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

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

一、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涵[1](2021)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三一重工战略绩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工程机械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的中流砥柱,对我国的经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如今,该行业正在经历由“传统”到“智能”的巨大变革。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将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升级为国家战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自2011年起,工程机械行业深受国际经济的不稳定和国内经济的影响,整个行业处于下滑的状态。三一重工为了改变自身的经营状态,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本文以三一重工为研究对象,以权变理论、战略转型理论、战略绩效管理理论、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选取2015-201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的战略绩效情况,通过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角度对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前的情况进行描述。借助平衡计分卡对企业转型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三一重工传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模式,更加贴近客户,满足客户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研发力度,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最后对三一重工有关结论提出了总结和展望,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刘崟[2](2020)在《V工程机械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快速增长,工程机械行业在中国的社会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现在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已经一跃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产量及市场规模皆跃居世界第一。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增长且前景广阔的市场,V集团工程机械作为一家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期望通过不断的发展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作为V集团工程机械在中国的代表,V集团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产品市场的发展止步不前,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的需求不符,组织架构复杂影响决策效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亟需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来统一公司的经营思想,最终确保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的持续增长。本论文首先通过应用PEST分析工具,对于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然后通过五力模型分析出公司重要的外部行业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矩阵(EFE)对于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通过对于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分析,总结出公司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内部环境因素分析矩阵(IFE)对于公司的内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完成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SWOT矩阵对于企业目前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加以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四个不同维度的战略组合。然后依据EFE、IFE的评价分值对于公司在SWOT分析的四个象限中进行定位,并基于此最终确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战略发展方向的制定决定了 VCEC未来的发展道路,基于已经确定的发展战略方向,VCEC通过制定更为细致的战略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保障,从而能够最终确保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王美霞[3](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陈海斌[4](2020)在《基于双液压马达发电机的电动重型叉车势能回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以传统燃油发动机为动力源的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存在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对全球气候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纯电驱动工程机械以低噪声、零排放和无污染等特点成为工程机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市场中,纯电驱动叉车主要是5吨以下的小型叉车,对于25吨及以上吨位的重型叉车研究尚未成熟。本文针对纯电驱动重型叉车势能回收展开研究,为大吨位纯电驱动重型叉车的开发提供一些基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举升油缸下降速度控制的主要方式,对比分析了变排量和变转速组成不同的液压马达发电机驱动方式的特点,并确定了举升油缸下降的控制方式。针对低速回收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方案,介绍了新型势能回收方案的特点,提出了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系统的控制策略。其次,建立了三种不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基于AMESim搭建了三种不同控制方式的仿真模型,分析了三种不同控制方式下叉车的操控性能。针对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系统的油缸下降特性展开研究,详细分析了货叉下降速度响应及跟随性、模式切换特性和低速下降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系统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最后,根据整机基本功能要求和势能回收控制策略,完成了整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完成了整机搭建,设计并编写了整机控制程序,完成了整机功能调试。试验证明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系统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也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不同负载、不同下降速度对势能回收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不同负载和不同下降速度下,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系统回收效率在11.48%-80.18%之间。通过分析试验数据,优化了势能回收控制策略,完成了系统标准工况下的节能估算和试验总结。

