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

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

一、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付正[1](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杨昊[2](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於红梅[3](2013)在《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部论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家的想象及营造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试图回答这么一个研究问题:在当下中国都市中,拥有或者说期望(aspire to)拥有都市中产生活方式的个体,如何营造自己的家?展开这项研究的现实场景是正在迈向“全球城市”之列的上海。在此,都市空间正在城市开发和住房商品化进程中发生重构,而其中围绕住房消费而凸显的都市中产生活方式,正在界定并呈现着一个形成中的中产阶层。这是一个具有较大异质性的群体,它的形成包含了这样一个过程,即其成员或试图进入它的都市居民借助来自历史、媒体和房产营销等文本的象征资源,想象中产的生活方式,打造自己的家居,并将其建造成表述他们阶层归属的物化文本,也即他们使用媒体的日常场所。这个过程,一方面包括了人们对家所在区域、小区的环境、家的空间布局等的选择,同时也包括了在家庭使用和消费媒体,并由之重塑着家的格局和边界。为此,我借鉴了文化社会学、文化地理学、都市文化学等的理论资源,采用了田野考察(包括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获取并解读了如下三类不同的经验材料:(1)对居住于上海不同行政区域的65位被访者所展开的深度访谈的访谈录音,(2)入户考察而得的对访谈者家居格局和使用的田野观察笔记,以及(3)媒介呈现和房产营销的文本。通过对于上述资料的分析,我论述了以下四个理论观点。第一,在当下的上海,人们对于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参照的是经由市场逻辑所支持的流行话语,它经过对历史的重新剪裁和建构,采选了想象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繁华过往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现代、时尚等元素。第二,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域内,这套话语将中产阶层表述为主流阶层,并自然化这个等同,也就是将中产生活方式表述为普适性生活追求的蓝本,并通过关于城市以及都市生活“本真性”的宣讲自然化和物质化这一建构。第三,身处在这样的结构关系中的个体,又无可避免地参与到这一常规化和日常生活化的运作过程当中。他们整合、使用上述的想象资源,展开家居建设这个“对话的想象”,也就是在上海这座城市经营自己的家居空间,以实现自己阶层的归属和区隔。在对安家过程的自我表述中,他们呈现出一方面是对于安全、隐私、秩序、区隔或个性、时尚等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在获取或维系中产生活过程中的不上不下、焦躁不安的心态。第四,物质化了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与追求的家居空间,不仅沉淀着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关系,而且也构成了一个双重中介的场景,即一方面媒体的中介和联结作用发生在家这个场所,另一方面家又作为使用媒体的场所,并因此而中介媒体的中介—联结的功能。概括而言,这部论文以上海为个案,考察了具有较大内部差异性的、被自我或他人称为中产阶层的一群人,显示他们对于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探讨他们的“居家”如何发生,尤其是它如何作为一个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一个阶层形塑的过程,一个意识形态的象征、物化和表达的过程而发生。这部论文采用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分析了不仅是关于住房、家居和生活方式的媒体文本,而且是这样的媒体呈现在人们建构家这个日常生活场所的实践中如何得以运用并中介。与此相应,这部论文以更接近于文化社会学和都市人类学的方式提问,并试图将在“传递观”和“仪式观”下容易被传播学研究所忽略的考察对象(譬如,琐碎单调的日常生活,关于家的观念和家居建构的日常实践,在家居这一日常生活场景中如何嵌入媒体等)纳入传播学考察的范畴。这部论文的不足在于访谈对象选择的受限,以及经验观察的方式和范畴相对单薄。

吴伟平[4](2010)在《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制度建设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文总结和借鉴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这四个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特色及主要内容,以为上海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从全球化、地方政府竞争和国际贸易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改革三个维度,探讨了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最后,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本研究所论述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等制度性的安排来划分各行为者的利益格局,调整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引导国内外各种与贸易有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快上海走向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本文由导言、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正文和结语共6个部分组成,全文紧扣如何以制度建设降低国际贸易中心的交易成本来展开。第一章是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制度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国际贸易中心高效率运转的目标。为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交易成本以外,还须对交易成本作外延的扩展,从提升比较优势、促进要素集聚和增强软实力等方面来开展制度建设。第二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管理困境、开放困境、产业困境和主体困境四种困境。第三章选取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四个世界城市,对其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汲取可供上海借鉴之处。第四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合作的区域化,以及我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浪潮给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从国内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第三,从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关于路径研究,本文选取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影响的三个维度,即:市场主体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改革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参与。同样,本文认为:市场体系发育程度是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主要参照系数,上海应该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完整性的建设,促进市场体系的尽快成熟。在政府改革问题上,本文在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进行了反思后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合作是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全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以供决策参考。主要观点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必须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前提,以自由和便捷为基本取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作用为保障而展开。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在完善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的制度性安排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小贸易商的培育;要对行业协会参与制度建设作出切实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安排;要加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和制度建设。本文综合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纵横结合的研究。

