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苏彦霏[1](2021)在《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郭丽环[3](2020)在《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线交易场景中,本地偏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指投资者行为呈现地理位置上的趋同性,而不是扩散到广泛的距离范围,换句话说,投资者行为很难打破地理位置限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市场结构分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福利提供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投资者行为的本地偏好特征。贸易的本地偏好并被认为是国际宏观经济学六大谜团之一。在众筹平台中,所有资金流都是通过在线转账实现的,不涉及地理位置隔阂;同时,信息流对所有投资者来说都是可见的,亦不存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互联网发展打破了线下交易的空间壁垒,理应不会呈现显着的本地偏好现象。但鲜有研究专注于在线众筹市场中的本地偏好,更没有研究试图讨论在线众筹中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更没有相关研究试图比较不同国家间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差异。本文引入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搭建投资者本地偏好行为与众筹项目融资效果的桥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组、分层、分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投资者多层次本地偏好行为模型。采用来自全球最大的基于回报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数据,采用爬虫技术抓取了136234个众筹项目,以及这些众筹项目的地理位置数据,爬虫还采集了所有投资者的地理位置信息。而为了横向比较中美两国投资者在本地偏好上的差异,采用了来自点名时间(Demohour)上的347个中文众筹项目,及其详细的投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实证分析方法,本文得到的了以下关键的研究结论:(1)打破了地理位置局限的在线众筹模式,表现出了显着的本地偏好。在线金融市场中,本地偏好是投资者的典型行为模式,即投资者倾向于投资距离自身较近的众筹项目,而不愿意投资距离较远的众筹项目。(2)证实了投资者在不同项目类别中的本地偏好呈现不同的趋势。已有的研究中,都是把投资者行为模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没有对本地偏好对象进行细分。本文把项目按照类别进行细分,证明了在不同的项目类别下,投资者行为呈现不同模式的本地偏好。一些项目类别中,本地偏好显着存在并影响融资绩效;而在另外一些项目类别中则没有这种效果。(3)本地偏好在众筹投资行为中的存在具有层次性,动态扩散性并对融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采用的数据具有时间变量,便于以动态视角考察本地偏好的变化,有助于深刻理解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变化。在融资初期,投资者与融资者的距离较近,随着融资的进行,投融双方的平均距离从3605公里逐渐增加到4229公里。本地偏好的扩散在不同项目类别中呈现完全相异的走势,通过预测模型发现,在考虑本地偏好的扩散下,对项目融资结果的预测准确率从63%上升到70%以上。(4)对中美两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趋势进行比较,实际投资数据表明:美国的投资者更加开放,他们投资外国项目的比例更大;而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则更加强烈,即中国投资者投资本国的项目更加积极。从中美两国的内部上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本地偏好,展示了地区差异。理论上,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对投资者的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存在影响,在海洋贸易背景下,投资者更加具有开放的精神,因此对本地资源的偏好较小。而在中国的农耕背景,投资者受到农耕文化、乡土情结、血缘、姻缘、乡缘、地缘、人缘等因素更大,对本地资源的依赖也更大。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投资者行为差异,有助于扩展乡土情结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应用和解释。本文丰富了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理解,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和营销渠道,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本研究有助于以本地偏好行为模式作为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依据投资者行为模式的特点,指导设计新一代的互联网众筹模式,充分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投资特点,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融资能力和友好性。

王咏梅[4](2020)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文中指出二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分水岭,亦是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全面互动的转折点。服务区域之“小社区”是美国大学的重要特征,19世纪美国大学通过实用性技术衔接了大学与当地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战争见证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无与伦比的科研实力,社会流露出对大学民用研究的殷切期望,市政当局向大学伸出橄榄枝,翘首以盼大学科研能够向卓越贡献国家“大社会”那般对“小社区”做出无限贡献。与此同时,全美高等教育领导者达成社区服务共识,认同社区服务与教学、研究一同构成了大学的核心使命。因而,大学与区域互动成为必然。为更好探析大学与区域互动,本研究聚焦于着名的北卡三角研究园,通过透析北卡三角研究园成立与成长的历史,挖掘出大学与区域互动的主体、方式及特征等。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采用三重螺旋理念、区域创新系统理念,并依据研究需要交替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法,以个案分析法为主线,探究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立与成长过程中大学与区域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第一章引言,主要内容是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文献综述等,为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探究美国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程,从而透析出互动的方式、主体、内容等方面的演变,并从整个历史长河中窥探北卡罗莱纳州的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史背景;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对北卡研究三角园的具体分析,首先是探析二战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背景,从而折射出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透析出北卡罗来纳州与三所大学互动的背景与原由;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北卡三角研究园在其萌芽、生存、成长、成熟这四个阶段中,大学与三角研究园通过政府、大学、企业合作、创新集群等方式互动。此过程中,大学与三角研究园共成长、共获益、共面临挑战。第四章主要是对三所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大学与区域成功实现互动的特点,即互动目的高远,为人类与区域谋福祉、互动主体呈现政府引导,各界合作、互动内容依托学科优势,夯实科研基础、互动环境构建集群效应等。第五章则是结论性反思,针对我国大学与区域实现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从政府、大学及企业的角度提出有益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建议。

