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复合池湿地系统氮磷去除的影响

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复合池湿地系统氮磷去除的影响

一、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章泽宇[1](2021)在《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道路径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攀升,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物也连年增长,同时不透水地面的面积与比例在城市中不断上升,由雨水冲刷地表导致的城市面源污染的危害正在不断的展现出来,现已成为威胁城市水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围绕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构建以生态沟渠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组合的系统。通过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聚乙烯(PE)塑料填料生态沟渠与矿物组合填料生态沟渠处理道路径流的效果差异,结合微生物特征分析两组生态沟渠去除机理。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与碳氮比(C/N)两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下,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污水在湿地内部沿水流路径浓度变化规律。分析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效果,考察运行间隔时间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对比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独立运行与组合系统串联运行三种运行方式下出水水质的差异,分析生态沟渠与人工湿地各自在系统中承担的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PE生态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范围在30.96%~70.35%之间,组合填料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范围为21.93%~66.40%之间。对于COD、NO3--N、NH4+-N和TN的去除效果,PE生态沟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组合填料沟。通过模拟不同水力负荷与污染负荷下,两组生态沟渠对模拟道路径流的处理效果,两组生态沟渠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降低;随着污染负荷的增加,两组生态沟渠对污染物的去除负荷线性增加,两组生态沟对COD、NH4+-N、TN和TP去除负荷最高分别为255.56 g/(m2·d)、5.27 g/(m2·d)、7.49 g/(m2·d)、0.99 g/(m2·d)。(2)延长HRT可以提高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当C/N=10、HRT为12h时,湿地对NO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8.24%,之后再增加C/N或HRT对NO3--N的去除率无显着性影响。随着C/N的增加,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显着降低。C/N从5增加到10时,NO3--N去除率显着增加,而C/N从10增加到20,对NO3--N的去除率无显着性影响。随着C/N的增加,湿地对TN的去除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N为10时脱氮效果最佳。高C/N时,延长湿地HRT对NH4+-N、TN的去除率增长幅度较小。(3)优选PE生态沟渠作为组合系统所用沟渠,通过在生态沟渠与人工湿地之间设置蓄水池以调节人工湿地HRT,形成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系统。考虑不同降雨强度的影响,试验设计五种运行工况,在试验设计五种工况下系统对COD、NH4+-N、NO3--N、TN和TP的去除率为87%~95%、68%~86%、91%~99%、74%~87%、70%~82%,对径流污染物表现出较好的削减效果。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下B、C、D、E组出水可到达地表Ⅳ类水标准,A组出水TN浓度为2.63 mg/L,略高于地表Ⅴ类水标准。(4)考虑存在长时间不降雨的实际情况,设置3天、一周、三周的系统运行间隔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运行间隔时间对组合系统处理径流效果影响较为明显,主要体现为PE沟随着运行间隔时间的增长对径流污染的处理效果变差。由于生态沟渠中内生长一定数量藻类,且残留部分落叶,在淹水期存在部分藻类的死亡与落叶一同析出氮磷,同时淹水期沟渠底部溶解氧不足,聚磷菌厌氧释磷。导致长期淹水状态下,沟渠水体内有机物与氮磷含量增加。(5)对比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独立运行与组合系统串联运行三种运行方式下出水水质的差异,发现对于NH4+-N的净化效果,生态沟渠要好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TN的净化效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明显好于生态沟渠,其原因是湿地对NO3--N去除能力较强。由于C/N较高与溶解氧不足,硝化作用阶段是限制湿地脱氮效果的关键步骤。在组合系统中,经过生态沟渠对污染物的削减,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平均C/N从20.5降低到13.4,平均NH4+-N/TN从0.6降低到0.5,为后续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创造有利条件。

李梦祥[2](2021)在《梯级人工湿地系统构建及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研究》文中指出湖库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微污染河水的汇入是造成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城市尾水为主要来源的微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河流微污染水体深度净化的梯级人工湿地反应系统,研究了湿地系统对常规污染物的去除及运行参数对湿地系统去除效果的影响,浅析了湿地系统内植物、基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去除机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基于塘-人工湿地系统的微污染河水梯级净化工程的净化效果,为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及监测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构建了一套由植物沉淀塘、潜流湿地和生态稳定塘组合而成的梯级人工湿地反应系统。明确了该湿地系统的最佳工艺运行参数为:运行温度在12~25℃区间内;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基于潜流湿地单元)。在此参数下,进水为模拟劣Ⅴ类水质时,湿地系统对COD、氨氮、硝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5%、98.08%、90.64%、94.80%、77.91%,出水常规指标可达地表Ⅲ类水标准,出水满足湖库IV以上水质控制标准。2、浅析了湿地系统内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去除机理。湿地系统运行阶段,植物的同化吸收去除能力较为稳定,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对湿地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较小。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受基质化合物组成和晶体结构影响。湿地系统中潜流湿地单元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高于两个塘单元,生态塘单元的微生物多样性更高,各单元均含污染物去除功能菌属,但丰度较低且单元间差异不明显。3、系统研究了基于“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工艺的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在秋冬季试运行阶段的运行成效,该工程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25%、57.04%、30.16%、44.12%,出水水质除总氮外,各常规指标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湿地单元微生物丰富度较高,塘单元的微生物菌群相似性较高。

