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

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

一、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论文文献综述)

景正月[1](2021)在《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让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将进入“后扶贫时代”。尽管当前绝对贫困对象已经被全部消除,但贫困是动态变化的,部分脱贫对象今后仍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返贫和新增贫困的发生具有多因性,而其中健康贫困是首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疾病风险越来越高,健康贫困也成为农村老年贫困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空巢现象日益严重。相比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健康贫困风险更高,健康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问题更为突出的背景下,目前却缺乏对该群体的健康贫困状况的全面测度。一方面,现有的健康贫困测度方式大多是对已发生的健康贫困状态进行事后测度,具有滞后性。另一方面,现有的健康贫困测度方式多是静态研究,没有考虑到健康贫困风险的动态变化性,具有局限性。在后扶贫时代背景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事后的健康贫困状况,而且需要关注事前的健康贫困脆弱性状况。除此以外,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的研究不仅需要静态测度健康贫困状况,也需要动态研究健康贫困的变化过程。通过事后测度与事前预测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全面把握当前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状况,从源头上阻断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对构建可持续性健康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的是基于山东省农村面板数据,全面了解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现状,明确该群体存在的主要健康贫困问题,探索诱发健康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改善健康贫困状况的精准化策略,从而为后扶贫时代的健康贫困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施依据。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了解事后测度的健康贫困发生及动态变化现状,并探索主要影响因素。(2)了解事前预测的贫困脆弱性发生及动态变化现状,并探索主要影响因素。(3)从事前预测角度出发,明确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基于上述结果,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状况的精准化策略。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农村老年健康队列”的2019年基线调查和2020年随访调查。以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为研究对象,最终构建了 2019年和2020年均接受调查的1951户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采用文献法,搜集和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健康贫困、健康贫困脆弱性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明确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空白点和不足之处。(2)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CHE)、(Impoverishment Health Expenditure,IHE)的发生率和发生差距进行测度,利用转移矩阵观测2019年—2020年的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状况,并利用面板随机效应Logit模型、混合效应Logit模型及有序Probit模型分别分析家庭生计资本存量对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的影响。除此以外,采用集中指数对CHE公平性进行测度,并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和集中指数变动分解法分析影响CHE公平性及公平性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3)基于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对其预测的精确性进行验证;利用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观测2019年—2020年的贫困脆弱性发生及动态变化状况,并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存量对贫困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影响。(4)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odel,PSM-DID)分离出健康冲击(以 40%阈值标准下的CHE发生情况作为健康冲击的代理变量)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净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交互项分析,探索生计资本存量在健康冲击和贫困脆弱性两者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5)针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目前存在的健康贫困问题,提出改善其健康贫困状况的优化策略;针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健康贫困问题,制定前瞻性的反贫困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结果1.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分析(1)对于CHE现状,总的来看,CHE发生率和发生差距随着阈值标准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CHE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CHE发生差距呈现上升趋势。基于面板随机效应Logit模型发现农村空巢老年家庭CHE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做饭燃料、厕所类型、住房面积、空巢年限、子女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年龄、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2)对于CHE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CHE和陷入CHE的状态并存,且脱离CHE状态的比例高于陷入CHE状态的比例;在发生过CHE的家庭中,是以暂时发生为主要类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发现,做饭燃料(使用柴火)、子女数量(多)、户主年龄(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家庭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CHE的概率,增加了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CHE的概率;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经济状况(最高收入组)、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CHE的概率,降低了家庭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CHE的概率。(3)对于CHE的公平性,2019年和2020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CHE发生率和发生差距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负1靠近。集中指数静态分解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劳动力数量是2019年和2020年CHE发生不公平的最主要贡献因素;集中指数动态分解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住院服务利用是促使2019年到2020年CHE向低收入家庭转移的主要因素。2.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致贫性卫生支出分析(1)对于IHE现状,总的来看,贫困线标准越高,家庭自付医疗支出(Out-of-pocket health expenditure,OOP)导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陷入贫困的人口越多,产生的贫困差距和标化贫困差距越高;与2019年相比,OOP的致贫率在2020年几乎没有变化,而致贫差距在2020年呈现下降趋势。基于混合效应Logit模型发现,无论在哪一种贫困标准下,家庭做饭燃料、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年龄、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均是农村空巢老年家庭IHE的影响因素。(2)对于IHE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IHE和陷入IHE的状态并存,且脱离IHE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陷入IHE状态的比例;在发生过IHE的家庭中,是以暂时发生IHE为主要类型。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发现,做饭燃料(使用柴火)、居住安排(偶居)、户主年龄(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家庭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IHE的概率,增加了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IHE的概率;家庭经济状况(最高收入组)、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发生IHE的概率,降低了家庭暂时发生和持续发生IHE的概率。3.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分析(1)对于贫困脆弱性现状,总的来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水平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而逐渐升高;在同一贫困线标准下,贫困脆弱性水平随时间推移呈现递减趋势。以山东省贫困线标准为例,2019年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为15.63%,2020年下降为11.17%。将贫困脆弱性和实际贫困的情况对比发现,随着贫困线标准的增高,贫困脆弱性指标正确预测贫困的比例从40.37%上升到61.74%。(2)对于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现状,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贫困脆弱和陷入贫困脆弱的状态并存,且脱离贫困脆弱的家庭比例明显高于陷入贫困脆弱的家庭;随着贫困线的提高,贫困脆弱状态从暂时脆弱向持续脆弱转变。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发现做饭燃料(电和柴火)、空巢年限(10年以上)、子女数量(多)、家庭规模(大)、户主年龄(高)、健康冲击降低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脆弱的概率,增加了暂时脆弱和持续脆弱的概率;厕所类型(旱厕和卫生厕所)、居住安排(非独居)、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多)、户主文化程度(高)、家庭慢病人数(多)增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从不脆弱的概率,降低了暂时脆弱和持续脆弱的概率。4.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以CHE作为健康冲击代理变量,基于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PSM-DID模型发现,无论在哪一种贫困线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都能够显着增加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体来说,在2美元、山东省贫困线、和3美元的贫困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能使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分别增加 5.8%、7.1%、7.8%。