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重构的新框架

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重构的新框架

一、重构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新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徐梦玲[1](2021)在《合法性视角下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以合成生物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经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挑战和多变的发展形势,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为打破学科体系僵化格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国家从政策环境优化、组织形式创新等多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对交叉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合法性支持不足仍然制约其功能的发挥,新兴交叉学科迫切需要在资源高度约束的现实中获取与其成长阶段相匹配的合法性。此外,已有研究对学科的形成演化有了一定的总结,但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演化及发展思路仍有待理清。因此,有必要对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更好更快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研究对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及学科合法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合法性理论对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具有高度适切性。基于此,研究选取合法性作为理论视角,以新兴交叉学科合法性获取历程为研究主线,深入讨论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演化机制。研究主要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合成生物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典型,系统刻画了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背后合法性获取的故事。首先,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合成生物学形成发展进行量化分析,从学术发表的角度论证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成熟与学科合法性的确立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究合成生物学合法性构建的具体演变过程,研究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基于“学科生命周期-合法性诉求-合法性获取策略”整体分析框架,深入讨论合成生物学形成演化不同阶段的合法性诉求及合法性获取策略,从而提炼出新兴交叉学科合法性获取的一般性规律,并将这一规律与传统学科合法化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合成生物学合法性获取的阶段性实践,研究引入DSR“驱动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挖掘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基于以上探索,研究发现:(1)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的不同阶段存在多种合法性要素;(2)新兴交叉学科合法性获取涉及认知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以及规制合法性三个层次,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表现为合法性诉求与合法性构建策略之间的动态关系,新兴交叉学科合法性整体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初显到扩散、最终固化的阶段性演化趋势,多种合法性策略的综合运用推动学科合法性实现了范围上的扩散和程度上的加深;(3)新兴交叉学科合法化与传统学科合法化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合法性获取的阶段性诉求不同、合法性获取策略不同等方面;(4)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遵循驱动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共同作用下不同指标之间的连续回馈机制。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1)基于合法性视角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拓展了学科发展演化的研究视域;(2)对新兴交叉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合法性诉求和获取策略进行讨论,构建了新兴交叉学科合法性获取框架,为学科合法性获取评估与趋势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3)构建了学科领域的DSR分析框架,为挖掘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构成和运行机理提供了框架参考。除以上理论贡献外,本研究在实践层面也为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政府层面:柔性管理,给予新兴交叉学科足够的发展空间;(2)高校层面:前瞻布局,创新跨学科组织结构和生态体系;(3)科研工作者层面:需求导向,开展面向重大创新需求的科学研究。

张郁瑶[2](2020)在《电竞项目“英雄联盟”的青年亚文化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进步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借助符号学和亚文化相关理论,运用符号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审视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本研究借鉴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风格”“抵抗”“收编”的研究路径,得知“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符号系统由语言符号、人物形象和仪式符号建构而成。其在“跨媒体叙事”的支持下,凸显了游戏性、“弱”抵抗性和圈层性并存的风格,展现了青年亚文化凝结群体意识和认同的意义。“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意义在于提升了自我的形象,进一步强化竞技概念,传达出公平公正的竞技精神、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青年亚文化群体意识在人物符号和仪式符号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群体情感向爱国情感的升华,“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圈层互动促进了文化多元化发展。但“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在促进社会文化体系繁荣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游戏媒介与否决游戏以及“电竞”的传统理念冲突;第二,“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游戏媒介容易诱发游戏成瘾和身体损伤,造成负面传播;第三,青年亚文化传播容易呈现过度娱乐化,且产生青年亚文化群体自我人格消融的消极影响。为了应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和媒体首先需要正视“英雄联盟”亚文化的正面形象,加强对竞技概念的宣传;其次“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群体需要与政府合作,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然后“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需要布局高校教育;最后,主流文化需要采取更为温和的商业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促进“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

