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氏亚科昆虫区系分析

中国欧氏亚科昆虫区系分析

一、中国益蝽亚科昆虫区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英,李丹,赵萍[1](2020)在《贵州蝽亚科昆虫名录和区系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文中指出通过野外采集和整理鉴定贵州省蝽亚科昆虫标本,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获得贵州省蝽亚科昆虫物种名录和地理分布信息,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昆虫地理区划,对贵州蝽亚科昆虫进行区系分析.结果共发现贵州蝽亚科昆虫68属128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水平上具有5种分布类型,东洋区62种,占贵州总种数48.44%;东洋区+古北区共有60种,占46.88%;东洋区+澳洲区共有2种,占1.56%;东洋区+古北区+非洲区3种,占2.34%;世界广布种1种.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划水平上,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类型共有种数最多,27种(21.09%):其次为华中和华南区共有种20种(15.63%).分析认为贵州蝽亚科是东洋区系种类为主,并有相当比例的古北+东洋共有成分;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以华中+华南+西南区系类型占比最大,华中+华南次之.

徐红霞,包新康,王洪建,李丹春,曹秀文[2](2019)在《甘肃省异翅亚目(半翅目)昆虫区系分析》文中指出2001-2013年在甘肃省的主要生境,定期或不定期用扫网法采集昆虫标本,鉴定并统计其中的蝽类昆虫标本,补充分类学文献中记载的种类,首次系统整理出分布于甘肃省的异翅亚目昆虫共28科、182属、375种,其中蝽科种数最多,有85种(占22.67%).区系分析表明,甘肃省蝽类的属、种区系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均以东洋、古北双界分布型为主,体现了甘肃省蝽类昆虫区系处在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与华北区和华中区关系密切的特点.

戈昕宇[3](2019)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2017-2018年在保护区选取9种生境进行了蝽类昆虫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蝽类昆虫标本4616只110种,隶属21科76属。发现内蒙古1新记录亚科花姬蝽亚科Prostemminae和5新记录种黄翅花姬蝽Prostemma kiborti、黄角巨股长蝽Megalonotus antennatus、文扁蝽Aradus hieroglyphicus、灰盾蝽Odontoscelis fuliginosa和钝扩蝽Sternodontus obtusus。保护区的蝽类昆虫群落中盲蝽科Miridae的个体数和种类数最多,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属数最多。2.保护区不同生境中蝽类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白桦林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蒙古栎林最高。优势度指数虎榛子灌丛最高。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7月多样性指数最高,9月多样性指数最低。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为山地草原和虎榛子灌丛的最高。在不同月份,8月与9月的相似性指数最高。3.保护区蝽类昆虫生态位宽度有明显差异,姬缘蝽科Rhopalidae空间生态位宽度最高。地长蝽科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蝽类昆虫优势类群的时间、空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4.气候和环境因子对蝽类昆虫群落特征影响明显,各环境因子之间湿度和生境内草本植物的比例相关性最强。草被植物的高度和比例对蝽类昆虫分布的影响较大。5.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的蝽类昆虫具有典型的古北界性质。蒙新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之间有互相渗透的趋势,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牛秋敏[4](2018)在《昆明地区蝽科昆虫分布区系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总结了昆明地区蝽科昆虫的分布情况,为日后该地区蝽科昆虫的预防和防治工作,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赵萍,万人静,刘红霞[5](2016)在《贵州省益蝽亚科(异翅亚目:蝽科)昆虫记述》文中提出为了解贵州省益蝽亚科蝽类天敌昆虫种类资源,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类鉴定得到贵州省益蝽亚科昆虫共计10属25种,并对其分布地点进行了详细记述.

