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使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一、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理明明[1](2014)在《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矿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是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关键所在。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PLC控制软件在现场投运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费时、费力且带有风险的调试过程,因此,在实验室环境中提前对PLC控制软件进行测试,提前发现并改正PLC控制软件中的错误,对于缩短调试时间、节省现场人力投入、减少调试风险、降低调试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矿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逻辑控制程序是PLC控制软件中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控制选矿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的逻辑启停、联锁保护等。目前对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的实验室测试一般仅仅是在基于纯软件的仿真环境下进行的,并没有借助于真实的电气环境,测试完成的程序仍可能存在缺陷。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选矿过程全流程先进控制技术”(2012BAF19G01),针对选矿过程工艺设备逻辑控制的特点,设计与开发了一套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选矿过程设备多、规模大的特点以及以往的工程案例,在对设备逻辑控制程序、设备控制方式及其电气回路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设备电气回路的常用类型,分析了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必要性及其研发难点。2.设计了由电气柜、电气回路监控系统组成的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整体架构,可实现为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测试提供真实的电气环境,并具有配置灵活、结构紧凑、电气测试过程透明化的特点。针对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难点,提出了基于集成与组合的电气回路优化设计方法,在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的电气测试平台所需的电气回路数目。3.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LC软件开发工具WinCC flexible和SIMATIC Manager,开发了电气测试平台监控系统,实现了电气测试过程透明化。4.对本文设计开发的电气测试平台功能进行了验证,并以某选矿厂自动化工程的设备逻辑控制程序作为案例,对电气测试平台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借助于该平台,设备逻辑控制程序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更加直观,测试效率得到提高,有助于缩短现场调试时间、减少调试风险,降低调试成本。

吴铖[2](2013)在《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无线胶装机是一种新型、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集机、电、光一体的书刊装订设备。为了有效提高装订质量和装订效率,本文旨在研究一套新型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在对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人机交互、流程控制、温度控制和背脊条检测四个部分,采用ARM和FPGA综合设计的方案,确定外围电路和传感器,对各个模块的软硬件进行设计研究。论文设计了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制器的ARM主控板,利用主控芯片丰富的内部资源,设计了各个模块的驱动电路,包括温度控制电路、传感器检测电路、背脊条检测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研究了基于FPGA的恒流细分驱动系统,选用L298N作为驱动芯片,将绕组电流转换为电压,与DAC产生的参考电压相比较,FPGA根据反馈的比较结果,进行步进电机的恒流细分驱动。主控制器采用μC/OS II实时操作系统,在完成其移植的基础上,开发应用程序,包括主任务程序、通信任务程序,温度控制子程序和背脊条检测子程序。FPGA根据接收到的相关数据,设计并口收发器、译码配置、频率发生器、地址产生器、脉冲分配器和PWM产生器,并选用S型曲线作为步进电机加减速曲线。针对无线胶装机装订温度惯性大、易滞后的问题,采用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对装订温度进行控制。经过大量调试,最终完成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的研发。

