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电子按摩器

如何选择电子按摩器

一、如何选用电子按摩器(论文文献综述)

金海明,申玮,申黎明[1](2021)在《人机界面特征对按摩椅腰部揉捏按摩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探究人机界面因素影响按摩效应规律,为按摩椅腰部揉捏按摩效应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运用酸胀度评价、正交试验和温度试验,分析按摩头形状、按摩头大小和按摩器包覆层厚度等人机界面特征因素对腰部揉捏按摩效应的作用原理,阐释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交互作用规律,探寻人机界面各因素的优化参数。人机界面各因素不同水平对按摩效应的影响差异性均显着,按摩头形状是影响揉捏按摩效应的最主要因素,按摩器包覆层厚度影响按摩效应相对最小。

张雅婷[2](2021)在《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人健身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身体机能退化以及心理状态的转变长期困扰着他们。如何关爱老年人成为了需要关注的社会性话题。本文从情感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老年人运动的情感互动健身车产品设计。论文以情感需求理论为基础,情感化三层次理论的方法和应用为指导,分析老年用户需求与健身车产品功能要素的情感表达,挖掘老年用户情感需求与健身车产品设计的关联性,从而进行老年互动健身车的设计实践。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及老年用户特征研究。论述了情感化设计的理论框架以及产品与情感化设计之间的联系,探讨老年用户和互动健身产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了解老年用户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挖掘老年用户使用健身产品的情感及生理诉求,进行老年用户康养需求分析。(2)老年健身车情感化设计的调研与分析。通过用户调研,了解老年用户的生活习惯、生理状况和生活环境状况等;通过用户访谈,建立用户模型及老年用户人物画像,挖掘老年用户的情感空缺和产品的机会痛点;调研市场上不同结构的健身车产品,根据其各异的骑行姿势分析,探究符合老年人锻炼与情感互动产品结构形式。通过人与人互动交互性的调研,了解老年人锻炼中交互方式的喜好,用以指导交互健身车的情感化设计。(3)以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为基础,规划老年健身车产品的三层次框架。通过对三层次理论中本能层面的分析,规划老年人产品的外观造型;结合三层次理论行为层面的分析和老年用户生理、心理特征,总结老年互动健身车的结构设计原则;结合三层次理论中反思层面的分析和老年用户的情感需求,规划适合老年健身交互的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矩阵图分析法和功能模型分析法,运用功能分析理论对双人自行车和健身车进行功能元件分解和功能模块提取;通过用户调研结果,依据用户情感需求和缺陷补偿机制进行需求获取,得出老年互动健身车功能模块。(4)老年互动健身车设计实践。将本文提出的情感化设计原则和功能模块进行综合,从产品的外观造型、结构、人机工程、交互界面等方面进行老年互动健身车的设计实践。本文的研究基于情感化的老年互动健身车产品设计,兼顾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和情感需要,优化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提升老年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在满足基本健身功能的前提下,产品更加注重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老年人的健身产品设计研究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参考。