易传辉,和秋菊,冯志伟,和菊,王珂珩,赵健[6](2016)在《昆明市蝽科昆虫名录与区系分析》文中指出根据近年来采集标本、查看标本和查阅资料,对昆明市蝽科昆虫进行了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有44属70种(亚种),其中以菜蝽属种类最多,有4种;其次是岱蝽属、二星蝽属、曼蝽属、益蝽属和稻绿蝽属,各有3种(亚种)。蝽科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着,仅在东洋区分布就有38种(亚种),占54.3%,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区共有24种,占34.3%,并含有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均在西南区有分布,但与华中区、华南区和青藏区共有成分较多,分别占74.3%、62.9%和47.1%,同时该区域特有成分较多,有9种,占12.9%,其他区也有一定分布。表明昆明市蝽科昆虫具有显着的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特点。

易传辉,和秋菊,赵健,王珂珩,曾全[7](2016)在《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区系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弄清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对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蝽次目昆虫88种(亚种),隶属于12科62属,其中以蝽科种类最多,有40种,其次为缘蝽科,有19种,再次为猎蝽科,有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东洋区成分显着,但具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物种占种总数37.5%,并杂有少量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为主,但与华南区和华中区有较多共有成分,西南-华南共有种占81.8%,西南-华中共有种占76.1%。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具显着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独有特点。

张碧玉[8](2016)在《福建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中段,昆虫种类丰富。本研究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及文献资料分析,发现该保护区内有昆虫纲25目257科2218种,其中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的种类最多,各占总数的25%和21.85%。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数量与其他4个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峨嵋峰自然保护区居第二位。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丰富度指数与省内及邻近省份的8个国家级及2个省级保护区相比居第二位,仅次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基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成份有25种分布型,其中以东洋区分布种及跨东洋和古北区分布的种类为主,东洋区种类占总数的40.94%,东洋和古北区共有种类占总数的42.88%。基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成份有53种分布型,其中华中区种类占17.85%;华中、华南两区共有种类占21.51%;华中、华南、西南3区共有种类占13.57%。上述3种分布类型共计1174种,占总数的52.93%。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位处东洋区,通过本研究也发现其昆虫区系成分也以东洋区及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且证实其昆虫种类相对较为丰富,建议加强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赵清[9](2013)在《中国益蝽亚科修订及蠋蝽属、辉蝽属和二星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半翅目:蝽科)》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中国益蝽亚科(半翅目:蝽科)进行了修订,并对蠋蝽属(益蝽亚科)、辉蝽属(蝽亚科)、二星蝽属(蝽亚科)在以往基于形态学数据修订的基础上进行DNA分类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总结了益蝽亚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DNA分类学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本论文涉及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以及用于益蝽亚科分类的形态学特征及本文中使用的相应术语和量度。简单的介绍了益蝽亚科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意义。第二部分:记述了中国益蝽亚科的修订结果。本文共记载中国益蝽亚科17属57种:其中包含6新种(其中2新种己发表),3新异名(其中1个已发表)1恢复异名以及1中国新纪录种。