孙晨[3](2021)在《江苏省里下河洼地现代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近年来,我国各地越来越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它可以改善农田田块零散、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意义。江苏省分为徐淮区、沿海区、里下河区、沿江区、宁镇扬丘陵区和太湖区等六个农业分区。近年来,尽管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但随着区域规模化种植的发展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之不相匹配,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随意填埋沟塘、湿地,过度硬化沟渠、道路,忽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本文以里下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提高农业机械耕作效率为目标的田块规格划分,以满足农田排涝和环境容量的区域适宜水面率,及田-沟-塘系统构建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探讨里下河地区高标准农田的科学规划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里下河地区自然地理、水土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特点,分析该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2)在分析里下河地区田块尺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耕作高效为目标,对田块尺寸与农业机械耕作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不同机组在田间的不同行走方法,研究满足大中型机组高效工作的田块尺寸,提出了里下河地区适宜的田块规格及田间工程布置模式。(3)基于河网、沟塘对N去除率等理念,以工程总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区域沟塘水面率和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决策变量,以环境水容量、设计标准下的排涝泵站外排能力、河网和沟塘对N的去除率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排涝和水环境容量的适宜水面率模型,并基于适宜水面率提出了田-沟-塘系统构建方法。(4)以江苏省高邮灌区某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综合考虑满足农田灌溉排水要求、提高机械耕作效率等因素,确定了项目区田块规格尺寸;提出了满足排涝及水环境容量的区域适宜水面率,并基于适宜水面率进行了河网、沟塘系统的规划布置,构建了田-沟-塘协同调控系统。

许杨[4](2021)在《贵子湖水质改善技术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宜都贵子湖是宜都市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具有水利防洪、水产养殖以及气候调节、旅游发展等多种功能。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农、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贵子湖水环境逐渐恶化,同时贵子湖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湖泊形态与空间格局受损、退化严重、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贵子湖水环境特征、科学系统制定贵子湖水质改善技术体系、对贵子湖示范区原位修复技术进行评价,分析其修复效果,对贵子湖水污染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贵子湖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来源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得出贵子湖水环境质量为重度污染,三个月份对比,丰水期污染最为严重,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最低。各指标对水质污染分担率而言,TP的贡献量最大,TN和CODMn的贡献率次之。贵子湖外源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工业污染。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CODMn为434.79t/a、TN为88.158t/a、NH3-N为30.512 t/a、TP为31.64t/a。对贵子湖内源污染进行分析,贵子湖表层底泥有机指数为0.47,处于尚清洁标准,底层底泥有机指数为0.66,处于有机污染状态,说明贵子湖底泥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对贵子湖底泥进行环保疏浚,贵子湖内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底泥中富含的营养物的释放、围网养鱼及湖泊水生植物枯落物等。根据贵子湖水环境问题及特征,科学制定水质改善工程技术体系,贵子湖水质改善工程以“综合整治、技术集成、长效运行”为基本原则,采取“控源截污,优化结构、内源控制、自净强化”的治理理念,科学设计四系统耦合水质改善工程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控源截污系统,通过岸上截污,从根源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2)湖床空间改造系统,通过对鱼塘进行拆除,连通贵子湖水系,恢复湖泊原有形态,并对湖泊底泥进行清淤疏浚,改善湖床空间结构。(3)湖滨带湿地系统,重点实施对水质控制断面影响较大区域的岸坡整治与植物种植。(4)生物群落恢复系统,以“生物操纵”为原理,以重建湖泊生态系统完整的生态链。选取贵子湖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归纳示范区原位水质改善技术,并对示范区内原位水质改善技术的区域设置为监测断面,通过综合污染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对示范区进行水质评价。综合污染指数平水期波动幅度较大,丰水期及枯水期较为稳定,总体而言,示范区综合污染指数已由整体重度污染状态转变为轻度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范围为41~61,总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均值最大在丰水期,说明丰水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水文期各理化指标含量、去除率,得出各营养盐指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消减,认为贵子湖示范区水环境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为进一步探求贵子湖示范区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对示范区各水质指标进行随时间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性分析,可知各水质指标在不同水文期总体下降趋势明显,TN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NH3-N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硝酸盐氮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TP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CODMn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Chl-a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从空间波动性看,各水质指标均自示范区入湖口至出湖口逐级降低。为探究示范区不同区域水质改善机理,采用SPSS软件将示范区划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及轻度污染区,重度污染区位于西入水口至梯级塘外荷花种植区,该区对水体内不溶性物质有较好的沉降作用,但溶解性营养盐含量仍较高;中度污染区是深水区至浅水区的缓冲带,多级复合鱼类系统促使植物体内氮磷等营养盐向鱼类转移,对溶解性营养盐有了较好的去除;轻度污染区是水生植物种群组合区,湖内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并输送至植株的各处,氧化分解根系周围的沉降物,达到良好的净化作用。通过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结果表明总氮、氨氮、溶解氧、叶绿素在示范区不同生态区存在显着差异,硝酸盐氮、总磷、酸碱度、高锰酸盐指数在示范区不同生态区没有显着性差异。

洪建权[5](2021)在《扬州沿运灌区排水沟塘水质净化效果及优化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已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上应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人工湿地成为较为推崇的一种方法。我国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农业排水沟塘系统作为一种连接农田与接纳水体的天然缓冲带,具有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对农业排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沿运灌区两个典型排水沟塘系统为对象,根据2018-2019年水稻种植期农田排水沟塘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氮、磷污染物在农田排水沟塘系统中的运移规律;并应用QUAL2K水质模型模拟了农田排水沟对排水中氨态氮和总磷两种污染物的削减情况,分析了调整水力联系及采用部分重点治理措施对改善整体水质净化效果的作用;最后,本文结合相关水质评价方法对研究区两年内大型沟塘水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农田排水沟塘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在水稻生长期,排水农沟氮磷浓度均值都明显高于排水支沟/塘;沟塘中的NH3-N浓度变化不大,在农田施肥后和水稻生长末期有增大的趋势,但会快速降至很低的浓度;NO3-N浓度的变化和排水沟水位关联性较高,高水位下NO3-N易流失,但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有减小趋势;TP浓度在田间施肥有增大的趋势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监测期内均值为0.14 mg/L;TN监测期内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均值为2.60 mg/L。对2018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NO3-N呈中等变异性,TP在排水农沟中呈现较强的变异性,在支沟和塘中呈中等变异性,而NH3-N在大多数沟塘中表现为强变异性。(2)应用QUAL2K模型分析了农田排水沟主干段6-7个监测点的水质指标,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20%左右,相关系数(R)和Nash-Sutcliffe系数(NSE)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计算值都大于0.5,符合模型精度要求。应用QUAL2K模型优化研究区农田排水沟塘水质净化效果的模拟结果显示,优化效果为截污>减小排水流量>调整排水沟流网系统,且对总磷的优化效果要高于氨态氮。(3)按照三级功能区划分,以达到Ⅲ类水作为研究区大型沟塘水质的目标,在整个监测过程中TN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劣于目标水质3个等级,TP、NO3-N接近于目标水质,NH3-N优于目标水质1个等级。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研究区沟塘水质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评价结果接近于目标水质1个等级,整体上达到目标水质的要求。研究区大型沟塘水质呈现显着的季节变化,春季水质逐渐好转,水质类别在Ⅲ类以下,随着夏季降水量的增多水质状况变差,为Ⅲ类或Ⅳ类,秋冬季水质类别再回到Ⅲ类以下,基本符合目标水质要求。

