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精神疾病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正视精神疾病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正视心理疾病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苏嘉睿[1](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赵仪[2](2021)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工作实习等各种问题,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且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采用措施来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并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本次选用四个量表来进行研究,分别是《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求助自我污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去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自我与公众污名、专业求助的态度、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成都市和广汉市的四所大学的学生,在剔除无效被试后最终对796名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自我和公众污名得分都比较低,专业求助的态度得分较高,社会支持得分较高,应对方式较积极。第二,大学生在四个变量上存在部分人口学差异。其中,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是否有过寻求帮助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上有显着差异;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在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上存在显着差异;心理疾病公众污名在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是否有过间接求助经验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所学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寻求过专业、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方式四者之间,均分别呈显着相关关系。第四,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疾病污名的两个维度上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均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心理疾病污名作为影响个体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要因素,会分别通过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这两个重要中介变量以及链式中介路径影响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进一步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综上所述,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视,注意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同时,也要把握每一条具体的影响路径。

黎钰林[3](2021)在《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禅宗思想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亦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本研究阐释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分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心理治疗疗法的影响,评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旨在以实现人的自性圆满,幸福为旨归。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研究欲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所在。第二部分研究了禅宗的思想源流与精神特质。禅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理论在身心上的实现,以言下见性的方式,顿悟万法的真如本性,一刹那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于缘起现象上当下现量直见其真如本性,这就是“明心见性”,是对实体自性的遮破和对缘起现象的开显的统一,是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的统一,是大乘有宗和大乘空宗核心义理的统一。禅宗单刀直入、顿悟成佛的特质,使其在修行上以“无法为法门”,强调形式上的顿超直入;在印证上拒斥现实经验,而强调“以心传心”;在传播上否定思维和语言,而强调“不可思议”。而禅宗所达到的见性成佛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境界,是完全随顺因缘,没有任何执着或者人为造作的“平常心”,和平等正直,没有任何自他、有无、染净等二元对立,自己与山河大地无有差别,自己与一切众生无有差别的“直心”,以及顺应缘起,没有执着,事物如是显现而如是认识,如是度化一切众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等一切执着的“当下心”的统一。第三部分阐述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现代健康心理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与治疗论四个部分。与之相对应,禅宗也有自己的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和治疗论。禅宗的心理健康观蕴藏在人性观中。禅宗的人性观为本性是佛、自性清净、自性自度和自性成佛,相应的心理健康观就是追求真实、反应适当、主观能动和悦纳进取。禅宗的病因观认为,人的心理本是健康澄明,痛苦是由于受到了污染而迷失,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有性具净与染、无明与执着、贪嗔痴和业力。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和修心养性。为了达到目标,禅宗提出了包括顿悟、禅定等系列修行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禅宗的境界论即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护心和对治为两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而成佛是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终极解脱是禅宗人格理想的核心特征。第四部分从禅宗思想与正念疗法、森田疗法,放松静默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正念疗法的人性观是强调人的本性在当下的体现,超越了禅宗的“宗教性”,强调认知的融合;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法无我”的思想,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提出“修身养性”的创见;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空”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意向”的解读,认为“生命状态”即为“生命意向”。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破执”的思想,以达到人性本原的状态,超越了禅宗中“坐禅”的思想,更注重与实际结合,缓解个体的身心压力;森田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在顺逆境中修炼平常心,超越了禅宗的“安于当下”的思想;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烦恼即菩提”的思想,觉悟与迷惑是相伴而成的,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认为过分关注则会影响个体的通达;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不安常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业”的理解以及“顿悟”的观点,引导个体正视问题,消除自卑。治疗观吸收了禅宗中“正受不受”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当头棒喝”等具有神学色彩的治疗方式;放松静默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应无住所而生其心”的思想,让个体意识到本心所在,超越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要静心思考;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的观点,强调通过改变行为来缓解焦虑,超越了禅宗的过分执着焦虑的观点;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静坐”的理念,通过静坐达到通透解脱的效果,超越了禅宗中“坐禅修行”,强调培养个体心神安静的能力,最终缓解焦虑紧张的状态。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修行”的观念,强调不能过分执着纠结,暂时放下才能产生顿悟,超越了禅宗的“打坐”的手段,将禅宗的修行应用于各个领域,与实践相结合。第五部分从禅宗思想与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认知疗法吸收了禅宗多维认知的启发,并较禅宗本性论更具现实意义。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哲学的思辩方法,但是较禅宗迷失论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更为显着。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主动性治疗的观点,实现以问题驱动,在治疗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上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最后主张通过重建认知结构,使个体实现理性和适应的认知,借鉴了戒定慧的情绪调节和自我建设的观点,但是较禅宗境界论更具可行性和具体性。精神分析疗法吸收了禅宗的开悟性与人性相结合的观点,但是较禅宗的本性论更具深度;吸收了禅宗中驻相妄念等无意识冲突至病的观点,但是较禅宗更好地建立了良好主体恒定性与客体恒定性;吸收了禅宗中在治疗后应当达成不依赖外界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观点,但是在医学实证及治疗技术等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个体意识的重要性是帮助实现阶段跨越关键的观点,但是超越了境界论中过于偏重于自我意识,能达成了更为平衡的精神世界。人本主义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人性为无二之性,超脱于善恶之分的观点,但是超越了禅宗中本性论对人的激励作用,更能激发人积极本质。该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从“假我”的角度审查人的病因,但是在阶段适用性方面超越了迷失论,可应用于儿童教育管理中。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治疗过程应不思善恶及对个体生命无限尊重的治疗观点,超越了开悟论的治疗实效,形成具体详实、可广泛应用的治疗体系。还吸收了禅宗中人所达成的超然物外的“涅盘”之境,提出了“高峰体验”类似观点,超越了境界论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局限性,构建了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架构。第六部分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及局限。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禅宗思想的合理性上。在人性论上,禅宗淡化了佛教的宗教色彩,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的发展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个体自身的努力。在迷失论上,禅宗从外界环境、认知方式、物质欲望、行为等不同方面解释了烦恼的根源。在开悟论上,禅宗从认知和行为上都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帮助个体摆脱烦恼,其中许多思想与各心理健康教育流派的思想非常相似。在境界论上,禅宗指出个体最终所要达到的内心状态是通过重现本心来实现终极解脱,即自由与超越。然而禅宗思想本身也有不足之处。在人性论上,禅宗所强调的本心是非常理想化、而难以实现的。在迷失论上,禅宗摒弃一切的烦恼,其中甚至包含某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态。在开悟论中,禅宗的某些方法难以照搬到当代生活,需要适当进行取舍。在境界论中,自由与超越状态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辨析,同时这种自由与超越是否适用于当代大众还需要仔细斟酌。第七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能进行调节。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最基本就是对心理状态进行诊断,判断是否心理健康,其次在对心理健康诊断的基础上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纷扰时能保持本心清净,最终达到塑造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终极目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整合视野来剖析禅宗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应有的研究视域。第二,分类剖析了西方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与超越,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心理健康的干预理路提供了新的范式。第三,创建出适合新时代的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能有效指导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王梦龙[4](2021)在《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