(2)在健康冲击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上,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均是显着有效的作用渠道。具体来说,做饭使用柴火、子女数量越多、家庭规模越大可以增强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正向影响。空巢年限越长、非独居、非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慢病人数越多可以减弱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正向影响。结论与建议主要结论:(1)总体上,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CHE、IHE的发生水平较高,且随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健康贫困问题较严重。从动态角度看,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脱离CHE/IHE的家庭比例高于陷入CHE/IHE的家庭比例,并且CHE/IHE的发生更多表现为暂时发生。做饭燃料、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慢病人数、家庭住院服务利用、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村空巢老年家庭CHE、IHE发生及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具有不公平性且不公平程度在逐步加深,无论是对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数还是集中指数变动的分解,家庭经济状况均是主要贡献因素。(3)当前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随时间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从动态角度看,尽管脱离贫困脆弱的家庭比例明显高于陷入贫困脆弱的家庭,但随着贫困线的增高,贫困脆弱性的发生从暂时脆弱向持续脆弱转变,侧面反映了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未来脱贫难度较大,贫困脆弱性问题不容忽视。(4)无论在哪一种贫困线的标准下,健康冲击的发生都能够显着增加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健康冲击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上,我们发现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均是显着有效的作用渠道。建议:(1)重点关注农村空巢老年群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建立健康贫困动态监测评估体系,构建风险预警机制。(3)优化生计资产结构,提高农村空巢老年群体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4)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贫困救助制度,协同发挥反贫困效应。(5)健全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加强家庭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采取了事后测度和事前预测相结合、静态角度和动态角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健康贫困现状进行评估与分析。这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不仅能帮助当地政府制定相应措施改善农村空巢老年群体的健康贫困现状,而且可以提前识别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群体,通过事前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贫困的发生,从源头上阻断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取了面板双向固定效应和PSM-DID模型评估了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可以明确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净效应,弥补传统方法上选择偏误或遗漏变量导致模型内生性问题的不足,提高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准确性。(3)从研究对象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空巢老年群体作为未来健康贫困的重点人群,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健康贫困、贫困脆弱性的专门研究可以为后扶贫时代健康贫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不足与展望:(1)本研究采用的面板长度较短,不能充分探究健康贫困发生及动态变化的长期规律,并且利用PSM-DID方法时,无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在研究结论方面略显单薄,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贫困问题追踪研究的力度,从而得到更具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2)本研究没有从事后贫困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医疗保障制度对健康贫困及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医疗保障制度等各种风险管理策略对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及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效果,为政府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舒欣[2](2020)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专利作为重要的创新战略资源,其增长也必然要由“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自2000年后开始“爆炸式”增长,在2011年中国已然成为专利申请量第一大国,然而对于中国专利的增长和质量的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鲜有从微观层面剖析企业专利行为的研究。本文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跨期微观创新调查,首次在国际可比框架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的微观机制、专利申请的动机以及专利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立足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从专利制度、宏观专利行为和微观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进行全方位比较。主要的结论有:中国的专利制度经历了从主动借鉴到外部驱动,再到内部驱动不断创新的过程,现行的专利体制仍需在专利保护强度、审查力度和效率以及专利实施和运用方面做出改进;中国与美国企业相似,都最重视采取商标或保密来保护创新产出而不是申请专利,而日本企业则最偏好采用专利保护创新成果;中国专利申请的实质性动机低于发达国家,而防止专利诉讼的策略性动机高于欧洲与美国。其次,本文采取了混合截面的定序logit回归实证分析企业专利的选择机制,回答制造业企业是否更偏好选择专利来保护创新成果的问题,并且对这一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最偏好商标机制来来保护创新;我国企业对创新保护机制的选择在这十多年间由偏好保密等非正式机制转向了专利等正式保护机制,尤其对专利机制的使用意愿大幅增加,这一意愿的转变从微观角度部分解释了中国专利激增的事实,即企业自身申请专利的意愿增强;企业对不同机制的偏好与企业规模、创新类型及行业有关。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我们指出引进工艺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在2002年不存在策略性专利行为,而在2014年出现明显的策略性专利行为。进一步地,本文依旧采用混合截面的定序logit回归实证分析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然后进一步将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划分为策略性动机和实质性动机,并对影响企业选择这两类动机而申请专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企业出于多元动机申请专利,以实质性动机为主,辅以策略性动机;(2)企业出于不同动机申请专利受到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家教育程度、政府扶持政策与专利有效性的影响;(3)专利有效性会显着降低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4)政府补贴显着降低企业策略性产品创新行为,但对工艺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影响不明显。再者,本文还对企业专利行为带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关注企业专利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构建三阶段CDM模型,对企业选择专利等正式机制和选择保密等非正式机制带来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二是探讨申请专利的动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采取保密等非正式保护机制会显着降低企业短期内的绩效,而采取专利等正式保护机制对企业绩效没有显着影响;企业专利申请动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创新类型而有所差异,在2002年两类创新的专利申请动机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响,2014年策略性工艺创新动机会显着降低企业短期内的绩效,而策略性产品创新动机会显着提升企业短期利润。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专利的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增长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策上可以通过构建专利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精准助推“实质性创新”的企业发展、健全创新补贴机制;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上,可以效仿日本、韩国主动弱化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明确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效率和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我国企业高质量、实质性专利的内在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专利申请实现由“高增速”转向“高质量”的转变。本文的研究和结论为制定有效全面的保障企业创新产出的政策拓宽了思路,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

