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超大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适应超大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适应建设特大型城市需要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俞可平[1](2021)在《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文中提出在迅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涌现了一批特大型城市。至2020年底,中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已达到17个。特大型城市在中国的崛起,既有基于人口自然聚集效应之上的必然性,更有其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特大型城市不仅存在着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各种"城市病",而且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治理难题,如城市的功能定位、城乡一体化、新移民的户籍管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大型城市的治理创新不仅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大型城市在克服治理难题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难得的成功经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需要吸取深刻的教训。特大型城市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如何通过城市治理创新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

龚滢[2](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于景平[3](2020)在《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城市规划把握的不准确、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城市聚集度高、建设急迫性强等原因,城市建设与发展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离。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城市观的基础上,面对当下城市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挑战,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逐步形成的系统理论,是引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对于如何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保障、化解了矛盾。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主要内容包括保护历史文化、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优化城市治理理念、确保人民主体利益、落实城市安全、发展智慧城市;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观的运用、中华传统城市建设的智慧传承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城市建设经验的时代继承。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内涵深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重要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论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来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展开详细的分析,对习近平的城市文脉观、规划观、治理观、人民观、安全观、智慧观进行了系统梳理,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中挖掘哲学意蕴,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辩证法思想检视研究主题,进而探讨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内涵价值。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观,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对其重要论述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建设、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更为全球各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颜阿茵[5](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雷佳研[6](2019)在《山西省大遗址现状及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大遗址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主体,其本身的历史、社会、科学、艺术、文化价值不仅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社会对待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强烈诉求。因此对其保护与展示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焦点和重点。而山西作为文物大省,现存大遗址数量众多,但其保护现状堪忧。山西大遗址或是面临城市现代化的毁灭,或是遗弃在荒野被人淡忘。山西地区对于大遗址保护利用虽已建立相应机制,但大多只限于大遗址本体的保护,无法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诉求。因此构建一个理念先进、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山西省大遗址做了全面的概述。从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方面介绍了山西遗址的状况,同时对山西省国保及省保单位名录中古遗址、古墓葬类遗址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对大遗址规模的界定,筛选14处符合大遗址规模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并对其规模、地域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次,从保存、保护、环境、展示与利用、管理以及研究六个方面对山西大遗址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公众对山西省大遗址的认知状况,发现了公众虽然对山西大遗址了解甚少,但是对其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同时从自然、人为、社会三方面分析总结了当今山西省大遗址发展现状的原因。最后,在国内外大遗址现有的保护利用方法的基础上,以曲村-天马遗址为例,摸索总结出具有山西特点的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曲村-天马模式”,即以大遗址为主体,构建参观、展示、学习、休闲一体化的考古遗址公园。

胡江海[7](2019)在《基于车辆拥堵条件下的预应力独塔单面斜拉板桥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现代化、结构化城市建设的逐渐深入,使得我国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车辆拥堵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交通事业建设过程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城市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了日益老化的桥梁承载力方面的负担,对该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和桥梁老化这两方面问题间的矛盾展开论述。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利用WIM系统装置,通过在广东省城市道路中连续7天不间断(168小时)采集的车辆荷载信息数据,统计出城市车流高峰时段的车辆类型。借助MATLAB软件,对相应车型的轴重进行了多种分布参数拟合,分别获取最优拟合分布类型,并以0.95分位值对应的取值作为轴重代表值,同时通过加权平均值的方法得到相应车型的车长、轴长代表值,最终核定出广东省城市道路车辆荷载谱。其次,通过相应规范、文献的查阅,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车间距设定了5个等级,以此建立了拥堵条件下城市桥梁车队荷载模型。(2)本文以广东省城市道路中某老旧预应力独塔单面斜拉板桥为实际依托工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实桥模型的建立。计算出了实桥在汽车-20级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并将其与不同拥堵工况的车队荷载模型所产生的荷载效应进行对比,来对该桥在当前车辆拥堵条件下的实际承载能力做出评判,以保证桥梁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3)桥梁整体的安全性不仅需要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需要满足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对于结构疲劳分析的前提是要建立相应的疲劳车辆模型,本文以广东省城市道路实际交通车流荷载数据建立了典型疲劳车辆荷载谱,并根据等效疲劳损伤原理,得到实用性简化的疲劳车辆荷载频值谱。最终根据Miner累积损伤准则,通过计算各疲劳车所产生的疲劳累积损伤贡献率,提出了适用于广东省城市道路桥梁的标准疲劳车辆模型,弥补了我国城市道路桥梁标准疲劳车辆模型较为鲜有的现状。此外,将各规范中的标准疲劳车辆模型所产生的疲劳损伤效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进行桥梁的疲劳设计时,需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标准疲劳车辆模型。