姜长城[3](2012)在《中小尺寸TFT-LCD玻璃基板检测装备的光机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TFT-LCD的普遍应用及大世代Array基板尺寸的不断增加,对其ITO工艺后的Array玻璃基板的检测精度及速率要求也越来越。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TFT-LCD生产厂商依然沿用传统的人工在高倍显微镜下用肉眼的检测方式,存在着诸如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及检测精度不具有客观性等弊端。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ITO Array玻璃基板的缺陷在线检测方法,其具体是指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于ITO工艺后的Array玻璃基板进行短路、断路及污点等缺陷的检测。由于机器视觉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非接触等优点,有利于大大提高产品检测的效率和保证产品的质量。本文以ITO Array基板的在线检测为目标,构建了一套以PC机为图像采集及处理核心、以DSP控制的伺服系统为外部机电信号控制器的检测装备,对ITOArray玻璃基板的检测方案、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构成、机电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ITO Array玻璃基板视觉检测装备的构建(1)针对ITO Array玻璃基板特点,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设计ITO Array玻璃基板在线缺陷检测的方案和流程。(2)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显微检测及高反光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成像系统的独特需求,阐述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总体构成,相机、镜头、光源等的独特选用原则。并最终构建满足要求的光学成像系统。2检测装备控制系统设计由伺服电机与伺服控制器构成直线运动部件伺服控制系统,并基于DSP系统进行总系统的集成控制。集中解决了线阵相机行频与检测物体运动速度不一致、被检物体启停时的合理加减速运动规律的设计等问题。

李艳兵[4](2010)在《QT9-15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建材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的智能化显得举足轻重。而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也是相当大的。我国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噪音大、故障率高。想进口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但其价格昂贵,从而国内对智能化的混凝土砌块成型设备需求尤为迫切。因而国内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智能化、成本低、性能优越的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本文以QT9-15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流程及控制要求基础之后,综合运用先进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远程服务技术、可靠性设计技术,研制了一套混凝土砌块成型生产线系统。为实现混凝土成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论文着重研究了QT9-15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布局及工艺、生产线控制器和PLC模块的选型、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PLC关键程序设计、生产线监控触摸屏程序开发、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机制的研究、企业级上位机程序设计等关键技术。论文中借助于WPLsoft、ScreenEditor、C#2.0、数据库等软件,完成了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PLC控制程序设计、过程控制级触摸屏程序设计、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整条生产线的现场级控制、过程级控制、企业级控制以及远程故障监控、诊断与维护等功能。

李禛[5](2010)在《新型碳纤维生产线预氧化装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国内外碳纤维预氧化设备的发展特点及其现状,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新型PAN基碳纤维预氧化设备,解决了目前常规的预氧化工艺在碳纤维生产过程中占用时间长、能耗大、控制参数众多且精度不高等现象。首先本文着重分析了碳纤维预氧化工艺的过程的主要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新型PAN基碳纤维预氧化设备设计的总体要求,然后着重对预氧化炉腔、炉口密封、加热系统、热风循环系统、牵伸驱动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根据设计的预氧化炉型和计算的控制点数,本文完成了碳纤维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构建控制柜主逻辑架构;控制柜设计,低压电源柜设计,风机和牵伸变频器柜内元件选型及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PLC选型,I/O模块选择,硬件组态,地址分配,通讯结构选择和通讯参数设定等控制系统硬件核心设计。通过提出碳纤维生产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要求,使用西门子STEP 7对PLC程序进行了结构化编程,使用WinCC对HMI程序进行了总体设计并编写了程序。整个系统软件人机界面友好,实时通讯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控制高精度,方便后续工程设备的升级拓展及维护。对碳纤维生产线的能耗进行了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预氧化设备温度控制专家系统,着重设计了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和推理机,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在此专家系统的指导下,并对预氧化设备在实际现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分析。现场运行表明该预氧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完备,控制精度高,温度场均匀,功能完善,运行平稳,达到了设计要求。对该生产线制得的预氧丝和碳纤维进行表征,数据表明预氧丝和碳纤维性能优良,证明该预氧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和节能降耗要求。