葛俊良[3](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张雅俐[4](2020)在《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加凸显了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育人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迎合时代浪潮,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抓紧实施双创教育是高校保持其社会中轴地位的明智之选。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人才培养目标与双创教育有着内在契合,能否领会双创教育精神,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校际竞速的“弯道超车”,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以山西省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获取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基本覆盖,学生初步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水平逐年提升;双创教师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部分高校设有双创教育基地,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此同时,存在课程目标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形式类型单一,内容特色不鲜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程实施中学生主动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够高;课程评价重视不足、缺乏系统设计、未体现师生意志和第三方评价的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问题、探明原因,对症下药。借鉴国内外双创教育课程的成功经验,以我省特有的晋商精神为文化核心,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提出我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的构建策略:明确教育对象,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形成特色课程;统筹课程规划,强化课程实施;重视课程评价,完善评价体系,以期推动省内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双创教育模式,并将晋商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柴玥[5](2019)在《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慕课借助互联网在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知识生产、传递与应用的革新,增强了知识的流动、分享与传播,有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边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对于其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缺乏深刻认识,使得慕课在开发应用及效果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5W传播模式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效率与公平等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中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素关系与效果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总结一般规律,指导我国慕课的本土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慕课、知识传播、传播模式的核心概念界定,划分慕课知识传播要素,从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发展的角度,结合慕课发展的现实基础,构建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绘制传播模式图。研究指出,在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下,“学生中心”的模式特性使主体与客体关系发生多角色转化;“网络场景”的模式特性使传播渠道影响内容,形成多学科知识关联网络;“交互学习”的模式特性使慕课知识“狭义-广义”的两层传播效果通过效率与公平程度得以探测。我国慕课发展一方面受慕课知识传播模式一般规律的影响,一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在主体与客体方面,应深化混合教学改革,促进慕课教学主体对慕课的认知与应用;增强技术保障,改善教师开发及应用慕课的便利性;加快学分认证,提升客体学习投入度。在渠道与内容方面,应优化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系统化国际化战略;挖掘平台服务性功能;加快平台盈利模式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传播效果方面,应完善知识传播支持机制;加强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提升慕课学习的效率与公平。论文形成了如下创新点:首先,基于传播模式理论构建慕课分析框架,提出慕课形成了“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知识传播模式。其次,从整体评价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研究狭义-广义两层次知识传播效果的分析框架。最后,基于慕课开放数据分析,指出在狭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学业成就潜力巨大,学业过程效率较高,但在广义效果上,慕课知识传播还没有真正改善不同学习者群体的公平程度。

岳凤[6](2018)在《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美学在当代曾一度衰落。解构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消解了美的本质,否定了美的真理性,否认了美学的价值。法国当代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突破后现代主义美学的重围,不但重申了美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还创造性地重返“感性”在美学学科中的最初含义,确立了以“感性的分配/分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为核心的基于“平等”的当代政治美学图景。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到中世纪神学完善的“上帝”和近代启蒙哲学至上的“理性”,西方理性哲学传统使得“感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的命运。但感性维度一直潜在着,并随着近代和现代思想进程,逐渐突破理性权威。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在现当代无所不用其极。从现代直觉主义、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到后现代各种“事件”和话语(身体、语言、言语),从叔本华的“上帝远去”到尼采的“上帝之死”,从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感性话语的不断出场,并成为政治美学中人的解放与社会理想建构的途径、手段和目的。从马克思的“感性解放”、马尔库塞“新感性的重建”,朗西埃“感性的分享”,“感性”与现实的、解放的维度相结合,勾勒了现当代美学政治转向的图式。朗西埃正是从审美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出发,以“感性的分配/分享”所具有的普遍的共通感,重新定义了美学的概念,认为美学就是对可感觉经验的重构。在可感觉经验的重构过程中,使得那些在既有的秩序之内“不可见者”可见、“不可说者”可说,扰乱既定的感性分配秩序和结构,打破体制的限制,创造崭新的异质空间。朗西埃认为美学天然地就具有“平等”的意蕴,“平等”既是其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更是他终极的审美追求。为此,朗西埃直接将“平等”纳入审美政治领域,直面经济全球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入挖掘感性的力量,赋予美和艺术以救赎的重任。可以说,朗西埃以解构的方式,冲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美学对总体、秩序和同一的追求,但却以建构的方式,追求着人类的平等的、审美的解放规划。本论文以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感性”和“平等”进行文章的结构架构。从梳理“感性”“平等”的思想来源,到厘清其基本的核心概念,再到对朗西埃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总结分析,全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阐述了朗西埃美学思想的主要来源,重点论述了其平等思想的历史语境和理论的逻辑演进,在梳理感性话语谱系之中,引出了朗西埃的感性话语范式;第二章从阐释“歧义”“歧感”“奇点”等朗西埃哲学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其从身体出发的隐性生命美学构序;第三章从朗西埃美学的核心概念——“感性的分配/分享”的论述展开,重点探讨了其艺术的美学机制及其所影响着的美学的命运与走向演变;第四章从朗西埃“感性”分享的领域出发,阐述了包括文学、诗歌、影像在内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平等的政治美学意蕴及其审美民主化进程;第五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审美的批判功能的论述开始,到朗西埃将审美的沟通功能与审美平等维度进行有效勾连的升级,着重论述了当代美学政治转向视域中朗西埃政治美学的思想价值,阐述了其对当代美学和文艺的推动作用。