高运胜[5](2008)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问题。伴随国际服务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基于提升价值链地位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发达国家优势服务业不断向新兴国家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海目前已经具备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产业结构过渡的条件,《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并采用集聚区方式承接国际转移。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理论目前还不能够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应该找寻新的集聚动因、影响因素和模式。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资源、能源瓶颈,降低商务成本,形成新型产业体系,转变城市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的迈进。文章研究的内容包括:(1)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分析。外部条件主要基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内部条件主要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2)从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制度设计、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和区位特征等方面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因素;(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利用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分析上海生产性集聚的典型模式和创新模式;(4)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分析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竞争优势,并利用区位商模型计算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区域集聚优势;(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和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分析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合理布局研究。(6)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开发区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集聚模式选择、政府适度管理、提高中介机构作用、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集聚区市场化导向和根植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有以下结论:首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于上海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向其他企业或者组织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产业,贯穿在整个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个环节,并满足产品生产差异化和不断增值的源泉。上海应该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提高竞争能力和城市辐射功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途径。其次,基础、企业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上海在进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企业、围绕价值链展开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内部和外部市场需求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制度安排;再次,上海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嵌入式政府主导型集聚模式。上海传统集聚模式中自发形成的内生型比较少,更多的是依靠政策优惠形成的空间集聚,属于嵌入式集聚模式。政府应该引导培育集聚区的根植性和市场化导向。同时要分阶段、分区域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集聚模式。最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自身存在显着的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性,极大地促进了GDP增长。上海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均集聚在中心城区,而在中心城区和郊区间对集聚区要进行合理布局和适当的产业梯度转移。文章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因、集聚度计量模型选择、中心外围理论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方式的比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

翁明[6](2008)在《上海中小型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若以市场容量来考虑,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是中国各城市中最大的市场,当然也是当代国际城市中最大者之一。因此,研究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无论对于上海、对于中国,甚至对于世界城市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从上海在中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未来发展潜力看,上海的房地产行业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很多有眼光、有抱负的国际、国内大型房产商都会选择上海作为它们进行战略性发展的兵家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赶赴申城淘金,外地、外资、外行业的“三外”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外来房地产商或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或拥有先进的开发经验。目前,上海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600多家,激烈甚至近白热化的竞争以及宏观调控带来的行业洗牌,将使现存的所有中小企业承受巨大冲击,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大量的现存中小企业死亡,少量的现存中小企业存活下来乃全发展壮大。因此,探讨外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策略就有了较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外资投资上海房地产现状以及中小型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策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中小型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竞争策略选择,从而为其提供经营策略的决策参考。

崔宁[7](2007)在《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大城市事件已经成为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执政战略目标的工具。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尝试通过城市事件实现其发展目标的同时,如何理解“城市事件”,如何因势利导的利用“城市事件”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城市空间结构受城市之中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呈现持续动态地过程,其内在演化的动力机制来源于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因素。论文研究基于中国城市的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将“政府力”列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最大因素之一,并进一步将政府主导的“重大城市事件”定性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政府力。