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机”“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

“吊机”“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

一、“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1](2019)在《BC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涉及单位和人员众多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工程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问题更为凸出。加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房企应对新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全生命周期理论倡导以全局化视角审视工程期间内的全部问题,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对完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提高工程项目风险应对与处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围绕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展开研究,以提高BC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在论文结构上,本文将BC项目划分为项目论证、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交付四个阶段。首先明确了全生命周期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BC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为切入点,采用德尔菲方法定性识别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指标体系开展项目整体风险评估;最后,针对各阶段的主要风险点提出风险应对措施。本文认为,BC房地产项目存在四类、十七项风险,项目的整体风险较高,加强风险管理迫在眉睫。为防范和化解BC房地产项目面临的风险,在论证阶段,本文建议树立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完善项目可行性论证;审慎选择施工时点,规避区位选择缺陷;树立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理念,强化工程设计,凸显特色。在准备阶段,本文建议强化项目现场管理,积极应对土地风险;倡导合同柔性思维,加强项目合同管理;引入DBB模式,有效规避发包风险;拓展开发融资新模式,积极应对融资风险。在施工阶段,本文建议从施工现场、物资管控、人力保障和施工工艺四个方面强化工程进度,从招标、施工、收尾三个方面加强成本控制,从工程物料、施工监管、验收三个方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结合检查重点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与环保建设。在交付阶段,本文建议完善定价机制,成立自主的物业服务公司。与现有大多数研究相比,本文主要创新在于:第一,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将工程项目划分为项目论证、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交付四个阶段,先采用德尔菲方法定性识别风险因素,随后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BC房地产项目的整体风险和主要的风险点;第二,本文在研究具体的风险时,不仅研究工程项目本身的风险,而且突出当前制度环境下BC房地产项目面临的外部风险,诸如开发融资、环保督察、安全监管等,研究视角更具价值。

刘筱[2](2018)在《丁士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金陵画派”九老由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组成,因20世纪60年代“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及其晋京展览《山河新貌》得以确立。其中,鲜为人所知的丁士青为镇江人,幼习丹青,中年卖画养家,57岁时被选聘为副画师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参与了江苏省国画院一系列重要的写生与创作活动,并留下近百件面貌全新的作品,但由于其自身语言结构、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的独特性,他并没有能够获得如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相匹敌的成就。对丁士青个案的研究正是试图还原其中国画创作的全貌,对其进行公允的价值判断,填补国内美术学界对于“新金陵画派”研究中个案的部分研究空白;在研究方法上,以绘画语言作为逻辑起点,分析现象、总结规律,采用平行比较、纵向剖析的手段,引入缺陷分析,建立起丁士青个案较为完整与客观的研究体系,由此深入思考中国画语言创新的经验与方向。

杨震宇[3](2015)在《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曾经促成了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巨大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工业开始衰退,遗留下大量的工业遗址。这些遗址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伤疤。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工业遗址的改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城市规模的扩张,我国也开始了对工业遗址的改造工作。由于复杂的原因,导致我国工业遗址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所讨论的“工业遗址改造”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明工业遗址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工业遗产。第二,研究西方国家工业遗址改造的经验,对德国、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在工业遗址改造中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各国的特点,并总结其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三,明确“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阐述景观设计在工业遗址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类型划分,并分析国外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成功案例,研究他们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可借鉴经验。第四,比较我国工业遗址与西方的差异性、分析我国工业遗址改造的现状,提出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领域存在的问题。第五,通过对国外经验及我国现状的类比分析、归纳与总结,尝试找到针对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问题的对策。主要策略如下:1、根据工业遗址的场地特征,建立景观设计目标的评价决策体系。2、将景观设计与工业遗产的利用相结合,建立工业遗产的评价体系及景观设计强度的分级体系。3、通过景观设计强化工业遗址的空间特征。4、景观设计与遗址工业风貌相协调。5、通过景观设计将生态修复的技术和过程进行可视化演示。6、强调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7、景观设计与艺术相结合。8、注重景观设计的公众参与。在提出设计策略后,将这一研究成果运用到南通油脂厂工业遗址改造的景观设计实践中,来检验这一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得出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问题的基本结论。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可以兼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工业遗址物质环境的更新,是工业遗址综合复兴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针对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领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决策方法并将其引入景观设计实践;建立生态修复技术的景观可视化演示体系;强调景观设计与艺术等学科的交叉及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指导设计实践的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大众的关注,让中国即将消失的工业风景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好的保护,从而留住那些中国人共同的工业记忆。

