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城镇建设的一瞥与启示

美国小城镇建设的一瞥与启示

一、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霄鹍[1](2015)在《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文中指出美国的中国形象(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a)是当前中美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学界研究更多以当代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使得这个本该具有历史底蕴的问题欠缺了应有的历史性与文化性思考空间。回溯美国的中国形象发端源头,众多历史记忆的线索都指向了来华美国传教士这一群体。1830年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和雅裨理(David Abeel, 1804-1846)两位美国传教士登陆广州,自此揭开了传教士近距离接触、观察中国的历史大幕。他们成为继商人之后来华的第二个美国重要团体,伴随着此后一百多年不间断的在华传教活动开展,他们和商人、外交官一起构成了美国对华直接观察认知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着书立说、发行报刊,回国后巡回演讲,在对华关键问题上游说美国决策高层甚至总统本人,通过多种形式向美国各个阶层传递中国形象,成为影响美国中国观的“唯一适当或精确的来源”。从中美外交关系的开端、发展到走向成熟,都深深烙下了美国传教士认知中国的痕迹。因此,研究美国来华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策略及其转变过程,可以为深入理解当今美国之中国形象形成原因提供坚实的基础。传教士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伴随着其来华传教这一跨文化活动而展开、发展和深入。传教士所代表的基督教文化与晚清中国儒家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虽然基督教新教在客观上是伴随着西方的商业和军事活动而强行进入中国的,但是从整体上看,传教士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经历了“挑战—调适—平衡”的过程,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在现代化转型之中努力适应外来文化冲击,两种异质文化最终呈现出相互适应的趋势。在这种总体适应趋势之下,传教士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本文对这种时代性转变的描述,包含对以下问题链的追问:传教士的认知策略是什么?认知策略和外在语境、内在心理图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跨文化的同情性、对话性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选用从社会交往图式透视心理认知变化的理论视角展开探讨,这是本文的新颖之处。具体而言:首先,将传教士还原到母体文化的语境之中,考察基督教文化赋予传教士的角色、为其设定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感知世界的情感特质。这些内在的心理图式深刻影响他们认知中国时所持有的基本态度、观察视野以及对好坏、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与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考察来华后传教士在角色、策略和情感和判断标准等方面所遭受的儒家文化的质疑和他们遭受的困境。中国人对传教士所代表的基督文化的反应模式成为传教士评价中国人的关键依据。通过这两方面的讨论,我们说明了传教士认知的中国形象与其特定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所处的文化情紧密相关,是他们对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这些差异所代表的文明发展趋势了解、认知和评判的结果。其次,将传教士的上述心理图式融入到贝利的文化适应模型之中,结合他们所经历的“挑战—调适—平衡”的过程转变,分析传教士所采用的认知策略。本文考察发现,基于传教士神学思想差异,来华美国传教士主要采用了“分离”和“整合”两种主要的文化适应和认知策略:一部分传教士强调保持与“本部”相似的角色和情感图式(身份),以“信仰取代”这种不宽容的态度对待中国本土信仰体系,与中国社会的正统价值和主流人群分离,而主要在社会下层群体中进行文化接触,表现出“分离型”文化适应与认知特征。相应地,他们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的贫苦、动荡、无知、守旧和落后等阴暗化一面,其认知的中国形象较为晦暗,但其中也包含中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另一部分传教士虽然也强调“本部”文化为其设定的角色,但是能够灵活调适,通过“以学辅教”、上层传教等策略与官员和士大夫阶层靠近并形成较好地交往,同时他们对中国儒家文化采取更为宽容的“文化改造”态度,承认儒家文化的合理性要素,又强调通过引入西方文明实现“补儒”,体现出“整合型”认知特征。相应地,他们更多地站在社会中心地带关注中国的改革进步,体察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其认知的中国形象具有进步、觉醒等积极色彩。但是,不论采用哪一类型的认知策略,传教士群体在根本上还是坚持基督文明优越地位,并不能从根本上承认中国文化的独立的主体性,也还不能意识到异文化存在对自身文化的积极价值,这是传教士认知的局限。最后,通过梳理传教士主要作品文本,发现在整个19世纪,在世界总体文明形态呈现西强东弱的情况下,“分离型”认知策略占据着主要地位,“整合型”认知策略属于潜流。这就造成了传教士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呈现出整体暗影中夹杂着局部光亮的特点。“分离型”认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投射特点,这种特点与传教士的强烈的使命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传教士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往往伴随着权力关系而膨胀,这对美国中国观的形成、延续,直至今日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在跨文化交流之中,这种思维方式潜在具有排斥、消解和征服(取代)“他者”的立场,因而不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意义分享。而“整合型”认知思维则从权力关系内部形成了对它的解构。

方蒸蒸[2](2014)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就其本质而言,虽然发端于经济活动,但它更具有影响力的是对世界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散、传播功能。因此,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决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理论和发展趋势。各国经济在经历着深刻变化的同时,也都注视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尤其近年来通过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进行的社会控制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者日益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比较法、文献法与个案研究方法,在对美国学校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以全球化以来美国学校教育意识形态的历史传承、争论焦点、教育实践、问题与实质为线索,期望能够从中揭示出在新的时代挑战面前,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对策略,尝试分析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并对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借鉴意义。美国一直处于世界发展的最前沿。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社会发展依然独领风骚。其成功的经验是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榜样。虽然美国没有狭义上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但无论从美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意识形态影响。