新种:宽丹蝽Amyotea lata Zhao, Bu&Liu,2011;翘益蝽Picromerus elevatus Zhao, Liu&Bu,2013;红象蝽Cecyrina rubra sp. nov.;黄斑象蝽Cecyrina flavimacula sp. nov.;平象蝽Cecyrina flata sp. nov.;小象蝽Cecyrina parva sp. nov.o新异名:膜疣蝽Cazira membrania Zhang&Lin,1982(=峨嵋疣蝽Cazira emeia Zhang&Lin,1982);四川疣蝽Cazira sichuana Zhang&Lin,1986(=削疣蝽Cazira frivaldszkyi Horvath,1889);红角并蝽Pinthaeus humeralis Horvath,1911(=并蝽Pinthaeus sanguinipes (Fabricius,1781))(已发表)。恢复异名:蝎蝽Arma chinensis Fallou,1881恢复为欧亚蠋蝽Arma custos (Fabricius,1794)的异名;中国新纪录种:宽曙厉蝽Eocanthecona shikokuensis (Esaki&Ishihara,1950)。文中编制了中国益蝽亚科的属种检索表。对所研究种类进行了详细记述:包括检视了保存于国内的模式标本,并通过国际同行核对了部分保存于国外的模式标本;对重要分类特征进行重新描述;丰富了已知种的分布记录;对未见标本的种提供了原始描述。同时提供了成虫背腹面照片114幅,雌雄性生殖节照片88幅,还绘制了雄虫生殖节结构特征图43幅,以及提供每个分类单元的文献引证。第三部分:提供了蠋蝽属(3种)、辉蝽属(6种)、二星蝽属(10种)DNA分类学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了中国蠋蝽属3种19头个体,辉蝽属6种50头个体以及二星蝽属10种70头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I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基因(约600bp)和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基因(蝎蝽属约410bp,辉蝽属约720bp)序列,以及GenBank中已有的一条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遗传距离,统计核苷酸多样性等。结果显示,蝎蝽属的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0.02,蠋蝽和欧亚蝎蝽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25,而朝鲜蝎蝽与蝎蝽和欧亚蝎蝽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113和0.1079;以益蝽为外群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也不支持蝎蝽和欧亚蝎蝽各自的单系性;并经过对大量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种间在阳基侧突的变异方面存在过渡类型,因此本文中恢复蝎蝽为欧亚蝎蝽的异名。辉蝽属各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都小于0.01;辉蝽与北方辉蝽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远小于其他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075-0.15),属于种内遗传距离的范围;以二星蝽为外群的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虽然北方辉蝽的不同单倍型形成一个支系,但与辉蝽若干单倍型形成多分支关系,且辉蝽和北方辉蝽共同形成支系的支持率均很高(BI的PP为1.00或ML的BP为100);在形态上,辉蝽和北方辉蝽外观几不可辨,生殖节中只有阳基侧突略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属于辉蝽种内的变异范围,因此,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建议将辉蝽和北方辉蝽合并为一个种,待查看模式标本后再做正式处理。二星蝽属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差距较大,在0.003-0.039之间;而种间遗传距离在0.062-0.193之间;近缘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远缘种间遗传距离;系统发育结果显示,种间遗传距离较小的种间关系更近缘,但各自均能形成独立的支系;基于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树的结果均支持Josifov&Kerzhner(1978)将尖角二星蝽作为北二星蝽异名的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DNA分类学在解决属内种间的分类时可提供新的观点和新的视角,可结合形态与其他数据共同解决分类学问题。新种的模式标本除注明外均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赵萍,袁继林[10](2011)在《贵州真猎蝽亚科昆虫名录及区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完善贵州省猎蝽科昆虫的区系研究,记述了贵州省真猎蝽亚科昆虫29属52种,提供了各种在贵州省的详细分布。种级阶元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东洋种47种,占90.4%;东洋古北共有种5种,占9.6%。说明,贵州真猎蝽亚科昆虫的东洋区系性质显着。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贵州真猎蝽共有9个区系类型,其中华中区+华南区所占比例最大,24种,占46.2%;其次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13种,占25%。可见,贵州真猎蝽是以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成分为主的区系结构。

