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一、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斌,李青,陈群利,李望军,游萍[1](2021)在《黔西北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文中认为研究海拔高度对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的保育和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法调查不同海拔梯度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区系特征,研究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和维持机制。样地内共记录种子植物50科95属124种,群落内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随着海拔的增加,黄杉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单峰格局变化趋势,且在不同海拔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灌木层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不显着(P≥0.05);相邻海拔间的β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同,灌木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呈双峰曲线,草本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呈单峰曲线,灌木层和草本层的Cody指数均呈单峰曲线;随着海拔高差的增加,黄杉群落草本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逐渐减小,其它均无明显变化规律。整体来看,相对海拔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是影响喀斯特山地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海拔地带黄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这对黄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的管理和生态系统稳定的维持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肖海龙[2](2021)在《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细根(≤2mm)作为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的关键器官,是根系组织中最活跃和最敏感的部分,且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本研究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CK(空白对照)、LN(低氮)、MN(中氮)、HN(高氮)四种N添加处理方式,分别研究花椒与紫花苜蓿细根生物量、细根形态、细根化学计量学等性状特征以及根际土壤养分元素对N添加的响应,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探讨N添加影响下2种植物细根适生性策略的变化及其与根际土壤养分的互作机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的植被生态修复治理提供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添加促进了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生物量的增加,且均在LN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着施N浓度的增大花椒的细根生物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紫花苜蓿则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此外,N添加仅对紫花苜蓿0-0.5mm径级的细根比根长与比表面积有显着影响,但对花椒、紫花苜蓿幼苗其余各径级的细根形态性状均未产生显着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细根径级极显着影响了花椒与紫花苜蓿的平均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N添加处理未显着影响两种植物细根形态性状。(2)随着施N量的增大,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各径级细根的N含量均有增加,C、P含量降低,C:P和N:P增加,Mg、Ca含量无明显变化,N素仍然是限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养分元素,花椒幼苗的生长容易受N、P元素的共同限制。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细根径级对极显着影响了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的C、N、P含量以及C:N、C:P、N:P,随着细根径级的增加,花椒与紫花苜蓿细根N、P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而Mg、Ca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N添加不仅显着影响了花椒幼苗细根的N含量、C:P、N:P,同时也极显着影响了紫花苜蓿幼苗细根的C、N、P含量以及C:N、C:P、N:P。(3)通过对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各养分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椒与紫花苜蓿各径级细根的C、N、P、Mg的元素含量大多呈正相关,而Ca元素大多呈负相关,且各径级细根C、N、P含量的相关性大于Mg、Ca含量。此外,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形态特征与细根养分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0-0.5mm径级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与细根C、N、P等养分元素多呈正相关,而1-2mm径级则多呈负相关,这可能与不同等级的细根在根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有关。(4)N添加显着增加了花椒和紫花苜蓿幼苗细根根际土壤的TN、NO3--N、NH4+-N含量,却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根际土壤SOC含量,但未对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的TP、Mg、Ca含量以及p H值产生显着影响,导致其根际土壤的C:N值降低,N:P值显着增加。此外,通过对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的根际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SOC与TN含量表现出高度耦合性,且与TP、Mg、NO3--N、NH4+-N等元素多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根际土壤的TP含量与其余养分元素相关性较低,说明N添加对两种植物根际土壤TP含量的影响较小。(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养分与细根形态、细根化学性状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表现为花椒与紫花苜蓿幼苗细根主要通过改变比根长与比表面积来响应N添加所引起的土壤养分环境变化,而平均直径与组织密度对N添加的响应较弱。此外,花椒与紫花苜蓿细根的大部分养分元素与根际土壤中对应的养分呈正相关,而与根际土壤的Ca元素多呈负相关。说明Ca元素对其限制较小,而C、N、P依然是影响幼苗细根生长的主要养分元素。

王永琪,秦佳双,马姜明,菅瑞,潘小梅,杨章旗,零天旺,李明金[3](2020)在《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文中指出以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2012年种植)、中龄林(1999年种植)、成熟林(1986年种植)、过熟林(1960年种植)4种林龄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经营依据。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4个龄级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130种,隶属48科89属; 2)马尾松人工林由幼龄林近自然恢复到成熟林阶段林下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而到过熟林阶段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 3)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木本群落Shannon-Winner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Pieolou均匀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 4)相邻龄级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群落间的物种构成相似程度较高,不相邻龄级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群落间的物种替代率较高。

