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数量比较

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数量比较

一、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的微生物数量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飞[1](2021)在《增温和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揭示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小麦对增温的响应,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实验站进行空间移位试验。试验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冬小麦全生育期进行全天增温,供试土壤为黑土、棕壤、风沙土、黄土、黄棕壤、紫色土、灰钙土、砂礓黑土、盐碱土、潮土、红壤和砖红壤等12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在小麦收获后测定小麦产量、品质和矿质元素等相关指标以及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基础养分。根据以上指标获得如下结果。1)与常温处理相比,增温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幅分别为19.11%、9.82%和5.35%。而对土壤速效氮无明显影响。增温使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显着增加了26.36%和13.96%,却使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着降低了8.57%和9.0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 H呈显着正相关;蔗糖酶、磷酸酶与土壤速效氮呈显着正相关;脲酶、过氧化氢酶与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2)增温使小麦株高、地上干重和产量显着提高了11.41%、28.28%和22.91%。增温对黄棕壤上生长的小麦株高影响最大,增幅为14.46%;影响最小的发生在盐碱土上,增幅为9.11%。增温处理下,生长在黄棕壤、风沙土、红壤、黄土、灰钙土和紫色土上的小麦地上干重和产量显着增加,却抑制了生长在黑土上的小麦地上干重和产量。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增温所导致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是小麦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3)增温使小麦籽粒N、P含量显着增加了20.75%和3.97%,却使小麦籽粒K含量显着降低了15.99%。增温显着提高了小麦秸秆N、P、K的含量,增幅分别为14.79%、69.33%和11.41%。增温能够明显改变小麦籽粒对微量矿质元素的吸收。增温显着促进了小麦籽粒对微量矿质元素Zn、Fe、Mn和Ca的吸收,其增幅分别为39.69%、21.87%、44.51%和14.75%。4)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21个评价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指标浓缩成6个主成分。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增温处理下的黑土的综合评价值(D值)最大,为0.750,说明增温条件下,黑土对提高小麦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有更大的潜力。通过对D值的聚类分析,可以将生长在不同处理、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小麦综合品质分成四类。通过对D值得研究表明增温对生长在潮土上的小麦综合品质有更大的提升效应,而对生长在砖红壤上的小麦综合品质的影响效果不佳。

高雅晓玲[2](2021)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粮食安全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了解在不同土壤中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增温的响应,本试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实验站进行空间移位试验,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大豆全育期进行增温,供试土壤为黑土、棕壤、盐碱土、风沙土、灰钙土、黄土、潮土、黄棕壤、砂礓黑土、红壤、紫色土和砖红壤共12种典型土壤。研究的内容为: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大豆氮磷钾利用效率、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籽粒中的矿质元素和粗蛋白含量。主要结论如下:(1)增温对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具有显着影响。就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言,增温显着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同时使酸性土壤黄棕壤、砂礓黑土和棕壤中的p H明显下降,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较对照下降了7%和10%。就土壤酶活性而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了21%,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42%。磷酸酶活性与p H呈显着负相关,与磷酸酶呈显着正相关;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p H呈显着正相关;碱解氮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呈显着正相关。增温后黄棕壤综合肥力提高最多,砖红壤综合肥力降低最多。(2)对养分吸收而言,增温提高了大豆氮磷钾的吸收量和籽粒钾含量,分别为35%、32%、33%和6%,但降低了氮磷钾在秸秆中的含量,分别为19%、27%和14%,籽粒中氮磷的含量也有所降低。对养分利用率而言,增温降低了单位氮、磷素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钾素的利用效率。(3)增温平均缩短了大豆的生育期6 d,加快发育进程,株高和单株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45 cm和7.62 g。黄棕壤、砂礓黑土和潮土中的大豆产量、生物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均有显着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数是影响大豆产量最直接的因素。增温使砂礓黑土和黄棕壤中大豆产量提高程度最大,分别为104%和80%,对黄土和红壤的产量提高程度最小,分别17%和8%。(4)增温对大豆的品质有显着影响。增温条件下大豆籽粒粗蛋白下降了2%,而籽粒矿质元素得以提高,Fe、Zn、Mn、Ca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9%、14%、14%和12%。增温条件下,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大豆籽粒蛋白质浓度分别下降3%和7%,且Zn、Mn和Ca含量也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稀释效应造成的。增温使灰钙土、黑土和黄土中大豆的综合品质提升较大,使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大豆的综合品质下降。综合分析表明增温条件下,黄棕壤、黑土、盐碱土、灰钙土、砂礓黑土和黄土的土壤肥力会得到提高,营养元素得到积累,从而使产量提高,矿质元素含量增加,但对籽粒蛋白含量有一定削弱,同时生长在黄棕壤和砂礓黑土中的大豆产量增幅过大,其矿质元素Zn、Mn和Ca含量有一定下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对增温的响应尚需进一步探讨,以便做出大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同时应综合分析增温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确保大豆在连续种植下优质高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陈露[3](2021)在《有机物料长期施用对紫色土氮磷形态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紫色土氮磷及有机质含量较低,施用有机物料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然而,哪种有机物料更适合培肥紫色土以及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后土壤中氮磷转化及微生物特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13年(2007–2019年)四川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化肥+猪粪(NPKM)、化肥+菌渣(NPKF)和化肥+绿肥(光叶苕子)(NPKG)处理,采用酸解有机氮法,磷化学连续浸提法,荧光微型板酶检测、磷脂脂肪酸以及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紫色土氮磷形态、微生物量氮磷、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参与氮磷转化酶活性和功能基因变化。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作物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土壤养分变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4种有机物料提高玉米和小麦产量,以菌渣、猪粪处理效果好,可分别显着提高玉米产量6.4%和8.0%、小麦产量12.9%和15.7%。猪粪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籽粒氮磷吸收量;菌渣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籽粒氮磷吸收量、茎叶氮钾吸收量及玉米叶和籽粒的磷吸收量。四种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影响中,菌渣处理效果好,其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有机碳含量从6.95 g/kg提升到9.12±1.06 g/kg,速效磷含量从6.87 mg/kg提升到12.26±2.23 mg/kg。与单施化肥相比,菌渣、绿肥处理显着降低土壤p H,而秸秆、猪粪处理无显着影响。(2)土壤氮磷形态变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4种有机物料提高土壤酸解总氮含量以及酸解氨态氮和酸解氨基糖氮占全氮比值,降低非酸解氮占全氮比值;提高土壤活性磷、中等活性磷占总磷组分比值,降低土壤稳定性磷占总磷组分比值,从而增加土壤氮磷有效性。以菌渣处理对提高紫色土供氮、供磷潜力的效果最好。(3)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变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4种有机物料均显着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猪粪、菌渣和绿肥处理提高微生物量磷含量。施用有机物料处理的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磷酸酶活性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菌渣处理还显着提高参与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秸秆、猪粪和菌渣处理下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菌渣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指数最高。(4)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参与氮磷循环功能基因变化。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4种有机物料显着增加土壤总磷脂脂肪酸含量18.3%–61.1%。菌渣、绿肥处理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增加G+菌相对丰度和G+/G-比值。此外,硝化、反硝化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过程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在有机物料处理增加(菌渣处理最大),与土壤有机碳具有显着正相关系;硝化、反硝化过程功能基因相对丰度与土壤p H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磷缺乏调控、磷吸收转运及无机磷增溶和有机磷矿化过程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在菌渣、绿肥处理显着增加,同样与土壤p H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磷吸收转运及磷缺乏调控过程功能基因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机碳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有机物料可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氮磷有效性,促进紫色土氮磷循环,土壤p H和有机碳在土壤氮磷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菌渣与化肥配施是紫色土最为理想的施肥方式,可提高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量,促进紫色土氮磷转化,有利于紫色土土壤质量提升。