邵文革[6](2008)在《节能灯注汞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除加强电力建设之外,对节能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节能灯,也叫紧凑型荧光灯,因其节能效果良好而备受欢迎。我国已经把节能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节能产品(绿色照明产品)推广和使用。我国是节能灯生产和消费大国,2003年使用量已近10亿只。国内有大量的节能灯生产厂家,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生产技术能力薄弱,自动化程度很低。在节能灯生产过程中,注汞工艺是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的节能灯生产,仍以手工注汞为主,不仅注汞精度差,生产效率低,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市场迫切需求自动化程度高的液态注汞机。本文介绍了节能灯生产设备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着重说明了注汞机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提出研制开发自动注汞机。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注汞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然后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进行具体设计。在硬件部分,采用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光电开关检测汞和汞管的有无;以步进电机控制注汞量;以LCD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设有缺汞、缺管报警乃至停机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各部分硬件电路。在软件部分,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详细论述了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法和功能实现,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程序。最后,对开发出的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开发的自动注汞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段磊[7](2008)在《反应溅射镀膜机的PEM自动控制系统》文中认为根据磁控溅射反应的原理,由迟滞回线可以得出,要想获得较快的沉积速率和一定化学配比的高质量的薄膜,就要使磁控反应的位置在迟滞回线中的过渡区域,即在金属模式和化合模式之间拐弯点,而且迟滞回线具有不可逆性,这就要求有一种快速的反馈控制方法,自动控制反应气体的进入。有许多信号可以作为反馈信号和控制方法,通过对适应性和优劣点的比较,选择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检测法。反应溅射镀膜机的PEM(plasma emission monitor)自动控制系统就是通过观测反应过程中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由光谱图反映出来的真空室中各种粒子的密度来判断反应的状态,再根据反应的状态来自动控制反应气体的流量。理论上说,运用Stark等方法通过光谱图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等离子体中各种粒子的密度,但是由于反应的复杂性和干扰参数的难确定性,得到的光谱强度与粒子密度有正比的关系,系统的控制部分就用粒子对应的相对光谱强度来反映各种粒子的相对密度。这中间需要用到光纤、光谱仪、光电转化等设备,这也是整个系统的重要部分。根据溅射镀膜机的工作原理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的原理,设计了能够根据反应状态快速调节反应气体质量流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溅射镀膜机。对系统所用到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光谱仪等主要设备的产品品牌和型号。对探头的安放位置、设备之间的接口等进行了分析说明。此外,对PEM控制器的调节参数的选择,控制算法和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同一条谱线不同反应状态的强度比值和不同种谱线强度的不同状态的比值,这两种选择调节参数的方式。设计了适用于反应溅射镀膜机PEM自动控制系统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算法的仿真运算,通过与无自适应环节的传统PID算法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控制效果。通过使用PEM控制系统,可以使反应磁控溅射镀膜机在沉积速率较高的情况下进行,并得到了质量更加优秀的化合物薄膜,提高了产品的应用价值。同时,该系统也是实际可行的。

