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曦[1](2021)在《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文中指出截至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有数十年之久,在改革开放的作用下部分地区因为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成长。但是,当这种具备显着偏重型的经济构造逐渐到了资源被开采枯竭的时候就会引发诸多问题,比如:当地的矿产资源萎缩、生态破坏、地面下沉等问题,从而导致“矿竭城衰”。因此针对这些地区,必须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适当的经济转型。为了研讨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经济转型,诸多学者利用了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应该如何有效的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更加正确的转型道路。一方面,能有效的缓解之前过分开采资源而造成的不良影响,解决区域性工业更新的障碍,为城市转型的必要性提供学术依据。另一方面,在旅游可持续开拓的基础上,分析旅游业本身有着“绿色工业”、“无烟产业”的佳誉,以其产业本身又拥有低消耗、对环境破坏小等的特性,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旅游提供思想基础。在实例研讨中,作者引用了“山城”阳泉市平定县。平定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转型旅游业给平定县的转型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根据“文明+旅游”、“农业+旅游”、“互联网+旅游”等转型思绪,通过施行详细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制订最终的开展目标,有针对性的投入旅游资金,比如:以针对娘子关、固关等核心发展的景区来有序的推进景点建设,高效高质的落实经典;而针对一些如大前、宋家庄等较为分散的乡村景点,应逐步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亮点的特色景区,进一步整合实现全域的旅游发展。但是通过对当前旅游开展现状和旅游需求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平定县发展旅游业依然存在较多的困难。作者在对平定县转型旅游业发展可行性分析的研讨过程中,阐述了旅游业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作用,分析当前平定县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政策环境,再联合多角度分析对影响平定县旅游开展必备要素进行剖析,从而肯定发展平定县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在分析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平定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希望可以对平定县旅游资源开拓与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通过对平定县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平定县在面临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必定需要淘汰掉部分产能落后的产业,也必定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以及是否能够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出部分能够替代的产业。2、旅游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发展的,更不能盲目的一味新建,而是需要经过事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的规划之后,进行修复、改造、挖掘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避免重复导致千城一貌。由于国内现阶段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此平定县在发展旅游的时候,应当结合相关城市的优秀经验,在挖掘本土旅游特色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如:电子信息化、数码动态展示、情景动态体验等多种模式发展,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尽量少走弯路。3、与大力发展经济相比,当地民众的文旅意识及新旧观念的转换、以及人才的“引得进”“留得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平定县在突出经济转型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完善相关机制确保人才能引得进更能留得住,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在本地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区域性名校,从小从早培养高素质人才,挖掘并保护本土非遗传承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等。4、在所有的旅游产业方案落实到位之后,应当对其品牌特点、游客的职业、年龄、游览目的等有针对性的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同时也要在保障不降低本土居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宣传文旅转型的初衷、过程、目的等,让民众认可并参与,使得最终营销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

李胭胭[2](2021)在《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型城市群是按照生态学良好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系统最优化发展的模式,具体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形成具有网络化的空间形态紧凑且疏密有致的生态城镇体系、衔接紧密且联系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分工有序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水、文化一体的综合廊道系统的城镇集合体。目前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生态化发展存在生态功能空间割裂、城市群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化程度低、城市群产业空间协作松散等突出问题。以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开展的工作及主要发现有:(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经典城市群案例,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化产业体系、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和综合廊道系统4个方面。(2)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尤其是系统借鉴了地理设计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将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作为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6类模型应用到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全过程,突破了过去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格局-过程-机理的一般过程。(3)运用K-均值聚类、区位熵和熵值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特征及其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总体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仍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上升,但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仍待优化提升。(4)运用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区域分布差异性显着,开发区产业集中于资本型和技术型,2000年以来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整体上升。(5)主要运用可达性分析和DPSIR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路网的分布特征、可达性特征及区域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不均衡,但2015-2020年区域可达性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生态交通水平持续向好发展。