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地区小麦病虫害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运城地区小麦病虫害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一、运城地区小麦病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雪[1](2021)在《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已经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研究玉米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反馈机制,对玉米种植区域规划和增产稳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同时,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是确定玉米产量差和量化气候资源对玉米生产影响的关键指标。探究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关系,将为合理制定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玉米产量和生产潜力变化,寻求减小玉米产量差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和构建了 1988~2017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主产区内121个站的春-夏玉米产量的统计回归模型;其次,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对春、夏玉米的影响;最后,基于光温逐级订正模型,探索了光温驱动下气候资源对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论文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解释玉米产量变化方面的表现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尤其是立方项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交叉项。根据气象要素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春玉米产量对降水(Pre)、日照时数(Sun)和相对空气湿度(Hum)更敏感,夏玉米产量对Pre和温度更敏感。气象要素对春-夏玉米单产变化的影响程度为:Pre>Hum>Sun>Tmin>Tmax>Tave。湿冷气候和湿热气候对玉米产量都有积极影响,尤其是湿冷气候。但是,干冷气候和干热气候都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干热气候。气候变化分别解释了春玉米单产变化的5.8~87.6%和夏玉米单产变化的6.6~78.5%,这也是因不同站点而不同的。(2)与其它极端气候类型相比,极端干热气候和极端湿冷气候分别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大。iID、iHD和CDD对春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6.9%、6.5%和6.5%。夏玉米和CDD、iHD和R10对夏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13.6%、10.5%和8.3%。极端气候事件可以定量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为37.6%(或43.8%),这也是因站点而不同的。门限指数和相对指数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更强。春玉米产量与极端温度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高温事件;而夏玉米产量与极端降水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洪涝事件。(3)1988~2017年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春玉米的辐射(Rs)、日照百分率(α)、高温度日(HDD)、昼夜温差(Dtr)呈减少趋势,而生长度日(GDD)和光度日(PDD)呈增加的趋势。夏玉米的Rs、α、PDD和Dtr呈减少趋势,而GDD和HDD呈增加的趋势。春-夏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Y(Q)呈减少趋势,光温生产潜力Y(T)呈增加的趋势。春玉米的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YGQT)呈增加趋势,而夏玉米的YGQT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的总产量差(YGTA)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占YGTA的比重均上升,波动幅度分别为0.55~0.84和0.48~0.96。温度和热量资源对YGQT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5%和31%。因此,温度和热量资源对春玉米YGQT的影响更大。光温资源对春-夏玉米YGTA的影响程度大约为61%,因此未来玉米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4)气候资源直接影响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变化。根据气候资源与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或产量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与各气候资源均呈正相关,尤其是与光照资源的相关程度更大。热量资源对春-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大于与光照资源的积极作用,GDD对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最强,r分别为-0.65和-0.81。春玉米和夏玉米总产量差与气候资源均为正相关,且与光照资源的相关性更强。气候资源斜率变化趋势会间接影响玉米Y(T)和产量差的变化趋势。光照资源对春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Rs和α。这种间接影响表现在增长步调保持一致,当光照资源变化趋势增快时春玉米Y(T)、YGQT和总产量差趋势也会增快。同理,热量资源对夏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GDD和Dtr,影响原理同上。

周小燕[2](2021)在《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种植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损失最严重的行业。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需要人们有意识的保护生态,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措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可为相关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可以针对性地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农作物产量的稳定,这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深远意义。就张掖市而言,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不仅仅是气温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文章重点展开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作物产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文章以产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因产量变化引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灾变的影响。主要选择表征气候灾变因素的年均气温、年光照时数、年降水量、干旱受灾面积、其他受灾面积,选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以及蔬菜和水果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展开分析:宏观方面分析了1991-2019年间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整具体又表现在哪些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微观层面通过与农户访谈,了解农户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到了哪些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利的气候因素是年均气温,气象灾害对其均有不利影响。(2)张掖市目前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比例增加的作物是水果,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蔬菜,适应能力最弱的作物是小麦。(3)张掖市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以改变作物种植面积为主,影响其结构调整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为农户所感知气象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变化。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张掖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有:1.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2.稳步推进种植生产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普及;3.加大针对性惠农政策倾斜,引导农户自发转变生产方式;4.转变农户生产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

