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基站外部电源的光纤接入新型无线电

消除基站外部电源的光纤接入新型无线电

一、Novel Radio on Fiber Access Eliminating Exter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at Base St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1](2021)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射频技术和光子学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其包括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微波工程、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光电融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及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光载射频技术的研究初衷是在射频系统中引入强大的光子技术,从而消除电子瓶颈的同时带来诸多优点,如高速率、低损耗、大带宽、小尺寸、低功耗、轻重量、高集成度、优良稳定性、抗电磁干扰、频率响应平坦、易于混合集成等技术优势。因此,通过采用基于光子学的射频信号处理技术可实现以前在电域内很难甚至是无法完成的功能或任务。正是由于这种巨大优势,光载射频通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在信号处理、民用通信、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与光载射频通信(RoF)系统应用作为微波光子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并成为当前微波光子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光载射频通信、光纤射频混合接入网络和微波光子雷达等民用和国防军事应用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重点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和光载射频通信系统设计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光串联单边带调制和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为了解决多制式射频信号收发和传输面临的需求及挑战,提出一种采用光串联单边带调制(OTSSBM)和光正交单边带频谱复用(OOSSBM)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方案,并在接收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对多路相位调制码型信号的混叠信道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了在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多速率信号收发、调制解调与传输。(1)设计了相干RoF系统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频谱结构,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接收端恢复了发射的2 Gbit/s和5 Gbit/s的BPSK码型信号,给出了信号发射前和接收后的时域波形图和眼图对比。搭建了光载射频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和处理的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提出的不同类型及条件(单信道与双信道;OTSSBM与OOSSBM;40 km单模光纤传输与背靠背系统等)下的复用信号,经4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均满足误比特率(BER)低于10-9,品质因数达到6以上。(2)分析了采用OTSSBM和OOSSBM时,传输2 Gbit/s和5 Gbit/s的BPSK信号,在保持能量效率适中的前提下,两种复用方案各自分别的频谱效率达到了 4.2 bit/s/Hz和4.9 bit/s/Hz,综合利用OTSSBM和OOSSBM两种方案达到7.4 bit/s/Hz。在提高光单载波射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进行信号解调与恢复,没有增加额外的混叠信道分离硬件或光电器件,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复杂度。二、设计了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采用级联硅基微环谐振腔(MRR)结构,设计了具有波长选择性的高Q值、超窄带、可调谐的三通带光带通滤波器,并实现了基于MRR的光多载波产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用于调制高速射频信号的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利用所设计的MRR滤波器和DE-MZM等硅基光电子器件,设计了一种发射多路多制式射频信号并提供多类型射频信号接入功能的光载射频信号集成发射机;利用硅基平面光波导设计了混合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并对所设计的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性能做了系统品质因数(Q-factor)和误码率(BER)的验证和测试。(1)利用上下分插型(或称作“上传下载型”)硅基MRR设计了超窄带可调谐光带通滤波器,所设计的单微环谐振滤波器中心波长为1552.52nm,3dB带宽为0.04nm,FSR为10nm,并拥有陡峭的滤波窗口上升沿和下降沿,利用热光效应可调谐滤波通带。通过将三个硅基单微环级联,形成具有波长选择性和可重构性的三通带可调谐窄带光带通滤波器。三个通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为1550.7 nm,1551 nm和1551.3 nm,其平坦度良好,通道间隔FSR达到10 nm,吸收损耗低于3 dB/cm,每个微环谐振滤波器的精细度Finesse为250,Qtotal达到38750,级联多频带微环谐振滤波器产生多载波光源,其尺寸在毫米级。(2)设计了高速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其带宽达到30 GHz,对于BPSK信号的数据速率接近10 Gbit/s。以三个频带作为光载波分别调制不同频段和类型的射频信号,以BPSK调制码型发射则每路信号达到10 Gbit/s的数据速率。设计了亚微米尺寸硅基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VOA),并分析了其特性。设计了双平行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其被用于构成I/Q调制器。将有三个频带的微环谐振滤波器和三个硅基调制器串联后再并联,构成了在三个光载波上调制,同时加载多路不同类型宽带信号(如WiFi,WiMAX等射频信号,或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任意组合)的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机,整个芯片尺寸为7.8 mm2的毫米量级。(3)为了解决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对于数字相干接收机在集成度、功耗、工作稳定性、灵敏度、响应度波动、相位误差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基平面光波导的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并测试了所设计的集成相干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和参数指标。在1520 nm~1620 nm宽波长范围内,相位漂移在±1°,保证了相应端口良好的相位正交性。当温度在-5℃~80℃时,响应度幅度波动在±0.25 dB;相邻光电探测器端口之间的响应度偏差在0.4 dB之内。测试了对于112 Gbit/s PDM-QPSK调制码型信号的接收性能,得到了偏振正交方向X信道和Y信道上清晰且易于判决的星座图,以及品质因数(Q值)和信号光功率(光信噪比)的近似线性对应关系。三、设计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方案为了在一个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多项功能,并提高系统集成度及降低成本,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三种核心技术——移相、滤波和倍频进行了综合方案设计。(1)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DPMZM),设计了具有倍频功能的宽带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不仅对射频信号进行2-6倍频调控,且在光域实现了 360°相位控制。仿真验证了其相移范围和倍频效果,相移量与相位调控参量接近线性关系,多倍频与相位控制这两种处理同时进行。分析了消光比的变化、90°混合器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性对相位漂移、幅度抖动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借助MZM的单边带(SSB)调制(用于加载射频信号)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光学非线性效应(慢光效应和相干布居振荡),设计了一种滤波通带(中心波长)和3 dB带宽均可调谐的射频光子滤波器,该滤波器中心波长在15 GHz-20 GHz的频率范围内调节,并具有超过15 GHz的自由频谱范围(FSR),中心波长不同,其FSR不同,最低的FSR亦超过15 GHz。调节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其频带和3 dB带宽可调,在SOA驱动电流为420 mA左右时,FSR=15.44 GHz,滤波器通带的3 dB带宽BW3dB=2.45 MHz,品质因数Q-factor>6300(对于单通带滤波器,Q-factor=Finesse=FSR/BW3dB≈6302),滤波器带外抑制比达到41 dB。(3)采用偏振分束器、偏振耦合器与两个SOA构成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结构(SOA-MZI),设计了宽带射频光子移相器,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相移的动态范围达到360°、调控精度达到0.1°、相移带宽接近30 GHz,相位变化量与SOA驱动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依照相移精度对相移量进行连续调节。这些特性均优于传统方案。此外也对所设计的射频光子移相器非线性失真原因做了初步分析。上述三个创新点不仅提升了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多模态应用,丰富了光载射频信号发射和接入服务的多样性,还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功耗、减小器件尺寸,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射频信号的相位在光域进行连续精确调控,同时进行倍频和滤波等处理,增强了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的综合功能。本论文针对基于光载射频通信的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微波光子雷达、光控相控阵、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其它需要高性能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领域开展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王天怡[2](2020)在《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看,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系统起推动作用。目前,很多城市PIS系统都采用WLAN(Wake on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车地信息通信技术,不过当列车高速运行会出现较大的控制信息开销,越区切换频繁、区间设备多等情况,这对车地无线的技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的无线接入技术手段,能够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保障PIS系统的无线传输满足需求的足够带宽、优质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和网络可靠性,无线设备切换机制与其他机制对比较为周全。