(6)运用LUCC分析、用地转移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用地变化比较剧烈,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面积减少10.8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0%,有高达14.81%的土地发生了类型转移;2000-202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479亿元,主要体现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较差等仍然严峻,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7)利用城镇扩张速度、城镇扩张效率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对城镇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科技”+“设计”的视角出发,设置了惯性扩张、生态扩张、城市主义扩张和生态城市主义扩张四种情景模式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镇扩张速度加快且城镇扩张效率总体偏低;“科技”+“设计”的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使城市群向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利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源、生态廊道、水廊道、文化资源和文化廊道并构建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结果显示,京津冀生态源总面积18075 km2,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95%,集中分布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文化资源共1741处,集中分布在几个文化核心区。生态廊道形态比较单一,网络性和连通性较差;水廊道由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形态较好;文化廊道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中长城文化廊道和京广文化廊道与生态廊道基本平行。(9)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即:(1)构建“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2)构建“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3)构建“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4)构建“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图75幅,表49个,参考文献209篇。

罗怀良[3](2021)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区域空间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的区域空间可分为域外地域空间、市域基质空间和城市实体空间。国内主要从区位条件、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资源型城市的域外地域空间;从产城模式、基质空间特征和空间发展模式探讨市域基质空间;从空间结构及演化、实体空间重构与"市矿系统"探讨城市实体空间。国内既有研究以个案实证研究为主,缺乏规范的系统研究和理论探索;研究空间尺度单一,缺乏多空间尺度嵌套研究;以静态定性分析为主,动态定量探索不足。未来应围绕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管控、多空间尺度嵌套和产业转型与实体空间重构协同开展研究。

李昂[4](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安娜[5](2020)在《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域性是影响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因素。目前,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在秦岭山区生态管控和河谷城市用地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在协调城市功能的选择和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其地域特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陕南秦岭山区河谷型小城市商南县东部新城为研究对象,以东部新城发展中城市空间拓展与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失衡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重塑东部新城空间特色提升新城空间品质,找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东部新城现状和地域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东部新城在发展过程中地域特色缺失的核心问题,即(1)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更新的矛盾;(2)山地地形地势和城市空间拓展的矛盾;(3)山地空间“有景无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功能、结构及形态是由内及表的体现城市地域特征的主动性规划设计途径,从东部新城战略研究规划与新城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功能、结构与形态。在功能方面,通过筛选比较、抽象演绎、概括整合的设计方法,提出衍生于新城门户特征、山水要素、传统文化等地域特征的符合商南城市发展需求和尊重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功能定位,即集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宜居新城。在结构方面,提出向三维空间集约发展、城景一体的新城空间拓展思路,认为游居有序、有机分离、功能复合的用地单元、“内”“外”山水网状链接、道路交通随行就势点轴连接的多组团放射式空间结构即为体现新城地域特色的空间结构。在形态方面,提出了“视线系统构建—塑造中心性—轴线连接—互动空间激活及深化”的空间形态设计流程,认为人工与自然环境在三维空间与新城的山水格局耦合,在二维空间与新城平面形态耦合的空间形态即为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本文通过构建体现商南县城东部新城地域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探索了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载体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东部新城的空间品质和城市归属感为目的,为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空间拓展思路,并丰富了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蒋应刚[6](2020)在《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利用而兴起。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难题。受地理区位偏僻、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理念保守等多维因素限制,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步履维艰。攀枝花市作为我国典型的山地资源型城市,复合了山地环境和资源型城市的双重脆弱性,其转型发展面临着高度复杂的系统性挑战。围绕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抵抗外部扰动及其转型发展能力这一主题,论文综合借鉴资源型城市转型、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等学科理论,采用系统性测度模型集对分析法,定量刻画了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及恢复力指数,深入探讨了脆弱性及应对能力影响因素与恢复力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驱动机制,为攀枝花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脆弱性虽然处于中度脆弱性,但呈波动上升趋势,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46上升到2016的0.56;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处于中度脆弱性,但总体波动下降,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57下降到2016年的0.43;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呈平稳下降趋势,由高度脆弱性下降到中度脆弱性,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67下降到2016年的0.36。(2)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及其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系统变化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应对能力呈缓慢波动上升且整体处于中等状态,2000-2016年间仅从0.51上升到0.67;经济子系统应对能力指数变化剧烈,从2000年的0.10急速上升到2016年的0.80,完整经历了低、中、高三个阶段;生态子系统应对能力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除2000年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中等状态,其应对能力指数从2000的0.31上升到2016年的0.54。(3)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各子系统变化同样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恢复力指数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且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8年,其恢复力指数在0.46-0.51之间趋于平稳;2009-2016年,恢复力指数均高于0.55并在2014年开始上升到高恢复力阶段。