朱恕英[4](2020)在《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地稀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矛盾冲突严重,为使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走生态经济型之路是石漠化区生态修复重要路径。通过选择具有生态与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建植植物群落实现生态修复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是协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单纯的生态型和经济型的植物群落研究较多,但能实现较好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发挥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以药食同源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和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为植物材料,通过建植不同密度植物群落,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生长发育过程与经济产量积累过程,维持养分平衡的生态计量化学特征和循环特征以及蓄水保土功能,并评估生态经济效应,旨在探索既能维持植物群落稳定,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又能有一定经济收益的植物群落培育机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地位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关岭县花江镇和平塘县克度镇。三叶木通的建植采用556株/亩(株行距0.8m×1.5m)、296株/亩(株行距1.5m×1.5m)、185株/亩(株行距2.4m×1.5m)三种密度,百香果的建植采用以1361株/亩(株行距0.7m×0.7m)、463株/亩(株行距1.2m×1.2m)、261株/亩(株行距1.6m×1.6m)、167株/亩(株行距2.0m×2.0m)、116株/亩(株行距2.4m×2.4m)五种密度。采取野外测定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三叶木通和百香果与经济功能关联的植物功能性状,C、N、P、K养分循环特征以及土壤保水功能进行研究,阐明不同种植密度的药食同源植物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养分循环能力、养分的再吸收率与利用率、土壤的持水量以及经济产量等方面规律,评估生态经济效应,找出既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又能发挥好生态作用的种植密度。其结论如下:1、与经济功能关联的植物功能性状与密度关系三叶木通和百香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形态功能性状的密度效应表现为:三叶木通叶长、叶宽、地径、植株高度表现为185株/亩>556株/亩>296株/亩;群落生物量范围为5.14~9.58 t/hm2,其中根、茎、叶生物量分别为0.83~2.38 t/hm2、1.95~4.23 t/hm2、1.20~1.90 t/hm2,根、茎、叶生物量大小排序为556株/亩>185株/亩>296株/亩;果实生物量(0.51~0.85 t/hm2)最大在低密度(185株/亩)。百香果叶长、叶宽、地径、植株高度均表现为116株/亩>167株/亩>261株/亩>463株/亩>1361株/亩;群落生物量范围为0.68~2.17 t/hm2,其中根、茎、叶、果生物量分别为0.01~0.04 t/hm2、0.15~0.45 t/hm2、0.22~0.63t/hm2、0.29~1.03 t/hm2,根、茎、叶、果生物量大小排序为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即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建植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C、N、P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其比值特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三叶木通和百香果鲜叶、凋落物、土壤C、N、P元素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如下:3种密度三叶木通鲜叶C、N、P含量范围分别为635.0~690.1g/kg、47.81~53.66 g/kg、2.27~2.66g/kg;凋落物C、N、P含量均值范围分别为590.50~592.25g/kg、28.90~35.21g/kg、1.07~1.896g/kg;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1.18~12.46g/kg、1.74~2.2 g/kg、0.39~0.43g/kg。5种密度百香果鲜叶C、N、P含量范围分别为515.71~571.61 g/kg、41.52~48.21 g/kg、4.37~5.92g/kg;凋落物C、N、P含量均值范围分别为403.43~483.28g/kg、19.49~30.76g/kg、3.87~4.54g/kg;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32.62~37.45g/kg、1.94~2.33 g/kg、0.80~0.92g/kg,总体两种植物群落元素含量均呈鲜叶>凋落物>土壤的趋势;土壤中分配表现为0-15cm>15-30cm>30-45cm>45-60cm。三叶木通鲜叶N/P、C/N、C/P分别为17.20~23.99、12.12~16.83、263.89~284.84,鲜叶N/P均大于16,表现受P限制;百香果鲜叶N/P、C/N、C/P分别为7.99~9.77、10.98~13.25、102.80~115.61,鲜叶N/P均小于14,表现受N限制。不同密度两种植物群落植物器官、凋落物和土壤C、N、P、K含量存在一定显着差异(P<0.05),但无明显规律。3、建植植物群落养分积累与循环特征三叶木通在556株/亩、296株/亩、185株/亩3种种植密度下植物体内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355.62kg/hm2、191.81 kg/hm2、206.22 kg/hm2,其中N、P、K积累量分别为159.21~289.97 kg/hm2、9.41~289.97kg/hm2、23.19~41.88 kg/hm2。百香果在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5种种植密度植物体内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9.54kg/hm2、54.36kg/hm2、45.90kg/hm2、36.10kg/hm2、30.87kg/hm2,其中N、P、K积累量分别为18.14~47.58 kg/hm2、3.43~10.96 kg/hm2、9.3~21.0 kg/hm2,总体上三叶木通和百香果N元素积累量高于P、K;两个植物群落元素积累量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三叶木通N、P、K元素循环系数为0.28~0.48,利用系数为0.52~0.76;密度296株/亩循环系数最大(0.48),养分循环能力强,养分利用效率较高(0.52);百香果N、P、K元素循环系数为0.28~0.53,利用系数为0.47~0.72,密度116株/亩循环系数最大(0.53),循环能力强,利用系数最低(0.47),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低,密度1361株/亩养分利用效率高(0.72)。4、建植植物群落的持水功能三叶木通土壤有效蓄水量为263.16~271.3 t/hm2,最大蓄水量为743.83~871.33 t/hm2,土壤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速率、总渗透量均值范围分别为3.34~4.97 mm/min、2.21~3.28 mm/min、2.66~2.78 mm/min、79.45~111.86 mm/min,均大致表现为密度185株/亩>556株/亩>296株/亩,在密度中均存在一定的显着差异(P<0.05,下同)。百香果土壤有效蓄水量为184.25~205.98t/hm2、最大蓄水量为542.02~644.91 t/hm2;土壤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速率、总渗透量均值范围分别为1.45~2.09mm/min、3.61~5.73mm/min、0.53~0.813mm/min、44.25~71.47mm/min,在密度中均存在一定的显着差异,其中低密度和高密度中蓄水效果和渗透性较好,其余密度规律不明显。两物种比较而言,三叶木通土壤保水功能要比百香果高。5、建植植物群落的经济效应三叶木通、百香果两种药食同源植物的叶、茎、根、果都可入药,果实作为水果,但目前市场上主要以水果为主,故以果实产量作为经济效应分析,以2019年市场价格为准计算。三叶木通果实产量和利润均表现为185株/亩>296株/亩>556株/亩,低密度185株/亩果实产量(3835.40 kg/hm2)和利润(34525.02元/年)最高;百香果果实产量和利润均表现为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高密度1361株/亩果实产量(6294.14 kg/hm2)和利润(31568.75元/年)最高。6、建植植物群落的生态与经济效应的评估以不同种植密度三叶木通群落和百香果群落为对象,建立以生态化学计量、养分循环特征、土壤保水功能、以及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植物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的生态经济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到:三叶木通密度556株/亩、296株/亩、185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分别为0.51、0.38、0.47,高密度556株/亩分数最高,因此该密度生态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密度185株/亩次之。百香果密度1361株/亩、463株/亩、261株/亩、167株/亩、116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分别为0.47、0.44、0.32、0.21、0.17、0.16,高密度1361株/亩的综合评价分数最高,因此该密度生态经济效益相对高。