二、中国益蝽亚科昆虫区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益蝽亚科昆虫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蝽亚科昆虫名录和区系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蝽亚科昆虫名录及分布
    2.2 区系分析
        2.2.1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水平的区系构成
        2.2.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水平的区系构成
        2.2.3 在中国地理区系亚区的分布统计
3结论和讨论

(2)甘肃省异翅亚目(半翅目)昆虫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1.2 标本鉴定
    1.3 区系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省蝽类昆虫属、种组成
    2.2 区系分析
        2.2.1 甘肃省蝽类昆虫的属、种在世界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
        2.2.2 甘肃省蝽类昆虫的属、种在中国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
3 讨论
附:甘肃省蝽类昆虫名录

(3)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我国概况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1.2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 蝽类昆虫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蝽类昆虫研究进展
        1.3.2 国内蝽类昆虫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1.5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二、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
        2.1.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气候概况
        2.1.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取
        2.2.2 调查时间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3.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1.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的种类与数量分布
        3.1.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各科群落组成
        3.1.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3.2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2.1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物种组成及多度分析
        3.2.2 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3.2.3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群落排序结果
    3.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动态
        3.3.1 季节变化对保护区整体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3.3.2 不同生境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序动态
    3.4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3.4.1 保护区各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4.2 保护区各月份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5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分析
        3.5.1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宽度
        3.5.2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重叠
        3.5.3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相似性
    3.6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稳定性
    3.7 环境因子对蝽类昆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3.8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区系分析
四、结论
五、讨论
    5.1 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蝽类昆虫的物种组成
    5.2 生境类型对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3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结构的时序变化
    5.4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的生态位
    5.5 保护区蝽类昆虫区系分析
    5.6 采集方法对采集种类的影响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昆明地区蝽科昆虫分布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明市异翅亚目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与所占比重
    2.2 昆明市异翅亚目昆虫在中国动物区系中的归属与所占比重
    2.3 昆明市异翅亚目昆虫在云南动物区系中的归属与所占比重
3 结论
4 讨论

(5)贵州省益蝽亚科(异翅亚目:蝽科)昆虫记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丹蝽属Amyotea Ellenreider,1862
        (1)丹蝽Amyotea malabarica(Fabricius,1775)
    2.2 侧刺蝽属Andrallrs Bergroth,1906
        (2)侧刺蝽Andrallrs spinidens(Fabricius,1787)
    2.3 蠋蝽属Arma Hahn,1832
        (3)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1881
        (4)锈色蠋蝽Arma ferruginea(Hisao et Cheng,1977)
        (5)朝鲜蠋蝽Arma koreana Josifov et Kerzhner,1978
        (6)斑翅蠋蝽Arma macula Zheng,1980
        (7)腹突蠋蝽Arma tubercula(Yang,1934)
    2.4 疣蝽属Cazira Amyot et Serville,1843
        (8)背线疣蝽Cazira breddini Schouteden,1907
        (9)峨眉疣蝽Cazira emeia Zhang et Lin,1982
        (10)普洱疣蝽Cazira flava Yang,1934
        (11)削疣蝽Cazira frivaldszkyi Horváth,1889
        (12)峰疣蝽Cazira horvathi Breddin,1903
        (13)无刺疣蝽Cazira inerma Yang,1935
        (14)疣蝽Cazria verrucosa(Westwood,1835)
    2.5 象蝽属Cecyrina Walker,1867
        (15)象蝽Cecyrina platyrhinoides Walker,1867
    2.6 曙厉蝽属Eocanthecona Bergroth,1915
        (16)二斑曙厉蝽Eocanthecona binotata(Distant,1879)
        (17)曙厉蝽Eocanthecona concinna(Walker,1867)
        (18)叉角曙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1811)
        (19)黑曙厉蝽Eocanthecona thomsoni(Distant,1911)
    2.7 益蝽属Picromerus Amyot et Serville,1843
        (20)黑益蝽Picromerus griseus(Dallas,1851)
        (21)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1874
        (22)绿点益蝽Picromerus viridipunctatus Yang,1935
    2.8 并蝽属Pinthaeus Stl,1868
        (23)并蝽Pinthaeus sanguinipes(Fabricius,1781)
    2.9 耳蝽属Troilus Stl,1868
        (24)耳蝽Troilus luridus(Fabricius,1775)
    2.1 0 蓝蝽属Zicrona Amyot et Serville,1843
        (25)蓝蝽Zicrona caerula(Linnaeus,1758)
3 讨论

(6)昆明市蝽科昆虫名录与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概况与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蝽科昆虫种类与群落结构特征
    2.2 蝽科昆虫区系构成及特征
        2.2.1 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比重和特点
        2.2.2 在中国区系中所占比重和特点
3 小结与讨论

(7)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区系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 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种类与群落特征
    2. 2 蝽次目区系构成及特征
        2. 2. 1 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比重和特点
        2. 2. 2 在中国区系中所占比重和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8)福建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和面积
        1.1.2 地貌
        1.1.3 水文
        1.1.4 土壤
        1.1.5 气候
        1.1.6 植被
        1.1.7 特色
    1.2 昆虫多样性研究概况
    1.3 昆虫区系研究概况
        1.3.1 世界陆地昆虫地理区划
        1.3.2 中国陆地昆虫地理区划
    1.4 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文献及标本
    2.2 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2.2.1 区系分析方法
        2.2.2 物种丰富度指数
        2.2.3 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
        3.1.1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
        3.1.2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比较
        3.1.3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数与物种丰富度
    3.2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分析
        3.2.1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所占比例
        3.2.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所占比例
        3.2.3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与邻近自然保护区区系分析比较
    3.3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保护种类、新增种类及昆虫名录
        3.3.1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保护种类
        3.3.2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新增种类
        3.3.3 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版
致谢

