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蓝[1](2021)在《浮刺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笔者根据既往治疗经验,选取浮刺阿是穴手法用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对治疗全程的临床各项反馈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记录,明确该法是否为一种具有确切疗效、针对性强、效果较为全面适用于大部分TMD患者且符合循证医学的治疗办法。为TM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使得TMD患者的痛苦减轻乃至消除,并对TMD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长足的增益作用。方法:本课题收集了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就诊与口腔科转诊,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TMD患者共计68名,将这68名患者随机分为浮刺阿是穴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4例。其中浮刺阿是穴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32例;常规针刺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31例。入组的患者在接受全面详细的健康教育后开始治疗。取阿是穴、合谷、下关、颊车、听宫、翳风等穴。浮刺阿是穴组治疗时先取阿是穴,即患侧疼痛最为明显压痛点2~3个,行浮刺手法针刺,余下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选取主穴及配穴4~6个行常规针刺治疗手法,治施以平补平泻,以泻为主,留针25min;常规针刺组根据临床症状选取正经穴位主穴配穴中的4~6个,平补平泻,留针25min。治疗频率为间隔一天行一次治疗,3次/周,2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记录:(1)Friction指数用以评估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相关功能;(2)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调查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其中需记录不同时点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5次、10次、15次后);(3)最大主动开口度(Maximum active Mouth Opening,MMO);(4)治疗过后整体的疗效;(5)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本次实验参与的患者进行随访或复诊,统计复发患者人数。结果:1.Fricton指数: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Frict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取得的两组数据,分别对比相对应的治疗前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数7项指标均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JN、JP、MM三项上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在DI、MP、PI、CMI上P<0.05,差异显着具备统计学意义。2.SF-MPQ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组间比较没有体现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患者感觉项总分+情绪项总分之和PRI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极显着(P=0.000),VAS及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VAS评分还分别记录了第5、10、15次治疗后的即刻VAS评分,结果显示出不同时点记录的VAS评分分值和治疗次数的增加有显着的负相关性,两组组内比较均在第5次治疗后就开始有了明显缓解(P<0.05),第5次治疗后到第15次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逐次降低,且治疗次数增多,疼痛评分降低越多(P<0.05);但在治疗了15次后与治疗结束后最终统计的疼痛评分则没有进一步体现出明显的变化(P>0.05);比较两组组间VAS评分经过5次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在统计学上不显着;但统计结果显示在第10次治疗结束后浮刺手法组对疼痛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3.MMO: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MMO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张口度最大范围组(3.5-3.9cm)的患者人数浮刺组较常规组要多。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显示M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整体疗效: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浮刺手法组的总有效率为96.8%;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0.6%,经x2检验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3个月随访结果:浮刺手法组总有效率为88.4%,常规针刺组为68.1%,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刺阿是穴手法与常规针刺法对TMD都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两者均能改善关节的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三大主症。通过对Fricton指数中各项指标分析可以了解到,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浮刺阿是穴手法在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功能障碍及改善关节区的肌肉压痛上效果更为突出,两组患者MM、JN、JP几项结果比较则说明浮刺阿是穴在改善下颌关节运动、减少关节产生杂音方面与常规针刺手法疗效基本接近;通过对SF-MPQ评分的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浮刺手法组与常规针刺组两者均可有效降低TMD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浮刺组的改善程度更佳,且本刺法对患者治疗时期的主观负面情绪缓解程度优于常规组;通过记录不同时点VAS评分结果统计分析可知,浮刺手法组显示在第10次治疗结束后对疼痛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说明了浮刺手法组在缓解TMD患者疼痛上起效相较常规针刺组更快。根据随访的结果也可体现出浮刺阿是穴手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复发率低。综上,浮刺阿是穴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还尚未可作为最佳治疗手段,但明确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方法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深入分析。

