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第三波浪潮——网格(Grid)

互联网的第三波浪潮——网格(Grid)

一、因特网的第三个大浪潮——网格(Grid)(论文文献综述)

李冉[1](2020)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张使城市管理的难度显着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所取代。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网格化管理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了许多传统管理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自2018年初开始了网格化管理,初步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仍存在着基层社区负担过重、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运行方式不成熟、队伍建设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中心城区的特殊性、社会资本发育不足、党建引领作用不够强、改革措施不到位、管理体系落后。建议湖塘镇从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制度保障、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治理、加强网格化资源共享、完善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该论文有图3幅,表4个,参考文献53篇。

李倩[2](2012)在《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带来图书馆的革命-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经历了萌芽、发生、发展、成熟,现在正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资源的主导。数字图书馆传统的建设过程是以提供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为主导,现代数字图书馆转变了建设角度,进入了以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目的是为满足读者的需求而提供更快捷,更实惠的服务。提到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持不得不提的知识网格,知识网格是在网络环境下,促使读者掌握信息,拉近与信息的距离,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知识服务。知识服务跟一般的信息服务的不同点在于,信息服务提供的仅仅是用户单纯的信息,知识服务所提供的信息是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并对用户决策有绝对支持性的服务。它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组织开发、合理配置、服务质量的提高起了关键的作用。其服务宗旨是面向用户提供卓越服务。而网格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在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及其面临的技术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作用。知识网格带给数字图书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理论上,观念上,还是服务方式和服务思路上得到了改变。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网格技术支持下,数字图书馆的用户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服务,使得原本依靠单一死板的信息模式,变成了如今快捷方便的信息模式,用户和图书馆本身,都从中获得了效益。文章重点论述了知识网格在数字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基于知识网格技术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如何构建和知识服务层次的各项功能,论述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在知识网格技术下较一般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优势所在,憧憬了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未来和挑战。