王立超[4](2007)在《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在长大混凝土桥梁的施工中,移动模架法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工序程序化、线形易于控制、施工周期短、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施工交通影响小、安全等优点,而在城市高架桥、高墩公路桥梁和跨海桥梁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移动模架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工作指南或规程来指导实际工程。本文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引桥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桥梁为工程背景,围绕移动模架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了若干有价值的结论与创新:1)在统计和整理目前现有的移动模架设计和实践及其他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移动模架法的形式、特点和适用性,提出了移动模架的总体设计及构造、材料的要求和刚度控制指标等。2)针对移动模架的主梁是主要承重结构,分析研究了移动模架箱形主梁设计的箱型结构梁腹板的抗力、腹板高厚比等参数的影响,计算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及腹板的局部稳定性,探讨了波形钢板即折叠的钢板的受剪及受弯特性及其作为MSS系统主梁腹板结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主梁腹板的高厚比大于某一值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和在受压区的纵向加劲肋,同时应验算加劲肋的间距和腹板的局部稳定性。3)借助钏结构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有关规范,对移动模架的计算荷载和计算模式(平面模式和空间模式)及荷载组合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还给出了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步骤要点、设计原则及强度、刚度、稳定、疲劳、抗风、焊缝、连接等方面的计算准则,并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MSS62.5移动模架为例,运用有限软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移动模架主粱靠近支座的数个腹板开孔拐角加筋翼缘板与竖向加筋板连接处应力集中明显,部分Von Mises应力值已超过主梁Q345钢板的设计应力和屈服强度,预示这些部位钢板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有可能进入塑性工作状态;主梁前导粱在模架移动过程中各构件Von Mises应力值小于材料的设计应力,表明构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对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混凝土桥梁中的施工工艺流程、移动模架的拼装、调试及预压试验,预拱度的设置,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及孔道灌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移动模架施工的后张现浇箱梁桥质量控制指标和移动模架施工桥梁新旧混凝土结合部的错台控制措施。5)讨论了移动模架的施工控制理论,主要对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做了详细研究,给出了预拱度的设置方法和现浇混凝土的应力处理方法。并针对移动模架在梁体混凝土浇筑和移动模架前移过程控制工况中移动模架各关键监测控制部位的应力、变形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判断移动模架结构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安全储备,评价其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为移动模架的正常使用提供安全保障,并为移动模架施工的箱梁桥施工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6)针对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出了移动模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与组织保证措施,给出了移动模架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检测、评定和评估的一般规定和内容及养护对策,为移动模架的日常使用养护与维修、正常安全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茹秋娟[5](2007)在《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地方政府作为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度创新和改革对于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和政府执政效率尤其重要。特别是我国地方政府之间联系密切,要求以权力、资源开放和区域合作的管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创新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有着积极意义。关于地方政府之间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合作形式,有大量的相关文献。特别是地方政府间合作已趋于成熟特别的欧盟和美国,对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在改革开放以来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制度上的缺陷,存在着诸多困境,致使没有形成完善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笔者认为,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非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其形成的多元化治理机制,但是对于我国来说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使得其反;理性的做法是必须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合理的制度安排。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和发达国家治理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经验,笔者从机制构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现状研究和对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进而提出从制度环境的建设、运行组织的创新、运行规则的建立三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合作机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及文献的综述;第三部分是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第四部分是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提出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张军[6](2004)在《“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文中研究表明 近年来,地产业对上海的经济增长推动越来越明显,产生的惯性冲力越来越大。2002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增幅超过同期国内生产