王圣翔[2](2021)在《固定矫治与颌位重建联合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临床上常见安式Ⅱ类2分类成年女性患者,以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症状为主诉前来就诊,经过详细诊断后采用双期治疗,一期治疗在修复科使用调位性咬合板进行颌位重建,待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缓解后,制作高嵌体维持较稳定的治疗性颌位,二期正畸治疗先通过垂直牵引建立后牙咬合后,再排齐牙列,唇倾上前牙以达到良好的功能、美观及稳定。本文通过三例安氏Ⅱ类2分类的错畸形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成年女性患者病例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治疗体会。材料与方法:三例病例均选自于作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病例一,患者为20岁女性,外院转诊,以“正畸治疗1个月后开口受限”为主诉求治,诊断为:骨性Ⅰ类,安氏Ⅱ类2分类错,低角,上下前牙舌倾,Ⅲ°深覆,左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右侧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矫治方案为:双期治疗,一期治疗为调位性咬合板前伸下颌骨,调整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释放关节腔压力,减缓疼痛,待达到咀嚼肌功能平衡并无疼痛的较稳定的治疗性颌位后,制作下颌尖牙、磨牙高嵌体修复体维持咬合关系。二期正畸治疗先通过垂直牵引建立后牙咬合后,再唇倾上前牙及纠正中线以达到良好的功能及美观。病例二,患者为21岁女性,以“双侧关节疼痛及张口受限4个月”为主诉求治,诊断为: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分类错,上切牙舌倾,Ⅲ°深覆,双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双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矫治方案为:双期矫治,第一期治疗为调位性咬合板前伸下颌骨,调整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释放关节腔压力,减缓疼痛,待达到咀嚼肌功能平衡并无疼痛的较稳定的治疗性颌位后,制作下颌尖牙、磨牙高嵌体修复体维持咬合关系。第二期正畸治疗先通过垂直牵引建立后牙咬合后,再使用微种植支抗钉辅助推上颌牙列向远中及压低上前牙,建立安式Ⅰ类磨牙咬合关系并唇倾上前牙及纠正中线。病例三,患者为25岁女性,以“2个月前晨起发现张口受限,于外院接受垫治疗后,现就诊于我院要求继续治疗”为主诉求治,诊断为:骨性Ⅰ类,安氏Ⅱ类2分类错,上下前牙舌倾,Ⅲ°深覆,双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双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矫治方案为:双期治疗,第一期治疗为调位性咬合板调整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待形成咀嚼肌功能平衡及较稳定的治疗性颌位后,制作下颌磨牙高嵌体修复体维持后牙咬合关系。第二期正畸治疗先通过垂直牵引建立后牙咬合后,再唇倾上前牙及纠正中线以达到良好的下颌功能及美观。结果:三例患者双期治疗结束及术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缓解,前牙覆及下颌运动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程序:1.利用调位性咬合板前伸下颌骨进行咬合重建,改善深覆,释放关节腔压力,使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缓解。2.颌位重建结束后使用高嵌体维持咬合关系,尽快使用正畸后牙垂直牵引建立后牙咬合。3.待后牙咬合相对稳定后,再唇倾上前牙,解除上前牙对下颌骨运动的干扰。

薛钟骋[3](2020)在《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TMD病例共64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针刺下关组33例与手法组31例,分别予以针刺双侧下关穴+手法治疗、手法治疗。1次/隔日,3次/周,4周1个疗程,1个疗程后以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为观察指标。结果:①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针刺下关组总有效率高于手法组(P<0.05)。②VAS评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针刺下关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优于手法组(P<0.05)。③Fricton指数:两组治疗后DI(下颌运动MM、关节杂音JN、关节压诊JP)、PI(肌肉压诊MP)、CMI(DI+PI)均较前降低(P<0.05),且针刺下关组DI、PI、CMI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后DI中下颌运动MM、JN、JP均较前降低,其中针刺下关组MM、JP的降低程度均优于手法组(P<0.05),JN的降低程度与手法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双侧下关穴对TM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针刺双侧下关穴能降低TMD患者VAS评分,改善疼痛;(3)针刺双侧下关穴能降低TMD患者的DI、PI、CMI水平,通过改善下颌运动(MM)、减少肌肉关节压痛(JP、MP)从而恢复颞颌关节的整体功能情况,但在改善关节杂音(JN)方面不具优势。

王振[4](2020)在《端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以研究端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为基础,观察推拿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改善情况,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探寻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通过推拿治疗能够消除局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和口腔科中符合试验要求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每组30人的数量随机划分成2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为端旋法治疗,对照组参考范炳华主编的《推拿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按照15分钟1次的时间进行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总疗程完成后分别评估VAS视觉模拟评分和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的数值差,汇总数据信息整合归纳录入资料库中,通过软件SPSS24.0展开数据分析,科学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成效。结果:1.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开始前VAS数值和Fricton数值的差距值分别进行对比,结果未体现出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分别进行组内对比:2.1试验组: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2.54±1.47)与治疗前VAS评分(5.83±1.14)相比较,分数较前降低,结果有明显变化(P<0.05);疗程完成后的Fricton评分(DI(0.269±0.112)、PI(0.032±0.039)、CMI(0.151±0.072))与治疗前的Fricton评分(DI(0.377±0.10)、PI(0.106±0.048)、CMI(0.241±0.056))相比较,分值较前减少,结果有明显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对照组:治疗完成后的VAS评分(3.34±1.31)与治疗前VAS评分(5.68±1.09)相比较,评分较前降低,结果有明显变化(P<0.05);疗程结束后的Fricton评分(DI(0.335±0.076)、PI(0.075±0.053)、CMI(0.206±0.053))与治疗前的Fricton评分(DI(0.355±0.090)、PI(0.104±0.041)、CMI(0.229±0.058))相比较,分值较前较少,结果有明显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两种推拿治疗方法对VAS评分及Fricton评分均有改善作用。3.