张晨[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禹宁瑶[4](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谷峥霖[5](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潘桔[6](2020)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高质量的平衡发展是基础性的。我国不同地区由于资源、技术、人才、政策等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区域间适当的不平衡性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减缓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将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导致收入分配的地区性差异,最终使社会福利的整体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不平衡性的程度、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测度其大小,预测其趋势,寻求其成因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传统的东中西三区域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采用省际及东部、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区域视角,利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包括时间序列、面板数据等多种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大小、趋势及影响机理展开了细致地研究。在不平衡性的测度分析中,论文分别基于单指标和多指标评价方式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多角度对我国省际及五区域间、五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进行了测度和分解,探究不平衡性的大小和来源。在不平衡性的收敛趋势研究中,首次将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引入到不平衡性的收敛性研究中,根据不平衡测度的转折点将1998-2017年分成了几个小样本期分别进行?收敛、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检验,同时得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收敛区间、收敛速度及指数稳态值,并考察了各区域是否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在不平衡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选取了非移动和可移动因素,定性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机理,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省际、五区域间和五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小及变化趋,结合定性分析结果得到缩小我国区域间不平衡性,实现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省际及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在1998-2017年近20年的过程中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N”字型波动变化趋势,但总体上在下降。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可以发现这种不平衡性更多地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不平衡性要高于其他四个地区,中部地区不平衡性相对较低,五区域内不平衡总体上在减小,但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增长明显。从不平衡性的敛散性来看,我国省际、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不平衡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分别存在着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状态,收敛速度在近年明显加快,条件β收敛中的约束条件工业化率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收敛,城市化率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收敛。通过收敛速度和稳态值的计算发现五区域中只有中部地区存在均衡发展时期。可移动因素对于省际及五区域间经济不平衡性的影响更显着,非移动因素经济活力不足,政策性因素和科技因素的作用不显着。资本因素促进了不平衡性的扩大,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因素抑制了不平衡性的扩大。要缩小五区域内各自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主要依靠提高科技水平;中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依靠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东北地区主要依靠资金、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最后,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成因进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结合国家的区域政策差别、制度差异和发展基础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平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黄永强[7](2019)在《中国收入极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极化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从1978年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增长,综合国力得到大幅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收入差距持续不断的扩大,收入分化也正在加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均处于高位状态运行,远超0.4的国际通用警戒线水平;但是高收入群体规模迅速扩大,财富水平急剧膨胀,中国富豪们的财富增幅远远高于中低收入群体变化幅度。因此,中国现阶段的收入极化程度如何?收入极化演化具有什么特征,变化趋势又是怎样?形成机制具体又有哪些?特别地,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和总任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收入极化的规律和特征是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入系统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基于CFPS微观数据对中国收入极化的特点、动态变化规律、形成机制以及收入群体的变动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地,以收入极化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围绕极化内涵、测度、分解和现实基础进行展开,结合中等收入群体和流动性以及极化的影响因素对收入极化演化进行分析,形成收入极化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极化问题的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其余五个部分分别为:第一章概述收入极化的相关概念、测度和分解等理论;第二章分析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历史演变与收入极化现象;第三章给出中国收入极化实证测度和分解;第四章探讨收入群体变动与收入极化形成原因;第五章分析中国收入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一个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并展望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上述的研究框架下,根据对相关章节研究内容展开探讨得到如下结论:1、在中国收入分配宏观格局中,改革开放后的初次分配中整体上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企业(资本要素)的收入分配比重增长幅度最快,而劳动力要素收入增长最慢并且分配比重较低;二次收入分配中,中国政府虽然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原则,但调控力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中国收入分配微观格局中,城镇居民收入格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优化,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份额持续增长,但工薪报酬比重依然过大;农村居民收入格局也显示出收入来源出现一定优化,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源泉,但整体上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财产性收入比重较小。在收入分配区域格局中,四大地区的城镇收入的区域差异有缩小趋势,但与东部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四大地区的农村纯收入的区域差异也具有缩小趋势,但东北地区却在2012年后出现逆转特点。通过对等级收入变化情形的分析表明,中国城镇不同收入等级群体的收入虽都有显着增长,但城镇收入差距具有扩大化趋势并已经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特点;农村不同收入等级群体收入虽也出现一定程度增长,但整体收入增长较慢,并且高收入群组的增速明显快于低收入群组,收入极化趋势也在加剧。2、通过对收入极化的实证测度表明,中国全国收入极化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极化趋势具有先降后升的特点;城市收入极化处于较高水平且趋于平稳略有下降,而乡村收入极化水平处于快速上升期,不过,城市收入极化水平高于乡村收入极化水平;三大区域中,收入极化水平按照由东、西、中逐步下降趋势,并且东部地区极化水平波动较大,西部次之,而中部地区较为平稳而且收入极化程度也较低。进一步,通过收入来源的分解发现,中国收入极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收入极化的相对贡献率有所上升,而经营性收入的相对贡献率则明显下降。通过认同-疏离感分解发现,在全国层面上,中国收入极化认同感指数变化相对较为平稳,而疏离感指数与极化指数同步变动;在城乡层面上,城市家庭和乡村家庭人均收入极化的整体认同感指数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家庭疏离感趋于下降,而乡村家庭疏离感却急剧上升;在区域层面上,三大区域的认同感指数普遍处于下降趋势,且疏离感指数基本上与极化指数保持一致。总之,由认同-疏离感分解表明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目前收入极化程度加剧的主要因素。通过动态分解发现,中国收入极化水平整体上比较平缓,其中收入增长因素依然是进一步导致家庭收入极化的原因,即中国收入差距继续进一步扩大并会导致极化加大,而收入极化的下降却主要归功于再分配效应,即收入分布更为合理化。另外,通过收入估算发现,中国城市和乡村家庭的每一项收入来源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隐瞒上报,其中,城市家庭收入的平均瞒报程度大约在80%-100%之间,乡村家庭平均瞒报程度也达50%-70%左右。通过收入估算后的中国收入极化水平普遍提高,且收入极化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收入估算后的极化分解表明,在估算前的认同感逐步减弱而疏离感却逐步增强的规律变化为在调整估算后的认同感和组间疏离感均呈下降特征;在估算前的收入极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收入差距扩大变化与在估算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3、通过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实证测度表明,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比较低且呈现萎缩趋势,这表明中国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收入极化越来越严重。进一步,通过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发现,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由单峰分布逐步向多峰分布转变,反映出局部群集效应增强。通过分析收入群体外部流动性表明,在整体上中国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相对流动性逐步减弱,而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相对固化,中等收入群体却有萎缩趋势,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收入极化的程度正在加剧。由中等收入群体的内部流动性表明,中等收入群体的内部流动性已接近充分流动性。通过对比收入估算前后的收入极化程度发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相对流动性和绝对流动性的规律基本一致,但在估算后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普遍更小,且相对流动性和绝对流动性均有下降。4、通过对影响中国收入极化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发现,在宏观方面,经济基础、金融服务、就业结构、教育、贸易开放度、城镇化和政府收入调节等因素对收入极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经济基础、金融服务和就业结构对中国家庭收入极化产生正向作用,而教育、贸易开放度、城镇化和政府调节能力能有助于降低中国家庭收入的极化程度。