邢长明[3](2010)在《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共享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共享理论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互连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日趋丰富,基于因特网实现这些资源的高效共享在教育、工程技术、社会、医药、经济、管理领域都有着潜在、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管理领域,资源共享技术可应用于知识获取、广告营销、决策意见形成、组织间信息交换与传播等许多方面。本文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网络资源共享系统性能的四个因素,即资源共享模型、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存储以及资源调度。在此基础上,选择这四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针对资源共享模型,提出了一种层次式的资源共享模型,该模型符合我国教育资源的组织模式,可用于指导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针对互连网络,构造了RPC (k)和RPn (k)网络,这两种互连网络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能够提高资源共享系统的通信效率;针对网络演化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Sierpinski分形垫的确定性复杂网络演化模型,该模型在度分布、集聚系数和网络直径等结构特性方面与许多现实网络相符合,可为资源共享网络理论研究提供描述上的借鉴;针对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一种副本创建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网络节点存储能力较小引起的副本频繁建立与删除问题;针对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可以为资源调度决策提供方法支持。经过三年深入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提出了一种层次式的资源共享模型,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副本创建策略。针对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设计了层次式的教育资源网格模型,定义了各层节点的功能;通过与欧洲数据网格对比,分析了教育资源网格的特点;基于层次式的教育资源网格,对影响副本创建策略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引入网络带宽和文件大小两个参数,提出了一种动态副本创建策略(EDRS);利用数据网格模拟工具OptorSim构建教育资源网格虚拟环境,分析比较了EDRS策略与Caching-lru策略、Caching-lfu策略和基于经济模型的副本创建策略的性能;最后,综合各项指标分析了不同策略对教育资源网格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DRS策略在教育资源网格应用中有更好的系统性能。2.构造了一种基于RP (k)的资源共享网络结构,研究了提高系统服务质量的方法和措施。针对分布式资源共享问题,从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效率两个角度来探讨降低网络延迟时间和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的方法和措施,设计了一种基于RP (k)网络拓扑的资源共享网络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实现该网络结构连接的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系统服务质量的策略,包括节点的加入/离开策略、代理策略、分布式资源检索策略以及节点数据的协同策略。最后,通过理论分析比较,证实了采用RP (k)互连网络的优势和相关策略的有效性。3.建立了两种规则的互连网络模型,讨论了其路由算法。Pertersen图由于具有短直径和正则性等特性,在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环结构,提出了两种Pertersen图的新扩展方法,构造了互连网络RPC (k)和RPn (k)。研究了这两种互连网络的性质,他们不但具有正则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还具有比RP (k)互连网络更短的网络直径、更好的可分组性以及更小的网络构造开销。分析了RPC (k)和RPn (k)优于二维Torus以及RP (k)互连网络直径和节点可分组性的条件。设计了RPC (k)和RPn (k)上的单播路由、置换路由、广播路由和多对多路由。研究发现,他们的通信效率比RP (k)网络上对应算法的通信效率均有明显提高。4.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将小世界网络与无尺度网络纳入到一个框架之下。人们发现大量真实网络都表现出小世界和无尺度的特性,例如,面向资源共享的P2P网络,由此复杂网络演化模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Sierpinski分形垫,通过迭代的方式构造了两个确定性增长的复杂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模型(S-DSWN)和无尺度网络模型(S-DSFN),给出了确定性网络模型的迭代生成算法,解析计算了其主要拓扑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网络模型在度分布、集聚系数和网络直径等结构特性方面与许多现实网络相符合。最后,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的统一模型(S-DUM),将S-DSWN与S-DSFN纳入到一个框架之下,该模型不仅可为资源共享网络理论研究提供模型描述上的借鉴,而且可以为复杂网络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特别地,我们发现这些网络模型都是极大平面图。5.为了提高资源共享系统决策模块的性能,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微粒群算法。现代优化计算方法可以为许多系统决策模块提供方法支持,为此我们研究了全局优化进化算法:微粒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在微粒群算法中,惯性权重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可以平衡算法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的关系,改善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适应性微粒群算法(RPSO),该算法将不同惯性权重调整策略看成粒子的行动集合,通过计算Q函数值,考察粒子多步进化的效果,选择粒子最优进化策略,动态调整惯性权重,增强算法寻找全局最优的能力。对几种经典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RPSO能够获得好的性能,特别是对多峰函数效果更明显。6.设计实现了数据网格任务调度模拟器,为相关策略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如何评价某一算法的性能,其方法是进行大量的模拟实验。针对数据网格任务调度策略评价问题,归纳定义了数据网格模型及任务调度过程,分析了数据网格的任务执行时间和执行花费,然后基于网格模拟器GridSim,提出了数据网格任务调度模拟器的设计方案,介绍了任务调度模拟器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任务调度模拟器能很好地满足数据网格优化理论研究的需要,较好地起到帮助寻找最优调度策略的目的。

刘俊祥[4](2010)在《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文中提出网格是一种完全共享和协作的环境,是解决大型复杂计算设备网络资源共享问题的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网格的高度分布式以及网格资源的异构性、动态性、多样性和自治性,使网格资源发现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关系网格和最优停止理论解决目前资源发现中存在的问题。在资源发现的结构模型中引入了小世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关系网格;在资源发现算法中引入了最优停止理论,在快速发现资源的同时保证了资源的质量。本文提出了有关用户分类和数据检索的方法。以往的资源发现算法只考虑满足条件的资源,很少考虑资源本身的优劣。RGOSRD(Resource Discovery Based on Relation Grid and Optimized-Stop)算法就是为了提高资源质量而提出的,不仅考虑了节点本身的属性,而且还引入了权值,节点之间边的权值表明了两个节点之间关系的密切度,权值的引入提高了资源发现的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GOSRD算法大大精简了搜索空间,不仅提高了资源发现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获得资源的综合价值。

