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智力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

脑卒中患者智力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

一、卒中患者智能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寇晓宇[1](2021)在《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以记忆力为主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症候等变化,来客观评价补肾活血汤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符合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将60例病人分为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及降脂稳斑等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予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汤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治疗时间,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Hachinski缺血量表(Hanchinski Ischemic Score,HIS)评分作为入组标准,在治疗前、12周后及入组一年后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词语流畅性试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评分,记录实验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两组患者实验前基础资料,MMSE、MOCA总分及各单项分数、VFT、ADL、SDSVD分数分布均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认知功能:经过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中药组MMSE、MOCA总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中药组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MMSE单项分数比较,执行能力分数比对照组分数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MOCA单项分数比较,执行能力、计算力、抽象概括能力、延迟回忆分数均比对照组分数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FT分数,中药组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中药组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MMSE、MOCA总分数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各单项分数比较,在时间定向力、延时记忆力、计算力、执行能力方面中药组与对照组分数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各单项分数比较,在执行能力、计算力、抽象概括能力、延迟回忆方面中药组与对照组分数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FT分数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能力:经过12周治疗后,ADL总分、BADL和IADL分数,中药组分数与对照组及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ADL总分数比较,中药组与治疗前相比分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分数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分数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L分数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DL分数中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经过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中药组SDSVD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中药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1年后中药组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SDSVD分数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肾活血汤可提高脑小血管病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并改善中医症候量表积分,且效果优于对照组。2.补肾活血汤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早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年后中药组治疗的远期效果仍明显。

金诗琪[2](2021)在《“通督醒神”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通督醒神”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此获得本治疗方案干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患者均来源于2020年6月到2021年1月参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督醒神”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的循证优化研究课题组。采用中央随机方法进行区组随机,将符合纳排标准筛选后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通督醒神”康复方案。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修订韦氏记忆量表-乙式(Wechsler memory scale,WMS)逻辑记忆测验、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华山版(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Huashan version,AVLT-H)进行评估和数据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 26.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中风类型、MMSE、MoCA、AVLT-H即刻回忆与延迟回忆评分、逻辑记忆测验即刻回忆与延迟回忆评分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基线资料各项评分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在MMSE评分、MoCA评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且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AVLT-H、逻辑记忆测验的即刻回忆和延迟记忆评分进行比较,得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方面,除试验组因针刺出现1例轻微皮下瘀血外,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无显着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良好。结论:“通督醒神”康复方案较单独应用康复认知训练在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方面有优势,安全有效。

田芳,吴瑞明,曾婷,刘纪汝,李娟[3](2021)在《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及进展,本文介绍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阐述国内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为编制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脑卒中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提供思路。

刘晔[4](2021)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两种方案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方案对PSMCI患者治疗前后的MoCA、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以期为PSMCI治疗方案的优化选取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4例PSMC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选取于氏头针分区中的顶区、额区和颞区,顶区、额区各刺入五针,颞区刺入三针,针刺方向为向后刺入1-1.5寸,针后捻转,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所有的针共捻转3分钟,留针30min后进行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方法参照《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和《作业疗法》中有关认知训练的部分,每次训练30min。对照组采用与试验组相同的认知训练方案。治疗频率为每隔1-2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oCA、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数的测评,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种方案治疗PSMCI的有效性。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有21例完成治疗,对照组有20例完成治疗,共有41例纳入统计分析。1.MoCA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MoC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和延迟回忆评分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MSE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PSMCI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疗PSMCI的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治疗PSMCI均有效,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认知训练;2.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提高PSMCI患者的MoCA、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在改善PSMCI患者的MoCA、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认知训练;3.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定向力,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在改善PS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和延迟回忆方面优于单纯认知训练;4.临床可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的方案治疗PSMCI以提高临床疗效。

沈延鑫[5](2021)在《预测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开发并内部验证一个预测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2021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房的315例轻型AIS患者,其中PSCI组181例,非PSCI组134例。选取了15个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相关的潜在预测指标,即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既往卒中病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Fazekas评分、最大横切面直径(DMTS)、TOAST分型、OCSP分型和颅内动脉狭窄(ICAS)程度。使用套索(LASSO)回归方法来优化PSCI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指标的选择,最终缩减为10个对PSCI影响较大的预测指标,对这10个预测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通过C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实用性。采用Bootstrapping验证方法对PSCI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测试和验证。结果:预测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包括5个预测指标,即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既往卒中病史和DMTS。该模型C指数为0.708(95%置信区间为:0.651~0.765),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通过内部验证仍可以得到C指数为0.682。校准曲线在本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DCA表明,当PSCI的阈值概率大于27%时,使用当前研究中开发的预测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可获得更高的净收益。结论:该预测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结合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既往卒中病史和DMTS,可以方便临床医生对轻度AIS患者的PSCI风险进行预测,对PSCI高风险患者做出及时、合理的治疗和干预,是一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工具。