经济子系统恢复力指数变化剧烈,从2000年的0.25急速上升到2016年的0.66,完整经历了低、中、高恢复力阶段。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指数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其变化差异显着,明显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恢复力指数有所上升,从0.49上升到0.57;2006-2016年,恢复力指数下降趋势明显,从2006的0.57下降到2016年的0.46。(4)根据脆弱性和应对能力影响因素与恢复力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山地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素与恢复力之间存在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不同类型的曲线其影响性质、速率和规律差异显着。线性影响可分为线性递增和线性递减曲线;非线性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非线性递减、U型和倒U型四种非线性曲线;非线性曲线影响因素在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与恢复力变化速率、特征差异明显。同时,初步探讨山地资源型城市增强恢复力措施和建议,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鱼晓惠[7](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武雪子[8](2019)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日渐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素,若不加以防范就会进一步扩大,直到爆发严重的气候灾害事件,阻碍城市的发展。论文以西安市为例进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旨在识别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论文展开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并识别风险因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生成的一般机理,分析气候灾害事件生成及演化过程,推导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形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清单;其次,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基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通过气候灾害事件因果逻辑推演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相关关系构建邻接矩阵,得到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然后,以西安市为例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已构建的风险网络,通过专家打分对网络边权进行赋值,采用改进的PageRank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估,得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最后,针对关键因素进行风险防范。在微观层面,从风险源和风险中介两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宏观层面,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西安市的基本情况,从组织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识别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因素28个,风险事件1个、风险结果1个。28个风险因素中有9个风险源(风险因素)和19个风险中介(风险因素);2)通过因果逻辑推演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进行识别,构建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西安市为例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风险源关键因素7个,主要表现在城市相关规划中未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政策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培养迟缓等方面。风险中介关键因素8个,主要表现在城市气候适应性技术缺乏、城市气候适应性资金缺乏、责任主体界定不清等方面,进而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4)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从组织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在组织设计方面,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作为风险防范体系的“大脑”;在运行机制方面,基于多部门协同办公,搭建“风险监测—风险预测与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后评价”的线下运行流程及线上基础平台;在保障措施方面,通过人才、资金、技术和制度保障,为风险防范体系能够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论文研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一方面拓宽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为政府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李思洁[9](2019)在《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快速城镇化发展使得我国河谷型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城市空间结构在不断的重构与优化,但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敏感的生态环境也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大制约,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因此,河谷型城市迫切需要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其城市空间结构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当代我国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复杂适应系统和生态适应性等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分析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影响机制来探究背后的影响因素、现实问题以及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构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对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生态的适应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四川省西昌市为实证对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保障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共计六个章节,主要分为研究缘起、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结语四个部分。第一章研究缘起部分,对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厘清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第二、三、四章为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基于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梳理,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与其在自然生态视角下的适应性内涵。其次,从时空维度对河谷型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主导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解释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作用机制,即由自然生态约束力、政策制度引导力、社会经济驱动力、历史文化塑造力和交通技术指向力共同作用。最后,结合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承载力分析的研究思路,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生态足迹法等分析方法,依托GIS技术平台,对自然生态视角下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指导。第五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以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对西昌市基本情况及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特征,进而对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背后成因在于自然生态基底脆弱,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城市空间布局紊乱,经济产业结构失衡;道路交通网络失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历史风貌丧失,绿化景观品质较差。