项泰[5](2009)在《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网格计算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多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等)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和应用服务,并且获得对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网格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广域分散的资源与存储空间,达到资源完全共享的境界,可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高性能试验运算、生物资讯应用、天体物理虚拟观测等。作为网格的重要应用领域的高性能科学计算所产生的数据是海量的,在数据量需求如此庞大的环境中,数据集必须产生副本并分散于广域网上的多个站点,并且需要满足各地研究人员对数据的共享需求。因此在网格的所有服务当中,对于数据的传输服务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一切的存储和计算都需要传输服务的支持。网格环境需要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并可靠的传输机制。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是计算网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解决网格计算环境中地理分散的各种动态资源如何动态地加入或离开不同的虚拟组织,如何高速、安全地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和处理,以及如何使网格应用程序方便地使用各种资源的问题。本文从协议和应用两个层面深入研究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格的数据传输原型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网格技术、Web服务技术,掌握Globus Toolkit的体系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明确网格数据传输的需求。从协议和应用两个层面研究了网格数据传输相关理论,着重探讨了在网格环境下优化数据传输的方法。实现跨自治域的资源共享与资源协作,有效地满足面向互联网的复杂应用对大规模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2.研究了对于提高网格数据传输性能至关重要的基于协同分配架构的算法,并提出了对于传统算法的改进。新算法能够在多点平行传输的环境中,做到依据环境的变动来调整传输块大小,使得整体的传输性能获得大幅的改善。对新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证明此算法可有效提高传输性能。3.分析传统数据传输模型存在的弊端,由此引入并研究网格数据传输模型。以“浙江省人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为背景,在网格数据传输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中心平台中数据传输原型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和在这个框架下的连接过程和传输过程的设计和实现。本文设计的原型系统对于“浙江省人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的研究和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以后跨平台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刘乃文[6](2009)在《Internet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模型及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管理理论与技术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从管理科学角度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资源管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一代网络应用平台和网络管理理论及关键技术是目前网络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迄今为止,现存的技术主要为资源集中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但很多情况下资源都分布存放在不同地点,需要实施分布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例如,考虑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目前各个学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各学科教学课件、优秀教学案例、实验案例、精品课程的教学录像以及各类教学管理软件等,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管理技术高效的共享这些资源,避免盲目重复开发,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分布式资源管理的网络体系结构,开发标准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典型应用,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分布管理,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管理提供一个通用开放的软件支撑平台,对于加强各地中小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不同机构的资源一般都集中存储在各自的服务器上,以Web方式供用户访问。这种集中式资源管理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Web服务器瓶颈问题、资源副本管理问题、资源发现问题和网络带宽问题等若干因素给这种应用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网格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网络计算平台,为网络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不改变现有资源存储模式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来整合这些资源,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分布式资源管理的网络体系结构、资源管理机制和服务理论。论文以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管理为应用背景,重点研究了网络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的系统拓扑结构、资源发现机制、资源感知模型及资源副本管理技术等,为建立互联网络环境下网格资源管理平台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包括:1.研究了资源共享系统的拓扑结构,以网络节点处理能力和物理网络参数为依据构建了RP(k)C-Grid系统,设计了高效的消息路由算法MR-RP(k),解决了现有拓扑结构的系统瓶颈、可扩展性差及拓扑失配问题。目前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有集中式、分布式非结构化和分布式结构化等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各有其不足:集中式结构的服务器是系统瓶颈;分布式非结构化网络基于泛洪的查询机制容易造成网络拥塞,系统可扩展性差;分布式结构化网络目前主要采用DHT机制组织网络节点和资源,这种方式使得物理上相邻的节点经过哈希算法处理后逻辑上可能相距很远,降低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分布式结构化网络的DHT路由策略、节点的动态离开与加入给系统带来的震荡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RP(k)结构充分利用了Petersen的稳定性和环的简单性,具有短的网络直径、简单的拓扑结构及高效的路由策略,基于RP(k)构建的RP(k)C-Grid系统和其它拓扑结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通信效率。2.针对资源搜索问题,设计了RP(k)C-Grid上的PFS资源发现算法,提出了查询登记机制避免重复泛洪。和其它搜索算法相比,PFS算法有效降低了资源搜索延迟时间,减少了查询消息跳数,在系统规模增大时有更高的搜索效率。目前资源搜索方法主要有集中式方法和分布式方法,集中式资源搜索效率较高,但可扩展性差,存在单一故障点;基于DHT的分布式系统资源定位方法可伸缩性好,但分布式哈希表的拓扑失配问题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搜索效率。PFS搜索算法充分利用了RP(k)C-Grid系统的结构特点,有效发挥簇头节点的性能优势,采取簇头探察、簇头泛洪和RP(k)C轮询相结合的方法减少泛洪次数。查询登记机制使得对同一资源的重复查询请求可以在簇头节点进行高效处理而避免重复泛洪。3.为提高簇头节点的资源感知能力,设计了资源目录全局广告算法,使得簇头节点能够快速获取全局资源目录视图,以良好的资源感知能力实现对资源搜索的快速响应。资源需求者对共享资源信息的感知能力是影响资源发现效率的重要因素。广告使得供应商以最快捷的方式把商品介绍给用户,用户也以最小的搜索代价从广告中获取满意的商品信息。基于这种市场模式的启发,建立了资源目录广告模型,设计了RP(k)C上的资源目录全局广告算法RP(k)C-DA,该算法分两部分实现:Petersen内目录广告和RP(k)C目录广告。针对不同系统规模进行了实验分析,和其它文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资源目录全局广告算法的优势。4.从提高副本利用率、降低副本维护代价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资源访问热度队列策略的自适应关口副本算法,把访问热度高的资源在其它节点建立副本,均衡访问负载,降低当前资源节点的副本替换频率。资源副本是网络环境下文件资源共享时保证资源可用性和降低访问迟延的有效方式,但是副本如何放置才能达到更高的使用效率而不浪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这需要在特定拓扑结构下进行分析。针对RP(k)C-Grid拓扑结构,提出了自适应关口副本机制,对成功跨簇查询的资源文件在簇头节点建立副本以提高查询响应速度。由于频繁的关口副本建立与替换会增加簇头节点的存储代价及性能损耗,提出采用资源访问热度队列策略对副本进行管理维护,实验证明该策略有效改善了系统副本管理性能。5.以教育资源共享管理为应用背景,利用研究的网络资源管理技术建立了一个教育资源网格系统RP(k)C-Grid,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副本管理以及资源搜索等。根据都柏林元数据标准和CELTS-42规范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模型,用来表示教育资源网格中文件资源的元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各省市及县区的中小学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一般都拥有较高性能的服务器,并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服务器在物理位置的分布上相对规则,适合建立结构化拓扑。利用研究的网络资源管理技术设计了一个教育资源网格应用实例,分析了网格构建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系统主要模块设计。RP(k)C-Grid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方式更适合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管理现状。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网络环境下资源管理技术的模型及算法,为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探索有效的方法。