在重大城市事件的过程中,政府不但通过财政投资控制城市事件并发挥影响作用,而且还可通过代表政府的地方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城市事件之中,在举办地选择、基础设施配套、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策供给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上海市政府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必须在5年时间内密集投入大量政府资源和最广泛地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政府行为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聚焦于上海世博会,为深入剖析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案例。论文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聚焦于政府主导的重大城市事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政府行为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机制和过程,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在众多政府行为之中抽取与空间结构最密切相关的场地选址、场地拆迁、配套交通建设、规划和后续利用等主要方面,建立重大城市事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联系,分析总结其间的规律和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吴彦皓[8](2007)在《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就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2000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2005年下半年,尤其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又积聚起新的发展能量,《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的推出促使上海第三产业出现“加速度”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产出结构是否合理,行业比重发展方向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上海第三产业内部产出和就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系统的研究上海第三产业内部产出和就业的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同时,以现代服务业发达城市发展历程和内部结构作为参照,判断上海第三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借鉴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另外,通过建立行业产出影响模型,对上海第三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作出预测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的贡献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构建了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以聚集经济、城市基础产业及大都市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理论作为研究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特点和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了上海第三产业产出和就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从产出增加值和劳动就业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同时,以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

陈华[9](2006)在《上海房地产泡沫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高涨的发展过程,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5.5%上升到2004年的8.36%。作为上海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勿庸置疑。但是,进入2003年以后,房屋销售价格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尤其在2005年初,上海第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达19.1%,上涨幅度之大令人吃惊,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引起人们对上海房地产业的极大关注,业内外对上海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就以上海房地产的泡沫问题作为出发点展开讨论,论述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发展及其危害,研究了目前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情况,设计计量经济模型对上海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然后分析了上海房地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并在肯定上海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之后,提出了一些治理的措施。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泡沫的一些概念,并对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历史上一些着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对房地产泡沫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对目前房地产泡沫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然后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这里先介绍了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接着讨论了目前房地产业内外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争论,然后利用传统的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对上海房地产泡沫进行了检验,初步结果发现上海住宅市场的确存在泡沫。 为了进一步考察上海房地产泡沫情况,这里主要讨论上海商品住宅市场。论文以房地产供求为出发点,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模拟上海商品住宅市场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的走势,并预测未来上海商品住宅的发展情况。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商品住宅市场泡沫形成于2003年,并在2003年到2005年第一季度不断膨胀,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价格泡沫,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7,主要表现为商品住宅空置泡沫,当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进行下,上海商品住宅泡沫从2008年开始逐步被消化,到了2010年,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基本上达到平衡,商品住宅价格走势稳定。 最后,论文对上海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宏观调控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影响,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采取可行措施,巩固治理成果,

陈敦旭[10](2005)在《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及其防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2000年开始,上海房地产业经历着新一轮的繁荣,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5.5%上升到2004年8.4%。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投资性购房大量增加,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房地产泡沫为轴线,针对上海房地产业的实际状况,对上海房地产泡沫展开了详细地研究。 本文首先对房地产泡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根据房地产泡沫的度量指标,把泡沫分为无泡沫、轻微泡沫、严重泡沫、极度泡沫四个状态。并结合日本、泰国等国家及我国海南和北海当年房地产泡沫所产生的破坏和影响,阐述了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 其次,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业对上海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对上海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评测,判定上海房地产泡沫是存在的。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上海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制度性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微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 最后,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控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策略和措施:一是建立上海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二是强调政府应该从法律、经济、行政、管理与引导等手段对上海房地产泡沫实施宏观调控;三是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经济主体防控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策略。