姚晔[3](2021)在《西安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和国家生育政策改革的背景下,出现越来越多老幼伴随的现象。加之中国家庭里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将儿童交给老年人帮忙照看,使得老幼互相伴随的时间更长,关系更密切。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看护陪伴儿童的范围缩小到家里、小区楼下、社区周边等环境中。这为研究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提供了契机。居住小区景观不仅应满足老幼的生理行为需求,还应关注到老幼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为老幼群体营造出人性化的景观环境和适合老幼共享的活动空间。然而,目前的居住小区活动空间偏重于从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等功能去考虑,对于老幼共享、老幼结合这一角度的考虑较少。因此,为老幼群体设计共享的活动空间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的视角出发,梳理了老幼行为心理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幼群体进行分类。以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为依据,针对老幼共享活动需求进行居住小区的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通过功能,互动方式两个维度对老幼共享活动空间进行分类,来设计满足老幼共享的活动空间景观环境,并引导老幼共享的积极的生活方式、营造融合的小区氛围。首先,论文通过对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和综述的梳理总结,提出了对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两个维度的分类,依据使用功能具体分为运动型老幼共享空间、休闲型老幼共享空间、合作型老幼共享空间;依据老幼互动方式分为看护型、参与型老幼共享空间。其次,选取西安市居住小区进行调研,总结关于老幼共享空间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最后,以西安市大唐府邸小区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其活动空间景观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论文研究,旨在提出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为老幼群体提供有趣、共享、丰富的活动空间,为以后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春晓[4](2020)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人体健康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状态。因此,人体健康监测系统在实时性、灵活性、智能化等各个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地重视。针对上述的问题,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应运而生了。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应用于人体健康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多传感器采集多种人体生理参数,并将采集到的人体生理参数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最终得出人体是否健康的结论。本文搭建的系统以嵌入式ESP8266 Wi-Fi模块为硬件处理核心,利用体温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肌电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组成可穿戴设备。通过佩戴可穿戴设备实现对体温、血压、肌电和脉搏4种人体生理参数的采集。单个信息源传感器的工作并不能准确地采集这几项生理参数,因此在可穿戴设备中设置多个不同生理参数传感器的信息源来采集多个部位的身体生理指标。来自多个信息源传感器的生理参数如何进行多源信息融合是本论文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的D-S证据理论算法。其中,在特征级融合过程中,设定最优融合集,使用优化后的模糊集理论算法;在决策级融合过程中,对引起信息冲突的焦元设定不同的权重使用优化后的D-S证据理论算法。从而根据多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健康。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实现对自身生理信息参数的监测,并通过基本生理参数来判断自身的健康状况。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刘子路[5](2020)在《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老龄化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为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就地就近开展社区区域性健身娱乐活动,满足老龄人群机能、认知、社交等多重运动需求,旨在从相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入手进行研究以完善设施体系建立。本研究从功能及情感诉求角度对现有社区常规健身设施进行适老化功能、结构改进,以模块构成间的联系、转换形成多组合形式健身设施。首先,分析现有社区老龄人群活动类型及行为特征,论述了健身设施活动场地促成其身心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依据功能强度指标定位社区健身娱乐设施属性,综合设施人群使用情况和健身市场业态调研数据,总结出三类适宜老龄人群的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即为模块化、综合化、服务化。其次,将模块化设计思想贯彻于康娱一体健身设施设计流程中,建立需求域、功能域、结构域的映射逻辑关系。对多层级设施体系中的模块进行功能分类,构建需求体系与功能模块体系合理关联。得出功能模块间的用户需求、功能、结构关联程度数据,指导功能模块下设功能元划分、重组、聚类,依据需求权重分布和功能面构成筛选多功能集合方案中最优解。针对最优方案中功能元最低层级交叉模块进行尺寸参数、结构形态等方面的零件标准设计,同时构建老龄人体尺寸数据库,约束康娱一体健身设施的结构模块体系,指导模型方案生成。最后,权衡用户需求项对设施构建完整性的影响关系,提出方案实践、技术语言开发方案健全设施设计体系,实现新形势下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多需求设施解决方案,给予更多情感倾斜和情感关怀。

