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灵——邓建一老师手记

教育心灵——邓建一老师手记

一、教育的有心人──邓建一老师小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0)在《卫湜《礼记集说》研究》文中提出卫湜所着《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附《统说》一卷,汇辑了自汉至南宋间的149位学者对《礼记》的解释,全书采取照录原文、不加论断的形式,保留了大量宋代学者对《礼记》的解释文字,四库提要称此书:“采摭群言,最为赅博,去取亦最为精审”,“可云《礼》家之渊海”,在中国礼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问题。卫湜凭借“栎斋”和其家族丰富的藏书,搜辑资料,着成此书。此书自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嘉熙四年(1240年)两次刊刻以后,至清初鲜难寻觅。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重新校刻刊行,清代学林才再次注意到此书,并对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续补工作。以通志堂本为底本,《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均收录了卫湜《礼记集说》,另外还有数种明清抄本存世。今天尚有一部南宋嘉熙刻本完帙存于国家图书馆,作为宋代严州刻本的代表,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书在明清之际受到特别重视,还关联到黄宗羲与吕留良交恶的着名学术公案,即与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的归属密切相关,从黄吕二人对此书的重视一事可凸显出明清之际学风的转变,文中顺便进行了勾稽。第二章主要研究了《礼记集说》的引书问题。卫湜面对宋以前繁富的解释《礼记》的文献资料,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资料取舍得当,做到了比较客观地看待各家的长短,兼采众说。可谓兼收并蓄、不守一家,其谨严的态度和博收的原则值得称道。具体引书,据朱彝尊考证有144家,《四库全书总目》说“今自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存者”,学界相沿,几成定说。经重新统计,卫湜所引礼说实际上共计149家。其中今仍可见者至少有44家,宋以前引书几乎全存;宋代礼学着作有19家原书尚存,另外105家的礼说今佚失不存,因此《集说》颇有辑佚价值。此后莫友芝辑《中庸集解》、陈俊民辑《芸阁礼记解》均利用了卫湜的《集说》,足见《集说》之辑佚价值。将今存诸家与卫湜所摘录的内容互勘,可发现《集说》绝非简单地抄录原书,其有二大选择标准:一是选择书中针对《礼记》文本进行解释的“结论性段落”,而不录其论证或考据过程,二是重点选取其有创见的段落,而裁汰其浅尝辄止或陈陈相因的说法。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两章进入到《礼记集说》的文本层面,以卫湜《集说》为抓手,试图概括出宋代《礼记》学的基本风貌。从宏观上总结出汉、宋学者治礼三点差异:第一,宋儒对经典解释的多元化;第二,宋儒注重从行礼的情境来把握礼节的内涵;第三,宋儒注重“礼意”,更乐于将本是琐碎的仪节末枝赋予形而上的意义。对宋、清学者治礼的特色,总结而言也有两大差异:第一为清儒对经典注疏的态度是近乎迷信的,而宋儒对注疏的态度则比较开放。如果注疏不当,不妨另立新说,甚至动辄怀疑经典存在错误;第二为清儒治礼以广征博引见长,其路径与重视情境体验的宋儒迥异。在今天看来,清儒的特点在于读书面太窄而优点在于精深,宋儒则可谓宽博而粗疏,粗疏就不免有所挂漏,文中还找出了宋儒读书粗疏的多处“硬伤”,从反面凸显了宋人治礼的基本特色。在这两章中除从宏观角度概括外,对宋儒与汉儒、清儒治学的微观差异也选取了两个视角进行考察。其一是孔子形象在汉宋之际的转变。汉儒固然尊崇孔子为圣人,孔子在作为圣人之余还保留了一些活泼的色彩,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处处可见的。但到了宋儒眼中,孔子的形象日益严肃了起来,宋儒无法跳出已经“道貌岸然”的孔子形象,宁可否认经典也不愿否定圣贤,至明清尤甚。其二是唐宋前后时代变化导致对经典个别文句理解的变化。中国历史自宋代以后出现了贵族社会的终结和皇权专制社会的确立,由于社会结构的变革导致了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些常见做法,无法被宋元以后的学者们所理解,且自宋至清越发不被理解。文中举出了相当的例证来说明这两种差异。第五章重点关注《礼记集说》在后世的影响问题。从经典注疏体例的角度而言,《集说》在经典注疏史上有两大特点,其一是采用“集说”的形式保留前贤礼说,力求忠实于原书,不对原书作改变文意的删改;其二是对前人的观点分类胪列、不加评述,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称之为“备列众说,不加论断”,这是卫湜独创之体,后人对这两点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此良善的体例自然有续补之作,在末尾我们选取了陈澔《陈氏礼记集说》、郑元庆《礼记集说》和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三部着作为例,说明卫湜《礼记集说》在《礼记》注疏史上的地位。

何燕娜[2](2020)在《论小思散文的原乡书写》文中指出