刘鑫[5](2020)在《三一重装掘进机操控室工业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中国最大的应用能源之一,对其开采的需求十分巨大,这意味着国内现有采矿机械设备的性能也需快速提高,同时设备性能的提高也带动了煤矿掘进设备的更新换代。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悬臂式掘进机是一种能够在矿道中实现截割、装载运输、自行走及喷雾除尘的联合机组。因此悬臂式掘进机的研制以及开发对于采矿作业的正常运行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三一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隶属于三一集团,作为三一集团第二大核心企业,其主要研发和生产大型煤炭机械综合成套设备。三一重装凭借着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的企业精神,研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机械产品。此次团队所承接的设计任务就来源于三一重装新一代掘进机远程操控室工业设计项目。这是一款在国内掘进机领域具有创新型的设备,之所以开发远程操控室,是由于矿下作业的恶劣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该款掘进机远程操控室可将井下的实时状况同步至操作室内的显示屏中,同时还能实现对掘进机工作姿态的实时控制,有效地解决了井下煤炭机械运行的安全问题。本论文建立在三一重装和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合作的掘进机操控室外观造型设计项目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对此次项目进行了介绍。设计准备阶段:根据企业所提供的项目任务书来制定设计计划,项目团队成员完成前期设计调研的内容主要为确定企业设计目标、认准企业内部文化、找准市场机会点、确认标杆产品、调研用户使用环境、总结产品造型趋势等。设计创作阶段:设计团队成员根据前期调研总结的内容进行设计创作,同时调研的内容会伴随项目的整个设计迭代过程,并作为具有指导设计的结论,此阶段设计团队会输出符合企业形象,满足未来设计造型发展趋势的产品。设计总结阶段:对整个项目流程进行总结以及个人工作和设计方案的反思。

李亚琦[6](2020)在《基于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的平地机作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地机的作业方式及工况与牵引性能的匹配对整机的油耗和效率有显着影响,而在目前,平地机多为单一外负荷特性曲线匹配各种工况作业,无法在作业过程中针对功率需求进行实时合理匹配控制,功率损耗严重,油耗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对整机参数匹配和作业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论文综合国内外对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的研究情况,建立平地机动态工况下机械传动系统及行走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与评价指标,并研究影响电喷发动机动力及燃油性能的因素,分析了影响平地机作业性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电喷柴油机工作特性和平地机牵引特性,研究探讨平地机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控制方法的节能机理,提出从平地机作业工况匹配的角度出发,研究多种外负荷特性平地机负荷模式与挡位对应的机理与方法,确定了三条及八条外负荷特性曲线的设定依据和方法,同时提出了不同的外负荷特性曲线形状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同曲线划分及形状对平地机作业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从转矩系数设定方法入手的基于万有特性的曲线最佳形状的设定方法。同时,针对中小负荷工况,提出了平地机的经济模式及设定方法用以节约燃油消耗。最后,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的所揭示规律及研究结论,进行了仿真分析。在AMESim中建立了平地机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的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方式及曲线形状设定方法对整机作业性能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平地机采用基于万有特性的曲线形状设定方法较其他方法最高可节油0.6%;采用三条外负荷特性曲线相比于单条外负荷特性曲线在牵引工况单位油耗可降低1.7%~4%;采用八条外负荷特性曲线在牵引工况各挡位工作的单位油耗均可节约3.8%以上;经济模式相比于单负荷模式,平地机可节省燃油4.7%~9.7%。采用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在满足平地机的正常作业需求的基础上可提升整机牵引效率,滑转率有所降低,燃油消耗率明显下降,节油效果显着。

宋少杰[7](2020)在《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非公路矿用车行业是工程机械行业的细分产业,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以及矿业的周期性波动等因素紧密相关。国家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领域的宏调控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直接影响矿用车行业的总需求。短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微弱和矿业持续下行,必将导致对矿用车需求的下滑。加之,宽体自卸车正在逐渐替代传统小吨位非公路矿用车,行业竞争程度异常激烈,市场出现了过度营销、恶性竞争的局面。长期来看,矿业作为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要地位无可取代,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也欠发达,需要大力发展矿业以助推其工业化进程,矿山机械潜在市场需求依然广阔。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作为国内非公路矿用车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北方股份应采取怎样的竞争战略,才能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赢利性增长?本文以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实际出发,运用竞争战略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对公司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的战略环境、战略资源能力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利用SWOT矩阵分析进行战略选择,研究所得:公司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要采取SO增长型战略,竞争战略主要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并从执行性成本驱动因素视角具体给出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途径;最后,有针对性地从管理水平、人才培养、创新能力、营销体系、服务理念五个方面制定战略保障措施。