二、“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BC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BC房地产项目概况
        2.1.1 主要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文献述评
    2.3 风险的构成要素
        2.3.1 风险事项
        2.3.2 风险事故
        2.3.3 风险损失
第三章 BC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房地产项目概述
        3.1.1 基本情况概述
        3.1.2 工程进展概述
        3.1.3 工程项目主要指标
    3.2 BC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3.2.1 项目论证阶段
        3.2.2 项目准备阶段
        3.2.3 项目施工阶段
        3.2.4 项目交付阶段
    3.3 BC房地产项目风险量化与评价
        3.3.1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AHP)
        3.3.2 项目风险评价步骤
        3.3.3 项目风险评估结果
第四章 BC房地产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4.1 项目整体风险应对措施
    4.2 项目论证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4.2.1 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
        4.2.2 审慎选择施工时点,化解区位风险
        4.2.3 强化项目设计,化解设计弊端
    4.3 项目准备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4.3.1 强化项目监管,积极应对土地风险
        4.3.2 引入开发融资新模式,积极应对融资风险
        4.3.3 采用DBB模式,化解工程发包风险
        4.3.4 倡导合同柔性思维,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4.4 项目施工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4.4.1 强化施工进度管理,防范进度风险
        4.4.2 加强成本控制,防范超支风险
        4.4.3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防范质量风险
        4.4.4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与环保管理
    4.5 项目交付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4.5.1 完善产品定价机制,积极应对销售风险
        4.5.2 建立物业公司,化解物业服务风险
        4.5.3 管理维护责任归口管理,降低日常维护风险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丁士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题解
    二、本文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第一章 溯源: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前丁士青的中国画语言探微(20世纪50年代末期之前)
    第一节 通过1957年之前的毛笔画探寻其绘画语言的图像、视觉空间
    第二节 通过20世纪 40-50 年代的指画管窥其绘画语言的技法、经验空间
    第三节 通过几段口述材料还原的丁士青
    小结
第二章 遇困: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初对中国画语言的微调(20世纪50年代末期)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术创作局面
    第二节 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后参与的集体创作
    第三节 丁士青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之后的指画创作
    小结
第三章 求变:丁士青在江苏省国画院组织的集体写生活动中的语言新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出现的写生热潮
    第二节 江苏省国画院在20年代50年代末期组织的集体写生活动及丁士青的创作情况
    第三节 丁士青在1960年“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中及其之后的中国画创作
    第四节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其他集体写生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内敛:丁士青暂别江苏省国画院创作集体之后中国画语言的内向行走(20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第一节 变为记忆的风景——丁士青1964年之后的山水画创作
    第二节 时局变动与寄情于诗——回归镇江老友圈
    第三节 画意外的唱和——颤笔梅花中绘画语言的内向回归
    小结
结语:从作为非主流叙事的丁士青个案角度再看“新金陵画派”
    一、丁士青中国画实践的艺术得失与现实启迪
    二、再看“新金陵画派”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定位
    三、隔山有眼——实现中国画语言的价值立足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丁士青年表