郑小石[6](2020)在《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颈椎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运动部分,但由于其活动的频率高和范围广,颈椎也是最容易疲劳甚至患病的部位。目前,颈椎病成为了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性质为退行性病变,它的主要表现为头和颈肩部位疼痛以及手和手臂部位麻木,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瘫痪,因此,设计按摩机械手通过放松颈肩部肌肉对颈椎病进行预防十分重要。目前在按摩器械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并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同类别的针对颈椎问题的按摩器械,但现有的系统和研究仍然存在着问题:小型的按摩仪器方便携带但按摩手法单一,导致其最终的按摩效果较差;较大型的按摩机器人不方便携带,导致使用局限性较大;并且在研究时对于按摩效果的评估更多的是来自使用者自己的主观感受,缺少科学的生理指标来对按摩效果进行评估和表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设计开发了能完成四种按摩手法的便携式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来评估按摩效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按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并对按摩机器人目前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目前中医按摩手法的研究进展,针对人体颈肩部位设计了一种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仿真、加工、装配、校准等工作,最终完成整个机械手的开发过程。本文根据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按摩功能需求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机械手机械结构仿生设计方案,根据中国成年人标准人体尺寸GB 10000-88进行参数的确定和相应参数计算,在MATLAB的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中完成运动学仿真模型的创建,并对手指末端运动轨迹进行仿真,之后在CATIA中完成三维模型的创建,并最终完成了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整机仿生设计。为了在物理样机加工之前验证其合理性,在ANSYS Workbench中对整机和关键结构进行了动静态力学仿真分析,并且通过静力学仿真分析的方法探究了按摩头软硬变化对施力效果的影响;在ADAMS中使用STEP函数对整机的运动学进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和分析手指和手掌的末端按摩头的运动轨迹,为整机加工装配提供基础。基于Lab VIEW编程语言为物理样机编写了电机控制程序,使用智能网关USBC9100完成上、下位机的硬件连接,通过CAN与USB之间的转换实现上位机(电脑)和下位机(电机驱动器)之间的通信,根据应用需求编写了四种按摩模式自动切换的电机控制程序代码,并进行了大量的调试和验证,保证在后期试验和应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要求。最后对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进行了性能测试,使用仿人体皮肤硅胶块代替人体进行压力试验,测试压力的传感器选择基于Arduino平台的Flexiforce薄膜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测量,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试验验证按摩机械手输出性能的稳定性。最后对按摩效果进行试验验证,确定按摩部位为斜方肌上束及其上方皮肤区域,并进行多组按摩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受试者斜方肌上束及其上方皮肤区域进行了多组按摩试验,获取了受试者按摩前后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特征,综合评估了按摩机械手的按摩效果。

龙大凡[7](2020)在《按摩椅机芯结构设计及按摩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按摩椅作为一个代替人工按摩的保健器械,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缓解使用者肌肉酸痛的作用。按摩椅的研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上的按摩椅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且按摩程序固化,不能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按摩手法。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按摩椅机芯,可以实现多种按摩手法,并建立了一个按摩椅效果评价的模型,力求为每位用户找到最适合的按摩手法。本文设计的新型机芯主要包括4个子功能机构,分别是行走机构、宽度调节机构、指压机构和锤击机构。通过软件算法协同控制行走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和指压机构,便可在空间上模拟任意的按摩手法。此外,也可通过这3个机构测量按摩椅使用者的体型,灵活调整按摩椅的工作范围。锤击机构单独用来实现锤击按摩手法。为了比较不同按摩手法之间的优劣,本文建立了一个按摩手法效果评价模型。按摩椅一般用于缓解身体疲劳,本文认为评价按摩效果的好坏可以转化评价某种按摩手法缓解疲劳的程度。即通过监测按摩前后肌电信号的变化,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按摩后的肌电信号判断肌肉是否已经由疲劳恢复正常,并以此来比较不同按摩手法效果的好坏。本文根据肌电信号的特点以及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噪声,设计了专用的硬件采集电路。之后又采用小波去噪算法对采集的肌电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并设计了去噪效果实验来得到小波去噪的最优参数。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按摩效果评价模型,提取肌电信号的特征做为模型的输入,选用合适的核函数和惩罚因子,模型可以分析出肌电信号的状态(正常或疲劳),准确率为83.3%。之后提出了应用该模型给按摩效果量化评价、综合打分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数的高低即可比较不同按摩手法效果的优劣。