希望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北方股份在战略决策上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北方股份作为国内非公路矿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典型性,研究其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对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珂[8](2019)在《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成本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以来,作为主要流转税之一的增值税也随之不断进行改革,至2016年5月1日我国增值税改革再次扩大征税范围,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正是在此次增值税改革中建筑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此后,我国并没有停下增值税改革的步伐,始终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调整税率和征收率、实行免征点制度为主要措施深化我国增值税改革,以此为指导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将建筑行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在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推行增值税税率并档、下调,由此建筑行业适用税率由11%下调至10%,再下调至9%;增值税税率并档、下调的同时,我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按月(季)3万(9万)调整至按月(季)10万(30万)。本文在持续关注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影响的同时选取自建筑行业改征增值税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建筑行业在进行增值税改革后消除了长期以来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所产生的重复征税问题,建筑行业的产值利税率在近几年持续下降;同时建筑行业总产值的连年上涨和我国建筑行业内不断深化的增值税改革为我国降低建筑企业税负、深化建筑行业分工、拉动建筑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打下坚实基础,但就国家统计局近几年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税率呈连年下降趋势而产值利润率却并无上升,甚至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幅均超过建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建筑行业在进行增值税改革后税负降低,但是产业利润率徘徊在3.5%左右,利润微薄且不断下降。增值税改革带来了建筑行业计税原理颠覆性的改变,增值税计税原理中税款抵扣原则的引入固然解决了我国两税并行制度造成的建筑行业固有的重复征税弊端,但同时也使得建筑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税负,在购进货物、劳务并索取增值税发票的过程中支付了更多的成本;此外,增值税改革还改变了我国建筑企业跨区域经营模式,新的跨区域经营管理制度带来了我国建筑企业在预缴税款、发票开具等方面的变化;中央地方增值税税收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使得地方政府为拉拢税源、增加税收收入,通过各种方式对建筑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干预,建筑企业为满足地方政府要求而做出的企业行为调整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我国在进行增值税改革后,取得了显着的减税成效,为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拉动我国经济,也为打造一个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长久良性发展的税收体制,我国近几年在全面推开营改增、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过程中以相当高的频率发布新的税收法规政策,每一项税收法规政策的变动或大或小都对建筑企业的成本和税负造成一定影响,而税收法规政策的快速更新更是对建筑企业自身素质提出较高要求,若不能合理应对不断深化的增值税改革难免造成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问题。在关注到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造成的成本影响后,本文从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开始,先简要阐述增值税产生、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学者关于建筑行业进行增值税改革的相关研究、结论;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影响;简要阐述我国建筑行业增值税改革历程及相关政策文件后,基于建筑行业特有的特点分析我国建筑行业增值税改革后的现状和问题;以最新的税收法规政策为基础推算我国建筑行业进行增值税改革前后税负和成本的变动关系,计算不同变量条件下的税负平衡点,并以XF区A建筑公司中标的工程项目数据进行税负平衡点的分析和验证;通过数据和实证的分析,本文从建筑企业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两个方面提出建筑企业控制成本的建议,以期达到建筑行业控制成本、降低税负、提高利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于洋[9](2019)在《V公司基于SAP-SOP需求预测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企业管理中销售运作计划SOP(Sales&Operation Planning)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石,而需求预测又是SO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客户需求越来越定制化,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建立在单一的技术领先优势或市场垄断地位上,而是依靠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在供应链管理中,需求预测作为供应链管理和销售运作计划的核心,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计划协同,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水平方面具有现实意义。需求预测管理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做出一系列决策,平衡供应和需求的关系,集合财务计划和运营计划,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匹配销售运作计划落地的必要条件。现代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单独的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系统,和集成的高级计划排程系统APS(Advanced Planning System),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在原有ERP系统的基础上与APS系统进行集成,信息共享,优化改进系统应用,交互计划,共同管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资源和计划。本文拟以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内的V公司为原型,在回顾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基础上,以供应链经典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V公司的实际业务,参考SAP的高级计划应用系统APO(Advanced Planning Optimizer)的最佳业务实践.以通过改进信息化系统应用提高需求预测水平为研究目标,通过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结合实际业务应用不同需求预测方法和模型,来降低需求预测的误差,提高企业的需求预测水平,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于本文研究的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为提高需求预测水平而进行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和信息化系统应用改进的研究结果,行业内其他企业可以借鉴。