邹本芬[3](2019)在《萧士玮及其小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萧士玮出生于晚明时期,他个性率真、博学多才,小品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萧士玮在明末清初颇有文名,汤显祖、钱谦益等文坛名家都对其有较高的评价。然而,如今他的人名、文名都鲜为人知,这与他小品达到的成就极不相符。有感于此,本文通过阅读、校点萧士玮的全部文学作品,全面梳理其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的版本以及小品创作情况,以期还原一个在晚明文坛具有一定价值的小品作家的基本面貌,并力求给其一个相对客观的文学史评价。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对萧士玮的家世、生平、交游进行介绍,揭示其小品创作的内外动因。萧氏家族既是官宦世家,又是书香门第,对萧士玮的影响一是矛盾性格的养成,二是多种兴趣爱好的培养,三是兼济天下的人生志向的确立。萧士玮一生经历坎坷,大致可以分为成长求学期、入仕为官期、退居休养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萧士玮的个人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小品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萧士玮一生交友广泛,这对其个人生存状态、创作心态、创作理念、创作内容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章为萧士玮着述的版本考证,主要对《春浮园集》的存佚、馆藏、着录内容、版式特征、源流情况等进行梳理。《春浮园集》现今存佚情况、馆藏情况和各大目录书记载的内容有一定的区别,值得考证。着录内容方面,《春浮园集》在流传过程中,一共经历了两次变化:一是清顺治十四年萧孟昉增刻了部分诗文,二是乾隆时期四库馆臣对《春浮园集》中的部分集子进行全毁和抽毁。其他各个版本的内容皆围绕这三个版本变化。版式变化方面,在收集到的各个版本中,《春浮园集》的版式变化不大。源流方面,《春浮园集》的源流情况较为复杂,限于有的版本已经散佚,难以做到系统的源流梳理,只能尽可能对其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断。第三章主要对萧士玮小品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坛地位进行研究。萧士玮小品的主要内容有园居悠游、读书修身、羁旅行役和忧国忧民四部分;萧士玮小品主要呈现出简洁瘦劲、萧散自然、雅俗共融三个艺术特色;萧士玮小品在文坛的地位主要经历了小有名气、蜚声海内、由盛转衰到现在知者寥寥四个阶段。鉴于萧士玮在小品文坛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今天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单照[4](2019)在《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研究》文中认为于永正作为老一辈的优秀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在五十余年的教学实际探索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其明确的理念和深入的思考。目前梳理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比较少,并不全面。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的成长历程。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梳理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实践前期“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的基本主张,中期沉淀的“五重教学”基本主张,归纳得出后期成熟的“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其次,以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不同时期的教学课例为研究对象,得出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一般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最后,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出于永正教学实践的价值,以及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本研究一方面既可使得读者了解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具体成长路径及教学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学实施过程当中真正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策略迁移到当今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给一线青年教师提供一点方向,促进青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