张炜茹[8](2020)在《针对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辅助型产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兴产业及职位的迅速增多,青年人群长时间久坐不动引发的各种身体疾病中,以颈椎方面的疾病为最广泛的健康问题。目前,在解决颈椎问题上,主要通过自我运动、手法按摩等方法缓解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缓解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样化,青年人群的职业特点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解决当代青年颈椎问题为设计目的,针对用户群体存在的颈椎问题和倾向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融合人体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两个学科领域,寻求有效的颈椎问题缓解方式。主要运用调查问卷法、用户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和文献调研法等方法,对造成青年人群颈椎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对现有的治疗产品和解决途径进行垂直分析。从青年人群倾向的产品入手,主要分析人群在面对颈椎方面的不适时采用的解决方案,从中进行用户人群产品消费和使用心理的观念提取,为解决当代青年颈椎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和内容支撑。本文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年的生活习性、工作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参考市场上现有颈椎类产品的优缺点,深入分析用户群体的需求痛点,对青年人群在使用此类产品时的情景、成果预期、心理活动等进行全方面的探究,研究出针对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新型辅助产品,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概念,满足用户群体多场景适用的产品需求,将这个产品成功融入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中,为颈椎问题设计新的解决方案。

邵玉光[9](2020)在《基于三维头型及穴位分布的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头戴产品的舒适性更加关注,如帽子、眼镜、头盔等,都对舒适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头戴产品与头部直接接触,与头型的适配十分重要,影响佩戴的舒适性。设计头戴产品时仅参考相关标准的二维尺寸或是少量样本头型,或是参考欧美的产品尺寸进行修改,会导致头戴产品的适配性差,佩戴不舒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辅助头戴产品设计的图形化系统的研究,从设计前期如何让设计师更加直观的获取标准头部数据,以及头戴产品与头部特征点和特征尺寸的对应关系,设计后期如何进行适配性检测用于设计修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加适合中国人头型的头戴产品,提高产品的适配性和舒适性。首先基于国家标准重构了5种标准头型的三维头部数字化模型和颅骨模型,并根据不同头型的第5、50和95百分位的头型缩放因子,构造了共15个三维数字化头型;之后根据中医理论中的穴位分布及定位方法,在所构造的头型上建立了7条经络和78个穴位的三维分布模型;然后根据头面部尺寸测量学,对帽子、耳机、口罩、眼镜以及头部按摩器五类典型头戴产品的结构与头部尺寸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五类产品的人机尺寸设计规范;最后采用三维网络图形开发包Three.js整合以上内容,开发了一个Web端的可交互的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实现了多百分位头型的连续变形、头部穴位动态定位和显示影响头戴产品结构的头部特征尺寸和特征点,以及基准平面剖切功能,可对头戴产品的穴位点匹配、贴合区域间隙和干涉等进行适配性分析。为了验证辅助设计平台的可行性,以两类现有头戴按摩器和医用护目镜为例开展试戴及适配性分析,可有效发现该产品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基于辅助设计平台的数字化头模及穴位分布特点,设计一款新的头部按摩器,采用该平台的适配性功能分析,可以发现该按摩器内部曲面与头部能更好地贴合。该研究可为相关头戴产品的设计和适配性分析提供参考。

仇阳辉[10](2020)在《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世界人口结构也随之产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老龄化。而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应对措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维护身心健康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维持,运动健身可以有效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市面上的健身产品鱼龙混杂,室外健身产品设计很多都是以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为标准来设计的,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特征,故而本论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老年人健身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本次论文对老年人健身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数量分析法分别针对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走访,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设计需要考虑的地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老年人人体尺寸的了解,为后续的设计做铺垫,对市面上的现有健身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为后期设计做参考,通过对调研数据以及人机尺寸的分析,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得出相关设计原则,并且对其进行设计实践。本次对老年人健身产品的深入研究与设计实践,得出了:老年人健身产品对于尺寸以及材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安全稳固性以及力量控制方面应更加考究,应在健身产品上增加合适的扶手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在手部可接触到的地方使用橡胶等摩擦力大的材料;老年人健身产品应更多的照顾到老年人的心态,满足老年人愿意与人交流的愿望,同时让老年人不会有异样感,结构简洁的同时达到相应的健身效果;本文提出从老年人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老年人健身产品需达到的功能,从功能引申到老年人行为,在对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后,设计出合理的产品结构;本文把对老年人健身产品的研究付诸实践,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和理论与设计进行融合,对本文所总结的理论及方法的实用性、准确性、科学性进行验证。本次设计研究为老年健身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设计出的健身产品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健身习惯,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更多的益处,并为以后的相关设计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二、如何选用电子按摩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用电子按摩器(论文提纲范文)