郭尚樽[6](2021)在《急性期MoCA筛查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功能结局的预测作用》文中指出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脑卒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最常见且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因素之一。虽然认知功能损害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管理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认知功能筛查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及其各认知域评分预测首次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后3周短期预后的可行性,希望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结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连续登记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18例首次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7)。入院后详细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Mo CA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平均发病后3周)。以出院时(平均发病后3周)Rankin修订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作为卒中后3周参与度结局指标;以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作为卒中后3周损伤结局指标。参与度结局依据出院前m RS分值分为m RS≤1组(良好组)和m RS>1组(不良组);损伤结局依据出院前NIHSS分值分为NIHSS≤1组(良好组)和NIHSS>1组(不良组)。分别比较两组间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神经心理评估等。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Spearman’s rank order correlations test,rs)统计分析功能结局指标m RS、NIHSS与人口学特征、卒中相关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根据人口学资料、临床变量、Mo CA总分及Mo CA各认知域评分建立3种卒中后短期预后的预测模型:临床模型、认知模型和组合模型。将Spearman相关检验所得的关键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脑卒中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模型的拟合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8例患者,平均年龄60.24±11.18岁,男性230例,女性88例,男:女=2.6:1。(1)参与度结局预测:参与度结局良好组(m RS≤1)与不良组(m RS>1)比较,年龄、受教育程度、首次NIHSS评分、Mo CA总分、梗死灶部位、Fazekas WMLs评分、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能否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行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卒中后3周m RS与年龄、受教育程度、首次NIHSS评分、梗死灶部位、Fazekas WMLs评分、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能否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行走、Mo CA总分、Mo CA各认知域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评分显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首次NIHSS评分、梗死灶部位、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Mo CA总分、Mo 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认知域评分是卒中后3周参与度结局的预测因素。(2)损伤结局预测:损伤结局良好组(NIHSS≤1)与不良组(NIHSS>1)比较,受教育程度、首次NIHSS评分、Mo CA总分、梗死灶部位、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能否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行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卒中后3周NIHSS评分与受教育程度、首次NIHSS评分、梗死灶部位、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能否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行走、Mo CA总分、Mo CA各认知域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定向评分显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梗死灶部位、能否将双臂抬离床面、Mo CA总分是卒中后3周损伤结局的预测因素。(3)无论脑卒中后3周的参与度结局还是损伤结局,组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均比单一临床模型或认知模型更大,提示组合模型的信息含量更大,拟合度更好。结论MoCA总分及其认知域评分可以预测首次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功能结局;早期Mo CA筛查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定合理、精准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计划。