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疗程结束后,试验组VAS评分(2.54±1.47)与对照组VAS评分(3.34±1.31)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ricton评分(DI(0.269±0.112)、PI(0.032±0.039)、CMI(0.151±0.072))与对照组Fricton评分(DI(0.335±0.076)、PI(0.075±0.053)、CMI(0.206±0.053))比较,结果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通过VAS评分及Fricton评分的疗效评价,说明试验组推拿手法效果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组。4.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效果稳定,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愈显率为63.34%,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愈显率为36.66%,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Z=-2.24,P=0.0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端旋法与常规推拿法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疾病情况,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异常情况,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端旋法更具治疗优势,能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曹静[5](2020)在《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为指标,对针刺调脊通督法与常规针刺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上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探索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TMD的新思路,为临床治疗TMD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有效改善TMD患者的症状,提高TM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TMD患者66例,随机分成调脊通督组33例和常规针刺组33例,分别予以针刺调脊通督法和常规针刺治疗,最终调脊通督组完成31例,常规针刺组完成30例。调脊通督组取双侧天柱、颈3-6夹脊穴、颈4-5棘突间督脉点、百会、风府、双侧风池、颈部阿是穴,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休息2天后开始下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常规针刺组选取患侧下关、听宫、颊车,双侧合谷、局部阿是穴,进行常规针刺,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休息2天后开始下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SF-MPQ评分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Fricton指数: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相比,Fricton指数各项指标均降低,两组患者在JN、JP、MM、DI、MP、PI、CMI方面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在JN、MP、PI、CMI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JP、MM、DI三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F-MPQ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SF-MPQ评分对比,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SF-MPQ评分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治疗后两组感觉分、情绪分、PRI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PPI、VAS及SF-MPQ总分上比较无意义(P>0.05)。4.临床疗效:经治疗,调脊通督组总有效率为96.78%,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0%,经x2检验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文通过对治疗前后Fricton指数及SF-MPQ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针刺调脊通督法和常规针刺对于TMD都有一定的疗效,均能改善疼痛、弹响和张口受限症状,但是前者在改善关节杂音、缓解肌肉压痛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相比常规针刺治疗能够更好地降低TMD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在JP、MM、DI三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在改善下颌运动、降低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方面疗效接近。通过对治疗前后SF-MPQ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针刺调脊通督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明显缓解TMD患者的疼痛,但是针刺调脊通督法在降低患者感觉分、情绪分、PRI上优于常规针刺,说明针刺调脊通督法能有效调节TMD患者的情志,在PPI、VAS及SF-MPQ总分上比较没有差异性,表明两组治疗在缓解TMD患者疼痛上的疗效相近。2.针刺调脊通督法与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改善TMD患者相关症状,但是调脊通督组疗效更显着,且从远期疗效来看,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TMD复发率更低。3.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TMD全面考虑到了颞下颌关节(TMJ)周围的病变、维持TMJ正常功能相关肌群的病变,在治疗上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同时兼顾了患者情志的调节,标本兼治,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之一。4.安全性评价:研究期间完全遵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针刺治疗,安全性高,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晕针、滞针、断针等不良事件。

刘晓阳[6](2020)在《电针对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非手术方法有很多,其中电针具备针灸刺激和电刺激双重作用,本文旨在观察电针对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大第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60例,依据RDC/TMD(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MD)标准及颞颌关节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 R)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 R)。2.2组均采用电针治疗,穴位采用平补平泄法,刺入深度约0.5-1寸,针刺得气后留针,连接G6805.I电针仪(鑫升实业有限公司),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30min/次,1次/d,连续10d为一疗程。治疗过程贯穿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复查颞颌关节MRI。3.