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车-地无线通信传送的关键技术。本文以基于LTE技术的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本文首先对车地无线通信宽带承载需求进行分析,对带宽进行统计,对业务承载方案进行比选,提出由PIS进行综合承载。分析车地无线通信可选择的技术,提出LTE技术适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重点研究LTE的技术原理、两大关键技术,得出LTE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从理论角度分析LTE技术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促进作用和功能,更能满足双向视频传输。其次,针对基于LTE技术由PIS系统进行车地无线通信的综合承载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分析PIS系统构成及功能,对LTE车地无线系统从总体设计、无线网络设计、接口设计等方面入手,细致分析LTE技术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体设计方案,并提出资源共享建议,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从而节省投资,优化维护部门人力资源分配。最后以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环境出发,分析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车地通信系统的构成、车地无线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无线覆盖设计、系统切换设计等,通过获取站点信息、测试结果等数据,有效验证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各项性能指标标准,从而为将LTE应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和覆盖设计等提供科学的参照。以此作为验证目的开展验证方案,以此确保LTE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本文的研究为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提供了一定的应用参考。

沈博[3](2020)在《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建模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和配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海量分布式能源设备与配用电系统智能设备大量接入,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相关业务呈现出体量大、种类多、实时性高的显着特征,给配用电通信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带来诸多挑战。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配用电通信网相关要求,本文建立了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多业务排队模型,提出了基于排队论的带宽预测方法,计算了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最优预测带宽,在此预测带宽基础上,建立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组网方式场景下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性能,验证了基于排队论的带宽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带宽配置、规划建设、组网方式评价和业务融合提供强而有力的工具,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参照配电物联网体系架构,分析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架构。分析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涉及到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的种类、组网传输特性及其性能指标。分析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承载的现有业务种类及特性,阐述各种配用电业务对配用电通信网络时延、带宽、可靠性等方面的通信需求。(2)建立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多业务排队模型并给出带宽预测方法。针对配用电信息采集类业务,以边缘物联网关为业务断面,给出各业务数据到达速率计算方法,建立基于排队论的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带宽计算模型及以带宽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带宽优化模型。(3)建立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模型。从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分析出发,利用自定义建模方式建立业务数据模型,考虑网络设备特性及仿真需求,建立网络转发设备模型和网络模型,给出模型仿真分析的典型使用方法。(4)第5章选取某智能配电房改造项目为应用场景,对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进行性能分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排队论模型在丢包率和延时等通信约束下对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业务进行带宽预测,以带宽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计算最优预测带宽。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的通信预测带宽,借助OPNET仿真平台通过配置多种通信介质、组网方式等关键因素设置多种仿真场景,获取通信延时、丢包率、业务流量、带宽利用率等网络性能仿真结果,定量化分析了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在不同通信组网方式下通信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与排队论模型的丢包率、延时等通信性能约束相吻合,验证了基于排队论的带宽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申晓曼[4](2020)在《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中无源光网络的协议设计与资源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设备和应用数量的不断增长,引起网络流量激增,要求更高的网络容量。同时,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高可靠低延时(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业务(如自动驾驶)的驱动下,边缘计算应运而生。边缘计算将云服务和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通常是接入网),如部署在接入网局端的中心局形成小规模边缘数据中心,部署在接入网用户侧设备(如基站、光网络单元、路由器、网关、路边单元)形成边缘计算节点,在靠近用户端提供计算存储服务,从而大大减小传输延时。同时也缓解了核心网和传输网的拥塞。边缘计算为接入网带来了计算资源,同时也将业务低延时保障问题交给了边缘计算设施和接入网。无源光网络技术以其高容量、高传输速率、低能耗、低成本等优势在边缘数据中心网络和接入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边缘计算与光和无线接入网融合是网络架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提供了稳固的计算设施和通信基础。然而,5G场景和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对边缘计算与光和无线融合接入网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用户角度看,要求低延时、有差异化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移动性强,从网络角度看,计算和通信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低、通信效率低。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对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网络中无源光网络的协议设计和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包括边缘数据中心性能增强、光和无线融合接入网灵活管控、业务低延时保障三个方面。边缘数据中心面临多种接入网业务接入,网络流量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负载不均衡。为支持边缘数据中心服务器之间低延时通信,以保障边缘计算任务快速完成,本文考虑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和光分路器的边缘数据中心无源光互联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轮询的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支持服务器间高效无冲突的多点到多点通信。为有效应对边缘数据中心机柜顶部的流量突发和服务器之间流量不均衡,开发了一个适用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同时在时间域和频域上分配资源,保障不同业务的不同QoS。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机柜顶部无源光互联架构,所提出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能够确保低延时(<0.1ms)和低丢包率(几乎为0)。边缘计算与光和无线接入网融合是边缘计算的重要组网方式,是用户低延时接入和使用边缘计算资源的关键。与此同时,5G网络将支持多种类型的业务,这些业务有差异化的QoS要求,而且对延时、可靠性等有硬性的要求。在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中.基站与基站之间和基站与边缘数据中心之间的多种业务数据流共享移动回传带宽,例如部署在基站的边缘计算节点间服务迁移产生的迁移流,和其他非迁移流。为了保障低延时,同时满足多种业务差异化的QoS要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提出一种延时感知的带宽切片方案,动态有效地将带宽分配给迁移流和非迁移流,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延时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带宽切片方案能够在保障业务低延时的同时,支持多种业务的不同QoS需求,并且提高了基于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边缘计算将计算资源下沉到接入网用户侧设备(如基站),在支持低延时业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边缘计算节点的通信和计算资源有限,用户有很强的移动性,需要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服务迁移进行资源共享,这对低延时业务保障问题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车联网作为5G uRLLC场景的代表案例,着眼于对低延时业务和用户移动性的支持,针对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节点间协作的QoS感知服务迁移策略,减小服务迁移过程中用户移动性对延时的影响。为了克服边缘计算节点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支持服务迁移,降低业务端到端延时,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节点间协作的资源管理方案。利用Python和SUMO搭建仿真平台,采用Luxembourg城市的真实交通流量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低延时业务的端到端延时与移动回传容量和服务迁移延时密切相关,所提出的服务迁移策略和资源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支持低延时业务。