贺湖,黄猛,赵健军[5](2021)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以湖南欠发达地区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存在观念滞后、制度缺失、经费不足、心理专业人才紧缺、场地与设施设备有限等问题。基于湖南欠发达地区问卷调查的结果,秉承区域推进的"四结合原则",构建"七网络六系统五保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可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借鉴。

阎加民,史玉梅,朱世丽,田鹏江,宋超[6](2020)在《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影响——评《健康传播材料制作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现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对新一代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市场竞争,使得众多家长与老师不得不加大对孩子的压力,青少年不仅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少年学生必须朝着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前进,德智体美皆宜,才能更好的应对当今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许艾静[7](2020)在《基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正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同时治疗心理障碍的成本也在与日俱增,公众治疗精神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以往的研究也发现,公众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不够、对待心理障碍患者的态度消极以及寻求心理帮助的意愿薄弱。面对如此的现实基础,为更好预防和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提升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已刻不容缓。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基于这一思考,本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载体,检验教育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为一项准实验设计。研究被试为某高校部分大一新生,采用随机整群取样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779人,一组为对照组,共355人。自变量为是否进行实施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干预。因变量为自我报告的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求助态度。教学干预方案来自于江光荣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该教材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基本目标,共12章,从中选取8个教学主题,设计成16课时的教学方案,将该教学方案对一线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教学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被试施测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干预结束后,检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心理求助态度等变量在教学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即女性在各方面的表现显着优于男性;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求助态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乡镇及以上地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求助态度显着高于农村地区大学生,而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在生源地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2)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在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p<0.05),对心理求助态度的干预效果不显着。干预过后,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解决心理疾病的行为和技能、维护心理健康的行为和技能都有显着改善,而对于应对心理疾病的态度、维护心理健康的态度两方面干预效果不明显。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性别和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因素之一。(2)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通过其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心理求助态度。也就是说,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越高,那么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心理求助态度就越积极。(3)以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对心理求助态度的干预效果不明显。