王琳[4](2021)在《农田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估算》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生物炭固碳是一种耦合了生物炭碳捕获和土壤藏碳的新型固碳技术,主要包含生物炭的生产固碳、土壤温室气体减排和增加植物碳汇等多个方面。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增减排的影响与生物炭、土壤性质和农业过程等密切相关,迄今不同农业过程对生物炭发挥土壤增减排作用的影响仍存争议。为此,本文探究了不同氮施加量和田间老化对生物炭诱导的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增减排的影响;估算了我国农田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潜力,以及生物炭引发的土壤增减排对生物炭本身固碳潜力的贡献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增减排作用随氮肥施加量不同而变化(P<0.05)。当氮肥施加量较低时(50 mg N/kg),生物炭显着增加土壤CO2和N2O排放(P<0.01);当氮肥施加量较高时(450 mg N/kg),生物炭对土壤CO2增排减弱,并显着减少N2O排放(P<0.01)。当氮施加量较低时,土壤N2O主要来源于硝化作用,生物炭的不稳定组分促进微生物硝化作用促使N2O增排、促进微生物化学异养等作用促使CO2增排;当氮施加量较高时,土壤N2O主要来源于反硝化作用,生物炭主要通过对氮素的吸附保护来抑制反硝化,促使N2O减排。(2)田间老化使生物炭表面积累矿物质,形成有机-矿物复合体,从而增强颗粒物理稳定性(如机械强度),显着减少土壤CO2和N2O排放。SEM-EDS,XRD和FTIR等观测表明,田间老化后,生物炭表层矿物质含量显着提高,含氧官能团增多;颗粒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较老化前均显着提高(P<0.01)。田间老化使生物炭物理稳定性增强,减弱了碎片组分的释放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增强固碳减排潜力。(3)农田土壤生物炭的固碳潜力主要由每年可生产生物炭的生物质质量决定,受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较小(约占3%)。保守估算,若从五大类生物质(农业秸秆、林业废物、家禽粪便、污泥及藻类)生产生物炭,我国每年可固定约2.9±0.4亿吨碳(折合减排10.5±1.5亿吨CO2)。将这些生物炭施入我国农田固碳(按1~2%添加量),土壤二氧化碳年排放当量(CO2e=CO2+25 CH4+298 N2O)可减少仅约0.35±1.09亿吨,贡献较小。