刘森[5](2019)在《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政企集团客户“信息化”市场已经成为国有大型电信运营商的重要企业发展战略。政企客户属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客户群体,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当前甚至未来竞争的聚焦点。作为集团用户接入网络的高速通道,“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技术”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细分市场的重要业务。目前几家运营商在该技术的市场领域里已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为了为政企客户创造更好的产品购买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良好的售前服务必不可少,而为客户定制专属的组网方案及合理估价更是专线售前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专线的销售价格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组网方式及成本投入而不同,繁重的计算严重妨碍了售前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提高售前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节省企业成本,本文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套用于专线售前的支撑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比较现有的专线技术方案和旧的技术方案的优劣,分析用户需求类型的效果和效益,而且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专线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最后该支撑系统提供了以微信小程序的接口进行访问、选择组网方案并给出估价。实践表明,该专线售前支撑系统不仅简化了售前服务的流程,而且比较有效地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框架:介绍了本系统所使用的开发技术与基本框架,包括Uni-app框架、Vue.js框架、Spring Boot框架、Mybatis框架等。(2)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了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服务业务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专线组网方案分析、专线业务类型分析、集团客户等级规划方案、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组网方案选取分析。(3)整体规划:基于上述需求,整体规划了移动集团的专线售前服务支撑系统结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划分、前端界面及后台数据库的构建等。(4)具体实现:阐述了专线售前服务支撑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并且通过具体的实际项目展示了该系统给从事集团专线售前支撑工作的相关人员所带来的便利性。

刘晶[6](2019)在《接入网融合组网技术与业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接入网规模庞大、覆盖面广,具有多样的接入技术和网络结构,其中光纤接入和无线接入是典型的两种接入方式。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并提供大容量和随时随地接入的服务能力,光与无线接入网(Fiber-Wireless access networks,FiWi access networks)将高带宽低干扰的光纤接入与高灵活性、无缝覆盖的无线接入进行融合组网,实现优势互补。物联网(IoT)、工业互联网和触感互联网等新兴网络的涌现对接入网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对带宽、时延和能耗等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虚拟/增强现实(VR/AR)、工业控制、智能驾驶等新兴业务对低时延要求更为严格。为了适应这些需求,边缘计算将内容和计算能力下沉到临近用户的接入网边缘,能够在靠近用户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就近提供服务,而且也为接入网融合组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论文主要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运用网络虚拟化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结合边缘计算,针对异构异质的光与无线接入网融合问题,进行组网技术与业务机制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与边缘计算结合的光与无线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设计开发了FiWi节点设备,仿真与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案可行并有较大的性能提升。第一,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包括统一调度的资源配置、全局视图的网络连接控制以及业务编排与管理等功能,其特点在于利用SDN与NFV技术屏蔽了异构异质网络与计算设备的物理差异性。第二,利用边缘计算实现数据转发,增强了接入网的连通性,降低传输时延,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设计开发了一种嵌入计算资源的FiWi接入网节点设备,并构建了试验床,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融合组网方案的可行性。2)提出了一种在融合接入网中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方法,根据业务需求联合优化了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和任务卸载,时延和能耗显着降低。第一,提出了以端到端时延和能耗的加权和最小化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方法,其中时延包括接入、传输和处理时延,能耗包括网络传输和计算能耗。第二,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类型对不同资源的需求,设计了基于用户偏好的布局算法,通过把边缘计算服务器部署在信息熵权重最大的网络节点位置,以降低网络时延和能源消耗。第三,将基于用户业务偏好的布局算法与随机布局算法和枚举布局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时延和能耗方面的优越性。并获得分别以时延、能耗及两者加权和为优化目标的边缘计算服务器的部署数量和位置。3)提出了一种负载均衡的融合接入网业务功能链(SFC)的业务机制,并提出了两种优化部署算法,明显改善了负载均衡指标、服务接受率和网络利用率。第一,SFC业务机制以协同的边缘计算和SDN与NFV的协作来实现统一的SFC编排框架。该框架将分布式的边缘计算资源整合为统一的边缘云,并将SFC原来仅具有的网络业务编排功能扩展为针对边缘计算应用的云业务与网络业务,以统一编排边缘计算业务。第二,针对业务流特征的差异性,我们利用虚拟网络功能(VNF)可在边缘计算节点(ECN)上部署多个实例和FiWi接入网中的多路径容量的优势,研究了 VNF在融合接入网中的多路径部署问题,以达到网络、计算和交换节点的负载均衡。第三,将上述问题抽象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并提出了两种优化部署算法,贪婪-二分多路径部署算法(GBMP)和k条最短多路径部署算法(KSMP)。在两种业务场景下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了上述算法的优越性。

葛晨[7](2019)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在旅顺10kV农网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电网是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面积广、服务人员多、占据比例大。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历程,是实现智能电网、坚强电网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电网存在输电、配电和用电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造成我国目前配电网电力拓扑结构单一、电网布局混乱、配电设备落后。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无法远程获取故障信息,只能依靠人工巡检方式进行检查和故障排除。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以旅顺地区农村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设计、通信系统建设以及农网智能配电终端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分析了当前农村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解决方案。讨论了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建设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了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不同馈线自动化模式的通信方式,分析了不同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模式和适用场景。在分析旅顺农村电网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顺10kV农网馈线自动化主站建设与改造方案。将馈线自动化总体建设方案采用“配电主站+配电终端”两层结构,并给出了配电线路自动化以及配电终端建设的改造方案。完成了旅顺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框架下,结合农网馈线自动化的通信要求,讨论了通信系统总体架构以及组网方案。分析了通信链路的安全防护方案设计,采用“APN+VPN”进行安全隔离、访问控制、认证加密等安全措施。分析了通信单元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光纤转网通信网络的实施方案。论文最后重点讨论了农网智能配电终端的设计。在分析该配电终端的需求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终端总体设计,绘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图。选定ARM-based Cortex-M7内核的STM32F746BE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采用WIMAX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专网通信。该智能配电终端根据电网中不同设备的通信方式,支持RS-232、RS-485、以太网、CAN、ZigBee、电力线载波等不同通信方式。可以实现模拟量信息和开关量信息的采集,并可以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输出继电保护动作。设计了各个部分的具体电路,详细分析了器件以及模块的选择和使用。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经过测试表明该配电终端功能实现,工作稳定可靠。