王振环[3](2021)在《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小城镇化的扩张,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村落在快速消失的同时,也伴随着空心化、现代化、同质化、盲目过度开发等突出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晋南人,笔者也亲眼目睹了晋南山地传统窑洞村落被现代文明冲击侵蚀,被破坏、被遗弃、被商业化。晋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代表晋南地域历史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体现了先人营建村落及村落景观的超高水平,不仅延续了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以及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保护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对于探究华夏传统农耕文明演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访谈、归纳等方法,首先从“晋南地理环境”到“晋南山地窑居村落景观特征”逐一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并从村落的选址、界面形态及空间格局、道路形态及街巷空间特征、村落建筑肌理、院落布局等方面总结其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共性特征、以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其次,在其基础上以比较典型的鼎石村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深入分析其选址环境、景观形态、民居建筑特征以及院落空间布局等特征。而后,探究鼎石村构成景观特征的外部及内部要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来总结鼎石村景观的保护内容。最后来探讨鼎石村的景观要素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其优势的景观资源进行整合,在现阶段传统村落多样的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村落自身发展的模式,并对鼎石村提出建议性的保护规划方法及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以风景园林专业角度探索出适宜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文化延续及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策略,希望以鼎石村的实例研究成果能够引起对晋南地区传统山地窑洞村落的重视,为当地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保护传承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为鼎石村的景观保护延续以及村落未来的规划提供新的建议性思路。

邢瑜琪[4](2021)在《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的监测与预警》文中指出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栽培制度变革,小麦赤霉病呈现逐年加重趋势,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小麦大幅减产,特别是发病籽粒中含有的多种毒素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前期研究表明,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对玉米-小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的预测准确度高,而对稻麦轮作区赤霉病预测的准确度不高且不稳定,主要是因为系统中的预测模型是基于玉米-小麦轮作区相关数据建立的。因此,在评价不同轮作方式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度后,为提升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预测的准确度,本论文以江苏省太仓市和张家港市小麦赤霉病为研究对象,开展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评价了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预测准确度。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5省设置监测点,利用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预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于小麦蜡熟期调查各监测点田间实际病穗率,采用肖悦岩的最大误差参照法评价系统预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对小麦赤霉病在玉米-小麦轮作区的陕西和河南省2019和2020年预测准确度均为100%,而在稻麦轮作区的安徽、湖北和江苏省平均预测准确度仅为47.5%。2、研究了稻桩密度和稻桩带菌率与赤霉病病穗率的关系。在苏北(江苏洪泽)、苏中(江苏姜堰)、苏南(江苏张家港)设置试验点开展田间模拟试验,于小麦抽穗期和蜡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调查各地各处理的稻桩带菌率和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结果表明,苏南地区的病穗率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赤霉病病穗率分别为14.80%~26.13%、5.33%~9.47%和0.93%~3.47%,病穗率峰值出现的稻桩密度分别为20丛/m2、10丛/m2和20丛/m2。3、建立了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的预测模型。以江苏省太仓市(1990-2020年)及张家港市(2005-2020年)多年相关气象因子、田间稻桩带菌率和赤霉病病穗率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GM灰色预测、BP神经网络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了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模型,对太仓市小麦赤霉病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5%、50%和100%,相对误差分别为6.08%、14.17%和0.33%;对张家港市小麦赤霉病预测准确度分别为100%、75%和100%,相对误差分别为4.19%、4.65%和0.13%。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高且相对误差最小,可作为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内置模型。

黄苗苗[5](2020)在《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发生非常严重、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害之一。甘肃和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深入了解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对于病害测报和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甘肃和青海省的18个区县采集了2763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带有荧光标记的SSR引物对276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进行了基因标记。主要研究了春季流行期,甘肃和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生殖模式及其在两省内部和两省间的传播路线、菌源关系;探讨了甘肃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晚熟春麦、自生麦苗和早播秋苗上采集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不同地区10个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为0.825,尤其是徽县和清水群体,其基因型多样性为1。452份标样共鉴定出373个多基因座基因型(MLG),不同地区之间存在6个共享的MLG,其中2个MLG(MLG-285,MLG-288)在徽县和临洮群体之间共享,4个MLG依次在麦积和甘谷(MLG-42)、庄浪和临夏县(MLG-266)、临夏县和临洮(MLG-320)及文县和临洮(MLG-322)群体之间共享。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春季传播路线为:东部庄浪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夏地区,陇南徽县、文县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洮地区。甘谷县小麦条锈菌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91。