宋世瑞[5](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着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余苓[6](2018)在《《列朝诗集》引用明诗总集考证》文中研究表明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八十一卷,收录明代二百七十余年间一千八百余家诗人之诗。钱谦益秉承“鼎革之后,恐明朝一代之诗遂至淹没”的编纂宗旨,辑录此集。《列朝诗集》的文献来源主要有四种:其一,绛云楼藏书,绛云楼的丰富藏书是钱谦益编书的主要文献支撑。其二,向藏书家借阅,通过借阅别人藏书,钱谦益得以“尽阅本朝诗文之未见者”。其三,他人投赠,通过当事人投赠,获睹许多第一手文献。其四,四处采诗,挖掘许多湮没不传的文献。《列朝诗集》的文献特征主要有两点:其一,钱谦益于目录以及小传部分注明文献来源,使得所采之诗有“文献可征”的依据。其二,钱谦益所引用的许多明代诗集、史传书志等文献资料均数量较大而且集中。《列朝诗集》的文献价值在于:部分明代文献至今已亡佚或残缺,《列朝诗集》却保留其中部分资料;有的文献现今尚有传本,《列朝诗集》的大量引用却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版本加以讨论。整部《列朝诗集》为多种明代诗歌总集、明人别集、史传书志等文献资料的辑佚、补遗以及校勘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本文从文献考证角度,对《列朝诗集》所引明代诗歌总集进行讨论。通过这一角度的阐述,以期恢复《列朝诗集》部分文献面貌。绪论。从文献角度梳理了《列朝诗集》以及明诗总集的研究现状,对《列朝诗集》的文献来源、文献特征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交代了本文研究思路和意义。第一章《〈大雅集〉考》。元末明初赖良所编《大雅集》,目前学界对于此集认识以及研究仅停留在八卷抄本的层面。《列朝诗集》收录《大雅集》33人,诗共98首,其中有诗57首不见于通行八卷本。另日本内阁文库尚藏一种六卷刊本,弥补此集无刊本传世的缺憾。《列朝诗集》引用本以及内阁文库六卷本刊本,可为此集的补遗以及文字校勘提供诸多参考。第二章《“玉山”诸集考证》。“玉山”诸集现存版本极多,多以清抄本流传于世,中华书局已于2008年整理出版。《列朝诗集》引用诸集中四种诗集:《玉山名胜外集》35人,诗共70首;《玉山纪游》9人,诗共42首;《玉山名胜集》36人,诗共104首;《草堂雅集》5人,诗共10首。《列朝诗集》引用诸本不仅时间较早,版本也更为精善。通过与整理本对读,校对出多条实质性异文,对于通行本整理有重要的参校价值。第三章《〈雅颂正音〉考》。刘仔肩所编《雅颂正音》,收明初诗人之诗。国内外现存仅洪武三年刻本。《列朝诗集》共收此集24人,诗共165首,其中有诗人5位,诗93首不见于洪武三年刻本。《列朝诗集》收录情况为此集的补遗以及版本的再认识提供重要信息。第四章《〈白门新社诗〉考证》。此集现已亡佚,《列朝诗集》收录此集诗人21位,诗共139首,为此集辑佚提供重要资料。第五章《〈荆南倡和集〉考》。《荆南倡和集》为元末明初马治、周砥唱和之集。现存刊本两种,抄本三种。《列朝诗集》收录此集诗共53首。通过对《列朝诗集》引用本及其他诸本异文的讨论,对此集的版本以及流传情况有更为深入的认识。第六章《〈越山钟秀集〉和〈明诗粹选〉》。两集均已亡佚,《列朝诗集》收录两集诗人共23位,诗共146首,为两集辑佚提供重要资料。第七章《〈大明文宝〉和〈皇明诗抄〉》。《大明文宝》已佚,《皇明诗抄》国内存一种残本,日本藏一种明刻本。《列朝诗集》引用二集诗人共23位,诗共42首,对《大明文宝》的辑佚以及《皇明诗抄》的补遗、校勘提供重要依据。第八章《列朝诗集》引用明诗总集叙录。对《列朝诗集》所引用或着录的明诗总集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此呈现《列朝诗集》的文献状况。结语。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以及对本课题进行展望。

杨猛[7](2018)在《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伍金扎西的一生以1945年、1986年、2006年为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为四段。1906年至1945年是生活在西藏察隅的农奴,1945年至1986年是离散到缅甸北部山区的自由山民,1986年至2006年是回归中国的“缅民”,2006年至2016年是获得国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伍金扎西的一生是从离散到回归的一生。围绕着伍金扎西的一生,对其人生史进行梳理,并对其从离散到回归的行动逻辑进行分析以后可以发现,同样发生在“Zomia”区域的伍金扎西老人的离散与回归的事实与詹姆士·斯科特“逃避国家”理论之间虽有部分耦合,但亦有冲突之处。伍金扎西的离散确有逃避统治的意味,但从田野调查资料来看,斯氏所言的“Zomia”山民系“主动逃避”一说却值得商榷。伍金扎西的回归则是对斯氏“逃避国家”理论的冲击。究其原因,斯氏并没有对“逃避国家”中的“国”之不同进行分析。山民并非生来与“国家”对立,“善治之国民自归”。

沈豪英[8](2018)在《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先队“动感中队”的本质是一种教育,一种组织教育,集体教育。在创建“动感中队”的同时增强组织活力,紧紧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少先队组织属性,履行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基本职能。探索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形式,使少先队活动更吸引人,有利于《少先队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为少先队组织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在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查找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了解与“动感中队”组织建设相关的历史进程,与之相关的功能价值的研究,与自我教育的关系研究,与“动感中队”相关的活动内容的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诠释了“动感中队”的内涵:应是一种彰显活力、自主实践、追求时尚的组织活动,具有互动性、生命性、政治性、游戏性等特征。