黄福[5](2020)在《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研究前沿具有先导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以纳米、生物、信息、认知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发展迅猛,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实施好。面对科技研究前沿不断拓展、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我国需要在准确把握世界科技研究前沿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占领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1)研究前沿界定与识别方法研究,研究前沿遗传继承理论模型构建;(2)研究前沿演化路径以及演化模式研究;(3)研究前沿特征指标构建及其演化趋势分析;(4)系统设计与实证分析。首先,对研究前沿概念以及识别方法与指标进行分析与确定,并利用改进的共被引分析方法通过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前沿的识别。其次,利用遗传继承指标对连续时间窗中研究前沿的遗传继承关系进行判定,构建研究前沿的遗传继承理论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对研究前沿的演化路径以及演化模式进行判定。接下来,通过研究前沿的新颖性、关注度、活跃度、成长性、潜力值等基本属性指标构建研究前沿的前沿性综合指标和成熟度综合指标,并辅以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和主题相似性指标,对研究前沿演化的特征分布及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对尚处于发展中的研究前沿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最后,对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两个热门高科技领域中的研究前沿演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个领域研究前沿的演化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前沿的更新换代都非常迅速,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更迭比纳米技术更迅速。另外,我们还发现两个领域非线性演化模式的占比都明显高于线性演化模式,这一点与作为会聚技术代表的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交叉学科属性是相契合的。在演化特征上,我们发现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存在各自的特点,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前沿性、成熟度与相邻主题相似性特征的在不同长度路径之间分布均相对平稳,但首尾主题差异性在长度越长的路径中差异性越大。在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布上,两个领域也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度中心势与接近中心势在不同长度路径之间分布都较为平稳。通过演化趋势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演化过程中两个领域多数路径随着研究前沿的演化其前沿性均逐渐减弱、成熟度均逐渐增强。在演化强度上,两个领域短期演化模式与线性演化模式下的研究前沿特征的变化更为剧烈。通过对两个领域发展中的研究前沿进行预测,我们发现非线性演化模式下的研究前沿未来可能的演化时间更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政策倾斜。

张世伟[6](2019)在《人力资本与国家收入水平 ——基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等收入陷阱”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经济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每一个国家在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时需要面对的命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速已经呈现放缓的趋势,之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积累的一些社会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社会的整体发展步入新常态。同时,随着中国低生育率,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而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并以此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并且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值得关注。同时,结合中国人力资本的实际情况,如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使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综述已有文献和理论,对海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之后,利用已有数据,探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力资本状况,对比分析了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选取160个国家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印证了人力资本在中等收入阶段与高收入阶段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正向作用。最后,本文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了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在人力资本层面上可行的政策选择。通过研究发现:第一,通过对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动力之一。一方面,对高收入国家而言,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不但使这些国家能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而且可以维持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避免该地区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由于增长乏力而落回到中等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从国家收入异质性来看,无论是对于高收入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并且,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随着其在中等收入阶段时间增长而不断增加。第二,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比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力资本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人力资本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主要问题表现在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偏低,高等教育普及度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脱节以及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因此,中国应当加大在公共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同时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度,鼓励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综上所述,结合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中国目前人力资本的现状与问题,在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应当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发展和积累,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使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阶段。

宫婧雯[7](2018)在《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声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在目前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声誉已经成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如何对大学声誉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校园贴吧中的学生言论来构建大学网络声誉的评价体系,并针对负面情感反映出来的高校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对大学网络声誉和负面情感进行了概念界定,介绍了声誉评价相关理论、高校事务理论,以及文章用到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本文在大学声誉评价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高校贴吧学生言论数据的主题分类及情感分类的结果,构建了大学网络声誉评价指标要素。首先,从高校事务性管理的角度,用学术事务和学生事务的分类初步确定了声誉评价指标要素,然后通过百度贴吧中的学生言论,进一步对指标进行重组,得到了最终的声誉评价指标要素,包含学业培养和学业支持2个一级指标,其中学业培养分为升学报考、大学课业、毕业去向3个二级指标,学业支持包含校园活动、基础设施、交流互助、综合管理4个二级指标。本文还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构建出大学网络声誉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文章确定了大学网络声誉得分的计算方法,就是总指标等于所一级指标的加和,每个二级指标为知名度和美誉度共同决定。知名度用关注人数来衡量,美誉度用负面言论数量来衡量。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计算方法,对15所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网络声誉进行了应用分析,得出了这些学校的网络声誉评价结果,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网络声誉及各指标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各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最后具体分析了7个二级指标反映的管理问题,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英佳[8](2016)在《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城市拟态空间与拟态行为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图片社交分享网站是用户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上传照片、添加标题、添加照片说明、添加标签、发布、分享、评论、管理、下载及转发数字图片的媒介平台。