪者的身份确定还是价值观念的呈现,都深深地打上了“市场”的印迹。伴随着90年代初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在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绞杀下,道德的沦丧和精神的迷失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有感于“世风日下”的焦虑和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意识,学者们开始针对“人文精神”展开讨论和对话,在这种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下,文坛作家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学观也日趋分化,在文学表达上呈现出异常迥异的叙事方式,一方面,流浪叙事中表现了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人文精神的下滑与缺失表现了知识分子特有的忧虑和失望;另一方面,通过流浪叙事对传统道德的“虚伪”和知识分子的“责任”进行了解构和消解,表现出对“崇高的理想”则质疑和拒绝。如果说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文本形态因外在语境的更迭而发生了嬗变,那么其文本内部“和而不同”的叙事架构则因跨越时空的轮回而产生了对话。在20世纪中国流浪叙事小说中,从人物形象的建构上来看,中国作家主要塑造了流浪汉和流浪女两大人物群落。而流浪汉形象以其数目庞大、性格复杂的特征在流浪人物的画卷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作品生成时空背景的不同以及作家寄予理想的差异,使流浪汉呈现出极为复杂的人格特征,中国作家一方面侧重描写这群社会底层的流浪汉为了生存和发展挣扎与的奋斗,以及对于尊严和信仰的坚守与执着,呈现出了奋发进取的人格特征,这些进取型流浪汉寄托着作家抗争社会不公和高扬生命理想的文学期待。另一方面流浪汉也因流浪中摆脱传统伦理价值的约束而享受生命的欢愉,流浪于天地的宽广下感受野性的活力。虽然流浪的日子辗转漂泊,居无定所,可是他们却乐观自在,在充满了对于生命现状的满足,安于眼前生活的享受,呈现出自在享乐的人格特征,在自在享乐的人物身上,流露出作家对人性美好的社会健康的向往与渴望。在20世纪中国流浪叙事小说中,流浪女性因和“男权话语”的交流与碰撞而产生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女性的生理结构、社会身份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女性在流浪中更容易遭受生存的艰辛与苦难。面对流浪旅途的不幸与挑战,这些流浪女性也呈现出较为矛盾的性格特征:一方面表现出“地母”般的宽厚仁爱,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巫女”般的癫狂恣肆。如果说中国作家的流浪叙事中的“地母”型流浪女身上还残留着男权文化对女性的道德规范与价值预设,那么作家塑造“巫女”型流浪女的形象意义在于通过她们浪荡而恣肆的行为和癫狂而独立的性格实现了对传统男权话语的彻底颠覆。在20世纪中国流浪叙事小说中,自然场景已经成为流浪者生命旅途和人生追求的重要节点。“自然”不仅指涉现实生活的实体场景,更是一种精神领域的价值隐喻。在自然场景的跋涉已经成为流浪者的一种人格力量的显现和家园向往的象征。“自然”,一方面因为包容广大而获得一种价值的崇高,另一方面也因为深邃飘渺而具有价值的多义,流浪者对于自然的不同追求也体现出迥异的价值取向,有的试图从“荒凉的旷野”中汲取生命的原始强力,有的从“诗意的野地”中寻求自由人格的精神逍遥,而有的则在“跋涉的险途”实现对信仰的检验。这些流浪者与流浪场景的交互关系,不仅揭示了时代背景的差异,也体现作者人生理想的迥异。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小说中,通过流浪者在流浪场景的挣扎与对抗,呈现出悲剧性的美学形态。一方面,命运的无常、社会的无道、欲望的无度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艰难困境,流浪叙事通过对流浪者在这些困境中挣扎与沦陷的书写,对身处困处的人表达了人道同情与悲悯情怀。另一方面,流浪叙事中的流浪者以“刚健遒劲的形式”产生了悲壮美感:“刚健”传递出流浪主体反抗苦难与迫害时勇敢不屈的生命表达,而“遒劲”彰显了流浪主体在追求信仰与爱情时坚韧执着的精神魅力。“刚健”的生命与“遒劲”的精神叠加出流浪主体在苦难环境下不屈的反抗与执着追求的悲壮美感。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描绘了中国人在20世纪嬗变语境下的心理裂变轨迹,实现了与世界现代性话语的文化对接。通过流浪叙事的研究视角,既可以窥视中国人的文化选择与时代记忆,又能从崭新的维度审视中国小说在20世纪的流变历程与建构策略。20世纪中国作家通过在小说流浪叙事中的文学处理,实现了与20世纪中国关键话语节点的互动,完成了对于民族经验心理的时代记录。中国人对于“家园”的期待与满足,在流浪叙事的小说中得以想象和构建。从这个层面上来来看,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不仅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具有不可小觑的审美价值,而且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