(9)中国益蝽亚科修订及蠋蝽属、辉蝽属和二星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半翅目:蝽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简史
        1.1.1 益蝽亚科研究简史
        1.1.2 DNA分类学的研究简况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1.2.1 益蝽亚科修订研究材料与方法
        1.2.2 DNA分类学的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益蝽亚科的修订
    第一节 丹蝽属Amyotea Ellenreider,1862
        2.1.1 宽丹蝽Amyotea lata Zhao,Bu & Liu,2011
        2.1.2 丹蝽Amyotea malabarica(Fabricius,1775)
    第二节 侧刺蝽属Andrallus Bergroth,1905
        2.2.1 侧刺蝽Andrallus spinidens(Fabricius,1787)
    第三节 蠋蝽属Arma Hahn,1832
        2.3.1 欧亚蝎蝽Arma custos(Fabricius,1974)
        2.3.2 锈色蠋蝽Arma ferruginea(Hsiao&Zheng,1977)
        2.3.3 朝鲜蠋蝽Arma koreana Josifov&Kerzhner,1978
        2.3.4 斑翅蠋蝽Arma maculata Zheng,1980
        2.3.5 腹突蠋蝽Arma tubercula(Yang,1934)
    第四节 捕蝽属Blachia Walker,1867
        2.4.1 捕蝽Blachia ducalis Walker,1867
    第五节 厉蝽属Cantheconidea Schouteden,1907
        2.5.1 尖角厉蝽Cantheconidea humeralis(Distant,1907)
    第六节 疣蝽属Cazira Amyot & Serville,1843
        2.6.1 背线疣蝽Cazira breddini Schouteden,1907
        2.6.2 丽疣蝽Cazira concinna Hsiao & Zheng,1977
        2.6.3 峨嵋疣蝽Cazira emeia Zhang & Lin,1982
        2.6.4 普洱疣蝽Cazira flava Yang,1934
        2.6.5 削疣蝽Cazira frivaldszkyi Horvath,1889
        2.6.6 峰疣蝽Cazira horvathi Breddin,1903
        2.6.7 无刺疣蝽Cazira inerma Yang,1934
        2.6.8 黄疣蝽Cazira montandoni Breddin,1903
        2.6.9 西藏疣蝽Cazira thibetensis Schouteden,1907
        2.6.10 红疣蝽Cazira vegeta Kirkaldy,1909
        2.6.11 疣蝽Cazira verrucosa(Westwood,1835)
        2.6.12 云南疣蝽Cazira yunnanica(Zhang & Lin,1982)
        2.6.13 Cazira sp.1
    第七节 象蝽属Cecyrina Walker,1867
        2.7.1 象蝽Cecyrina platyrhinoides Walker,1867
        2.7.2 小象蝽,新种Cecyrina parva sp.nov
        2.7.3 红象蝽,新种Cecyrina rubra sp.nov
        2.7.4 平象蝽,新种Cecyrina flata sp.nov
        2.7.5 黄斑象蝽,新种Cecyrina flavimacula sp.nov
    第八节 喙蝽属Dinorhynchus Jakovlev,1876
        2.8.1 奥喙蝽Dinorhynchus dybowskyi Jakovlev,1876
        2.8.2 喙蝽Dinorhynchus opulentus(Distant,1890)
    第九节 曙厉蝽属Eocanthecona Bergroth,1915
        2.9.1 二斑曙厉蝽Eocanthecona binotata(Distant,1879)
        2.9.2 曙厉蝽Eocanthecona concinna(Walker,1867)
        2.9.3 台湾曙厉蝽Eocanthecona formosa(Horvath,1911)
        2.9.4 义角曙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1801)
        2.9.5 九州曙厉蝽Eocanthecona kyushuensis(Esaki & Ishihara,1950)
        2.9.6 小曙厉蝽Eocanthecona parva(Distant,1902)
        2.9.7 红曙厉蝽Eocanthecona robusta(Distant,1879)
        2.9.8 宽曙厉蝽Eocanthecona shikokuensis(Esaki & Ishihara,1950)
        2.9.9 黑曙厉蝽Eocanthecona thomsoni(Distant,1911)
        2.9.10 Eocanthecina sp.1