胡扬洋[7](2018)在《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新高考改革以及课程改革相继成为热点和难点。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涉入深水区,教科书研究、教师教育改革逐渐成为焦点。现实中,教师群体包括物理等各学科教学的思想则一直以来缺乏进展和突破。改进这一现实需要找寻良好的契机和杠杆,教科书编写研究以及科学方法这一范畴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优势的选择。在当下,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亦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第1章引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方面对整个研究给予界定。第2章研究综述选用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分别对我国物理科学方法教学的思想史、我国物理教材编写与教材分析的思想史、思想史视角的汇交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综述了教科书框架与内容呈现的研究。第3章发掘并归纳了思想与现实中科学方法教育的观念与实践疑难,主要存在文化视域下的科学方法“有无”之争、我国科学方法教育的“显隐”之争以及科学方法教学的实践之困等三个方面。第4章对中外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首先确定了教科书的选取及其分析标准,进而分别梳理了我国教科书与欧美教科素呈现科学方法的特征,最后归纳了相应的启示。具体的研究共分为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理论研究、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编写研究以及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效果研究三个子研究。研究规划试图通过思想史、文本分析、叙事分析等研究方法,找到既切合我国物理教师群体理解物理教学的实际,又具有鲜明实践特征,且具备良好学理依据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范例。研究Ⅰ共包括第5章和第6章。首先试图确定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基本理论,在关于“科学方法”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科学方法的历史内涵、哲学内涵以及在教科书中呈现时的教育内涵;其次,研究探讨了科学方法与物理学科之间关系模式的一种理论;第三,探讨了教科书文本书写的理论;最后,在相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理论研究的成果,研究建构了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类属的三维空间模型,并在这一分类框架下探讨了不同类属科学方法的内涵、特性及其功能。研究Ⅱ共包括第7章~第12章。首先,在科学方法类属三维空间的框架下,确定了高中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内容为物理学科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其次,论述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三种篇章形式以及呈现科学方法的三种陈述模式;第三,基于呈现内容与呈现形式的确定,制定了人教版新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方案;最后,基于方案,给出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单设专节”、“系统置入”以及“部分重构”的编写案例。研究Ⅲ为第13章。为检验呈现科学方法的效果,研究首先系统地探讨了呈现效果检验的方法论并进行了设计,共包括呈现科学方法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影响、呈现科学方法对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影响以及呈现科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三个维度。第14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并进行了综合讨论。结论认为科学方法相关理论建构体现出基本的合理性以及实践可用性,呈现科学方法的编写范例具有良好的范例价值,且呈现效果在教科书应用中得到了多维度的体现。

王平祥[8](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赵衡宇[9](2017)在《城市移民人居空间自组织机制下的“城中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人居环境设计学的基础上,借鉴“自组织”理论,从学科交叉的视角重新观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移民人居空间—“城中村”、“类城中村”及其衍生人居现象,解析其内在的设计价值体系,以适应设计学科转型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以“城中村”为典型的移民自组织人居现象是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另类”问题空间而展开讨论的,主要基于制度保障未覆盖、住房空间短缺、经济能力不足与空间管理缺位等背景,其问题锁定更多地局限在正规性、自上而下的体制框架内,存在不足。设计学、建筑学受学科壁垒的局限,讨论此问题仍留有很大空间。本研究沿着“自组织”适应性机制引导人居系统性演进的分析路径,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借鉴跨学科理论分析与案例综合研究,对这一自组织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反馈了建构的时序性、人居社会机理的完整性等内在规律,提出应从更深层次研究自组织系统的共生与协同问题。基于中微观的人居尺度,对自组织人居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就杭州城西三村、武汉大学城周边村以及武汉老旧社区混聚区等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自组织”设计在具体时空环境中的形态衍化特征和独特设计价值。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引入“城市融入”理论为关键切入点,从城市融入的多维度、渐次性与内在关联等内涵特征出发,对自组织人居形成的社会空间绩效展开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结论是:自组织人居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个维度具有系统整体性;在城市融入的动态性与不平衡进程中,各维度形成的价值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有机转化,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方法路径。这些系统深层特性影响并推动住居生活方式的创新,进而形成人居空间自组织的动力,也有助于辨明不同阶段人居环境的真实价值与关键问题。基于上述结论,从设计学“时、形、态”的角度对自组织空间的认知误区与问题困境进行深入的反思,提出基于人居自组织的建构启示。提出人居空间设计范式转型与重构的问题。就城市性、主体性、时态性、美学性等四个设计学关键概念切入,提出设计内涵扩展、价值担当、范式转型等重要内容,以此重新思考人居空间设计与生产、更新与优化等具体策略。论文研究的路径、结论与方法,在于促进对移民自组织人居机制的充分认知,剖析“自组织”机制的适应性、多义性价值,以弥补设计学、建筑学相关理论认知与实践应对的不足,促进对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思考。