最后,结合西昌市当前问题与发展方向,从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城市绿地、历史文脉和基础设施网络五个方面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梳理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陈萍[10](2019)在《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工矿小城镇空间规划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镇长期追求经济利益目标而弱化了城镇空间的良性开发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其产业类型单一、转型动力不足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同时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空间规划指导,导致了资源型城镇空间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发展问题并存,使城镇空间难以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镇的城镇化进程。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资源型小城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推动城镇空间优化重组,跟上城镇转型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对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转型下的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显示出了其研究深度和内容的明显不足,因此本论文结合经济地理学和规划学理论,以问题、需求与目标导向为研究思路,在充分认识产业转型升级对城镇空间发展的影响和需求下,以绿汁镇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城镇空间规划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产业空间”组织这一纽带,深入分析绿汁产业发展下的城镇空间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并从城镇职能、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用地布局、基础支撑环境等空间层面提出具体规划引导对策。总结出同类型资源型工矿小城镇在未来产业转型下空间规划应结合以下几个重点进行:构筑区域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创造利于转型的城镇功能空间、优化健全空间基础支撑环境并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风貌,以支撑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同时引导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

二、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
        (二)城市转型发展
    二、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平定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平定县转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因
    二、平定县转型旅游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平定县转型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第4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平定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平定县旅游可行性分析
        (一)平定县发展旅游优势分析
        (二)平定县特色旅游资源分析
        (三)平定县旅游产业规划分析
第5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调研
        (一)问卷设计
        (二)调查分析
        (三)调查总结
    二、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完善
        (一)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发展理念仍显滞后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产品竞争力不强资源整合不足
        (一)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区域旅游合作不够缺乏整体协调机制
        (三)旅游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缺乏有效整合
    四、旅游资源开发过于盲目缺乏可持续发展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欠缺
第6章 平定县转型旅游发展中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转型理念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
    二、开发特色旅游加强资源整合
        (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兴建一体化旅游板块
        (三)整合已有旅游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三、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政策扶持突出人才作用
第7章 结论
附件1 阳泉市平定县旅游需求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2)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空间结构待优化
        1.1.2 产业空间协作松散
        1.1.3 交通网络化程度低
        1.1.4 区域统筹规划步伐较慢
        1.1.5 生态空间问题严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方法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可持续性科学
        2.1.4 田园城市理论
        2.1.5 地理设计理论
    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框架构建
        2.2.1 城市群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2.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
        2.2.3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
        2.2.4 小结
3 京津冀生态城镇体系评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区概况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4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
    3.5 京津冀城镇体系职能演化
    3.6 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演化特征
    3.7 小结
4 京津冀生态化产业体系评析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框架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京津冀开发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4.3.1 开发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
        4.3.2 开发区空间集聚总体特征
        4.3.3 不同类型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4.4 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特征
        4.4.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4.4.2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
    4.5 小结
5 京津冀生态交通网络体系评析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2.1 研究框架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京津冀公路分布及可达性
        5.3.1 公路分布特征
        5.3.2 公路可达性特征
    5.4 京津冀铁路分布及可达性
        5.4.1 铁路分布特征
        5.4.2 铁路可达性特征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交通发展特征
    5.6 小结
6 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6.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6.2.3 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6.4 生态环境现状