治疗过程中记录:(1)不同时点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3次、6次、10次后);治疗前后短式Mc Gill疼痛调查表(short-form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2)Friction指数评估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相关功能;(3)治疗前后总体疗效;(4)治疗前后无痛最大张口度;(5)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情况。4.统计分析使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Wilcoxon和Mann-Whitney U检验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AS评分在两组内随着治疗次数增加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疼痛症状均在治疗第3次后较治疗前开始明显缓解(P<0.05),第6次后疼痛缓解更加明显(P<0.05),治疗6次与治疗10次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在治疗3次后疼痛缓解程度无明显差别(P=0.584),但在治疗6次及治疗结束后显示ADDw R组疼痛改善更明显(P<0.05)。2.两组Mc Gill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490),治疗后下降(P<0.05);ADDw R组改善更明显(P=0.008)。3.两组关节障碍指数、肌肉压诊指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ADDw R组肌肉压诊指数改善较ADDwo R组更明显(P=0.037)。4.两组总体疗效均达到90%以上;但两组总体疗效差异不大(P=0.165)。5.两组患者的无痛开口度在治疗后均变大(P<0.05),但ADDw R组增大更明显(P=0.000)。6.治疗后两组的颞下颌关节盘均没有复位。结论:1.电针对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改善优于不可复性前移位组;两组均在电针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缓解,治疗次数尽可能达到6次以后。2.电针治疗后,Friction指数显示两组关节功能状况均发生改善,但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肌肉压痛改善较不可复性前移位组更明显。3.两组的总体疗效均具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无明显差异。4.电针对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组的无痛张口度的改善较不可复前移位组更明显。5.电针对病程6个月以上关节盘前移患者的关节盘复位疗效不明显。

丁文芳[7](2019)在《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探求一种针对性强、效果相对全面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方法。方法:本课题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手法组(36例),针刺+手法组(42例);在健康教育基础上,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取患侧下关、颊车、上关、听宫、翳风、颧髎、合谷等穴,采用提插、捻转的手法,平补平泻以泻法为主,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手法组予“三步康复法”,包括软组织松解、动态关节松动术和关节协调性训练;针刺+手法组予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治疗,针刺方法同针刺组,“三步康复法”同手法组,三组均为3次/周,2周为1疗程,视患者病情治疗1-2疗程;以临床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关节弹响度、最大主动开口度(Maximum active Mouth Opening,MMO)、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为观察指标。结果:(1)针刺组治愈率63%、手法组治愈率75%,针刺+手法组治愈率83%,针刺组+手法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手法组;(2)治疗后三组自身比较VAS均降低(P<0.01),三组组间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针刺组和针刺+手法组VAS差值极显着高于手法组(P<0.01),针刺组和针刺+手法组VAS差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自身比较弹响程度均降低(P<0.01),三组组间治疗前后弹响度差值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手法组和针刺+手法组弹响程度差值极显着高于针刺组(P<0.01),手法组和针刺+手法组弹响程度差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自身比较MMO均增加(P<0.01),组间治疗前后MMO差值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3)Friction指数:治疗后三组自身比较DI、PI、CMI均降低(P<0.01),三组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DI差异极显着(P<0.01),PI、CMI差异显着(P<0.05)。针刺+手法组和手法组DI差值极显着高于针刺组(P<0.01),针刺+手法组和手法组的DI差值没有显着差异(P>0.05);针刺+手法组的PI差值极显着高于手法组(P<0.01),与针刺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针刺组的PI差值显着高于手法组(P<0.05);针刺+手法组的CMI差值极显着高于针刺组(P<0.01),显着高于手法组(P<0.05),针刺组和手法组的CMI差值显着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三步康复法”、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均有临床疗效,三者均能改善疼痛、弹响和张口受限,降低Fricton指数(DI、PI、CMI),但对上述症状和功能的改善各有侧重;针刺改善弹响、降低DI无优势,“三步康复法”改善疼痛、降低PI无优势,而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不仅能同时改善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降低DI、PI,且改善CMI更具优势,能从临床症状及功能上更为全面地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值得推广。

王廷,宁兴明,王兰,晏圣松,许剑,冯超,虞亚明[8](2016)在《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近况》文中提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系统的一组疾病的统称,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1],约有20%以上的人患有TMD,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其中男性主诉症状少于女性[2]。TMD属于中医学"痹症""颊痛""口噤不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