许欢[7](2009)在《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由各种多元异构问题引起的“信息孤岛”现象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土地资源信息全面共享的最大障碍。近年来,网络服务技术的成熟以及网格服务(Grid Services)技术体系的形成,为解决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GIS Services)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网格技术和土地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三者相结合,选取了基于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提出了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构架了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最后,实现了按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原型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当前GIS与网格技术集成的两种途径。鉴于传统途径,即在已有网格平台上搭建GIS功能的方法,在设计思路、采用的技术手段、遵循的标准规范、适合的应用场景等方面对区域管理领域的不适宜性,选取了基于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该技术途径目前在国内仅限于理论探讨,在国内外尚无在土地管理等区域管理领域的实践尝试。为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在区域管理领域实现该技术途径所涉及的各种问题。2、从语法角度探讨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的框架结构和实现技术,在借鉴OGC网络服务体系结构和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参考架构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土地资源服务的分类体系,提出了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的框架结构,并结合地理空间开放源码项目,给出了模型的解决方案。3、从语义角度尝试解决土地资源的语义异构问题。在对信息科学中的本体理论和本体工程方法进行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资源混合本体的结构,提出了本体开发和应用的一般技术路线,并通过解决三个具体问题,建立了本体应用的三种模式。4、在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的基础上,从土地资源网格的内涵着手,结合网格理论和网格技术,设计了基于网格服务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平台,研究了该平台的体系结构、网格服务的分级模式和网格结点的部署策略。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和部署了按照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平台,并经过大数据量的测试,在实践中进行试用。研究表明,本文选取的OGC技术集成网格技术的途径是正确的;提出的面向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是可行的;所构架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具有实用性;本研究所实现的按省、市、县三级划分的土地资源语义网格原型平台,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提出的方法,为提高土地资源共享与互操作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江榕霞[8](2008)在《网格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网格(Grid)是一个计算资源池,网格技术适于大型的科学计算和项目研究,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网格又称为虚拟计算环境,是这几年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网络信息技术,是继传统因特网、Web之后的第三个大浪潮,可称为第三代因特网应用。它将带来因特网的新生,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史湘宁[9](2007)在《从万维网到信息网格》文中认为信息网格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做到服务点播(Service On Demand)和一步到位的服务(One Click Is Enough)。本文基于因特网的最新发展趋势,主要从信息网格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三个方面讲述了因特网从万维网(Web)到信息网格(Grid)的发展之路。