姚进忠[10](2017)在《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数量大问题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对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当前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能力为导向对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和制度安排进行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探索性地引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可行能力为本的残疾人需要研究框架。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围绕可行能力的五个核心维度(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健康、福利保障),对厦门市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展开实证调研,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档案法收集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实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功能空间多维度考察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与审视现行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运行的状况,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与需要满足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探讨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缺失与制度设置缺位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残疾人福利制度如何转型以充分满足现实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基于研究发现对可行能力概念进行本土的扩展讨论。通过分析,本研究发现:一、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政治参与方面,残疾人对于选举这样的政治参与表现的很冷漠,认为这种形式可有可无;而在利益诉求上,残疾人则有着强烈的欲望,可是他们却无法获得有效的利益表达的指导,呈现一种随机和混乱的迷茫状态。社会参与方面,残疾人在社会参与意识中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但却表述的很隐晦,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需要要被满足存在各种障碍,因而他们在行动上只能无奈接受止步不前。经济参与方面,残疾人的需要主要呈现在就业环境改善和就业能力提升两个方面。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强烈地需要一个具有公平包容性的就业环境;在就业能力提升上,他们渴望政府和社会可以给他们一个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培训平台和机会。心理健康方面,残疾人在心理调节方面的需要表现较为内敛,从其话语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调节需要,但并没有很强烈地向社会表达,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需求是加强援助体系建设。福利保障方面,当前在残疾政策的可及性上,残疾人渴望消除获得性门槛,能够较为顺利支持残疾人生活;在惠及面上,残疾人希望福利政策可以适度扩展,弥补一些福利真空。二、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剖析发现,福利制度安排的理想建构与现实样态存在差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的应然状况上,国家基于公平优先、尊重人权的政策理念,以公民权利为理论指引,设置各类各级残疾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政策,但在有些维度上仍存在制度空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设置虽然没有明确地具体设置有关提升与扩展残疾人可行能力的制度,但在政策文本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增能意向。国家期待通过促能型的政策,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服务目标。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实然运作状况上,基于经济文化社会的现实,各服务主体在促进提升残疾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建设和福利保障这五个方面各有所特色:宏观设置与微观作为互动,保证与推动残疾人政治参与;环境改造与平台建设多维作为,协助与扩展残疾人社会参与;重点突破与全面服务,促进与提升残疾人经济参与;专业引入带动基层自我探索,援助与支持残疾人心理建设;普惠性与针对性结合,提高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三、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下剖析对照残疾人需要和服务供给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在福利分配基础、福利给付形式、福利组织输送和福利目标导向都存在一定的困境,一定程度影响当前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供给质量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这些困境的出路就是对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以可行能力的提升为引导,结合调研的数据提炼,残疾人社会福利改革的可能角度是:个性化走向、优势化导向、整体性治理和生态性思维。从针对性服务提供、能力建设、体系整合、家庭视角的引入进行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与服务体系改革与调整。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供给状况、供需张力与转型可能性的呈现中有强烈的家庭要素,需要和供给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立足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将可行能力放置于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延伸的探讨,尝试将可行能力从个人延伸至家庭进行运用,并对家庭可行能力从家庭政治参与能力、家庭社会交往、家庭经济能力、家庭凝聚力、家庭风险应对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解析与实践的操作化,由此提出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的政策践行方向。

二、重构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新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构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合法性视角下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以合成生物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新兴交叉学科及其形成演化研究
        2.1.1 新兴交叉学科概念界定
        2.1.2 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
    2.2 合法性理论及其适切性
        2.2.1 合法性概念界定
        2.2.2 合法性获取研究
        2.2.3 合法性理论的适切性及其应用
    2.3 学科合法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成熟:来自学术发表的证据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合成生物学发文总体演化趋势
    3.3 合成生物学主要社会建制的演化趋势
        3.3.1 强势研究力量逐步显现
        3.3.2 合作网络逐步形成
        3.3.3 核心期刊逐步建立
    3.4 合成生物学主要知识建构的演化趋势
        3.4.1 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3.4.2 知识交叉性不断增强
    3.5 本章小结
4 合成生物学合法性建构:阶段演进视角
    4.1 研究方法与关键构念
    4.2 学科成长阶段识别
    4.3 萌芽期:合法性初建阶段
        4.3.1 合法性要素识别
        4.3.2 合法性诉求与合法性获取策略
    4.4 成长期:合法性扩散阶段
        4.4.1 合法性要素识别
        4.4.2 合法性诉求与合法性获取策略
    4.5 成熟期:合法性巩固阶段
        4.5.1 合法性要素识别
