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05“大学化学”

欢迎来到2005“大学化学”

一、欢迎订阅2005年《大学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龙飞宇[1](2021)在《伯顿· W.佩雷蒂《众声飘扬:美国黑人音乐史》的翻译与述评》文中研究指明

龚康佳[2](2020)在《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科普教育事业建设投入,科普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视频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科普视频资源的建设逐渐形成了国家投入为主导、专业工作者开发为主体、民间科学工作爱好者积极参与的共同发展的局面。科普微视频由于自身特点与优势,具有潜在地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前景。一方面,由于科普微视频内容直观、视觉冲击力显着,符合中学学科教学可视化的需求,帮助学生降低认知难度。另一方面,相对于常规视频内容,科普微视频内容和形式不拘泥于俗套、科学有趣,是有效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的“催化剂”。再者,知识高度浓缩的微视频,亦不失为高效替代性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但科普微视频作为一种科普形式,其制作受制于专业技术和人才。因此,不仅视频内容品质良莠不齐,视频形式还颇有雷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科学性与趣味性难以平衡的问题。这阻碍了科普工作的进展,尤其是科普微视频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缺少适用于中学各学科实验教学的视频库资源,还缺乏系统地将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思考与实践的研究。针对这类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论文对教师和学生关于“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师生对科普微视频的认知以及应用科普微视频教学的态度和观点。第二部分,查阅有关科普视频文献、书籍等资料,分析实验类科普微视频的内涵与特色,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需要,提出适应的教学理论依据与应用原则,探索其应用教学的可能性。第三部分,为了解决学校教学资源有限、部分实验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甚至有所偏差等教学弊端,根据优秀科普微视频筛选标准,对优秀科普微视频进行筛选、归纳与整理,汇编了适合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视频库。第四部分,本文将实验类科普微视频应用于实验选修课、常规课、复习课三种基本课程类型中,在教学实践后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科普实验微视频在实际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一方面整合的科普微视频资源契合国家课程改革(2017)的需要,减轻教师收集教学资源的负担,是有意义的校本课程资源。另一方面科普微视频资源有助于提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能力素养,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此外,在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下,采用以问题教学法的形式将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结果表明这是教师和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形式。最后,科普微视频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转换,帮助其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在为学生提供创新灵感与视角中渗透化学核心素养。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嘉欣[4](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侯琨[5](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指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贾晓云[6](2019)在《“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人与环境,相联相生,密不可分。从环境本位的角度看,环境塑造人,人通过适应环境融入社会。从人本位的角度看,人改造环境,人通过理想的行动为环境的积极变化做出贡献,从而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与环境的互动获得的回馈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社会人更多的是适应和改造人文环境、工作环境。近代以来,得益于与生存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国女性逐渐作为社会主体的“半边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代知识女性群体的出现与女性生存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五四女作家是近代知识女性的代表群体之一,研究五四女作家成长过程中与之相伴的环境能够展现近代中国知识女性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成长经历。此外,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也能从五四女作家的成长环境中得到体现。家庭的经济基础,重视女教的家风为五四女作家营造了宽松的生活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婚姻生活为五四女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思路与素材。学校是五四女作家踏入社会之前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场所,系统的文史教育为她们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也为她们参加社会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五四女作家主要在文化领域探讨女性的生存体验以及救国方法与途径。此外,抗日战争时期五四女作家积极捐款献物,参加社会活动。除文学创作外,五四女作家还以高校教师为业,同时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斐然。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激励着女性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得到提高。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五四女作家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既有利于其进行文学创作,又有助于其参加社会工作,开展社会服务。五四女作家的男女平等思想和生活经历也鼓舞着更多女性关注自我发展,走出家庭,走上职业岗位。