俞文菁[7](2021)在《醒脑治瘫胶囊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醒脑治瘫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的预防作用,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中医干预思路。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条件符合的160例病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治瘫胶囊,疗程为3个月,并于治疗开始后6个月随访,整个观察周期为6个月。在干预前、疗程结束时和6个月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行简短精神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判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所有数据通过SPSS21.0进行分析。结果:1.对两组患者卒中后6个月的PSCI发病率观察,对照组以MMSE作为认知评定量表,发病率为41.7%,以MoCA作为认知评定量表,发病率为44.4%;试验组以MMSE作为认知评定量表,发病率为25.4%,以MoCA作为认知评定量表,发病率为28.2%。两种认知评定量表评估结果均显示试验组PSC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的MMSE、MoCA评分,两组在干预3个月后及随访6个月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两组的组间对比显示试验组认知评分提升较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的NIHSS评分与干预前做组内对比,均显着提高(P<0.05)。两组的组间对比显示试验组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的MBI评分进行组内两两对比,两组随访时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但干预3个月和随访时评分无明显差异。将两组评分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MBI评分提升较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3个月、随访6个月的中医症候积分与干预前做组内对比,两组随访时中医症候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对比显示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组随访时评分较干预3个月时组内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对比无显着差异。结论:1.对中风急性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西药联合有“息风化痰、化瘀通络、益肾醒脑”功效的醒脑治瘫胶囊干预,能显着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中医症候,对患者预后更佳。2.联合醒脑治瘫胶囊干预,能有效预防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显着降低了PSCI的发生率,体现了中医“标本同治”和“治未病”思想。3.醒脑治瘫胶囊能有效预防PSCI发生,研究过程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药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姚首道[8](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文献中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选取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平台软件,以期总结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旨在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0-2019年中,用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经纳入排除标准筛查后,提取文献中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由双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以构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药物使用频次、关联度、熵聚类等方面的差异,初步得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基本用药规律、核心组合和备选新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处方140则,共包含147味中药,频次排在前10位的药物为: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当归、枸杞、甘草、黄芪、地龙、丹参;2.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药物,五味偏于甘、苦、辛,四气以温性为主,归经以肝、心两经最多,其次为脾、肾两经;3.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处方中,药对以远志与石菖蒲、川芎与石菖蒲、茯苓与石菖蒲、茯苓与远志、郁金与石菖蒲的组合最为常见,核心药物组合为: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4.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经数据挖掘,共演化出10个潜在药物组合,主要包含竹茹、枳实、黄连、木香、鸡血藤、首乌藤、熟地黄、水蛭、山茱萸、全蝎、蜈蚣、乳香、枸杞、赤芍、生姜、葱白、益母草等药物;5.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处方经数据挖掘,按照“相关度”5,“惩罚度”2进行约束,147味中药之间的关联系数排在前五位是:“茯神,朱砂(0.1535167)”、“山药,茯苓(0.1446626)”、“山药,朱砂(0.1028417)”、“川芎,黄精(0.07871097)”、“牡蛎,川芎(0.07765195)”;6.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处方经数据挖掘,得到新处方5个:(1)竹茹,枳实,黄连,赤芍,生姜,葱白;(2)木香,鸡血藤,首乌藤,益母草,栀子;(3)熟地黄,水蛭,山茱萸,赤芍,桃仁,红花,葱白;(4)全蝎,蜈蚣,乳香,土鳖虫,蝉蜕;(5)枸杞,水蛭,山茱萸,川芎,丹参,地龙。结论:1.现代文献中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药物以补益、活血、祛痰为主;核心药物组合“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功能开窍安神、活血祛痰,理论上可作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基础方,临证加减后可用于治疗各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基于熵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新方组合,以补肾填精、清热化痰、活血祛瘀、息风止痉为主,就证素而言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理因素相切合。2.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研究中药组方规律和开发医药资源在理论上有重要指导意义。

杨一鸣[9](2020)在《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各认知域损害的变化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首位老年人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不良结局,多发生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的3~6个月之内,卒中后早期其发生率高达90%,发病6个月后仍有30%~40%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在执行、视空间及记忆等认知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其中以执行功能下降最为显着。目前的研究多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筛查评估AIS后PSCI的发生率及其恢复趋势,但二者对于各认知域损害的敏感性较低,不能准确评估各认知域损害的发生率及其恢复趋势。本研究采用标准成套神经心理测量评估AIS后各认知域功能水平,同时探讨其恢复趋势,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和康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连续入院符合纳排标准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等。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标准的成套神经心理测量,评估5个认知域(记忆、注意、执行、语言和信息处理),同时采用Mo CA对患者进行总体认知评估。按照脑卒中发生与成套神经心理评估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1月组174例,1~6月组65例,>6月组39例,最长随访时间为发病后12个月内。比较3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根据Mo CA及5个认知域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和异常,比较3组间Mo CA及各认知域损害的发生率,统计分析轻型AIS后总体认知功能及5个认知域损害的变化趋势。结果2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19±10.87岁,男:女=2.5:1。按脑卒中与认知评估间隔时间分组:<1月组174例,1~6月组65例,>6月组39例,3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评估结果显示,总体认知功能随时间变化有轻度恢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障碍(P<0.05)和记忆功能障碍(P<0.05)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有明显下降,提示有较强的恢复趋势,其中以执行功能变化最为显着。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记忆功能在1~6月期间有明显恢复(P<0.05),>6月后损害发生率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功能在>6月组显示出明显恢复趋势(P<0.05)。注意功能及信息处理功能随着脑卒中发病后时间延长均呈现恢复趋势,而语言功能则呈现恢复后轻度升高趋势,但3个认知域组间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约58%的患者存在总体认知功能损害,各个认知域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在39.08%~93.10%之间。2.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分别在1~6月和>6月时呈现明显恢复趋势,而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及语言功能在发病后12月内恢复不明显(P>0.05)。这些发现为神经康复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制定康复策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陈善鹏[10](2020)在《轻中度卒中后认知障碍与NIHSS评分及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Stroke)是导致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卒中后幸存患者多遗留肢体瘫痪、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给社会及家庭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其中,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因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功均下降,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而NIHSS评分能够评估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课题通过分析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NIHSS评分及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1月-2019年5月脑卒中患者,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与非认知障碍组(NPSCI组),经纳-排标准筛选后PSCI组34例,NPSCI组3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IHSS评分、MMSE评分、Mo CA评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等资料;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正态分布的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变量资料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SCI组NIHSS评分为7(5,11),NPSCI组NIHSS评分为4(3,4),两组之间比较,PSCI组NIHSS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SCI组与NPSCI组比较,卒中危险因素(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硬化、Hcy、TCH、TG、HDL、LD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将卒中危险因素数与NIHSS评分做相关性分析,两者间呈正相关,即卒中危险因素数越多,发生PSCI的风险越高。结论:1.PSCI的发生与NIHSS评分有相关性;2.PSCI的发生与卒中危险因素数有相关性。