季大兴[8](2019)在《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代表该地区或国家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超大城市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形象。受我国传统城市管理体系、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全球化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超大城市传统管理体系转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各国超大城市行政体制的不同,我国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我国超大城市的治理服务也滞后于治理需求。因此,在我国超大城市治理需求的基础上,介绍、探讨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对我国超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十分必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我国现有的超大城市管理体系与超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存在不协调。为了解决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发展滞后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特征,分别从超大城市政区与治理层级、治理主体及其关系、公共事务及其范畴以及治理工具与效率的角度对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在认识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国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客体、治理体制入手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熊毅[9](2018)在《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文中指出轨道交通产业建设作为城市内部最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其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环保、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自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通车里程、日均客流量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已经有53个城市正在修建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增幅下降、政府债务激增的情况。所以,目前亟需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公私合作(PPP)项目缓解政府大规模修建轨道交通的压力。然而,社会资本以何种运营模式实现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运营可持续以及经济效应可持续,并且如何对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运营模式实施有效合理的监管,是目前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的视角,以“公共品理论”、“项目区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支点,围绕“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需要利用立体化开发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利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等方法对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否实现运营可持续以及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轨道交通非PPP项目模式能否实现经济效应可持续进行了系统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轨道交通立体化开发模式的特点,利用新规制治理理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九个章节,按照“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展开。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本文分别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与合作选择研究、风险分担与定价研究、经济效应研究、资产证券化研究、规制治理研究共五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虽然已经对轨道交通贡献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有两点还需要继续补充研究:第一,我国票价管制背景下轨道交通PPP项目大规模修建能否实现社会资本盈亏平衡;第二,PPP项目与非PPP项目修建轨道交通对于轨道沿线周边的整体差异性影响,通过这两点即可深入探析本文基于“可持续”的视角。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机制构建。本章从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微观金融学理论出发,分析了轨道交通产业是否具备利用PPP项目的产品特性。从机制设计层面,本章明确了轨道交通PPP项目可持续运营需要落实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风险分担机制和定价机制的落实。第三章是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及实施动因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发展现状,从经济动因、政治动因、风险分担动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需要利用PPP项目引入社会资本修建轨道交通的原因。从经济动因来看,宏观经济的增速下滑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居高不下共同导致轨道交通产业对PPP项目的依赖。从政治动因来看,轨道交通项目涉及金额巨大且持续高压反腐的政策使得部分官员对于项目推动不积极,导致目前政府主导模式下轨道交通产业存在机制缺陷、选择缺陷、局部帕累托效应等问题。从风险分担动因来看,轨道交通牵扯利益干系人众多,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或是社会资本都不能够很好得控制项目风险,只有二者结合采用PPP项目合作才能通过自身比较优势控制风险,减少项目推动阻力。第四章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国内外案例。本章首先通过对伦敦、曼谷、新加坡等地区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其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寻找出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存在哪些制约可持续运营的障碍及其对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借鉴意义。然后,本章通过对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地铁PPP项目、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的分析总结出项目谈判、运营、协议签署、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经验,并从中总结出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可持续运营的关键在于能够实现社会资本通过运营实现合理盈亏。最后,本章提出了轨道交通PPP项目应该利用立体化开发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五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对我国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票价补贴模式下的现金流测算并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采用票价补贴模式不可持续经营的原因。然后,本章通过对我国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在立体化开发模式下的现金流测算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可持续经营的原因。最后,本章还根据调查问卷阐述了轨道交通立体化开发应该采用PPP合作模式而不能采用轨道交通集团独立修建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聚焦在我国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集团由于人员配置、体制限制、项目经验等因素不具备有效运营地上商业物业的能力。