    6.5 小结
7 京津冀城镇发展趋势预测
    7.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京津冀城镇扩张特征
    7.3 京津冀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3.1 模拟情景假设
        7.3.2 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4 小结
8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构建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2.1 研究框架
        8.2.2 研究方法
        8.2.3 数据来源
    8.3 “绿”廊——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3.1 京津冀生态源分布格局
        8.3.2 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4 “蓝”廊——京津冀水廊道系统
    8.5 “红”廊——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5.1 京津冀文化资源分布格局
        8.5.2 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6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
    8.7 小结
9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与结论
    9.1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9.1.1 构建京津冀“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
        9.1.2 构建京津冀“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9.1.3 构建京津冀“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9.1.4 构建京津冀“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
    9.2 主要工作与结论
    9.3 突出特色与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区域空间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型城市域外地域空间研究
    1.1 区位条件
    1.2 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
2 资源型城市基质空间研究
    2.1 产城模式
    2.2 基质空间区域特征
    2.3 市域基质空间发展模式
3 资源型城市实体空间研究
    3.1 城市实体空间结构及演化
    3.2 城市实体空间重构
    3.3 “市矿系统”
4 国内资源型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局限与展望
    4.1 既有研究的局限
        第一,以个案实证分析为主,缺乏规范的系统理论探索。
        第二,空间尺度研究单一,缺乏多空间尺度嵌套。
        第三,以静态定性分析为主,动态定量探索不足。
    4.2 研究展望
        (1)探索立足国情的资源型城市国土空间管控理论。
        (2)加强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的嵌套综合研究。
        (3)强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实体空间重构协同探索。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特色研究的重要性
        1.1.2 商南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1.1.3 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有关地域特色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市规划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2 城市设计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3 陕南地域特色研究综述
    2.2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与实例借鉴
        2.2.1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2.2.2 河谷型城市实例借鉴与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商南县东部新城的现状与地域特征
    3.1 东部新城的现状概况
        3.1.1 商南县城概况
        3.1.2 东部新城基本现状
    3.2 东部新城的地域性
        3.2.1 陕南秦岭、商南的地域性
        3.2.2 新城地段自身的地域性
        3.2.3 东部新城的地域特征总结
    3.3 东部新城发展的问题
        3.3.1 问题梳理
        3.3.2 问题诱因分析
        3.3.3 内在矛盾探析
    3.4 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下的城市空间建构思维模式
        3.4.1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观点
        3.4.2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途径
    3.5 本章小结
4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布局研究
    4.1 东部新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4.1.1 城市发展需求与新城功能的矛盾
        4.1.2 日常生活需求对新城功能的要求
        4.1.3 城乡融合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4.1.4 山水资源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4.2 功能内涵的丰富
        4.2.1 火车站前区功能优化
        4.2.2 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4.2.3 城市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4.3 功能整合与功能定位
        4.3.1 与时代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
        4.3.2 与地域生活文化、自然特征相契合
        4.3.3 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
    4.4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研究
        4.4.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构思
        4.4.2 各功能所需用地条件梳理
        4.4.3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研究
    5.1 新城“前结构”的梳理
        5.1.1 东部新城外部关系梳理
        5.1.2 东部新城自身结构梳理
    5.2 新城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5.2.1 区位环境因素
        5.2.2 自然环境因素
        5.2.3 交通环境因素
        5.2.4 社会因素
    5.3 新城空间结构梳理与整合
        5.3.1 新的功能定位对新城的需求
        5.3.2 社会公平对新城的要求
        5.3.3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
        5.3.4 随形就势的道路交通
    5.4 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
    5.5 本章小结
6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研究
    6.1 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6.1.1 山地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与总结
        6.1.2 地域特征在空间形态设计中的表达途径
    6.2 重点受控——新城空间形态重点控制
        6.2.1 因借山水的景观与视线设计
        6.2.2 新城城市天际线设计
        6.2.3 山水资源的中心景观塑造
        6.2.4 自然山水廊道引导空间轴线设计
    6.3 局部放松——新城空间形态引导
        6.3.1 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互动深化
        6.3.2 塑造新城特色风貌区
        6.3.3 节点与标志物的布置
        6.3.4 建筑特色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6)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恢复力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相关概念界定
        2.4.1 资源型城市
        2.4.2 恢复力
        2.4.3 社会-生态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概况及矿产资源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环境