(3)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释题
        1.3.1. 关于工业遗址改造的理解
        1.3.2. 关于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理解
    1.4.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5. 研究方法
        1.5.1. 基础研究
        1.5.2. 文献综合
        1.5.3. 论证分析
        1.5.4. 案例研究
        1.5.5. 设计实践
    1.6. 研究框架
2. 工业遗址改造的相关概念
    2.1. 工业
    2.2. 工业用地
        2.2.1. 工业用地与城市的关系
        2.2.2. 工业用地的类型
    2.3. 工业遗址
        2.3.1. 工业遗址的定义
        2.3.2. 工业遗址产生的原因
    2.4. 工业遗址改造
        2.4.1. 工业遗址改造的发展历程
        2.4.2. 工业遗址改造的内容
    2.5. 工业遗产
        2.5.1. 工业遗产的定义
        2.5.2. 工业遗产的价值
        2.5.3. 工业遗产的保护
    2.6. 工业遗址改造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关系
    2.7. 本章小结
3. 西方国家工业遗址改造的实践
    3.1. 德国工业遗址改造的实践
        3.1.1. 鲁尔工业区的概况
        3.1.2. 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IBA Emscher park)
        3.1.3. 借鉴意义
    3.2. 美国工业遗址改造的实践
        3.2.1. 棕地的治理与复兴
        3.2.2.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激励
        3.2.3. 艺术作为改造的动力
        3.2.4. 借鉴意义
    3.3. 英国工业遗址改造的实践
        3.3.1. 工业考古学与工业旅游
        3.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3.3.3. 借鉴意义
    3.4. 荷兰工业遗址改造的实践
        3.4.1. 稀缺的土地资源
        3.4.2. 阿姆斯特丹东港区的复兴
        3.4.3. 借鉴意义
    3.5. 本章小结
4. 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
    4.1. 景观设计在工业遗址改造中的作用
        4.1.1. 工业遗址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有效的保护工业遗产
        4.1.3. 全面的体现工业风貌
        4.1.4. 有效提升土地的价值
        4.1.5. 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
    4.2. 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类型
        4.2.1. 按景观的空间形态划分
        4.2.2. 按工业遗址改造后用途划分
    4.3. 国外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实践
        4.3.1. 以生态修复为特征的案例
        4.3.2. 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特征的案例
        4.3.3. 以综合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案例
        4.3.4. 以艺术为特征的案例
        4.3.5. 以前卫风格为特征的案例
        4.3.6. 国外实践案例汇总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现状
    5.1. 我国工业遗址与西方的差异性
        5.1.1. 工业发展阶段的差异
        5.1.2. 土地产权的差异
        5.1.3. 开发观念、政策、法规的差异
        5.1.4. 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与资金投入的差异
    5.2. 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现状
        5.2.1. 北京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现状
        5.2.2. 上海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现状
        5.2.3. 我国工业遗址改造的设计案例汇总
    5.3. 我国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5.3.1. 决策者导致的改造思路的偏差
        5.3.2. 景观设计师对工业遗产认识的误区
        5.3.3. 景观设计师在改造中的角色问题
        5.3.4. 景观设计风貌的控制问题
        5.3.5. 景观生态修复的实践问题
        5.3.6. 技术与管理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策略
    6.1. 建立景观设计目标的决策体系
    6.2. 景观设计与工业遗产利用相结合
        6.2.1. 建立工业遗产的评价体系
        6.2.2. 建立景观设计的分级体系
    6.3. 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6.3.1. 因地制宜、强化空间特征
        6.3.2. 巧于因借、丰富立面元素
        6.3.3. 丰富空间设计层次
    6.4. 景观风貌设计策略
        6.4.1. 原有工业元素的景观利用
        6.4.2. 新设计内容与原有风貌相协调
    6.5. 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加强污染物调查与治理力度
        6.5.2. 利用场地自然修复过程
        6.5.3. 土壤生态修复的景观演示
        6.5.4. 水体生态修复的景观演示
        6.5.5. 强化乡土植物的运用
    6.6. 景观可持续设计策略
        6.6.1. 废旧材料再利用
        6.6.2. 能源可持续利用
        6.6.3. 雨水控制利用
    6.7. 景观设计与艺术结合策略
        6.7.1. 大地艺术
        6.7.2. 雕塑艺术
    6.8. 公众参与策略
        6.8.1. 设计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6.8.2. 增加公众参与热情
    6.9. 本章小结
7. 基于设计策略的工业遗址改造景观设计实践——南通油脂厂景观设计
    7.1. 南通油脂厂的历史研究
        7.1.1. 张謇与大生集团
        7.1.2. 南通油脂厂的历史沿革
        7.1.3. 南通油脂厂改造的契机
    7.2. 场地现状研究
        7.2.1. 现场踏勘
        7.2.2. 调查走访
        7.2.3. 记录测绘
    7.3. 景观设计目标的确立
    7.4. 景观空间与风貌设计
    7.5. 工业遗产的评价与再利用体系
    7.6. 景观生态修复
    7.7. 景观可持续设计
    7.8. 景观设计与艺术结合
    7.9. 公众参与
    7.10. 项目初步成果
    7.11.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成果
致谢