美国教育中客观存在着广义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本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既是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内容。本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指广泛存在于美国教育中的社会文化观念的教育,涉及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观念、政治观念等不同方面的学校教育。从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看,美国一直贯穿着对“美国精神”的传承,历经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及三者的有机融合,学校教育对“美国梦”的追求与公民教育一脉相承,公立学校运动中加强了世俗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作为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之间总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美国社会的“白人至上论”和“例外论”引发了持续的种族问题,与“民主”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在进步主义运动中,联邦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赋予更多人更多的机会进入公立学校,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精神”也借助于全球化浪潮得以散布与传播。从美国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争论焦点看,全球化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中充斥着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因此带来了对教育产出“量化”的意识形态争论;学校教育政策制定中一直存在着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不同教育立场,对教育目的的“私人”和“公共”性质的争论;教育理念中的“进步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识形态争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主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争论。从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看,美国联邦政府逐渐获得了教育控制权,在资金和课程上都加大管理力度;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教师特定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及教师观点的政治立场和教师培养过程中的“新”意识形态元素都对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上,有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教育哲学,开发基于教室空间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客观”精神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培育学生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最后,家庭、社区和宗教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都产生重要影响。从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与实质上看,美国地方的教育管理权在学校“整合”和“择校”运动中逐渐失去控制力;从意识形态教育的结果看,美国教育中的“机会平等”并没有实现,学校的民主理念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也无能为力,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也面临着两难困境,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实现“公共善”之间存在着根本冲突。但无论怎样,为了国家利益,美国人矢志不渝地推行本国的意识形态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推行“文化霸权”。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不仅存在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其教育手段和方法要更加隐蔽,美国学生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重矛盾的复合体,粘合美国社会种种矛盾的正是以“美国精神”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另外,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功能。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各国政府都会或明或暗地加强本国的意识形态教育。虽然中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差异巨大,但作为全球化社会中的共同参与者和推动者,客观、全面地考察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能够作为“他山之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教育的进程中也出现过波折,对于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全球化时代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好的做法,把握教育的“隐性”与“显性”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积极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多元化实践路径;另一方面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做到既“放眼全球”又“立场坚定”。

董玮玮[3](2012)在《回归城市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博弈与协调一直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议题,本文选取住区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协调性与整体性作为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控制与引导局部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和谐发展。本文对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研究的尝试与探索,提倡基于城市视角下的住区规划设计思路,试图促成住区与城市在物质空间以及功能空间层面的关联性、整体性的和谐发展。住区与城市的发展是两者之间不断磨合、调整适应的过程,是人为控制与自然生长的结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并且这种交互性贯穿于城市发展轨迹之中。然而在开发建设规模大、速度快的今天,不同建设单元间的磨合与适应过程明显缩短,住区与城市的“非关联性”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从本文研究的规划设计角度而言,主要包括非开放式住区模式对城市空间的肢解、非关联性设计导致的住区建设特色迷失、非前瞻性规划建设对城市品质提升的滞延、非现实居住空间意象对城市空间意义的侵蚀、非交往性空间界面对住区与城市运转效益的降低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城市作为住区研究的地域指向,认为住区规划设计应从属于城市规划设计范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要致力于寻找“已经失掉了的相互依赖性与相互关联性”,将其纳入城市一体化规划设计中,将“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站到城市规划设计的高度,充分体现其整体性。其次,本文以城市整体视野下住区与城市之间非关联性为问题域,着重研究其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以住区与城市之间互为拓扑、互为图底的“交互性”关系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住区与城市之间的“交互性”及交互因子,从相关理论溯源、建设实践等方面探索提高住区与城市之间关联性的新思路,提出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方法。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是一种从城市到住区方向的尝试,它要求以“非公平”的角度来看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交互,更多地从城市的因素出发,把城市作为交互的主体,住区作为交互的对象,同时注重将使用者的需求与感受及时反馈于设计过程中。再次,文章重点从住区规划设计定位、建筑空间形态、道路交通、景观空间、界面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六个交互因子分别展开,对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最后,本文将“交互性”设计方法运用到君山三角坪地块规划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与启发意义。