钱玉堃[6](2020)在《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模式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江西省内的行政村、自然村总计对应在1.6万个、16.9万个左右,每年实际排放的农村家庭生活污水数量总计约2.7亿吨,因污水排放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愈发严峻,生活污水中人畜粪便和尿液含量高,氮磷含量特别是磷含量较高。有关部门的关注度不足,治理资金投入少,群众的农村水域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多种因素影响了江西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进程。以这一背景为基础,本篇论文针对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展开深入探究,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说明,整合国内外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实际情况,对江西省农村水环境当前状况展开全面分析,依次对其点源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农业具体面源污染物排放状况做分析,探究农村人口变化特征,农村生活污染趋势。对江西省水环境状况进行了有依据的调查,分析当前江西省水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详细地论述了集中式农村污水和分散式农村污水的处理模式,并简要介绍了最新的湿地处理技术。具体分析研究了前房村的污水整治方案,主要根据污水特征、村庄实际情况,以及出水要求进行分析,内容主要为集中式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整治,采用无动力人工湿地及氧化塘的处理方案,最后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的治理方案,同时提出了相对必要的政策保障措施,以保障农村水环境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理。

余昊翔[7](2020)在《低C/N河湖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及净水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根据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分,北运河上游为景观水体,水质应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标准。然而现阶段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亟需开展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功能的提升,这对北运河生态廊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沙河水库的水质进行调查,建立了基于该水质特点的生态处理系统,研究了其净水效能和净水机理,并经行了现场试验。本研究首先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开展了沙河水库水质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沙河水库主要水质指标COD、BOD5、TN和TP分别为32.53 mg/L、8.71 mg/L、6.97 mg/L和0.25 mg/L,不能达到地表IV类水的标准。由于受底泥污染物释放及溢流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各污染指标呈现出典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机污染物呈现出春夏季高,秋季低的特征,TP浓度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倒V型”变化趋势,TN呈现出显着的“V”型变化趋势。夏季(汛期)库区氮素污染主要以NH3-N为主,其它季节(春季、秋季)氮素污染主要以NO3--N为主,沙河水库为典型的低C/N闸坝型水库水体,TN、TP为主要的污染因子。在识别沙河水库水质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低C/N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具体工艺流程为“释碳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塘”。释碳塘内放置具有夹心结构的“释碳床”,由木条、砾石和玉米芯构成,床体中具有释碳能力的物质为玉米芯,其COD释放速率为0.75 mg/g·d。利用所构建的生态净化系统对库区水体进行水质提升,研究了该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的净水效能。结果表明,系统在添加释碳床运行阶段,生态净化出水COD、TN和TP的出水浓度分别为18.46 mg/L、1.41 mg/L和0.04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81%和92%,达标率分别为99%、73%和100%。进入深秋后系统出水TN不达标,主要是由于反硝化细菌活性及植物长势受气温降低影响所致。各净化单元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于TN和TP的去除贡献高于释碳塘及沉水植物塘,分别为43%和40%,是营养物质去除的核心单元。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态净化系统各单元及释碳床内部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净化系统各单元细菌群落结构比较丰富。门级水平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及绿弯菌门等优势菌门,属级水平主要包括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优势菌属,这些菌门(属)多与脱氮除磷相关。其中,处于试验中期的人工湿地单元,其内部与脱氮除磷相关菌属相对丰度最高(27.75%)。释碳床内部的细菌群落在门级水平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等,属级水平主要包括嗜氢菌属、固氮螺菌属和梭菌属等,其群落结构随实验的不断进行,从以脱氮除磷相关的菌门(菌属)不断向以纤维素降解相关的菌门(菌属)过渡。基于小试研究结果,在沙河水库北岸设计并建设了处理量为1.5 m3/d的现场试验,阶段性运行结果(2019年10月9日-11月12日)表明,现场试验出水COD、TN和TP的出水浓度分别为42.27 mg/L,6.76 mg/L和0.21 mg/L,对于污染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23%和57%,并不能达到地表IV的标准,主要是由于冬季湿地植物凋落及微生物活性降低导致系统净化效果受到影响,后续还将继续开展现场试验的相关研究。

金竹静[8](2020)在《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滇池是我国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到2015年滇池仍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劣Ⅴ类。流域内35条入湖河流是污染物进入滇池的最主要通道,因此,控制河流污染物入湖,是滇池污染控制的关键。滇池入湖河流可分为城区型(15条)、城郊型(8条)和复合型(12条)三类,其中复合型河流兼有城区型和城郊型河流污染特征,河流长、污染成因复杂、污染负荷高、治理难度大,一直是滇池流域河流治理的难点。论文选择流经城郊、城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污染量最大的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新宝象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流污染现状调查与问题诊断分析,重点开展了河流中游合流制溢流污染技术研究、下游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评估和入湖河口低污染水治理技术研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治理技术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新宝象河污染现状调查。通过资料统计、样方调查、水质监测等方法,对新宝象河上游至河口41 km范围内的河床现状、河岸带植被资源、河水水量来源、断面水质变化以及水生生物组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上游为自然生态河道,河岸尚存有天然植被,中、下游为人工整治河道,河岸植被为人工种植。河流严重缺水,自然补给水量不到河流生态需水量的2/3。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岸、植被、水量受人为影响逐步增大,水质污染程度逐步加重。