(4)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方法与控制技术
        1.2.1 主要的施工方法
        1.2.2 桥梁施工事故分析
        1.2.3 桥梁结构主要的施工控制技术
    1.3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1.3.1 国外状况
        1.3.2 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1.3.3 移动模架的应用前景
        1.3.4 移动模架及相应施工方法混凝土桥梁的设计计算理论方法
    1.4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差距
        1.4.1 结构整体挠度控制问题
        1.4.2 箱梁混凝土开裂问题
        1.4.3 质量安全事故问题
        1.4.4 移动模架的再利用问题
        1.4.5 移动模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1.4.6 移动模架施工的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
        1.4.7 其他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工程概况及基础资料
    2.1 设计标段
    2.2 工程概况及设计方案
    2.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基础资料
        2.3.1 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貌
        2.3.2 气候及水文地质特点
        2.3.3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战略地位
        2.3.4 设计技术标准
    2.4 S07、S11标的桥梁及施工概况
        2.4.1 S07标段桥梁概况
        2.4.2 S11标段桥梁概况
        2.4.3 施工的进度计划及执行情况
    2.5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现场的一些照片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移动模架工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分析
    3.1 移动模架工法的特点
    3.2 移动模架工法与其它各种桥梁施工方法的比较
        3.2.1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与传统满堂支架式施工方法优劣性比较
        3.2.2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与整体架设施工方法的比较
        3.2.3 移动模架法施工与挂篮法施工的比较
        3.2.4 移动模架法与顶推法、悬臂法的一些简单比较
    3.3 移动模架造桥机适用梁型、桥型和跨度
        3.3.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适用梁型和桥型
        3.3.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适用跨度
    3.4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3.4.1 国内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3.4.2 台湾地区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经济效益分析
    3.5 对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几点认识
        3.5.1 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对桥梁设计的要求
        3.5.2 提高移动模架施工效率的建议
    3.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4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总体设计与构造
    4.1 概述
    4.2 一般规定
    4.3 设计依据与设计规范
    4.4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主要技术参数
        4.4.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
        4.4.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4.5 移动模架的构造及作用
        4.5.1 主梁子系统
        4.5.2 模架模板子系统
        4.5.3 移位子系统
        4.5.4 液压子系统
        4.5.5 电气子系统
        4.5.6 龙门吊
        4.5.7 推进小车
        4.5.8 其他附属物
    4.6 材料
        4.6.1 材料选择的要求
        4.6.2 材料建议采用的设计指标
    4.7 容许变形
    4.8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5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箱形主梁结构设计
    5.1 腹板抗力分析及高腹板的设计思路
        5.1.1 主梁腹板抗力分析
        5.1.2 主梁腹板的设计思路
        5.1.3 腹板的屈曲
    5.2 不设加劲肋的主梁腹板高厚比分析
        5.2.1 弹性工作阶段的分析
        5.2.2 非弹性工作阶段的分析
    5.3 主梁加劲肋的计算与设计
        5.3.1 主梁横向加劲肋的位置
        5.3.2 横向加劲肋的刚度计算及设计
        5.3.3 纵向加劲肋的位置
        5.3.4 纵向加劲肋的刚度计算及设计
    5.4 主梁的局部稳定性设计
    5.5 波形钢腹板的设计
        5.5.1 波形钢腹板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5.5.2 波形钢腹板的优点
        5.5.3 波形钢腹板的设计
    5.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6章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分析
    6.1 概述
        6.1.1 钢结构的设计理论概述
        6.1.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理论
    6.2 移动模架的计算荷载及作用效应组合
        6.2.1 移动模架的荷载
        6.2.2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
    6.3 移动模架的计算模式
    6.4 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
        6.4.1 移动模架的设计计算步骤
        6.4.2 移动模架的设计
        6.4.3 移动模架的结构计算
    6.5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MSS62.5m移动模架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6.5.1 计算依据
        6.5.2 工作状态分析
        6.5.3 计算工况
        6.5.4 MSS62.5m移动模架主梁强度、刚度和主梁稳定性计算
        6.5.5 移动模架前移过程中导梁的强度、刚度计算
        6.5.6 结论
    6.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7章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7.1 概述
    7.2 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流程
    7.3 下行式移动模架的施工工艺流程
    7.4 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混凝土箱梁桥的一些关键技术
        7.4.1 移动模架的拼装和调试
        7.4.2 移动模架的预压
        7.4.3 移动模架预拱度的设置
        7.4.4 箱梁混凝土的施工
        7.4.5 移动模架施工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
    7.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8章 移动模架正常使用下的应力监控
    8.1 概述
    8.2 移动模架工作状况分析
    8.3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实施方案
        8.3.1 移动模架以应力监测的内容
        8.3.2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方法
        8.3.3 移动模架的应力测点布置
    8.4 移动模架的应力监测系统
        8.4.1 数据采集系统
        8.4.2 数据采集系统的界面
        8.4.3 传感器的安装
    8.5 监测结果分析
        8.5.1 移动模架前移工况监测
        8.5.2 混凝土浇注工况模架监测
        8.5.3 结论
    8.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9章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控制理论
    9.1 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线形控制
        9.1.1 模架的挠度分析
        9.1.2 预拱度的设置
        9.1.3 线形控制的实施
        9.1.4 梁体线形的影响因素
    9.2 移动模架施工桥梁的应力监控
        9.2.1 概述
        9.2.2 应力监控的实施
    9.3 现浇法施工桥梁的应力处理方法
        9.3.1 应力测试的方法和原理
        9.3.2 主梁应力监控测试中徐变应变及收缩应变的分离
    9.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10章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的应力和线形监控
    10.1 S07标、S11标桥梁段的施工仿真
        10.1.1 计算分析依据
        10.1.2 计算分析模型
        10.1.3 计算参数取值
        10.1.4 施工阶段应力、挠度验算
        10.1.5 正常使用状态活载挠度计算
    10.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应力监测与控制
        10.2.1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工作状况分析
        10.2.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应力监测内容
        10.2.3 混凝土结构应力的监测方法
        10.2.4 监测仪器的选择
        10.2.5 混凝土主梁应力测点布置
        10.2.6 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力监测跨及监测工况
        10.2.7 传感器的安装和保护
        10.2.8 混凝土主梁应力监测分析
    10.3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
        10.3.1 MSS62.5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实施方案
        10.3.2 移动模架施工混凝土桥梁的线形监控分析
        10.3.3 施工监控的运行
    10.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11章 移动模架工法的安全性及日常养护维修
    11.1 概述
    11.2 移动模架工法的安全保证和日常养护维修措施
        11.2.1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的目的
        11.2.2 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
        11.2.3 安全管理制度
        11.2.4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保证
        11.2.5 移动模架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11.2.6 移动模架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11.3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12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致谢