二、卒中患者智能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卒中患者智能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2 受试者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西医研究进展
    2 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3 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学基础
    4 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通督醒神”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病例中止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观察
        3.3 安全性分析
        3.4 小结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于中风后认知障碍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后认知障碍的认识
    3 认知量表的选择依据
    4 治疗方案设计依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述
二、常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一)PSCI普适性评估工具
        1. MMSE:
        2. Mo CA:
        3. ACE-R:
        4. WAIS:
    (二)PSCI特异性性评估工具
        1. CASP:
        2. BCo S:
        3. OCS:
三、总结与展望

(4)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西医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1 概述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诊断标准
        4 西医治疗
        5 小结
    二、中医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1 病名由来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观察时点
        2.5 安全性分析
        2.6 疗效评价标准
        2.7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组、脱落情况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的情况
    4 结论
    5 讨论
        5.1 针刺方法选取依据
        5.2 认知训练在PSMCI中的应用
        5.3 研究结果分析
        5.4 对于本试验研究的思考
        5.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预测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2.1 PSCI概述
    2.2 PSCI的危险因素
        2.2.1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2.2.2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2.3 影像学标记物
    2.4 血清学标记物
        2.4.1 脂质代谢相关标记物
        2.4.2 血管内皮损伤与保护因子
        2.4.3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2.5 认知障碍神经心理测评量表
        2.5.1 整体认知评估量表
        2.5.2 各个认知域评估量表
    2.6 PSCI的危害及预后
    2.7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入选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2.2 神经心理学测评
        3.2.3 影像学评估
    3.3 数据统计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PSCI 组与非PSCI 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PSCI潜在预测指标筛选
    4.3 构建预测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
    4.4 评估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
    4.5 PSCI风险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实用性
第5章 讨论
    5.1 PSCI的相关危险因素
        5.1.1 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
        5.1.2 既往卒中病史和DMTS是 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
        5.1.3 高脂血症和PSCI的相关性
        5.1.4 脑白质疏松与PSCI的相关性
    5.2 PSCI列线图模型的应用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急性期MoCA筛查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功能结局的预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oCA在脑卒中认知评估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组名单
规培教师名单
个人简历

(7)醒脑治瘫胶囊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文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资料与标准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中止及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临床分组
        3.2 干预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指标
        4.2 疗效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6.研究结果
        6.1 完成情况
        6.2 基本资料比较
        6.3 干预前评分情况
        6.4 干预前后及随访的评分情况
        6.5 两组随访时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比较
        6.6 安全性指标观察结果
    7.讨论
        7.1 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7.2 中医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识
        7.3 现代中医对认知障碍的治疗措施
        7.4 西医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
        7.5 醒脑治瘫胶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理论依据
        7.6 醒脑治瘫胶囊的组方分析及相关药理研究
        7.7 试验结果分析
    8.结论
    9.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文献中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各认知域损害的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量表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轻中度卒中后认知障碍与NIHSS评分及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主要仪器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4.1 资料收集
        2.4.2 缺血性卒中
        2.4.3 出血性脑卒中
        2.4.4 认知量表选择
        2.4.5 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
        2.4.6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2.4.7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2.4.8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定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PSCI组与NPSCI组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 PSCI 组与 NPSCI 组 NIHSS 评分比较
    3.4 PSCI 组与 NPSCI 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硬化的比较
    3.5 PSCI 组与 NPSCI 组 Hcy、TCH、TG 的比较
    3.6 PSCI 组与 NPSCI 组 HDL、LDL 的比较
    3.7 卒中危险因素数与 NIHSS 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综述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简易智能量表(MMSE)
附录 C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
附录 D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 E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定表(NIHSS)
作者简介

四、卒中患者智能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活血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观察[D]. 寇晓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通督醒神”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D]. 金诗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田芳,吴瑞明,曾婷,刘纪汝,李娟.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03)
  • [4]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刘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预测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D]. 沈延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6]急性期MoCA筛查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功能结局的预测作用[D]. 郭尚樽.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7]醒脑治瘫胶囊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俞文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文献中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D]. 姚首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各认知域损害的变化趋势[D]. 杨一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10]轻中度卒中后认知障碍与NIHSS评分及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 陈善鹏. 青海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脑卒中患者智力状态量表在急性脑卒中认知障碍研究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