张倩如[8](2020)在《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德育干预对策探究 ——基于中山市DY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格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状态不平稳。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在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情况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身体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于一些浅表性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如能及时给予干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致引起严重后果。论文以中山市DY中学的一个个心理亚健康个案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了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德育干预对策,并结合心理亚健康成功干预案例进行分析。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研究设计与实施,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问卷维度的设计、研究工具的开发;第二部分,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中占比较高的异常因子,如强迫和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基于调查研究,提出了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德育干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学校层面、班主任层面、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层面、家庭层面四个层面;第四部分,以中山市DY中学心理亚健康成功干预案例为例,结合所提出的德育干预对策进行分析,以便在实践中检验德育干预对策的可行性。

宋丹[9](2019)在《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居所,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和微理论框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切入,探讨家庭因素中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全国16所高校的7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采集大学生家庭诸因素信息。分析了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远近环境各自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并以此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同时在研究中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度剖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并就咨询方向和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从家庭因素角度进行多维的探讨,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三个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系统,分析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差异,但依恋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不大,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得分显着低于双亲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大学生在胜任感、情绪表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对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依恋均有显着影响,说明了其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在失能混乱、躯体反应、人际问题及心理症状总分上均显着。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四个次系统均能显着影响心理社会发展。家庭系统分化对依恋的影响,只有母子次系统在依恋的四个类型上显着。家庭系统分化中各次系统的分化水平与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婚姻次系统与家庭结构显着相关;母子次系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着相关。不同家庭结构中,在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上,双亲家庭优于单亲家庭;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系统分化差异不显着。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症状;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社会发展;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依恋。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学业、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研究二:基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系统分化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且家庭系统分化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子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关系,母子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以及婚姻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情况概述、分析成因、解开症结的路径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就治疗方向和对策提供思路和建议。纵观以上三个研究发现:首先,家庭结构是重要的远环境;其次,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近环境。通过“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讨论,发现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家庭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家庭系统分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系统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进行讨论,发现:(1)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2)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良好的家庭系统分化,能够降低或减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最后,家庭远近环境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远环境是基础保护系统,近环境是免疫防御系统,两者是层层递进关系。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要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视角,更好地回归教育本位,共同营造育人氛围,既关注特殊群体,更惠及众多学生。

孙丹阳[10](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二、正视心理疾病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视心理疾病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主要创新点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2.1.1 生命的内涵
        2.1.2 生命的特征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4.2.2 调查结果分析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2)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疾病污名
    2.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2.3 社会支持
    2.4 应对方式
    2.5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3 问题的提出
    3.1 研究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研究工具
        4.3.1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ATSPPH)
        4.3.2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erceived 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 Scale, PDDS)
        4.3.3 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elf-Stigma of Seeking Help Scale,SSOSH)
        4.3.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ore, SSRS)
        4.3.5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
    4.4 数据处理分析
5 结果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分析
    5.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5.3 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5.3.1 各变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5.3.2 各变量的专业差异分析
        5.3.3 各变量的家庭居住地差异分析
        5.3.4 各变量在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
        5.3.5 各变量在是否有过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行为的差异分析
        5.3.6 各变量在身边是否有人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的差异分析
    5.4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5 中介作用分析
6 讨论
    6.1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一般情况讨论
    6.2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6.3 相关分析
    6.4 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6.5 本研究创新之处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8 研究结论
9 应用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各变量调查表
致谢