穆莹[7](2018)在《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比较文学视域选题,从文学类型学比较切入,选取“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展开比较研究,力图兼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译介和影响研究”。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大放异彩,诞生了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沈从文、钱锺书等讽刺幽默大家、名家,使讽刺幽默小说成为了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支,是最有成就的小说类型之一。在西方,讽刺幽默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但迄今为止还只停留在单边研究和少量的个案比较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将中、西讽刺幽默小说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缺憾。本文有感于此,力图在以往个体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的“双向阐发”和价值判断。其总体框架由“影响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以及翻译、传播、接受、影响、效果研究等共同组成。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历程、杰出成就以及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接受、影响状况。其中,19世纪的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影响最为明显。而20世纪西方的讽刺幽默小说,或与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同步,或晚于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它们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多在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后。因此,它们和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不可能构成“影响关系”,但可以展开“平行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二章: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包括亲缘关系、交叉关系、平行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是怎样融汇了西方的喜剧智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拓展的。其中,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的高度契合,才使鲁迅由衷地倾向于果戈理和契诃夫,而不是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英、俄作家影响了、造就了作为幽默讽刺作家的老舍,狄更斯的幽默作品与老舍的幽默天性融合了。钱锺书的小说则较多地取法英法,这与钱锺书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在这里,将从写作类型、叙事方式、方法、喜剧的表达和笑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研究。指出在写作类型上,中、西都有写实和寓言两种类型;在叙事方式方法上,都有客观呈现和主观变形两种叙事方法;在喜剧表达上经常出现讽刺幽默与写实——揭露、漫画——夸张、反语——反讽、荒诞——怪异相结合的特征;在笑的艺术上都存在悲喜交融和含泪的笑等美学特性。进而探讨讽刺幽默小说共同的创作规律。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差异性特征。笔者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在平常与超常、写实与虚构、拘谨与放达、沉稳与飞扬、严肃与玩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心理心态等。通过这种比较,完成双向阐发,发现民族差异,实现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第五章:从总体上研究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总结各自的长短优劣,完成对比较的双方的价值判断,从而加深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为未来的讽刺幽默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鲁迅所言:“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是重讽刺、轻幽默,重写实、轻想象,重客观、轻主观。其讽刺是真实有力的,幽默则是拘谨凝重的。和英美相比,幽默是不算发达的。我们多的是政治讽刺、世态讽刺、风俗讽刺、道德讽刺、乃至人性讽刺,少的是轻松的幽默、充沛的喜感和玩笑的心态。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长短优劣,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游记体”的发达和“议论”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也是少有的。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我们看到,讽刺、幽默虽然是“孪生姐妹”、“同胞兄弟”,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或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并不等于是“连体”,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有的讽刺、幽默并重,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有的虽然讽刺、幽默兼而有之,但却或以讽刺为主,或以幽默为主,偏重于一方;还有的是讽刺与幽默分离,倾斜于纯讽刺;至于纯幽默在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优秀的讽刺幽默小说,讽刺和幽默多是紧密结合的。鲁迅和马克·吐温都认为,讽刺如果摒弃了幽默则沦为谴责,幽默脱离了讽刺则沦为玩笑。二者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更发现,中、西对讽刺和幽默都存在偏见和诋毁。所以,鲁迅说:“讽刺家,是危险的。”老舍也说过“幽默的危险。”在西方,讽刺幽默作品被禁毁、作家遭迫害和中国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讽刺难为,幽默不易,能坚持持久的更为难能可贵。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讽刺幽默;必须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文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作家要放纵心灵,放开手脚。超越拘谨、心有余悸等心理障碍,实现心志的大解放。