(1)人机界面特征对按摩椅腰部揉捏按摩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概述
2按摩试验
    2.1试验准备
        2.1.1试验对象
        2.1.2试验仪器与环境
        2.1.3腰部按摩部位确定
    2.2试验设计
        2.2.1人机界面特征因素设计
        2.2.2正交试验设计
        2.3.3试验过程
3试验结果
    3.1按摩效应的主观评价
    3.2按摩效应的温度试验测试
4研究结论与分析
    4.1研究结论
    4.2分析讨论

(2)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人健身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情感化设计研究现状
        1.2.2 老年人健身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情感化设计理论及老年用户特征研究
    2.1 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
        2.1.1 情感需求的分类
        2.1.2 情感化设计定义
        2.1.3 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
        2.1.4 产品与情感化设计之间的联系
    2.2 老年用户特征分析
        2.2.1 老年用户生理特征分析
        2.2.2 老年用户心理特征分析
    2.3 老年用户健身与情感交流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老年用户调研与相关产品分析
    3.1 老年用户健身调研
        3.1.1 调研内容及结果
        3.1.2 老年用户的生活环境调研与分析
        3.1.3 用户访谈及老年用户行为画像分析
    3.2 现有健身器械的人—人交流分析
    3.3 老年情感需求与互动健身产品设计案例分析
    3.4 老年健身车分类
    3.5 本章小结
4.老年健身车情感需求及功能分析
    4.1 老年健身车情感化设计需求
        4.1.1 老年健身车本能层面
        4.1.2 老年健身车行为层面
        4.1.3 老年健身车反思层面
        4.1.4 情感化设计与老年健身车产品设计案例分析
    4.2 老年健身车功能模型分析
        4.2.1 分析方法
        4.2.2 现有健身车产品模型分析
    4.3 老年互动健身车应具备的功能模块
    4.4 本章小结
5.老年互动健身车的设计实践
    5.1 老年互动健身车设计原则
        5.1.1 安全性原则
        5.1.2 情感互动性原则
        5.1.3 功效性原则
    5.2 老年互动健身车产品结构
    5.3 老年互动健身车设计方案
        5.3.1 老年互动健身车方案一
        5.3.2 老年互动健身车方案二
        5.3.3 界面设计方案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老年人日常锻炼情况和情感需求的调研问卷
附录2 健身器械交互喜好调研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西安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和国家生育政策
        1.1.2 居住小区活动空间现状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居住小区活动空间
        1.2.3 老幼共享
        1.2.4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2 理论阐释与研究综述
    2.1 环境行为学理论
        2.1.1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2.1.2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
    2.2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空间与行为分析
        2.2.1 空间对人的行为影响
        2.2.2 居住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模式
    2.3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
        2.3.1 老幼群体分类
        2.3.2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类型
    2.4 老幼行为心理研究
        2.4.1 老年人生理感知特征
        2.4.2 儿童生理感知特征
        2.4.3 老年人行为心理特征
        2.4.4 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2.4.5 老幼生理、心理、行为异同
    2.5 相关研究综述
        2.5.1 国外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研究综述
        2.5.2 国内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研究综述
        2.5.3 国内外老幼共享活动空间研究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居住小区活动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3.1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3.1.1 调研对象及内容
        3.1.2 调研方法
    3.2 西安市居住小区活动空间景观调研
        3.2.1 恒大御景小区调研
        3.2.2 华远海蓝城小区调研
        3.2.3 浐灞新都汇小区调研
        3.2.4 海璟印象城小区调研
        3.2.5 林邑小区调研
        3.2.6 调研结果总结
    3.3 活动空间问卷调查
        3.3.1 问卷调查内容
        3.3.2 问卷发放情况
        3.3.3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3.4 问卷调查总结
    3.4 活动空间分析总结
        3.4.1 活动空间分析
        3.4.2 有利特征
        3.4.3 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4.1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4.1.1 地形空间要素
        4.1.2 色彩要素
        4.1.3 水景
        4.1.4 植物
        4.1.5 游乐与健身设施
        4.1.6 道路与铺装
        4.1.7 导视系统
    4.2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4.2.1 安全性原则
        4.2.2 公平共享原则
        4.2.3 多功能原则
        4.2.4 趣味性原则
    4.3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4.3.1 人性化设计
        4.3.2 突出使用功能
        4.3.3 提高空间可达性
        4.3.4 增加场所互动
        4.3.5 营造情景氛围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西安市大唐府邸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5.1 研究对象选取
    5.2 西安大唐府邸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5.2.1 场地概况
        5.2.2 活动空间总体布局
        5.2.3 活动空间景观要素
        5.2.4 活动空间使用人群及行为分析
    5.3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应用
        5.3.1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布局改造建议
        5.3.2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趣味性设计改造建议
        5.3.3 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施改造建议
        5.3.4 增加参与型共享活动空间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 图表目录
附录三 居住小区老幼群体户外活动调查问卷
附录四 居住小区老幼群体户外活动访谈记录

