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一、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旭菁,冯洁惠,王阳秭[1](2021)在《一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给予出血预警护理、循环目标导向性护理, 排异分阶段护理, 感染防控护理、呼吸机撤机精准护理及康复个体化护理, 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移植心脏功能恢复良好, 未发生排异反应;出院前患者神清语利, 积极乐观, 自主进食, 6 min步行试验距离300 m, 生命体征平稳。出院1个月随访生活自理, 情绪平稳。结论对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紧急心脏移植术后做好出血、循环护理, 排异护理, 感染防控护理, 呼吸机撤机精准护理及康复个体化护理, 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

叶翠玲,苏建薇,梁清梅[2](2017)在《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配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例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该组患者围手术期配合中的护理经验,并查询国内外资料,结合心脏移植手术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规范,以确保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1例(6.7%),手术时间(7.4±1.2)h。转流时间(295.2±55.7)min。出血量(2200.5±895.4)mL。1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16.5±5.2)d,未出现感染及排异反应,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规范化的护理配合流程是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积极的配合是重要因素。

冯玉玲,许婧,王晓艳[3](2005)在《护理计划管理在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文中认为通过3例心脏移植、2例心肺联合移植患者的护理计划管理实践得出:围手术期周密的计划、严密的组织管理、合理的人员配备与安排、及时有效的护理技术指导和管理、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是移植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安全、成功地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郭彦[4](2021)在《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形成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规范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为构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指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循证护理的方法学步骤,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观察和小组讨论拟定了本次方案的主题,根据主题内容提取关键词并构建检索策略,系统检索国内外近10年中英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在形成最佳证据总结的基础上拟定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选取专业领域类的15名专家针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构建了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共包含10个主题内容(入院评估与筛选、术前血糖管理、围术期血糖监测要点、术中血糖管理、术后ICU血糖管理、术后病房血糖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39个条目。明确了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要求和具体内容。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为83.3%和100%,专家意见提出比例为66.67%和20%,参与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8和0.9,各条目变异系数均在00.25之间,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问题进行证据总结,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包含3项Ⅰ级条目、10项Ⅱ级条目和39项Ⅲ级条目,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重要临床实践意义,可为开展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冯洁惠,徐建宁,王阳秭,朱旭菁,方琏,高春华,王华芬[5](2021)在《高龄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循证护理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1例高龄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订并实施抢救性心脏移植循证护理方案。方法在多学科协作基础上,针对护理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对证据进行评价和整合后,将其应用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诊疗规范2篇,指南1篇,专家意见及共识4篇,系统评价2篇。结合患者实际临床问题及多学科团队建议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包括出血预警管理、循环目标导向性管理、排异预控管理及康复个体化管理。经过68 d的治疗及康复,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良好出院。结论针对高龄紧急心脏移植患者,运用循证方法为患者提供针对、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成功救治和顺利康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国君[6](2021)在《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标准方法,不但可显着提高患者的预期寿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虽然随着新型免疫诱导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使用,临床上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较前显着下降,但急性排斥反应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因此,对排斥反应的早期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血清学标志物来早期准确监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而移植物的组织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损伤及手术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临床上亟待需要一种简单无创的方法用于早期精准监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供体来源的游离DNA(donor-derive cell-free DNA,ddcf-DNA)可以作为器官移植术后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标志物。目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血清中ddcf-DNA,研究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ddcf-DNA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探讨术后患者ddcf-DNA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相关性,确定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AR时ddcf-DNA的诊断临界值,为临床上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8年0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3例,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检测患者移植术前,术中胰腺开放血流2h,术后第1、3、7、14、30和60天这些时间点的ddcf-DNA值,观察ddcf-DNA在围手术期的变化趋势。同时,我们进一步选取该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排斥组,分别检测正常组患者术前、术后两周和术后30天血清中ddcf-DNA的含量;同时检测排斥组术前,排斥反应时(17±3.7天)和排斥逆转后三个时间点的ddcf-DNA的含量,探究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血清中ddcf-DNA的浓度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检测了3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术前至术后第60天)血清中ddcf-DNA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例患者围手术期中以移植胰腺开放血流后2h的ddcf-DNA含量最高,3例患者的数值分别为12.05%、10.64%和11.05%,患者的ddcf-DNA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L”型下降,术后30天后逐渐达到稳定状态。我们进一步纳入此期间在我科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20例,其中正常组患者10例,排斥组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及错配数等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患者术前的ddcf-DNA含量为0.71%±0.09%,排斥组术前含量为0.66%±0.10%,两组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275);正常组患者术后两周的ddcf-DNA含量较术前增加至1.70%±0.48%,而排斥组(术后17±3.7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含量明显增加至5.73%±2.0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术后30天ddcf-DNA含量稳定在0.87%±0.25%,而排斥组排斥逆转后稳定在0.93%±0.32%,两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6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dcf-DNA诊断胰肾联合移植术后A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用于诊断AR的诊断临界值为1.91%,敏感度为100%,特异度80%。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围手术期中血清ddcf-DNA的浓度呈“L”型下降,并在术后30天达到稳定状态。患者术后发生AR时血清中ddcf-DNA的含量呈明显升高趋势,当选择ddcf-DNA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临界值为1.91%时,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本研究对临床上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A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杨巧珍,陈霞,杨莉,王清[7](2021)在《一例血友病A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总结1例血友病A型患者因外伤导致急性二尖瓣腱索断裂并发冠心病后行二尖瓣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患有A型血友病并且需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从抗凝护理、出血护理、低氧血症护理、多模式镇痛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随访等方面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和规范化、个体化的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3 d顺利出院。结论针对此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抗凝方案与护理,保障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多种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轻其住院期间因疾病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翟忠昌,刘玉娥,杨林杰,徐芬,王慧华[8](2020)在《3例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行再次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文中提出回顾性总结3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再次行心脏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再次移植团队的准备,严格消毒隔离与预防感染,血流动力学监护,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排斥反应的监测,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及远程护理干预。3位患者再次移植手术均成功,在精心护理下心功能均恢复至Ⅱ级(NYHA分级),顺利出院,出院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再次心脏移植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大,术后及远期并发症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远程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再次移植术后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汪贝,汪晓筱,张健,康瑛,牛丹丹,梅竹,余文静[9](2019)在《体外膜肺氧合桥接心脏移植术的护理》文中提出总结3例体外膜肺氧合桥接心脏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包括:院内体外膜肺氧合的安全转运、术前危重患者的病情讨论及手术间准备、手术期的安全管理、术中感染控制、异物残留的防范。本组3例均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其中2例于术中撤除体外膜肺氧合,顺利脱机,1例于术后4 d成功撤机。