        4.5.2 合法性诉求与合法性获取策略
    4.6 本章小结
5 合法性视角下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
    5.1 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的引入
    5.2 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的构成
        5.2.1 驱动力系统:知识逻辑与需求逻辑的共同驱使
        5.2.2 状态系统:从合法性初建到合法性巩固
        5.2.3 响应系统:制度化与去制度化的互动
    5.3 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的运行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硕士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电竞项目“英雄联盟”的青年亚文化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电子竞技国内外研究概述
        2.1.1 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关系研究
        2.1.2 电子竞技和体育运动关系研究
        2.1.3 电竞产业和电竞教育发展研究
    2.2 “英雄联盟”国内外研究概述
        2.2.1 “英雄联盟”用户研究
        2.2.2 “英雄联盟”的文化研究
    2.3 青年亚文化国内外研究概述
        2.3.1 青年亚文化国外研究发展过程
        2.3.2 青年亚文化国内研究
    2.4 符号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概述
3.结果与分析
    3.1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因素
        3.1.1 “英雄联盟”的起源与发展
        3.1.2 “英雄联盟”的“竞技”化转向
        3.1.3 “英雄联盟”用户群体结构
        3.1.4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媒介
    3.2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符号建构
        3.2.1 人物形象
        3.2.2 语言符号
        3.2.3 仪式符号
    3.3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建构
        3.3.1 游戏性
        3.3.2 “弱”抵抗性
        3.3.3 圈层性
    3.4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的意义建构
        3.4.1 促进文化多元化
        3.4.2 提升亚文化自我形象
        3.4.3 传递竞技体育精神
        3.4.4 升华青年群体情感
        3.4.5 个案分析: “i G夺冠”事件
    3.5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存在的问题
        3.5.1 青年亚文化与传统理念冲突
        3.5.2 青年亚文化的游戏原罪问题
        3.5.3 青年亚文化造星的负面导向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存在明显时代特征
        4.1.2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正面价值值得发扬
        4.1.3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圈层互动有待增强
        4.1.4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负面问题需要修正
    4.2 建议
        4.2.1 官方需要加强舆论引导正视“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正面价值
        4.2.2 多方完善青年亚文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区分“竞技”和“游戏”
        4.2.3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联手高校教育提升文化质量
        4.2.4 “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迎合商业化收编加强圈层互动
        4.2.5 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收编“英雄联盟”青年亚文化从妖魔化到榜样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1.3 核心概念阐释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1.3.2 环境社会治理
        1.3.3 协商治理
        1.3.4 环境协商治理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2.2.3 环境正义理论
        2.2.4 环境民主理论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3.5.1 专题询问会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5.3.6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4)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双创教育
        1.5.2 双创教育课程
        1.5.3 高职院校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经验介绍
    2.1 国内外双创教育课程研究概况
        2.1.1 相关文献数据总览
        2.1.2 相关文献内容述评
    2.2 国内外双创教育课程概况
        2.2.1 双创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课程概况
        2.2.2 国内外双创教育课程典型经验
第三章 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调查的情况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2 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
        3.2.1 双创教育课程基本覆盖,学生初步掌握创新创业相关知识
        3.2.2 高职院校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水平逐年提升
        3.2.3 双创教师积极参加师资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3.2.4 部分高职院校设有双创教育基地,积极孵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3 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3.3.1 课程目标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
        3.3.2 课程设置形式类型单一、内容特色不鲜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3.3.3 课程实施中学生主动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够高
        3.3.4 课程评价重视不足、缺乏系统设计、未充分体现师生意志及第三方评价
    3.4 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问题的原因
        3.4.1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到位
        3.4.2 双创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认识缺位
        3.4.3 双创教育教材缺失、老旧
        3.4.4 双创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3.4.5 双创平台实际使用率较低
        3.4.6 双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3.4.7 双创教育管理机构职能缺失
第四章 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4.1 明确教育对象,明晰培养目标
    4.2 优化课程内容,形成特色课程
        4.2.1 优化双创教育课程内容
        4.2.2 形成基于专业的双创教育课程
        4.2.3 形成依托模块化的双创教育课程
        4.2.4 形成强调“拓展与参与”的双创教育课程
        4.2.5 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双创教育课程