        2.9.11 Eocanthecina sp.2
    第十节 捉蝽属Jalla Hahn,1832
        2.10.1 捉蝽Jalla dumosa(Linnaeus,1758)
        2.10.2 黑胫捉蝽Jalla subcalcarata Jakovlev,1885
    第十一节 狩蝽属Martinina Schouteden,1907
        2.11.1 深色狩蝽Martinina inexpectata Schouteden,1907
    第十二节 益蝽属Picromerus Amyotea & Serville,1843
        2.12.1 双刺益蝽Picromerus bidens(Linnaeus,1758)
        2.12.2 翘益蝽Picromerus elevatus Zhao,Liu & Bu,2013
        2.12.3 黄额益蝽Picromerus fasciaticeps Zheng & Liu,1987
        2.12.4 黑益蝽Picromerus griseus(Dallas,1851)
        2.12.5 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1874
        2.12.6 绿点益蝽Picromerus viridipunctatus Yang,1934
    第十三节 并蝽属Pinthaeus Stal,1868
        2.13.1 并蝽Pinthaeus sanguinipes(Fabricius,1781)
    第十四节 平益蝽属Platynopus & Serville,1843
        2.14.1 平益蝽Platynopus melanoleucus(Westwood,1837)
    第十五节 雷蝽属Rhacognathus Fieber,1860
        2.15.1 角雷蝽Rhacognathus corniger Hsiao & Zheng,1977
        2.15.2 雷蝽Rhacognathus punctatus(Linnaeus,1758)
    第十六节 耳蝽属Troilus Stal,1868
        2.16.1 耳蝽Troilus luridus(Fabricius,1775)
        2.16.2 褐耳蝽Troilus testaceus Zheng & Liu,1987
    第十七节 蓝蝽属Zicrona Amyotea & Serville,1843
        2.17.1 蓝蝽Zicrona caerulea(Linnaeus,1758)
        2.17.2 Zicrona sp
第三章 蝎蝽属、辉蝽属及二星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
    第一节 蝎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第二节 辉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第三节 二星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总结
参考文献
学名索引
图版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益蝽亚科昆虫区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蝽亚科昆虫名录和区系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蝽科)[J]. 王朝英,李丹,赵萍. 凯里学院学报, 2020(06)
  • [2]甘肃省异翅亚目(半翅目)昆虫区系分析[J]. 徐红霞,包新康,王洪建,李丹春,曹秀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3]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D]. 戈昕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昆明地区蝽科昆虫分布区系研究[J]. 牛秋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3)
  • [5]贵州省益蝽亚科(异翅亚目:蝽科)昆虫记述[J]. 赵萍,万人静,刘红霞. 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
  • [6]昆明市蝽科昆虫名录与区系分析[J]. 易传辉,和秋菊,冯志伟,和菊,王珂珩,赵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0)
  • [7]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区系初步分析[J]. 易传辉,和秋菊,赵健,王珂珩,曾全. 西部林业科学, 2016(02)
  • [8]福建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及区系分析[D]. 张碧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9]中国益蝽亚科修订及蠋蝽属、辉蝽属和二星蝽属的DNA分类学研究(半翅目:蝽科)[D]. 赵清. 南开大学, 2013(07)
  • [10]贵州真猎蝽亚科昆虫名录及区系分析[J]. 赵萍,袁继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7)

标签:;  ;  ;  ;  ;  

中国欧氏亚科昆虫区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