第六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本章对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北京地铁四号线延长段)与非PPP项目模式(北京地铁五号线延长段)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通过沿线住宅价格及住宅周边条件的数据收集,利用Ologit模型分析了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轨道交通周边站点住宅价格以及住宅周边总体条件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非PPP模式在房价、生活条件上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对医疗条件明显的负向作用,对于公交条件和教育条件无显着影响。第七章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在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的应用问题。本章首先从项目资金压力、社会资本进入壁垒、带动立体化开发、优化结构融资四方面分析了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需要资产证券化的原因。其次,本章通过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结合资产证券化,测算了资产证券化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在净现值现金流、超额回报率方面的效能,进而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结合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在项目可持续运营以及社会资本可持续运营方面提供效能。再次,本章从期限难以匹配、部委权责交叉、破产隔离主体划分三个方面指出了目前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难点。总体来看,资产证券化目前虽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以匹配轨道交通PPP项目,但从长远角度分析,未来资产证券化将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建设提供巨大推动力。第八章为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理念与规制思路。本章通过介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规制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规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新规制治理三种理念发现: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国情,轨道交通PPP项目中政府的作用依然很重要,短时间内不能让轨道交通PPP项目完全市场化,过快的市场化会造成轨道交通PPP项目公益属性的缺失。新规制治理相对于其他两种规制思想规制力度处于二者之间,对于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认可程度也处于二者之间,更加贴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所以新规制治理理念是适用于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的规制理念。第九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轨道交通产业目前亟需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实现轨道交通PPP项目合理盈亏实现运营可持续;资产证券化能够通过结构化融资解决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部分问题并且提高立体化开发模式的可持续运营效能;立体化开发模式应该专注于地上商业物业而非住宅,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效应可持续;立体化开发模式应该采用新规制治理理念进行规制。最后针对文中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应用分析、理念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经济效应政策建议、资产证券化政策建议、新规制治理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表现在:第一,利用对比分析探究了轨道交通PPP项目不同运营模式下可否实现合理盈亏,通过收集我国4个特大型城市和11个大型城市的数据分析了立体化开发模式能够保障轨道交通实现自身盈亏平衡,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利用实证模型分析了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相对于非PPP项目模式在轨道交通经济效应可持续性上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拓展了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三,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这一新型融资手段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尤其是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意义,并具体测算了其对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运营的效能。

杨方能[10](2018)在《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本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以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为背景,以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预防、监测、处置和危害后果恢复阶段内各项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总结域外国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路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有助于健全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行政权力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丰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行政法治理论;有助于特大城市政府有效监管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确保特大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助于保障特大城市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是指,在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特大城市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社会损害事件,具有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征。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安全风险、暴恐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民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8大类。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机制。它是根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周期所设置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机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本质是监管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规定行政权力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相关主体在风险监管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和边界,并明确风险监管程序。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时应当以风险社会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完善或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以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综合管制理论、行政过程原理为基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阶段的各项机制,即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定级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日本东京都、美国加州以及美国纽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协调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坚持整体性治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运用行政过程理论,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进行全过程监管;以行政责任制为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注重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差异化管理。