16对引物共扩增出了110个位点。811份标样共鉴定出740个MLG,其中46个MLG重采了2-8次。南北山群体共享5个MLG表明小麦条锈菌在甘谷南北山区之间可传播迁移。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可在当地越夏越冬和传播迁移,且迁移模式与海拔高度无关。北山和南山的越夏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彼此不同,从川区采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与山区春季或秋季采集的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系。北山和南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的条锈菌群体在春季、秋季和越夏期(自生麦苗上生存的条锈菌)均发现有性生殖现象,但在川区群体中未发现有性生殖。2.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丰富的基因型多样性(G=0.869),但相同地区的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基因型多样性有差异,2018O-CB群体最高(G=0.970),2018S-JZ群体最低(G=0.706)。有3个MLG(MLG-251、MLG-305和MLG-292)在不同群体之间共享。不同季节的小麦条锈菌在西宁城北区、尖扎、贵德和互助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春季,尖扎地区是青海地区小麦条锈病始发地,菌源从尖扎传播到贵德,还可传播到互助、城北区等晚熟春麦区。夏季,条锈菌在互助地区晚熟春麦和贵德地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繁殖生成大量的条锈菌夏孢子。秋季,贵德地区秋苗的初始发病菌源主要来源于贵德和城北区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菌源,互助和城北区的晚熟春麦菌源也可直接传播到秋苗。3.甘肃和青海省183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共检测到1596个MLG。甘肃和青海省群体之间存在3个共有MLG(MLG-655、MLG-1019和MLG-1039),这为两省菌源交流传播、迁移提供了分子证据。基因型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秋季的基因流动主要是从青海到甘肃,而春季则正好相反。秋季晚熟春麦的菌源可以直接传播到早播秋麦,而不必通过自生麦苗。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甘谷、麦积、清水、文县、临洮、临夏县以及青海西宁城北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均存在有性生殖现象,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在春季、秋季和越夏(自生麦苗上的小麦条锈菌)的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对小麦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马丁丑,周小燕[6](2020)在《气候灾变对河西走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河西走廊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气候灾变特征现状进行描述,并采用HP滤波法分离作物产量,探讨气候灾变对作物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各气候灾变类型中,病虫害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干旱次之。②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灾害对不同作物的影响程度不同。③较之小麦,玉米产量更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并注重对棉花作物的风雹灾防控。基于此,为应对气候灾变、提高作物产量提出相关建议。

丰越[7](2020)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沿淮淮北是我省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我省小麦赤霉病总体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制约了我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于课题组对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多年监测数据,本文选取霍邱县、寿县、阜南县、利辛县、怀远县、泗县等6个县为代表,分析小麦赤霉病发生及为害情况,研究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开展不同杀菌剂及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提出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我省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能力、保障我省小麦生产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2015-2019年,小麦赤霉病在沿淮淮北的霍邱县等6个县均有发生,且小麦赤霉病在不同县的为害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寿县小麦赤霉病的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生面积分别为120、155、143、204、110万亩次,平均发生程度在4级以上,造成的实际损失分别为3.6、11.1、0.3、6.8、0.7万吨。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上述6个县气温≥15℃和雨日的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气温≥15℃的天数均在20天以上,能够满足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田间气候要求;此外,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不断加剧,以及易感小麦赤霉病品种的种植,上述因素均会导致小麦赤霉病的为害加重。2.不同杀菌剂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和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43%、87.83%和83.39%;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91%和74.29%;丙硫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和氰烯菌酯(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供试药剂对于DON等真菌毒素污染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清水对照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DON和3A-DON的含量分别为0.199 mg/kg和0.027 mg/kg;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DON的含量分别为0.091 mg/kg和0.089 mg/kg,3A-DON含量均低于0.02 mg/kg;丙硫菌唑和氰烯菌酯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均在0.02 mg/kg以下。各处理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标准GB 2761-2017中规定的限量标准(1 mg/kg)。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动喷雾器施药相比,植保无人机施药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增益作用。利用P20和T16两种植保无人机喷施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效果分别为94.81%和90.16%;对于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而言,使用P20和T16植保无人机施药,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02%、89.89%,与电动喷雾器施药的防治效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9.63%和6.50%。3.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针对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的新变化,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出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1)强化监测预警。利用“安徽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系统V4.0”、“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等监测预警平台,精准预报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化学防治适期。(2)坚持农业防治。选用“淮麦30”、“徐农029”等耐赤霉病小麦品种,压缩“百农207”、“矮抗58”等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适度扩大“小麦-大豆”、“小麦-甘薯”等连作模式规模;及时清理前茬作物残体和杂草,减少田间菌源基数,降低初侵染风险;及时清沟排渍,防止田间积水;以基肥为主,合理增施磷、钾肥;适期早播,使花期避开阴雨期;收获小麦后,合理收储小麦籽粒。(3)开展科学化学防治。紧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进行第1次化学防治(见花打药),5-7天后进行第2次化学防治,施药时避开雨日;按照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配足水量,均匀喷雾;合理选择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或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药剂;优先选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科学施药,配合使用专用助剂,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形式。