郭汝[4](2008)在《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和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文中指出2005年,“中部崛起”战略被正式提出,同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作为新农村建设龙头的小城镇被推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提出,是落实“五个统筹”的重要举措。重视小城镇建设应是各国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共同选择,基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建设首先涉及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无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因此必须推进小城镇合理规模化战略,对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论文从研究背景开始,引出了本次研究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国内十多年来篇名含有“城市规模”关键词的核心期刊所有论文和三年来《小城镇建设》杂志篇名含有“新农村”关键词所有论文研究视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检索分析,系统把握了已有城镇规模相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近年来分形理论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做出了特别强调。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论文对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小城镇建设状况的比较,总结出了小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对我国及我国中部地区部分省份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从发展历程、规模结构、建设水平和空间特征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规模发展变化走势及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针对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了对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再次,论文对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区域视点、生态视点、经济视点及社会视点做出了释义,对有关各视点的理论分别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于各视点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本文基于各视点将要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从四个研究视点入手,对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两个小城镇的城镇合理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两个小城镇合理规模的大致范围,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孙彦青[5](2007)在《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根据当前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并针对当代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绿色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重点解决城市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两个方面的城市设计问题,即城市客体要素设计与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而后者又是前者的认识论基础之一。贯穿全文,以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论证了当代中国城市问题的特殊性和城市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批判了当代“城市美化运动”等弊病,强调城市社会深层结构对城市设计的意义,并以此论证地域主义是贯穿于绿色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和重要方法。 第一章论文回顾了作为绿色城市设计思想源泉的西方历史上主要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活动,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其得失以及阶级立场,并强调社会空间作为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对城市设计的意义。第二章探讨了绿色城市设计的生态哲学基础和全新的美学观,从认识论上解决人与自然、技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指出从“城市美化”走向生态美学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从理想城市生活目标的最高宗旨出发,分析探讨了城市物质空间、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空间三个方面的绿色城市设计原则,为具体的设计方法论内容提供了基石。 后面四章是绿色城市设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体内容,研究的顺序是由总到分,从城市总体到各个局部子系统和特殊组成部分。第三章从城市的总体结构布局论述了“紧缩城市”的形态模式和相关的交通、密度等问题,第四章则分别具体论述绿色城市各种客体要素,包括城市空间和绿色基础设施乃至技术手段等,并重点讨论了地域主义的设计方法。第五章是绿色城市设计的一个特殊而重要内容,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六章城市社会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内容相对独立,是城市设计与城市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成果,涉及社会结构、权利与空间等内容,是以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当代城市空间问题进行探讨;对这种社会空间深层结构的研究是进行城市设计、综合解决城市空间矛盾的重要基石。论文批判了当前中国城市各种利益集团、国家政治等对公共空间资源配置的侵扰,指出市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兼具效率和公平的城市公共政策对良好城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而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以及相应对策的独特性进一步彰显了地域主义这个重要维度。 论文结束语点明了绿色城市设计理论的创新点、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全文约21万多字,附图及表格共450余幅。

廖昌晖[6](2000)在《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文中提出 不久前,我参加了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国际培训班。该培训是由联合国资助,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组团,由国家体改委刘培强司长率团,8省市30人组成,在美国历时26天,行程7个州,培训考察10多个县市镇。