刘明[9](2016)在《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 、IL-1β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TMJDS),又称颞下颌功能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会引起咀嚼功能和语言障碍;TMD的病程较长,反复难愈,给患者心理上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精神方面和生活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大。深入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和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本实验通过拔出大鼠右上颌磨牙,使大鼠长期偏侧咀嚼而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实验动物模型,以炎性因子IL-1β TNF-α为观察指标,观察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大鼠的血清和颞下颌关节及组织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电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作用机理,为电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给予科学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SPF级SD大鼠共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实验分电针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3组,每组10只。通过拔除大鼠右上颌磨牙,人为造成大鼠偏侧咀嚼,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模型。造模2周后进行电针治疗,针刺取穴为“下关”、“太阳”穴,导线连接双侧“太阳”和“下关”穴,治疗时间为两周,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每天抓握5分钟,抓握方式同电针组。持续2周治疗完成后,在不同组别的大鼠中采血并提取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L-1β水平,处死大鼠后提取颞下颌关节及相关组织,研磨匀浆后取上清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L-1β水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各组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对照比较,模型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IL-1β、TNF-α水平大幅升高(p<0.05);与模型组对照比较,各电针组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电针治疗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的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能够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血清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2.电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有关的炎症反应,抑制相关炎症反应,控制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作,进而抑制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变过程。3.电针治疗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颞下颌关节炎的指数,具有一定抗炎消肿镇痛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林友[10](2014)在《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临床上口面颌部最常见的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颞下颌关节区及周围肌肉酸胀疼痛、张口运动障碍伴或不伴关节弹响。目前国内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病病因和机制尚没有统一定论,在祖国医学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证属“痹证”范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受风寒之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血癖滞脉道,肌肉筋膜骨节失养或因局部外伤、关节劳损、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引起肌群、关节不协调的运动,这些都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引发一系列症状。颈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研究表明全球至少有50%以上的人经历过颈部疼痛,由于缺少标准化的治疗方法,慢性颈部疼痛成为了主要的社会经济负担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与颈椎病具有部分相同的临床症状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常常主诉颈部疼痛,而颈部疼痛的患者时常也伴有口颌面部的疼痛。有研究认为头、颈和颌骨肌在颞下颌紊乱的发病中的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研究认为缺乏适当的锻炼或过度活动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主要原因,并称之为“肌运动不良”性疾病。肌肉长时间的不放松和持续紧张直至痛性肌痉挛发生,这种肌的过度活动导致了咀嚼肌系统和关节的疼痛和功能紊乱。此外打哈欠、不适当的下颌运动、肌疲劳、慢性错牙合,急性疾病、躯体和内脏深部的疼痛等均可造成头面部肌痉挛,肌痉挛引起了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疼痛、下颌偏斜和(或)开口运动受限,咬合障碍则是继发的或伴随出现,并称之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功能紊乱综合征。同样在临床上也可以经常见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表现出颈椎紊乱的体征,如颈肩、颈椎生理弯曲度异常及(或)头颈运动受限或亢进等,类似于颈椎病的表现。高位颈神经中枢末梢有重叠分布现象,一些学者认为接受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躯体感觉传入纤维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可下降至颈1-颈2节段,其尾部可达到颈4节段,有人甚至认为可达颈5水平,与高位颈髓后角相连,因此有学者将二者合称为“三叉颈神经核”。此核是高位颈神经和三叉神经和混入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躯体感觉传入纤维之间发生会聚的解剖学基础。由此头、颈和颌骨肌和相关肌肉和神经上的相互联系使得我们推测上颈椎手法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我们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和颈椎紊乱以及疼痛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然后进行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探讨其临床疗效性。一、目的1.1颢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一组以颞下颌关节以及咀嚼肌区域疼痛和压痛、关节运动弹响、张口以及咬合运动受限为主的症候群。大量文献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引起,包括结构因素(咬合解剖)功能因素(磨牙、神经肌肉功能紊乱)以及心理因素,且每种因素的在发病中占据的地位尚不明确。颈部疼痛是颈椎疾患最常见的主诉,可见于急性损伤之后(如挥鞭伤)以及慢性累积损伤(如颈椎病)。颈部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都是在普通人群中十分常见。这些症状虽然不会引起生命威胁,但是对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而痛苦。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和颈部疼痛患者常常表现出与彼此相关的症状学和体征。为进一步证实颈部疼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各自的症状体征是否相互具有关联性,我们在附近医院、学校和社区进行一项小规模的的流行病学调查。