郑兆静[10](2019)在《三一SCP130S北美重叉内饰造型设计》文中指出互联网经济和世界贸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和仓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外叉车市场的发展,叉车的使用需求不断增长。在港口运输中,叉车所具备的短途运输功能是物流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个国家和地区因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叉车的需求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今,叉车市场发展逐渐成熟,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利益,企图通过细分市场的方法来争夺用户,获得更多的消费份额。所以,各大品牌的工程机械厂商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宽自己的消费市场和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而针对不同国家,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是主要手段之一,从而满足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抓住市场机遇,提高企业效益。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程机械设计研究团队和三一港口机械部门合作的实体设计项目:SCP130S北美叉车驾驶室外观及内饰设计。项目甲方来自于中国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三一集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自成立以来,以追求高品质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为目标,打造了知名的“三一”品牌。三一港口机械目前已经占据国内市场,很多产品也远销海外,为了更好的扩大海外市场,更好的服务海外客户,就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及地区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此次我们内饰项目团队在叉车驾驶室外观造型设计初步完成的情况下,根据国内外工程机械内饰发展的趋势,针对北美市场用户,进行三一SCP130S重叉内饰的造型设计。本文围绕三一集团港口机械SCP130S北美重叉的内饰造型设计项目展开。笔者非常幸运的参与了该项目的整个设计流程。首先,针对项目任务书的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并且规划设计时间,进行项目的前期分析和市场调研,分析国内外叉车内饰的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了解叉车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项目经理及相关领导的期望;通过桌面研究和与甲方的沟通,了解北美市场用户的需求。最后,综合调研结果,确定设计方向。经过草图绘制、内部草图评审,以二维平面图的形式进行项目提报评审。在多次项目评审后,选择最优的方案进一步细化设计,最后总结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相关经验。这次的设计项目为今后叉车内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实际案例。

二、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三一重工战略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概念
        二、战略绩效管理相关概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权变理论
        二、战略转型理论
        三、战略绩效管理理论
        四、平衡计分卡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
    第一节 工程机械制造业概况
        一、数字化转型前行业情况
        二、数字化转型后行业情况
    第二节 三一重工公司概况
        一、三一重工公司简介
        二、企业组织架构
        三、SWOT分析
    第三节 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一、流程信息化变革(2013年-2014年)
        二、业务转型取得初步进展(2015年-2017年)
        三、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18年-至今)
    第四节 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内容
        一、打造“智能”化生产
        二、“多渠道”的营销手段
        三、“贴心”式售后服务
        四、“数字化”的价值链
    第五节 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一、全面推动“生产+服务”模式
        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行业地位稳步提升
        四、推进企业降本增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框架构建
    第一节 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原则
        一、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
        二、平衡计分卡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构建平衡计分卡框架
        一、学习与成长层面
        二、业务内部流程层面
        三、客户层面
        四、财务层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一重工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分析
    第一节 学习与成长层面
        一、企业文化
        二、人力资源政策
    第二节 业务内部流程层面
        一、研发数字化升级
        二、生产数字化升级
        三、营销数字化升级
        四、管理数字化升级
    第三节 客户层面
        一、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提升服务质量
    第四节 财务层面
        一、数字化转型前后业绩分析
        二、行业对比分析
    第五节 战略绩效效果评价
        一、学习与成长层面
        二、业务流程层面
        三、客户层面
        四、财务层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启示与展望