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五小”活动:“红领巾小健将”足球和体育游戏活动、“红领巾小百灵”歌咏活动、“红领巾小书虫”读书活动、“红领巾小创客”创新创意创造活动、“红领巾小主人”岗位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使少先队“动感中队”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和丰富。通过调查访谈、专家咨询等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还存在如下问题:基层少先队组织缺乏活力,少先队员缺乏组织光荣感和归属感。少先队活动“队味”不足,辅导员专业素养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动感中队”建设的工作策略:加强团教协作,强化督查机制,切实加强党团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提高辅导员素养;启迪队员自主意识,激发组织认同,培养自主能力,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回归本位,实现少先队活动的“自主自动”。

周晓瑾[9](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龚倩慧[10](2017)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人类生命生成的摇篮和智慧孕育的母体。语文,给予师生生命间的永恒和言语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课程观的建立和生态学范式的沿用,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将视角聚焦于充满好奇、智性、灵性与不确定性的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而我们教育也处于同一生存共同体,本研究从“生态学范式”延伸,引导人们关注个体与他人、外在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的密切联系。在这一种思考下,推动研究者将视角重新落实在审视教育教学活动,开启生态学思维来挖掘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第一部分,笔者带着“怎么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如何和谐?”这些疑问开展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与梳理,所以本论文主体首先带着疑问和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教育生态系统”、“课堂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找到课堂教学的潜力、活力与灵气,同时语文科学的特殊性与教育生态学相结合所呈现的特征能充分挖掘课堂的生机和魅力。第二部分,笔者从现实语文课堂的教育调研实践发现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非生态现象,如生成空间的闭塞、学习资源的挖掘欠缺等,这些非生态的课堂教学现状使得构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具有必要性。同时,这也是实现语文言语生命间的良性互动与互助,实现共建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必须。第三部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生态因子的配置最优化,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构建尝试,让系统中充满生命性、人文性和精神性,更让语文课程生活化、心灵化和生命化。本文试图从物质环境系统、教育主体系统、教学内容系统和精神情感系统四个方面来构筑自由开放、和谐发展和情感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鉴于此,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科学的课堂教学,更需要科学智慧的方法与范式。本文借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直面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国外内文献梳理、实地问卷调研、实地课堂记录等方法,来全面了解和反思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构筑多元融合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突显语文独有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情怀。

二、教育的有心人──邓建一老师小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的有心人──邓建一老师小记(论文提纲范文)

(1)卫湜《礼记集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记集说》的刊刻与版本
    第一节 卫湜《礼记集说》的成书背景
    第二节 《礼记集说》的版本
        一、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赵善湘刻本
        二、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新定郡斋刻本
        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通志堂刻本
        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四库荟要本
        五、其他明清抄本
    第三节 四库本《集说》的版本价值管窥
    第四节 澹生堂藏宋版《礼记集说》与清初学风