余瑞豪[8](2020)在《清代山西饮食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在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一定差异。在清代人口激增,新作物传入等社会背景下,山西地区随之展现出不同的饮食风貌。本文以清代山西境内的饮食文化状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清代山西地方县志为主要史料,结合正史、笔记等资料。力图复原清代山西各地区的原料品种,饮食生活与饮食习俗,并进一步剖析各地区间的饮食分异。山西内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分异。人口、土地等社会因素对饮食资源和饮食风貌的建立具有制约性和创造性。山西各地饮食原料的种类与数量在清代总体呈增长趋势,在食品的加工技艺上亦有所改进。各地区内部在物产数量和资源规模等方面有些许差异,且存有食物的动态传播与流动。在清代山西各地区百姓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各地在遵循传统膳食结构的同时,又因自然等因素影响,在饮食偏好和食物具体制作上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关于清代山西的饮食习俗。在节日习俗上,其内部的空间分布较为统一,差异较小。其中差异主要体现在各地区对节日的重视程度和节日食品的制作细节上。并指出这些差异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经济水平和文化基础等因素影响而成。在人生礼仪饮食习俗上,晋南地区闻喜一地更具特色。文末进行了一些延伸,尝试探讨群体性格的问题,最终发现山西各地的群体性格存在明显特质,晋北人多刚毅强悍、晋中人多精明多元、晋南人多勤俭守礼、晋东南人多艰苦朴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文化有所关联。文章系统整理了山西方志中与物产、饮食风俗相关的史料,基本廓清了清代山西内部饮食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背景。但本文还有些许遗憾之处,限于个人能力,未能更深入、全面地从时空二维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杨波[9](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李高磊[10](2019)在《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不断加重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脆弱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山西省近40年气象数据、种植业作物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计算作物比较优势,并依据近10年来山西省种植业基本数据,构建引入气候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各投入要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气候优势指数以及气候变化下作物的优势投入要素,结合气候优势与作物比较优势提出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根据气候变化下投入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40年来,山西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定的下降;降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与全国降水略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山西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降低,且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种植越来越偏向于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以及小杂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要素投入南北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村劳动力流失;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类作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和要素投入结构。总体来看,气候变化不利于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小麦、大豆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种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较少,晋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正,晋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负;气候变化下小麦种植区投入要素多呈正向效应,玉米、马铃薯种植区生产要素投入不利于玉米的种植,大豆种植区劳动与化肥的投入不利于作物生长,小杂粮作物种植区农田灌溉的投入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他投入要素影响较小或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在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根据作物的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区域,规模化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依据不同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调整作物种类以及种植范围,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预警,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二、运城地区小麦病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地区小麦病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2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森斜率和变异系数
        2.1.4 玉米产量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象要素和产量时间变化特征
        2.2.2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2.2.3 产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的最佳回归模型
    2.3 讨论
        2.3.1 比较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3.2 评估最佳回归模型的适用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趋势检验
        3.1.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极端气候指数时间分布特征
        3.2.2 极端气候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3.2.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极端温度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3.2 极端降水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气候资源统计量的估算
        4.1.2 计算光温生产潜力统计量
        4.1.3 计算产量差与增产空间统计量
        4.1.4 计算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森斜率
        4.1.5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线性关系
        4.1.6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相关关系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候资源、生产潜力、产量差趋势分析
        4.2.2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4.2.3 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4 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5 总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4.2.6 春玉米和夏玉米温度限制率和增产空间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应对策略