二、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2)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框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3.1.1 效应分析
        3.1.2 形成要件
        3.1.3 驱动机制
        3.1.4 核心要素
        3.1.5 演进路线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4.3.1 总体规模
        4.3.2 空间特征
        4.3.3 目标形式
        4.3.4 发展趋势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4.5.1 时间维度
        4.5.2 空间维度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4.6.1 时间维度
        4.6.2 空间维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5.5.1 案例选择原因
        5.5.2 案例简介
        5.5.3 区位选择
        5.5.4 动因研究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6.1.1 探索启动阶段
        6.1.2 先行先试阶段
        6.1.3 不断突破阶段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6.5.1 案例选择原因
        6.5.2 案例简介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6.5.4 动因模式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7.1.1 萌芽阶段
        7.1.2 快速发展阶段
        7.1.3 提速腾飞阶段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7.5.1 案例简介
        7.5.2 区位选择
        7.5.3 动因模式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家的想象和社会生产
    第一节 “空间思维”的意义
        一、社会和文化理论的“空间的转向”
        二、传播学领域中的“空间”想象
        三、空间维度和场所
    第二节 “空间化”和日常生活实践
        一、空间性和空间的生产
        二、都市空间和日常生活实践
        三、空间的区隔和日常生活中的家
    第三节 社会分层和都市中产生活方式
        一、中产阶级、中产阶层
        二、当下中国都市中产的生活方式
    第四节 中介化和“家居”营造
        一、媒介、传播和中介化
        二、家居空间的营造和“对话的想象”
        三、小结:家居的生产及中介
    注释
第二章 研究的场所和方法
    第一节 上海:都市空间中的政治
        一、上海城市空间布局和住房市场的演变
        二、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革命
        三、“本真性”的宣称和空间格局建构中的政治
    第二节 文化与社会分层
        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运用
        二、阶层形成:物质性的意义建构
        三、消费与都市中产的形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样本的描述
        一、研究方法的介绍
        二、访谈对象样本的概括
        三、小结:阶层归属和方法论的反省
    注释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访谈纲要
第三章 探寻上海居民住房所呈现的中产
    第一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素描
        一、近代中产生活:被中断的老上海中产生活
        二、当下上海中产生活:围绕住房消费的都市空间重构
    第二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与住房的媒介呈现
        一、媒介话语与阶层建构
        二、媒体文本的解读
        三、媒体文本中的中产之家
    第三节 作为文化地理“生态”的空间:居住小区及其环境
        一、古北瑞仕花园
        二、浦东联洋年华
        三、兰高小区和石库门旧居
        四、小结:两类文本中的中产生活及差异性
    注释
第四章 安家——社会流动的历史
    第一节 中产生活方式的话语表述与追求
        一、中产生活方式
        二、中产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
        三、中产的生存状态:心态或自我感觉
    第二节 边界的穿越、社会流动
        一、边界的穿越
        二、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的边界
    第三节 从住房到家:寻找家的乐园
        一、对上海的感受与想象:自我认同的表述
        二、购房的故事
        三、小结:家的想象与安家的实践
    注释
第五章 家居与主体表达
    第一节 家居的想象与实现
        一、家居经营的特征:个性、设计、时尚、现代
        二、家居的实现:个体的主体表达
    第二节 家中的媒体和媒体的家中使用
        一、家居化和中介化
        二、媒体的中介与联结
        三、家对媒体使用的中介
    第三节 家居空间格局与性别角色
        一、性别空间和性别实践
        二、家居空间格局和性别角色
        三、小结:多视角中的主体表达
    注释
第六章 居家:在囚禁与诱惑中的追求
    第一节 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居家
    第二节 居家的表意与表演
    第三节 中介化和传播学的视角
    第四节 自我的反省与希冀
    注释
    附录四:主要概念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4)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五节 章节和内容安排
第一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提升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第四节 促进要素集聚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第五节 增强"软实力"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第二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货物和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进程
    第四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 境外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纽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第二节 伦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第三节 东京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第四节 香港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第五节 主要国际都市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第四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环境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第二节 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第三节 市场体系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结语: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1.3 运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分析
    2.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相关理论
    2.5 文献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必要性和条件分析
    3.1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上海经济发展的提升