    小结
第二章 《礼记集说》引书研究
    第一节 《礼记集说》引诸家考
        一、唐及以前诸家
        二、宋代诸家
    第二节 《礼记集说》引书体例略考
        一、引宋以前书
        二、引朱熹论着
        三、《集说》征引标准蠡测
        四、《集说》的辑佚价值
    小结
第三章 《礼记集说》所见汉-宋学者治礼之异
    第一节 《集说》在汉-宋经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原境说礼”:宋儒还原行礼情境
    第三节 “以理说礼”:宋儒注重礼外之意
    第四节 自汉至宋孔子形象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礼记集说》所见宋-清学者治礼之异
    第一节 宋儒与清儒对《礼记》注疏态度之异同
        一、作为清代“考据学”原点的宋学
        二、宋儒、清儒对经典注疏之态度不同
    第二节 宋儒与清儒对经典的解读方式之异
    第三节 时代导致的对经典理解的差异
    第四节 《集说》所见宋儒治学粗疏举隅
    小结
第五章 卫湜《礼记集说》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后世对卫湜《礼记集说》的评价
        一、“汇辑前修,有资考述”
        二、“备列众说,不加论断”
    第二节 陈澔与《陈氏礼记集说》
    第三节 郑元庆与《(芷畦)礼记集说》
    第四节 杭世骏与《续礼记集说》
    小结
结论
附录 :《礼记集说》相关序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萧士玮及其小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萧士玮的家世、生平、交游考证
    第一节 萧士玮的家世及对他的影响
    第二节 萧士玮的生平
    第三节 萧士玮的交游考证
第二章 《春浮园集》的版本述略
    第一节 《春浮园集》在明代的刊刻情况
    第二节 《春浮园集》在清代的刊刻情况
第三章 萧士玮的小品研究及其地位
    第一节 萧士玮小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萧士玮小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萧士玮的文坛地位
参考文献
附录 :萧士玮年谱简编
结语
致谢

(4)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85 年-1995 年作文实验阶段
        一 作文实验的缘起
        二 概念解说
        三 作文教学基本主张
    第二节 1996 年-2000 年五重教学实践阶段
        一五 重教学的提出
        二五 重教学基本主张
    第三节 2001 年至今深化研究与推广阶段
        一 构建理论
        二 区域推广
第二章 “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及特点
    第一节 课例简析
        一 写作教学课例
        二 阅读教学课例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侧重
        一 写作教学内容的侧重
        二 阅读教学内容的侧重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追求
        一 写作教学方法
        二 阅读教学方法
第三章 “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反思
    第一节 教学实践的价值
        一 在言语交际中学会交际
        二 重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实用
    第二节 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 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二 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 “影响”即“身教”
        四 “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第三节 教学实践推广的局限
        一 课堂艺术气息过浓
        二 时代特色的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于永正个人成果一览表
致谢

(5)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着述特征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四、小结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着述特征
        三、小结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五、小结
    第二节 “板桥体”
        一、“板桥体”之源头
        二、“板桥体”之形成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四、小结
    第三节 “说粤体”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三、小结
    第四节 “聊斋体”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四、小结