二、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形象认知的问题与方法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传教士是美国中国观的重要知识来源
        1.1.2 传教士对美国中国观的影响力
        1.1.3 本文研究的问题
    1.2 相关研究回顾
    1.3 理论与方法
        1.3.1 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1.3.2 相关理论依据
        1.3.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 “本部-禾场”: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冲突
    2.1 “本部”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设定
        2.1.1 被召唤的“拓荒者”:传教士的角色图式
        2.1.2 布道与社会改革活动双管齐下:传教士的策略图式
        2.1.3 复杂情感的交织:传教士的情感图式
    2.2 “禾场”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的冲突
        2.2.1 “冲突”与“焦虑”:“禾场”中跨文化语境总体特点
        2.2.2 动机与效果的二律背反:“禾场”语境与角色图式冲突
        2.2.3 “洋鬼子”与边缘化:“禾场”的质疑、反抗与困境
3 “分离”与“整合”:跨文化语境下的认知策略
    3.1 神学思想差异与认知图式
    3.2 “孔子或耶稣”与下层传教:“分离型”认知策略
        3.2.1 “孔子或耶稣”:在强化自我中与中国主流价值分离
        3.2.2 “自下而上”:专注下层传教与中国主流人群分离
        3.2.3 “分离型”认知策略特点概括
    3.3 “孔子加耶稣”与上层传教:“整合型”认知策略
        3.3.1 从“实用知识”到“西学东渐”:知识路线与情境图式的整合
        3.3.2 “以学辅教”与上层传教:在策略图式调适中向社会中心整合
        3.3.3 从“福音战士”到“改宗”:在角色图式整合中获取平衡
        3.3.4 “整合型”认知策略特点概括
4 “暗影”与“光亮”:传教士着作里的中国人形象
    4.1 低劣“异教徒”:“分离型”认知在作品中的呈现
        4.1.1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低劣“异教徒”形象
        4.1.2 明恩溥作品对“异教徒”形象的呈现
    4.2 “觉醒的中国人”:“整合型”认知对“异教徒”的解构
        4.2.1 “最文明的异教徒”:来自卫三畏作品的解构
        4.2.2 “中国觉醒”:来自倪维思和丁韪良作品的解构
    4.3 “缺席者”的竞争:对中西文明关系的反思
5 结论与讨论:如何解构传教士的中国形象认知?
    5.1 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历史性
    5.2 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时代性
    5.3 传教士认知中的符指关系问题
    5.4 传教士认知与文化间的对话与非对话状态
参考书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2)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一)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
        (二) 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本体论之争
        (三) 美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 对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二) 对我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借鉴意义
        (三) 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念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研究
        (二) 对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三) 国内研究的不足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对全球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问题的研究
        (二) 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控制与变迁研究
        (三) 对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研究
        (四) 国外学者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几个核心概念
        (一) 全球化
        (二) 意识形态
        (三) 意识形态教育
        (四) 意识形态控制
第一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一个现实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演进
        一、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流变”
        (一) 意识形态观点的历史“意蕴”
        (二) 意识形态观点的当代“内涵”
        二、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
        (一) 全球化理论的现代性演进
        (二) 全球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工具理性”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与教育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与教育的“浸染”
        二、意识形态与教育价值观
        (一) 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无涉”
        (二) 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牵涉”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一、“全球化”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二、“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黏合
        三、“全球化”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影响
第二章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传承:美国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宗教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一、“新大陆”的宗教意识形态教育
        (一) 殖民地时期的宗教教育
        (二)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混搭”
        (三) 政府逐渐接手的大众教育
        二、主张“平等”的公民意识形态教育
        (一) 19世纪初公立教育兴起与意识形态教育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意识形态教育
        (三) 公立教育的意识形态真的能带来“平等”吗?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
        (一) 道德教育的缓慢发展
        (二) 道德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三) 价值观教育的复归
        (四) 新技术时代的意识形态控制
    第二节 美国人的“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
        一、“新”美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
        二、“美国梦”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 保守的“美国梦”:精英教育
        (二) “美国梦”的意识形态“新”冲突
        三、“美国梦”是全体美国人的梦吗?