李玉英[8](2002)在《真空杂志1964~2001年薄膜技术论文索引》文中指出

鲁效[9](2002)在《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件(LCD)由于它具有低功耗、IC驱动、重量轻、外形薄、辐射小及长寿命等优点已广泛地用于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C机的监视器及彩电、儿童玩具等消费类产品。LCD已成为显示器市场最为活跃很有发展前途的现实产品,并正在替代CRT(阴极射线管),成为21世纪初的主流显示设备。 ITO(Indium tin Oxide)镀膜透明导电玻璃是生产液晶显示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之一,它是山镀膜生产线在玻璃上面均匀的镀上一层ITO膜而成。因此,要求导电玻璃生产线能够稳定、可靠的连续工作。 本文主要解决ITO透明导电玻璃连续生产线自动控制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生产线能够稳定、可靠、连续的工作,具体包括四部分:①下位机控制子系统。实现生产现场数据采集,分析并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同时,将现场状态通过RS-232接口发送给上位监控计算机,并接受监控计算机的命令。②串行通信子系统。它由下位机的上位链接模块和上位机的串行通信模块组成。在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③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控制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作用。该部分完成3件事:接收用户对下位机的设定数据;显示下位机的工作状态和作为监控网络的服务器端。④监控网络。实现生产现场、工厂管理者和设备提供方三方共同对尘产线进行监控。生产现场与工厂管理者间通信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al/Internet Protocal)传送控制协议/网络层协议的面向连接的套接字(Socket)技术实现;与设备提供者之间通信采用利用Telephony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的利用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a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实现发送电子邮件。

鲁效,王德苗,任高潮,何乐年[10](2001)在《SiO2+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计算机监控网络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介绍 Si O2 + 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给出了该生产线基于 PC机的的计算机监控网络系统。该系统为设备提供者、企业管理者、现场操作者提供了一个协调工作的平台。

二、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PLC控制程序测试方法及技术研究现状
    1.3 PLC程序测试电气平台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问题描述
    2.1 选矿过程及自动化系统简介
        2.1.1 选矿生产过程简介
        2.1.2 选矿自动化系统简介
    2.2 选矿过程设备控制的问题描述
        2.2.1 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
        2.2.2 选矿过程设备控制方式
        2.2.3 选矿过程设备控制电气回路
    2.3 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2.4 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难点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
    3.1 电气测试平台的总体思路
        3.1.1 电气测试平台的整体结构
    3.2 电气测试平台的硬件设计
        3.2.1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3.2.2 电气测试平台的配电设计
        3.2.3 电气柜设计
        3.2.4 电气测试平台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3.2.5 通讯网络构建
    3.3 电气测试平台的软件设计
        3.3.1 电气测试平台监控软件设计
        3.3.3 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设计
        3.3.4 通讯组态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软件开发
    4.1 开发工具介绍
    4.2 电气测试平台监控软件的开发
        4.2.1 监控画面的开发
    4.3 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的开发
        4.3.1 PLC程序的开发
    4.4 通讯组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测试电气测试平台的验证与实验
    5.1 电气测试平台功能验证
        5.1.1 电气测试平台的电气回路功能验证
        5.1.2 电气测试平台的软件功能验证
    5.2 基于电气测试平台的设备逻辑控制程序测试实验
        5.2.1 实验的目的和对象
        5.2.2 实验环境的搭建
        5.2.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2)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工作流程
    2.2 控制系统分析