余礼苏[8](2019)在《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与密集网络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服务爆炸式的增长,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预计将面临着大量的连接设备数的挑战。一方面移动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加,用户需求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空间、频率资源有限。在如此背景下,用户还需要以更低的时延获得更大的传输速率。未来的无线通信传输将更多时候以高密度节点场景下进行,因此,研究非正交多址接入和密集通信网络十分有必要。与现有系统相比,非正交多址接入不仅能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更低的时延,而且能支持更多的接入用户。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形正交幅度调制(Star-QAM)信号星座设计SCMA码本的方案,所设计的码本是一种结构性的码本,其母码本具有较大的最小欧式距离,同时,能够通过灵活地改变参数从而有效地满足大码本、高维、多用户或者不同过载的SCMA系统需求。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对差错概率的码本设计准则来指导设计码本。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文献设计的码本,所获得的SCMA码本在不牺牲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能显着提高误码率性能,尤其是对于大码本或者在高信噪比区域。另外,本文也提出了一种基于度和EXIT图的非规则SCMA(IrSCMA)码本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利用旋转角度矩阵进行联合设计来生成IrSCMA码本。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码本,新获得的码本在不牺牲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能显着提高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尤其是信噪比比较高的时候。接着,本文分别分析和评价了在AWGN和瑞利衰落信道下SCMA系统下行链路的平均误码率性能。本文利用SCMA星座相位角的统计特性,分别推导出了相位角φ在AWGN和瑞利衰落信道下新的累积分布函数。基于新得到的CDF,在AWGN和瑞利衰落信道下,本文得到了SCMA系统误码率的精确表达式和闭式近似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很高,即使用户数量大或码本尺寸大,尤其是在信噪比高的区域。此外,通过仿真发现,当系统中N值相同的时候,SCMA系统具有相同的分集阶。然后,本论文研究分析了基于Star-QAM信号星座设计的码本的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频谱效率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本自适应的理论方法,以此最大化SCMA系统频谱效率。具体的是,我们在现有理论误码率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功率分配方案,通过数值曲线拟合的方法,我们找到了三种不同的误码率近似模型。在不同码本大小的情况下,三种不同的误码率近似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分析结果吻合度都很高。此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同功率分配方案下SCMA和OFDMA系统的频谱效率。数值和分析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其次,本论文研究了基于和速率最大化的下行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图模型进行SCMA码本分配以最大化减小以用户为中心的超密集网络(UUDN)干扰从而提升系统性能的设计方案。在UUDN中,大量接入点(AP)被密集地部署在网络中,为大量用户设备(UE)提供服务。UUDN网络架构从传统的以小区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许多接入点可以为一个UE服务,网络中接入点的密度远高于UE。UUDN设计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由于密集的AP/UE部署造成的较大干扰。本论文的目标是根据网络中每个用户单元的服务质量(QoS)约束,确定最优的SCMA码本分配,以最小化干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吞吐量。该设计通过在同一用户端的接入点之间使用不同的码本,将其表述为一个被称为NP难问题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加权超图模型将其转化为一个聚类问题,并提出了机器学习(ML)算法来有效地解决这个MINLP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超图的ML算法优于现有的算法。再次,我们知道,采用大规模分布式天线使无线电接入点(RAP)更接近用户,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可以弥合未来无线系统中稀缺的频谱资源和极高的连接密度之间的差距。以用户为中心的超密集网络(UUDN)通常以光纤无线通信(FWC)的形式设计,其中分布式天线或RAP通过光纤前端传输连接到中央单元(CU)。大量密集部署的天线或RAP需要广泛的光学前端传输基础设施。因此,光纤前端传输网络的成本、复杂性和功耗可能主导整个系统的性能。本论文对大型分布式天线的FWC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设计和性能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光前端传输和无线接入链路之间的复杂交互需要在光域和无线域中通过共同利用它们的独特特性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于光纤长度较短、RAP较多的系统,采用光纤模拟射频(RFoF)传输链路优于光纤基带(BBoF)或中频(IFoF)传输链路,这都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所需要的特征。最后,我们研究了基于光纤无线通信(FWC)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超密集网络(UUDN)下行链路的优化设计。光纤射频(RFoF)用于光纤前端传输,以降低RAP的复杂性、成本和能耗。利用射频前端传输,用户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会受到光和无线链路累积的失真,包括光损耗、光纤色散、光和热噪声、无线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衰落等。基于新提出的量化光和无线链路组合效应的模型,在光和无线域联合进行优化设计。本文的目标是在每个用户终端的服务质量(QoS)约束下,通过联合优化RAP功率分配和RAP-PD关联,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网络(包括光链路和无线链路)的总能耗。该问题被表述为一个混合整数规划(MIP)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二元强制梯度搜索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光纤前端传输链路对超密集网络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毫米波通信而言,由于光的色散,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功率损失。

邓锐[9](2018)在《面向新一代光接入网的实时系统及若干DSP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带宽网络需求的业务增长,通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方便快捷、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促使着人们对光接入网的升级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新一代光接入技术在学术及产业界得到了大量与深入的研究。其一,在高速光纤接入方面,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业务需求,下一代无源光网络(PON)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其二,新型可见光通信顺应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而出现,逐渐成为下一代室内高速接入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目前成为学术界一大研究热点。其三,从单纯的光纤通信,到光纤、无线电通信的无缝融合,再到光纤、无线电及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多重融合,这些新型光纤无线混合通信方面的研究,被视为未来室内外接入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以上所提及的研究中,有关调制格式及关键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的提出与验证,均是基于离线实验,其并未考虑算法的硬件实现形式、实现复杂度,实现过程中的数据精度,及所需的片上资源开销与实现后的功率消耗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搭建了面向新型光接入网的实时通信实验平台,研究并提出了多种适合于硬件实现的高效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推动新型光接入网的规范化及实用化进程。另外,从理论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若干有效方案以解决新型光接入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关键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相关成果如下:第一,面向下一代PON的直接检测(IMDD)光纤通信系统,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时实现的精确符号同步算法及一种基于导频的实时信道估计方案,在基于16路并行1024点快速傅里叶变换/逆变换(FFT/IFFT)的直接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DDO-OFDM)实时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并首次验证了基于多路并行大尺寸FFT/IFFT实现光OFDM系统的可行性,证明了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案可以抵抗实时DDO-OFDM系统中的采样频偏所带来的影响。2)基于归零模式(RTZ)数模转换器(DAC),实验实现了一个25 Gb/s的直检双频带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DFT-Spread)OFDM半实时传输系统。首次证明了采用采样RTZ-DAC及双频带传输技术提高DDO-OFDM速率的可行性,该项工作有利于推动25G OFDM-PON的发展进程。3)基于超奈奎斯特(super-Nyquist)采样技术,实验实现了一个基于欠采样模数转换器(ADC)的双频带奈奎斯特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Nyquist PAM-4)半实时IMDD光传输系统。尽管系统中所利用的ADC采样速率仅为5 GSa/s,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却高达20 Gb/s,它首次证明了基于super-Nyquist采样技术的双频带传输方案的有效性。第二,面向室内新型可见光接入,开展的若干理论及实时实验研究工作如下:1)实验研究了自适应DFT-Spread-OFDM应用于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自适应DFT-spread-OFDM可同时抵抗LED可见光通信中的非线性效应及高频衰落效应。2)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行IFFT的周期性噪声消除算法,在LED可见光通信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消除因非理想放大元件中的自激效应而产生的周期性噪声以改善系统性能。3)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训练序列(TS)的采样频偏(SFO)估计与消除算法,实验实现一个基于激光二极管(LD)的吉比特实时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并首次演示了一个基于可见光通信的1.485Gb/s高清串行数字接口(HD-SDI)视频信号传输。另外,提出了一种实时易实现的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案,相关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案可有效抵抗可见光通信中高频衰减所带来的影响。第三,面向新型光纤无线混合接入,展开了若干理论及实时系统研究,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首次搭建并展示了一个软件自定义的直接检测光纤通信与激光可见光通信融合的光纤无线混合通信实时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采样频偏补偿的情况下,该系统仍可取得超2 Gb/s的传输速率,初步证明了激光可见光通信与直检光纤通信的融合可应用于未来室内外光接入的潜在可能性。2)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实时可实现的多模盲均衡算法,实验实现了一个实时Q波段(36-41 GHz Q-band)PAM-4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同时,在系统中研究了交织里所(RS)纠错编码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出与所采用的算法的有效性。3)首次采用光子四倍频及平衡预编码技术,实现了一个W波段(75-110GHz W-band)的光纤无线混合通信系统,从理论与实验的角度分别证明了所采用技术的有效性。4)首次将Twin-SSB-OFDM传输技术用于光载无线通信,实现了一个基于电滤波器的双单边带OFDM外差式W波段光纤无线混合系统,并提出了一种面向外差式光纤无线混合系统的实时可实现的载波恢复算法,通过离线实验与实时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该算法的效果,同时初步证明了基于电滤波器的Twin-SSB-OFDM传输方案应用于未来高速光纤无线混合接入中的可行性。