陈蘅瑾[8](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阚海英[9](2016)在《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文中指出比较文学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从文化交流的本意而言,强调个别文化传统的个性和差异是为了突出其发展路径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阐释性的交流中达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借鉴和融合。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不仅对蒙汉民族交流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为当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因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对探求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发展轨迹,总结蒙古族文学史发展规律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艺术审美研究等方面。研究论文比前期(1949-1977年)发表的更加可观。研究视野涉及比较研究、专门研究、单一研究、宏观研究以及女性文学视角研究等诸多领域。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译介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展开。

丰杰[10](2015)在《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1912-1949)这一时间段落,给予了辛亥革命叙事一个完整的意义空间。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作品,按其与辛亥革命的时间距离来划分,可分为“在场性”叙述和“历史性”叙述。“在场性”叙述的核心旨归是对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辛亥革命进行是非评判,并对民主共和进行理想化的建构。对于“从帝制到共和”这一国家制度的世纪转换,立场不同的文学家建构了全然不同的文学景观。将革命者、清遗民、旁观者、宗教界人士的“证词”综合起来,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辛亥革命。“在场性”叙述的形式载体,以古体诗歌为主,歌谣、传奇体小说、政论体小说为辅,极具“过渡之时代”的特征。“历史性”叙述承载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意义内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民国文学家对于辛亥革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愈加深入的思考和开掘。以一○年代、二O年代、三○年代作为时间轴,考察辛亥叙事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演变轨迹,不难发现民国文学辛亥叙事在三个层面上的价值。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从“臣民与国民”的角度,回答了“辛亥革命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的问题。除却那些抽象的政治层面的变化,民国文学家叙述了-场场“小我”的战役。从臣民到国民的跨越,意味着从生理、心理到精神层面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过程伴随着兴奋、艰难与阵痛,构筑着中华民族的现代人格。从这一意义来看,民国文学中的辛亥叙事,实际上将鲁迅式的绝望叙事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稀释,令今天的人们对辛亥革命于中国和国人的深刻影响,对于“国民身份”的来之不易有了更具象的认识。作为历史段落存在的辛亥革命,在民国作家的笔下,开启了“革命与城市”的叙事进程。从清末民初的《孽海花》,到一O年代的《广陵潮》、二○年代的《龙套人语》、三○年代的《大波》,明显地呈现出“空间感”的强化。对城市中普通人的辛亥变迁的展示、更为庞杂的人物架构和多线性的情节推进,令辛亥叙事逐渐具备了史诗气质,呈现出了日趋清晰的历史精神。这种历史精神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放大。国人在辛亥革命中得以成长,得以锻造。他们敢于投身历史,敢于表达意愿,敢于发出声音,敢于揭露真相,敢于为真理和民主献身。对这一历史精神的重新确认,是民国文学辛亥叙事的核心指向。民国作家的“革命叙事”,展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精神。一方面,民国文学家塑造了20世纪中国第一批具有“英雄”意义的革命党人形象。