1.2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最主要病因最主要为肌源性和关节源性,虽然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发病尚未完全阐明,但是有明确证据表明中枢和外周的疼痛易化扩散有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咬肌的牵涉痛可能与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研究,通过向咬肌内部注射谷氨酸盐,高渗盐水,缓激肽或神经生长因子等产生了如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相应区域感觉和运动障碍的相似效果。向健康人群的咬肌内注射高渗盐水引起局部疼痛和牵涉痛,这种现象和颞下颌紊乱患者相似。此外这些研究也表明一些肌肉,如上斜方肌的的牵涉痛扩散至头部,有学者认为许多不同肌肉的紊乱共同参与了颞下颌关节紊乱和紧张性头痛的发病过程,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在临床特征上与咬肌刺激后产生的疼痛模式相似,而紧张性头痛则与如上斜方肌收到刺激后产生的疼痛模式相似。从临床角度看来,肌肉牵涉痛是与扳机点紧密联系的。扳机点是骨骼肌纤维中可触及的紧张性索条上高度局限和易激惹的点。其常见的临床特征为:按压扳机点可以诱发出局部疼痛或牵涉痛,这种疼痛与患者主诉的疼痛感受相似,按压亦可加重已存在的疼痛。快速按压扳机点可诱导出局部的肌肉颤搐反应,该反应是索条内部及围绕索条的肌纤维的快速收缩,快速用针刺入也能诱导出该反应。研究发现手法刺激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扳机点产生的牵涉痛和经典的模式相类似,但并未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还没有一项对照试验探讨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扳机点分布特征比较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数量差异,描述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1.3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面颌部最常见的症候群,其主要特点为关节区以及周围肌肉酸胀疼痛、张口运动障碍伴或不伴关节弹响。目前国内外对颞颌关节紊乱的发病病因和机理尚没有统一定论,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咀嚼肌紧张并且伴有张口受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颞颌关节紊乱突出的表现是咀嚼肌症状而不是关节本身症状。大多数患者咀嚼肌上有病灶点,并且有明显的压痛。研究发现咀嚼肌紧张现象不仅存在于颞下颌紊乱患者身上,也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颈椎病具有部分相同的临床表现。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人常常主诉颈部疼痛,而颈部疼痛的患者也常常伴有口面部的疼痛。临床经常见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表现出颈椎症状,如颈肩、颈椎生理弯曲度异常及(或)头颈运动受限或亢进等,类似与颈椎病的表现。研究表明大多数颞下颌功能紊乱患者有颈椎功能紊乱病,特别是颌下区疼痛常同时有颈肩部的疼痛,同时颈椎功能紊乱病患者亦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表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寰枕关节复位或者枕下肌群推拿治疗后,咬肌的压痛阈值和最大张口限度是否可以得到改善。探讨寰枕关节手法复位和枕下肌群推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的即刻影响。1.4我们在之前发现寰枕关节手法复位和枕下肌群推拿可以迅速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但该疗法是否可以维持长期疗效尚待观察,为此本研究将探讨观察上颈椎手法配合局部针刺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时限临床疗效。二、方法2.1选取2012年124例(男性56例,女性68例)就诊于我院门诊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以及139例无颞下颌症状学的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内容,每位患者或普通人的信息由我们以访问问卷的形式当即获取,每人均告知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意图并且当场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学和颈部疼痛疼痛相关内容。分别记录颞下颌关节紊乱个症状学人数所对应颈部疼痛患者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IBM SPSS21.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2.233例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和31例健康人纳入本次研究。仔细寻找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健康人的患者双侧颞肌、深层和浅层咬肌、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和枕下肌群扳机点,对扳机点数量和相关牵涉痛区域进行相应记载,扳机点的诊断依据国际通用标准,通过经验丰富的医师触诊找出。扳机点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之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IBMSPSS21.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2.3选取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65例,男性28例,女性37例,均在咬肌处发现明显的压痛点且均伴有张口受限,伴或不伴关节弹响,且经过问诊查体均发现有寰枕关节错位且患者有颈部疼痛。65例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接受寰枕关节手法复位,第二组接受枕下肌群推拿治疗,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咬肌扳机点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上下唇之间的高度),应用IBMSPSS21.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计算均数、标准差并进行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并采用χ2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以a=0.05为检验水准。2.4选取来自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来自我院门诊,X线表现且经过手法触摸确诊C1或C2错位的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实施局部针刺治疗,实验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上颈椎手法治疗,连续治疗10天,观察两组VAS评分和最大张口限度的情况变化。计数资料的基线资料采用列联表卡方分析方法,计量资料的基线资料描述性分析给出均数±标准差(x±s),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均以a=0.05为检验水准。三、结果3.1263人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调查,12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中有颈部疼痛患者有83例,139例普通人群中只有50例有颈部疼痛,有颞下颌症状学的人群要显着高于没有颞下颌症状的人群(χ2=25.137, OR=3.603,95%CI:2.163-6.000,P<0.001)),且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中女性颈部疼痛的更高(χ2=22.930,OR=0.139,95%CI:0.059-0.326P<0.001)。