(3)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禅宗思想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1.2.2 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流派思想的影响
        1.2.3 禅宗思想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案
        1.3.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2.禅宗的思想源流和精神特质
    2.1 印度佛教的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1 小乘佛教的四谛缘起理论、十二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2 大乘佛教的“八不缘起”理论与“阿赖耶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3 印度大小乘佛教缘起理论所展开的心理层次
    2.2 禅宗的思想渊源及其流变
        2.2.1 禅宗的契理性:是空宗破执与有宗显性的统一
        2.2.2 禅宗的契机性:顺应中国道家的气质和儒家的气象
    2.3 禅宗的修行方法及智慧特征
        2.3.1 随方解缚而言下见性
        2.3.2 看心、观净等渐修法门
        2.3.3 禅宗的智慧特征
3.禅宗思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3.1 禅宗的心理健康观
        3.1.1 本性是佛:追求真实
        3.1.2 自性清净:反应适当
        3.1.3 自性自度:主观能动
        3.1.4 见性成佛:悦纳进取
    3.2 禅宗的病因观
        3.2.1 性具净、染
        3.2.2 无明与执着
        3.2.3 贪嗔痴
        3.2.4 业力
    3.3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具体方法
        3.3.1 明心见性
        3.3.2 修身养性
    3.4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3.4.1 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
        3.4.2 心理健康的治疗和维护
        3.4.3 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塑造
4.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
    4.1 禅宗思想对正念疗法的影响
        4.1.1 正念疗法概述
        4.1.2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1.3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2 禅宗思想对森田疗法的影响
        4.2.1 森田疗法概述
        4.2.2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2.3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3 禅宗思想对放松静默疗法的影响
        4.3.1 放松静默疗法概述
        4.3.2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3.3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
    5.1 禅宗思想对认知疗法的影响
        5.1.1 认知疗法概述
        5.1.2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1.3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2 禅宗思想对精神分析疗法的影响
        5.2.1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5.2.2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2.3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3 禅宗思想对人本主义疗法的影响
        5.3.1 人本主义疗法的概述
        5.3.2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3.3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6.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6.1.1 禅宗思想的理论价值
        6.1.2 禅宗思想的实践价值
    6.2 禅宗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局限
        6.2.1 禅宗思想的理论局限
        6.2.2 禅宗思想的实践局限
7.走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7.1 心理健康观的演变
        7.1.1 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2 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2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7.2.1 改革目标
        7.2.2 改革内容
        7.2.3 两种视野下的改革设想
        7.2.4 改革路径
    7.3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未来
        7.3.1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途径
        7.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7.3.3 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以湖南欠发达地区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部分师生心理问题突出,心理服务需求强烈
    (二)对心理服务存在认知偏差,不愿不敢寻求心理帮助
    (三)心理课程设置不足,形式单一,育心功能发挥受限
    (四)心理专业人才紧缺,兼职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五)缺场地少设施,心理档案未实现数据化管理
    (六)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淡漠,重分数轻心理教育
    (七)社区缺乏心理服务意识,与学校医院缺乏联动
    (八)基层医务人员不足,心理医生少之又少
二、欠发达地区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原则
    (一)整体推进与分层标准相结合
    (二)可操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三)发展性与干预性相结合
    (四)积极引进与二次开发相结合
三、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七级工作网络
    (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六大工作系统
        1. 建立各级心理服务管理系统,科学定位统筹规划
        2. 打造软硬环境宣传教育系统,营造浓郁育心氛围
        3. 健全心理课程与教学系统,发挥课程主渠道的作用
        4. 规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系统,不断提升辅导效果
        5. 健全心理疾病预防与心理危机干预系统,降低危机发生率
        6. 建立学校、家庭、医院和社区帮扶协作系统,形成育心合力
    (三)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五大保障机制
        1.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经费多重保障机制,实现经费合理配置及使用
        2. 建立师资队伍人员保障机制,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 建立设备设施与场地保障机制,提升心理服务的实效性
        4. 建立政策倾斜扶持保障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5. 建立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档案管理的保密性