任凤玲[5](2021)在《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文中提出农田土壤有机碳(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并与粮食高产稳产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我国农田不同施肥下SOC的时空差异特征及不同因素对SOC影响程度,仍是我国农田SOC循环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另外SOC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SOC组分结构和性质不同,其对SOC固定贡献率也存在差异。研究SOC组分的变化有利于明确农田SOC的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基于对己发表文献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数据的整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多点位的数据库综合分析,明确施肥对我国典型农田SOC含量变化的影响和固碳效率。与不施肥(C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31%±12%(95%置信区间,CI)和18%±2%。与施化肥处理(NP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29%±13%和9%±3%。此外,与CK和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后SOC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23~0.26和0.18~0.19 g kg-1 yr-1。(2)通过不同地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下SOC的区域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并且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与初始SOC含量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有机肥(M)处理下SOC含量分别提高了24~68%和24~74%。东北和西北地区,长期NPKM处理下的SOC含量最最高。起始SOC含量、容重、土壤全氮、土壤p H和气候是影响我国农田SOC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东北地区施用有机肥;西北地区NPKM配合施用;华北地区施用有机肥;南方地区有一些试验点SOC组分已经出现饱,因此南方地区需要适度施用有机肥。(3)通过多点位试验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土壤质地和试验年限条件下SOC组分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并阐明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SOC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相比CK处理,施肥能够提高SOC及其组分含量,但是施用NPK对矿物结合有机碳(MOC)无显着影响。总的来讲,NPKM处理对SOC组分的提升效果较好,且不同SOC组分增加幅度表现为:粗颗粒有机碳(cf POC),115%;游离颗粒有机碳(ff POC),85%;微团聚体颗粒有机碳(i POC),121%和MOC(26%)。cf POC和i POC是影响SOC变化的主要SOC组分。(4)通过我国典型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在更深层次上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SOC固定的保护机制。相比CK处理,施用NPK之后c POC和i POC提高幅度最大;施用NPKM之后物理保护有机碳库提高幅度最大。NPKM主要提高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粗颗粒有机碳组分和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组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与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和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SOC主要保护机制存在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有机碳主要保护机制: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为未保护和物理保护;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为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机制。未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外界碳投入量、起始SOC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而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土壤的化学性质以及粘粉粒含量的影响。系统开展了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固碳特征与驱动因素及其稳定机制研究,结果对于预测预警农田SOC的演变态势和提出SOC提升技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喻科凡[6](2021)在《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生长、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土壤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适宜的供水追肥模式的影响,于2019年5~8月(S)和10~12月(A)采用红壤(R)与紫色土(P)进行了两季盆栽试验,设计4种供水模式(-5 k Pa压力势差作物主动汲水,p1;-10 k Pa压力势差作物主动汲水,p2;60%~80%相对含水量模拟滴灌,a1;60%~70%相对含水量模拟滴灌,a2)、3种追钾模式(习惯浇施100%钾,t1;习惯浇施75%钾,t2;水肥一体化75%钾,f2)。第一季试验在两种土壤上同时进行,共计10个处理(SRp1t1、SRp1f2、SRp2t1、SRp2f2、SRa1t1、SPp1t1、SPp1f2、SPp2t1、SPp2f2、SPa1t1)。第二季试验只在红壤上进行,共6个处理(ARp1t1、ARp1f2、ARp2t1、ARp2f2、ARa2t1、ARa2t2)。通过观测烤烟的灌水量、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平衡等,探究了不同供水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养分吸收以及对土壤养分分布、养分平衡的影响。主要结论与结果如下:(1)供水模式对烤烟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明显影响,其作用效果受土壤和气候季节的影响。相比模拟滴灌,压力势差作物主动汲水(P-CIDW)可降低烤烟耗水量7.5%~83.2%、提高WUE 5.1%~30.2%。第一季试验中,供水方式均为-10 k Pa P-CIDW时,红壤上的耗水量与WUE要低于紫色土。红壤上的第二季试验比第一季试验更有利于提高烤烟的WUE。(2)供水、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影响明显,其作用效果受土壤与气候季节的影响。红壤上的第一季试验中模拟滴灌比P-CIDW更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提高各器官干重和养分的吸收量。第二季试验中,-5 k Pa P-CIDW水肥一体化75%钾比模拟滴灌更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根部的干重及养分吸收量,但不显着地降低了叶和茎干重;供水方式同为P-CIDW时,-5 k Pa比-10 k Pa更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烤烟的叶干重及叶片养分吸收量,水肥一体化75%钾比习惯浇施100%钾更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根部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紫色土上第一季试验中,模拟滴灌比P-CIDW更有利于烤烟叶片的生长发育及叶和根的干物质积累;供水方法同为P-CIDW时,-5 k Pa比-10 k Pa更有利于提高叶部的干重及养分吸收量。(3)供水、追肥模式对烤烟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影响显着。伸根期与成熟期时,模拟滴灌下烤烟的Pn、Gs、Ci和Tr表现为追施100%钾>追施75%钾;P-CIDW下,水肥一体化75%钾的Pn、Gs和Tr均高于习惯浇施100%钾,-5 k Pa的Pn、Gs、Tr均高于-10 k Pa;与模拟滴灌相比,-5 k Pa P-CIDW水肥一体化75%钾能提高烤烟的Pn。旺长期时,模拟滴灌的Pn、Gs、Ci、Tr均高于P-CIDW。(4)供水、追肥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分布及养分平衡的影响显着,其作用效果受土壤与气候季节的影响。第二季试验中,相比模拟滴灌,P-CIDW显着地提高了0~5 cm土层的水解性氮含量;P-CIDW下,习惯浇施100%钾处理的0~5 cm土层速效钾、缓效钾及酸溶性钾以及养分在土层间的变异性显着地高于水肥一体化75%钾处理。两季试验均表明,P-CIDW下,水肥一体化75%钾比习惯浇施100%钾更有利于维持土壤钾素养分的收支平衡。第一季试验中,红壤下模拟滴灌的养分平衡状况要远好于P-CIDW,但紫色土下二者差异较小。红壤上的第二季试验中,模拟滴灌土壤氮素养分的平衡状况显着优于P-CIDW,但P-CIDW水肥一体化处理钾素的养分平衡状况要优于模拟滴灌。