    4.3 统筹课程规划,强化课程实施
        4.3.1 强化双创师资配备
        4.3.2 创新双创教育课程教材
        4.3.3 合理安排双创教育课程时间
        4.3.4 改革双创教育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4.3.5 加大双创教育平台建设
        4.3.6 充分开发双创教育课程资源
        4.3.7 完善双创教育相关管理机构职能
    4.4 重视课程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4.4.1 贯彻课程评价原则
        4.4.2 明确课程评价主体
        4.4.3 细化课程评价指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慕课研究现状
        1.2.2 国内慕课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问题及核心概念界定
        1.3.1 研究问题
        1.3.2 慕课
        1.3.3 知识传播
        1.3.4 传播模式
    1.4 理论基础
        1.4.1 5W传播模式理论
        1.4.2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1.4.3 教育效率与公平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2 技术路线
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构建
    2.1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划分
        2.1.1 5W模式下的知识传播基本要素
        2.1.2 慕课知识传播要素的三层次
    2.2 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
        2.2.1 “教师中心线性传播”的传统知识传播模式
        2.2.2 “师生互动资源开放”的远程知识传播模式
    2.3 “学生中心场景交互”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解析
        2.3.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形成的现实基础
        2.3.2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阐释
        2.3.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特点
    2.4 小结
3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3.1 教师主体性的功能翻转
        3.1.1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3.1.2 由教学向导学的功能拓展
        3.1.3 主体隐性作用实现渠道
    3.2 学习者客体中心性的确立
        3.2.1 知识传播过程前期
        3.2.2 知识传播过程中期
        3.2.3 知识传播过程后期
    3.3 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3.3.1 教师可成为媒介学习者
        3.3.2 教师可成为知识学习者
        3.3.3 学习者可成为局部教学主体
    3.4 小结
4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渠道与内容分析
    4.1 慕课知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
        4.1.1 三大主流慕课平台的发展模式
        4.1.2 新型慕课平台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4.1.3 慕课学位教育推进举措
    4.2 慕课知识传播内容的多学科关联
        4.2.1 课程关联网络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4.2.2 课程关联网络中心节点
        4.2.3 课程关联网络局部核心节点
        4.2.4 课程关联网络的跨学科属性
    4.3 渠道与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效果
        4.3.1 互联网属性与知识单元化
        4.3.2 用户服务与知识持续学习
        4.3.3 产权政策与知识共享
    4.4 小结
5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的效果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慕课知识传播模式效果的两层次特性
        5.1.2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慕课两层次效果分析
        5.1.3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分析框架图
    5.2 效率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狭义效果分析
        5.2.1 慕课学业成就分析
        5.2.2 慕课学业过程分析
    5.3 公平视角的慕课知识传播广义效果分析
        5.3.1 慕课知识传播的机会公平分析
        5.3.2 慕课知识传播的过程公平分析
        5.3.3 慕课知识传播的结果公平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知识传播模式优化的慕课本土化发展对策
    6.1 持续激发慕课主客体活力
        6.1.1 慕课知识传播主客体现存问题
        6.1.2 我国慕课主客体活力激发措施
    6.2 强化慕课渠道内容联动
        6.2.1 知识传播渠道与内容的现存问题
        6.2.2 渠道与内容联动机制完善路径
    6.3 提升慕课知识传播效果
        6.3.1 慕课知识传播效果的现存问题
        6.3.2 促进慕课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建议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历史语境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平等追求
        一、历史变革与平等诉求
        二、思想基础与逻辑起点
    第二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感性理论谱系
        一、感性的遮蔽:淹没在理性和神性世界之中
        二、感性的解放:从异化劳动走向审美的王国
        三、感性的重建: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
        四、感性的分享:从等级秩序走向审美民主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审美的发生:微观生命的彰显
    第一节 从宏观到微观的构境
        一、歧义-异质性
        二、事件-症候性
        三、历史-断裂性
    第二节 从主体到生命的显现
        一、生命的桎梏
        二、生命的隐性构序
        三、生命的主体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审美的感受:可感物的分享
    第一节 治安-政治的逻辑
        一、治安及其问题
        二、政治及其价值
    第二节 可感性的分配
        一、感性的公共性
        二、感觉的分配
        三、不可见的可见
    第三节 艺术的美学体制
        一、艺术的美学体制的提出
        二、艺术的三种体制
        三、美学体制的价值
    第四节 艺术的走向与美学的命运
        一、艺术的自律与美学的神话
        二、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退场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泛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审美的民主化:感性分享领域
    第一节 文学的介入
        一、文学的无声性
        二、文学的介入性
        三、文学的政治性
    第二节 诗歌的僭越
        一、古典诗学模式
        二、马拉美的闯入
        三、僭越的品格
    第三节 影像的寓言
        一、平面的世界
        二、真实与虚幻
        三、表面与深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审美的介入:从批判到平等的建构
    第一节 审美的批判功能-审美现代性批判
        一、启蒙现代性的危机
        二、审美现代性的冲动
        三、批判艺术的迷途
    第二节 审美的沟通功能-审美的平等维度
        一、智识的平等
        二、知识的诗学
        三、解放的观众