        (一) 关于平等的“美国梦”
        (二) 关于“新秩序”的美国梦
    第三节 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民主图景
        一、公立学校宣扬的民主精神
        (一) 早期公立学校的民主意识形态
        (二) 公立学校教育目标与现实的意识形态困境
        二、“白人至上”的历史传统
        (一) 自然科学依据中的“白人至上”
        (二) 社会心理认知中的“白人至上”
        三、“例外论”与民主承诺
        (一) “例外论”与技术理性
        (二) “例外论”与教育神话
        四、种族隔离遭遇的“民主尴尬”
        (一) 种族隔离中的教育意识形态
        (二) “种族融合”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三) 种族歧视的持续发酵
    第四节 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责任
        一、内战后民主党政府教育援助的意识形态
        (一) 学校教育“扩张”运动的意识形态
        (二) 政府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意识形态
        (三) 持续扩大受教育权的意识形态
        二、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
        (一) 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
        (二) 《高等教育法案》赋予的“更多机会”
        (三) “民权运动”的意识形态变革
        (四) 知识社会的工人“意识形态”转型
第三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争论焦点
    第一节 学校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之争
        一、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标准”与“质量”要求
        (一) 基于“标准”的教育政策及意识形态
        (二) 教师评价的“高标准”与“低质量”
        二、教育改革中的“量化”模式及意识形态焦点
        (一) 教育理念的意识形态:教育“投入”与“产出”之争
        (二) “量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事实”与“价值”之争
        (三) “量化”之后:“大众意识”与“精英意识”之争
        三、教育观念中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
        (一) 受教育者的语言意识形态转换:“学生”与“学习”的新定义
        (二) 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争论焦点:资格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政策的“意识形态”纷争
        一、“政治宗教”中的意识形态
        (一) 宗教意识形态的色彩:“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
        (二) 意识形态分化:“教育”与“党派”立场
        二、教育的意识形态目的:“私人”与“公共”之争
        (一) 属于“私人事务”的教育意识形态
        (二) 意识形态的现实困惑:“个人”与“公共”的利益观冲突
        (三) 教育的“进步”和“保守”意识形态之争
    第三节 知识社会的学校意识形态“冲突”
        一、知识社会意识形态:对“知识”教育的合理诉求
        二、知识社会中的“新”意识形态争论
        (一) “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二) “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三) “第三条道路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
        三、知识社会中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冲突”
        (一) “教学模式”的意识形态转换: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二) “教育结果”的意识形态冲突:“大众化”与“民主化”的矛盾
        (三) “教育过程”的意识形态冲突:“效率”与“知识”的矛盾
        (四) “教育方式”的意识形态转变:“灌输”与“交互”模式的冲突
第四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探索
    第一节 美国教育政策中的意识形态诉求
        一、联邦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一) 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接管”
        (二) 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
        (三) 政府对课程的意识形态操控
        二、对扩张的联邦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批判
        (一) 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及其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关系
        (二) 社区学院的“阶级分化”意识形态
    第二节 美国教师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
        一、美国公立学校教师的意识形态特点
        (一) 教师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趋向
        (二) 教师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表现
        二、美国教师“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一) 教师中的意识形态“集体思维”
        (二) 教师中的意识形态“同质性”
        三、美国教师政治观点的意识形态性
        (一) 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立场
        (二) 教师的意识形态“政治化”过程
        四、美国教师教育组织的意识形态抉择:以TFA为例
        (一) 美国教师选拔的意识形态困境
        (二) TFA培养方案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促进公民民主的意识形态教育哲学
        (一) 公民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二) 政治学科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价值
        (三) 创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文化
        二、基于教室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一) 课程标准和竞选政治的意识形态“胶着”
        (二) 教室中师生交流的意识形态定位
        三、培养“客观”的意识形态教育立场
        (一) 使用历史案例和模拟练习
        (二) 使用假设和虚构的例子
        (三) 传授民主技巧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四) 实证化的政治理论课堂模式
        四、基于学生“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
        (一) 公民意识形态教育在“政治参与”中的效能
        (二) 政治“参与效能”的意识形态目标
        (三) 课外“政治参与”的公民空间:以南达科他州大学为例
        (四) 课内“政治参与”的民主意识形态教育实践
        五、基于家庭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一) 家庭在意识形态培养中的作用