王东,管江红[10](2005)在《浅谈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网格作为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能够吸收各种计算资源,将它们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且相对经济的计算能力,其吸收的计算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能力、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甚至有操作能力的人等各种相关资源。

二、因特网的第三个大浪潮——网格(Gri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特网的第三个大浪潮——网格(Grid)(论文提纲范文)

(1)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2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
    2.2 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3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分析
    3.1 湖塘镇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3.2 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 网格化管理中问题的原因
4 南京市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的启示
    4.1 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的框架结构
    4.2 仙林街道网格管理的运作机制
    4.3 仙林街道网格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5 完善湖塘镇网格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5.1 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制度保障
    5.2 党建引领多元治理
    5.3 加强资源共享
    5.4 完善配套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状
    2.2 存在问题
3 知识网格
    3.1 知识网格概念
    3.2 知识网格基本特征
    3.3 知识网格核心问题
4 基于知识网格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
    4.1 层次化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结构
    4.2 主要构建技术
        4.2.1 元数据目录的设计
        4.2.2 资源的存储与代理
        4.2.3 知识获取
5 知识网格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
    5.1 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
    5.2 构筑统一信息服务平台
    5.3 更好的实现知识服务的智能化
    5.4 数字图书馆真正实现了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共享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网络资源共享技术
        1.2.1 网格技术
        1.2.2 对等网络技术
        1.2.3 云计算技术
    1.3 影响资源共享系统性能的因素
        1.3.1 互连网络模型
        1.3.2 路由算法
        1.3.3 副本机制
        1.3.4 优化计算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论文组织
第2章 一种层次式资源共享模型及副本创建策略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
    2.3 教育资源网格模型
        2.3.1 层次式教育资源网格模型
        2.3.2 层次模型的优势
        2.3.3 与欧洲数据网格的比较
        2.3.4 副本创建策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教育资源网格动态副本创建策略
        2.4.1 动态副本创建主策略——MEDRS
        2.4.2 动态副本创建辅助策略-AEDRS
    2.5 性能分析与测试
        2.5.1 平均作业执行时间
        2.5.2 副本创建次数
        2.5.3 EDRS 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RP(k ) 的资源共享网络结构及相关策略
    3.1 引言
    3.2 互连网络概况
        3.2.1 环、Torus 网络
        3.2.2 Hypercube 网络
        3.2.3 RP(k)网络
        3.2.4 其他一些互连网络
    3.3 教育资源共享网络
        3.3.1 教育资源网络结构
        3.3.2 教育资源网络的构建
    3.4 关键策略
        3.4.1 节点的加入/离开
        3.4.2 检索策略
        3.4.3 数据一致性策略
    3.5 引入 RP(k)的优势和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种规则的互联网络模型及路由算法
    4.1 引言
    4.2 预备知识
        4.2.1 基本概念
        4.2.2 Petersen 图及其性质
    4.3 互连网络 RPC(k)
        4.3.1 PC 图
        4.3.2 RPC(k)的结构
        4.3.3 RPC(k)的性质
        4.3.4 RPC(k)路由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4.4 互连网络 RPn(k)
        4.4.1 RPn(k)的结构
        4.4.2 RPn(k)的性质
        4.4.3 RPn(k)网络的路由
        4.4.4 RP2(k)路由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种确定性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
    5.3 复杂网络的特征度量
    5.4 Sierpinski 分形垫及网络模型