    结语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着录及出现的问题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四、小结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三、小结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一、《玉光剑气集》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三、《楚庭稗珠录》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小结
总结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6)《列朝诗集》引用明诗总集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1.1 《列朝诗集》及《列朝诗集小传》研究现状
        1.2 明诗总集研究现状
    二、研究可行性
        2.1 《列朝诗集》的纂辑
        2.2 《列朝诗集》的文献来源
        2.3 《列朝诗集》的文献特征
    三、研究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大雅集》考
    一、《大雅集》书目着录及成书概况
        1.1 《大雅集》书目着录情况
        1.2 《大雅集》成书概况
    二、八卷本《大雅集》
        2.1 曹溶倦圃抄本
        2.2 徐坊归朴堂手抄本
        2.3 黄丕烈手校本
        2.4 纳兰揆叙谦牧堂抄本
        2.5 孔继涵手抄本
        2.6 劳格手校本
        2.7 魏锡曾手校本
        2.8 瞿镛铁琴铜剑楼抄本
        2.9 王欣夫藏本
        2.10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
        2.11 国家图书馆藏善本编号00757手抄本
        2.12 国家图书馆藏善本编号18514手抄本
        2.13 国家图书馆藏善本编号17164手抄本
        2.14 罗振玉《元人选元诗五种》本
        2.15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三、八卷本异文略考
    四、日本南北朝刊本《大雅集》
    五、钱谦益《列朝诗集》本《大雅集》
    六、小结
第二章 “玉山”诸集考
    一、“玉山”诸集着录与传本
        1.1 “玉山”诸集书目着录情况
        1.2 四种“玉山诗集”现存传本情况
    二、《列朝诗集》引用玉山诸集概况
    三、《列朝诗集》引用玉山诸集异文考察
        3.1 整理本情况概述
        3.2 异文辨析
    四、小结
第三章 《雅颂正音》考
    一、《雅颂正音》书目着录以及现存版本情况
        1.1 《雅颂正音》书目着录情况
        1.2 《雅颂正音》现存版本情况
        1.3 《四库全书》本《雅颂正音》
    二、《列朝诗集》引用本《雅颂正音》
    三、小结
第四章 《白门新社诗》考
    一、谢雒及《白门新社诗》
        1.1 编者谢雒
        1.2 《白门新社诗》
    二、钱谦益《列朝诗集》所引《白门新社诗》
        2.1 《列朝诗集》引用《白门新社诗》概况
        2.2 《列朝诗集》所收《白门新社诗》外其他诗人考
    三、小结
第五章 《荆南倡和集》考
    一、《荆南唱和集》成书及书目着录情况
        1.1 《荆南倡和集》成书情况
        1.2 《荆南倡和集》书目着录情况
    二、《荆南唱和集》现存版本及异文考辨
        2.1 成化刊本
        2.2 旧抄本
        2.3 《四库全书》本
        2.4 《列朝诗集》等总集引用本
    三、《荆南倡和集》异文考辨
    四、小结
第六章 《越山钟秀集》和《明诗粹选》考
    一、《越山钟秀集》概况
    二、《明诗粹选》概况
    三、《列朝诗集》引用二者情况
第七章 《大明文宝》和《皇明诗抄》考
    一、《大明文宝》概况
    二、《皇明诗抄》概况
    三、《列朝诗集》引用二者情况
第八章 《列朝诗集》引用明诗总集叙录
    凡例
    声文会选
    鹤林类集/鹤林集
    西湖竹枝集
    沧海遗珠集
    光岳英华
    东瓯诗集
    磐谷倡和集
    吴越钱氏传芳集
    湖海耆英集
    高陵篇
    郭氏联珠集
    诗删
    联辉集
    唱和集
    皇明正音
    士林诗选
    鸣盛集
    皇明珠玉
    皇明正音
    同声集
    二妙集
    盛明百家诗
    晋安风雅
    今雨瑶华
    新都秀运集
    金陵二隐
    落花唱和诗
    齐鲁集
    海岳灵秀集
    国华集
    海右唱和集
    诗苑英华
    金陵社集诗
    春社编
    比玉集
    明艺圃集
    明诗日抄
    古今诗归
    嘉定四先生集
    明广陵诗
    明布衣诗
    披襟唱和集
    秦淮四美人诗
    吴兴艺文补
    闽诗正音
    钱刘唱和集
    皇明诗选
    续三体诗
    江行唱和诗
    江海群英集
    长干三僧诗
    檇李禅林诗
    宫闺诗史
    双燕遗音
    国朝文纂
    遥集编
    留香草
    午梦堂十集/午梦堂全集/午梦堂集
    内乡诗选
    国雅
    朝鲜诗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雅集》校记
附录二 《荆南唱和集》校记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学术史回顾
        (一)离散与回归
        (二)人生史
        (三)对斯科特“逃避国家”理论的相关讨论
    四、田野过程、资料获取及研究方法
        (一)西托拉卡村
        (二)田野过程及资料获取