中游有机污染负荷是上游负荷的2倍以上,氮磷负荷为3倍左右。下游NO3--N浓度升高,TN浓度显着高于中游。新宝象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问题诊断。基于现状调查,从水文特征、水质指标、河岸状况、河流形态结构和水生生物五个方面,构建了复合型河流评价体系,对新宝象河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段对河道的问题进行了诊断:上游城郊河道的主要问题是生态需水量缺乏;中游城郊河道既存在着缺水又存在着水污染问题;下游城区河道的主要问题是城市面源污染和低污染水汇入造成的水质较差。论文探讨并提出了河流治理对策:关于河流缺水问题,上游补水水质需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中游补水水质可采用污水处理厂一级A出水标准;关于河流水污染问题,中游城郊河道的溢流污染是治理重点,下游城区河道城市面源污染拦截和低污染水处理是重点。中游城郊河道溢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针对中游城郊河道雨季合流制管道溢流造成的污染问题,论文设计了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高效处理溢流污水的技术。其技术方案是,降雨期间,溢流污水进入调蓄池,经沉淀净化后,底部高浓度溢流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上部低浓度溢流污水进入湿地处理。论文提出了7500 m3调蓄池和3436 m2多级湿地系统的设计参数等,为项目单位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示范工程的设计、建设奠定了基础。示范工程完成后,为期6个月的工程处理效果表明,工程运行稳定,系统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该技术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溢流污水的污染问题,而且最大程度降低了溢流污水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在旱季,该技术设计的湿地还可以辅助净化受污染的河水。下游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评估。下游是河流入湖水质控制的关键区域,但调查显示下游河道水质污染最为严重。针对城区散排面源污染重的问题,本论文对城区岸带拦截技术,包括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和植被浅沟污染拦截的技术效果进行了监测和评估。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技术对COD、TN、TP和SS的拦截效率分别为37.3%、27.8%、30.0%和49.8%,植被浅沟污染拦截技术对COD、TN、TP和SS的拦截效率分别为45.0%、26.3%、38.8%和71.9%,说明这两项技术可分别作为终端控制和中途控制的岸带拦截技术,应用到城市面源污染治理。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回补导致的河道低污染水的问题,利用河口湿地空间,通过试验对湿地类型选择、水力负荷优化、湿地物种筛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沟-塘-表”生态湿地技术,并被应用于项目单位的示范工程中。示范工程的评估表明,生态湿地技术旱、雨季性能良好,旱季运行规模为2万m3/d,旱季年均削减COD 43.34 t、BOD5 5.23 t、TN 8.24 t、NH3-N 4.59 t、TP 0.54 t、SS 26.33 t;雨季运行规模为4万m3/d,雨季年均削减COD 55.20 t、BOD515.12 t、TN 6.28 t、NH3-N 4.01 t、TP 0.79 t、SS 141.60 t。

陈媛媛[9](2020)在《北运河(天津段)流域村镇坑塘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以北运河(天津段)为代表的北方农村地区河流水环境面临的村镇非点源污染突出等问题,结合流域治理规划思路,开展了村镇坑塘调研和坑塘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开发,以期为北运河(天津段)流域水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的实地调研与分析,明确了区域内坑塘、沟渠及相关斑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坑塘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与监测,分析了典型村镇坑塘的水环境现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技术经济现状,提出了滤池-塘湿地强化技术,并进行了滤料选择、优化实验,确定了滤料的配比,研究了滤池-塘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使用QUAL2K模型模拟了坑塘湿地等优化措施对北运河入河污染物削减贡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内共14种斑块类型,各类型斑块分布结构较紧凑,形状相对简单,河渠的形状稍复杂。水库坑塘与旱地的比例约为9:1,符合传统水塘分布比例。旱地、农村居民点和水库坑塘是三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是边缘效应显着的三种斑块类型,这几种斑块的开放性较强,人类活动较频繁。且与河渠和湖泊斑块有较多的物质能量流动。水库坑塘、河渠和旱地斑块的空间连接性好。(2)研究区域坑塘与沟渠的位置关系类型主要有4类,据此选取了6个与北运河关系紧密的典型村镇坑塘开展水环境调研,发现水质最差月份为冬季11月与夏季7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坑塘是大王村坑塘。调查表明,代表性塘植物多样性、奇异度高,有一定自养能力但受人为干扰水质波动多,属富营养化水体。周边径流污染物分析表明以SS为去处对象的预沉淀对COD、TP、NH3-N等污染物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3)在坑塘湿地优化实验中,滤料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粉煤灰、钢渣、无烟煤对TP去除率均较高,对COD去除率一般,对NH3-N和TN的去除率较差。其中粉煤灰会使出水呈偏碱性;而无烟煤会使出水呈弱酸性。经过优化实验,将粉煤灰、钢渣和无烟煤以1:1:2的比例搭配使用。降雨试验表明,塘湿地SS去除率72.3%,TN去除率约42.49%,TP去除率约43.64%,NH3-N去除率约46.78%,p H满足农田灌溉水标准。(4)QUAL2K模型对河流改善措施模拟结果显示,坑塘-沟渠湿地对河流污染负荷削减有一定贡献,对NH3-N去除效果优于磷酸盐。与其他改善措施一起可使北运河(天津段)河道全段水质优于V类标准。

韩焕豪[10](2019)在《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田面源污染由于其发生面广、影响程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稻田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可主要分为稻田源头控制、生态沟拦截去除及塘堰湿地净化三部分。然而,稻田面源污染(特别是氮素污染)在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及它们组成的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并不完全明确。模型可以模拟氮素不同迁移转化过程,克服田间试验中的诸多缺点,而现有的稻田水氮平衡模型对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并不全面且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过程模拟模型还未构建。综合上述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于2016~2019年在滇中高原洱海灌区开展了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及其组成的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了探明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连续开展了4个稻季的稻田水氮综合调控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模式、减量施肥及增加施肥次数均可减少稻田排水、淋溶、表层土、耕作层土氮素损失。间歇灌溉还可抑制浮萍的生长,减少微生物固氮量,增加土壤矿化量及氮素反硝化量。增加施肥次数也可减少稻田氮素淋溶及排水损失,但会增加氨挥发损失。(2)基于田间试验结果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稻田日尺度水氮平衡模型,该模型可有效模拟不同水氮处理下包括尿素水解、灌水带入氮素、微生物固氮、湿沉降、土壤有机氮矿化、田面排水、淋溶、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植株吸收及浮萍氮素吸收与释放等12个环节的氮素迁移转化过程。验证结果显示除反硝化外其余氮素模拟值与实测值无显着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较全面地揭示了不同水氮调控模式下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3)为了研究不同水力条件及植物类型下生态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于梭鱼草、美人蕉及茭白三条生态沟内分别开展了不同流态氮素去除及示踪试验。研究表明,在生态沟静态和动态过流下梭鱼草沟对稻田面源污染氮素去除效果均最好。不同植物生态沟静态情境下的氮素去除率普遍比动态的高。动态过流下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去除率随着水位的增加而显着减小,硝氮NO3--N的去除率随着水位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低水位低流量低进水总氮浓度处理下TN去除率较大。生态沟氮素的去除是传质系数Vf和流速水位组合u*h共同作用的结果,u*h一定的情况下,Vf越大吸收长度Sw越小,去除率越高。生态沟氮素去除率受水力停留时间、侧向补给及暂态存储区大小的影响。生态沟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主要来自其主渠道流动水体而非暂态存储区。