    第三节 审美的建构功能-审美的政治功效
        一、美学的伦理转向
        二、对美学伦理转向的批判
        三、对美学的政治坚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核心概念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研究
    2.2 我国物理科学方法教学的思想史
    2.3 我国物理教材编写与教材分析的思想史
    2.4 思想史视角的汇交
    2.5 教科书框架与内容呈现的研究
第3章 科学方法教育的观念与实践疑难
    3.1 文化视域下的科学方法“有无”之争
    3.2 我国科学方法教育的“显隐”之争
    3.3 科学方法教学的实践之困
第4章 中外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现状研究
    4.1 教科书的选取及其分析标准
    4.2 我国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特征
    4.3 欧美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特征
    4.4 对比与启示
研究Ⅰ: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理论研究
    第5章 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基本理论
        5.1“科学方法”的历史与反思
        5.2“科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历史与反思
        5.3 科学方法与物理学科的关系
        5.4 教科书文本书写的理论探讨
    第6章 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分类理论
        6.1 科学方法类属的“逻辑”与“历史”维度
        6.2 科学方法类属的“学科-思维”维度
        6.3 科学方法类属的三维空间
        6.4“科学实践”视域下的科学方法类属
研究Ⅱ: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编写研究
    第7章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内容
        7.1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内容的两类参照
        7.2 三维空间理论下呈现科学方法的类群确定
        7.3 科学方法内容厘定的原则
        7.4 呈现内容Ⅰ:物理学科方法
        7.5 呈现内容Ⅱ:科学思维方法
    第8章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形式
        8.1 呈现科学方法的篇章形式:专节/置入/重构
        8.2 呈现科学方法的陈述模式:提示/分解/诠释
        8.3 呈现科学方法的分解陈述
    第9章 人教版新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方案
        9.1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原则
        9.2 对样章的意见征集与反馈
        9.3 呈现科学方法的整体规划
    第10章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单设专节”的编写
        10.1 专节“物理学的方法”编写
        10.2 编写说明
    第11章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系统置入”的编写
        11.1 系统置入物理学科方法的编写
        11.2 系统置入科学思维方法的编写
    第12章 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部分重构”的编写
        12.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重构
        12.2“机械能守恒定律”重构
        12.3“电场强度”重构
        12.4“楞次定律”重构
研究Ⅲ: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效果研究
    第13章 呈现科学方法的效果
        13.1 呈现效果检验的方法论与设计
        13.2 呈现科学方法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影响
        13.3 呈现科学方法对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影响
        13.4 呈现科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
第14章 综合讨论
    14.1 研究结论
    14.2 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8)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9)城市移民人居空间自组织机制下的“城中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说明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移民自组织人居研究述评
    2.1 移民自组织人居空间的相关理论溯源
        2.1.1 城市化与移民迁移理论
        2.1.2 社会分层、居住分异与社会资本理论
        2.1.3 政治经济学、空间权力与空间生产理论
        2.1.4 空间的文化表征理论
        2.1.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
        2.1.6 设计学(广义)理论
    2.2 移民自组织人居空间国内外研究述评
        2.2.1 居住与生活方式
        2.2.2 聚居空间类型
        2.2.3 空间与城乡二元制度
        2.2.4 自建、违建、空间生产
        2.2.5 租居需求
        2.2.6 非正规经济
        2.2.7 空间转型与改造
    2.3 研究趋势分析
        2.3.1 概念:从住房到人居
        2.3.2 视角:从问题到价值
        2.3.3 实践:从理想到现实
        2.3.4 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2.3.5 路径:从社会到空间
        2.3.6 方法:从定量到综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民人居空间的“自组织”演进
    3.1 人居空间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3.2 人居形态适配
        3.2.1 空间集约化
        3.2.2 形态结构化
    3.3 功能要素精细
        3.3.1 功能复合化
        3.3.2 管理精细化
    3.4 机理组织有序
        3.4.1 发展动态化
        3.4.2 聚落稳定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民自组织人居空间的案例研究
    4.1 杭州城西城中村案例
        4.1.1 屏峰村案例
        4.1.2 五联西苑案例
        4.1.3 城西三村案例比较研究
    4.2 武汉市大学城城中村案例
        4.2.1 大学城城中村发展概况
        4.2.2 政院新村案例
    4.3 其他自组织移民人居案例
        4.3.1 二元社区VS混合居住
        4.3.2 自建与占用案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民自组织人居空间城市融入绩效分析
    5.1“城市融入”内涵及其现实困境
        5.1.1 城市融入之内涵特征
        5.1.2 城市融入之居住困境
        5.1.3 不同人居形态之融入差异
    5.2 基于城市融入多维度的空间绩效考察
        5.2.1 经济维度:从局部到整体
        5.2.2 社会维度:从静态到动态
        5.2.3 文化维度:从线性到多元
    5.3 资本转换与生活策略
        5.3.1 宏观约束与微观能动
        5.3.2 资本转换与要素重构
        5.3.3 路径差异与时空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组织人居空间问题的再界定
    6.1 时.形.态:自组织人居认知误区
        6.1.1“城”与“村”:异质性空间认知
        6.1.2 租居:空间流动的困惑
        6.1.3 非正规、过时、低技术形态
        6.1.4 脏乱差:秩序认知图示
    6.2 问题困境
        6.2.1 系统关系割裂形成问题畸形循环
        6.2.2 空间分异与空间污名化的双重困境
        6.2.3 主体性消解下的理性悖论
    6.3 相关建构启示
        6.3.1 规律建构:渐进性、时序性、多义性
        6.3.2 机制协同:耦合性、整体性、协同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自组织人居空间的设计范式重构