刘紫薇[5](2020)在《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文中认为混交林由于经济功能、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出色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混交树种造林、促进混交树种天然更新以及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是构建混交林的重要手段。树种的最佳配置对于迹地造林、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退化天然林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测定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能正确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为森林经营中混交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然而湘西地区乡土树种光特性、经济价值以及种间关系并不明晰。本研究以湖南会同近原始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湖南慈利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的光特性、经济价值与种间联结关系确定不同造林目标下的乡土树种的选择和混交配置,为湘西地区迹地造林、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次生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学特征分析,依据当地天然林的林学特征和社会需求状况制定森林发展类型,为湘西地区马尾松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原始天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栲在林分中占据绝对主导优势。优势树种的光特性确定如下:耐荫树种:笔罗子、青冈、日本五月茶;机会树种:栲、刨花润楠、柯、木油桐;阳性树种:山乌桕、黄杞、毛叶木姜子。其经济类别划分如下:第一经济类:刨花润楠;第二经济类:栲、青冈、柯;第三经济类:黄杞、木油桐;第四经济类:笔罗子、山乌桕、日本五月茶、毛叶木姜子。(2)近原始天然林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着的净的正联结,反映出近原始林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趋于稳定。种对间的关联研究表明,正负联结种对数差别不大,经χ2检验呈现显着联结的种对经联结系数AC、Dice指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几乎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相似性最高。(3)森林经营中,树种光特性和经济价值用于指导不同立地条件和造林目标下的树种选择;成树和成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迹地造林成树间的混交配置;幼树和幼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林下补植时幼树搭配;幼树和成树之间的种间联结关系指导成树下补植幼树树种的选择。(4)在近原始林树种特性及种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综合退化马尾松次生林林学特征和社会需求状况,设计次生林森林发展类型。森林发展目标为环境保护和木材生产,主林层目标树种为马尾松、刨花润楠、青冈、栲,木材生产主要为马尾松、刨花润楠和青冈干材。

张俞[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李芹[7](2020)在《白云岩喀斯特山地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贵州施秉喀斯特在地貌上发育了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不仅具有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美学价值,大面积的原生森林植被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也让该区域拥有巨大的生态科学研究价值。申遗成功带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对该区的植被物种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为干扰反映敏感,群落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往往是群落植被退化最明显的表现,而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改变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了解施秉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探究不同生境下物种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联系,有助于揭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对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物种多样性稳定以及旅游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遗产地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生境因子进行采集调查,分析该区域的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特征,研究不同生境梯度物种的组成与多样性,以及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88科207属300种,其中被子植物76科190属280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蕨类植物7科11属13种。植物的科、属组成上,少种科(2-5)数量最多,有40科;单种属数量最多,有153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科层次中世界分布共有23科;热带亚热带分布有41科;温带分布有24科,热带分布占较大优势,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属一级中世界分布有17属;热带分布成分有102属;温带分布有88属,热带分布稍高于温带分布,世界分布所占比例最少。(2)在坡位梯度上,不同坡位的生境特点有以下几点:1)水分条件上,河谷、山顶和山脊生境总体偏干旱,上坡、中坡和下坡三个坡位的生境相对较湿润;2)土壤养分条件上,上、中、下三个坡位的各项土壤化学性质含量比较均一,土层厚实,土壤养分条件较好,山脊部位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差异较大,山顶和河谷地区土壤的平均化学性质指标比其他坡位都低,而且土层比较浅薄;3)光照条件上,山顶、上坡、山脊和河谷光照充足,中坡和下坡光照强度较弱。不同坡位之间的生境差异,致使其在群落类型和物种组成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山顶山脊等部位群落类型主要以针叶、硬叶林为主,马尾松、乌冈栎等耐旱耐瘠喜阳的物种较多;中下坡的群落类型多为常绿或落叶阔林,毛脉南酸枣、朴树等物种占据较大优势;河谷地区气候湿热,土壤持水保肥能力差,只有下坡与河谷的过渡地区有乔木分布,临近河岸的群落多为河滩灌丛,窄叶蚊母树、水麻等占据较大优势。(3)不同生境中,乔木层的Margalef指数无显着差异;灌木层的Margalef指数表现为山顶显着高于中、下坡和河谷,上坡显着高于下坡和河谷;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为山顶显着低于中、下和河谷,山脊显着低于中坡。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无显着差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山顶显着高于河谷和下坡;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山顶显着低于中、下坡和河谷。乔木层的Pielou指数为山顶显着低于其他坡位;灌木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无显着差异。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为山顶显着高于上坡;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为山顶显着低于河谷;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为山顶显着高于中坡、下坡和河谷。在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中,山脊的四个指数与其他坡位均存在显着差异。Margalef指数为山脊显着低于其他几个坡位,下坡显着低于山顶和上坡;Shannon-wiener指数为山脊显着低于其他坡位;Pielou指数为山脊和山顶显着低于其他坡位;Simpson指数表现为山脊显着低于其他坡位,山顶显着高于其他坡位。(4)通过分析生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发现坡位和干扰程度对乔木层的物种分布影响显着;坡位、枯落物厚度、干扰程度、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厚度、全氮、坡度及全磷对灌木的物种分布影响显着;枯落物厚度、全磷、坡位、腐殖质厚度、土壤有机质、光照强度、全氮和坡度对草本的物种分布影响显着;总群落中,坡位、干扰程度以及枯落物厚度和腐殖质厚度对总群落的物种分布影响显着。其他因子也对不同层次的物种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着。