    5.5 S-DSWN 模型
        5.5.1 模型演化算法
        5.5.2 网络的主要特性
    5.6 S-DSFN 模型
    5.7 S-DUM 模型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任务调度的微粒群算法
    6.1 引言
    6.2 基本微粒群算法
    6.3 惯性权重调整策略
    6.4 适应性微粒群算法
        6.4.1 Q 学习算法
        6.4.2 RPSO 算法的原理
        6.4.3 RPSO 算法设计
    6.5 算法有效性验证
        6.5.1 测试函数
        6.5.2 参数设置
        6.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据网格任务调度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7.1 引言
    7.2 数据网格任务调度模型
        7.2.1 数据网格模型
        7.2.2 任务调度流程
        7.2.3 任务执行时间分析
        7.2.4 任务执行花费分析
    7.3 模拟器的总体框架
    7.4 系统关键组件
        7.4.1 用户代理
        7.4.2 资源代理
        7.4.3 作业状态定义及数据统计
    7.5 任度调度实现
    7.6 实验验证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总结
    8.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格综述
        1.1.2 网格与因特网
        1.1.3 网格与P2P
    1.2 网格的历史与现状
    1.3 机遇与挑战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现有网格资源发现方法
    2.1 网格资源发现综述
    2.2 网格资源发现结构类型
        2.2.1 集中式资源发现机制
        2.2.2 分布式非结构化资源发现机制
        2.2.3 分布式结构化资源发现机制
        2.2.4 半分布式资源发现机制
    2.3 资源发现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策略
    2.4 目前网格资源发现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关系网格及其在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3.1 Small-World 网络
    3.2 基于Small-World 的资源发现
    3.3 关系网格概述
    3.4 基于关系网格的资源发现
    3.5 系统结构模型及资源发现算法
        3.5.1 总体结构
        3.5.2 基于关系网格的资源发现算法
第四章 最优停止理论及其在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4.1 问题的产生
    4.2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4.2.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数学描述
        4.2.2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策略
    4.3 最优停止问题
    4.4 基于最优停止的资源发现算法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工具简介
    5.2 实验设置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性能评价
第六章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网格技术研究现状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网格概述
        2.1.1 网格的基本概念
        2.1.2 网格的特点
        2.1.3 网格的体系结构
        2.1.4 网格的应用领域
    2.2 Web 服务
        2.2.1 Web 服务体系结构
        2.2.2 Web 的实现规范
        2.2.3 基于UDDI 的Web 服务发现原理
    2.3 Globus 工具箱
        2.3.1 Globus 项目简介
        2.3.2 Globus Toolkit 发展介绍
        2.3.3 Globus Toolkit 实现的主要内容
        2.3.4 Globus Toolkit 4(GT4)
第3章 网格数据传输机制的研究
    3.1 网格数据传输概述
        3.1.1 传统数据传输的弊端
        3.1.2 网格数据传输的需求
        3.1.3 网格数据传输的研究领域
    3.2 网格数据传输协议研究
        3.2.1 协议概述
        3.2.2 协议原理
        3.2.3 协议传输功能
        3.2.4 协议安全机制
        3.2.5 协议新传输机制
        3.2.6 协议函数库
    3.3 可靠文件传输服务
        3.3.1 RFT 的实现模型
        3.3.2 RFT 的实现细节
第4章 网格数据传输效率的研究
    4.1 传统算法
    4.2 传统协同分配算法分析
    4.3 动态调整策略
    4.4 算法测试与分析
        4.4.1 输入参数的设定
        4.4.2 试验环境
        4.4.3 试验与结果分析
第5章 网格数据传输服务的应用
    5.1 应用背景
    5.2 环境搭建
        5.2.1 安装Globus Toolkit
        5.2.2 安装CA 和申请证书
        5.2.3 启动服务
    5.3 数据传输原型系统设计
        5.3.1 系统架构
        5.3.2 功能模块设计
    5.4 数据传输服务实现
        5.4.1 Java Cog Kit
        5.4.2 数据传输部分实现
        5.4.3 用户界面实现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6)Internet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模型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
        1.1.2 教育信息化及中小学教育资源需求现状
    1.2 网络资源管理技术
        1.2.1 互联网络应用发展
        1.2.2 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热点