    5.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玉米生育期内地理信息和平均气象要素统计
附录B 玉米生育期内极端气候指数共线性检测
致谢
个人简历

(2)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国内外文献研究
        3.1 气候灾变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研究
        3.2 气候灾变与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3.3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灾变与农业的相关研究
        3.4 文献述评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归纳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统计分析法
    5 研究内容
        5.1 了解张掖市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5.2 研究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3 提出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6 研究思路
    7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2 理论基础
        2.1 需求供给理论
        2.1.1 需求理论
        2.1.2 供给理论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结构现状
    1 研究区域概况
    2 分析方法及数据说明
        2.1 数据说明
        2.2 分析方法
        2.2.1 线性倾向估计
        2.2.2 滑动平均法
    3 气候变化特征
        3.1 年均气温
        3.2 年日照时数
        3.3 年均降水量
        3.4 干旱受灾面积
    4 种植业结构特征
        4.1 种植业布局
        4.2 粮食作物
        4.3 经济作物
        4.4 其他作物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灾变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 气候灾变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1.1 研究方法
        1.2 结果分析
        1.2.1 气象产量分离结果分析
        1.2.2 作物单产回归结果分析
        1.3 主要结论
    2 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2.1 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2 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3 其他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2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2.2.1 研究方法与原理介绍
        2.2.2 结果分析
        2.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气候灾变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2 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2.1 气候因素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2.2 气象灾害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3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3.1.1 模型介绍
        3.1.2 指标选取
        3.2 结果分析
    4 主要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
        2.2 推进生产设施机械化、智能化,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
        2.3 加大惠农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方式
        2.4 转变农户生产经营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传统村落正面临的危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特征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晋南
        2.1.2 山地窑居村落
        2.1.3 村落环境特征及景观特征
    2.2 自然环境
        2.2.1 地理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
        2.2.4 植被特征及耕作物
    2.3 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文化特征
    2.4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现状调研及分析
        2.4.1 调研概况
        2.4.2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类型及分布
        2.4.3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面临现状分析
    2.5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景观特征
        2.5.1 选址与环境
        2.5.2 景观界面形态与空间格局
        2.5.3 村落路径形态及街巷空间特征
        2.5.4 村落建筑肌理特征
        2.5.5 院落布局
        2.5.6 民居建筑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3.1 鼎石村概况
        3.1.1 村落概况及发展历程
        3.1.2 区位分析
        3.1.3 自然条件
        3.1.4 村落文化
        3.1.5 村落产业
    3.2 鼎石村景观形态及空间特征分析
        3.2.1 鼎石村的选址与环境
        3.2.2 鼎石村村落景观形态特征
        3.2.3 鼎石村民居建筑特征
        3.2.4 鼎石村院落空间布局
    3.3 本章小结
4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策略研究
    4.1 鼎石村村落景观现状及问题
        4.1.1 村落的景观风貌
        4.1.2 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节点
        4.1.3 村落庭院空间及传统建筑
        4.1.4 村落基础设施
        4.1.5 地域乡土文化
    4.2 当前传统村落常见的保护模式
        4.2.1 画地为牢
        4.2.2 异地再生
        4.2.3 静态定格
        4.2.4 系统传承
    4.3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内容及策略
        4.3.1 鼎石村外部景观要素
        4.3.2 鼎石村内部景观要素
        4.3.3 人文及乡土文化要素
        4.3.4 成功案例研究分析
        4.3.5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4.4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措施
        4.4.1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4.4.2 街巷景观的保护与提升
        4.4.3 传统建筑及院落的保护
        4.4.4 鼎石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营造
        4.4.5 乡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
    4.5 本章小结
5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发展策略研究
    5.1 鼎石村的发展现状
        5.1.1 现代与传统的矛盾
        5.1.2 村落延续与发展滞后的矛盾
    5.2 鼎石村优势资源及整合
        5.2.1 周边资源
        5.2.2 经济产业
        5.2.3 鼎石村乡土景观资源整合
    5.3 鼎石村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模式
        5.3.1 传统村落发展的经验模式总结
        5.3.2 发展定位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5.4 鼎石村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4.1 优化村落功能结构及分区
        5.4.2 观光路网规划布局