(5)坡位和干扰程度几乎对每个层次的物种分布都有显着影响,对施秉喀斯特而言,坡位和人为干扰或许是影响其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他各项因子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物种的分布格局,这些因子往往相互耦合、综合作用,共同对物种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遗产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减少游客行为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景区的规划建设要布局合理,防止对生态造成建设性的破坏,减少经济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保证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任青青[8](2020)在《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生境的互作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苔藓植物是初生演替的先锋植物,生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适应能力至关重要,石生苔藓植物在喀斯特地区受强烈干旱的影响,但长期生长在喀斯特异质环境中已形成了一套适应特殊环境的功能性状。本研究将以典型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异质生境中的小气候特征及石生苔藓植物组成进行分析,并筛选适应该生境生长的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以及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共同的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进行植物功能性状研究。关于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方面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性状、茎叶性状、营养性状和保水功能在不同生境中的差异性,而对于生境方面主要是植物上方的气候变化及土壤养分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掌握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生境的互作机制,将有助于利用苔藓植物促进群落初级演替过程、促进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完善,为喀斯特地区积累基础数据和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生境异质性导致典型喀斯特区不同类型小生境中的小气候和石生苔藓植物组成具有一定差异性。首先,不同小生境中小气候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岩石温度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显着性差异。其次,此喀斯特区域共有石生苔藓植物14科28属63种,裸地和乔木林地中的石生苔藓植物种类较多,典型喀斯特区共有9种优势种,包括尖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 var.constrictus)、卷叶湿地藓(Hyophila acutifolia)、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美灰藓(Hypnum leptothallum)、真藓(Bryum argenteum.)、宽叶真藓(Bryum funkii)、小牛舌藓(Anomodon minor subsp integerrimus)、薄壁卷柏藓(Racopilum cuspidigerum)、白色同蒴藓(Homalothecium leucodonticaule.)。4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共同的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包括4种,美灰藓(Hypnum leptothallum)、卷叶湿地藓(Hyophila acutifolia)、尖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 var.constrictus)和宽叶真藓(Bryum funkii)。(2)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的功能性状中,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丛集型、交织型、垫状型和悬垂型4种类型的生活型。9种优势种的茎叶表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表皮1~2层不等,以1层居多,较多种类具有向外突起伸长形成多细胞腺体。不同类型生境中的4种共同的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的营养性状中,乔木林地中的石生苔藓植物体内的大部分养分含量高,宽叶真藓(Bryum funkii)是大部分营养元素含量最高的石生苔藓植物,草地和乔木林地中的美灰藓(Hypnum leptothallum)的叶绿素含量较高。4种石生苔藓植物的吸水和保水能力都较强。(3)典型喀斯特区不同类型生境中的共同石生苔藓植物优势种周围主要的小气候中,雨季(7月)的小气候较优于旱季(4月),更有利于石生苔藓植物的生长,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中的小气候调节作用最优,而裸地和草地最差,美灰藓(Hypnum leptothallum)和尖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 var.constrictus)对微生境的改善最佳。对于土壤养分而言,各生境中的石生苔藓植物基部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卷叶湿地藓(Hyophila acutifolia)和宽叶真藓(Bryum funkii)基岩土壤养分含量较为丰富,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土壤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岩石裸露率和空气相对湿度、水分是影响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的分布和植物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素。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间存在协同作用,环境因子间及其与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之间既存在协同作用,又存在拮抗作用,石生苔藓植物通过调整其功能性状以适应环境而生存,同时将利于自己的环境因素用于改善生存的小生境。

李恒[9](2019)在《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山地旅游的响应及其维持机制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提出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在其自然地质美学,自然喀斯特森林美学与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突出价值,于2014年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随之发展起来的喀斯特山地旅游成为施秉遗产地植物群落面临的威胁,且在山地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下,威胁逐渐上升。植物功能性状能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探究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有助于从小尺度变化来预测大尺度环境的变化,从物种个体的生长状况探索植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演化。本研究以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植物群落乔灌优势种为研究对象,依据植物地理学基础理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与(Cornelissen J H C,,2003)植物功能性状标准方法,于2018年5月至9月在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和样方调查,共划定31个固定样方,对遗产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物种的样品采集与调查,通过测定其12个植物功能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干扰和不同地形下的变异特征,探究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遗产地山地旅游的响应及其维持机制。(1)研究发现森林植被以壳斗科、樟科和木兰科植物为主的阔叶林,以松科和樟科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以大明松和马尾松主的针叶林,以及以黄栌、海桐等为主的山地灌丛及以蚊母树、水麻等为主的河漫滩灌丛,植被演替顶级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分层明显,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是植物天然的栖息地,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如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Hance)Pilger)等。样地内共出现81种乔木,平均高度9.46m,平均枝下高3.14m,平均胸径12.30cm;灌木216种,平均高度1.2m,平均基径1.39cm;草本82种,平均高度0.28m。(2)总体上,乔灌优势种的12种植物功能性状有8种在不同程度干扰区差异显着。其中乔木层的叶绿素在中度干扰区显着高于强、弱和无干扰区,叶鲜重和叶干重在弱干扰区显着低于无干扰区,小枝长表现为强>弱>中>无,强干扰区显着高于无干扰区的,小枝横截面积在无干扰区显着低于强、中、弱三个地区;相关分析表示乔木的叶绿素与叶鲜重呈正相关,而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叶鲜重与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但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叶鲜重在强干扰和中干扰中的增长速率大于叶干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乔木的叶鲜重和叶干重两种功能性状对干扰强度的响应最敏感,随着干扰由弱变强,叶鲜重逐渐增大,叶干重也逐渐增大,而为了保证植物获取资源的能力,植物需要较大的叶干物质含量,在受干扰严重的同时植物要快速提高叶片的干重来达到平衡;叶干重与比叶面积呈极显着负相关,说明植物在受到中或强干扰时,不仅要快速增加叶片干重的也需要快速减小叶片面积来保证较小的比叶面积,提高叶片的防御能力。