在普通人群中49例男性颈部疼痛患者有15例,而90例女性颈部疼痛患者有35例,两者无显着性差异(χ2=0.944,P=0.331)。3.2总扳机点数(χ2=235.366,P<0.001),以及上斜方肌(χ2=37.276,P<0.001);胸锁乳突肌(χc2=22.199,P<0.001);深层咬肌(χ2=52.515,P<0.001);浅层咬肌(χ2=57.405,P<0.001);颞肌(χ2=53.72,P<0.001;枕下肌群(χ2=22.199,P<0.001)在颞下颌关节患者要显着多于正常人。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有较广泛的牵涉痛区域面积,除浅层咬肌外(左P=0.315和右P=0.077),各肌群扳机点牵涉痛面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要显着大于正常人(P均<0.05)。3.3治疗前手法复位组最大张口限度为(46.4+7.6)mm,推拿组为(46.2±6.2)mm,空白对照组为(46.0±6.0)mm,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517.408,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三组的治疗后的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28.267,P<0.001),分别为49.792mm、49.749mm、45.768mm,其中手法复位组和推拿法相对于空白组有显着差异,但是手法复位组和推拿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治疗前手法复位组咬肌压痛阈值为(2.6±0.6)Kg/cm2,推拿组为(2.7±0.6) Kg/cm2,空白对照组为(2.8±0.7) Kg/cm2,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咬肌压痛阈值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388.056,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三组的治疗后咬肌压痛阈值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50.021,P<0.001),分别为3.249Kg/cm2、3.194Kg/cm2、2.562Kg/cm2,其中手法复位组和推拿法相对于空白组有显着差异,但是手法复位组和推拿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4治疗前观察组最大张口限度为(45.4+6.6)mmm,对照组为(45.3±6.0)nun,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前=146.489,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两组的治疗后的最大张口限度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13.008,P<0.001),分别为49.798mm、49.923mm。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4.6±1.3,对照组为4.7±1.4,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协变量治疗前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303.692,P<0.001),控制协变量后两组的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后=22.328,P<0.001),分别为3.851、3.246。说明观察组在改善下颌关节的运动范围和疼痛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四、结论4.1在此次小样本研究中发现颈部疼痛和颞下颌症状学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女性颈部疼痛的发生率较高,颈部疼痛均随着年龄增大而显着增加。4.2本研究描述了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颞下颌关节紊乱患的牵涉痛区域面积相对正常人群较大,说明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具有外周和中枢疼痛敏感化。4.3寰枕关节复位或枕下肌群放松均可以使咬肌扳机点压痛阈值升高,缓解咬肌痉挛,增大最大张口限度,这预示颈枕部的手法治疗或许可以改善颞颌关节紊乱。4.4采用上颈椎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较单纯局部针刺明显改善张口度和缓解疼痛,有临床应用价值。

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浮刺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统计结果分析
    6 流程图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TMD的研究进展和治疗
    2 祖国医学对TMD的认识研究及治疗进展
    3 本研究课题立题依据
参考文献
综述
    1 中医对TMD的认识
    2 作用机制
    3 浮刺阿是穴疗法疗效评价
    4 针刺结合其他综合疗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2)固定矫治与颌位重建联合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测量方法
病例一 骨性Ⅰ类安氏Ⅱ类2 分类错畸形伴左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第一部分 治疗前情况
    第二部分 颌位重建
    第三部分 正畸治疗
    第四部分 矫治体会
病例二 骨性Ⅱ类安氏Ⅱ类2 分类错畸形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第一部分 治疗前情况
    第二部分 颌位重建
    第三部分 正畸治疗
    第四部分 矫治体会
病例三 骨性I类安氏Ⅱ类2 分类错畸形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第一部分 治疗前情况
    第二部分 颌位重建
    第三部分 正畸治疗
    第四部分 矫治体会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安氏Ⅱ类 2 分类颅面结构发育及对颞下颌关节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3)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3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Fricton指数变化比较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
        1.1 中医诊断及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方法
    2 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
        2.1 概念与命名
        2.2 现代医学对 TMD 发病机制的研究
        2.3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选题依据
        3.1 针刺治疗依据
        3.2 下关穴选穴依据
        3.3 双侧取穴依据
        3.4 观察指标应用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VAS评分分析
        4.3 Fricton指数分析
        4.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端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二、研究对象来源及分组
    三、基本资料
    四、治疗方法
    五、疗程
    六、观察指标
    七、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一、患者DI、PI、CMI及 VAS评分比较
    二、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
    三、不良反应报告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止标准
        2.5 踢除及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不良反应及处理