林春英[7](2021)在《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高寒沼泽湿地因其气候寒冷,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此长期积累数量巨大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速度加快,逐渐向高寒草甸演替,且有机碳减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意味着土壤有机碳逐步消失,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温室气体会导致气温上升。土壤有机碳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评价湿地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碳氮循环中作用重要。冻融丘作为高寒沼泽湿地的一种特征,是以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主高出积水区的草丘。冻融丘之间的低洼地称为丘间,优势种为苔草(Carex moorcroftii)。本研究选取黄河源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高寒沼泽湿地样地作为高寒沼泽湿地与外围退化区作为试验地,研究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有机碳、总氮、有机碳组分、腐殖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并设置人工补播措施,判断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等。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0~30 cm是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和总氮主要分布区,有机碳和总氮呈正相关关系。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总氮、碳氮贮量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且冻融丘的下降速度较丘间快。有机碳、总氮、有机碳贮量和氮贮量与冻融丘的数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冻融丘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冻融丘的数量和大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及贮量具有指示性。2.高寒沼泽湿地剖面(0~200 cm)土壤有机碳、氮总量大小关系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氮呈正相关(P<0.05),随着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总氮对土壤水分更加敏感;微地形与湿地退化程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紧密联系,尤其对表层的贡献更大。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具有指示性。3.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冻融丘在0~10 cm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为32.46~160.22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94.83%~97.76%,是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着减少(P<0.05),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有机碳与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呈显着相关,各组分之间也呈显着相关(P<0.01)。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4.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胡敏素和胡敏酸未退化与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中,HA/FA均大于1,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较高,且冻融丘0~10 cm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呈下降趋势,未退化和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下降,土壤腐殖化的程度下降。冻融丘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木糖苷酶(BXYL)、α-1,4-葡萄糖苷酶(αG)、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素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酸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丘间酶活性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对土壤胡敏素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土壤含水量、总氮与土壤腐殖质正相关,说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限制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主要因子,在高寒沼泽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水分和氮肥的补充。5.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着;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6.经过主成分分析,轻度退化丘间和重度退化的土壤指标值相似度高,土壤情况相近;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植被指标值相似度高,植被情况相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演替的过程,土壤含水量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关键影响因子,气候变暖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最重要的原因,微地形的间接作用加速了研究区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7.通过播种、施肥、施肥+播种,退化高寒沼泽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等均呈现增加趋势,说明播种和施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而施肥+播种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角度出发,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播种较适合播种量3 g/m2+施肥量30 g/m2。播种、施肥、施肥+播种使退化的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施肥后呈减少趋势。通过综合判断,人工补播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土壤性质得到改良,能够显着抑制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陈杨[8](2021)在《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为探讨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生态效应,探索适宜植被修复模式,选择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Ⅰ)、乔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Ⅱ)、纯林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Ⅲ)、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Ⅳ)、乔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Ⅴ)、草地修复模式(CK)共六种模式,测定小气候因子、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等指标,比较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与植被因子、小气候、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如下:1、调节小气候方面,灌草和乔灌草植被修复模式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防护型修复模式显着降低林内空气温度,景观型在调节昼夜温差方面效果显着;乔灌草防护型(Ⅱ)和景观型模式(Ⅳ、Ⅴ)下的空气湿度较舒适。2、土壤物理性质方面,各植被修复模式对于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方面效果不显着,需要进一步长期研究。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方面,乔灌草防护型(Ⅱ)的效果最好,整体上防护型优于景观型。3、土壤化学性质的整体改良效果较好,各修复模式均大于草地修复模式(CK)。同一土层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乔灌草景观型(Ⅴ)>纯林防护型(Ⅲ)>CK。4、人工辅助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磷酸酶活性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对蛋白酶活性调节作用不显着。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防护型(Ⅰ)>纯林防护型(Ⅲ)>草地恢复模式(CK)。5、不同模式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总量由高到低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纯林防护型(Ⅲ)>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草地恢复模式(CK)。防护型修复模式的微生物数量显着高于景观型,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效果明显。6、土壤呼吸与气温有关,在夏季时较高,而冬季最低。以灌草景观型(Ⅳ)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强,其草本生物量最大,没有高大乔木遮挡,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多,使样地内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繁盛,微生物和根系呼吸活跃,因而土壤呼吸速率比其他模式强。综合评价得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为:乔灌草防护型模式(Ⅱ)>灌草防护型模式(Ⅰ)>纯林防护型模式(Ⅲ)>乔灌草景观型模式(Ⅴ)>灌草景观型模式(Ⅳ)>草地模式(CK)。与自然恢复的草地模式相比,各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均较高,且防护型模式整体上优于景观型模式。