(4)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类型及运行方式下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于梭鱼草塘、再力花塘及水葱塘内分别开展了水力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塘堰湿地对TN的去除在水力停滞一周左右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连续进水方式下梭鱼草塘去除效果最好,再力花塘最差。塘堰湿地氮素去除效果受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影响且可反映在不同深度水体pH变化上,DO及pH均随着湿地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它们的变化可作为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有力证据。梭鱼草塘对氮素去除效果最好是其最大根长、地下生物量及根孔隙度综合作用的结果。浮萍的腐解后氮素释放量最大且最快,茭白因其生长过程中对氮素吸收量较大且腐解后氮素释放缓慢的特点可作为生态沟或湿地氮素去除优选植物。水葱、梭鱼草与再力花的腐解是一个长期过程。(5)基于稻田、生态沟及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试验及模型模拟结果,构建了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组合模拟模型并分析了系统氮素去除协同策略。研究表明,系统模型对氮素去除效果的模拟较好,其中生态沟及塘堰湿地的模拟效果要好于稻田径流。稻田采用W1N1F2处理可获得系统氮素协同去除的源头优势,使得整个系统的氮素去除率较高。增加生态沟及塘堰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也是增强系统氮素去除率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氮素协同去除策略的关键可总结为:稻田采用采用节水灌溉+减量施氮肥+适当多次施肥,通过设计及管理措施延长生态沟及塘堰湿地水力停留时间。

二、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道路径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1.2.1 雨水径流污染来源
        1.2.2 雨水径流污染危害
        1.2.3 雨水径流污染影响因素
    1.3 生态沟渠技术研究进展
        1.3.1 生态沟渠植物对净化效果影响分析
        1.3.2 生态沟渠填料的筛选与优化
        1.3.3 生态沟渠水质处理效果
    1.4 人工湿地技术研究进展
        1.4.1 人工湿地类型与特点
        1.4.2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影响因素
        1.4.3 人工湿地用于净化雨水径流污染效果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1 试验基质
        2.1.2 试验装置的构建
        2.1.3 实验仪器
    2.2 试验检测项目与方法
        2.2.1 常规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2.2 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第三章 生态沟渠对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3.1 水力负荷对系统净化效果影响
        3.1.1 水力负荷对COD净化效果分析
        3.1.2 水力负荷对脱氮效果影响分析
        3.1.3 水力负荷对TP净化效果分析
    3.2 污染负荷对系统净化效果影响
        3.2.1 污染负荷对COD净化效果分析
        3.2.2 污染负荷对脱氮效果影响分析
        3.2.3 污染负荷对TP去除效果分析
    3.3 生态沟渠微生物特征对比分析
        3.3.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3.3.2 生态沟渠微生物门水平分析
        3.3.3 生态沟渠微生物菌属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效果分析
    4.1 HRT与C/N对脱氮效果影响分析
        4.1.1 COD去除效果分析
        4.1.2 HRT与C/N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分析
        4.1.3 HRT与C/N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影响分析
        4.1.4 HRT与C/N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分析
    4.2 污染物沿水流路径去除效果分析
        4.2.1 COD沿水流路径去除效果分析
        4.2.2 沿水流路径脱氮效果分析
        4.2.3 总磷沿水流路径去除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处理径流污染效果研究
    5.1 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5.1.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5.1.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5.2 运行间隔时间对系统净化效果影响
        5.2.1 COD去除效果分析
        5.2.2 脱氮效果分析
        5.2.3 总磷去除效果分析
    5.3 单装置与组合系统水质净化差异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梯级人工湿地系统构建及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人工湿地及人工湿地组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1.2.1 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1.2.2 人工湿地组合系统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装置构建
        2.2.1 工艺选取
        2.2.2 基质选取
        2.2.3 植物选取
        2.2.4 反应系统构建
    2.3 实验方法
        2.3.1 装置启动及运行
        2.3.2 运行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
        2.3.3 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研究
        2.3.4 梯级净化工艺的工程应用成效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常规水质指标
        2.4.2 植物生长指标
        2.4.3 基质分析
        2.4.4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第三章 梯级人工湿地反应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3.1 湿地系统启动熟化
    3.2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3.2.1 处理过程中COD浓度的变化
        3.2.2 处理过程中氨氮浓度的变化
        3.2.3 处理过程中硝氮浓度的变化
        3.2.4 处理过程中总氮浓度的变化
        3.2.5 处理过程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3.3 污染负荷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3.3.1 处理过程中COD浓度的变化
        3.3.2 处理过程中氨氮浓度的变化
        3.3.3 处理过程中硝氮浓度的变化
        3.3.4 处理过程中总氮浓度的变化
        3.3.5 处理过程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3.4 温度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3.4.1 处理过程中COD浓度的变化
        3.4.2 处理过程中氨氮浓度的变化
        3.4.3 处理过程中硝氮浓度的变化
        3.4.4 处理过程中总氮浓度的变化
        3.4.5 处理过程中总磷浓度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级人工湿地反应系统去除机理分析
    4.1 湿地系统植物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4.1.1 植物生长状况
        4.1.2 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
    4.2 湿地系统基质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4.2.1 基质的物质结构
        4.2.2 基质扫描电镜分析
        4.2.3 基质吸附磷形态分析
    4.3 湿地系统微生物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4.3.1 样品选择与数据信息统计
        4.3.2 Alpha多样性分析
        4.3.3 Beta多样性分析
        4.3.4 微生物菌群相似性分析
        4.3.5 湿地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梯级净化工艺的工程应用成效
    5.1 梯级净化工艺工程应用
        5.1.1 工程简介
        5.1.2 工程工艺
        5.1.3 工程单元参数
    5.2 工程监测结果与讨论
        5.2.1 水质指标结果分析
        5.2.2 微生物指标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3)江苏省里下河洼地现代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农业机械耕作效率的田块尺寸研究