        (二) 宗教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
        (三) 社区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
第五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其实质
    第一节 “教育平等”与基于“阶级地位”的教育意识形态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愿望: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一) 公立教育的“平等”神话
        (二) 可“选择”的教育:促进教育平等的举措
        (三) “平等”与“质量”的兼顾:NCLB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四) 制定“高标准”的课程和绩效目标
        二、“民主理念”与学校“多元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
        (一) “一”与“多”的文化价值困境
        (二) 种族问题:民主与“多元主义”文化中的“阴霾”
    第二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国家控制”
        一、地方对学校意识形态控制的“退化”
        (一) 地方控制教育的意识形态“退化”
        (二) 地方学校整合的意识形态困境
        (三) 对教育管理的意识形态博弈
        二、对教育管理权的意识形态争夺
        (一) 政府对教育控制权的“集中化”趋势
        (二) “择校”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 对学校管理的“私人接管”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的意识形态冲突
        一、教育的“产业化”意识形态
        (一) “隐性”教育和“产业化”模式
        (二) “商业文化”对教育的意识形态染指
        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商业意识形态”
        (一) 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的驱动因素
        (二) 高等教育的商业意识形态模式
        (三) 高等教育商业意识形态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节 美国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霸权”的全球彰显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冲突
        二、全球化背景中的美国文化“软实力”
        三、基于“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教育政策
        四、全球化背景中的意识形态“价值争夺”
第六章 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教育的共性研究
        一、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一) 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
        (二) 增强社会“认知一致性”的重要途径
        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一) 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二) 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同策略
    第二节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探索与借鉴
        一、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 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意识形态教育
        (二) 中国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问题
        (三) 新世纪中国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美国“意识形态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 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协商”精神
        (三) 探索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途径多元化
结语:“立场坚定”与“放眼全球”的意识形态教育
    一、意识形态教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意识形态教育中“放眼全球”的融入姿态
参考文献
致谢

(3)回归城市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1.3 研究对象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6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 基于“城市观”的住区建设现状问题审思
    2.1 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2.2 基于城市观的住区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2.3 基于规划设计层面对住区开发建设现存问题的溯源与反思
    2.4 本章小结
3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系统分析
    3.1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适应性
    3.2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方法提出的必要性
    3.3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内容概述
    3.4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意义
    3.5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3.6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基本特征
    3.7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因子选取
    3.8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技术路线
    3.9 住区与城市“交互性”设计的形式品格与特征
    3.10 本章小结
4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方法
    4.1 住区与城市交互因子之间的“交互性”设计
    4.2 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3 住区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4 住区道路交通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5 住区景观空间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6 住区城市界面空间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7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实践——以岳阳市君山区三角坪地块设计为例
    5.1 三角坪地块概况
    5.2 三角坪地块交互性设计观念的体现
    5.3 三角坪地块“交互性”设计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城市住区开发建设市民调查问卷