    2.3 控制系统设计
        2.3.1 ARM 和 FPGA 综合设计
        2.3.2 硬件系统设计
        2.3.3 恒流细分驱动系统设计
        2.3.4 软件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ARM 主控板设计
        3.1.1 STM32F103ZET6
        3.1.2 ARM 最小系统
        3.1.3 温度控制电路
        3.1.4 传感器检测电路
        3.1.5 背脊条检测电路
        3.1.6 继电器控制电路
        3.1.7 通信接口
    3.2 触摸屏选型及驱动
        3.2.1 触摸屏基本原理
        3.2.2 触摸屏选型
        3.2.3 触摸屏控制原理
        3.2.4 基于 FSMC 的触摸屏驱动
    3.3 FPGA 驱动板设计
        3.3.1 步进电机
        3.3.2 恒流细分驱动
        3.3.3 驱动板电路
    3.4 本章小结
4 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ARM 主控板程序
        4.1.1 μC/OS II 实时操作系统
        4.1.2 主任务设计
        4.1.3 通信任务设计
        4.1.4 辅助任务设计
    4.2 FPGA 驱动板程序
        4.2.1 译码配置
        4.2.2 频率发生器
        4.2.3 地址产生器
        4.2.4 ROM 表
        4.2.5 脉冲分配器
        4.2.6 PWM 产生器
        4.2.7 模块连接图
        4.2.8 加减速曲线
    4.3 本章小结
5 无线胶装机温度控制算法研究及仿真
    5.1 PID 控制
    5.2 模糊控制
    5.3 参数自整定模糊 PID 控制
    5.4 控制器设计
    5.5 温度控制仿真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3)中小尺寸TFT-LCD玻璃基板检测装备的光机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电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检测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
    2.2 ITO ARRAY 基板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设备的总体构架
    2.3 总体方案的检测效率和时间分配
        2.3.1 移动距离的确定
        2.3.2 各个运动速度及占用时间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3.1 光学系统设计
        3.1.1 镜头相关参数的计算及确定
        3.1.2 相机相关参数的计算及确定
        3.1.3 光源发光体及照明方式的确定
        3.1.4 高速采集卡(Frame grabber)参数的计算及确定
    3.2 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和采集卡的选型
        3.2.1 工业相机的选型
        3.2.2 工业镜头的选型
        3.2.3 线性同轴光源的选型
        3.2.4 图像采集卡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电系统设计
    4.1 机械支撑部件设计
        4.1.1 图像采集系统硬件支撑机构的设计
        4.1.2 上下料机构的设计
    4.2 机电运动部件的设计
        4.2.1 直线运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2.2 伺服系统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5.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2.1 DSP 及外围电路设计
        5.2.2 相机行频与基板运动速度匹配电路设计
        5.2.3 加减速运动规律设计及实现
    5.3 DSP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3.1 控制系统开发环境 CCS 介绍
        5.3.2 软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最终设计及运行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QT9-15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砌块成型机的技术现状
    1.3 砌块成型机技术提高措施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5 章节安排
2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生产线的组成
    2.2 生产线工艺流程
    2.3 功能需求
    2.4 信息需求
    2.5 性能需求
    2.6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可编程控制器(PLC)简介
        3.1.1 概述
        3.1.2 PLC系统的构成
    3.2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3.3 PLC主机及扩展模块选型
        3.3.1 控制系统I/O点分析与设计
        3.3.2 PLC功能主机选型
        3.3.3 PLC扩展模块配置
    3.4 触摸屏选型
    3.5 主要执行机构选型
        3.5.1 变频器选择
        3.5.2 配料搅拌系统
        3.5.3 砌块成型机及托板和砌块输送码垛系统
    3.6 传感器选型
4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4.1 PLC控制程序开发软件