而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调整或规范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预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日本东京都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建立和健全适合风险监测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规范风险监测机制流程;降低监测预警的重心。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规范或调整风险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的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新加坡城、英国伦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优化,需要围绕“法治化”这一主线,以优化风险处置联动机制为抓手,以强化行政应急措施机制为支撑,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依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全面提升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能力。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阶段机制,即善后恢复、调查评估、救助补偿、规划重建和心理抚慰等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以及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坚持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坚持科学统筹与资源整合原则;坚持合理规划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成立恢复小组、制定和启动恢复计划、践行总体灾害恢复理念。优化之具体路径则涵盖到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估机制、救助补偿机制、规划重建机制和心理抚慰机制等方面。就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立法者或者监管者而言,需要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二、适应建设特大型城市需要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建设特大型城市需要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市的分类
二、特大型城市的崛起
三、特大型城市治理的难题
四、特大型城市治理的经验教训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3)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文献史料研究
        1.4.2 系统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的城市观
        2.1.1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2.1.2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理念基础
        2.1.3 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2.1.4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指向
    2.2 中国传统城市建设智慧的传承
        2.2.1 儒家思想——天人合一
        2.2.2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2.2.3 历朝律法——依法治城
    2.3 党的领导人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研究
        2.3.1 毛泽东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2 邓小平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3 江泽民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3.4 胡锦涛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
    2.4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3.1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
        3.1.1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背景
        3.1.2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
        3.1.3 破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背景
    3.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3.2.1 习近平的城市文脉观
        3.2.2 习近平的城市规划观
        3.2.3 习近平的城市治理观
        3.2.4 习近平的城市人民观
        3.2.5 习近平的城市安全观
        3.2.6 习近平的城市智慧观
    3.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3.3.1 与时俱进中彰显时代创新
        3.3.2 坚定不移中坚持人民立场
        3.3.3 守住传统中重视文化烙印
        3.3.4 整体协同中打造发展效能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其哲学意蕴研究
    4.1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哲学意蕴
        4.1.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蕴
        4.1.2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哲学意蕴
        4.1.3 “遵循客观规律”的哲学意蕴
    4.2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
        4.2.1 联系的观点
        4.2.2 发展的观点
        4.2.3 矛盾的观点
    4.3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3.1 蕴含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
        4.3.2 蕴含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观点
    4.4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展现了唯物史观的观点
        4.4.1 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4.4.2 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观点
        4.4.3 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4.5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哲学意蕴的当代价值
    5.1 理论价值
        5.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观
        5.1.2 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1.3 理解和运用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5.2 实践价值
        5.2.1 夯实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
        5.2.2 优化了共荣共建共享现代城市的实践路径
        5.2.3 统筹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均衡性
        5.2.4 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着力点
        5.2.5 推动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步伐
    5.3 本章小结
6 实践与探索
    6.1 雄安新区——开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路径
    6.2 特色小镇——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新道路
    6.3 北京城市规划——指导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附录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二、技术成因
        三、科学成因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一、科技伦理转型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6)山西省大遗址现状及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遗址保护利用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大遗址保护利用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实地及问卷调查法