        3.1.3 矿产资源
    3.2 社会发展
        3.2.1 城乡发展
        3.2.2 基础设施
        3.2.3 教育医疗
    3.3 经济发展
        3.3.1 产业结构
        3.3.2 就业结构
        3.3.3 科技创新
    3.4 生态环境
        3.4.1 森林植被
        3.4.2 水土保持
        3.4.3 环境污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遴选
        4.1.3 指标确权
        4.1.4 模型选择
    4.2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4.3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4.4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驱动机制分析
    5.1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
        5.1.1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5.1.2 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5.1.3 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5.2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素
        5.2.1 社会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5.2.2 经济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5.2.3 生态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5.3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驱动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8)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气候适应型城市的研究综述
        1.2.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述
        2.1.1 气候适应型城市
        2.1.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
    2.2 相关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复杂网络理论
        2.2.3 城市治理理论
    2.3 风险生成机理
        2.3.1 风险生成一般机理
        2.3.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识别
    3.1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及选取
        3.1.1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
        3.1.2 风险识别方法选取
    3.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识别
        3.2.1 基于案例研究法的风险识别
        3.2.2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识别
    3.3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清单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拓扑构建
    4.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构建
        4.1.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识别
        4.1.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的确定
    4.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边权确定的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
    5.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5.1.1 复杂网络模型理论基础
        5.1.2 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的选取
    5.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实证研究
        5.2.1 西安市基本概况及气候变化现状
        5.2.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边权的确定
        5.2.3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
        5.2.4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防范
    6.1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防范措施
        6.1.1 风险源防范
        6.1.2 风险中介防范
    6.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
        6.2.1 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6.2.2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组织设计
        6.2.3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运行机制
        6.2.4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保障措施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七大地理区域灾害情况统计(2012-2016 年)
    B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因素合并过程
    C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邻接矩阵A
    D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相关性问卷
    E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加权邻接矩阵W
    F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G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关键任务
        1.1.2 “城市双修”提出城市与自然关系转型发展新思路
        1.1.3 河谷型城市生态保护与城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1.1.4 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面临转型
        1.1.5 西昌市“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发展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然生态
        2.1.2 河谷型城市
        2.1.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
        2.1.4 生态适宜性评价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基础理论梳理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5 生态适应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
    3.1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特征
        3.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起源时期
        3.1.2 政治经济主导下的缓慢发育时期
        3.1.3 多元要素主导下的突变与协调发展时期
    3.2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问题
        3.2.1 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
        3.2.2 交通功能冲突,路网负荷过大
        3.2.3 用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恶化
        3.2.4 景观风貌杂乱,山水格局丧失
    3.3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影响因素
        3.3.2 人文影响因素
    3.4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
        3.4.1 自然生态约束力
        3.4.2 政策制度引导力
        3.4.3 社会经济驱动力
        3.4.4 历史文化塑造力
        3.4.5 交通技术指向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2.1 生态适宜性分析
        4.2.2 生态承载力分析
    4.3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4.3.1 评价技术路线
        4.3.2 确定评价指标因子
        4.3.3 单因子评价分析
        4.3.4 确定因子权重