        (三)研究方法
    五、文本呈现中的“多音位”尝试
第一章 出身
    第一节 生于乱世
        一、察隅
        二、乱世
        三、长子
    第二节 身为农奴
        一、乌拉差役
        二、税
第二章 离散缅甸
    第一节 逃避统治
        一、向往囊塔贵
        二、逃离
        三、缅甸故乡人
    第二节 早期生活
        一、“无政府”状态
        二、婚姻
        三、生计
        四、为父
    第三节 生活好转
        一、劳动力充足
        二、当村长
        三、分家
    第四节 周围的人
        一、族群
        二、语言、风俗
        三、无国家性
    第五节 与中国的交集
        一、贸易
        二、宣传册与广播
        三、留宿勘界人
        四、力普拉卡的界碑
        五、儿子洛松救人
    小结:离散选择与反国家性
        一、黑暗的农奴制度和残酷的阶级压迫
        二、历史转折时期短暂的社会动荡
        三、向往“Zomia”深山里的平权社会
        四、牵强的反国家性
第三章 回归故土
    第一节 回归过程
        一、1984年回乡探亲
        二、1986年回归故土
    第二节 “缅民”
        一、安家西托拉卡
        二、“缅民”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一、获得国籍
        二、孙子的驾照
        三、地位的转变
        四、西托之舞
    小结:回归选择与斯科特谎言
        一、思乡之情
        二、故乡巨变
        三、家国召唤
        四、斯科特谎言
        五、未被区分的“国家”
第四章 活在新时代
    第一节 生计变迁
        一、表现
        二、原因
        三、影响
    第二节 西托拉卡的年
        一、备年货
        二、抓阄坐庄
        三、大扫除
        四、杀猪
        五、丢旧和古突
        六、除夕
        七、春节
        八、做客
        九、运动会
        十、挂经幡
    第三节 婚礼仪式
        一、现场的布置
        二、拦门酒
        三、敬酒
        四、正式开始
        五、婚宴
        六、最后一波
    第四节 孙子的新房
        一、选址及样式
        二、装饰
        三、院落
    第五节 浴火西天
        一、晚年
        二、浴火西天
    小结:善治之国民自归
结论
附录 :回归“缅民”家庭档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1.2 少先队集体建设长期存在不足
        1.1.3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待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历史相关研究
        1.3.2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功能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1.3.3 少先队“动感中队”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
        1.3.4 少先队“动感中队”组织建设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动感与少先队“动感中队”
        2.1.2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目的
        2.1.3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特征
        2.1.4 少先队“动感中队”与班级的关系
    2.2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依据
        2.2.1 政策依据
        2.2.2 教育依据
        2.2.3 实践依据
    2.3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内容体系
        2.3.1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组织设置
        2.3.2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文化标志
        2.3.3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原则
        2.3.4 少先队“动感中队”的活动内容
        2.3.5 少先队“动感中队”评价体系
第3章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过程
    3.4 调查结果
        3.4.1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现状
        3.4.2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3.4.3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动感中队”组织建设
        4.1.1 加强协作提升“动感中队”建设合力
        4.1.2 建立机制助力“动感中队”建设持久
        4.1.3 打造精品文化实现“动感中队”建设普及
    4.2 提升辅导员的相关素质