在微观方面,家庭户主的个性特征和家庭本身的特征都不同程度上对收入极化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户主结婚与否和教育程度高低对收入极化产生反向作用,而户主性别、年龄和户主是否为管理者则对收入极化产生正向作用;另外家庭是否属于城市和家庭规模对收入极化有反向关系,而家庭是否拥有汽车、家庭就业比例和家庭整体教育水平对收入极化产生正向作用。最后,在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政策扶持的力度;深化乡村改革,推进城镇化,有效破解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为:第一,构建了收入极化问题的分析框架,系统地阐述了收入极化的内涵、测度、分解以及收入群体变动等的理论以及收入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收入极化的理论体系。第二,在收入极化实证测度和分解中,不仅考察了在全体样本下中国收入极化的特征和规律,而且还对城乡和区域子样本分别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有助于把握中国收入极化问题的异质性,为政策制定的精细化和可针对性提供依据。第三,在对收入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本论文分别将宏观性和微观性因素纳入极化模型中,并在微观影响因素中首次将家庭是否拥有汽车和是否历经拆迁等变量引入到极化模型中,不仅提高了估计精确度,而且丰富了模型的经济含义。第四,通过对收入估算方式的极化测度和分解进行再检验,不仅可克服传统调查收入数据被低估的不足,而且也使实证结果更真实可靠,同时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缴维[8](2019)在《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独家庭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子女由于主客观因素死亡后,父母未再生育或领养子女,且已超过自然孕育年龄的家庭。“失独”事件发生后,独生子女家庭原本投入在子女身上的经济成本和感情成本全部沉没,面临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养老与照料的永久缺位。根据风险社会理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40年来,失独家庭数量已然庞大,且每年都在增多,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关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和国家相关部委制定的《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2007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2013年)等规范性文件中。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立法不足、立法位阶低,补偿标准低、地区差异大、给付时间设置不合理,养老保障以及心理、医疗、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不健全;加之慈善组织自身治理能力不足、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意愿不强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因素导致慈善组织未能在失独家庭保障中充分发挥作用。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已有文献大多围绕着失独家庭困境及对策的简单评述,尚没有文献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笔者从社会法学角度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探究,并在模型建构下提出完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设想,这本身也是一次学术尝试。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掌握失独家庭的生存状态和保障权利需求,笔者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向68个失独QQ群中的上万名失独家庭成员逐个发送“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问卷调查”电子链接,通过对调查对象答卷所使用的时间及提交问卷所使用的手机或电脑IP地址比对以及问卷星软件系统自动过滤无效答卷,确保了所回收到的调查问卷能真实代表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和社会保障模式选择意愿等。截至2017年12月3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89份有效的调查问卷样本,为探析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和考察现行失独家庭保障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实证依据。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直接导致“失独”,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法定的形式限制了家庭生育自主权,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和风险因素相交织导致了失独家庭的出现。笔者认为单纯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定性为社会救助体现不出失独家庭因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权限制所作出的特别牺牲。由此,引入了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法范畴下的社会补偿概念。社会补偿指基于自然性、社会性或政策性等不可抗拒的风险以及社会成员为社会整体利益负担义务而遭受损害时国家和社会给予的补偿。笔者认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在性质上具有社会救助和社会补偿的综合属性。在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性质的基础上,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权利内容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内容包括社会补偿权和社会救助权。从社会法理论出发,笔者运用并提出了社会弱势群体理论、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以及社会补偿视域下的特别牺牲理论,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型建构以及具体制度设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社会弱势群体理论,阐释了失独家庭结构不再完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经济利益受损、老无所依等社会弱势表现,进而提出给予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符合正义价值、平等价值和利益补偿价值。从救助对象精准、救助内容精准、救助水平精准以及与慈善组织救助“精准对接”四个维度提出精准救助理论,而且,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时间因素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对象认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我们熟知的立体三维空间中再加上时间的维度,就构成了“四维”,由此,提出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根据特别牺牲理论,国家为了达到社会公益等目的,会行使公法权力对公民个人的权利进行限制或损害,由于国家的公权力行为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公民有义务容忍一定限度的权利限制或受损,但由此导致的牺牲必须是公平的,一旦超出限度,应予以补偿。失独家庭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了生育多个子女的意愿,使选择生育数量从私域的自决行为变成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社会补偿正是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对因特定原因造成损害的社会成员给予的补偿,它不要求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要公民为社会整体利益负担义务而承受了不利后果便应给予补偿,体现为社会保障性。基于此,笔者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水平适度模式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模式三方面构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之所以选择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是基于问卷调查得出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多元化,从精准救助视角出发,提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水平适度模式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失独家庭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联的双重考量;法律模式是考虑到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特殊立法背景以及政策模式经过10年实践探索、改良具备了政策法律化的稳定性、全局性以及成熟性特征。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模型的指引下,本文提出了完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议:一是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原则,提出将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立法位阶定在行政法规层次。二是完善失独家庭社会补偿制度,明确失独家庭社会补偿金标准、资金来源、给付程序以及管理机关。三是在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失独家庭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选择入住互帮互助、自主管理运行的失独家庭集中互助养老机构,或者选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其中也分析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经验,以期为我国失独家庭社会化养老模式提供借鉴和启示。四是完善失独家庭专项救助制度,包括心理救助、医疗救助以及司法救助制度。五是完善慈善组织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促进制度方面,提出改革登记管理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内部建设、提升治理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慈善组织开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项目。