许欢欢[9](2021)在《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作物农田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排放源。近年来,为提高作物产量,大量施用氮(N)素化肥,但作物N肥利用率(NUE)仅为30%左右,农田土壤N盈余导致N2O排放大幅增加。如何减缓农田N2O排放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由于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管理措施等差异,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本文以Meta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施用有机肥对粮食作物农田N2O排放和NUE的影响及其主要调控因子。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玉米”、“maize”、“小麦”、“wheat”、“水稻”、“rice”为关键词,中国知网、谷歌学术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搜集。从2006年以来我国已发表的有关N2O排放的文献中,筛选出目标文献105篇和有效数据628个,定量评价不同气候(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气候类型)、土壤性质(质地类型、p H、总N、有机碳含量)、管理措施(作物种类、有机肥类型、灌溉方式)等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由于Meta分析所涉及的研究多为1~3年的短期施肥试验,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因此,选取渭河冲积平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田间观测,作物体系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设置不施肥对照(CK)、全化肥(NPK)、秸秆+化肥(NPKS)、牛粪+化肥(NPKM)四个处理,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对N2O排放和作物产量进行观测,阐明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对N2O排放和NUE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表明:(1)施肥农田N2O排放量、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与施N量均无显着相关性;施肥农田NUE与施N量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13,P<0.01)。(2)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0.23,P<0.01)。(3)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的气候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作物产量和NUE显着增加。土壤(p H>7.3)和全N为0.5~2 g·kg-1、土壤有机碳<10 g·kg-1的土壤施用有机肥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减少、NUE显着增加。(4)施用粪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5)小麦、玉米施用有机肥显着减少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水稻田施用有机肥对N2O排放系数、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作物产量和NUE均无显着影响。(6)采用分次施肥(基肥、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而一次性施肥方式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提高作物产量和NUE。漫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长期定位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N2O排放季节变化波动较大,排放高峰[最高峰值163 g·(hm2·d)-1]均出现在施肥后。土壤湿度、铵态氮含量为各处理全年观测期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CK、NPK、NPKS、NPKM处理的N2O年排放量分别为1.05、2.61、2.93、2.75 kg·hm-2。(3)各处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为0.16~0.19 g·kg-1。与NPK相比,NPKM减少了单位产量N2O排放量。(4)各处理作物产量和NUE分别为13.0~17.6 t·hm-2和20.8%~29.4%,秸秆还田和施用牛粪均提高作物产量和NUE。(5)渭河冲积平原施肥处理冬小麦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无显着相关性,夏玉米季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NUE呈显着负线性相关(r2=71;P<0.01)。综上所述,年均降雨量为750~1000 mm、年均温度为15~20℃、碱性和土壤N含量、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下,有机肥兼具降低N2O排放和提高作物NUE的显着效果。在旱地作物中一次性施用粪肥是较为理想的农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N2O减排的有效措施。

林美芬,郑毅,王晓彤,许旭萍,王维奇[10](2021)在《富炭硅肥对水稻土铁还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究富炭硅肥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相对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及3种不同剂量(300,600和900kg/hm2)富炭硅肥施加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富炭硅肥有助于土壤铁还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其中600kg/hm2施加处理对铁还原菌的生长影响最为显着(P<0.05).由Shannon指数可知,3种施加处理均使晚稻拔节期土壤铁还原菌多样性有所下降,以300kg/hm2施加处理组多样性指数降低最为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了29.4%.在早、晚稻拔节期土壤中共鉴定出5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占比之和平均高达95%以上,是稻田土壤中的优势菌门.施加富炭硅肥后,早稻拔节期土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显着提高(P<0.05),而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则有所降低.此外,环境因子与稻田土壤铁还原菌的相对丰度具有相关性,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值呈显着正相关(P<0.05),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与土壤温度(ST)呈显着正相关(P<0.05).