        3.4 观察指标
        3.5 临床疗效评价
        3.6 安全性评价
        3.7 统计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临床资料比较
        4.3 研究指标比较
        4.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西医认识
        2.1 临床特点
        2.2 发病因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现状
    3 中医认识
        3.1 古籍记载
        3.2 中医病因病机
        3.3 治疗现状
    4 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TMD
        4.1 针刺调脊通督法理论
        4.2 针刺调脊通督选点依据
    5 针刺组
        5.1 设立意义
        5.2 选穴依据
    6 结果分析
    7 针刺调脊治疗TMD的体会
    8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Fricton颞下颌关节咀嚼肌临床功能检查表
附录二 --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
附录三--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电针对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一般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3 本研究注意事项
    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可行性分析
    2 治疗前各指数比较
    3 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数比较
        3.1 针刺+手法组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数比较
        3.2 针刺组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数比较
        3.3 手法组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数比较
    4 组间各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5 临床疗效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
        1.1 概念、分类及命名
        1.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
        2.1 中医诊断及描述
        2.2 中医学对本病的特色疗法
    3 选题依据
        3.1 针刺治疗和取穴的选择依据
        3.2 “三步康复法”的选择依据
        3.3 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的选择依据
        3.4 疗效评价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疗法
    1.1 毫针疗法
    1.2 电针疗法
    1.3 浮刺疗法
    1.4 其他针刺法
2 穴位注射法
3 综合疗法
    3.1 针灸结合物理治疗
    3.2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
    3.3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
    3.4 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
    3.5 电针配合心理疗法
    3.6 针灸并用
4 总结与体会

(9)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 、IL-1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认识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二、中医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三、针灸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四、其他治疗
        五、电针治疗
        六、小结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现代研究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病机
        二、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分类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一、血清炎性因子检测
        二、颞下颌关节组织匀浆中炎性因子检测
        三、讨论
结语
    一、理论研究
    二、实验研究
    三、本次实验的创新点
    四、本次实验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与颈部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咀嚼肌和颈肩肌群扳机点牵涉痛区域分布模式研究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上颈椎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咬肌压痛阈值以及最大张口限度的即刻影响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上颈椎手法配合局部针刺对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临床治疗观察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结论
附表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浮刺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观察[D]. 黄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固定矫治与颌位重建联合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例[D]. 王圣翔.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针刺双侧下关穴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薛钟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端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D]. 王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针刺调脊通督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曹静.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6]电针对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分析[D]. 刘晓阳.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针刺结合“三步康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D]. 丁文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近况[J]. 王廷,宁兴明,王兰,晏圣松,许剑,冯超,虞亚明. 广西中医药, 2016(03)
  • [9]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 、IL-1β影响的研究[D]. 刘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林友.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综合治疗体会(8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