陈去病、陆士谔、杨尘因、姚鹓雏、鲁迅、田汉等等文学家于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中所描摹的孙中山形象,实证了孙中山之于辛亥革命、之于民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其所建构的一些“革命叙事”的基本模式被后来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所直接沿用,而它内部存在的“人性还原”又与新时期以来的革命书写遥相辉映,精神相接。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是文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精神传统的一种回溯与确立,隆重开启了中国文学“革命叙事”的序幕。综观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我们时刻意识到,对于民国而言,辛亥革命不仅是一个“开启”,也是一种“丧失”。辛亥叙事承载着对不断“丧失”的辛亥传统的缅怀和召唤,承载着对民国“假共和”的深切批判。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反观民国文学的辛亥叙事,其意义不仅在于认识真相,更重要的在于“拾得”。盘点民国文学中的辛亥叙事,是对以往因意识形态规约而忽略的内容进行钩沉,是对百年来辛亥记忆的修正与重建,更是通过其所揭示的辛亥革命的本质和意义,提供当下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二、阿Q与汪中形象比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Q与汪中形象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2)论萧红小说的“越轨”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任性坎坷的成长经历
    第一节 天生的“茬子”
    第二节 “我家是荒凉的”
    第三节 对“爱”和“温暖”的永恒追求
第二章 萧红小说思想内容的“越轨”表现
    第一节 对弱小者的理解与接受
        一、“我的人物比我高”
        二、“对着人类的愚昧”
    第二节 故乡的写实与诗意呈现
        一、“萧红式”的故乡写实
        二、“萧红式”的诗意故乡
    第三节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性
        一、萧红的女性生育书写
        二、不止于“反抗男权”
第三章 萧红小说艺术特色的“越轨”表现
    第一节 文体:自由的“萧红体”
        一、淡化情节的小说
        二、无中心人物的小说
    第二节 结构:散点透视的结构
        一、时空的碎片化
        二、情节的断裂
    第三节 语言:稚拙空灵的语言
        一、稚拙:儿童式的话语
        二、空灵:温情絮语与悲情哀哭的变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语境
    第一节 中西方小说叙事传统的交汇融合
        一、中国古代叙事传统
        二、西方小说叙事言说
    第二节 鲁迅翻译诗学对其叙事诗学的影响
        一、社会现实题材的择定
        二、“陌生化”的叙事技巧
    第三节 “为人生”文艺观下的叙事选择
        一、现实主义书写的倾向
        二、“短篇小说”体裁的选择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主题
    第一节 “吃人”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吃人”主题的审美感官体验
        二、“吃人”主题书写的病态心理
    第二节 “治病”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鲁迅小说中的“疾病”叙事
        二、“生病”与“治病”
    第三节 “复仇”的叙事诗学主题
        一、鲁迅小说的“复仇”叙事
        二、“复仇”主题书写的回忆机制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视角
    第一节 “看客”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看客”的基本特征
        二、“看客”视角
    第二节 “狂人”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狂人”的基本特征
        二、“狂人”视角
    第三节 儿童的叙事诗学视角
        一、儿童的基本特征
        二、儿童视角
第四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策略
    第一节 诗学语言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
        二、“硬质”的欧化语言
    第二节 创作技巧
        一、重复
        二、反讽
    第三节 叙事结构
        一、“剪接”结构
        二、“圆形”结构
第五章 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演变
    第一节 早期鲁迅叙事诗学
    第二节 中期鲁迅叙事诗学
    第三节 后期鲁迅叙事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外文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周立波小说创作的悖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政治性表达和自由生命形式书写的矛盾
    第一节 “人”与人的改造的纠缠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叙述与社会改造乌托邦理想的矛盾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本性的交织书写