谢若兰[7](2019)在《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国各公私立职业学校、专科学校逐步走上正轨,呈发展壮大之势。作为培养全国工业技术干部大本营的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不论办学基础、办学层次亦或就业情况,当属全国公私立工业职业学校翘楚。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诞生于外敌入侵,工业待兴的大环境下。当时国民政府决议创办一所全国示范性工业职业学校,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振兴国家工业,为长久抗战做准备。成立后的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历经校址三迁,最终在重庆沙坪坝石门坎落定。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留渝续办,先后经历接管与院系调整,最终并入各高校,16载办学生涯走向终点。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始终以培养优良工业技术人才、促进我国工业发展与推广工业职业教育为己任。为适应战时形势需要,学校加大与政府机关、工厂合作,依势扩增系科,开办短期训练班,协助办理社会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公私立工业职业学校中系科最完善,办学层次与形式最多样,特色鲜明的着名工业学府。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实践与“中工模式”对探索职业教育、促进工业发展与国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作为工业职业学校楷模,提出办理有中国特色、贴合实际的工业职业教育理论,扩宽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依据,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手脑并用、以作为学、言传身教、德智体并进”的办学方针,矫正了传统职业教育“毕业即失业”与实际脱轨的弊端,扭转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固有偏见。另一方面,学校崇严尚勤的教学氛围与“中工人”恪守“勤慎公忠”校训的优良品质,培养出一大批勤勉刻苦、工作能力出众的工业人才,并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分子与推动者,为国家工业建设、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赵蓂[8](2019)在《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文中指出京剧在今天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拥有人尽皆知的“国粹”文化符号,却是一门鲜少有人了解的小众文艺;它的受众市场狭小,却备受国家推崇。其主要传播者和受众,即京剧演员与京剧戏迷,也是一个不被大众所理解和熟知的小众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京剧传播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在某种媒介中的传播情况。本文旨在研究京剧行业及京剧传播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每种力量是如何产生、演变以及相互交织的,最终对京剧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使用文献搜索法、田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梳理了在京剧行业中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演变及媒介技术力量的介入,以及在这三重力量的共同形塑下京剧传播的转向。京剧诞生在清末,自诞生之初就与国家力量密不可分;而因脱胎自商业戏班,曾拥有庞大市场,故此市场力量也一直贯穿于京剧传播之中。而在一系列戏曲改革中,由于国家和市场的结构性力量难以突破,媒介技术的出现便为京剧传播注入了新的结构力量。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对京剧是一种征用的态度,即从起初将其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文化工具,到宣传意识形态的媒介,变为今天巩固民族国家地位的文化资源;从市场来说,京剧从最初的大众文化变成今天的小众文艺,其市场资源主要来源于京剧本身的艺术魅力与其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认同;从媒介技术来说,社交媒体因其“临场感”再造了消失于视听传播中的京剧剧场传播,同时催生出了新的京剧戏迷社群和交往方式。在这种“力的平行四边形”之下,一个呈现出国粹文化/小众文艺/虚拟趣缘社群的多元京剧传播样态最终形成。

张家豪[9](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刘硕[10](2019)在《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因、政策与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股潮流。目前,我国学者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本文选取了与我国国情相似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实施的政策与计划,总结印度的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对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通过国家竞争力理论来探讨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大背景下印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与计划,在实施这些政策、计划后,印度大学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基于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两方面的考量,从“九五”计划开始,印度政府就在建设目标、申请资格、选择程序、经费来源、高校管理、质量保障和国际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详细周全的政策与计划。近二十年来,虽然有些政策、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够顺利地开展与实施,但是总的来说,印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15所“卓越潜力大学”在重点领域的学术研究上有了重大突破;“卓越大学计划”至2019年3月已经有3所公立大学和3所私立大学进入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名单;自1995年以来在印度留学的国际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呈上升趋势;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在内的一些大学正在积极地从世界各地招聘优秀的国际教师;进入世界公认的大学排行榜上的印度大学数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印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也是由于印度高等教育本身就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但是不可否认,印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与突出特色也为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借鉴之处,我国要增加高等教育预算在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扩大高校的自治权,完善高等教育内外部的质量保障机制、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二、欢迎订阅2005年《大学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订阅2005年《大学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2)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国内外科普微视频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科普实验微视频概念界定与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依据与原则
    第一节 科普实验微视频简述
        一、科普微视频概念
        二、科普微视频特点
        三、运用实验类科普微视频的原则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科普视频的选择和应用
        二、STSE教育理念下的开展主题化学实验教学
第二章 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调查分析
    第一节 科普视频对高中生学习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的内容
        三、调查结论
    第二节 高中化学老师对化学实验科普视频资源运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的内容
        三、调查结论
第三章 高中化学科普微实验视频资源的建设
    第一节 高中化学科普视频资源的分类
        一、科教类电视视频节目
        二、网络类科普视频栏目介绍
    第二节 优秀实验科普微视频的筛选
        一、切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化学科普实验微视频的再加工和处理
第四章 中学化学实验类科普微视频资源汇编及应用于不同类型课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对应高中化学知识点科普微视频栏目汇编
    第二节 实验类科普微视频在不同课程类型下应用案例分析
        一、STSE教育视觉下实验选修课片段教学设计
        二、常规实验教学
        三、建构主义下视觉下复习课片段教学设计
    第三节 化学科普实验微视频在教学中应用效果分析
        一、教师访谈
        二、学生访谈
        三、学生成绩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高中生对科普实验视频资源的了解与看法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化学老师对运用科普微视频于实验教学的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6)“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
    三、研究现状
        (一)有关五四女作家产生的原因研究
        (二)有关五四女作家教育经历的研究
        (三)有关五四女作家对基督教的态度研究
        (四)有关五四女作家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研究
第一章 家庭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个人发展
    一、经济基础的奠定
        (一)衣食无忧
        (二)自强不息
    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书香门第
        (二)家风传承
    三、姻缘的纽带作用
        (一)夫妻关系
        (二)亲子关系
    四、亲缘的网络连接
        (一)加强社会交往
        (二)扩大活动范围
第二章 学校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素养提升
    一、学习的起步阶段——私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
    二、学习的提升阶段——教会女校
        (一)课程设置
        (二)知识扩展
    三、学习的精进阶段——高等学校
        (一)专业水准提升
        (二)写作空间扩大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人格养成
    一、锻造思想
        (一)发表言论
        (二)社交公开
    二、融入社会
        (一)从事教学
        (二)进行科研
    三、关注时局
        (一)探讨救国途径
        (二)投身爱国运动
        (三)参与社会活动
第四章 环境与五四女作家的互动
    一、五四女作家对环境的适应
        (一)学习场域的创建
        (二)生存空间的拓展
        (三)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五四女作家对环境的改造
        (一)推进男女平等思想
        (二)参与社会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主要内容与重难点
第一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一、创建与内迁
    二、在渝办学
    三、复校无望与院系调整
第二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
    一、管理体制
    二、学科设置
    三、办学条件
    四、办学特色
第三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社会服务与日常生活
    一、社会服务
    二、抗战救亡
    三、日常生活
    四、课余活动
第四章 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的办学贡献与地位
    一、独特的“中工模式”
    二、奠定战时全国示范性工业职业学校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学则纲要
附录二: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专科部各科各专业课程设置
致谢