    2.1 田块尺寸定义
    2.2 里下河地区田块尺寸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基于农业机械耕作效率的田块尺寸
        2.3.1 耕作机械的发展
        2.3.2 耕作机械的选择
        2.3.3 农业机械在田间行走方法分析
        2.3.4 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效率分析
    2.4 里下河地区田块尺寸及田间工程布置模式
第3章 基于适宜水面率的田-沟-塘系统研究
    3.1 适宜水面率的内涵
    3.2 区域排涝水面率分析
        3.2.1 水面率对排涝影响
        3.2.2 排涝流量计算
    3.3 区域水环境容量水面率分析
        3.3.1 水环境容量
        3.3.2 水体纳污能力
        3.3.3 需水容量确定
        3.3.4 水环境容量水面率计算
    3.4 区域降解农业面源污染水面率分析
        3.4.1 沟塘中N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3.4.2 沟塘对N的截留作用
        3.4.3 总氮去除率计算
    3.5 适宜水面率模型构建
        3.5.1 目标函数
        3.5.2 约束条件
    3.6 基于适宜水面率的田-沟-塘系统构建方法
        3.6.1 田-沟-塘生态系统的作用
        3.6.2 影响田-沟-塘系统降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
        3.6.3 构建田-沟-塘生态系统的方法
第4章 江苏省高邮灌区某高标准农田项目实例分析
    4.1 项目区基本情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水文气象
        4.1.3 水利基础设施
    4.2 工程规划布局
        4.2.1 规划内容
        4.2.2 总体规划布局
    4.3 花阳圩适宜水面率确定
        4.3.1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4.3.2 模型求解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4.4.1 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田块规格确定
        4.4.2 项目区田-沟-塘系统构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表1 犁耕作业效率计算表
    表2 播种、施肥作业效率计算表
    表3 插秧作业效率计算表
    表4 收 获作业效率计算表
    表5 四种作业总时间计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贵子湖水质改善技术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泊污染及其危害
        1.2.2 湖泊生态修复
        1.2.3 湖泊水质评价方法
        1.2.4 项目后评价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贵子湖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来源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状况
    2.2 样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2.2.1 样点布设
        2.2.2 监测方法
    2.3 贵子湖前期水环境质量及评价
        2.3.1 水质监测结果
        2.3.2 水质评价方法
        2.3.3 水质评价结果
    2.4 污染来源分析
        2.4.1 外源污染来源分析
        2.4.2 内源污染来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贵子湖水质改善工程技术体系
    3.1 总体技术体系
    3.2 控源截污系统
        3.2.1 污水管网技术
        3.2.2 污水分流技术
    3.3 湖床空间改造系统
        3.3.1 系统设计
        3.3.2 湖床空间改造技术
        3.3.3 岸坡形态多样性修复技术
    3.4 湖滨带湿地系统
        3.4.1 系统设计
        3.4.2 排水沟渠条带型湿地技术
        3.4.3 梯级塘湿地技术
        3.4.4 湖滨植被湿地技术
    3.5 生物群落恢复系统
        3.5.1 系统设计
        3.5.2 入湖梯级生态塘技术
        3.5.3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3.5.4 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示范区水质改善工程效果评价
    4.1 示范区水质改善技术归纳
    4.2 示范区采样点布设
    4.3 水质监测及分析方法
        4.3.1 监测方法
        4.3.2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4.4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4.5 综合营养状态评价
    4.6 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4.6.1 各理化指标去除率
        4.6.2 水质改善效果
        4.6.3 工程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示范区水质时空特征及分区改善机理分析
    5.1 水质总体特征
    5.2 水质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
        5.2.1 溶解氧(DO)
        5.2.2 酸碱度(p H)
        5.2.3 氮营养盐
        5.2.4 总磷(TP)
        5.2.5 高猛酸盐指数(COD_(Mn))
        5.2.6 叶绿素a
    5.3 水质随空间的动态变化特征
        5.3.1 溶解氧(DO)
        5.3.2 酸碱度(p H)
        5.3.3 氮营养盐
        5.3.4 总磷(TP)
        5.3.5 高锰酸盐指数(COD_(Mn))
        5.3.6 叶绿素a
    5.4 水质分区及改善机理分析
        5.4.1 水质分区
        5.4.2 各生态区水质改善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扬州沿运灌区排水沟塘水质净化效果及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
        1.2.2 沟塘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研究现状
        1.2.3 QUAL2K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
        1.2.4 水质评价方法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研究区种植情况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布置及设计
        2.2.2 排水流量监测
        2.2.3 水质监测
        2.2.4 采样及水质实验方法
        2.2.5 水质评价方法
第3章 排水沟塘氮磷污染物变化分析
    3.1 排水沟塘对氮磷污染物的截留净化作用
        3.1.1 排水沟塘的性质
        3.1.2 农业氮磷污染物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3.2 稻作期排水沟塘氮、磷污染物的变化分析
        3.2.1 氨态氮变化分析
        3.2.2 硝态氮变化分析
        3.2.3 总磷变化分析
        3.2.4 总氮变化分析
    3.3 针对研究区试验田排水农沟的氮磷变化分析
    3.4 氮磷污染物统计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QUAL2K模型简介及参数确定
    4.1 QUAL2K模型介绍
    4.2 排水沟QUAL2K模型建模步骤
        4.2.1 模拟区的现场勘查
        4.2.2 模拟区单元和河段的划分
        4.2.3 模型边界条件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4.3 模型参数的输入
        4.3.1 气象参数输入
        4.3.2 水质参数输入
        4.3.3 水力参数输入
    4.4 模型的评价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区稻作期间农田排水沟水质模拟及优化分析
    5.1 2018年稻作期排水沟QUAL2K水质模拟结果
        5.1.1 排水沟中氨态氮模拟结果分析
        5.1.2 排水沟中总磷模拟结果分析
    5.2 2019年稻作期排水沟QUAL2K水质模型的模拟验证
        5.2.1 排水沟中氨态氮的模拟验证
        5.2.2 排水沟中总磷的模拟验证
    5.3 污染物去除效果模拟综合评价
    5.4 排水沟塘系统不同优化措施的效果
        5.4.1 情景1.调整水力联系对沟塘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5.4.2 情景2.排水沟入流流量变化对沟塘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5.4.3 情景3.排水沟截污治理对沟塘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区大型沟塘系统水质评价
    6.1 2018年水质指标的时空监测情况
    6.2 2018年大型沟塘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6.2.1 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