(7)基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健康素养
        2.1.1 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
        2.1.2 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
        2.1.3 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现状
    2.2 心理求助态度
        2.2.1 心理求助态度的内涵
        2.2.2 心理求助态度的测量
        2.2.3 心理求助态度的研究现状
    2.3 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
        2.3.1 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2.3.2 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4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求助态度、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的关系
        2.4.1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2.4.2 心理求助态度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的关系
        2.4.3 心理健康素养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的关系
3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实验设计
    4.5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2 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5.2.1 性别检验
        5.2.2 生源地检验
    5.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5.4 中介效应检验
    5.5 教学干预对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的教学效果
        5.5.1 教学干预的内容效度分析
        5.5.2 组别的同质性检验
        5.5.3 实验组对照组的后测差异检验
        5.5.4 实验组对照组在改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5.5.5 测量时间、组别两因素方差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现状
        6.1.1 总体现状
        6.1.2 性别差异分析
        6.1.3 生源地差异分析
    6.2 心理健康素养、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6.2.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6.2.2 中介效应
    6.3 课堂教学的干预效果
        6.3.1 部分变量干预效果显着的原因分析
        6.3.2 部分变量干预效果不显着的原因分析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德育干预对策探究 ——基于中山市DY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概念界定
    (三) 文献综述
        1. 心理亚健康的内涵与类型研究
        2. 心理亚健康的表征研究
        3. 心理亚健康的成因研究
        4.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对策研究
        5. 文献评析
    (四)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问卷调查法
        3. 个案研究法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问卷维度的设计
    (三) 研究工具的开发
二、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结果
    (一) 调查结果总体情况
        1. 心理亚健康者情况分析
        2. 较严重心理亚健康者情况分析
    (二) 调查结果差异分析
        1. 不同性别心理亚健康差异分析
        2. 不同年级心理亚健康差异分析
    (三) 寄宿制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分析
        1. 强迫和偏执
        2. 人际关系敏感
        3. 抑郁和焦虑
三、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德育干预对策
    (一) 学校层面的干预对策
        1.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对非专职心理教师的心理专业知识培训
        3. 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
        4. 创建和谐宽松交往环境
    (二) 班主任层面的干预对策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 正确看待心理亚健康的学生
        3. 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4.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5. 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三)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层面的干预对策
        1.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2. 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3. 上好每一节心理课
    (四) 家庭层面的干预对策
        1. 多鼓励赞扬少批评打击
        2. 给予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
        3. 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
        4. 以体验式教育代替灌输式教育
四、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案例分析
    (一) 个案描述
    (二) 干预过程
    (三) 德育干预对策
    (四) 干预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4 本研究心理健康衡量指标
    1.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1.2.1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1.2.3 家庭系统分化的相关研究
        1.2.4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生态理论
        1.3.1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
        1.3.2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微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理论框架
        2.1.2 现有研究不足
        2.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2.2 研究目的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总体设计
3 研究一:家庭远近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3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4 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4.5 家庭结构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7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家庭近环境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
        4.3.1 中介检验
        4.3.2 有中介的调节检验
    4.4 研究小结
5 研究三: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成因的个案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呈现
        5.3.1 案例一:家庭期望过高引发的自杀男孩
        5.3.2 案例二:再婚家庭引发的抑郁症女孩
        5.3.3 案例三:丧偶式婚姻引发的个体分化不良男孩
        5.3.4 案例四:家庭期望调适疗愈的焦虑症女孩
        5.3.5 案例五:关爱与支持疗愈的残缺家庭男孩
    5.4 研究小结
6 对策与展望
    6.1 家庭因素倒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革新
        6.1.1 审视当下现状
        6.1.2 展望未来趋势
        6.1.3 构建家校成长模式
    6.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补家庭因素缺位
        6.2.1 重塑育人氛围
        6.2.2 关注特殊症候群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后记

(10)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正视心理疾病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2]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D]. 赵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D]. 黎钰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D]. 王梦龙.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以湖南欠发达地区学校为例[J]. 贺湖,黄猛,赵健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6]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影响——评《健康传播材料制作与评价》[J]. 阎加民,史玉梅,朱世丽,田鹏江,宋超. 材料保护, 2020(11)
  • [7]基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D]. 许艾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寄宿制初中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德育干预对策探究 ——基于中山市DY中学的调查[D]. 张倩如.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宋丹. 苏州大学, 2019(06)
  • [10]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正视精神疾病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