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的微生物数量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的微生物数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增温和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1 增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2 土壤类型对小麦的影响
        1.2.3 增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4 增温对小麦养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增温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2 增温和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3.3 增温和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3.4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的综合评价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增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1 增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2 增温对土壤p H的影响
        3.1.3 增温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2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1 增温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2.2 增温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3.2.3 增温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3.2.4 增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3.3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增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2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小麦生长的影响
    4.1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4.2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冬小麦地上干重的影响
        4.2.1 增温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茎干重的影响
        4.2.2 增温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叶鞘干重的影响
        4.2.3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叶片干重的影响
        4.2.4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穗干重的影响
        4.2.5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地上干重的影响
        4.2.6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地上部分影响的方差分析
    4.3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3.1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麦穗数的影响
        4.3.2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4.3.3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4.3.4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产量的影响
    4.4 产量与产量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5.1 冬小麦株高受增温和土壤类型的调控
        4.5.2 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对增温和土壤类型的适应
        4.5.3 小麦产量对增温的响应因土壤类型而不同
    4.6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对小麦植株体内养分的影响
    5.1 增温对小麦植株体内N含量的影响
        5.1.1 增温对小麦籽粒N含量的影响
        5.1.2 增温对小麦秸秆N含量的影响
        5.1.3 增温对小麦N吸收总量的影响
    5.2 增温对小麦植株体内P含量的影响
        5.2.1 增温对小麦籽粒P含量的影响
        5.2.2 增温对小麦秸秆P含量的影响
        5.2.3 增温对小麦P吸收总量的影响
    5.3 增温对小麦植株体内K含量的影响
        5.3.1 增温对小麦籽粒K含量的影响
        5.3.2 增温对小麦秸秆K含量的影响
        5.3.3 增温对小麦K吸收总量的影响
    5.4 增温对小麦籽粒微量矿质元素的影响
        5.4.1 增温对小麦籽粒Mn含量的影响
        5.4.2 增温对小麦籽粒Fe含量的影响
        5.4.3 增温对小麦籽粒Zn含量的影响
        5.4.4 增温对小麦籽粒Ca含量的影响
        5.4.5 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的关系
    5.5 增温对小麦籽粒养分的变化分析
    5.6 讨论
        5.6.1 小麦N、P、K养分吸收量受温度和土壤类型的调控
        5.6.2 小麦微量矿质元素对增温和土壤类型的适应
    5.7 小结
第六章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小麦影响的降维研究
    6.1 最优化的处理方式筛选
    6.2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的综合评价
        6.2.1 隶属函数分析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综合评价
        6.2.4 聚类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1.1 增温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1.2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小麦生长的影响
        7.1.3 增温对小麦植株体内养分的影响
        7.1.4 增温对生长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小麦的综合评价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增温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1.2.2 增温对作物生育进程的影响
        1.2.3 增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增温对作物籽粒品质的影响
        1.2.5 土壤类型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不足之处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材料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供试土壤所属地区气候特征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设计
        2.2.2 增温装置及效果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取样时期及方法
        2.3.2 植物测定指标与方法
        2.3.3 土壤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3.1 增温对土壤pH的影响
    3.2 增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 增温对土壤速效元素的影响
        3.3.1 增温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3.3.2 增温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3.3 增温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4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增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2 增温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
        3.4.3 增温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3.4.4 增温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3.5 土壤肥力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
        3.5.1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3.5.2 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3.6 讨论与小结
        3.6.1 讨论
        3.6.2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N吸收的影响
        4.1.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N的影响
        4.1.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N影响
        4.1.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N生物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P吸收的影响
        4.2.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P的影响
        4.2.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P的影响
        4.2.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P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K吸收的影响
        4.3.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秸秆K的影响
        4.3.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籽粒K的影响
        4.3.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K利用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5.1 增温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
    5.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株高的影响
    5.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荚数构成的影响
        5.3.1 总荚数
        5.3.2 每荚粒数
    5.4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4.1 地上生物量
        5.4.2 产量
        5.4.3 单株粒数
        5.4.4 百粒重
        5.4.5 籽粒与茎秆比
        5.4.6 秕粒率
    5.5 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5.6 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第六章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6.1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粗蛋白的影响
    6.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籽粒矿质元素的影响
        6.2.1 增温对大豆籽粒Fe含量的影响
        6.2.2 增温对大豆籽粒Zn含量的影响
        6.2.3 增温对大豆籽粒Mn含量的影响
        6.2.4 增温对大豆籽粒Ca含量的影响
    6.3 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增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7.1.2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7.1.3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7.1.4 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
    7.2 本文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7.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有机物料长期施用对紫色土氮磷形态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2 施肥对土壤氮形态变化的影响
        1.2.3 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1.2.4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1.2.5 施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6 施肥对参与氮、磷循环功能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1.3.1 研究契机
        1.3.2 研究内容
        1.3.3 总体思路
第二章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下作物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作物产量
        2.2.2 作物养分吸收量
        2.2.3 土壤养分
    2.3 讨论
        2.3.1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2.3.2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下紫色土氮磷形态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组分
        3.2.2 磷组分
    3.3 讨论
        3.3.1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氮组分影响
        3.3.2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磷组分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下紫色土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生物量
        4.2.2 土壤酶活性
    4.3 讨论
        4.3.1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4.3.2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紫色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 氮磷循环功能基因数据库整理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微生物群落结构
        5.2.2 氮循环
        5.2.3 磷循环
    5.3 讨论
        5.3.1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3.2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参与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5.3.3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参与磷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农田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研究概述
    1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过程
        1.1 生物炭碳捕获技术
        1.2 土壤-生物炭藏碳过程
        1.3 土壤-生物炭减排过程
        1.4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潜力
    2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影响因素
        2.1 生物炭性质
        2.2 土壤性质
        2.3 农业措施及自然变化
    3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机制
        3.1 土壤-生物炭界面过程
        3.2 土壤-生物炭温室气体增减排过程
    4 存在问题
    5 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二章 生物炭引发土壤CO_2和N_2O增减排的碳氮耦合机制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及装置
        1.2 分析检测方法
        1.3 土柱试验设置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氮施加量下生物炭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2.2 不同氮施加量下生物炭对土壤CO_2和N_2O增减排的机制
    3 小结
第三章 田间老化对土壤-生物炭体系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2 分析检测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田间老化前后生物炭结构与性质变化
        2.2 田间老化前后生物炭对土壤CO_2或N_2O排放影响分析
    3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农田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潜力估算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及装置
        1.2 分析检测方法
        1.3 土柱试验
    2 文献统计部分
        2.1 数据获取
        2.2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
    3 结果与讨论
        3.1 我国生产生物炭年固碳减排潜力
        3.2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3 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调控
    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其它论文
附录