        1.2.3 对等网络技术
        1.2.4 网格技术
        1.2.5 Web 技术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3.3 论文组织
第2章 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2.1 网格技术及应用
        2.1.1 网格定义
        2.1.2 网格体系结构
        2.1.3 网格研究及应用进展
        2.1.4 网格技术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2 P2P 技术及应用
        2.2.1 P2P 发展
        2.2.2 P2P 应用
        2.2.3 P2P 技术特性
        2.2.4 P2P 面临的问题
        2.2.5 P2P、网格及WEB 比较
    2.3 云计算研究现状
        2.3.1 概念及特点
        2.3.2 云计算研究及应用现状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 RP(k)的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3.1 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3.1.1 P2P 网络拓扑结构
        3.1.2 RP(k)网络
    3.2 覆盖网络拓扑优化
    3.3 RP(K)C-GRID 构造及算法
        3.3.1 物理拓扑与覆盖拓扑的一致性
        3.3.2 RP(k)C-Grid 系统构造
        3.3.3 节点加入
        3.3.4 节点退出
        3.3.5 节点非正常离线
        3.3.6 消息路由
    3.4 小结
第4章 PFS 资源发现算法及查询登记机制
    4.1 资源发现概述
        4.1.1 网格资源发现机制
        4.1.2 P2P 资源发现机制
        4.1.3 P2P 技术在网格资源发现中的应用
        4.1.4 国内相关网格资源发现研究
    4.2 RP(K)C-GRID 的资源组织
        4.2.1 网络资源组织形式分析
        4.2.2 RP(k)C-Grid 的资源组织
    4.3 PFS 资源发现算法
        4.3.1 PFS 搜索算法
        4.3.2 查询登记机制
    4.4 实验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全局目录广告的资源感知模型
    5.1 资源感知
        5.1.1 资源感知定义
        5.1.2 感知技术相关研究
    5.2 基于全局目录广告的资源感知模型
        5.2.1 资源感知能力
        5.2.2 资源目录全局广告模型
    5.3 实验分析
        5.3.1 实验策略
        5.3.2 数据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资源访问热度队列的自适应关口副本算法
    6.1 资源副本技术
        6.1.1 数据网格副本技术
        6.1.2 P2P 系统副本技术
    6.2 教育资源网格副本
        6.2.1 动态副本技术研究
        6.2.2 教育资源副本需求
    6.3 RP(K)C-GRID 的自适应关口副本
        6.3.1 关口副本
        6.3.2 资源访问热度队列
        6.3.3 基于资源访问热度队列的自适应关口副本
    6.4 实验分析
        6.4.1 实验环境
        6.4.2 实验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网络资源管理技术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7.1 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
        7.1.1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标准
        7.1.2 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
    7.2 教育资源网格体系结构
    7.3 教育资源网格关键技术
        7.3.1 分布式资源检索
        7.3.2 资源副本机制
        7.3.3 资源交易机制
        7.3.4 节点控制协议
    7.4 教育资源网格平台功能模块
        7.4.1 用户管理模块
        7.4.2 节点管理模块
        7.4.3 资源管理模块
        7.4.4 资源检索模块
        7.4.5 资源传输模块
        7.4.6 副本管理模块
    7.5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1 绪论
    1.1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综述
        1.1.1 共享与互操作的概念
        1.1.2 GIS互操作综述
        1.1.3 GIS语义互操作
    1.2 网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2.1 网格技术的概念
        1.2.2 网格技术的特征
        1.2.3 网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 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3.1 土地资源的概念
        1.3.2 土地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
        1.3.3 土地资源信息化存在问题
    1.4 GIS与网格技术集成研究进展
        1.4.1 SIG与网格 GIS
        1.4.2 SIG研究方法
    1.5 GIS与网格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特色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特色
    1.7 论文的组织思路和章节安排
2 面向服务的地理空间网格基础理论及其支撑技术
    2.1 GIS共享与互操作
        2.1.1 GIS互操作发展
        2.1.2 GIS语法互操作
        2.1.3 GIS语义互操作
    2.2 网格与网格 GIS体系结构
        2.2.1 网格体系结构
        2.2.2 网格 GIS体系结构