余爱民[10](2005)在《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21世纪宽带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第三代个人移动通信用户“带宽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同时,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还是快速解决城市老区的网络综合布线问题和边远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最佳方案。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系统之间以及通信基站内部的电磁干扰(EMI)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的电磁兼容(EMC)问题以及3G通信系统中的系统间的频率干扰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下列研究:第一,综合讨论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各种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特点,总结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三大EMC特点:1.雷电电磁脉冲(LEMP)对基站的干扰;2.信息设备的宽频带辐射干扰;3.3G通信系统中的系统间频率干扰。第二,对雷电电磁脉冲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雷电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频谱特性,讨论了雷电电磁脉冲对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的袭击形式。对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提出了通过采用“球形五针避雷器”,提高基站对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范能力的观点。根据法拉第屏蔽笼的屏蔽原理,对基站建筑物的屏蔽接地、防雷地网提出了采用“混合接地体辅助地网”对基站建筑物的“基础接地”进行改进,提高了基站接闪器“引雷”放电时的快速泻电能力。“球形五针避雷器”和“混合接地体辅助地网”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第三,通过引入“广义的高斯定理”,建立了计算地球表面电场的数学模型,对雷电期间地面电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参阅的大量参考文献,分析了地面电场、空间大气电场在雷电期间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地面临界电场”的概念。根据地面临界电场的概念,在雷电期间进行了长期的地面电场变化监测试验,获取了大量的实测试验数据。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根据地面临界电场的下限值对首次雷电闪击进行预测的观点,研制了利用地面电场预测雷电闪击的“无线局域网基站智能型防雷电源”,并在课题组的研究试验基地——清新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具有多个远程无线接入的WLAN,以下简称“清新网”)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实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防雷电源在2004年7月14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专利号: ZL 03 2 26526.3;专利证书号:626604);利用地面电场预测雷电首次闪

二、Novel Radio on Fiber Access Eliminating Exter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at Base St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vel Radio on Fiber Access Eliminating Exter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at Base St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光载射频通信的发展动态及技术优势
        1.2.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与光载射频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2.3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1.2.4 射频光子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
    2.1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产生
        2.1.1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器
        2.1.2 双光源外差混频技术
    2.2 光电上变频和下变频技术
        2.2.1 MZM实现上变频
        2.2.2 EAM实现上变频
        2.2.3 光电下变频技术
    2.3 射频信号的光域调制与解调技术
        2.3.1 光载射频信号的直接调制技术
        2.3.2 光载射频信号的外调制技术
        2.3.3 光载射频信号的包络检波解调
    2.4 光载射频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失真原因及分析
        2.4.1 谐波失真问题研究
        2.4.2 RoF系统光纤链路中的传输色散
        2.4.3 RoF链路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及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3.1 基于串联单边带调制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3.1.1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方案设计
        3.1.2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3.2 基于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3.2.1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方案设计
        3.2.2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理论推导与分析
    3.3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3.3.1 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3.3.2 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验平台的建立
        3.3.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光载射频通信相干接收与信号解调恢复
        3.3.4 多信道高谱效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收发机
    4.1 高Q值超窄带的光带通滤波器设计
        4.1.1 基于硅基单微环的波长选择性光带通滤波器
        4.1.2 基于串联多微环的可调谐超窄带光带通滤波器
    4.2 基于硅基滤波器和硅基调制器的集成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
        4.2.1 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4.2.2 硅基集成多信道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4.2.3 硅基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4.3 基于集成发射机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4.3.1 集成相干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实现
        4.3.2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4.4 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设计
        4.4.1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的方案设计
        4.4.2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的设计结构
        4.4.3 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参数指标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
    5.1 基于DP-DPMZM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与倍频方案
        5.1.1 基于DP-DPMZM倍频相移方案的机理分析与数学模型
        5.1.2 倍频功能的数值仿真与验证分析
        5.1.3 移相功能的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5.1.4 基于DP-DPMZM的倍频移相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5.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方案
        5.2.1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模块设计
        5.2.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5.2.3 射频光子滤波器的应用分析
    5.3 基于SOA-MZI结构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设计
        5.3.1 光载射频信号移相的机理特点及典型设计方案分析
        5.3.2 基于SOA-MZI结构的射频光子移相器设计方案
        5.3.3 基于SOA-MZI的光载射频移相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6.3 未来展望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2)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需求分析及 LTE 技术
    2.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宽带需求
        2.1.1 CBTC 系统
        2.1.2 CCTV 系统
        2.1.3 PIS 系统
        2.1.4 带宽统计
        2.1.5 承载业务方案
    2.2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2.2.1 无线局域网技术
        2.2.2 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2.2.3 长期演进技术
        2.2.4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2.2.5 结论
    2.3 LTE 技术原理
    2.4 LTE 技术特征
        2.4.1 MIMO 技术
        2.4.2 OFDM 技术