(4)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人体健康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人体健康检测数据及分析
    2.1 脉率检测
        2.1.1 脉率
        2.1.2 脉搏信号
        2.1.3 脉搏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肌肉疲劳检测
        2.2.1 肌肉疲劳
        2.2.2 肌电信号
        2.2.3 肌肉疲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3 血压检测
        2.3.1 血压
        2.3.2 血压信号
        2.3.3 血压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4 体温检测
        2.4.1 体温
        2.4.2 体温信号
        2.4.3 体温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3.2 系统硬件设计
        3.2.1 多传感器及其接口
        3.2.2 ESP8266数据采集模块
    3.3 系统软件设计
        3.3.1 系统软件结构
        3.3.2 用户UI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
    4.1 数据融合
        4.1.1 检测级融合
        4.1.2 状态级融合
        4.1.3 属性级融合
    4.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原理
    4.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
    4.4 基于加权平均数据融合算法的人体健康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模糊D-S证据理论的人体健康评价
    5.1 数据智能处理算法
        5.1.1 模糊集
        5.1.2 D-S证据理论
    5.2 模糊集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
    5.3 融合算法在人体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5.4 模糊D-S证据理论算法与加权平均数据融合算法比较
    5.5 一种适用于人体健康恢复的肌肉疲劳检测与缓释系统
        5.5.1 缓解肌肉疲劳的常见方法
        5.5.2 反馈机制对肌肉疲劳的缓释作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总结
    6.2 不足及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研究生期间所获荣誉
    三、研究生期间竞赛获奖
    四、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开放空间研究综述
        1.2.2 社区健身娱乐设施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适老型健身设施产品概述及设计趋势研究
    2.1 社区开放空间老龄人群健身娱乐行为差异化分析
    2.2 基于老龄人群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类别研究
    2.3 适老型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概述
        2.3.1 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定义
        2.3.2 适老型健身娱乐类公共设施规范
    2.4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产品市场数据分析
        2.4.1 社区开放空间健身娱乐设施分类情况
        2.4.2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调研数据分析
        2.4.3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市场业态分析
    2.5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分析
        2.5.1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原则
        2.5.2 适老型健身娱乐设施设计趋势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功能集合构建
    3.1 基于人群需求的康娱一体化设施需求域与功能域映射体系建立
        3.1.1 模块化设计在康娱一体化设施研究中的应用
        3.1.2 老龄人群需求项提取
        3.1.3 老龄人群需求重要度计算
        3.1.4 康娱一体化设施需求与功能映射体系建立
    3.2 康娱一体化设施设计中功能模块划分
        3.2.1 功能模块划分的规则
        3.2.2 功能模块关联度计算
    3.3 面向社区老龄群体康娱一体化设施功能集合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机工程学指导的康娱一体化设施结构模型构建
    4.1 康娱一体化设施功能域与结构域映射体系建立
    4.2 人体工程基础数据研究
        4.2.1 老龄人群人体尺寸测量
        4.2.2 老龄人群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
    4.3 老龄人群人体数据约束下康娱一体设施结构模型构建
        4.3.1 集合云梯与平衡踏板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3.2 固定自行车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3.3 扭腰器功能集合模块下结构模型构建