    2.3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
        2.3.1 网络服务综述
        2.3.2 SOA综述
        2.3.3 SOA架构模型
        2.3.4 SOA支撑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面向网络服务的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
    3.1 OGC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3.1.1 OGC网络服务层次结构
        3.1.2 OGC网络服务框架组成
        3.1.3 OGC网络服务互操作堆栈
        3.1.4 OGC网络服务互操作架构
    3.2 基于开放源码的解决方案
        3.2.1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
        3.2.2 开放源码项目简介
        3.2.3 OpenGeo体系结构
    3.3 SOA参考架构
        3.3.1 参考架构综述
        3.3.2 IBM SOA解决方案堆栈
        3.3.3 CFA SOA技术参考架构
    3.4 土地资源网络服务模型
        3.4.1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标准
        3.4.2 土地资源网络服务分类
        3.4.3 土地资源服务模型体系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混合本体的土地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式
    4.1 本体分类及使用途径
        4.1.1 本体的分类方法
        4.1.2 本体的使用途径
    4.2 本体构造原则与方法
        4.2.1 本体构造原则
        4.2.2 本体构造方法
    4.3 本体描述语言与工具
        4.3.1 本体描述语言
        4.3.2 本体构建工具
    4.4 土地资源本体应用模式
        4.4.1 基于知识类的本体推理——宗地编号亲缘关系的构建
        4.4.2 基于规则库的本体推理——土地利用新旧分类的转换
        4.4.3 基于混合法的本体推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升级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网格服务的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平台设计
    5.1 土地资源网格的内涵
        5.1.1 地理科学视角
        5.1.2 社会科学视角
        5.1.3 计算科学视角
    5.2 土地资源多级语义网格平台设计
        5.2.1 LR-MSG体系结构
        5.2.2 LR-MSG服务分级模式
        5.2.3 LR-MSG网格结点部署策略
    5.3 网格服务的实现技术
        5.3.1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的基本原理
        5.3.2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的支撑工具
        5.3.3 网格服务实现示例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资源省、市、县三级语义网格原型平台实现
    6.1 系统设计
        6.1.1 系统体系结构
        6.1.2 系统功能设计
    6.2 系统运行环境
        6.2.1 试验数据
        6.2.2 试验环境
    6.3 系统运行示例
        6.3.1 网格系统管理子系统
        6.3.2 网格资源管理子系统
        6.3.3 地理空间网格通用客户端
        6.3.4 土地业务集成子系统
    6.4 系统性能测试
        6.4.1 测试环境
        6.4.2 测试结果
        6.4.3 测试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内容
    7.2 创新特色
    7.3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9)从万维网到信息网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网格的定义
2 网格的特点
    (1)高性能
    (2)一体化
    (3)知识生产
3 网格的应用
4 结束语

四、因特网的第三个大浪潮——网格(Grid)(论文参考文献)

  • [1]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 李倩. 郑州大学, 2012(09)
  • [3]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共享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 邢长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4]基于关系网格与最优停止理论的网格资源发现[D]. 刘俊祥. 新疆大学, 2010(02)
  • [5]网格环境中数据传输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 项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6]Internet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模型及算法研究[D]. 刘乃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7)
  • [7]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D]. 许欢. 浙江大学, 2009(12)
  • [8]网格技术初探[J]. 江榕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17)
  • [9]从万维网到信息网格[J]. 史湘宁.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7(05)
  • [10]浅谈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技术[J]. 王东,管江红. 西藏科技, 2005(11)

标签:;  ;  ;  ;  ;  

互联网的第三波浪潮——网格(Grid)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