    3.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外部条件
    3.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部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外的产业集聚模式
    4.2 产业集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4.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4.1 上海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承接
        4.4.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4.4.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典型模式分析
    5.1 内生型集聚发展模式
    5.2 嵌入式集聚发展模式
    5.3 外生型集聚发展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模式分析
    6.1 虚拟性集聚发展模式
    6.2 生态型集聚发展模式
    6.3 链群式集聚发展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实证研究
    7.1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度分析
    7.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7.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分析
    7.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优势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8.1 国际大都市和新兴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发展的经验借鉴
    8.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探讨
    8.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8.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思路和策略分析
    8.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相应的制约因素
    8.6 上海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适应开发区转型
    8.7 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建议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文章的主要结论
    9.3 文章的主要创新点
    9.3 文章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上海中小型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房地产市场概述
    1.2 房地产开发经营概述
    1.3 研究思路、目的、方法
    1.4 选题意义
第二章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2.1 上海概况
    2.2 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
        2.2.1 上海宏观经济发展环境
        2.2.2 房地产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2.3 上海房地产市场状况
        2.3.1 房地产开发投资状况
        2.3.2 土地市场供求状况
        2.3.3 房地产供求状况
    2.4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主要推动力量及发展趋势
        2.4.1 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4.2 入世的推动作用
        2.4.3 申博成功的推动作用
        2.4.4 “1966计划”的推动作用
    2.5 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2.6 上海房地产市场管理调控及展望
        2.6.1 近两年的管理调控
        2.6.2 未来市场管理调控趋势
第三章 外资投资上海房地产现状
    3.1 外资投资房地产现状
        3.3.1 上海外资投资房地产概况
        3.3.2 上海的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类型
        3.3.3 外资投资上海房地产的原因
    3.2 外资资金进入方式
        3.2.1 外商直接投资(FDI)方式
        3.2.2 外债方式
        3.2.3 非居民机构和个人投资房地产
    3.3 外资开发企业的赢利模式
第四章 上海外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4.1 外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界定
    4.2 价值链简析及外资中小企业基本特点
    4.3 外部环境分析
        4.3.1 宏观环境分析
        4.3.2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4.3.3 机遇挑战分析
    4.4 优势劣势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第五章 外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策略选择与实施
    5.1 差异化策略
        5.1.1 产品差异化:精品策略
        5.1.2 经营差异化:弥隙策略
        5.1.3 区域差异策略:转战二、三级城市
    5.2 成本领先策略
    5.3 集群组织策略
    5.4 适度前向一体化策略
    5.5 经营持有型物业策略
    5.6 企业联盟策略
        5.6.1 房地产开发企业策略联盟的模式
        5.6.2 建立策略联盟的意义
        5.6.3 策略联盟的选取原则
        5.6.4 策略联盟的选取方式
        5.6.5 策略联盟具体实施路径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重大城市事件”的概念辨析
        1.2.1 “重大城市事件”的定义
        1.2.2 “重大城市事件”的分类
        1.2.3 “重大城市事件”的政府职能
    1.3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
        1.3.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1.3.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1.3.3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
    1.4 “城市空间结构”与“重大城市事件”的联系机制
        1.4.1 政府决策的目标性
        1.4.2 政府角色的重要性
        1.4.3 建立在政府平台之上的联系机制
    1.5 世界博览会与上海世博会
        1.5.1 世界博览会简介
        1.5.2 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
        1.5.3 作为重大城市事件的上海世博会
        1.5.4 政府性质的世博会管理机构
        1.5.5 政府主导的世博会财务计划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框架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6.3 论文研究的方法
        1.6.4 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城市、城市政府与城市事件
    2.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和城市事件
        2.1.1 经济全球化概述
        2.1.2 城市的全球化进程
        2.1.3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竞争与合作
        2.1.4 城市与城市事件
    2.2 重大城市事件的效应
        2.2.1 作为战略机遇的城市事件
        2.2.2 对外宣传和推介效应
        2.2.3 功能和环境完善效应
        2.2.4 资源优化和集中效应
        2.2.5 城市协调和同步效应
        2.2.6 公共投资的拉动效应
    2.3 世博会举办城市分布概述
        2.3.1 举办城市的分布情况
        2.3.2 举办城市的目的差异
    2.4 作为城市事件的“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
        2.4.1 申办世博会的政府背景
        2.4.2 申办世博会的经济背景
        2.4.3 申办过程的主要事件
        2.4.4 申办成功的基本因素
    2.5 上海市对上海世博会的期望
        2.5.1 将进一步增强上海经济的增长
        2.5.2 将不断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2.5.3 将推动第三产业的国际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2.5.4 将大幅度提高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水平