灌木层叶干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无干扰>弱>中>强,比叶面积无<弱<中<强,小枝横截面积无<弱<强<中,在同一群落内与乔木相比,灌木受干扰程度的变化的响应更具有梯度变化的代表性,且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比叶面积、小枝横截面积是灌木层对干扰强度变化的敏感性状,并对干扰强度的解释为小枝横截面积随干扰由无-弱-中-强的顺序,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比叶面积逐渐增大。虽然小枝变粗,提供更多的机械支持,但逐渐变小的叶面积即使有很高的出叶强度,也不能改变受到干扰减小的叶干重和变大的比叶面积,其功能呈退化趋势。同一干扰程度区内,性状值的变化趋势总体与大尺度地形部位变化趋势相一致(3)在不同地形部位乔灌木的12种植物功能性状有9种表现出显着差异。灌木在不同地形部位由山顶至中下部的表现为叶片性状值增大,小枝性状值减小,植被的功能由弱变强,植被对群落内资源利用率加强,性状值趋于稳定,但小枝性状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出叶强度下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乔木以小枝横截面积、小枝直径、小枝叶片数和出叶强度4个性状对地形部位的变化最敏感,形成以小枝直径+小枝叶片数或小枝横截面积+小枝出叶强度的性状组合,即由山顶—河谷的变化,小枝变粗,小枝叶片数增多,加强光合作用;灌木以叶绿素、叶干物质含量、小枝直径和小枝横截面积4个敏感性状,随山顶—河谷地形部位变化,叶绿素和叶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大趋势,小枝直径和小枝横截面积值呈逐渐减小趋势。以此功能性状变异策略来适应山体中下部较弱的光照强度和较少的养分环境,增加光合能力和对养分的竞争力。(4)植物的叶片性状和当年生小枝的变异特征均反映在植物的光合能力以及对土壤养分、空间等资源的获取能力,施秉喀斯特山地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旅游建设、后期游客流量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干扰表现,其中以旅游步道、服务区建设、漂流河道休憩点等为主。为维持正常的生态功能,在山地旅游中,控制旅游规划建筑规模可提高植物在区域内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减少建筑类垃圾和合理规划步道可减少水分胁迫,提高土壤养分的固定以及生存空间,即使是较大的比叶面积的和较小叶干物质含量以及拥有纤细枝条的植株也能为自身争取到最大的可利用资源,维持正常生长。

温培才[10](2018)在《喀斯特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贵州省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4个层次(乔木、灌木、草本、优势种)和凋落物层次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N、P养分重吸收率特征,分析了各层次间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并结合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以期进一步认识我国西南脆弱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为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的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总体特征。本研究中,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均具有高C、P含量与低N含量的特征,显示出凋落物的C、N、P含量具有与植物类似的特征,体现了凋落物具有秉承植物特性的特点。研究区植物群落叶片C:N比值较高,而N:P比值却很低(平均值为6.52),表明研究区植物生长受到N养分的限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的N含量分别与C、P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C:N比值与C、N含量,C:P比值与P含量,N:P比值与N、P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N、P养分重吸收率特征显示,N养分重吸收率在石漠化环境的空间变异程度较P养分要小。(2)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乔木叶片具有最高的C含量、C:N、C:P与N:P比值和最低的N、P含量;灌木叶片的N含量最高,C:N比值最小;草本叶片的C含量、C:P和N:P比值低于其它植物群落叶片,但有着最高的P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内的N含量与C:N比值,P含量分别与C:P、N:P比值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C:P与N:P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在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间,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3)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C、N、P生态化学计量学对喀斯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N、P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而C:N、C:P、N:P比值则表现与N、P含量相反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的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系统N、P养分的重吸收率特征均无显着地差异(P>0.05)。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N养分重吸收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P养分重吸收率表现为N养分重吸收率相反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4)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RDA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强度、海拔和群落覆盖度是驱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的3个主要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强度主要对植物群落的N、P含量和凋落物的C、N、P含量产生影响;海拔主要影响了植物群落的C、N含量和凋落物的C含量、C:N、C:P比值;植被覆盖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但影响相对较小。

二、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黔西北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3 植物区系分析
    1.4 物种多样性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2.2 植物区系成分
    2.3 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2.3.1 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2.3.2 不同海拔间α多样性指数间关系
        2.3.3 β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3 讨论
    3.1 黄杉群落的植物地理成分
    3.2 海拔梯度对物种α多样性的影响
    3.3 海拔梯度对物种β多样性的影响
4 结论

(2)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喀斯特与西南喀斯特石漠化
        1.2.2 氮沉降研究现状
        1.2.3 氮沉降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1.2.4 氮沉降对细根形态性状的影响
        1.2.5 氮沉降对细根化学计量学性状的影响
        1.2.6 氮沉降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1.2.7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3.4 本研究的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样品采集
        2.3.1 细根样品采集
        2.3.2 根际土壤样品采集
    2.4 指标测定
        2.4.1 细根形态的测定
        2.4.2 细根与根际土样化学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变化特征的影响
    3.1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3.1.1 细根生物量
        3.1.2 不同N添加处理下细根生物量径级分配特征
    3.2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形态性状的影响
        3.2.1 细根平均直径
        3.2.2 细根比根长
        3.2.3 细根比表面积
        3.2.4 细根组织密度
        3.2.5 N添加与径级及其交互作用对细根形态性状的影响