        6.2.2 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
        6.2.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水质评价结果对比
    6.3 沟塘水质年内变化特征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模式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治理现状
        1.2.1 国外治理现状
        1.2.2 我国治理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案
第2章 江西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分析
    2.1 江西省水污染现状分析
        2.1.1 点源污染物排放情况
        2.1.2 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情况
    2.2 江西省农村水环境现状分析
        2.2.1 江西省农村人口变化特征分析
        2.2.2 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析
    2.3 江西省农村污水排放特征
        2.3.1 江西省农村污水水质特征
        2.3.2 江西省农村污水水量特征
第3章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模式分析
    3.1 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生态治理模式
        3.1.1 预处理技术
        3.1.2 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
    3.2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排放生态治理模式
        3.2.1 稳定塘技术
        3.2.2 生态沟
        3.2.3 土地渗滤系统
第4章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研究
    4.1 前房村生活区污水生态治理工程
        4.1.1 基本情况
        4.1.2 集中排放生活污水生态治理工程
        4.1.3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设计工程
        4.1.4 前房村生活区污水生态治理工程效果评估
    4.2 人工湿地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第5章 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保障措施
    5.1 强化监管责任体系
    5.2 加强技术指导
    5.3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5.4 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5.5 创造有效推进机制
    5.6 优化污水治理资金渠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低C/N河湖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及净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再生水补给河湖水体现状
        1.2.2 河湖水体修复技术
        1.2.3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概述
        1.2.4 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仪器及材料
        2.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沙河水库水质时间变化特征研究
        2.2.2 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低C/N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
        2.2.3 生态净化系统的净水及强化脱氮效能和机制
        2.2.4 生态净化系统现场中试研究
3.沙河水库水质时间变化特征研究
    3.1 沙河水库水质特征值统计分析
    3.2 沙河水库有机污染物月变化特征
    3.3 沙河水库总磷月变化特征
    3.4 沙河水库不同形态氮素的月变化特征
    3.5 沙河水库C/N比值月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低C/N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
    4.1 天然纤维素碳源的筛选
        4.1.1 天然纤维素碳源COD释放速率对比
        4.1.2 天然纤维素浸出液可生化性对比
        4.1.3 天然纤维素碳源浸出液DOM组分分析
        4.1.4 天然纤维素碳源氮、磷的释放
    4.2 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
        4.2.1 塘-湿地组合系统的构建
        4.2.2 “释碳床”的构建
        4.2.3 低C/N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5.生态净化系统的净水及强化脱氮效能和机制
    5.1 生态净化系统净水效能总体分析
        5.1.1 进生态净化系统对COD的处理效果
        5.1.2 生态净化系统对磷素的处理效果
        5.1.3 生态净化系统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处理效果
        5.1.4 生态净化系统进出水其它指标变化
    5.2 生态净化系统各单元对氮、磷的去除贡献
        5.2.1 各单元对磷素的去除贡献
        5.2.2 各单元对氮素的去除贡献
    5.3 释碳床加入前后各单元净水效能对比
    5.4 生态净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净化效能的影响
        5.4.1 OTU聚类分析与多样性指数分析
        5.4.2 微生物门(phylum)分类水平组成分析
        5.4.3 微生物属(genus)分类水平组成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生态净化系统净化沙河水库水质现场试验研究
    6.1 现场试验设计
    6.2 中试生态净化系统净水效能研究
        6.2.1 生态净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6.2.2 生态净化系统对磷素去除效果
        6.2.3 生态净化系统对氮素去除效果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滇池流域概况
        1.1.2 滇池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1.1.3 入湖河流对滇池的作用
        1.1.4 入湖河流治理成效
    1.2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分类
    1.3 河流评价体系
        1.3.1 河流评价方法
        1.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1.4 复合型河流污染治理技术
        1.4.1 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技术
        1.4.2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4.3 河流生态补水深度净化技术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宝象河污染现状调查
    2.1 调查范围及方法
        2.1.1 调查范围
        2.1.2 调查方法
    2.2 区域环境现状
        2.2.1 河岸带情况
        2.2.2 植物资源
        2.2.3 水文分析
        2.2.4 河流形态
        2.2.5 水质监测
        2.2.6 水生生物调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宝象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问题诊断
    3.1 河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水文特征
        3.1.2 水质指标
        3.1.3 河岸状况
        3.1.4 河流形态结构
        3.1.5 水生生物
    3.2 新宝象河问题诊断
        3.2.1 上游问题诊断
        3.2.2 中游问题诊断
        3.2.3 下游问题诊断
    3.3 河流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3.3.1 上游河道技术对策
        3.3.2 中游河道技术对策
        3.3.3 下游河道技术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游城郊河道溢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4.1 技术模拟方法
        4.1.1 模型简介
        4.1.2 区域概况
        4.1.3 模型参数确定
        4.1.4 颗粒物沉降效率分析
        4.1.5 湿地面积的计算
    4.2 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湿地联动调控模拟
        4.2.1 水质水量的分析
        4.2.2 运行方式的研究
        4.2.3 湿地参数的确定
    4.3 溢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效果
        4.3.1 旱季运行效果