        2.5.5 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的联动发展
        2.5.6 将提升上海作为世界城市的文化品位与城市精神
第3章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3.1 上海城市发展与事件的关联性
    3.2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成型
        3.2.1 城市发展轨迹的转折点
        3.2.2 城市经济发展的积累期
        3.2.3 城市高速发展的机遇期
        3.2.4 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概述
    3.3 上海在1950-1980年代的城市发展
        3.3.1 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向
        3.3.2 城市生命力与竞争力的衰竭
        3.3.3 城市基础设施的透支
        3.3.4 城市人口的“纯化”
    3.4 1990年代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3.4.1 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浦东开发
        3.4.2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3.4.3 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
        3.4.4 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3.4.5 商业、办公和服务业的扩散
        3.4.6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3.5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
        3.5.1 上海的城市发展规律
        3.5.2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3.5.3 城市更新与空间拓展方式的创新
        3.5.4 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瓶颈和路径
第4章 城市事件的区位选址与政府决策
    4.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事件区位选址
        4.1.1 预期风险影响政府选址决策
        4.1.2 场地区位选址决策模型
        4.1.3 世博会场地选址与决策目标分析
    4.2 世博会场地选址客观因素分析
        4.2.1 场地选址的空间因素
        4.2.2 场地选址的现状因素
        4.2.3 场地选址的主题因素
    4.3 世博会选址典型案例分析
        4.3.1 爱知世博会选址案例
        4.3.2 塞维利亚世博会选址案例
    4.4 上海世博会选址决策分析
        4.4.1 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
        4.4.2 场地选址确定过程
        4.4.3 场地选址决策因素
        4.4.4 场地红线范围优化
        4.4.5 场地空间区位概况
    4.5 上海世博会选址的直接影响
        4.5.1 提升黄浦江综合开发的功能品质
        4.5.2 加速中心区城市更新的建设进程
        4.5.3 打开城市中心区向南拓展的空间
        4.5.4 促进强大的多功能城市中心形成
第5章 城市事件场地整备与城市功能迁移
    5.1 场地整备的运作机制
        5.1.1 运作的基本目标
        5.1.2 运作的假设模式
        5.1.3 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
    5.2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5.2.1 从行政划拨到有偿使用
        5.2.2 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
        5.2.3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
        5.2.4 土地储备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拓展
    5.3 上海世博会场地拆迁与安置
        5.3.1 场地拆迁现状概况
        5.3.2 场地拆迁与安置
        5.3.3 场地拆迁延伸效应
        5.3.4 世博会土地储备具体操作
        5.3.5 世博会场地使用与土地储备的关系
    5.4 上海世博会规划的过程与目标
        5.4.1 申博期间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
        5.4.2 突出宣传性的申博规划方案
        5.4.3 强调实施性的办博规划方案
        5.4.4 规划尚未解决的时空矛盾
    5.5 上海世博会场地整备的影响分析
        5.5.1 功能置换与产业扩散
        5.5.2 人口空间分布的调整
        5.5.3 体现政府意志的规划
第6章 城市事件“需求导向”影响下的交通结构演化
    6.1 需求导向的成因机制
        6.1.1 作为决策依据的需求导向
        6.1.2 需求导向实际案例分析
    6.2 交通规划建设与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6.2.1 交通需求主体的持续演变
        6.2.2 交通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
        6.2.3 上海市交通需求演化趋势
        6.2.4 世博会交通需求的目标导向
    6.3 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特征
        6.3.1 世博会参观者规模与分布
        6.3.2 世博会交通需求主要特征
        6.3.3 世博会与城市之间的需求关系
    6.4 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管理
        6.4.1 需求管理研究的基本构思
        6.4.2 时间目标与空间结构要素相结合
        6.4.3 需求管理的重点应对措施
        6.4.4 市域外参观者交通需求特征与应对
        6.4.5 市域参观者交通需求特征与应对
        6.4.6 世博会以外其他活动的交通需求与应对
    6.5 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影响分析
        6.5.1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
        6.5.2 市中心交通支撑体系的初步成型
        6.5.3 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结构性优化
第7章 上海世博会场地后续利用的影响研究
    7.1 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的概况
        7.1.1 后续利用案例概况
        7.1.2 场地拆迁成本的约束性
        7.1.3 后续利用模式分析
        7.1.4 后续利用的官方思路
    7.2 上海世博会场地后续利用模式
        7.2.1 后续利用利益分配机制的缺失
        7.2.2 土地是后续开发的重中之重
        7.2.3 后续利用的土地开发强度
        7.2.4 后续利用的用地功能布局
    7.3 上海世博会建筑后续利用探讨
        7.3.1 建筑保留模式是矛盾的焦点
        7.3.2 世博会建筑的艺术价值
        7.3.3 保护和保留建筑的后续利用
        7.3.4 新建永久建筑的后续利用
        7.3.5 外国国家馆的保留与后续利用
    7.4 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特点及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7.4.1 城市行政分中心的建成
        7.4.2 城市文化重心的南移
        7.4.3 世博会后续利用的国际化倾向
第8章 上海世博会场地后续利用的实施保障
    8.1 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的项目风险
        8.1.1 来自政府的风险
        8.1.2 来自开发商的风险
        8.1.3 来自宏观经济的风险
        8.1.4 来自城市规划管理的风险
    8.2 参考案例
        8.2.1 纽约巴特利公园城市
        8.2.2 伦敦金丝雀码头
        8.2.3 案例的经验和教训
    8.3 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实施保障的建议
        8.3.1 项目开发的机构保障
        8.3.2 统一规划和分散开发
        8.3.3 采用TOD体系等先进的规划理念
        8.3.4 容积率的控制策略
第9章 结语与展望
    9.1 结语
        9.1.1 城市政府与城市事件
        9.1.2 上海市与上海世博会
        9.1.3 上海世博会的影响研究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历届重要世博会的基本信息
附录B 世界博览会简介
附录C 城市房屋拆迁相关法律体系概述
附录D 上海世博会规划的编制过程
附录E 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方案征集规划设计要求