(5)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进展
        1.2.1 物理方法分组
        1.2.2 化学方法分组
        1.2.3 生物学方法分组
    1.3 土壤有机碳固定的驱动因素
        1.3.1 气候
        1.3.2 土壤理化性质
        1.3.3 土地利用方式
        1.3.4 施肥
    1.4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
        1.4.1 物理稳定机制
        1.4.2 化学稳定机制
        1.4.3 生物化学保护机制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2.1.2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2.1.3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2.1.4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2.2 技术路线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目标
第三章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效应大小指数的选择
        3.2.3 数据分析
        3.2.4 整合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和固碳效率
        3.3.2 不同条件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2 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
        3.4.3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述
        4.2.2 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计算方法
        4.2.3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速率计算方法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特征
        4.3.2 影响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4.4 讨论
        4.4.1 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空间异质性
        4.4.2 影响长期不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影响长期施用化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4 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5 影响长期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土壤取样
        5.2.3 土壤有机碳分组
        5.2.4 二氧化碳排放
        5.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5.3.2 不同条件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的响应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有机碳固碳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5.3.4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4 讨论
        5.4.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5.4.2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典型长期试验点概况
        6.2.2 实验设计
        6.2.3 土壤取样
        6.2.4 土壤有机碳分组
        6.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6.2.6 外源碳输入量计算方法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与外源碳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6.3.2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6.3.3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6.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之间的关系
        6.3.5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6)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生长、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压力势差-作物主动汲水技术研究进展
        1.2.2 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1.2.3 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1.2.4 水肥供应模式对土壤养分分布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4.2 蒸发量的测定
        2.4.3 灌水量的计算
        2.4.4 烤烟耗水量的计算
        2.4.5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4.6 烤烟农艺性状的测定
        2.4.7 光合作用的测定
        2.4.8 烟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测定
        2.4.9 养分吸收量的计算
        2.4.10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2.4.11 土层间养分变异系数的计算
        2.4.12 土壤养分输出量、表观盈亏量及表观平衡系数的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灌水量
        3.1.1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日灌水量
        3.1.2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累计灌水量
    3.2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
    3.3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3.4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5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农艺性状
    3.6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光合作用
    3.7 讨论
        3.7.1 不同土壤下供水方式对灌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7.2 供水施肥模式对烤烟生长与干物质量的影响
        3.7.3 供水施肥对烤烟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养分吸收、土壤养分分布和养分平衡的影响
    4.1 不同供水施肥的烤烟养分含量与吸收量
    4.2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
    4.3 不同供水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平衡
    4.4 讨论
        4.4.1 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养分含量及吸收量的影响
        4.4.2 水肥供应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养分分布和养分平衡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研究
        1.1.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研究
        1.1.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腐殖质及酶活性研究
        1.1.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1.1.5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补播的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1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研究进展
        1.2.2 土壤有机碳组分
        1.2.3 土壤腐殖质变化研究
        1.2.4 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研究
        2.1.2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2.1.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2.1.4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2.1.5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2.1.6 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碳氮恢复效果比较
    2.2 研究目标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3.1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碳变化对不同退化响应问题
        2.3.2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冻融丘的数量、大小与有机碳和总氮的相关性问题
        2.3.3 解决微地形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影响问题
        2.3.4 解决人工补播后植被恢复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变化趋势问题
    2.4 研究方法
        2.4.1 技术路线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和贮量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3.2.2 样地布置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高寒沼泽湿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变化
        3.3.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3.3.3 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相关分析
        3.3.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氮贮量分布特征
        3.3.5 冻融丘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碳氮贮量相关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布特征
        3.4.2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布影响
        3.4.3 气候变化对高寒沼泽湿地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碳氮剖面分布特征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4.2.2 样地布置
        4.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4.2.4 微地形的确定
        4.2.5 数据分析与整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分析
        4.3.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总氮变化分析
        4.3.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有机碳、氮和含水量的关系
        4.3.4 土壤碳、氮和土壤含水量对湿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4.3.5 微地形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影响因子
        4.4.2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的间接影响
        4.4.3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技术初步探讨
    4.5 小结
第5章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样采集
        5.2.2 土壤指标测定
        5.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5.3.2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
        5.3.3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关系
        5.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4.1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4.2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占比的影响
        5.4.3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样采集
        6.2.2 土壤指标测定
        6.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碳变化特征
        6.3.2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6.3.3 土壤腐殖质与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变化
        6.4.2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土样采集
        7.2.2 测定方法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特征
        7.3.2 样品中所含OTU数目分析
        7.3.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
        7.3.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7.3.5 微生物网络分析
        7.3.6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7.3.7 植被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7.4 讨论
        7.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7.4.2 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3 植被对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5 小结
第8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指标选取
        8.2.2 数据分析
    8.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植被和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8.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分析
    8.5 讨论
        8.5.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和植被变化
        8.5.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
    8.6 小结
第9章 人工补播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9.1 引言
    9.2 样地选择与设计
    9.3 植物和土壤指标的测定
        9.3.1 植物指标测定
        9.3.2 植物群落重要值
        9.3.3 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
        9.3.4 土壤指标测定
    9.4 数据处理
    9.5 结果与分析
        9.5.1 人工播种配置样区群落物种组成
        9.5.2 人工补播配置下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9.5.3 人工补播配置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9.6 讨论
        9.6.1 人工补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9.6.2 人工补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9.7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研究进展
        1.1.2 植被修复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土壤条件
        2.1.3 样地设置
    2.2 草本植物调查
    2.3 土壤调查
    2.4 小气候观测
    2.5 数据计算
    2.6 评价方法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3.1.1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3.1.2 空气温度
        3.1.3 空气湿度
    3.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3.2.2 土壤含水量
        3.2.3 土壤温度
    3.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土壤pH、电导率
        3.3.2 土壤有机质
        3.3.3 土壤氮含量
        3.3.4 土壤磷含量
        3.3.5 土壤钾含量
    3.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4.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3.4.2 土壤微生物数量
    3.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土壤脲酶活性
        3.5.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3.5.3 土壤磷酸酶活性
        3.5.4 土壤蔗糖酶活性
        3.5.5 土壤蛋白酶活性
    3.6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3.7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草本植被的影响
    3.8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3.8.1 相关性分析
        3.8.2 主成分分析
        3.8.3 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4.2 改良土壤质量的效果
        4.2.1 持水功能
        4.2.2 提升养分作用
        4.2.3 改善土壤生物学效应
        4.2.3.1 土壤酶活性
        4.2.3.2 土壤微生物
        4.2.4 土壤呼吸效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项目