刘松[9](2019)在《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重要转变,新常态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亟需凸显,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渐趋强烈,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成必然之势。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80009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从生存型、数量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从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643美元,具备了进行高层次消费的物质条件,居民消费需求正面临向休闲消费为主的转型升级。本文从休闲消费潜力视角切入,着力构建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议题,探索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以期寻找释放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有效路径。围绕上述中心论题,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包括:一是概括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在规模和结构方面的演变特征;二是构建休闲消费潜力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三是探索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进而探讨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四是实证研究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其空间异质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面板数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展开研究。全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总量和结构均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休闲消费规模整体递增,不过休闲消费增长率逐渐放缓。休闲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消费增速较快。交通通信消费地区差异较大,医疗保健消费差异较小。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空间交互作用相对明显。第二,休闲消费能力、休闲消费支出和休闲消费环境能够综合反映和评估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水平。休闲消费支出在彰显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方面地位更加突出,不过休闲消费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休闲消费潜力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出现阶段性演进,空间布局发生较大变化,类型归属出现相应调整。第三,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生活成本、家庭固定资产、居民家庭负担和休闲消费意愿是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出现调整,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成为影响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关键要素。机制分析认为,住房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挤出效应和抵押品效应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产生综合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则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模型的微观机制,以及通过休闲供给、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外部因素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第四,住房价格和老年抚养比正向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然而少儿抚养比则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住房价格对休闲消费潜力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老年人口增加有助于加速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提高;子女数量增加对休闲消费潜力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从区域比较结果来看,东部地区老年抚养比、中部地区住房价格和西部地区少儿抚养比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大;泛长三角经济区少儿抚养比影响系数较大,而泛珠三角经济区住房价格和老年抚养比影响系数相对较大。第五,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存在较为明显的省际空间差异。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由竖“川”字型向横“川”字型转变;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变中趋稳。从空间分布的方向性来看,南北走向省市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变化要快于东北—西南走向省市。第六,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影响具有显着空间异质性。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绝对支付能力相对较强,休闲消费潜力对住房价格上涨的敏感程度较弱。由于消费习惯和“养儿防老”观念等的作用,不同地区在少儿抚养比影响方面呈现差异性。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医疗保健等消费具有相对刚性,老年人口增加对休闲消费潜力的拉动效应较明显。然而随着休闲消费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的日渐凸显,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对休闲消费潜力影响的空间异质程度将会相应减小。

马巧丽[10](2019)在《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收入流动性是指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特定群体内个体收入所发生的变动情况,它从动态角度拓展了收入不平等的衡量方式,跨期研究是其主要特点。在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框架内,即使同一群体两个不同年份的收入分布形态完全一致,但只要收入分布中相同位置上的个体不完全一致,就意味着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如果各阶层之间收入流动性较大,就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改变收入分配的内在结构,从而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高收入的机会,低收入群体较容易转变为较高收入群体,因此较大的收入流动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可以有效缓解收入分配失衡并增进社会福利。本文以家庭为单位,以相对收入流动性、绝对收入流动性、基于收入分配失衡及社会福利水平变化视角的收入流动性、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为研究脉络,深入刻画中国家庭从1989年至2016年不同维度的收入流动性演变规律,并运用多层模型探讨具体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分析我国家庭收入流动性的现实背景与研究意义,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对不同视角的收入流动性内涵进行了述评和归纳,将文献中涉及到的收入流动性进行了分类,明确了相对收入流动性、绝对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分配失衡及福利变动视角流动性的内涵,从而为后面第四、五、六章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国内外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指出目前我国收入流动性研究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本文的切入点。第三章为中国居民收入的微观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微观收入数据库,然后重点对本文所用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住户收入调查(CHIPS)三个数据库进行说明,比较了样本的主要指标,并分析了对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四章是中国家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研究。本章在对已有的相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进行介绍与评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收入位次变动的视角及收入份额变动的视角提出了两种新的相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拟对已有的测度方法进行拓展与补充。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指标体系,对中国家庭相对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度,并对比分析了城乡、不同区域的相对收入流动性的异同,探寻家庭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演变特征。第五章是中国家庭的绝对收入流动性研究。本章首先评析了已有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并基于偏向低收入群体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对已有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拓展。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数绝对距离指数、对数欧氏距离指数及偏向低收入家庭的对数绝对距离指数测算了无方向的收入流动性,根据对数变动距离指数和偏向低收入家庭的对数距离指数对有方向的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并对比分析了城乡及不同区域的绝对收入流动性特征。第六章是基于长期收入分配失衡及福利水平变动的收入流动性研究。本章构建了一个基于长期收入分配失衡变动的流动性测度框架,分别从长期不平等的变动、长期贫困的变动及长期收入分化的变动视角对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在已有的长期不平等变化视角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长期贫困变动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和基于长期收入极化变动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同时期收入的时间价值的长期收入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长期收入分配失衡及社会福利变动的收入流动性从全国层面、分城乡、分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还对收入固化指数的分解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按城乡、地区进行了分解分析。第七章是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创新性地将多层多项Logit模型应用于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从社区和家庭两个层次上分析社区和家庭特征对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在收入流动方向的界定上,综合反映了收入位次、收入份额及收入水平的变动方向,家庭层面上选择了反映家庭收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特征的变量,社区层面上选择了反映社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变量。在实证分析部分,检验了建立多层模型的必要性,并对所使用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八章是研究的结论、建议与展望。本章首先提炼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增强收入流动性、提升收入流动的质量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政策建议,为出台相关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探讨了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疾病风险理论
        2.1.2 贫困动态理论
        2.1.3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研究
        2.2.2 关于致贫性卫生支出的研究
        2.2.3 关于贫困脆弱性的研究
        2.2.4 关于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研究框架和假设
        2.3.1 研究框架
        2.3.2 研究假设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资料来源
        3.1.1 研究地点和抽样方法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指标
        3.1.4 质量控制
    3.2 研究方法
        3.2.1 转移矩阵的估算及构建
        3.2.2 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方法
        3.2.3 致贫性卫生支出研究方法
        3.2.4 贫困脆弱性研究方法
        3.2.5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3.2.6 统计分析