以图片为载体和辅助手段的图片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全球最主流的社交网站模式之一,也是社交网络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当这些照片具有地理标记和时间标记属性时,便携带上了潜在的地理信息,是网络社交时代的地理志。本研究以大连市为例,基于Flickr图片社交分享网站构建地理标记图片数据库,剖析了城市拟态空间分异及演化过程;应用地理坐标、时间标记等信息研究了拟态行为时空特征以及拟态行为类型特征;同步解构了图片的标签、评论等语义信息,解析了照片语义城市空间差异;建立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映射关系。本研究在新地理信息时代为城市环境研究提供媒介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新视角,在国际化浪潮中对全球人居环境灵活服务具有不可估量的远景社会价值。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大连Flickr地理标记照片拟态空间格局为"土"字结构,呈现三种拟态海陆关系模式,即陆上模式、海陆相交模式、离岸模式。拟态空间的月季变化受到季节、假期和城市重大活动影响。大连拟态空间发展演化过程经历了萌芽(1997年-2006年)、发展(2007年-2010年)、稳定(2011年-至今)三阶段。1997年-2014年年间,拟态空间热点重心中山广场与星海广场之间呈拉锯式转移;(2)大连市区地理标记图片国内主要传播者来源于大连本地、北京、上海,国外主要传播者来源于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传播者在晚上21点到凌晨7点拟态行为活动热度最低,中午12点与14点为拟态行为热度双顶峰,传播者拟态行为最为活跃的区域为星海和中山。传播者主要拟态行为类型有旅游度假行为、城市中心休闲行为、滨海游玩行为、文化体验行为、居住体验行为、商务会议行为。不同类型传播者在不同月份、不同时段、工作日及周末假期的拟态行为时空差异明显。(3)地理标记图片所附属的标题、描述、标签、评价在语义丰富度、语义简洁度、表达准确度、数量完整度和技术提取难易度上具有差异性。照片标签最适合作为研究照片的语义对象。大连Flickr标签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为英语,其次为中文(简体与繁体),再次为日语,还有法语、俄语、韩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大连Flickr标签分布频次遵循幂律分布,中低频率标签更具有个性化和灵活度。大连Flickr标签涵盖大连的区域概况、商务会议情况、摄影相关术语、旅游休闲景点、城市各类型场所、外出活动行为、动物与植物、人物肖像与名称等。大连Flickr标签云呈现传播者及受众对城市不同地域认知空间的差异。(4)拟态空间及拟态行为的基础是客观世界和主观心理;传播者是拟态信息的决策者,通过媒介向受众传播的象征性语言或符号。拟态环境的目的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并影响改变或完善巩固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及行为。大连Flickr拟态信息主要映射了客观世界的自然系统、人类系统、支持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五大系统,反映了大连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经济、贸易、港口城市的都市特征。

陈立[9](2015)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需要一流的科学仪器设备作为支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高价格、高科技含量、高使用成本、操作复杂以及对运行环境的高要求等特征,更彰显了这种资源的稀缺性。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还存在资源浪费、布局凌乱、投入分散、配置不当、条块分割等问题。所以,合理配置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是当今各国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宏观布局、分类配置、效率评估等方面对大型科学仪器配置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组织体系层、配置体系层和效率评估层等三个层次的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组成结构。在分析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涉及的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影响因素、管理层次、投入产出和环境因素,提出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构建了包括组织体系层、配置体系层和效率评估层等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结构,并对系统的管理机制和外部环境做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本文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调整方式是以增量调整法为主,存量调整法为辅。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系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理念。(2)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宏观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分布特点,确立了从地区与技术领域两个维度来进行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宏观配置。从宏观决策的视角综合考虑设备利用率、产业政策、科技水平等因素,针对大型科学仪器存在的资源稀缺、资源过量两种不合理问题构建了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宏观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构建了通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和专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分析了通用类与专业类大型科学仪器的不同特性以及影响配置的因素。基于需求变化视角,综合考虑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中资源配给方和获取方的利益,构建了通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专用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针对这两种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算法。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配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4)基于DEA模型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体系。提出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的内涵与原则,对现有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类方法进行了分析,经过指标初选与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选取包括设备原值、设备运行支出、科技活动人员人均设备原值、对外服务机时、总有效工作当量机时在内的投入指标和设备服务收入、专利授权量、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着作数、科技成果获奖数在内的产出指标,并针对现有DEA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估模型。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工具。(5)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通用与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配置模型对B市多所高校计算了仪器资源配置方案。以2012年和2013年的投出产出数据进行评价的实证分析,对配置前后B市高校的综合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配置效率不合理的现象,并提出了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考核的奖惩制度、精细化经济性分析的研究对象、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公开利用与共享力度等政策建议。