(8)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框架
第一章 国家力量形塑下的京剧传者与内容改造
    第一节 改制、改人、改戏:京剧地位与功能的转变
    第二节 “国粹”与“非遗”:国家体制中的宣传媒介到全球格局中的文化资源
第二章 市场力量形塑下的京剧团体与传者演变
    第一节 文艺团体和演艺公司:市场力量下京剧团体的演变
    第二节 文艺工作者和演员:文化体制改革中多重身份的个人
第三章 社交媒体技术形塑下的京剧受众与虚拟社群
    第一节 社交媒体时代的京剧传播现状:以知乎、网易云、B站为例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中京剧虚拟社群的受众意义追寻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社交媒体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2:社交媒体用户访谈材料示例
附录3:福建京剧院京剧少儿班田野观察资料示例
参考文献
致谢

(9)“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10)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因、政策与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简要评价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世界一流大学
    二、理论基础——国家竞争力理论
第二章 背景与动因: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多重考量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政策与计划: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行动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一)带领大学走向卓越的“卓越潜力大学”(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UPE)计划
        (二)促使大学成为研究和创新中心的“创新型研究大学”议案(Universities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ill)
        (三)鼓励校内外协同创新发展的“创新大学计划”(Scheme on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四)帮助20 所大学进入世界500 强的“卓越大学计划”(Institutions of Eminence Scheme)
    二、确定高标准的申请资格
        (一)关于现有大学的规定
        (二)关于新建大学的规定
    三、建立多方参与的选择程序
        (一)各个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
        (二)不同政策的具体选择程序
    四、拓展多渠道的经费资助来源
        (一)大学拨款委员会的拨款数额及使用
        (二)其他渠道的经费来源
    五、推进有效的高校管理改革
        (一)行政自主权
        (二)学术自主权
        (三)财政自主权
    六、加强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一)各个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
        (二)不同政策的具体监督程序
        (三)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AC)与内部质量保障机制(IQAC)
    七、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高级联合访问学者”(VisitingAdvancedJointResearchFaculty,VAJRA)计划
        (二)“留学印度”(Study in India)计划
        (三)“外国教育机构(准入和运营管理)”法案The 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Regulation of Entry and Operations)Bill
第四章 实施与成效: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效果
    一、“卓越潜力大学”计划顺利实施
    二、“卓越大学”的选择正在有序推进
    三、国际化程度正不断加深
        (一)国际学生人数的增加
        (二)国际教师将会填补印度大学教师空缺
    四、印度大学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第五章 特色与启示: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思考
    一、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困境
    二、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色
    三、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高等教育预算在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二)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扩大高校的自治权
        (三)完善高等教育内外部的质量保障机制,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欢迎订阅2005年《大学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伯顿· W.佩雷蒂《众声飘扬:美国黑人音乐史》的翻译与述评[D]. 龙飞宇.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2]科普微视频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 龚康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适应”与“改造”:近代知识女性的成长环境研究 ——以五四女作家群体为考察对象[D]. 贾晓云.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工业专科职业学校研究(1936-1945)[D]. 谢若兰. 西南大学, 2019(12)
  • [8]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D]. 赵蓂.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印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因、政策与特色研究[D]. 刘硕.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  ;  ;  ;  

欢迎来到2005“大学化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