第四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分析
    4.1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基本情况
    4.2 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
        4.2.2 不同经济状况下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差异
        4.2.3 灾难性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4.3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
        4.3.2 灾难性卫生支出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公平性分析
        4.4.1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总体情况
        4.4.2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静态分解
        4.4.3 灾难性卫生支出公平性的动态分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致贫性卫生支出分析
    5.1 致贫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1.1 自付医疗支出的致贫影响
        5.1.2 不同经济状况下自付医疗支出的致贫影响差异
        5.1.3 致贫性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5.2 致贫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2.1 致贫性卫生支出的动态变化情况
        5.2.2 致贫性卫生支出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分析
    6.1 贫困的动态变化
    6.2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及统计
        6.2.1 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
        6.2.2 贫困脆弱性的统计
    6.3 贫困和贫困脆弱性的关系
    6.4 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6.4.1 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6.4.2 贫困脆弱性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1 健康冲击分组下贫困脆弱性发生差异
    7.2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7.2.1 面板模型的选择
        7.2.2 实证结果
    7.3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7.3.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
        7.3.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结果
    7.4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方法学讨论
    8.2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灾难性、致贫性卫生支出讨论
    8.3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讨论
    8.4 健康冲击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9.3 研究创新与不足
        9.3.1 研究创新
        9.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专利行为定义
    2.2 企业专利行为的选择机制
    2.3 企业微观创新调查
    2.4 企业专利选择与动机:基于微观调查的研究
    2.5 企业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
    2.6 评述
第三章 企业专利行为:国际比较
    3.1 专利制度比较
    3.2 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宏观比较
    3.3 企业专利行为的特征事实:微观比较
    3.4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企业专利的选择行为
    4.1 引言
    4.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分析
    4.5 研究结论
第五章 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
    5.1 引言
    5.2 企业专利动机的影响因素: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分析
    5.5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企业专利行为与企业绩效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与模型拓展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分析
    6.5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2.2 理论方法基础
        2.2.1 元治理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检讨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3.1.1 养老发展轨迹
        3.1.2 养老历史状况
        3.1.3 养老变化特征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3.3 小结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4.2 数据来源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4.3.1 个体特征分析
        4.3.2 经济状况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5.1 政策实施概述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5.2.2 分析维度
        5.2.3 政策编码
        5.2.4 分析结果
        5.2.5 分析讨论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5.3.2 分项评估结果
        5.3.3 分析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6.4.1 开放式编码
        6.4.2 轴心编码
        6.4.3 选择性编码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7.1 研究设计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7.6 小结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8.1.1 理论背景
        8.1.2 理论发现
        8.1.3 理论内涵
        8.1.4 理论意义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8.3.3 养老服务标准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8.4.1 家庭主养支持
        8.4.2 社会共养支持
        8.4.3 政府公养支持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8.5.1 “安全屋”机制
        8.5.2 “蓄水池”机制
        8.5.3 “长博弈链”机制
    8.6 小结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基本结论
    10.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附件11 访谈实录

(5)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数理统计法
        1.5.3 调查分析法
        1.5.4 GIS空间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资源配置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发展理论
        2.2.3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3.1 相关理论应用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全面可行原则
        3.2.2 科学简易原则
        3.2.3 合理适用原则
        3.2.4 客观可测原则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3.3.1 指标遴选
        3.3.2 数据来源
        3.3.3 权重确定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7.1.1 驱动因子选取
        7.1.2 计量模型建构
        7.1.3 实证结果分析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7.2.1 单位根的检验
        7.2.2 平稳序列分析
        7.2.3 预测模型建构
        7.2.4 情景预测结果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2.1.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2.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相关研究
        2.2.2 区域经济收敛趋势相关研究
        2.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相关研究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区域经济
        3.1.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3.1.3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
        3.1.4 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
    3.2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相关理论
        3.2.1 缪尔达尔循环累计因果论
        3.2.2 赫希曼不平衡增长理论
        3.2.3 弗里德曼“中心-外围”理论
        3.2.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3.2.5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相关理论
        3.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3.3.3 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分析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方法
        4.1.1 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测度指标
        4.1.2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测度指标
        4.1.3 指数测度
    4.2 基于单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4.2.1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4.2.2 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4.2.3 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4.3 基于多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
        4.3.1 TOPSIS分析方法
        4.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3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3.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敛性分析
    5.1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σ收敛分析
        5.1.1 不平衡性差异分析
        5.1.2 不平衡性增速分析
        5.1.3 σ收敛检验结论