第二章 从叙事技巧中窥探周立波创作的矛盾
    第一节 政治书写与人物塑造的冲突
    第二节 叙事结构背后的思维特征
    第三节 小说文本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文学传统视角下周立波创作的悖论
    第一节 文学文本与农民的关系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发展和变异
    第三节 主题传统中呈现的悖论性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育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核心素养培育时代呼唤语文美育
        二、“鲁迅大撤退”舆论兴起
        三、鲁迅作品独特的美育价值
        四、研究者本人的学术旨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学鲁迅作品
        二、人物形象
        三、美育
    第四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角度创新:从美育视角下关注鲁迅作品教学
        二、内容创新:审美教育与审丑教育结合
第二章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分类及其美育价值梳理
    第一节 审美形象与审丑形象划分的标准及其类型
        一、划分标准
        二、审美形象与审丑形象的类型
    第二节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审美分类梳理
        一、审美形象
        二、审丑形象
    第三节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育价值
        一、中学鲁迅作品中审美形象的美育价值
        二、中学鲁迅作品中审丑形象的美育价值
第三章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美育实施的现状
    第一节 访谈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美育教学现状
        一、已取得的进步
        二、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美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第一节 转变理念,美丑兼顾
        一、提高美育能力
        二、转变美育观念
        三、拓展美育视野
    第二节 优化过程,雅俗共赏
        一、回归文本详细备课,“美”出心裁
        二、立足学情因材施教,“美”化课堂
        三、巧用科技创新课堂,“美”创氛围
        四、借鉴学术丰富内涵,“美”助理解
    第三节 创新活动,难易相辅
        一、创新设计课后作业,固“美”于心
        二、精心开发拓展活动,同“美”游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上编:嬗变时代语境下的流浪叙事形态
    第一章 流浪叙事中的“启蒙”书写
        第一节 流浪“异域国度”的焦虑
        第二节 流浪“本国他乡”的思考
    第二章 “革命”语境下的流浪叙事
        第一节 “国民革命”话语中的流浪叙事
        第二节 “土地革命”语境下的流浪叙事
    第三章 “抗日”语境下的流浪叙事
        第一节 东北流亡者的“抗日”呼声
        第二节 全面抗战语境中的流浪叙事
    第四章 “改革”语境下的流浪叙事
        第一节 “逃亡”的先锋与“回归”的文学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流浪叙事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语境下的流浪叙事
下编:超越文学时空的流浪叙事对话
    第五章 流浪叙事中的流浪者形象
        第一节 进取而自由的流浪汉
        一、奋发进取型流浪汉
        二、自在享乐型流浪汉
        第二节 宽仁而癫狂的流浪女性
        一、宽厚与仁爱的“地母”
        二、恣肆与癫狂的“巫女”
    第六章 流浪旅途奇险而瑰丽的自然景观
        第一节 荒凉的旷野
        第二节 诗意的野地
        第三节 跋涉的险途
    第七章 流浪叙事中挣扎与反抗的悲剧精神
        第一节 悲悯:生存困境的挣扎与无奈
        第二节 悲壮:生命主体的反抗与执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及其在中国现代的译介与影响
    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
    二、19世纪的英、俄、美讽刺幽默名家
    三、20世纪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新发展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
    一、鲁迅:兼收并蓄与融会贯通
    二、老舍:与欧洲文学的因缘
    三、钱锺书:与英、法文学的关系密切
第三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
    一、写作类型
    二、叙事方式方法
    三、喜剧的表达与笑的艺术
第四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差异性特征
    一、平常与超常
    二、写实与虚构
    三、拘谨与放达
    四、严肃与玩笑
    五、中、西差异的原因
第五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
    一、长短优劣与价值判断
    二、讽刺与幽默的结合与分离
    三、正确对待讽刺幽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家研究