附录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4)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和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1 绪论
    1.1 关于题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小结
2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
    2.1 国外部分国家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
    2.2 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
    2.3 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状况
    2.4 小结
3 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各视点分析
    3.1 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区域视点分析
    3.2 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生态视点分析
    3.3 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经济视点分析
    3.4 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的社会视点分析
    3.5 小结
4 小城镇合理规模的实证研究
    4.1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为例
    4.2 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合理规模研究——以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
    4.3 小结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5)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问题今昔及设计对策
        1.1.2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误区
    1.2 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1.2.3 研究框架:城市客体要素与社会空间的整合
    1.3 历史探索的得失
        1.3.1 巴黎改建
        1.3.2 欧文的"新协和村"
        1.3.3 "田园城市"理论及社会改良
        1.3.4 "工业城市"
        1.3.5 "有机疏散"理论的光辉
        1.3.6 "广亩城市"与"光辉城市"的得与失
        1.3.7 芝加哥社会学派
        1.3.8 刘易斯·芒福德与简·雅各布斯的前瞻
        1.3.9 从《寂静的春天》到《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规划的滥觞
        1.3.10 "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2章 绿色城市的哲学基础、美学思想和设计原则
    2.1 从"生态学"走向"深层生态学"
        2.1.1 中国古代风水术与东方朴素自然观
        2.1.2 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神话
        2.1.3 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的坍塌
        2.1.4 "深层生态学"的环境伦理观
    2.2 "城市美化运动"VS"生态美学"
        2.2.1 "城市美化运动"
        2.2.2 "生态美学"的兴起
        2.2.3 环保主义决定论——"生态美学"的潜在误区
        2.2.4 从高技派(High-technology)到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
    2.3 绿色城市的设计原则
        2.3.1 绿色城市生活目标——设计原则的基础
        2.3.2 三个基本设计原则
        2.3.3 城市设计导则——设计原则的深化
        2.3.4 地域主义的维度
第3章 "紧缩城市"形态及相关问题
    3.1 疏散还是集中?走第三条道路
        3.1.1 合理的"紧缩城市"形态
        3.1.2 从"疯狂的纽约"看合理的"紧缩城市"模式
        3.1.3 巨构(Mega-structure)——微观的"紧缩城市"
    3.2 绿色交通
        3.2.1 汽车文化与城市变迁
        3.2.2 绿色交通的理念、模式及展望
    3.3 密度
        3.3.1 中外城市密度比较分析
        3.3.2 "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
        3.3.3 "疯狂"的上海
第4章 绿色城市设计的客体要素
    4.1 城市布局及外部公共空间
        4.1.1 功能分区(Zoning)的弊病
        4.1.2 城市开放空间
        4.1.3 汽车的威胁
        4.1.4 中国城市空间的再批判
    4.2 生态基础设施
        4.2.1 绿色屋顶系统
        4.2.2 "活的机器(Living machine)"
        4.2.3 城市农场——都市里的田园
        4.2.4 技术策略
    4.3 场地及气候
        4.3.1 场地设计
        4.3.2 气候
第5章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
    5.1 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
        5.1.1 城市记忆
        5.1.2 特色城市经济的创造
        5.1.3 资源节约利用
        5.1.4 防止城市中心衰退
    5.2 历史建筑的美学特质
        5.2.1 时间美学——思想空间的扩展
        5.2.2 张力美学
    5.3 设计方法
        5.3.1 物质遗存
        5.3.2 非物质遗存
        5.3.3 保护利用与自然生态的共生
第6章 社会空间——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1 社区设计与社区结构
        6.1.1 "都市里的村庄"——城市棚户区发展的不同对策
        6.1.2 从"单位大院"的解体到社会分层住区的形成
        6.1.3 "新城市主义"到中国——一种批判的视角
    6.2 权利与空间
        6.2.1 中国城市空间的权利博弈
        6.2.2 公共与私有
        6.2.3 社会分层与公共空间的消解
    6.3 政治与空间
        6.3.1 寻找失落的空间——陆家嘴建筑奇观的困境
        6.3.2 奥运政治·行政空间·市民空间
论文结束语
插图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D]. 李霄鹍. 武汉大学, 2015(03)
  • [2]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方蒸蒸.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3]回归城市 ——住区与城市的“交互性”设计研究[D]. 董玮玮.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4]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和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D]. 郭汝.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5]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 孙彦青. 同济大学, 2007(02)
  • [6]美国小城镇建设掠影及启示[J]. 廖昌晖. 当代贵州, 2000(01)

标签:;  ;  ;  ;  ;  

美国小城镇建设的一瞥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