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开农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4 卷 总目录

中开农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4 卷 总目录

一、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VOL.14 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曹莹[1](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认为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金淑兰[2](2017)在《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文中指出化学工业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国防建设和应对战争等密不可分,不仅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化学工业会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它荟聚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与化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中华化学工业会自1922年创建至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我国化学工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首次全面系统地厘清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创立、发展以及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这部分内容为完善我国近代化工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弥补了我国化工史和技术史史界对相关专题研究的不足。(2)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学术团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化工知识普及向化工知识研究的转变,而另一种社会角色——服务于化工实业界则一直伴随并贯穿始终。通过分析认为,除以上所述,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还表现在: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产业经济方面,甚至还涉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术团体,其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可变性。(3)详细地梳理了1922-1949年中华化学工业会的主要工作成就及其对中国化工事业的影响。包括化学工业普及方面,如搜集并发布化学工业新闻、举办通俗演讲、翻译化工着作,创办化工普及类刊物《化学世界》;化学工业研究方面,如学会的科研体制化过程、化工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建设、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和会刊为主所进行的化工学术研究等;促进实业界与化学界相结合所做的各种努力,如组织学者参观工厂、调查国内化工业现状、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化工展览。这些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于中国化工事业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建制化的积极作用。(4)对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客观的评价。受条件所限,民国时期国内关于化工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并不多见,但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为主、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为载体刊发的大量文章实用性极强,对于科研同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作用。(5)在挖掘中华化学工业会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特点。总体上看来,1922-1949年,我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或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国内许多储备丰富的生产原料,仍处于粗放式加工阶段。通过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剖析政府在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专门学术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探讨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体制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刘文祥[3](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胡晓[4](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赵文君[5](2013)在《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20年代中期,陈遵妫加入中国天文学会,并投身天文科普工作长达65年,为近代天文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参与中国天文学会的天文普及工作,到广播电台做天文科普演讲、编辑《宇宙》月刊等,陈遵妫还撰写了大量的天文学普及文章和着作。本文从陈遵妫的受教育经历写起,向读者展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一生的际遇,以及陈遵妫如何走上天文科普工作之路并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重点从是科普史角度对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他对我国天文科普事业做出的贡献。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对陈遵妫的生平进行综述和分析,并结合口述资料,希望重现一个兢兢业业的天文科普工作者,使读者对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结合国内对于近代科学传播的观点,在文章中,较多涉及民国时期天文科普传播状况,介绍并分析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本文从科普史的角度出发,采用历史文献法对陈遵妫的科普工作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主要的参考文献以及研究内容和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部分,在展现陈遵妫进行天文工作的时代背景基础上,简要概述陈遵妫的生平,包括他青少年时期求学之路、中年献身天文科普工作、老年皓首雄心投入中国天文学史的编着。这一部分是通过梳理陈遵妫的传记和回忆性文章以及健在的知情人口述访谈来完成的。第三部分,叙述了陈遵妫的天文科普活动,包括他当《宇宙》期刊的总编辑、先后三次参加日食观测活动及天文宣传活动、主持建造北京天文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编译通俗天文科普书籍。第四部分,从版本、出版时间和影响等方面整理并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陈遵妫出版的书籍。梳理陈遵妫在《宇宙》期刊、《科学》、《东方杂志》和《学艺》等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并用科技期刊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陈遵妫的天文科普特点。作者深入分析陈遵妫的天文科普特点并将其归结为4点。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论与展望。根据前面几部分的叙述,总结陈遵妫走上天文科普道路的原因,并归纳了他的贡献及影响。

刘敏[6](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提出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着。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谢璇[7](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傅宏远[8](2011)在《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30年至1937年间的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重点和中心,借助当时当地的报刊资料及当事人的书信日记等材料描述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人聚散情况,试图展示当时青岛的文学生态状况及青岛作为山东的区域文化中心和中国的“文化边城”的复杂身份。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可以作为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现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之外的另一种城市来加以研究,而且当时的青岛和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分别可以作为一类沿海新兴城市和地方性国立大学的代表。