        4.1.1 1#PLC控制程序设计
        4.1.2 2#PLC控制程序设计
    4.2 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
        4.2.1 工作环境
        4.2.2 合理的布线
        4.2.3 控制系统良好的接地
        4.2.4 安全保护环节
        4.2.5 软件措施
        4.2.6 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4.2.7 变频器抗干扰技术
5 控制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5.1 软件开发平台
        5.1.1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
        5.1.2 触摸屏软件开发平台
    5.2 触摸屏监控实现
        5.2.1 子母窑车监控功能需求分析
        5.2.2 子母窑车监控界面设计
        5.2.3 砌块机主机触摸屏界面设计
    5.3 上位PC机程序实现研究
        5.3.1 监控程序实现
    5.4 现场调试说明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型碳纤维生产线预氧化装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纤维简介
    1.2 碳纤维生产工艺
    1.3 碳纤维生产线预氧化设备研究应用现状
        1.3.1 碳纤维预氧化设备
        1.3.2 碳纤维生产工艺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
        1.3.3 碳纤维预氧化设备专家控制系统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预氧化装备总体设计
    2.1 预氧化装备设计要求
    2.2 预氧化装备详细设计
        2.2.1 预氧化炉腔
        2.2.2 炉口密封
        2.2.3 加热系统的设计
        2.2.4 热风循环系统
        2.2.5 牵伸驱动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氧化装备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 控制柜设计
        3.2.1 低压电源控制柜
        3.2.2 风机控制柜设计
        3.2.3 牵伸变频控制柜
    3.3 PLC硬件设计及组态
        3.3.1 可编程控制器PLC
        3.3.2 碳纤维生产线全集成自动化
        3.3.3 硬件组态
        3.3.4 通讯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氧化装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控制系统程序要求
    4.2 PLC程序控制设计
        4.2.1 PLC程序模块设计
        4.2.2 组织块OB程序设计
        4.2.3 PID控制设计
    4.3 HMI程序设计
        4.3.1 高精度温度控制设计
        4.3.2 风机及变频控制设计
        4.3.3 气体检测设计
        4.3.4 系统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记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氧化装备温度控制专家系统
    5.1 碳纤维生产线能耗分析
    5.2 预氧化装备温度控制专家系统的开发原则
    5.3 预氧化设备控制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
        5.3.1 知识的表示
        5.3.2 知识库结构设计
        5.3.3 知识库管理
    5.4 预氧化设备温度控制专家系统推理机设计
        5.4.1 系统推理过程
        5.4.2 推理算法
    5.5 碳纤维预氧化装备现场应用
        5.5.1 现场预氧化装备
        5.5.2 现场控制系统
        5.5.3 碳纤维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节能灯注汞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节能灯应用现状
    1.2 节能灯注汞工艺及设备现状
    1.3 课题的意义、主要工作与内容
        1.3.1 本研制课题的意义
        1.3.2 本研制课题的主要工作
        1.3.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节能灯注汞机自动控制系统
    2.1 概述
    2.2 电源模块
    2.3 单片机模块
    2.4 键盘模块
    2.5 信号检测和预处理模块
    2.6 显示模块
    2.7 报警模块
    2.8 主电机控制模块
    2.9 步进电机模块
    2.10 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第三章 节能灯注汞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3.1 硬件设计原则
    3.2 电源模块
    3.3 单片机模块
        3.3.1 AT89C52单片机
        3.3.2 AT89C2051单片机
        3.3.3 存储器AT24C01
        3.3.4 单片机模块接口与电路设计
    3.4 信号检测和预处理模块
        3.4.1 光电开关
        3.4.2 检测过程分析
        3.4.3 光电隔离
    3.5 键盘输入模块
    3.6 显示控制模块
        3.6.1 LCD的结构
        3.6.2 HD44780显示模块
    3.7 报警模块
    3.8 主电机控制模块