    3.3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化学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N添加处理下细根C、N、P、Mg、Ca含量变化特征
        3.3.2 不同N添加处理下细根C:P、N:P、C:N变化特征
        3.3.3 N添加与径级及其交互作用对细根化学性状的影响
    3.4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特征的相关性
        3.4.1 细根养分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4.2 细根形态与细根养分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5.1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生物量的影响
        3.5.2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形态性状的影响
        3.5.3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化学计量学性状的影响
        3.5.4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特征的相关性
    3.6 小结
4 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4.1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C、N、P、Mg、Ca含量及比值特征
        4.1.1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C、N、P、Mg、Ca含量特征
        4.1.2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C、N、P计量比特征
    4.2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PH、NO_3~--N、NH_4~+-N含量特征
        4.2.1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p H值
        4.2.2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NO_3~--N含量特征
        4.2.3 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际土壤NH_4~+-N含量特征
    4.3 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相关性
    4.4 讨论
    4.5 小结
5 细根性状特征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5.1 细根形态性状特征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5.2 细根化学性状特征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及调查
    1.3 多样性测度
        1.3.1 重要值计算公式[24-25]
        1.3.2 α多样性测度方法[26-28]
        1.3.3 β多样性测度方法[8,29]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
    2.2 α多样性
    2.3 β多样性
3 讨论与结论

(4)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
        1.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1.1.3 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
        1.1.4 人工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研究
        1.1.5 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养分循环
        1.1.6 植物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1.7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2 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立题依据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概况
    2.2 研究的药食同源植物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样地确定和试验设计
    3.2 调查测定方法
    3.3 样品采集与收集
    3.4 样品处理与计算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功能性状的发育规律
    4.1 两种植物性状生长发育过程
    4.2 植物功能性状的密度效应
    4.3 小结
5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
    5.1 植物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2 凋落物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3 土壤C、N、P、K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特征
    5.4 土壤-凋落物-植物之间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6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过程
    6.1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营养元素积累与分布
    6.2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养分循环特征
    6.3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养分再吸收率和利用效率
    6.4 小结
7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生态与经济功能
    7.1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土壤持水生态功能
        7.1.1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物理性质
        7.1.2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持水量
        7.1.3 不同种植密度植物土壤的渗透性能
    7.2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的经济功能
        7.2.1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果实的经济效益
    7.3 小结
8 药食同源植物群落的生态经济效应综合评价
    8.1 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持水量特征与养分循环的关系
    8.2 不同种植密度药食同源植物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估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10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2.1.2 慈利县天心阁林场
    2.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2.2.1 会同近原始林样地设计
        2.2.2 天心阁林场样地设计
3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光特性与经济价值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重要值
        3.1.2 树种光特性分类
    3.2 林分结构与优势树种组成
    3.3 优势树种光特性划分
    3.4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经济价值研究
        3.4.1 材用树种
        3.4.2 药用树种
        3.4.3 油料树种
        3.4.4 蜜源树种
        3.4.5 树种经济价值综合评定
    3.5 结论与讨论
4 近原始天然林优势树种种间关系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总体联结性检验
        4.1.2 种间联结性测定
        4.1.3 种间相关性测定
    4.2 总体种间联结性分析
    4.3 种间联结性分析
        4.3.1 χ~2检验结果分析
        4.3.2 联结系数和匹配系数结果分析
    4.4 种间相关性分析
    4.5 种间联结性的最终确定
    4.6 种间联结成因分析
    4.7 结论与讨论
5 种间联结规律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5.1 迹地造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5.2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5.3 退化次生林恢复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6 案例研究—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森林发展类型设计
    6.1 研究方法
        6.1.1 树种重要值分析
        6.1.2 林分更新状况分析
        6.1.3 森林发展类型设计方法
    6.2 次生林林分结构分析
    6.3 次生林天然更新分析
    6.4 森林发展类型设计