(9)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N_2O产生机理
        1.2.2 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因素
        1.2.3 氮肥利用率
        1.2.4 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
        1.2.5 Meta分析在N_2O排放研究中的应用
    1.3 主要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文献数据收集
    2.2 数据计算
    2.3 数据分析
    2.4 试验田概况
    2.5 试验设计
    2.6 测定项目及方法
    2.7 参数计算
    2.8 统计方法
第三章 Meta分析施用有机肥农田对N_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田N_2O排放
        3.2.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
        3.2.3 气候因素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2.4 土壤性质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2.5 管理措施对N_2O排放、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N_2O排放与施N量的关系
        3.3.2 施肥农田氮肥利用率及其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3.3.3 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因子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农田N_2O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土壤温度与WFPS
        4.2.2 土壤无机N含量
        4.2.3 土壤DOC含量
        4.2.4 N_2O排放通量
        4.2.5 N_2O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系数
        4.2.6 作物产量和单位产量N_2O排放量、氮肥利用率
    4.3 讨论
        4.3.1 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4.3.2 施用牛粪对N_2O排放的影响
        4.3.3 秸秆还田对N_2O排放的影响
        4.3.4 秸秆和牛粪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3.5 N_2O排放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Meta分析搜集施肥农田N_2O排放监测数据汇总
附录 B Meta分析所搜集文献汇总
致谢
个人简历

(10)富炭硅肥对水稻土铁还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施加物与施加方式
    1.3 试验时间与土壤样品的采集
    1.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
    1.5 土壤铁还原菌数量的测定——最大或然数法
    1.6 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组成分析
        1.6.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1.6.2 PCR产物的混样与纯化
        1.6.3 文库构建与上机测序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数量的影响
    2.3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多样性的影响
    2.4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OTU分布的影响
    2.5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2.5.1 稻田土壤门水平的铁还原菌群落组成
        2.5.2 稻田土壤属水平的铁还原菌群落组成
    2.6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属水平分布的影响
    2.7 富炭硅肥施加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结构主成分的影响
    2.8 稻田土壤环境因子与铁还原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2.8.1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8.2 CCA分析
3 讨论
    3.1 富炭硅肥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数量的影响
    3.2 富炭硅肥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多样性的影响
    3.3 富炭硅肥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4 富炭硅肥施加处理条件下稻田土壤铁还原菌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5 富炭硅肥施加处理对稻田土壤的综合影响
4 结论

四、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的微生物数量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增温和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赵红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对增温的响应[D]. 高雅晓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有机物料长期施用对紫色土氮磷形态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 陈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农田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影响因素及潜力估算[D]. 王琳. 浙江大学, 2021
  • [5]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D]. 任凤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水肥供应模式对烤烟生长、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D]. 喻科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7]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D]. 林春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8]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陈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施用有机肥对农田N2O排放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Meta分析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D]. 许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富炭硅肥对水稻土铁还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 林美芬,郑毅,王晓彤,许旭萍,王维奇.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4)

标签:;  ;  ;  ;  ;  

不同气候条件下紫色土微生物数量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