李孟燃[10](2019)在《减低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的医学模式已经由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在关注患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和社会层面问题。先天性心脏病是学龄前儿童的高发疾病,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通常会因长期住院、密集的检查和治疗、对手术的恐惧等原因,出现较高水平的焦虑。本研究针对围手术期患儿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尝试通过社会工作方法来探索解决途径。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昆明市K医院儿童心胸外科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社会工作介入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情绪减低的实践过程与效果。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在基线调查部分,运用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了解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水平及类型,再通过访谈了解患儿焦虑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在社会工作介入阶段,以皮亚杰认知发展与游戏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开展社会工作实务介入。研究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水平高,术前患儿的躯体伤害焦虑较为明显,术后患儿的分离焦虑较为明显。对6名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的实务介入显示,社会工作介入可降低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最后,笔者反思服务过程认为,社会学习理论应用应关注社会环境对患儿情绪的影响,应结合患儿面临的问题进行榜样事迹创编;笔者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先心病患儿服务的建议:应大力推广普及儿童医院的社会工作,进一步提升儿童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力,拓展儿童医务社工服务空间,找准医务社工在医院中的角色及加强患者愈后康复服务。

二、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护理方法
        1.2.2. 1 术前准备
        1.2.2. 2 术后护理
2 结果

(3)护理计划管理在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护理计划的制定
    1.1 计划制定前的评估
    1.2 计划的具体制定
        1.2.1 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
        1.2.2 陈述护理计划制定的理由(Why)
        1.2.3 决定实施时间(When)
        1.2.4 明确每一步计划的实施地点(Where)
        1.2.5 确定实施计划的具体人员(Who)
        1.2.6 决定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法(How)
2 计划的实施
    2.1 严密的组织管理
        2.1.1 根据患者术前情况确定此次移植的护理目标
        2.1.2 人员分工
        2.1.3 制定移植相关规章制度
        2.1.4 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2.2 合理的人员配备与安排
        2.2.1 组建术前准备小组
        2.2.2 组建术后监护小组
        2.2.3 组建后勤小组
    2.3 及时有效的护理技术指导和管理
    2.4 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控制和提高
        2.4.1 基础护理质量控制
        2.4.2 抗排斥药物治疗时的质量控制
        2.4.3 消毒隔离质量控制
        2.4.3. 1 隔离单位的选择
        2.4.3. 2 术前隔离单位的灭菌处理
        2.4.3. 3 术后隔离单位无菌状态的保持
        2.4.3. 4 护理内在质量的提高
3 实施后效果
    3.1 合理利用了人、财、物资源
    3.2 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3.3 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
4 体会