第一章通过选校址和择校长两个关键问题来考察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建立的过程,从而展示出1930年代前后青岛和济南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和山东文化版图的变迁,并且通过论述杨振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措施来展示1930年至1937年间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发展。第二章描述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等人在上海、北平和青岛之间来来去去的流动过程,通过对于他们在青期间的活动状况的考察,指出他们在青岛的侨居和暂住的生存状态和指向文化中心城市的心理认同,从而展示出当时作为“文化边城”的青岛与作为全国性文化中心的上海、北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重点考察沈从文、老舍、洪深等教授作家在青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作品的发表情况、臧克家在闻一多等人扶掖下开始新诗创作并且被推向文化中心的过程以及王弢、俞启威等青年学生在青岛所进行的左翼文艺社团活动,通过教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展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生态,并且进一步指出青岛相对于北平、上海的“文化边城”的地位。本章还把目光转移到大学校园之外,描述以王统照为代表的青岛本地文人当时的文学活动,重点考察他们所进行的本十报刊文艺阵地建设的尝试,通过对于青岛当地报纸文艺副刊的实际编辑情况的考察,展示出国立青岛/山东大学内外的相对隔离的状态及青岛之所以最终未能成为文化中心点的部分原因。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论述,指出1930年代前期的青岛的文化“候鸟栖息地”和“文化边城”的性质,其后随着大学的迁回济南及其自身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导致的成为文化中心点的可能性的丧失,青岛成为“未形成的文化中心”。

李瑛[9](2011)在《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是一个极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课题。本文基于档案资料、文集、日记、校刊等珍贵的一手资料,从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层面对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以“服务”和“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行文主线,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发展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探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的历史动因、发展历程;以大学农业推广区域实验为窗口,探究大学开展农业推广的目的与意义、实施路径与策略、影响与成效、困难与不足等;从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视角,剖析大学校长办学理念对大学农业推广的影响,揭示大学农业推广作为大学办学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农业推广学等多学科理论客观评析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实践活动的成就、特点、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价值。全文立足于活动史与问题史的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轨迹,为当代大学开展“三农”服务提供启示。具体而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深入探究大学农业推广的具体实施,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部分评析大学农业推广的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启示,包括第五章和结语。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如下:1.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国留美农科生积极引入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理念和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办学体制,开辟出民国时期大学拯救民族危机的有效路径。大学农业推广旨趣与政府县政改革目标有契合之处,赢得了宝贵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限于诸多传统因素的阻碍,技术变革成为大学化解农业危机的主要路径,所以,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任务,贯穿整个民国时期。2.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随时局变更而嬗变,经历了发轫期(1897-1911)、初创期(1912-1927)、成熟期(1927-1937)和转折期(1938-1949)等四个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产生——发展——高涨——低潮的历史态势。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大学农业推广的制度建设、推广范围、推广成效呈现上升态势。从总体上说,高校内迁使大学农业推广范围和成效不及战前,重心转向辅导和训练推广人才。但从局部的内迁地而言,大学农业推广为内迁地输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元素,解决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提高了当地科技文化教育水平。抗战后,高校复原重建,大学农业推广工作趋于萎缩。3.源于有限的办学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采取区域实验形式,实验形式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分散式区域实验始于二十年代大学在各地建立农事试验场进行的农事试验,由于试验区域广收效不佳,至三十年代,大学将分散式推广改为集中式推广,建立各种稳定的农业推广实验区,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成效的区域实验是以乡镇为中心农业推广实验和以县为单位农业推广实验。抗战爆发前十年是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区域实验的黄金时期。4.内忧外患的生长环境和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使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逐渐形成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他们倡导读书不忘救国,主张大学为社会、民众和国家服务,培养改造社会、转移国运的领袖人才;重视学生人格训练,培养爱国主义和奉献牺牲精神。因此,农业推广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大学的一种办学行为。竺可桢、陈裕光和邹鲁三位着名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及其领导的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彰显了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在大学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5.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农业科技和乡村教育的进步,促进了大学自身在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衍生出社会服务的崭新职能。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参与院校的多元化、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等典型特点。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大学农业推广在人才、经费、成效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推广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6.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在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办学模式、农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变农民行为、大学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历史告诉我们,今天的大学理当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再建新功。