    3.9 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3.9.1 步进电动机
        3.9.2 控制电路设计
    3.10 印刷电路板设计和硬件抗干扰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节能灯注汞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4.1.1 单片机的C语言编译器
        4.1.2 Keil C51简介
        4.1.3 QTH-8052F仿真器的使用
    4.2 AT89C52主机模块的软件设计
        4.2.1 主程序
        4.2.2 延时程序
        4.2.3 参数设置程序
        4.2.4 连动运行程序
        4.2.5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4.2.6 I~2C数据读写程序
    4.3 AT89C2051从机模块的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机调试、结论与展望
    5.1 整机调试
    5.2 结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反应溅射镀膜机的PEM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真空镀膜设备
    1.3 反应镀膜PEM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PEM控制原理
    2.1 等离子体介绍
        2.1.1 等离子体生成方法
        2.1.2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2.2 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
        2.2.1 等离子体光谱学的发展
        2.2.2 光谱发生介绍
        2.2.3 光谱分析
    2.3 光电探测技术
        2.3.1 光电倍增管
        2.3.2 电荷耦合器件(CCD)
第3章 PEM系统的设计及设备的选择
    3.1 系统的设计及介绍
    3.2 PEM系统的发射光谱(OES)诊断部分
    3.3 主要设备的选择
        3.3.1 光谱仪的选择
        3.3.2 光纤探头和传导光纤
        3.3.3 PEM控制设备
第4章 PEM控制器及控制算法的模拟仿真
    4.1 PEM控制器功能
    4.2 仿真软件的选择
    4.3 PEM控制器控制算法的仿真
        4.3.1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结构
        4.3.2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的控制算法
        4.3.3 单神经元控制算法仿真
        4.3.4 仿真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真空杂志1964~2001年薄膜技术论文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其他真空应用工业设备
2.真空镀膜技术
3.隧道式高真空镀膜流水线的研制
4.四极溅射装置及其在制造钽、二氧化硅和氧化铝薄膜方面
5.研制射频镀膜机的点滴体会 (电控部分)
6.溅射装置
7.GDM-450BN 高真空多层镀膜设备试制报告
8.离子蒸镀
9.日本真空镀膜技术概况介绍
10.玻璃真空镀铝设备试制小结
11.真空镀镜机介绍
12.隧道式连续镀膜机真空抽气机组的配置
13.真空沉积碳化钛镀层技术在机械热处理中的应用
14.我国第一台大型光学多层镀膜机研制成功
15.低压 (低于10-3帕) 高效率离子枪
16.镀膜设备上致冷机低温泵的工作性能
17.薄膜技术、薄膜物理和真空
18.CWD-500型无油超高真空镀膜机试制小结
19.SK-1A型膜厚控制仪试制小结
20.CZ6型超高真空自动镀膜机简介
21.快速低温溅射及其在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
22.真空镀膜观察方法的改进
23.用离子镀膜涂敷TiC及其应用
24.磁控管式的溅射装置
25.美国表面科学动态
26.强流轴向电子枪的设计与计算
27.塑料上的离子镀金属
28.离子刻蚀的概况
29.锦州、属研所在沈阳联合召开KLD-500型空心阴极离子
30.关于GZD300型公安专用镀膜机简介
31.无油超高真空多层镀膜设备的研制
32.刀具的离子镀
33.薄膜沉积方法的发展趋势
34.利用空心阴极放电法 (HCD) 的蒸镀技术………………
35.采用空心热阴极放电方法物理汽相沉积铬和钛的氮化物
36.用于溅射的小型平面磁控管结构
37.磁控管溅射——溅射的最新发展
38.磁控管溅射——物理基础和磁控管的应用…
39.溅射离子镀膜
40.离子溅射磁控管装置的研究
41.离子束溅射薄膜特性
42.适用于溅射等离子体的诊断方法
43.封闭磁场溅射 (CFS) 设备介绍
44.采用物理气相沉积 (PVD) 技术的厚膜生产及其应用
45.溅射的计算机模拟
46.应用于太阳反射中的弹性塑料薄膜上多层干涉膜的真空
47.双室真空镀膜机的研制
48.真空镀铝在制镜工业上的应用
49.日本真空蒸镀铝膜的技术及其应用 (访日考察报告) ……
50.圆柱形磁控溅射源的研制——兼评磁控溅射沉积工艺
51.浅谈真空镀膜机的维修与保养
52.民用镜生产引进真空镀铝新工艺
53.溅射中用锆石墨消气剂保持惰性气体的高纯度…………
54.用高速阴极溅射方法生产氮化钛硬质薄膜…
55.大功率高导电子枪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56.美国真空技术代表团来沈技术交流介绍 (上) …
57.平面磁控溅射靶的磁场设计
58.制备ZnO压电薄膜的射频平面磁控溅射装置…………
59.真空溅射沉积碳化钛工艺的研究
60.正交电磁场真空溅射沉积TiC
61.DJC-6型磁控溅射制镜镀膜机的研制
62.离子镀技术中基板偏压作用的研究
63.长寿命冷电弧阴极及其在离子镀中的应用…
64.真空离子镀银电气铝接头的研究
65.关于仿金色TiN镀层色调和均匀度的控制…
66.电子轰击镀膜和沉积速率的测定
67.平面磁控溅射的研究
68.镀膜基板温度的激光测定法及其应用
69.大型硒鼓镀膜机行星传动系统及鼓基动态测温系统的设