        4.3.5 综合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优化
    5.1 西昌市基本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社会经济
        5.1.3 历史文化
        5.1.4 基础建设
    5.2 西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历程
        5.2.1 西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06~公元1840 年)
        5.2.2 民国时期(1840~1949 年)
        5.2.3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年)
        5.2.4 经济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5.3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
        5.3.1 评价技术路线
        5.3.2 评价指标体系细化
        5.3.3 生态足迹测算
        5.3.4 单因子分级评价
        5.3.5 综合评价结果与成因分析
    5.4 西昌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5.4.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5.4.2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5.4.3 协调城市绿地系统
        5.4.4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5.4.5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指标体系权重专家问卷表
    附表2 2015 年安宁河州控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3 2015 年西昌市东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4 2015 年西昌市西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5 2015 年西昌市海河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附表6 2015 年邛海入湖河流监测断面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指标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工矿小城镇空间规划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下的新要求
        1.1.2 国家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转型要求
        1.1.3 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小城镇产业空间面临重组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资源型城镇
        1.2.2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总结
        1.4.4 案例研究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发展基础研究
    2.1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发展研究
        2.1.1 产业发展基本规律
        2.1.2 产业发展问题与特征
        2.1.3 产业结构研究
    2.2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空间发展解析
        2.2.1 空间发展演进
        2.2.2 空间发展现状
        2.2.3 空间发展问题
    2.3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基本关系研究
        2.3.1 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发展的内在联系
        2.3.2 小城镇产业转型对城镇空间的影响
        2.3.3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关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产业转型的资源型工矿小城镇空间规划
    3.1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产业转型路径
        3.1.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3.1.2 产业集群化发展
        3.1.3 依托工业资源,发展旅游业
    3.2 资源型工矿小城镇转型期空间发展内涵
        3.2.1 制定地方政府空间政策导向
        3.2.2 构筑区域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
        3.2.3 创造有利于转型的城镇功能空间
        3.2.4 塑造城镇特色空间风貌
    3.3 产业影响下工矿小城镇空间规划要素选择
        3.3.1 城镇空间结构
        3.3.2 空间形态
        3.3.3 土地利用布局
        3.3.4 基础支撑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汁镇发展概述及建设分析
    4.1 镇域概况
        4.1.1 地理概况
        4.1.2 行政区划及人口
        4.1.3 矿产资源
        4.1.4 城镇建设背景
        4.1.5 区位条件分析
    4.2 绿汁镇现状建设评价
        4.2.1 空间结构
        4.2.2 用地布局
        4.2.3 产业发展特征及问题
        4.2.4 建设评价
    4.3 镇区空间建设认知
        4.3.1 研究范围与区位关系
        4.3.2 用地条件
        4.3.3 空间格局
        4.3.4 用地布局及空间特征
        4.3.5 空间建设评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汁镇区产业转型路径与空间诉求
    5.1 产业转型条件分析
        5.1.1 产业潜力资源与转型方向
        5.1.2 区域产业发展竞合分析
        5.1.3 产业市场分析定位
    5.2 产业转型策略
        5.2.1 区域联合,扩大开放
        5.2.2 优化结构,多元融合
        5.2.3 龙头带动,品牌培养
        5.2.4 注重实施,完善支撑
    5.3 产业发展定位
    5.4 空间发展诉求
        5.4.1 产业用地的转型与分化
        5.4.2 公共服务和休闲游憩空间
        5.4.3 工程设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转型下绿汁镇区空间规划引导
    6.1 镇区空间规划策略
        6.1.1 全域互动扩散与板块联动集聚
        6.1.2 “山、水、田、镇”相生的城镇特色空间
        6.1.3 产业空间融合
        6.1.4 健全服务设施支撑配套
        6.1.5 铜遗产保护开发与城镇文脉塑造
    6.2 产业导向下镇区空间模式建立
        6.2.1 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6.2.2 生态空间管制
        6.2.3 空间形态引导
    6.3 基于产业空间诉求的镇区土地利用
        6.3.1 空间结构构建
        6.3.2 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6.3.3 镇区用地布局
    6.4 配套支撑系统设置
        6.4.1 道路交通构建
        6.4.2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6.4.3 生态绿地景观系统构建
    6.5 空间保障措施
        6.5.1 品牌营销保障
        6.5.2 投资建设保障
        6.5.3 运营管理保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四、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中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为例[D]. 程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胭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区域空间研究综述[J]. 罗怀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05)
  •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D]. 安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D]. 蒋应刚.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武雪子. 重庆大学, 2019(01)
  • [9]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河谷型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性研究 ——以西昌市为例[D]. 李思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工矿小城镇空间规划研究 ——以易门县绿汁镇为例[D]. 陈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山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