    第一节 案例启示
        一、人才资本的培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结构的重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三、洞察客户的需求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
        四、数字化转型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供了保障
    第二节 后续展望
        一、融合多种绩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二、增加样本数量
        三、设立创新型指标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V工程机械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企业背景
        1.1.3 企业发展现状
        1.1.4 企业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2 战略管理研究工具及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研究工具综述
        2.1.1 PEST分析模型
        2.1.2 五力分析模型
        2.1.3 EFE/IFE评价矩阵
        2.1.4 SWOT分析
    2.2 文献综述
3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3.2.1 行业竞争者分析
        3.2.2 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3.2.3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2.4 潜在进入者分析
        3.2.5 替代产品的威胁
    3.3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
4 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资源分析
        4.1.1 企业品牌资源
        4.1.2 企业文化资源
        4.1.3 柔性人力资源
        4.1.4 财务资源
        4.1.5 供应链资源
    4.2 企业能力分析
        4.2.1 研发能力
        4.2.2 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4.2.3 制造能力
        4.2.4 物流系统保障能力
        4.2.5 信息化管理能力
        4.2.6 产品分销能力
    4.3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矩阵
5 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
    5.1 战略选择分析
        5.1.1 SWOT矩阵分析
        5.1.2 SWOT定量分析
        5.1.3 企业使命与愿景
        5.1.4 战略选择
    5.2 增长型战略目标设定
    5.3 增长型战略实施
        5.3.1 多管齐下实现产品聚焦
        5.3.2 挖掘潜力深化成本优势
        5.3.3 营销助力确保份额提升
    5.4 增长型战略保障
        5.4.1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战略实施
        5.4.2 推动人力资源建设保障战略实施
        5.4.3 推进企业内部持续改进助力战略实施
        5.4.4 整合管理体系保障战略实施
        5.4.5 组织架构调整适配战略实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4)基于双液压马达发电机的电动重型叉车势能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工程机械节能技术简介
        1.2.1 传统工程机械节能技术
        1.2.2 新能源工程机械简介
    1.3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简介
        1.3.1 纯电驱动工程机械发展现状
        1.3.2 势能回收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动叉车举升系统方案研究
    2.1 电动叉车工况分析
    2.2 电动叉车举升油缸下降控制方式研究
    2.3 电动叉车势能回收储能方式分析
        2.3.1 机械式储能分析
        2.3.2 液压式储能分析
        2.3.3 电池储能分析
        2.3.4 超级电容储能分析
    2.4 势能回收单元确定
        2.4.1 液压马达分析
        2.4.2 发电机分析
    2.5 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方案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叉车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3.1 举升系统硬件参数匹配与选型
        3.1.1 门架受力分析
        3.1.2 液压马达选型设计
        3.1.3 发电机选型设计
        3.1.4 电机控制器选型设计
        3.1.5 锂电池选型设计
        3.1.6 其余配件选型设计
    3.2 双液压马达发电机势能回收控制策略研究
        3.2.1 举升油缸下降工作模式决策规则
        3.2.2 举升油缸下降控制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举升系统仿真研究
    4.1 举升系统建模
        4.1.1 传统节流控制模式系统建模
        4.1.2 单液压马达发电机调速模式系统建模
        4.1.3 双液压马达发电机调速模式系统建模
    4.2 举升系统下降运动仿真研究
        4.2.1 传统节流控制模式仿真研究
        4.2.2 单液压马达发电机控制模式仿真研究
        4.2.3 双液压马达发电机控制模式仿真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分析
    5.1 试验平台搭建
        5.1.1 试验平台方案设计
        5.1.2 试验平台硬件设计
        5.1.3 试验平台软件设计
        5.1.4 试验平台测控采集系统设计
    5.2 试验研究
        5.2.1 试验工作模式研究
        5.2.2 操控性能试验研究
        5.2.3 能量回收效率研究
        5.2.4 模式切换点优化研究
        5.2.5 节能估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的创新性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三一重装掘进机操控室工业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项目背景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
    1.3 论文框架和工作流程
    1.4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基本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设计要求与分析
    2.1 项目任务要求
    2.2 项目任务分析
    2.3 项目流程和任务分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项目调研与分析
    3.1 煤炭机械行业调研
        3.1.1 煤炭机械行业现状
        3.1.2 煤炭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3.1.3 煤炭机械工业设计分析
    3.2 设计调研分析
        3.2.1 掘进机概述
        3.2.2 掘进机操控室概述