    7.1 从城市到城市性:移民人居建构范式转向
        7.1.1 空间的“城市性”设计范式
        7.1.2 基于社会工程的“主动设计”
    7.2 从物到人:“主体性”回归
        7.2.1 主体维度下之空间“根性”
        7.2.2 建构环境的意义与主体回归
        7.2.3 自组织人居生成的主体间性
    7.3 从形态到时态:“在场性”建构智慧
        7.3.1 恋地情结VS时空穿梭
        7.3.2 空间-历时态VS空间-共时态
    7.4 从美学到伦理:人居美学困境与出路
        7.4.1 人居美学的登场与离场
        7.4.2 隐匿于设计的社会文化博弈
        7.4.3 美学生产逻辑与反遮蔽策略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不足
    后续研究展望
创新点
附录 1:图表来源
附录 2: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10)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残疾群体规模扩大
        二、残疾社会观念变迁
        三、残疾福利制度转型
        四、残疾福利供给困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中的残疾研究
        一、残疾概念的演进研究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理念演变研究
        三、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研究
    第二节 社会福利中的需要理论
        一、社会福利中需要涵义争论
        二、社会福利中需要类型争论
        三、需要满足的路径研究
    第三节 可行能力的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一、可行能力的理论起源
        二、可行能力的概念与理论发展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福利状态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性方法的选择
        二、定性方法中的资料收集
        三、定性方法中的资料分析与整合
        四、研究资料的信度与效度
        五、残疾人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需要
    第一节 残疾人政治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形式化的选举投票需要
        二、亟需表达与回应的利益诉求需要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隐约的社会参与强意识
        二、残疾人无奈消极的社会参与弱行动
    第三节 残疾人经济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公平就业环境建构的需要
        二、实用性的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需要
    第四节 残疾人心理建设需要
        一、待唤的残疾人心理求助需要
        二、残疾人专门心理援助体系建设的需要
    第五节 残疾人福利保障需要
        一、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实施的合理优化需要
        二、残疾人福利保障项目的扩展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供给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应然设计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的特点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实然运作
        一、残疾人福利提供体系构建梳理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现实运作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现实运作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困境与改革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困境剖析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分配基础两难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给付形式之惑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组织输送之困
        四、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导向偏差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改革论证
        一、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个性化走向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优势化导向
        三、残疾人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四、残疾人福利供给的生态性思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讨论:可行能力的扩展
    第一节 残疾人需要呈现与供给的家庭化
        一、残疾人需要呈现中的家庭元素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中的家庭元素
        三、残疾作为家庭事务的对话
    第二节 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扩展与残疾人需要满足
        一、中国人生活中的家庭概念
        二、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理论对话
        三、残疾人个体一家庭可行能力转化与需要满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供需困境剖析与改革走向
        四、可行能力的扩展讨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残疾人访谈概况表
    附录2 残疾人相关服务人员访谈概况表
    附录3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概况表
    附录4 残疾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1)
    附录5 残疾人服务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2)
    附录6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3)
    附录7 残疾人社会政策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重构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新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 [1]合法性视角下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以合成生物学为例[D]. 徐梦玲. 浙江大学, 2021
  • [2]电竞项目“英雄联盟”的青年亚文化建构研究[D]. 张郁瑶.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0)
  • [3]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4]山西省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 张雅俐. 山西大学, 2020(01)
  • [5]高等教育中的慕课知识传播模式研究[D]. 柴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D]. 岳凤.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7]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研究[D]. 胡扬洋. 首都师范大学, 2018(10)
  • [8]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城市移民人居空间自组织机制下的“城中村”研究[D]. 赵衡宇. 江南大学, 2017(12)
  • [10]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D]. 姚进忠.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现代职业体系下大学生知识结构重构的新框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