    6.5 近期森林经营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白云岩喀斯特山地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生物多样性概念
        1.4.2 物种多样性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4.3 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1.4.4 喀斯特山地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1.4.5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植被分布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2.2.2 土壤调查测定
        2.2.3 环境调查
        2.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生境特征
    3.1 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
        3.1.1 地质构造
        3.1.2 地貌发育
    3.2 岩性与岩石化学特征
        3.2.1 地层与岩性
        3.2.2 岩石化学特征
第四章 施秉遗产地的植物区系特征
    4.1 遗产地植物区系组成
        4.1.1 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4.1.2 科的组成特征
        4.1.3 属的组成特征
    4.2 遗产地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
    4.3 遗产地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4.4 小结
第五章 施秉遗产地生境与植物群落特征
    5.1 遗产地不同坡位的生境特征
        5.1.1 土壤物理性质及光照条件
        5.1.2 土壤化学性质
    5.2 遗产地不同坡位的群落及物种组成
    5.3 遗产地不同生境对群落及物种组成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境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CCA排序
    6.1 不同生境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6.1.1 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
        6.1.2 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
    6.2 群落物种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分析
        6.2.1 乔木层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
        6.2.2 灌木层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
        6.2.3 草本层与环境因子的CCA排序
    6.3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致谢

(8)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生境的互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喀斯特生境异质性研究进展
    1.3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研究进展
        1.3.1 石生苔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1.3.2 苔藓植物养分研究
        1.3.3 苔藓植物保水功能研究
    1.4 存在问题与不足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及目标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目标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区设置及概况
        2.2.2 样地设置及取样方法
        2.2.3 小气候因子调查
        2.2.4 室内分析测定
        2.2.5 技术路线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典型喀斯特区不同类型小生境特征
    3.1 典型喀斯特区不同类型生境的小气候因子异质性
        3.1.1 不同生境的空气温度因子方差分析
        3.1.2 不同生境的相对湿度因子方差分析
        3.1.3 不同生境的光照强度因子方差分析
        3.1.4 不同生境岩石的温度因子方差分析
    3.2 不同类型生境中石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
        3.2.1 石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的科属种特征
        3.2.2 不同小生境的石生苔藓植物分布特征
        3.2.3 苔藓植物优势种
    3.3 小结
第四章 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
    4.1 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形态性状
    4.2 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茎叶性状
    4.3 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营养性状
        4.3.1 石生苔藓植物氮素特征
        4.3.2 石生苔藓植物磷素特征
        4.3.3 石生苔藓植物钾素特征
        4.3.4 石生苔藓植物碳素特征
        4.3.5 石生苔藓植物叶绿素特征
    4.4 典型喀斯特区石生苔藓植物的保水功能
    4.5 小结
第五章 石生苔藓植物对岩面生境的影响
    5.1 石生苔藓植物对不同生境的岩面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影响
        5.1.1 石生苔藓植物岩面光照的时空动态
        5.1.2 石生苔藓植物岩面气温的时空动态
        5.1.3 石生苔藓植物相对湿度的时空动态
        5.1.4 石生苔藓植物持水量变化的时空动态
    5.2 石生苔藓植物岩面土壤养分特征
        5.2.1 土壤氮素特征
        5.2.2 土壤磷素特征
        5.2.3 土壤钾素特征
        5.2.4 土壤有机质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典型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生境的耦合作用
    6.1 生境异质性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6.2 石生苔藓植物对其岩面微生境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7.2.1 研究不足之处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山地旅游的响应及其维持机制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意义
    1.4 植物群落功能性状概念及研究现状
        1.4.1 植物功能性状概念
        1.4.2 研究选取的植物功能性状代表性指标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国内研究现状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特点、难点与创新点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施秉遗产地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分布
    3.1 研究样地设置
    3.2 调查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施秉遗产地植物群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3.4.2 遗产地植物群落优势种基本组成与分布
第四章 施秉遗产地不同干扰程度群落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与关联
    4.1 路线规划与样地设置
    4.2 数据的采集与测定
    4.3 数据处理
    4.4 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不同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旅游地形部位不同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5.1 遗产地旅游区不同地形部位样地概况
    5.2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群落特征
    5.3 不同地形部位不同优势种功能性状变异特征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施秉遗产地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干扰程度与不同地形部位的响应及关联
    6.1 不同干扰程度不同地形部位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与关联
    6.2 不同地形部位不同干扰程度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与关联
    6.3 小结
第七章 施秉遗产地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维持机制
    7.1 生态维持模式
    7.2 管理与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喀斯特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念