    (一)专门研究
    (二)比较研究
二、作品研究
    (一)专门研究
    (二)比较研究
三、艺术审美研究
    (一)女性文学视角研究
    (二)艺术审美研究

(10)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现状及趋势
    三、概念与意义
第一章 辛亥叙事的历史生成语境
    第一节 立宪与革命:时代语境与现代媒体的催生
        一、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二、拒俄运动与爱国风潮
        三、三界革命与现代媒体
    第二节 暗杀与起义:早期革命与革命叙事的发生
        一、早期革命的主要形态与文学呈现
        二、知识精英的革命实践与文学活动
    第三节 筑梦与幻灭:文学想象与历史现实的对撞
        一、早期革命叙事的“筑梦”特征
        二、辛亥革命现实的“幻灭”情绪
第二章 从帝制到共和:不同视域的辛亥想象
    第一节 “大好头颅拼一掷”——革命者的辛亥叙事
        一、留日学生的时代特征
        二、革命诗人与孤胆英雄
        三、“满汉对立”与“杂糅乐园”
    第二节 “回马中原落日红”——清遗民的辛亥叙事
        一、清遗民作者的三个群体
        二、“满汉对立”的另一版本
        三、民族性隐匿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长安惯见浮云变”——旁观者的辛亥叙事
        一、和平主义者吕碧城的辛亥叙事
        二、朴素爱国者吴梅的辛亥叙事
        三、民主主义学者黄人的辛亥叙事
    第四节 “我虽学佛未忘世”——宗教界的辛亥叙事
        一、“革命和尚”宗仰上人的辛亥叙事
        二、“兵火头陀”苏曼殊的辛亥叙事
        三、“八指头陀”释敬安的辛亥叙事
第三章 从臣民到国民:不同时期的身份体认
    第一节 “国民想象”中的武昌起义
        一、革命叙事的国民元素
        二、战争现场的民间想象
        三、国民形象的全新建构
    第二节 “阿Q革命”与“二重思维”
        一、“据说的革命”与个人意志的丧失
        二、“暴君的理想”与人格平等的空想
        三、“二重思维”与新文明的解构
    第三节 第一代女国民的破壳之役
        一、“男性缺席”与封建纲常的瓦解
        二、“女性站立”与封建土地的告别
        三、“幼者本位”与现代母亲的体认
        四、“儿童视角”与革命的冲淡之美
第四章 从稗官到史诗:辛亥历史的文学重构
    第一节 以史衬情:《广陵潮》的辛亥叙事
        一、“红楼情”与“怪现状”的交织
        二、“理想人格”与“簇新世界”的建构
        三、“新文明”与“旧道德”的博弈
    第二节 以史言志:《龙套人语》的辛亥叙事
        一、超脱于鸳蝴派的说部旨趣
        二、蕴于历史叙述的辛亥情怀
        三、辛亥革命名士的铮铮傲骨
    第三节 史诗演绎:《大波》的辛亥叙事
        一、史诗格局与历史精神
        二、成都市民的辛亥体验
        三、历史现场的人性闪光
        四、叙事节奏的多声交融
第五章 从历史到传奇:革命故事的浪漫演绎
    第一节 “革命加恋爱”模式的滥觞
        一、“英雄儿女”的“革命激活”
        二、“多角恋爱”与“恋人启蒙”
        三、“革命表象”与“帝制残魂”
    第二节 英雄成长模式的悲情变奏
        一、历史人物的文学想像
        二、英雄成长的悲情变奏
        三、现代新酒与文言旧瓶
    第三节 神魔对立模式的生成
        一、袁世凯形象的魔化
        二、蔡锷形象的神化
        三、革命现场的游戏化
    第四节 从神坛走下来的革命党人
        一、“革命”与“人情”的合奏
        二、“完美”与“残缺”的共存
        三、人性光照下的叙事转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阿Q与汪中形象比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文学”的张力 ——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为主的考察[D]. 胡锦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论萧红小说的“越轨”表现[D]. 刘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鲁迅小说的叙事诗学研究[D]. 郝一帆.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周立波小说创作的悖论研究[D]. 任淑芸.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学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育审视[D]. 袁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20世纪中国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D]. 张佳鸣. 吉林大学, 2019(10)
  • [7]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D].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6)
  • [8]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J]. 阚海英. 前沿, 2016(11)
  • [10]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1912-1949)[D]. 丰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阿Q与王忠的形象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