        5.4.3 鼎石村地域民俗特色内部景观要素改造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录
附录二:表录
附录三:晋南山地窑居村落基本调研概况
附录四:鼎石村村民叙述汇总

(4)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的监测与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小麦赤霉病研究概况
        1.2.1 小麦赤霉病的分布与危害
        1.2.2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
        1.2.3 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因素
        1.2.4 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
    1.3 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3.1 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现状
        1.3.2 灰色系统预测研究现状
        1.3.3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4 远程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5 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准确性评价方法
    1.6 论文结构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准确度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
        2.1.2 病穗率调查及等级划分标准
        2.1.3 预测准确度评价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预测准确度评价
        2.2.2 不同轮作模式的预测准确度评价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稻麦轮作区稻桩密度与赤霉病发病程度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选择及要求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稻桩带菌率调查方法
        3.1.5 病穗率调查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生态区稻桩的带菌率
        3.2.2 稻桩密度对赤霉病病穗率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1.3 GM(1,1)灰色预测模型
        4.1.4 BP神经网络算法
        4.1.5 变量选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太仓市小麦赤霉病模型的建立
        4.2.2 张家港市小麦赤霉病模型的建立
    4.3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度评价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小麦条锈菌研究现状
    3 小麦条锈病流行及研究现状
        3.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3.2 甘肃甘谷县地理及小麦条锈病流行简介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4.1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4.2 RAPD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3 AFLP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4 SSR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4.5 PSR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季节迁移、繁殖模式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区域、标样采集和孢子的繁殖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2.4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春季传播路线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肃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肃省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之间的菌源关系
        2.4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生殖模式分析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青海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信息
        2.2 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连锁不平衡测试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甘、青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及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青海地区6 个试验点小麦条锈病监测
        2.2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水平
        2.3 甘肃与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甘肃、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传播、季节间遗传差异和重组水平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和微卫星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分析
        2.2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连锁不平衡测试
        2.4 小麦条锈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气候灾变对河西走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梳理
    1.1 气候灾变与农业的研究
    1.2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变化与农业的研究
2 实证分析
    2.1 张掖市主要作物及气候灾变特征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 数据来源
3 结果及分析
    3.1 气象产量分离结果分析
    3.2 回归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与讨论
    4.2 政策建议

(7)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生产情况概述
        1.1.1 我国小麦生产情况概述
        1.1.2 安徽省小麦生产情况概述
        1.1.3 沿淮淮北小麦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1.2 小麦赤霉病简介
        1.2.1 小麦赤霉病菌
        1.2.2 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
        1.2.3 小麦赤霉病毒素检测研究现状
        1.2.4 小麦赤霉病为害现状
    1.3 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及流行的主要因素
        1.3.1 气象条件
        1.3.2 菌源数量
        1.3.3 小麦品种
    1.4 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1.4.1 监测预警
        1.4.2 农业防治
        1.4.3 化学防治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小麦赤霉病为害情况调查方法
        3.1.1 调查地点概况
        3.1.2 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调查方法
    3.2 主栽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评价方法
    3.3 小麦赤霉病抗药性评价方法
    3.4 不同杀菌剂及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3.4.1 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3.4.2 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3.4.3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3.5 小麦籽粒真菌毒素污染评价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霍邱县等6个县小麦赤霉病为害概况
    4.2 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因素
        4.2.1 气象条件
        4.2.2 主栽小麦品种抗性