        4.2.1 提升辅导员内生自觉
        4.2.2 提高辅导员基本素养
        4.2.3 提升辅导员行动能力
    4.3 激发少先队员自主能动性
        4.3.1 启迪自主意识
        4.3.2 激发组织认同
        4.3.3 培养自主能力
    4.4 精心组织开展少先队“动感中队”活动:优秀活动案例分析
        4.4.1 “红领巾小健将”足球与体育游戏活动案例与分析
        4.4.2 “红领巾小书虫”读书活动案例与分析
        4.4.3 “红领巾小百灵”歌咏活动案例与分析
        4.4.4 “红领巾小创客”创新创意活动案例与分析
        4.4.5 “红领巾小主人”岗位服务活动案例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着与论文目录
附录B 《少先队“动感中队”知多少问卷调查》
附录C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调查问卷
附录D 少先队工作访谈提纲参考
致谢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由教育生态学引发的思考
        1.2.2 教育生态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历史沿革及启发
        1.3.2 国外研究历史沿革与延伸
        1.3.3 对教育生态学触发地再思考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教育生态学
        1.5.2 课堂教学
        1.5.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2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生态学原理
        2.1.1 摒弃花盆效应,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2.1.2 遵循耐度、最适度原则,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1.3 重视生态位原理,协调课堂教学主体因素
        2.1.4 统筹整体效应,提升课堂教学整体素质
    2.2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2.2.1 巧用互利共生性,激活课堂潜力
        2.2.2 解读生命发展性,探索课堂生机
        2.2.3 创设情境精神性,唤醒课堂活力
        2.2.4 重视审美智慧性,挖掘课堂魅力
3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现状及分析
    3.1 凝滞闭塞的环境空间,抑制学生语文学习天性
    3.2 不对等的教育主体,缺失师生的融洽关系
    3.3 单一乏味的教学内容,缺乏对文本的深挖探究
    3.4 疏忽大意的精神情感,消磨师生学习的乐趣
4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构建
    4.1 融合多元化的物质环境系统,激活创造天性
        4.1.1 打破传统固定的物质环境系统设计
        4.1.2 整合灵活多变的物质环境系统
    4.2 审视多层的教育主体系统,唤醒生态意义
        4.2.1 以“和谐平等”为基础的教师生态角色
        4.2.2 以“独立发展”为关键的学生生态角色
        4.2.3 以“圆融信任”为要点的师生生态关系
    4.3 丰富饱满的教学内容系统,激发学习热情
        4.3.1 以课内教科书启迪学生思维
        4.3.2 以课外延伸知识拓展内容外延
    4.4 创设丰富的精神情感系统,开启诗意世界
        4.4.1 巧设教学情境,走进文本真情
        4.4.2 深挖个体要素,推动各要素互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蟋蟀的住宅》课堂实录
附录B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C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教育的有心人──邓建一老师小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湜《礼记集说》研究[D]. 王璐. 吉林大学, 2020(03)
  • [2]论小思散文的原乡书写[D]. 何燕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萧士玮及其小品研究[D]. 邹本芬.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4]于永正“言语交际”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研究[D]. 单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列朝诗集》引用明诗总集考证[D]. 余苓. 江南大学, 2018(01)
  • [7]从离散到回归 ——伍金扎西人生史研究[D]. 杨猛.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8]少先队“动感中队”建设研究[D]. 沈豪英. 湖南大学, 2018(01)
  •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10]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 龚倩慧. 宁波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教育心灵——邓建一老师手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