        1.3.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1.3.3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及定律
        1.3.4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1.3.5 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1.3.6 喀斯特地区植物和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文献获取与论证
        1.3.7 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展望
        (1)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的驱动机制
        (2)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
        (3) 喀斯特生态系统多重元素耦合机制的研究
        (4) 喀斯特生态系统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学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2.1.2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2.1.3 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耦合关系
    2.2 技术路线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2.4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水文
        3.1.4 植被土壤
        3.1.5 石漠化状况
    3.2 研究方法
        3.2.1 石漠化等级确定与样方设置
        3.2.2 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调查
        3.2.3 野外样品采集
        3.2.4 一种喀斯特地区凋落物采样收集装置的研制
        (1) 喀斯特地区凋落物采样收集装置的研制背景
        (2) 喀斯特地区凋落物采样收集装置的技术方案
        3.2.5 室内样品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4.1 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分布的总体特征
    4.2 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
        4.2.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4.2.2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物种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
5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学总体特征
    5.1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含量及其计量比总体特征
        5.1.1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含量
        5.1.2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
    5.2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2.1 植物群落
        (1) 乔木群落
        (2) 灌木群落
        (3) 草本群落
        (4) 优势种
        5.2.2 凋落物
    5.3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5.3.1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内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5.3.2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间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5.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5.5 小结
6 喀斯特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
    6.1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总体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
        6.1.1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含量变化规律
        6.1.2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变化规律
    6.2 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各层次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
        6.2.1 植物群落
        (1) 灌木群落
        (2) 草本群落
        (3) 优势种
        6.2.2 凋落物
    6.3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3.1 无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3.2 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3.3 轻度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3.4 中度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3.5 强度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6.4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6.5 小结
7 环境因子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7.1 环境生物因子对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7.2 环境非生物因子对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7.3 环境因子与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RDA分析
    7.4 小结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
        8.1.2 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8.1.3 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8.1.4 石漠化演变过程中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8.2 结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北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J]. 何斌,李青,陈群利,李望军,游萍.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6)
  • [2]N添加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型植物幼苗细根性状与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D]. 肖海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3]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J]. 王永琪,秦佳双,马姜明,菅瑞,潘小梅,杨章旗,零天旺,李明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4]喀斯特区药食同源植物群落养分循环特征与生态经济效应[D]. 朱恕英. 贵州大学, 2020(02)
  • [5]湘西主要乡土树种光特性和种间联结研究及森林经营启示[D]. 刘紫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白云岩喀斯特山地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D]. 李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8]喀斯特石生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其生境的互作机制[D]. 任青青. 贵州大学, 2020
  • [9]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山地旅游的响应及其维持机制 ——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D]. 李恒.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喀斯特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其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演变的响应[D]. 温培才.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湘西洛塔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