    5.2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绝对β收敛分析
        5.2.1 绝对β收敛面板数据模型
        5.2.2 绝对β收敛的检验
        5.2.3 绝对β收敛检验结论
    5.3 条件β收敛分析
        5.3.1 控制变量的选择
        5.3.2 条件β收敛的检验
        5.3.3 条件β收敛检验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6.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6.1.1 非移动因素
        6.1.1.1 资源禀赋
        6.1.1.2 基础设施
        6.1.1.3 政策制度因素
        6.1.1.4 市场化因素
        6.1.2 可移动因素
        6.1.2.1 资本因素
        6.1.2.2 劳动力因素
        6.1.2.3 产业结构因素
        6.1.2.4 科学技术因素
    6.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理论模型构建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实现路径
    7.1 省际及五区域间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7.1.1 均衡可移动因素的分布,注重非移动因素的发展
        7.1.2 提高抑制因素的经济活力,合理控制促进因素的效应
        7.1.3 重视不显着因素的内在机理,着重提高其发展速度
    7.2 五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7.2.1 东部地区
        7.2.2 西南地区
        7.2.3 中部与西北部地区
        7.2.4 东北地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中国收入极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收入极化概念、测度及分解方法概述
    第一节 收入极化的概念
        一、收入极化的基本内涵
        二、收入不平等与收入极化
        三、收入贫穷与收入极化
    第二节 收入极化的公理化体系
        一、收入极化的基本设定
        二、收入极化公理化
    第三节 收入极化的测度方法
        一、W型极化指数
        二、ER型极化指数
    第四节 收入极化的分解方法
        一、收入极化的水平分解
        二、极化动态分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收入分配历史演变与极化
    第一节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1949-1978:由按劳分配到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二、1978-1992:按劳分配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分配制度
        三、1992-200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四、2002-至今:共享发展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
    第二节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现状
        一、中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概况
        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概况
    第三节 中国收入极化趋势的初步分析
        一、中国城镇家庭的收入极化趋势和特点
        二、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极化趋势和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收入极化实证测度与分解
    第一节 中国收入的基本统计特征
        一、中国收入的数据来源
        二、中国收入的基本统计特征
    第二节 中国收入极化水平的测度
        一、全国层面上的收入极化水平特征
        二、城市与乡村层面的收入极化水平特征
        三、东中西区域层面上的收入极化水平特征
    第三节 中国收入极化水平的分解
        一、基于收入来源的收入极化分解
        二、基于认同与疏离感的收入极化分解
        三、中国收入极化的动态分解
    第四节 收入估算下的中国收入极化再检验
        一、收入估算预测模型的建立
        二、收入估算下中国家庭收入特征
        三、收入估算下的家庭收入极化的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收入群体变动与收入极化
    第一节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识别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
        三、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布动态变化趋势
    第二节 收入群体流动性的测度与分解
        一、收入相对流动性测度
        二、收入绝流动性测度
        三、绝对流动性的增长效应和转换效应分解
        四、Kerm的流动性分解
    第三节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相对流动性分析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外部相对流动性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内部相对流动性
    第四节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绝对流动性分析
        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绝对流动性
        二、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流动性的GT分解
    第五节 收入估算下收入群体流动性的再检验
        一、收入估算下的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征
        二、收入估算下的中等收入群体相对流动性
        三、收入估算下的中等收入群体绝对流动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收入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收入极化的机理
        一、收入极化的机理分析
        二、收入极化及其宏观影响因素的基本统计特征
    第二节 省域视角下收入极化的影响因素
        一、关于收入极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二、基于收入极化分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个体视角下收入极化的影响因素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家庭收入极化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本章小结
结论、建议和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8)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2 选题的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
        1.4.1 逻辑思路
        1.4.2 基本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1.5.1 研究方法
        1.5.2 分析工具
    1.6 难点、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难点
        1.6.2 本文的创新
        1.6.3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法律解析
    2.1 失独家庭的界定
        2.1.1 失独家庭的基本概念
        2.1.2 失独家庭的认定标准
    2.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责任性质分析
        2.2.1 社会救助说
        2.2.2 社会补偿说
        2.2.3 综合说
    2.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法律要素分析
        2.3.1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主体
        2.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义务主体
        2.3.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内容
    2.4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社会法依据
        2.4.1 社会弱势群体理论
        2.4.2 四维视角下的精准救助理论
        2.4.3 社会补偿视域下的特别牺牲理论
第3章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型建构
    3.1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综合模式
        3.1.1 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构成分析
        3.1.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权利需求分析
        3.1.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模式选择分析
    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模式
        3.2.1 社会保障水平分析
        3.2.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模式选择分析
    3.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模式
        3.3.1 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模式与法律模式
        3.3.2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模式选择分析
第4章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4.1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考察
        4.1.1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文本分析
        4.1.2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证考察
    4.2 我国现行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
        4.2.1 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4.2.2 经济补偿制度不完善
        4.2.3 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4.2.4 专项救助制度有缺失
        4.2.5 保障主体单一
第5章 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5.1 明确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的原则及立法位阶
        5.1.1 原则
        5.1.2 立法位阶
    5.2 完善失独家庭社会补偿制度
        5.2.1 补偿标准
        5.2.2 资金来源
        5.2.3 给付程序
        5.2.4 管理机关
    5.3 完善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5.3.1 失独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分析
        5.3.2 失独家庭集中互助养老模式
        5.3.3 失独家庭社区养老模式
    5.4 完善失独家庭专项救助制度
        5.4.1 心理救助制度
        5.4.2 医疗救助制度
        5.4.3 司法救助制度
    5.5 完善慈善组织参与失独家庭社会保障促进制度
        5.5.1 改革登记管理制度,降低准入门槛
        5.5.2 加强内部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5.5.3 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慈善组织开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项目