    2.5 LTE 技术优势
第3章 PIS 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
    3.1 PIS系统构成及功能
        3.1.1 系统构成
        3.1.2 系统功能
    3.2 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3.2.1 架构设计
        3.2.2 承载业务设计
    3.3 LTE无线网络设计
        3.3.1 无线频点设计
        3.3.2 无线覆盖设计
        3.3.3 链路预算设计
        3.3.4 抗干扰设计
        3.3.5 车地无线安全设计
    3.4 接口设计
        3.4.1 业务系统接口设计
        3.4.2 车辆专业接口设计
        3.4.3 土建专业接口设计
    3.5 资源共享建议
        3.5.1 PIS系统编播中心共享
        3.5.2 其他系统的终端资源利用
        3.5.3 与无线共漏缆方案
第4章 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测试及方案验证
    4.1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用
        4.1.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构成
        4.1.2 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技术参数
        4.1.3 无线覆盖设计应用
        4.1.4 系统切换设计应用
    4.2 车地无线通信测试数据
        4.2.1 站点信息
        4.2.2 测试结果
    4.3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IS系统建设方案验证
        4.3.1 验证目的
        4.3.2 验证方案
        4.3.3 验证内容
        4.3.4 验证结果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建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研究现状
        1.2.2 配电网通信网络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架构与业务通信需求分析
    2.1 基于云管边端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架构
    2.2 配用电物联网通信技术分析
        2.2.1 有线通信技术
        2.2.2 无线通信技术
        2.2.3 配用电物联网通信技术性能对比
    2.3 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业务及其通信需求分析
        2.3.1 信息采集类业务
        2.3.2 运行控制类业务
        2.3.3 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相关业务通信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排队论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带宽预测模型
    3.1 排队论相关理论
        3.1.1 排队现象与特征
        3.1.2 排队系统的组成
        3.1.3 排队系统的类型
        3.1.4 排队系统的特性指标
    3.2 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排队论模型
    3.3 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数据到达速率计算方法
    3.4 考虑QOS的信息采集业务排队论预测带宽计算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建模
    4.1 建模内容与方法
        4.1.1 建模内容
        4.1.2 建模方法
    4.2 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建模
        4.2.1 信源和信宿建模
        4.2.2 网络转发设备建模
        4.2.3 网络建模
    4.3 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仿真平台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组网及其性能分析
    5.1 案例分析
    5.2 基于排队论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带宽预测与性能分析
        5.2.1 参数设置
        5.2.2 带宽计算与分析
    5.3 基于OPNET的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仿真分析
        5.3.1 参数设置
        5.3.2 场景设置
        5.3.3 性能分析
        5.3.4 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中无源光网络的协议设计与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边缘计算的兴起
        1.1.2 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网络
        1.1.3 边缘计算与接入网融合的光网络体系
    1.2 边缘计算与接入网融合的光网络体系面临的挑战
        1.2.1 边缘光数据中心内低延时通信
        1.2.2 基站到边缘数据中心的移动光回传网低延时通信和多业务承载
        1.2.3 用户端到边缘计算服务器的低延时保障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边缘数据中心的光互联方案和资源管理
        1.3.2 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中的资源共享
        1.3.3 面向边缘计算的的业务端到端延时优化
    1.4 本论文创新点和结构安排
2 基于无源光互联的边缘数据中心网络协议设计和资源管理
    2.1 引言
    2.2 边缘数据中心的无源光互联方案
    2.3 边缘光数据中心机柜内服务器之间通信的MAC协议
        2.3.1 MAC协议的发现阶段
        2.3.2 MAC协议的数据传输阶段
    2.4 MAC协议的注册开销优化
    2.5 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2.6 性能评估
        2.6.1 仿真平台
        2.6.2 仿真结果分析和讨论
    2.7 本章小结
3 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切片方案
    3.1 引言
    3.2 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融合的移动回传网络
        3.2.1 边缘数据中心与无源光网络融合的移动回传网络方案
        3.2.2 基站-边缘计算节点与无源光网络融合的移动回传网络方案
        3.2.3 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融合的移动回传网络架构
    3.3 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中业务特征
    3.4 基于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移动回传网络中的资源管理
        3.4.1 带宽切片机制
        3.4.2 切片内带宽分配算法
    3.5 性能评估
        3.5.1 仿真平台和仿真设置
        3.5.2 仿真结果分析和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协同的低延时业务保障方案
    4.1 引言
    4.2 基于边缘计算与无源光网络的车联网业务及端到端延时分析
        4.2.1 车联网业务分析
        4.2.2 端到端延时分析
    4.3 基于QoS感知的服务迁移策略与资源管理方案
        4.3.1 QoS感知服务迁移策略
        4.3.2 资源管理方案
    4.4 性能评估
        4.4.1 仿真平台
        4.4.2 QoS感知服务迁移策略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4.4.3 资源管理方案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1.3 论文的组织
    注释
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综述
    2.1 Uni-app框架
        2.1.1 MVVM设计模式介绍
        2.1.2 微信小程序介绍
        2.1.3 Vue.js框架介绍
        2.1.4 Uni-app框架介绍
        2.1.5 Uni-app框架的优点
    2.2 Spring Boot框架
        2.2.1 Spring框架介绍
        2.2.2 Spring Boot框架介绍
        2.2.3 Spring Boot框架的特点
    2.3 Mybatis框架
        2.3.1 Mybatis框架介绍
        2.3.2 Mybatis框架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3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集团客户专线接入项目
    3.2 有线传输接入技术介绍
        3.2.1 SDH技术
        3.2.2 MSTP技术
        3.2.3 PTN技术
        3.2.4 GPON技术
    3.3 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3.3.1 微波技术
        3.3.2 4G无线接入
    3.4 集团客户
        3.4.1 集团客户用户类型分类
        3.4.2 集团客户专线业务分类
    3.5 专线接入组网方案
        3.5.1 裸光纤接入组网
        3.5.2 SDH组网
        3.5.3 MSTP组网
        3.5.4 PTN组网
        3.5.5 GPON组网
        3.5.6 4G无线路由器接入组网
    3.6 集团客户专线组网方案比较及应用建议
        3.6.1 组网方案比较
        3.6.2 组网方案应用建议
    3.7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需求分析
        3.7.1 系统业务功能
        3.7.2 系统管理功能
    3.8 本章小结
    注释
第4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登录模块设计
        4.1.2 组网方案选取模块设计
        4.1.3 光缆布放成本模块设计
        4.1.4 组网方案管理模块设计
        4.1.5 用户安全中心模块设计
    4.2 系统架构及流程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5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的介绍
    5.2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前端项目结构
    5.3 登录模块的实现
    5.4 组网方案选取模块的实现
    5.5 光缆布放长度模块的实现
    5.6 组网方案管理模块的实现
    5.7 用户安全中心模块的实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用情况及效果
    6.1 某金融集团客户专线扩容项目
        6.1.1 项目背景
        6.1.2 设计思路
        6.1.3 工程规模
        6.1.4 组网方案
        6.1.5 应用情况
    6.2 某地市公安“技防”监控项目
        6.2.1 项目背景
        6.2.2 设计思路
        6.2.3 工程规模
        6.2.4 IP地址分配情况
        6.2.5 组网方案
        6.2.6 应用情况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接入网融合组网技术与业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接入网发展现状
        1.1.2 业务应用需求
    1.2 接入网融合趋势与挑战
        1.2.1 接入网融合趋势