        3.2.3 掘进机操控室设计调研分析与总结
        3.2.4 掘进机操控室外观设计尺寸分析
    3.3 三一重装品牌形象分析
        3.3.1 三一重装品牌概述
        3.3.2 三一重装产品系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案设计与评估
    4.1 外观方案第一轮设计与评估
        4.1.1 设计概念提取与发散
        4.1.2 外观草图方案内部评估
        4.1.3 外观方案展示及说明
        4.1.4 企业一轮评审反馈
    4.2 外观方案第二轮设计与评估
        4.2.1 引言
        4.2.2 第二轮工业设计要求与改进
        4.2.3 第二轮方案设计
    4.3 内饰操控台设计
        4.3.1 操控台及部件设计
        4.3.2 操控台相关人机工程验证分析
        4.3.3 个人方案加工工艺及材料分析
    4.4 最终设计方案呈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模型设计与样机展示
    5.1 概述
    5.2 数字模型构建
    5.3 数字模型展示
    5.4 样机与模型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项目总结
    6.1 项目流程总结
    6.2 项目成功因素
    6.3 个人方案及工作的反思
    6.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展览

(6)基于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的平地机作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平地机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械传动平地机动力系统特性研究
    2.1 机械传动平地机动力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 平地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2.2.1 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2.2.2 行走机构动力学建模
        2.2.3 整机动力性能评价指标与分析
    2.3 作业负荷建模与分析
    2.4 工程机械电喷柴油机特性分析
        2.4.1 电喷柴油机燃油供给及控制分析
        2.4.2 电喷柴油机工作特性分析
        2.4.3 电喷柴油机试验及数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地机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节能机理研究
    3.1 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控制原理
    3.2 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节能原理分析
        3.2.1 动力源节能分析
        3.2.2 整机效率节能分析
    3.3 基于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的节能技术路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地机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与形状设计
    4.1 平地机整机参数
    4.2 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
        4.2.1 多种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依据
        4.2.2 三条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模式
        4.2.3 八条外负荷特性曲线划分模式
    4.4 发动机外负荷特性曲线形状设计
        4.4.1 基于恒功率控制的曲线形状设定方法
        4.4.2 基于转矩适应系数的曲线形状设定方法
        4.4.3 基于万有特性的曲线形状设定方法
    4.5 经济模式设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地机动力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
    5.1 基于AMESim的平地机系统模型建立
    5.2 不同外特性曲线形状设定方式仿真研究
        5.2.1 低速模式下外特性曲线形状对比分析
        5.2.2 中速模式下外特性曲线形状对比分析
        5.2.3 高速模式下外特性曲线形状对比分析
    5.3 三条外特性曲线与单条外特性曲线仿真研究
        5.3.1 低速模式与单负荷模式对比分析
        5.3.2 中速模式与单负荷模式对比分析
        5.3.3 高速模式与单负荷模式对比分析
    5.4 八条外特性曲线与三条外特性曲线仿真研究
        5.4.1 F1~F2的外特性曲线与低速模式对比分析
        5.4.2 F4~F5的外特性曲线与中速模式对比分析
        5.4.3 F7的外特性曲线与高速模式对比分析
    5.5 经济模式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相关基础理论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发展现状
    2.1 公司简介
    2.2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发展现状
    2.3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特征
        3.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2.3 行业发展趋势
    3.3 机遇与威胁分析
        3.3.1 机遇
        3.3.2 威胁
第四章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发展条件分析
    4.1 资源条件分析
        4.1.1 人力资源
        4.1.2 技术资源
        4.1.3 供应配套资源
        4.1.4 生产运营资源
        4.1.5 客户资源
    4.2 能力条件分析
        4.2.1 研发能力
        4.2.2 营销能力
        4.2.3 盈利能力
        4.2.4 管理能力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第五章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SO组合
        5.1.2 ST组合
        5.1.3 WO组合
        5.1.4 WT组合
    5.2 总体发展战略选择
    5.3 竞争战略选择
        5.3.1 成本领先战略
        5.3.2 实现途径
第六章 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提升管理水平
    6.2 重视人才培养
    6.3 提高创新能力
    6.4 营销体系建设
    6.5 转变服务理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成本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2 增值税相关原理及增值税改革理论基础
    2.1 增值税相关概念及计税原理
        2.1.1 增值税相关概念
        2.1.2 增值税计税原理
    2.2 增值税改革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行业概况及增值税改革历程
    3.1 建筑行业特点、难点及我国建筑行业现状
        3.1.1 建筑行业特点、难点
        3.1.2 我国建筑行业现状
    3.2 我国建筑行业增值税改革前后差异及存在问题
        3.2.1 我国建筑行业增值税改革前后差异
        3.2.2 我国建筑行业存在问题