(5)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 论文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政府
        2.1.2 地方利益
        2.1.3 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
    2.2 研究及文献综述
        2.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的研究综述
3 构建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3.1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
    3.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区域合作的需要
    3.3 解决急需地方政府间协作处理的公共社会问题的需要
    3.4 新公共服务理念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4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背景、现状及困境分析
    4.1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历史背景
    4.2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现状
        4.2.1 建立众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4.2.2 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形式多样化
        4.2.3 合作领域和内容不断深化
        4.2.4 合作的经济成果突出
    4.3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4.3.1 产业同构日趋激烈,合作成为空谈
        4.3.2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合作举步维艰
        4.3.3 合作中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公共事务治理失灵
        4.4.4 合作大多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4.4 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横向区域合作与传统行政体制的矛盾
        4.4.2 现行财税分配体制对区域合作的制约
        4.4.3 绩效评估机制和政治晋升博弈导致地方政府合作困难
        4.4.4 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抹煞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
        4.4.5 合作产生的交易费用及利益难以公平分配
        4.4.6 缺乏相关法律与制度的保障
        4.4.7 信息不对称,导致合作障碍
5 创新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5.1 创建良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制度环境
        5.1.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科学划分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
        5.1.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地方保护的动因
        5.1.3 改革财税、金融制度,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
        5.1.4 制定政府间关系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5.1.5 完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考核制度
    5.2 创新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组织载体
        5.2.1 组织建立“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中央运行组织创新
        5.2.2 鼓励各类组织参与合作─市场运行组织创新
        5.2.3 构建多种形式的协商、合作组织─实施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的创新
    5.3 完善区域合作的规则,建立合作保障和约束机制
        5.3.1 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
        5.3.2 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和行为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BC房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D]. 李科.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丁士青研究[D]. 刘筱.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9)
  • [3]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 杨震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4]移动模架的设计、安全性监测及其适用性研究[D]. 王立超. 浙江大学, 2007(06)
  • [5]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创新研究[D]. 茹秋娟. 郑州大学, 2007(04)
  • [6]“起吊机”与“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J]. 张军. 领导决策信息, 2004(02)

标签:;  ;  ;  

“吊机”“脚手架”阻碍城市产业转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