        1.2.2 接入网面临的挑战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融合接入网相关研究
    2.1 FiWi接入网架构
    2.2 FiWi接入网组网技术
    2.3 FiWi接入网节点技术
    2.4 FiWi接入网新进展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接入网融合组网方案
    3.1 接入网与边缘计算融合组网方案
        3.1.1 方案描述
        3.1.2 控制与管理
        3.1.3 连通性增强
    3.2 建模与连通性分析
        3.2.1 网络模型
        3.2.2 连通性分析
    3.3 FiWi节点研发
    3.4 性能评测
        3.4.1 试验床构建
        3.4.2 FiWi节点测试与分析
        3.4.3 组网方案实验结果分析
        3.4.4 边缘应用视频分发示例测试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融合接入网中的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
    4.1 相关研究
    4.2 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建模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定义
    4.3 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算法
        4.3.1 基于枚举的布局算法
        4.3.2 基于偏好的布局算法
        4.3.3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4.4 边缘计算服务器布局方案
    4.5 仿真与结果分析
        4.5.1 参数设置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负载均衡的融合接入网业务机制
    5.1 相关研究
    5.2 SFC业务编排框架
        5.2.1 业务编排组件
        5.2.2 业务编排流程
    5.3 系统模型
        5.3.1 网络模型
        5.3.2 业务模型
        5.3.3 负载均衡指标
    5.4 问题定义与算法
        5.4.1 问题定义
        5.4.2 多路径部署算法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
        5.5.1 参数设置
        5.5.2 计算密集型业务场景
        5.5.3 用户密集型业务场景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附录1 图索引
附录2 表索引
附录3 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在旅顺10kV农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国外发展现状
        1.2.2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国内发展现状
        1.2.3 分布式与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1.3 目前农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
    1.4 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
    2.1 馈线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
    2.2 不同馈线自动化模式的通信方式比较与选择
    2.3 农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旅顺10kV农网馈线自动化主站建设与改造方案
    3.1 旅顺10kV农网现状分析
        3.1.1 配电通信系统现状
        3.1.2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建设应用现状
        3.1.3 旅顺地区农网现状分析结论
    3.2 旅顺农网馈线自动化总体建设方案
    3.3 配电线路自动化及配电终端建设改造方案
        3.3.1 一次设备改造基本原则
        3.3.2 一次设备改造基本方案
        3.3.3 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方案
    3.4 通信系统建设与应用方案
        3.4.1 通信单元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4.2 光纤专网通信网络实施方案
    3.5 本章小结
4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总体设计
    4.1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的基本功能分析
    4.2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的功能定义
    4.3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的总体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详细设计
    5.1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控制器的对比选择
        5.1.1 各个功能单元的实现分析
        5.1.2 不同处理器对比选择
        5.1.3 STM32F746BE处理器的选定
    5.2 各部分具体设计实现
    5.3 农网智能配电终端测试及应用
        5.3.1 硬件电路功能测试
        5.3.2 各个通信接口测试
        5.3.3 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测试
        5.3.4 系统应用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与密集网络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密集通信网络与多址接入技术
        1.2.1 密集通信网络
        1.2.2 通信系统多址接入技术
    1.3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与密集通信网络研究现状
        1.3.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1.3.2 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1.3.3 以用户为中心的密集通信网络
        1.3.4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密集通信网络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及论文内容组织
第2章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码本设计与优化
    2.1 研究动机与研究思路
    2.2 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码本设计
        2.2.1 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2.2.2 星型星座图码本设计
    2.3 非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码本设计与优化
        2.3.1 非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2.3.2 非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的MPA检测
        2.3.3 EXIT Chart分析
        2.3.4 非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的平均度
        2.3.5 非规则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码本设计
    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1 规则SCMA仿真结果及分析
        2.4.2 非规则SCMA仿真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误码率性能分析
    3.1 研究动机与研究思路
    3.2 高斯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误码率性能分析
        3.2.1 高斯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3.2.2 高斯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误码率表达式
    3.3 瑞利衰落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误码率性能分析
        3.3.1 瑞利衰落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3.3.2 瑞利衰落信道下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误码率表达式
    3.4 数值和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频谱效率分析及其在密集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4.1 研究动机与研究思路
    4.2 基于码本自适应的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4.2.1 基于码本自适应的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
        4.2.2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4.3 基于超图的密集通信网络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优化设计
        4.3.1 密集网络系统模型
        4.3.2 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
        4.3.3 基于超图模型的密集通信网络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优化问题建模··
        4.3.4 基于超图模型的密集通信网络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优化问题求解··
    4.4 数值和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密集通信网络优化设计
    5.1 研究动机与研究思路
    5.2 光载无线系统分析
        5.2.1 基带光载信号-无线系统分析
        5.2.2 射频光载信号-无线系统分析
        5.2.3 中频光载信号-无线系统分析
        5.2.4 三种方案性能比较
    5.3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密集通信网络建模及优化设计
        5.3.1 密集通信网络系统模型
        5.3.2 RFoF传输链路功耗分析
        5.3.3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密集通信网络建模
        5.3.4 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密集通信网络优化问题求解
    5.4 数值和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第三章公式(3.3)和定理3.4的的有关证明
附录 B 第五章公式(5.22)中色散失真功率损耗的推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面向新一代光接入网的实时系统及若干DSP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面向PON接入的光纤直接检测系统
        1.2.2 面向室内接入的高速可见光通信系统
        1.2.3 面向混合接入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1.2.4 面向光接入方式的实时通信系统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2章 面向光接入的调制格式及常见DSP技术
    2.1 引言
    2.2 OFDM调制
        2.2.1 IMDD-OFDM 光通信系统
        2.2.2 面向 IMDD-OFDM 光通信系统的常见 DSP 技术