    1.5 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山西省大遗址概述
    2.1 背景介绍
        2.1.1 山西省自然地理环境
        2.1.2 山西省历史文化地位
    2.2 山西省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
        2.2.1 山西省大遗址数量
        2.2.2 山西省大遗址分布
    2.3 山西省大遗址的价值与保护的意义
        2.3.1 山西省大遗址价值
        2.3.2 山西省大遗址保护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省大遗址现状及原因
    3.1 山西省大遗址现状
        3.1.1 保存现状
        3.1.2 保护现状
        3.1.3 环境现状
        3.1.4 展示与利用现状
        3.1.5 管理现状
        3.1.6 研究现状
        3.1.7 公众认知现状
    3.2 造成山西省大遗址现状的原因
        3.2.1 自然因素
        3.2.2 人为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大遗址保护利用研究
    4.1 国内外遗址保护利用方法
        4.1.1 国外遗址保护方法
        4.1.2 我国遗址保护方法
    4.2 山西省已采用的大遗址保护方法
        4.2.1 划定遗址保护区域
        4.2.2 制定遗址管理规定
        4.2.3 保护遗址本体
        4.2.4 治理遗址环境
    4.3 山西省大遗址保护利用方法研究
    4.4 案例分析
        4.4.1 曲村-天马遗址
        4.4.2 保护现状
        4.4.3 保护利用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基于车辆拥堵条件下的预应力独塔单面斜拉板桥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斜拉板桥发展概况以及结构特点
        1.2.1 斜拉板桥国内外发展概况
        1.2.2 斜拉板桥的结构特点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
        1.3.1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1.3.2 车辆拥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3.3 车辆拥堵对桥梁的不利影响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理统计基本理论在车辆荷载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基于WIM系统装置采集车辆荷载数据的现状
    2.3 车辆荷载信息数据分析基本理论
        2.3.1 本文所涉及的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2.3.2 车辆荷载概率分布类型
        2.3.3 参数估计
        2.3.4 拟合优度检验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拥堵条件下城市桥梁车辆荷载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我国城市车辆分类标准
    3.3 城市车辆荷载类型
    3.4 城市桥梁拥堵车辆荷载模型分析
        3.4.1 轴重分析
        3.4.2 车长与轴长分析
        3.4.3 车辆荷载谱特征分析
        3.4.4 车间距分析
    3.5 拥堵条件下城市桥梁车队荷载模型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应力独塔单面斜拉板桥在车辆拥堵作用下的荷载效应分析
    4.1 引言
    4.2 工程背景
        4.2.1 工程概况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单梁模型的研究对象与荷载施加方式
    4.4 基于单梁模型的拥堵车队荷载效应分析
        4.4.1 依托工程在汽车-20 级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效应
        4.4.2 车辆拥堵条件下车间距为0.5m时的静力荷载效应
        4.4.3 车辆拥堵条件下车间距为1.0m时的静力荷载效应
        4.4.4 车辆拥堵条件下车间距为1.5m时的静力荷载效应
        4.4.5 车辆拥堵条件下车间距为2.0m时的静力荷载效应
        4.4.6 车辆拥堵条件下车间距为2.5m时的静力荷载效应
    4.5 拥堵车队荷载效应比较
        4.5.1 不同排列形式的车队荷载效应比较
        4.5.2 不同拥堵程度的车队荷载效应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道路桥梁疲劳荷载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桥梁疲劳研究概述
        5.2.1 疲劳分析理论
        5.2.2 桥梁疲劳荷载应力谱
        5.2.3 城市桥梁疲劳荷载模型研究现状
        5.2.4 标准疲劳车辆的概念
        5.2.5 标准疲劳车辆模型的推导原理
    5.3 国内外设计规范中的疲劳荷载模型
        5.3.1 中国规范
        5.3.2 英国BS5400 规范
        5.3.3 美国AASHTO规范
        5.3.4 欧洲EUROCODE1 规范
    5.4 典型疲劳车辆荷载谱
    5.5 实用型简化的疲劳车辆荷载频值谱
    5.6 标准疲劳车辆模型的推导分析
        5.6.1 一般运行状态
        5.6.2 车辆拥堵状态
    5.7 标准疲劳车辆模型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一般城市与超大城市
        2.1.1.1 一般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1.1.2 超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2.1.2 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
        2.1.2.1 城市管理
        2.1.2.2 治理与城市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政府失灵理论
        2.2.3 政府和市场同时失灵理论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
    2.3 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内涵与分析框架
第三章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现状
        3.1.1 城市政府治理主体
        3.1.2 多元社会组织治理主体
        3.1.3 公民社会治理主体
        3.1.4 城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3.2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借鉴
        3.2.1 公共组织治理功能
        3.2.2 营利组织治理功能
        3.2.3 非营利组织治理功能
        3.2.4 公民社会治理功能
        3.2.5 城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3.3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的问题
        3.3.1 我国超大城市政府治理主体任务繁重
        3.3.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政府与社会的中心-边缘结构明显
        3.3.3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建设滞后
    3.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问题的原因
        3.4.1 受国家行政体制的影响
        3.4.2 受管理文化的影响
        3.4.3 参与治理主体不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超大城市公共事务治理客体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特征
        4.1.1 公共事务内涵
        4.1.2 公共事务的特征
    4.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现状
        4.2.1 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分担
        4.2.2 公共事务治理引入竞争现状
    4.3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及其范畴
        4.3.1 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分担
        4.3.2 公共事务治理引入竞争
        4.3.3 公共事务治理制度化
    4.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的问题
        4.4.1 城市政府公共事务治理范畴过于宽泛
        4.4.2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不健全
    4.5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问题的原因
        4.5.1 受行政体制和探索时间的影响
        4.5.2 受公私合营发展成熟度的影响
        4.5.3 受城市居民参与市政意识的影响