    3.3 我国建筑行业增值税改革历程及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行业成本和税负变动分析
    4.1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平衡测算
    4.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税负平衡测算
    4.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方法税负平衡测算
    4.4 税负变化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建筑企业应对增值税改革的建议
    5.1 建筑企业外部层面建议
        5.1.1 加强与政府合作
        5.1.2 供应商关系管理
        5.1.3 提升核心竞争力
    5.2 建筑企业内部层面建议
        5.2.1 发票管理
        5.2.2 成本管理
        5.2.3 人员管理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6.3 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V公司基于SAP-SOP需求预测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1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和目标
        2.1.2 供应链作业参考SCOR模型
    2.2 波特价值链理论
    2.3 需求预测协同理论
    2.4 SAP_APO系统需求预测计划应用
        2.4.1 SAP APO技术的发展
        2.4.2 SAP APO技术的主要特点
        2.4.3 SAP APO与ERP的对比
        2.4.4 SAP APO的发展趋势
3 V公司供应链需求预测现状分析
    3.1 市场环境现状
    3.2 零部件供应现状
    3.3 组织架构现状
    3.4 需求预测管理流程现状
    3.5 供应链信息化系统现状
4 V公司需求预测优化方案
    4.1 需求预测相关改进方案
        4.1.1 需求预测改进策略
        4.1.2 相关组织职能的重定义
        4.1.3 产品结构改进流程
    4.2. 需求预测管理流程再造
        4.2.1 需求预测流程框架总览
        4.2.2 需求预测的决策流程改进
        4.2.3 需求预测系统应用流程改进
5 SAP_APO需求预测的系统应用
    5.1 需求预测的综合计划
        5.1.1 需求预测的发展阶段
        5.1.2 需求预测的计划优化
    5.2 APO系统需求预测的模型应用
        5.2.1 APO系统模型决定流程
        5.2.2 物料的数据分类
        5.2.3 需求预测的系统数据分析
        5.2.4 需求预测产品的备货策略
        5.2.5 售后备件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
6 V公司基于APO需求预测系统改进绩效评估
    6.1 V公司SAP_APO需求预测的绩效反馈
        6.1.1 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
        6.1.2 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平衡
        6.1.3 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6.1.4 企业库存水平的降低
    6.2 APO项目实施的不足和问题
7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三一SCP130S北美重叉内饰造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项目背景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来源和现状
    1.3 论文框架和工作流程
    1.4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基本方法
第2章 设计要求与分析
    2.1 项目任务要求
    2.2 项目任务分析
    2.3 项目流程和资源分配
第3章 项目调研与前期分析
    3.1 叉车内饰设计概述
        3.1.1 叉车设计的发展趋势
        3.1.2 叉车内饰的基本组成
    3.2 典型叉车内饰造型分析
        3.2.1 典型叉车内饰样本
        3.2.2 标杆产品详细分析
        3.2.3 叉车内饰造型风格趋势分析
    3.3 三一集团港口机械产品分析
        3.3.1 实地考察
        3.3.2 三一集团现有叉车内饰研究
        3.3.3 SCP130S北美重叉车身及驾驶室外观造型分析
        3.3.4 北美重叉市场用户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叉车内饰设计方案及反馈
    4.1 第一阶段方案设计与评估
        4.1.1 概念提取及草图构建过程
        4.1.2 草图设计方案内部沟通评审
        4.1.3 方案展示及说明
        4.1.4 企业反馈及方案筛选
        4.1.5 第一阶段设计总结
    4.2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与评估
        4.2.1 企业反馈及意见
        4.2.2 初选方案造型特征、设计分析与改进
        4.2.3 初选方案人机工程的验证分析
        4.2.4 方案终选与企业反馈
        4.2.5 第二阶段设计总结
    4.3 最终方案设计与分析
        4.3.1 第三轮提交方案设计
        4.3.2 最终设计方案展示
        4.3.3 最终设计方案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模型设计与样机展示
    5.1 数字模型构建
    5.2 数字模型展示
    5.3 样机展示
第6章 项目总结
    6.1 项目流程总结
    6.2 对个人方案及工作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ANSI ITSDF B561-2012 美国叉车安全标准
附录B GB-T_5143-2008/ISO6055:2004 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附录C 布展照片
附录D 实习证明

四、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三一重工战略绩效分析[D]. 王艺涵.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V工程机械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D]. 刘崟. 山东大学, 2020(05)
  • [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双液压马达发电机的电动重型叉车势能回收系统研究[D]. 陈海斌. 华侨大学, 2020(01)
  • [5]三一重装掘进机操控室工业设计[D]. 刘鑫. 湖南大学, 2020(07)
  • [6]基于多种外负荷特性发动机的平地机作业性能研究[D]. 李亚琦. 长安大学, 2020(06)
  • [7]北方股份非公路矿用车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宋少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增值税改革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成本影响研究[D]. 王珂. 河南大学, 2019(02)
  • [9]V公司基于SAP-SOP需求预测系统优化研究[D]. 于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三一SCP130S北美重叉内饰造型设计[D]. 郑兆静.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国外工程机械最新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