结语
附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基本理论
第三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演变特征分析
    第一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变化
        一、休闲消费规模的变化
        二、休闲消费增长率的变化
        三、休闲消费的地区性差异
    第二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结构的演变
        一、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二、休闲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
        三、休闲消费结构的地区性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综合测度
    第一节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主要指标识别
        二、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第二节 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测度方法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
    第三节 测度结果及时空分析
        一、测度指标权重赋值
        二、时序变化分析
        三、空间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的理论机制
    第一节 分析起点和框架
        一、“迪顿悖论”:收入和消费关系研究新贡献
        二、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三、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分析框架
    第二节 住房价格波动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机制
        一、住房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
        二、住房价格波动的挤出效应
        三、住房价格波动的抵押品效应
    第三节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休闲消费潜力的机制
        一、生命周期假说
        二、家庭储蓄需求模型
        三、宏观影响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住房价格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特征
        一、城镇住房价格波动特征及现状描述
        二、城镇居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特征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估计方法及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三、三大经济区估计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考察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三、变量及数据说明
    第二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空间格局分析
        一、休闲消费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二、休闲消费潜力空间分布方向性的变化
        三、休闲消费潜力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
        一、OLS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二、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三、进一步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章节安排
        三、创新点
第二章 收入流动性内涵与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一、相对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三、基于收入分配失衡及社会福利变化的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第二节 国外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简述
        一、主要发达国家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二、部分发展中国家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三、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中国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综述
        一、收入流动性变动趋势的研究
        二、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分配失衡关系的研究
        三、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中国收入流动性研究尚可拓展的方向
第三章 中国居民收入的微观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收入分配相关的主要数据库简介
        一、常用中国微观收入调查数据库概览
        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三、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四、中国家庭收入调查
    第二节 主要数据库居民收入的描述性分析
        一、主要描述指标分析
        二、十分位点的比较分析
        三、关于等值收入的一点说明
第四章 中国家庭相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研究
        一、基于相关系数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二、基于转换矩阵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三、相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的改进
    第二节 中国家庭相对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一、全国的相对收入流动性测度
        二、城乡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三、不同地区相对收入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中国家庭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研究
        一、基于绝对距离函数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二、基于对数距离函数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三、基于欧氏距离函数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四、一种改进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
    第二节 中国家庭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一、全国的绝对收入流动性测度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二、城乡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三、不同地区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基于长期收入分配失衡及社会福利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长期不平等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一、基于长期不平等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
        二、基于长期不平等变化的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分析
        三、基于长期不平等变化的城乡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四、基于长期不平等变化的地区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第二节 基于长期贫困变化的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一、基于长期贫困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
        二、基于长期贫困变化的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分析
        三、基于长期贫困变化的城乡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四、基于长期贫困变化的区域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第三节 基于长期极化变动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一、基于长期极化变动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
        二、基于长期极化变动的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分析
        三、基于长期极化变动的城乡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四、基于长期极化变动的地区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第四节 基于社会福利水平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一、基于社会福利水平变化的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
        二、基于社会福利水平变化的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分析
        三、基于社会福利变化的城乡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四、基于社会福利变化的地区收入流动性比较分析
第七章 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探究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
        一、多层多项Logit模型
        二、变量及说明
    第二节 基于多层多项Logit模型的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
        一、多层模型的必要性检验
        二、模型估计的结果分析
        三、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健康贫困测度及动态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景正月.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行为研究[D]. 舒欣. 南京大学, 2020(12)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4]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5]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潘桔. 辽宁大学, 2020(12)
  • [7]中国收入极化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黄永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缴维. 辽宁大学, 2019(01)
  • [9]中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潜力研究: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D]. 刘松.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10]中国家庭收入流动性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D]. 马巧丽.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002年有哪些经验和差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