第五章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问题与原因分析
    5.1 城市治理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5.1.1 城市治理工具的定义
        5.1.2 城市治理工具的分类
    5.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现状
        5.2.1 管制、权威型城市治理工具
        5.2.2 财政、诱因型城市治理工具
        5.2.3 非市场型城市治理工具
    5.3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工具借鉴
        5.3.1 企业化城市治理工具
        5.3.2 解制型城市治理工具
        5.3.3 顾客导向型城市治理工具
    5.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的问题
        5.4.1 城市治理工具单一
        5.4.2 城市治理工具与城市发展不适应
        5.4.3 城市治理工具效率低、风险性高
    5.5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问题的原因
        5.5.1 受城市发展史的影响
        5.5.2 受城市治理理念的影响
        5.5.3 受治理方式和沉重任务影响
第六章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与治理层级问题与原因分析
    6.1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现状
        6.1.1 我国超大城市行政区划
        6.1.2 我国超大城市管理体制
    6.2 国外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借鉴
        6.2.1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伦敦
        6.2.2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纽约
        6.2.3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东京
        6.2.4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巴黎
        6.2.5 国外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特点与评价
    6.3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和行政层级的问题
        6.3.1 城市政区人口多
        6.3.2 城市行政层级多,回应性不足
        6.3.3 城市基层社区自治性不足
    6.4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和行政层级问题的原因
        6.4.1 受人口基数大的影响
        6.4.2 受单一制行政体制的影响
        6.4.3 受行政传统与现实需要影响
第七章 完善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对策
    7.1 构建多中心的治理主体
        7.1.1 健全治理机制,实行契约治理
        7.1.2 加强政府宏观治理能力
        7.1.3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
        7.1.4 鼓励社会自主治理、培育公民参与意识
    7.2 清晰界定治理对象
        7.2.1 科学界定公共事务范畴
        7.2.2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
        7.2.3 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社会化
        7.2.4 政府逐渐淡出公共事务生产
    7.3 治理工具选择的价值取向
        7.3.1 法治化治理工具
        7.3.2 放松管制治理工具
        7.3.3 城市经营治理工具
        7.3.4 公民参与治理工具
    7.4 科学完善治理体制
        7.4.1 均衡规划城市次级政区合适规模
        7.4.2 区划体制与管理体制相一致
        7.4.3 建立、维持良好的市区关系
        7.4.4 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性机构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论文、专着、课题)

(9)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2.1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现状与合作选择的研究
        1.2.2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分担与定价的研究
        1.2.3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经济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1.2.5 关于轨道交通PPP项目规制治理的研究
        1.2.6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机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公共品理论
        2.1.2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管理学理论基础——项目区分理论
        2.1.3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微观金融学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理论评述
    2.2 机制设计
        2.2.1 风险分担机制
        2.2.2 定价机制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现状及实施动因分析
    3.1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经济动因分析
        3.2.1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
        3.2.2 地方财政难以支撑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3.2.3 社会资本迅速增长,能够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3.3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政治动因分析
        3.3.1 政府主导模式的机制缺陷
        3.3.2 政府主导模式的选择缺陷
        3.3.3 政府主导模式存在局部帕累托效应
    3.4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动因分析
        3.4.1 轨道交通项目存在众多干系人利益驱动
        3.4.2 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各自具有风险分担比较优势
    3.5 本章小结
4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案例分析
    4.1 国外轨道交通PPP项目案例分析
        4.1.1 伦敦轨道交通PPP项目
        4.1.2 曼谷轨道交通PPP项目
        4.1.3 新加坡轨道交通PPP项目
    4.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案例分析
        4.2.1 香港地铁PPP项目
        4.2.2 北京地铁四号线PPP项目
    4.3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案例启示
    4.4 本章小结
5 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可持续性的比较分析
    5.1 轨道交通PPP项目主要运营模式比较
    5.2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原理及测算模型设定
    5.3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过程及可持续性经济分析
        5.3.1 票价补贴模式的测算过程
        5.3.2 票价补贴模式可持续性的经济分析
    5.4 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测算过程及可持续性经济分析
        5.4.1 立体化开发模式的测算过程
        5.4.2 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性的经济分析
    5.5 立体化开发模式更适宜采用PPP项目合作的原因
    5.6 本章小结
6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6.1 轨道交通开通对房价的影响
    6.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差异
        6.2.1 估计方法及模型设定
        6.2.2 实证过程及结果解释
        6.2.3 稳健性检验
    6.3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对住宅周边条件的影响差异
        6.3.1 实证过程及结果解释
        6.3.2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资产证券化在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7.1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中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作用