叶正国[10](2015)在《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是两岸联结的地理纽带,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具有整体性和复合依赖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增进双赢。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以整合两岸海洋资源,维护海上秩序,保障国家的海洋主权和主权权益,推动两岸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进程,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海洋事务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很多两岸协议涉及海洋事务,在各自海洋事务立法也有很多涉对方的规定。然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在政治层面面临着结构化政治困境,在法律层面也存在着规范缺失难题,二者交互影响,致使海洋事务合作产生范围不广、深度不够和前进乏力等问题,亟需解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必须镶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中,以善意、诚意和同理心进行建设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既要符合两岸关系的现状,又要坚持海洋事务的特性,更要满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制度化协商作为研究背景,以“一个中国”框架作为研究前提,以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两岸海洋立法和两岸协议,并探讨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实践轨迹,引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源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法理基础和法制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构起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共为六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结构化困境,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两岸海洋合作的历史、实践和问题,提出“一中争议”及其造成的政治结构化困境是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建构的根本问题。同时,海洋事务合作对两岸来说都非常重要,存在着机会结构来超越政治困境实现两岸合作,并可以两岸累积政治互信的突破口。根据关系标准,两岸海洋事务可以两岸间与两岸外海洋事务,两岸在二者方面的合作模式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交互性,两岸海洋事务合作迄今先后经过了倡议期、接触期、波折期和制度化时期。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涉及两岸关系的诸多重大复杂问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存.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同存。第二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通过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难题和泛政治化以及海洋合作的实践趋向的分析,认为如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想要超越政治结构化困境,必须转向合作治理,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即“合作治理——法律机制”框架。目前,两岸合作面临着理论上的“主权——治权”难题和实践中的议题政治化的双重困境,应通过两岸合作治理来避免政治纷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在本质上是两岸公权力机关和私人主体共同参与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安排,有效性与合法性是基石。这需要构建以内部机制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层复合治理结构,包括治理框架的双轨制、治理进程的差序化、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法律机制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交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探讨合作治理为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带来的思维转向、价值导向和规范架构,以及何种法治化才能推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理内涵的宏观论述。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复杂性,功能主义法治观、回应型法治模式和交涉性法治关系使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实现规范依据的封闭性和价值认知的开放性。因此,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宪制基础上依据近程法制、中程法制和远程法制的思路不断进行体制整合、制度整合和平台整合,通过规范两岸公权力机关与私人主体的关系、公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而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和增进两岸互信的双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善法制建构的政治约束、民意整合机制的规范化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交融互动等互嵌机制。第四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在整体上分析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在法规范体系层面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形式、法律规制、法律程序和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由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多中心和过程的协商性,权威和权力具有多极性,在坚持平等互惠、弹性透明、预防风险和权益导向等法律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权威授权、规范载体和规制意图生成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总体上分为硬法和软法。虽然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不同,只要符合实体有效性和程序有效性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由此,两岸法律规制共同体逐渐扁平化,规制工具不断组合和规制过程趋向平等协商,法律规制过程从“制度——精英”逐渐转向“制度——社会”模式。基于此,两岸应不断完善公权力机关的利益诉求表达——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实施推动和公众参与等法律程序机制,并建构类型化多元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第五章是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探寻只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的路径。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重点。以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往往采用各自推动与协议衔接、法制建构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私人主体的中介功能等方式推进,具有一定的生成机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两岸应该重塑基于“关系法”的两岸共治、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和基于组织法的共识形成的法律治理框架,并通过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健全两岸协议体系、创新行政规制手段、审视两岸司法机关角色和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等法律治理路径,但须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组成的法律治理体系配套。第六章是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讨论了两岸在共同涉及其他主体的海洋事务合作中双方及与国际法相关机制的协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模式。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受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处于多重复合博弈结构中,必须对主权海洋事务和非主权海洋事务分轨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安排。基于国际法特别法理,台湾享有一定的对外交往权能,并可以通过法律技术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两岸”模式来解决相关身份、名义和地位的问题,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归因的二阶构造确定行为归属及其责任承担,并在先行协商机制上基于选择策略渐讲式进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法律方式。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
        1.3.1 本研究在众筹融资中的环节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偏好理论
        2.1.2 本地偏好理论
        2.1.3 本地偏好的解释理论
        2.1.4 众筹理论
    2.2 本地偏好的经济和政策影响研究
        2.2.1 本地偏好的经济影响
        2.2.2 本地偏好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2.3 在线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研究
    2.4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研究