彭芳[10](2010)在《论民事立案制度》文中认为在法治国家里,“司法是解决纠纷的最后的一道防线”,往往能最大程度吸纳化解矛盾纠纷,常被作为衡量一国司法水平和法治程度之标杆,而民事立案制度则与一国国民利用司法救济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我国现行立案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国民之诉求。“立案难”问题,尤其是一审立案问题已日益凸显,民事立案制度改革成为民事诉讼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实乃出于司法实践之迫切。本文主要以民事一审立案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民事立案制度中的各种关系为主线,剖析影响立案制度的各种因素,理论结合实际,分为三个部分对民事立案制度进行全方位的阐述:第一部分,对中外民事立案制度进行基本考察,包括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我国具体立法例之介绍和分析,以及中外民事立案制度理念及相关背景之比较探讨;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缺陷及成因进行分析,制度缺陷方面主要分为诉权保障和诉权滥用规制两个层面来论述,原因方面主要是从民事立案制度基本理论认识、历史背景和现实司法现状来分析;第三部分是在第一二部分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民事立案制度重构之依据和方案,主要以国内外法律文化基因和现实国情为考虑基点确定思路,为“修正立案登记制度”在我国适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民事立案制度改革的一些拙见,以期在最大限度保障诉权的前提下,又能在客观上促进当事人正当行使其诉权,两目的统一协调以保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VOL.14 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VOL.14 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一、科技期刊概况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说明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第三节 主办机构
        一、气象观测机构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四、高等教育机构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一、期刊形式
        二、期刊内容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一、主办机构
        二、编委员
        三、作者群体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一、栏目设置
        二、外观设计
        三、出版经营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建与发展
    2.1 创建背景与条件
        2.1.1 社会条件
        2.1.2 宏观背景
        2.1.3 人才基础
    2.2 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2.3 组织机构的变迁
        2.3.1 对学会章程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2.3.2 内部结构的变迁
    2.4 历任理事(评议员)
    2.5 会员分析
        2.5.1 全体会员分析
        2.5.2 代表性会员分析
第3章 化工宣传与普及工作
    3.1 搜集、发布化学工业新闻,提供化工消息
    3.2 举办通俗演讲,推动化工知识传播
    3.3 翻译化工着作,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技术
    3.4 创办科普刊物《化学世界》
第4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4.1 会刊简史
    4.2 历任编纂
    4.3 发展历程
        4.3.1 化学工业调查阶段
        4.3.2 化学工业述评阶段
        4.3.3 化学工业应用研究阶段
    4.4 会刊的历史作用
第5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科研体制化探索
    5.1 创立化工图书馆,为化工研究提供基础
    5.2 发行化工专业期刊,鼓励学术研究
    5.3 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5.3.1 历届年会概况
        5.3.2 年会发展历程
        5.3.3 联合年会纪实
        5.3.4 年会的演变及其特点
    5.4 协助审定化学名词,推进化学用词规范化
        5.4.1 化学讨论会的缘起与成果
        5.4.2 与会人员中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分析
        5.4.3 化学工程名词的统一与审定
第6章 对中国传统工业的改进与研究
    6.1 肥皂工业
    6.2 造纸工业
    6.3 油脂工业
    6.4 橡胶工业
    6.5 油漆工业
    6.6 制革工业
第7章 联络并服务于化学工业实业界
    7.1 组织参观工厂,促进学企结合
    7.2 调查国内化工产业,掌握化工发展现状
        7.2.1 调查实录
        7.2.2 关于化工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7.3 服务于实业界,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7.4 协助化工展览,推动化工产业发展
        7.4.1 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
        7.4.2 举办化学工艺品展览会,暨组建化学工艺研究会
        7.4.3 吴承洛对化学工艺品展览会的评价
第8章 结语
    8.1 对学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评价
    8.2 关于中华化学工业会社会角色的探讨
        8.2.1 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8.2.2 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学工业人才
        8.2.3 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8.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四、本文创新点
        (一) 选题的创新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小结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小结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小结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一、版式设计
        (一) 外封设计
        (二) 版芯设计
    二、运营模式
        (一) 经费管理
        (二) 印刷与发行
    小结
结语与启示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致谢

(5)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列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陈遵妫的生平简介
    2.1 求学之路
    2.2 献身天文
    2.3 皓首雄心
3 陈遵妫的天文科普活动
    3.1 《宇宙》期刊编辑
    3.2 日食观测及宣传活动
    3.3 建造北京天文馆
    3.4 其他科普工作
4 陈遵妫的天文科普作品
    4.1 编着作品
    4.2 译着作品
    4.3 《宇宙》期刊
    4.4 其他期刊
    4.5 小结
5 陈遵妫的天文科普特点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陈遵妫天文科普工作大事年表
附录B 陈遵妫的着作
附录C 陈遵妫的文章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2.1 中国科学社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3.1 何谓科学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3.2 科学精神
        3.2.1 何谓科学精神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3.3 科学的分类
    3.4 科学方法
    3.5 唯科学主义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4.1 科学与和平
        4.1.1 科学与战争
        4.1.2 科学——战争——和平
    4.2 科学与工业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4.3 科学与农业
    4.4 科学与社会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4.3 《科学》中的广告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5.1 科学教育
        5.1.1 科学与教育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5.1.4 女子科学教育
    5.2 科学教育方法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6.1 数学史研究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6.2 天文学史研究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6.3 化学史研究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4.3.1 山洞疏散区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5.1.1 兵工厂的内迁
        5.1.2 民营厂的内迁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6.3.1 建校经过
        6.3.2 校园建设概况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7.5.1 成立与发展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8.4.1 编制背景
        8.4.2 组成与框架
        8.4.3 主要内容
        8.4.4 实施情况
        8.4.5 评价与总结
    8.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插图总目录
表格总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现代中国的新兴城市
第一章 大学的兴废:在济南与青岛之间
    第一节 选址:为何设在青岛?