(4)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理论框架
    1.7 技术路线图
2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方案
    2.1 研究目的
    2.2 组建课题小组
    2.3 基于循证护理理论的证据资源检索
        2.3.1 证据资源检索
        2.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3 数据库的选择
        2.3.4 文献检索策略
        2.3.5 文献筛选及文献质量评价
        2.3.6 质量控制
    2.4 研究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4.3 文献质量评价
        2.4.4 资料提取
    2.5 证据综合
3 德尔菲专家函询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3.2.2 专家遴选要求
        3.2.3 统计分析
        3.2.4 条目筛选标准
        3.2.5 质量控制
    3.4 结果
        3.4.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3.4.2 专家的积极性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4.4 专家的协调程度
        3.4.5 专家函询结果
        3.4.6 第一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4.7 第二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5 最终方案的确定
4 讨论
    4.1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
    4.2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可靠性
    4.3 方案的具体内容分析
        4.3.1 重视入院血糖风险评估与筛查
        4.3.2 明确围术期血糖管理要点
        4.3.3 加强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
5 小结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 Meta 分析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高龄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研究方法
    2.1 提出临床问题
    2.2 文献检索
        2.2.1 问题转化
        2.2.2 检索资源
        2.2.3 检索策略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文献评价结果
    3.3 证据应用及效果评价
        3.3.1 出血预警管理
        3.3.2 循环目标导向性管理
        3.3.3 排异预控管理
        3.3.4 康复个体化管理
4 小结

(6)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ddcf-DNA预测胰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游离DNA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3例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行再次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结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术前准备
        2.1.3 移植团队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严格消毒隔离与预防感染
        2.2.2 血流动力学监护
        2.2.3 体外膜肺的护理
        2.2.4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排斥反应的监测
    2.3 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及远程护理干预
        2.3.1 自我管理指导
        2.3.2 远程护理干预
3 小结

(10)减低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文献回顾
        2. 评述
    (三)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1. 核心概念界定
        2. 皮亚杰的儿童游戏理论
        3. 社会学习理论
    (四)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一、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状况
    (一) 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水平
        1. 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水平高
        2. 术前、术后先心病患儿焦虑类型不同
    (二) 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焦虑表现
        1. 哭闹
        2. 害怕与照顾者分离
        3. 抗拒配合手术相关医疗准备
        4. 停止玩耍和说话
    (三) 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焦虑原因分析
        1. 患儿个人原因
        2. 患儿家庭原因
        3. 社会环境原因
二、社会工作介入
    (一) 介入目的
    (二) 介入对象
    (三) 介入过程
        1. 围手术期先心病焦虑患儿的社会工作介入
        2. 先心病焦虑患儿照顾者的社会工作介入
    (四) 服务效果评估
        1. 服务对象的焦虑水平降低
        2. 服务对象获得正确的手术认知
        3. 主要照顾者掌握了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三、反思与建议
    (一) 反思
        1. 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关注医疗环境对患儿情绪的影响
        2. 结合患儿面临的问题进行榜样事迹创编
    (二) 开展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建议
        1. 应大力推广普及儿童医院的社会工作
        2. 进一步提升儿童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力
        3. 拓展儿童医务社工服务空间
        4. 明确医务社工在医院中的角色
        5. 加强患者愈后康复服务
结语
附录
    附录 1—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家长填写)
    附录 2-儿童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 3-典型个案介入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护理[J]. 朱旭菁,冯洁惠,王阳秭.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31)
  • [2]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案研究[J]. 叶翠玲,苏建薇,梁清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7(11)
  • [3]护理计划管理在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J]. 冯玉玲,许婧,王晓艳. 护理管理杂志, 2005(10)
  • [4]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D]. 郭彦.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5]高龄患者紧急心脏移植的循证护理实践[J]. 冯洁惠,徐建宁,王阳秭,朱旭菁,方琏,高春华,王华芬.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03)
  • [6]ddcf-DNA在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价值[D]. 李国君.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7]一例血友病A型患者行二尖瓣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J]. 杨巧珍,陈霞,杨莉,王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03)
  • [8]3例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行再次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护理[J]. 翟忠昌,刘玉娥,杨林杰,徐芬,王慧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20(01)
  • [9]体外膜肺氧合桥接心脏移植术的护理[J]. 汪贝,汪晓筱,张健,康瑛,牛丹丹,梅竹,余文静. 中华护理杂志, 2019(08)
  • [10]减低围手术期先心病患儿焦虑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D]. 李孟燃. 云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