        2.4.1 在线投资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2.4.2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中的本地偏好
        2.4.3 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影响
    2.5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数据
    3.1 研究定义
    3.2 研究框架说明
    3.3 研究数据
        3.3.1 数据采集
        3.3.2 数据汇总
        3.3.3 距离计算说明
    3.4 统计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静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1 静态本地偏好研究问题和假设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假设
    4.2 静态本地偏好模型
        4.2.1 静态本地偏好度量模型
        4.2.2 国家层次的静态本地偏好分析
        4.2.3 区域市场的静态本地偏好叠加效应
    4.3 静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4.3.1 模型因变量
        4.3.2 距离分析以及经济效用
        4.3.3 二阶分析模型以及检测结果
    4.4 静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4.4.1 静态本地偏好的机理分析及影响
        4.4.2 基于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的静态本地偏好的解释
        4.4.3 静态本地偏好对管理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的动态本地偏好及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1 动态本地偏好研究差距和研究问题定义
        5.1.1 研究差距
        5.1.2 研究问题定义
    5.2 动态本地偏好距离扩散模型
        5.2.1 动态数据处理
        5.2.2 动态距离扩散模型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1 本地偏好的扩散
        5.3.2 国家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3 州(省)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4 城市级本地偏好扩散模型与融资效果
        5.3.5 跨项目类别的距离扩散模型比较
        5.3.6 动态本地偏好对融资效果的影响
        5.3.7 预测模型
    5.4 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1 基于心理距离的动态本地偏好的讨论
        5.4.2 动态本地偏好的管理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中美差异以及基于文化背景的解释
    6.1 本地偏好的比较性研究差距以及研究问题定义
        6.1.1 研究差距
        6.1.2 研究问题定义
        6.1.3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模型
    6.2 中国投资者投资数据
        6.2.1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来源
        6.2.2 中国投资者的数据概述
    6.3 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本地偏好的比较性差异
        6.3.1 本地偏好的国家级差异
        6.3.2 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3.3 美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内部特征
    6.4 基于文化背景的中美本地偏好比较的讨论
        6.4.1 中美文化情景差异与投资行为分析
        6.4.2 文化情景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3 历史渊源下中美两国投资者本地偏好异同讨论
        6.4.4 基于乡土情结的中国投资者的本地偏好分析:社会学视角
        6.4.5 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偏好内部不均衡的影响讨论:经济学视角
        6.4.6 情感纽带下的的中美本地偏好差异分析:行为学视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地偏好应用实验:个性化偏好建模
    7.1 研究内容
    7.2 距离惩罚因子
    7.3 个性化推荐数据以及实验设置
        7.3.1 个性化推荐研究数据
        7.3.2 实验设置
        7.3.3 个性化推荐的评价标准
    7.4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结果与讨论
        7.4.1 距离惩罚系数的确定
        7.4.2 算法的综合比较
        7.4.3 基于本地偏好的个性化推荐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区域
        三、互动
    第三节 研究理论
        一、三螺旋理论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述评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大学与区域互动的历程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前互动关系的萌芽:隐形互动的产生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互动关系的产生:大学服务职能的提出
        一、赠地学院的兴起,服务职能的间接体现
        二、威斯康星理念的问世,服务职能的正式提出
        三、城市大学协会的成立,大学服务理念的增强
    第三节 二战来互动关系的成熟:产学研合作制度的确立
        一、《布什报告》的颁布,奠定大学与区域产学互动基石
        二、《拜杜法案》的出台,助力大学与区域互动新历程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案例——北卡三角研究园成立与成长
    第一节 产生背景
        一、“枪支”使命下腾飞的科技
        二、军工业主导下崛起的经济
        三、创业精神下引领的文化
    第二节 从“种子”到“果实”:北卡三角研究园的成立与成长
        一、“种子萌芽”阶段:大学与区域合力推动
        二、“艰难发展”阶段:大学与区域共同努力
        三、“茁壮成长”阶段:大学与区域相互受益
        四、“开花结果”阶段:大学与区域成就与挑战
第四章 大学与区域互动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定位高远,为人类与区域谋福祉
    第二节 政府引导,政、学、企三界合作
    第三节 学科依托,敦实园区科研基础
    第四节 集群效应,构建区域环境优势
第五章 借鉴:习之机“智”
    第一节 大学明确区域发展定位,提高互动意识
    第二节 政府建立合理管理体制,保持互动自信
    第三节 大学强化学科优势,优化互动能力
    第四节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营造互动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研究前沿识别方法与指标综述
        1.3.2 研究前沿演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前沿的识别及其遗传继承模型构建
    2.1 研究前沿界定
    2.2 研究前沿的识别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2.3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指标及模型构建
        2.3.1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关系构建
        2.3.2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指标构建
        2.3.3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判定及演化模式划分
    3.1 研究前沿有效聚类获取与遗传继承类型划分
    3.2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判定
        3.2.1 演化关系确定
        3.2.2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提取
        3.2.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类型判定
    3.3 研究前沿演化模式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前沿特征指标构建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4.1 研究前沿基本属性特征指标遴选与综合指标构建
        4.1.1 研究前沿基本属性特征指标的遴选
        4.1.2 综合指标构建流程
        4.1.3 前沿性综合指标构建
        4.1.4 成熟度综合指标构建
    4.2 研究前沿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构建
        4.2.1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构建
        4.2.2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布
    4.3 研究前沿主题相似性特征指标构建
        4.3.1 研究前沿主题提取方法
        4.3.2 主题相似性特征指标构建