    第二节 择人:为何是杨振声?
    第三节 杨振声的办学理念与大学的发展
第二章 文人的聚散:在中心与边缘之间
    第一节 "新月派包办青大"
    第二节 "消愁解闷惟有杜康"
    第三节 重返文化中心
第三章 大学内外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活动
    第一节 教授们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 学生们的文学活动与文艺社团
    第三节 青岛在地文人的报刊编辑和本土文艺阵地建设
结语:未形成的文化中心点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9)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动因
    一、农村复兴: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经济动因
        (一) 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
        (二) 解决农业危机的路径选择
    二、乡村自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政治动因
        (一) 从村治到县政改革
        (二) 农业推广与地方自治的契合
    三、体制嬗变: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办学动因
        (一) 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变
        (二) "三一制"的移植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发展进程
    一、大学农业推广的发轫期(1897-1911)
        (一) 清末农学教育的勃兴
        (二) 清末农事试验的推行
        (三) 新型农业行政系统的建立
    二、大学农业推广的初创期(1912-1927)
        (一) 北洋政府对农事改良与推广的倡导
        (二) 大学农业推广思想的萌芽
        (三) 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建构
        (四) 大学农业推广的初步开展
    三、大学农业推广的成熟期(1927-1937)
        (一) 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环境的形成
        (二) 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扩充与完善
        (三) 大学农业推广的深入开展
    四、大学农业推广的转折期(1937-1949)
        (一) 战时政府农业推广体制的构建
        (二) 战时农学教育的发展
        (三) 战时的大学农业推广
        (四) 战后的大学农业推广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区域实验
    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策源地:农事试验场
        (一)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建立和发展
        (二)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研究与推广
        (三)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历史贡献
    二、以乡镇为中心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
        (一) 以乡镇为中心的推广实验区的选定
        (二) 推广实验的条件保障
        (三) 农业推广的主要内容
        (四) 推广的成效与困难
    三、以县为单位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
        (一) 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的形成和发展
        (二) 县单位农业推广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三) 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以温江县为例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大学农业推广
    一、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的形成
        (一) 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萌发
        (二)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
    二、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三、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四、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评析
    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成就
        (一) 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 推动了近代农业科技进步
        (三) 积累了乡村教育经验
        (四) 开创了农业推广合作的多种途径
        (五) 促进了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
        (六) 拓展了近代大学的职能
    二、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特点
        (一) 鲜明的区域性
        (二) 参与院校的多元化
        (三) 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
        (四) 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五) 救国与治学并举
    三、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 推广经费匮乏
        (二) 推广人才奇缺
        (三) 不平衡性
        (四) 成效有限
结语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民事立案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外民事立案制度基本考察
    一、域外民事立案制度考察
        (一)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立案制度
        (二) 英美法系国家民事立案制度
        (三) 两大法系民事立案制度之比较
    二、我国民事立案制度与域外民事立案制度之比较
        (一) 我国民事立案制度考察
        (二) 我国与两大法系国家民事立案制度之比较
    三、中外民事立案制度理念及背景比较
        (一) 民事立案制度探讨范畴
        (二) 西方民事立案制度背景考察
        (三) 民事立案制度模式
    四、小结
第二章 我国立案制度缺陷及成因
    一、我国立案制度的缺陷
        (一) 过于严格的立案审查制度是诉权保障之障碍
        (二) 合理规制诉权滥用制度缺失
        (三) 不允许修改起诉状不合理
    二、我国立案制度缺陷的成因
        (一) 理论认识之障碍
        (二) 历史成因
        (三) 现实成因
    三、小结
第三章 民事立案制度之重构
    一、民事立案制度重构依据
        (一) 理论依据
        (二) 现实依据
        (三) 域外立法经验
    二、民事立案制度重构原则和内容
        (一) 重构原则
        (二) 具体制度重构内容
    三、民事立案制度重构具体方案
        (一) 将诉权保障纳入宪法
        (二) 立案条件和程序之调整
        (三) 明确法官阐明权范围
        (四) 立案救济制度确立
        (五) 完善我国诉讼费用制度
        (六) 对当事人诉权行使之适度合理规制
        (七) 通过其他途径减少对立案制度之不利影响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四、JOURNAL OF 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 VOL.14 2001 TOTAL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2]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D]. 金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1)
  •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陈遵妫的天文科普工作[D]. 赵文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7)
  •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 [7]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学生态 ——以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中心(1930-1937)[D]. 傅宏远. 北京大学, 2011(10)
  • [9]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 李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论民事立案制度[D]. 彭芳. 中国政法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中开农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4 卷 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