70.塑料的溅射镀膜
71.美国真空技术代表团来沈技术交流介绍 (下) …
72.金属蒸镀薄膜的力学性质
73.箱式光学多层镀膜机简介
74.简易平面磁控型RF溅射装置
75.真空工业——新兴的开发行业
76.英国与西德真空镀铝技术考察报告
77.真空镀膜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78.HCD电子枪的束流特性及浸没透镜效应…
79.参加第七届国际真空冶金会议见闻与体会
80.GT靶——一种新型高速磁性材料溅射靶…
81.装饰用离子镀技术
82.新型真空装置用的材料
83.国外真空镀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出席第七届国际
84.离子镀用的磁偏转电子枪
85.HCD法镀氮化钛的设备及工艺
86.真空中外延生长金单晶薄膜
87.延长真空镀铝的石墨坩埚使用寿命
88.金属蒸镀膜的附着力测定
89.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TiN
90.EQD-6A型电子枪的研制
91.真空蒸镀氧化铟透明导电膜
92.空心热阴极离子镀电源
93.金属蒸镀膜的附着力测定 (Ⅱ)
94.HCD枪平行场偏转极的数学物理分析及电算模拟……
95.不同基板上离子镀铝层膜基结合力的研究…
96.聚酯薄膜表面真空蒸发镀铝的研究
97.空心阴极电子枪基本参量的确定
98.值得注目的类金刚石膜
99.我国半连续真空镀膜机的现状及其今后提高的途径……

(9)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应用背景
    1.2 ITO导电玻璃生产线系统框图
    1.3 连续式ITO导电玻璃生产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ITO生产线计算机控制中的控制理论
    2.1 计算机闭环实时控制系统框图
    2.2 计算机实时控制中的要点
    2.3 数字PID控制器的算法
    2.4 小结
第三章 下位机程序实现---PIC编程
    3.1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3.1.1 PLC的基本组成
        3.1.2 PLC的工作方式
        3.1.3 为何选用PLC及其网络?
    3.2 ITO导电玻璃生产线下位机控制系统框图
    3.3 下位机程序设计中若干关键设计技术
        3.3.1 计时器与计数器的设计
        3.3.2 打开/关闭真空锁
        3.3.3 前沿到位检测
        3.3.4 气压检测程序
    3.4 工作流程
    3.5 下位机程序设计总结
第四章 个人计算机与PLC间通信模块的实现
    4.1 个人计算机与PLC联网通信的条件
        4.1.1 个人计算机在PLC网络中的应用
        4.1.2 联网通信的条件
        4.1.3 个人计算机与PLC联网的结构形式
    4.2 个人计算机与PLC联网通信(上位链接系统)的通信原理与通信协议
        4.2.1 上位链接系统的通信原理
        4.2.2 上位链接系统的通信协议
    4.3 通信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4.3.1 PCS校验码的产生与校验规则及命令帧成帧
        4.3.2 串行通信的基本编程
        4.3.3 串行通信中引入多线程机制
        4.3.4 通信端口初始化与监测子程序
        4.3.5 通信数据发送/接收子程序
    4.4 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人机交互界面
    5.1 用户登录部分
    5.2 图像显示界面功能与实现
    5.3 参数设置界面的实现
    5.4 小结
第六章 监控网络的实现
    6.1 网络编程基本知识
        6.1.1 TCP/IP定义
        6.1.2 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6.1.3 重要术语
    6.2 企业管理者监控网络
        6.2.1 套接口编程的基本原理
        6.2.2 Windows Sockets的编程方式
    6.3 远程故障监控网络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选矿过程设备逻辑控制程序电气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 理明明. 东北大学, 2014(08)
  • [2]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研究[D]. 吴铖.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3]中小尺寸TFT-LCD玻璃基板检测装备的光机电系统研究[D]. 姜长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4]QT9-15混凝土砌块成型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开发[D]. 李艳兵.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5]新型碳纤维生产线预氧化装备的研究[D]. 李禛. 山东大学, 2010(09)
  • [6]节能灯注汞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制[D]. 邵文革.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
  • [7]反应溅射镀膜机的PEM自动控制系统[D]. 段磊. 东北大学, 2008(03)
  • [8]真空杂志1964~2001年薄膜技术论文索引[J]. 李玉英. 真空, 2002(03)
  • [9]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D]. 鲁效. 浙江大学, 2002(02)
  • [10]SiO2+ITO导电玻璃连续式生产线的计算机监控网络系统[J]. 鲁效,王德苗,任高潮,何乐年. 真空, 2001(04)

标签:;  ;  ;  ;  ;  

使用C200H可编程控制器实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