        7.1.1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PPP项目
        7.1.2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推动立体化开发模式
        7.1.3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特殊目的实体进行结构化融资
        7.1.4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7.2 引入资产证券化后立体化开发模式可持续运营的应用测算
    7.3 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7.4 本章小结
8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理念与规制思路
    8.1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基本判断
        8.1.1 我国轨道交通规制历程回顾
        8.1.2 我国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现状
    8.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理念的比较选择
        8.2.1 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
        8.2.2 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念
        8.2.3 新规制治理的基本理念
    8.3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规制思路
        8.3.1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前定位思路
        8.3.2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中应用思路
        8.3.3 新规制治理理念对于立体化开发模式的事后评价思路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
        9.2.2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9.2.3 轨道交通PPP项目立体化开发模式规制的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轨道交通集团负责人访谈提纲
附录2 轨道交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电话访谈汇总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何要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
        (一) 引子
        (二)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监管机制
        (三)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将监管机制法制化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三) 主要新意
第一章 研究对象之界定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界定
    第二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界定
第二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合理性基础
    第一节 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原理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流程再造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
    第二节 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之原理
        一、公共利益理论
        二、部门利益理论
        三、综合管制理论
        四、行政过程理论
第三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交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定级评价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预案机制之缺陷
        五、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之缺陷
        六、物资保障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日本东京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美国纽约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美国加州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预防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四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合法化危机
        一、风险信息互联与互通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报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情报合作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定期审查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市的经验
        二、日本东京都的经验
        三、新加坡的经验
        四、英国伦敦的经验
        五、经验小节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监测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五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处置联动机制
        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日本东京都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新加坡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四、英国伦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处置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六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善后恢复机制之缺陷
        二、调查评估机制之缺陷
        三、救助补偿机制之缺陷
        四、规划重建机制之缺陷
        五、心理抚慰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二、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恢复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七章 主要立法和监管建议
    一、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
    二、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
    三、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
    四、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
    五、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六、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
    七、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八、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
    九、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适应建设特大型城市需要 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J]. 俞可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3]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哲学意蕴研究[D]. 于景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6]山西省大遗址现状及保护利用研究[D]. 雷佳研. 山西大学, 2019(02)
  • [7]基于车辆拥堵条件下的预应力独塔单面斜拉板桥受力性能研究[D]. 胡江海.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季大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轨道交通PPP项目运营模式及规制研究[D]. 熊毅.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4)
  • [10]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D]. 杨方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适应超大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