    2.3 PAM调制
        2.3.1 面向 PAM4 光通信系统的常见 DSP 技术
        2.3.2 Nyquist-PAM4 调制
    2.4 小结
第3章 光纤 DD-OFDM 实时系统及若干 DSP 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 1024 点 FFT 的自适应光纤 IMDD-OFDM 实时系统
        3.2.1 实验装置与参数设置
        3.2.2 关键DSP技术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导频信道估计的采样频偏抵抗性能实验研究
        3.3.1 原理分析
        3.3.2 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面向下一代 PON 的低成本光纤 IMDD 系统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归零码 DAC 与欠采样技术的双频带 OFDM 半实时系统
        4.2.1 方案原理
        4.2.2 实验装置与参数设置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 Super-Nyquist 采样的双频带 Nyquist-PAM4 半实时系统
        4.3.1 实验装置及系统原理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面向室内 LED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 DSP 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自适应 DFT-Spread-OFDM 的 LED 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5.2.1 原理介绍
        5.2.2 实验装置与参数设置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基于串行 IFFT 的 VLC-OFDM 系统周期噪声去除算法研究
        5.3.1 原理分析
        5.3.2 实验装置设置与实验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面向高速可见光接入的实时系统研究
    6.1 引言
    6.2 采用 TS 采样频偏估计的实时 VLC-OFDM 系统研究
        6.2.1 算法原理
        6.2.2 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
    6.3 基于哈达马预编码技术的实时 VLC-OFDM 系统研究
        6.3.1 原理分析
        6.3.2 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分析
    6.4 软件自定义实时混合可见光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展示
        6.4.1 实验系统与参数设置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面向光载无线接入的DSP技术及实时系统研究
    7.1 引言
    7.2 基于 CMMA 均衡的实时 RoF-PAM4 系统研究
        7.2.1 实验系统及参数设置
        7.2.2 实时CMMA实现原理
        7.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 基于光子四倍频与平衡预编码的W波段矢量信号产生
        7.3.1 实验系统与原理分析
        7.3.2 实验装置设置与实验结果
    7.4 基于盲载波恢复算法的 W 波段 Twin-SSB-OFDM 实验系统
        7.4.1 原理分析
        7.4.2 离线实验与结构分析
        7.4.3 实时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获得的奖励

(10)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磁兼容概述
        1.1.1 电磁兼容的发展历程简述
        1.1.2 电磁兼容的主要研究内容
        1.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基础
        1.2.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2 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资助本文的科研项目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EMC特性分析
    2.1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分类
    2.2 主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组成分析
        2.2.1 3.5GHz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2.2.2 MDMS微波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2.2.3 LMDS固定宽带无线接入
        2.2.4 WLAN系统
    2.3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EMC特性分析
        2.3.1 雷电电磁脉冲对接入基站的威胁
        2.3.2 以WCDMA为代表的3G系统EMC特点分析
        2.3.3 WCDMA系统间干扰仿真分析
        2.3.4 宽带无线接入的辐射干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的LEMP防护技术
    3.1 LEMP的产生机理
        3.1.1 LEMP的成因分析
        3.1.2 LEMP的特性分析
    3.2 LEMP的频谱分析
        3.2.1 雷电流峰值比率的频率分析
        3.2.2 雷电流峰值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
        3.2.3 雷电电磁脉冲能量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
    3.3 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传播途径
        3.3.1 传导耦合
        3.3.2 辐射耦合
        3.3.3 电磁脉冲对架空电缆等长导体的耦合
    3.4 宽带无线接入基站LEMP的防护
        3.4.1 防护标准
        3.4.2 避雷针的设计技术
        3.4.3 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仿真
    3.5 法拉第笼屏蔽和等电位体接地技术
        3.5.1 法拉第屏蔽笼技术的应用
        3.5.2 等电位体与接地技术
    3.6 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的抗LEMP实践
        3.6.1 避雷针的设计应用
        3.6.2 “法拉第屏蔽笼”与接地技术的应用
        3.6.3 智能型雷电保护检测装置、智能型基站防雷电源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屏蔽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4.1 国际上屏蔽材料的研究动态
        4.1.1 电磁屏蔽涂料
        4.1.2 表面敷层型屏蔽材料
        4.1.3 纤维类复合材料
        4.1.4 金属化织物
    4.2 信息设备的电磁干扰分析
        4.2.1 辐射干扰
        4.2.2 传导干扰
        4.2.3 抑制传导干扰的数字滤波器技术
        4.2.4 数字滤波器的类型及实现
    4.3 屏蔽技术的理论分析
        4.3.1 屏蔽理论
        4.3.2 电子设备外壳屏蔽材料的分析
        4.3.3 电子设备外壳屏蔽效能的理论分析
    4.4 屏蔽效能的仿真试验与EMC实际检测
        4.4.1 屏蔽效能的仿真试验
        4.4.2 屏蔽效能的EMC实际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电闪击与地面电场的关系研究
    5.1 地面电场
        5.1.1 地球表面电场的计算
        5.1.2 地球表面电场的计算模型
    5.2 雷电期间环境电场的变化
        5.2.1 雷电期间大气电场的变化
        5.2.2 雷电期间地面电场的变化
    5.3 雷电期间地面电场的变化规律
        5.3.1 雷电活动期间地面电场的测量实验
        5.3.2 地面临界电场概念的提出
    5.4 地面临界电场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
        5.4.1 空间触发电场与地面临界电场的分析
        5.4.2 地面临界电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3 地面临界电场在基站雷电预测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型防雷电源与雷电保护检测装置的研究
    6.1 WLAN基站供电特性的分析
        6.1.1 供电方式的分析
        6.1.2 WLAN基站供电方式的改进
    6.2 WLAN基站智能型防雷电源的设计
        6.2.1 防雷电源的检测报警系统
        6.2.2 防雷电源的控制电路系统
    6.3 防雷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
        6.3.1 电路板(PCB)板的干扰分析与设计
        6.3.2 防雷电源的屏蔽与接地设计
        6.3.3 智能型防雷电源样机的试制
    6.4 智能型雷保护检测装置研究与开发
        6.4.1 雷电保护检测装置的研究背景
        6.4.2 智能型雷电保护检测装置的设计
        6.4.3 工作原理与电路设计
        6.4.4 主要模块电路的组成与控制程序模块
        6.4.5 雷电保护检测装置样机的制作
    6.5 智能型防雷电源与雷电保护检测装置的应用试验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的研究工作总结
    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文中主要英文缩略词汇表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承担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Novel Radio on Fiber Access Eliminating Exter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at Base St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D]. 陈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天怡. 吉林大学, 2020(03)
  • [3]配用电物联网监控系统通信建模与性能分析[D]. 沈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面向边缘计算的端到端通信中无源光网络的协议设计与资源管理研究[D]. 申晓曼. 浙江大学, 2020(02)
  • [5]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森.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
  • [6]接入网融合组网技术与业务机制研究[D]. 刘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1)
  • [7]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在旅顺10kV农网的应用研究[D]. 葛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系统与密集网络优化设计[D]. 余礼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9]面向新一代光接入网的实时系统及若干DSP技术研究[D]. 邓锐. 湖南大学, 2018(06)
  • [10]宽带无线接入基站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D]. 余爱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05(11)

标签:;  ;  ;  ;  ;  

消除基站外部电源的光纤接入新型无线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