附录F 2004年上海城市交通的硬件设施概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导论
    1、第三产业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与实践划分
    2、第三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二、第三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论构架
    1、大都市产业发展和内部结构演变理论
    2、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性规律
    3、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理论构建
三、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
    1、上海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
    2、上海第三产业产出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
    3、上海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
    4、上海第三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四、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1、纽约服务业发展
    2、东京服务业发展
    3、香港服务业发展
    4、上海与第三产业发达城市的比较
    5、比较结论
五、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预测及发展政策建议
    1、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2、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出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3、对上海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出影响因素进行回归
    4、对上海 2010 年 2020 年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进行预测
    5、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六、要点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上海房地产泡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1.1 从八条意见和八条措施说起
    1.2 对上海房地产泡沫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对房地产泡沫研究的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房地产泡沫的概述
    2.1 经济泡沫、泡沫经济和房地产泡沫
    2.2 历史上几次着名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2.3 房地产泡沫的理论分析
    2.4 目前房地产泡沫测度的方法的综述
3. 初步研究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
    3.1 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状况
    3.2 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争论
    3.3 对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初步讨论和初步测度
4. 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4.1 从供求角度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初步考察
    4.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4.3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4.4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考察上海住宅市场泡沫
5. 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分析及治理的可行政策措施
    5.1 上海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分析
    5.2 2005年宏观调控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5.3 加强宏观调控,健康发展上海房地产市场
6. 对全文的总结
    6.1 全文的主线
    6.2 全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及其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图
    1.2 文献综述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点
        1.3.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房地产泡沫分析
    2.1 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2.1.1 房地产泡沫的涵义
        2.1.2 房地产泡沫的特征
        2.1.3 房地产泡沫的类型
    2.2 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2.3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标准
    2.4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分析
第3章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判定与成因分析
    3.1 房地产业对上海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3.2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判定
    3.3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3.3.1 上海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制度性原因
        3.3.2 上海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宏观经济原因
        3.3.3 上海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微观经济原因
第4章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防控研究
    4.1 建立上海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
        4.1.1 上海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的设计原则
        4.1.2 上海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的程序设计
        4.1.3 上海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的警情分析与评价
    4.2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政府调控策略分析
        4.2.1 法律手段调控
        4.2.2 经济手段调控
        4.2.3 行政手段调控
        4.2.4 管理与引导手段调控
    4.3 上海房地产泡沫的微观防控策略分析
        4.3.1 房地产企业防控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策略探析
        4.3.2 消费者防控上海房地产泡沫的策略探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四、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D]. 於红梅. 复旦大学, 2013(03)
  • [4]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D]. 吴伟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D]. 高运胜. 同济大学, 2008(11)
  • [6]上海中小型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策略研究[D]. 翁明. 复旦大学, 2008(03)
  • [7]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D]. 崔宁. 同济大学, 2007(03)
  • [8]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D]. 吴彦皓.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1)
  • [9]上海房地产泡沫分析[D]. 陈华.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2)
  • [10]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及其防控策略研究[D]. 陈敦旭. 中南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入世:对上海房地产意味着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