        4.2.3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
    4.3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4.4 不同杀菌剂对控制真菌毒素污染的影响
        4.4.1 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确证
        4.4.2 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
    4.5 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4.6 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4.6.1 监测预警
        4.6.2 农业防治
        4.6.3 化学防治
5 讨论
    5.1 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影响因素
        5.1.1 气象条件
        5.1.2 小麦品种抗性
        5.1.3 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
    5.2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5.3 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6 结论
    6.1 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为害情况存在差异
    6.2 不同杀菌剂和施药器械显着影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6.3 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6.3.1 强化监测预警
        6.3.2 坚持农业防治
        6.3.3 开展科学化学防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清代山西饮食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第四节 学术史梳理
第一章 山西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二章 山西饮食原料品种及其地域分布
    第一节 原料品种
    第二节 基本特征
第三章 山西各地区日常饮食地理
    第一节 粗粮细作的晋北
    第二节 多元融合的晋中
    第三节 丰富精细的晋南
    第四节 简单朴素的晋东南
第四章 山西各地区节日、礼仪饮食地理
    第一节 节日饮食习俗
    第二节 人生礼仪饮食习俗
结语
附表1:山西各地区节日饮食概况
附表2:县志所载山西各地群体性格/风气描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4.1 引言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4.2.1 数据质量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4.2.2 数据清洗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4.2.3 可视数据清洗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4.6.3.2 交互设计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5.1 引言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5.2.1 树图简介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5.2.3.1 算法描述
        5.2.3.2 示例说明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5.2.4.1 评价指标
        5.2.4.2 实验说明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5.5 案例研究
    5.6 用户反馈
        5.6.1 可视化设计
        5.6.2 可用性评价
        5.6.3 相关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6.1 引言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6.3.2.3 配色方案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6.3.3.5.1 Choropleth地图
        6.3.3.5.2 邮票地图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6.4 案例研究
        6.4.1 数据来源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5 用户反馈
        6.5.1 可视化设计
        6.5.2 可用性评价
        6.5.3 相关建议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7.1 引言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7.3.2.2 总体概览
        7.3.2.3 配色方案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7.3.4.2 交互设计
    7.4 案例研究
        7.4.1 研究区概况
        7.4.2 数据来源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5 用户反馈
        7.5.1 可视化设计
        7.5.2 可用性评价
        7.5.3 相关建议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8.1 引言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8.3.2.2 数据流模型
        8.3.2.3 总体概览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8.3.3.2.4 预测分析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8.4 案例分析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8.5 用户反馈
        8.5.1 可视化设计
        8.5.2 可用性评价
        8.5.3 相关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9.1 引言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9.3.1 架构设计原则
        9.3.2 系统架构设计
        9.3.3 系统设计模式
        9.3.4 功能结构设计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9.4.2 实现技术
        9.4.3 数据获取
        9.4.4 数据库构建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工作总结
    10.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3.1 山西省近40 年气候变化趋势
    3.2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历史调整概况
    3.3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现状
    3.4 山西省种植业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3.5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4.3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4.4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5.1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
    5.2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运城地区小麦病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D]. 王天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周小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D]. 王振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稻麦轮作区小麦赤霉病的监测与预警[D]. 邢瑜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D]. 黄苗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气候灾变对河西走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J]. 马丁丑,周小燕.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11)
  • [7]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丰越.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清代山西饮食文化地理研究[D]. 余瑞豪.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9]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运城地区小麦病虫害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