    4.4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分析及演化周期预测
        4.4.1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分析
        4.4.2 研究前沿演化周期预测及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前沿演化实证研究——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比较
    5.1 研究前沿演化分析系统设计
    5.2 领域的遴选与数据预处理
    5.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与演化模式的比较
    5.4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类型的比较
    5.5 研究前沿特征分布与演化趋势的比较
        5.5.1 研究前沿特征分布比较
        5.5.2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比较
        5.5.3 研究前沿演化周期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遗传继承类型
附录B 验证数据集的演化关系图
附录C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原始指标
附录D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标准化指标
附录E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附录F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标签主题
附录G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聚类的遗传继承类型
附录H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演化关系图
附录I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演化路径
附录J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特征指标
附录K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聚类的标签主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人力资本与国家收入水平 ——基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中等收入陷阱”相关文献综述
        2.1.1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1.2 “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路径
    2.2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的早期理论
        2.2.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3 人力资本与国家收入水平特征描述
    3.1 中等收入陷阱与国家收入水平
        3.1.1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3.1.2 国家收入水平的划分
    3.2 人力资本与国家收入水平
        3.2.1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家收入水平
        3.2.2 人力资本水平与国家收入水平
        3.2.3 高等教育普及率与国家收入水平
    3.3 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
        3.3.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上升
        3.3.2 高等教育普及度提高
        3.3.3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
    3.4 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问题
        3.3.1 财政性教育支出水平仍然偏低
        3.3.2 高等教育入学率有待提高
        3.3.3 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脱节
        3.3.4 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
4 人力资本对国家收入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4.1 数据说明
        4.1.1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4.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设定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人力资本对国家收入水平影响的基准回归分析
        4.3.2 加入“中等收入陷阱”因素的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替换解释变量
        4.4.2 引入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
        4.4.3 添加资源禀赋的控制变量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公共教育的投资力度
        5.2.2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
        5.2.3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5.2.4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5.2.5 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产学研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大学声誉相关研究现状
        1.2.2 网络声誉相关研究现状
        1.2.3 负面情感相关研究现状
        1.2.4 对相关研究的综合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与方法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大学网络声誉
        2.1.2 负面情感
    2.2 相关理论介绍
        2.2.1 声誉评价相关理论
        2.2.2 高校事务理论
    2.3 研究方法选择
        2.3.1 自然语言处理方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评价体系建立
    3.1 研究数据的获取
        3.1.1 学生言论与关注人数数据获取
        3.1.2 数据质量的确定
    3.2 大学网络声誉评价指标要素确定
        3.2.1 基于高校事务管理的指标要素提取
        3.2.2 基于贴吧数据对指标要素进行验证
        3.2.3 重组确定指标要素
    3.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权重
    3.4 大学网络声誉指标得分确定
        3.4.1 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构造
        3.4.2 基于主题分类方法筛选相关帖子
        3.4.3 用负面情感分类计算美誉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4.1 大学网络声誉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4.1.1 W大学网络声誉得分的计算过程
        4.1.2 双一流大学网络声誉得分计算结果
    4.2 双一流大学网络声誉基本情况分析
        4.2.1 双一流大学声誉情况总体分析
        4.2.2 W大学声誉基本情况分析
    4.3 大学网络声誉指标反映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4.3.1 大学网络声誉指标反映的问题
        4.3.2 大学网络声誉问题归纳与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用于获取贴吧数据的网络爬虫
致谢

(8)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城市拟态空间与拟态行为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概念
1.1 问题的缘起
    1.1.1 拟态新媒体的兴起
    1.1.2 图片社交网络新媒体建构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
1.2 重要概念的阐述与解析
    1.2.1 图片社交网络及地理标记的图片
    1.2.2 专业图片社交网站Flickr
    1.2.3 拟态环境
    1.2.4 基于地理标记图片的拟态空间
    1.2.5 基于地理标记图片的拟态行为 2 理论基础
2.1 拟态环境的网络空间属性——媒体地理学视角
    2.1.1 拟态环境网络媒介对空间层次的扩展
    2.1.2 拟态环境主体(传播者及受众):接触拟态环境机率空间差异
    2.1.3 拟态环境媒介(媒体平台):拟态信息传播渠道空间差异
    2.1.4 拟态环境客体(传播内容):拟态信息丰富程度空间差异
2.2 拟态环境网络空间与行为——城市地理学视角
    2.2.1 拟态环境网络空间对城市发展影响
    2.2.2 拟态环境网络空间对城市格局影响
    2.2.3 网络媒体地理标记数据的拟态环境地理数据特征
    2.2.4 网络媒体地理标记数据的拟态城市空间与行为研究 3 研究综述
3.1 Flickr图片跨区域传播效果
3.2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城市可视化研究
3.3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空间研究
3.4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行为研究
3.5 Flickr与其他要素空间综合问题研究 4 研究方法及创新价值