        4.3.2 雨季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游城区河道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评估
    5.1 研究区域
    5.2 岸带拦截技术评估
        5.2.1 植被浅沟污染拦截技术效果分析
        5.2.2 壁挂式初期雨水拦截技术效果分析
        5.2.3 岸带拦截技术规范
    5.3 “沟-塘-表”生态湿地技术研究
        5.3.1 多级湿地类型的选择
        5.3.2 塘库系统优化参数的研究
        5.3.3 河口湿地技术应用技术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水生生物名录(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北运河(天津段)流域村镇坑塘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北运河流域(天津段)塘-渠空间分布格局解析
    2.1 引言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3 北运河流域(天津段)坑塘水环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及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 坑塘水质治理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坑塘治理工程在流域水质改善中作用模拟
    5.1 引言
    5.2 模拟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水氮管理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流失规律影响
        1.2.2 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过程观测及模拟
        1.2.3 稻田水氮平衡模型
        1.2.4 生态沟中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
        1.2.5 塘堰湿地中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1.2.6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中氮素去除效果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田间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区布置
    2.3 田间处理设计
    2.4 田间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2.4.1 物候及气象要素观测
        2.4.2 水平衡要素观测
        2.4.3 氮平衡要素观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氮调控模式下稻田水氮迁移转化规律
    3.1 水稻干物质量及产量
        3.1.1 水稻干物质量
        3.1.2 水稻产量
    3.2 稻田水量平衡
    3.3 稻田氮平衡要素迁移转化
        3.3.1 氮素湿沉降
        3.3.2 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
        3.3.3 氮素田面排水损失
        3.3.4 氮素淋溶损失
        3.3.5 稻田氨挥发
        3.3.6 稻田土壤氮素矿化
        3.3.7 稻田反硝化
        3.3.8 稻田微生物固氮
        3.3.9 水稻植株吸氮量
        3.3.10 浮萍氮素吸收与释放
    3.4 稻田氮平衡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田水氮平衡模型构建
    4.1 水平衡模型
    4.2 水平衡模型要素确定
        4.2.1 田间水深、灌水量及土壤含水率
        4.2.2 排水量
        4.2.3 渗漏量
        4.2.4 需水量
    4.3 氮平衡模型要素确定
        4.3.1 尿素水解
        4.3.2 氮素湿沉降
        4.3.3 灌水带入的氮素
        4.3.4 土壤氮素矿化
        4.3.5 稻田微生物固氮
        4.3.6 田面水氨氮硝化
        4.3.7 田面排水损失
        4.3.8 稻田氨挥发
        4.3.9 氮素淋溶损失
        4.3.10 稻田反硝化
        4.3.11 水稻氮素吸收
        4.3.12 浮萍氮素吸收及释放
    4.4 氮平衡模型率定及验证
        4.4.1 氮平衡模型率定
        4.4.2 氮平衡模型验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5.1 不同过流状态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
        5.1.1 处理设计
        5.1.2 氮素去除率计算
        5.1.3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
    5.2 生态沟氮素去除示踪试验
        5.2.1 生态沟水力示踪试验
        5.2.2 处理设计
        5.2.3 生态沟示踪试验结果分析
    5.3 生态沟氮素去除模型及量化参数
        5.3.1 生态沟氮素去除模型
        5.3.2 氮素吸收长度S_w
        5.3.3 生态沟传质系数V_f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6.1 不同水力停滞时间下湿地氮素去除规律
        6.1.1 处理设计
        6.1.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1.3 氮素去除率计算方法
        6.1.4 结果与分析
    6.2 水力停滞下湿地氮素去除主要影响因素
        6.2.1 处理设计
        6.2.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3 连续进出水方式氮素去除规律
        6.3.1 处理设计
        6.3.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3.3 氮素去除率计算方法
        6.3.4 结果与分析
    6.4 植物腐解氮素释放试验
        6.4.1 试验方法
        6.4.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4.3 腐解率计算方法
        6.4.4 结果与分析
    6.5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模型及参数率定
        6.5.1 氮素去除模型
        6.5.2 氮素去除模型参数率定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协同去除效果
    7.1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组合模拟模型构建
    7.2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效果实测与模拟
        7.2.1 试验观测及模型模拟
        7.2.2 试验观测及模型模拟结果
        7.2.3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氮素协同去除策略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稻田水氮综合调控模式试验研究及水氮平衡模型构建
        8.1.2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8.1.3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8.1.4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协同去除效果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道路径流效应研究[D]. 章泽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2]梯级人工湿地系统构建及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研究[D]. 李梦祥. 河北大学, 2021(11)
  • [3]江苏省里下河洼地现代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研究[D]. 孙晨. 扬州大学, 2021(08)
  • [4]贵子湖水质改善技术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D]. 许杨. 三峡大学, 2021
  • [5]扬州沿运灌区排水沟塘水质净化效果及优化途径研究[D]. 洪建权. 扬州大学, 2021
  • [6]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模式及治理研究[D]. 钱玉堃. 南昌大学, 2020(02)
  • [7]低C/N河湖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及净水效能研究[D]. 余昊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8]滇池流域复合型河流污染成因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 金竹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北运河(天津段)流域村镇坑塘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D]. 陈媛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10]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D]. 韩焕豪. 武汉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复合池湿地系统氮磷去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