4.1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4.1.1 基本框架
    4.1.2 研究方法
4.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4.2.1 研究意义
    4.2.2 特色与创新之处
4.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3.1 研究区域
    4.3.2 数据来源 5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研究
5.1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分异
    5.1.1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可视化
    5.1.2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核密度
5.2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格局演变规律
    5.2.1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格局发展过程
    5.2.2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热点转移过程
    5.2.3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分异 6 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大连市拟态行为研究
6.1 全球Flickr图片社交媒体用户空间特征
6.2 大连市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传播者空间特征研究
    6.2.1 大连市Flickr地理标记图片国外传播者空间特征研究
    6.2.2 大连市Flickr地理标记图片国内传播者空间特征研究
6.3 基于大连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拟态行为时空研究
    6.3.1 大连Flickr用户拟态行为的追踪分析
    6.3.2 大连Flickr用户拟态行为的标准差椭圆分析
    6.3.3 拟态行为24小时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异 7 大连Flickr照片的语义解析及空间差异
7.1 大连Flickr照片的语义类型
7.2 大连Flickr照片的语义多语言特征
7.3 大连Flickr照片的标签类型及数量等级特征
7.4 大连Flickr照片的标签的可视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7.4.1 Flickr照片的标签云制作方法
    7.4.2 大连Flickr照片的标签云的空间差异 8 城市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关系
8.1 城市拟态环境形成过程
8.2 拟态城市环境与现实城市环境的映射关系——人居环境视角
    8.2.1 自然系统的映射关系
    8.2.2 人类系统的映射关系
    8.2.3 支撑系统的映射关系
    8.2.4 社会系统的映射关系
    8.2.5 居住系统的映射关系 9 主要结论及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数据提取的java脚本

(9)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现状
        1.2.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的内涵
        2.1.1 大型科学仪器的定义
        2.1.2 大型科学仪器的分类与属性
        2.1.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涵义及特征
        2.1.4 科学仪器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与作用
    2.2 科技资源及配置效率理论
        2.2.1 科技资源及其配置理论
        2.2.2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3.1 系统与系统科学
        2.3.2 系统方法
    2.4 资源配置模型与算法
        2.4.1 层规划模型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2.4.3 DEA效率评估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分析
    3.1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配置现状
    3.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目标与原则
        3.2.1 目标
        3.2.2 原则
    3.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结构分析
    3.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管理机制
        3.4.1 组织机制
        3.4.2 协调机制
        3.4.3 监督机制
        3.4.4 其他机制
    3.5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环境分析
    3.6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系统的组织体系
    3.7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方式与调整方法
        3.7.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方式
        3.7.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调整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布局研究
    4.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特点
    4.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决策的主要维度
        4.2.1 行政区域维度
        4.2.2 技术领域维度
    4.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判断
        4.3.1 合理性判断依据
        4.3.2 配置水平分类
    4.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决策的经济分析模型
        4.4.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稀缺的经济分析模型
        4.4.2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过量的经济分析模型
        4.4.3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综合经济分析模型
        4.4.4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综合经济分析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分类配置模型研究
    5.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1.1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分类
        5.1.2 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1.3 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5.2 基于需求弹性的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双层规划模型
        5.2.1 问题描述及方法选择
        5.2.2 模型构建前提说明
        5.2.3 模型构建
        5.2.4 模型求解算法
    5.3 基于效益最大化的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多目标规划模型
        5.3.1 问题描述
        5.3.2 模型构建
        5.3.3 模型求解算法
    5.4 本章小结
6 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估研究
    6.1 配置效率评估的内涵与原则
        6.1.1 配置效率评估的基本内涵
        6.1.2 效率评价的基本原则
    6.2 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6.2.1 定性研究方法
        6.2.2 定量研究方法
    6.3 评估模型构建流程
    6.4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6.4.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4.2 指标体系结构
        6.4.3 指标选取
        6.4.4 专家咨询意见
        6.4.5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5 评估模型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B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7.2 B市高校通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2.1 模型参数
        7.2.2 模型计算与结果
    7.3 B市高校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7.3.1 模型参数
        7.3.2 模型计算与结果
    7.4 B市高校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7.4.1 模型建立
        7.4.2 结果分析
        7.4.3 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次
表目次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基本概念
第一章 政治困境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第一节 趋向合作的两岸海洋事务
        一、作为描述类型的两岸海洋事务
        二、两岸海洋事务的分类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类型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发展回顾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倡议期(1949-1990.9)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接触期(1990.9-2000.5)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波折期(2000.5-2008.5)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化时期(2008.5-)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议性议题
        一、基于政治互信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二、争议性议题及其政治结构化问题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SWOT分析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劣势分析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机会分析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威胁分析
第二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
    第一节 两岸合作治理的生成机制
        一、两岸合作的政治难题
        二、两岸合作的泛政治化
        三、两岸合作治理的趋向与生成
    第二节 形成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
        一、海洋治理的提出及应用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实践逻辑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的合作治理结构
        一、合作治理模式的二元化
        二、合作治理进程的差序化
        三、合作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四、合作治理主体的网络化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与法律机制的互动融合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制度地位——场域理论的视角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制度化的政策空间及其实践趋向
        三、作为制度核心的法律机制:界定及构成
第三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一、功能主义法治观
        二、回应型法治模式
        三、交涉性法治关系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内在构造
        一、宪制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二、目标导向:从权益到互信
        三、内容要素:整合机制
        四、路径策略:阶段化
        五、结构面相:非对称均衡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互嵌机制
        一、法制构建的政治约束
        二、民意整合的规范化
        三、政策与法律的交融互动
第四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原则
        一、平等互惠原则
        二、弹性透明原则
        三、预防风险原则
        四、权益优位原则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
        一、法律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构成要件
        二、硬法与软法的界分与互融
        三、法律效力的双重维度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规制
        一、法律规制共同体的扁平化
        二、法律规制工具的组合运用
        三、法律规制过程的“制度——社会”模式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程序机制
        一、公权力机关合作的程序机制
        二、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
    第五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一、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界定
        二、类型化多元模式的构建
第五章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
    第一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实践
        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二、生成机理的四维面向
        三、“有组织的无序”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结构
        一、基于“关系法”的公权合作
        二、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
        三、基于组织法的内部共识
    第三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路径
        一、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
        二、健全两岸海洋事务协议体系
        三、创新行政规制方式
        四、检视司法机关的角色
        五、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
    第四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体系
        一、核心制度
        二、支持性制度
        三、技术性制度
第六章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
    第一节 多重复合结构下的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
        一、多重复合博弈结构的提出及展开
        二、按照海洋事务类型分轨处理
        三、合情合理安排的规范思路
    第二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基础
        一、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困境
        二、基于两岸互信的台湾对外交往权能——特别法理的视角
        三、通过法律技术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第三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关系
        一、通过“两岸”模式吸纳政治思虑
        二、“两岸”模式适用的法理分析
        三、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归因的二阶构造
    第四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一、两岸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二、策略性渐进的路径选择
        三、构建先行制度化协商机制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流文化对朝鲜族舞蹈作品创作的影响研究[D]. 苏彦霏. 延边大学, 202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本地偏好对在线众筹项目投资行为及融资效果影响研究[D]. 郭丽环. 华侨大学, 2020(01)
  • [4]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区域互动研究 ——以北卡三角研究园为例[D]. 王咏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D]. 黄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人力资本与国家收入水平 ——基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D]. 张世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7]基于学生负面情感的大学网络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 宫婧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8]基于Flickr地理标记图片的城市拟态空间与拟态行为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张英佳.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大型科学仪器资源配置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陈立.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10]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 叶正国. 武汉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学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