        4.3.4 坐蹬器与牵引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3.5 仰卧起坐板与腰背伸展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3.6 腰背、压腿按摩器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3.7 棋盘与休闲座椅功能模块集合下结构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社区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方案设计
    5.1 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材质及色彩选择
    5.2 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区域投放条件规划
    5.3 面向社区老龄人群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指导服务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围绕老龄人群展开的健身娱乐设施基础调查问卷
附录2 围绕老龄人群展开的健身娱乐设施深入调查问卷
附录3 综合关联矩阵及模糊聚类算法程序
附录4 结构零部件详细构造
附录5 设计方案效果图展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按摩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国内按摩机器人研究现状
        1.2.3 市场主要的便携式按摩器的调研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仿生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按摩功能需求分析
    2.3 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仿生设计
        2.3.1 机械手设计基本要求
        2.3.2 机械手传动方式的确定
        2.3.3 机械手仿生结构方案的确定
        2.3.4 机械手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2.4 机械手的驱动系统设计
        2.4.1 机械手驱动方式选择
        2.4.2 驱动电机的选型
    2.5 机械手的正向运动学分析
        2.5.1 正向运动学分析的意义
        2.5.2 机械手空间参考坐标系的建立
        2.5.3 机械手正向运动学方程建立
        2.5.4 基于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的模型校验
        2.5.5 对象模型创建
        2.5.6 运动模型验证
        2.5.7 运动轨迹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颈肩康复机械手的结构力学与运动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三维建模
        3.2.1 CATIA建模工具简介
        3.2.2 机械手整体模型介绍
        3.2.3 机械手指捏功能运动组件
        3.2.4 机械手掌摩功能运动组件
        3.2.5 机械手按、敲功能传动组件
        3.2.6 机械手装夹功能组件
        3.2.7 机械手三维模型的装配
    3.3 基于ANSYS的机械手结构力学有限元仿真
        3.3.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
        3.3.2 机械手关节轴及其基座的静力学分析
        3.3.3 机械手手指部件的静力学仿真
        3.3.4 机械手手掌按摩头的静力学仿真及模态分析
        3.3.5 材料刚度对接触效果的仿真分析
    3.4 基于ADAMS的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运动仿真分析
        3.4.1 ADAMS软件介绍
        3.4.2 仿真模型导入
        3.4.3 构件材料特性定义
        3.4.4 约束和驱动施加
        3.4.5 运动轨迹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物理样机制造与性能测试
    4.1 引言
    4.2 3D打印机性能参数简介
    4.3 机械手物理样机机械本体的制造
    4.4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4.1 控制系统基本设计要求
        4.4.2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方案确定
        4.4.3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硬件设计
        4.4.4 系统硬件介绍
        4.4.5 上位机控制方案设计
        4.4.6 LabVIEW软件介绍
        4.4.7 控制软件整体设计
        4.4.8 单个电机控制软件设计
        4.4.9 三个电机运动控制软件的设计
    4.5 机械手的按摩性能评估
        4.5.1 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
        4.5.2 压力传感器的介绍
        4.5.3 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和标定
        4.5.4 按压法输出压力曲线
    4.6 按摩效果试验测试与分析
        4.6.1 按摩部位确定
        4.6.2 基于红外仪的皮肤表面温度测试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按摩椅机芯结构设计及按摩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按摩椅机芯结构设计
    2.1 机芯设计要求
        2.1.1 机芯尺寸要求
        2.1.2 按摩手法需求分析
        2.1.3 按摩椅的智能化需求
        2.1.4 机芯参数要求汇总
    2.2 机芯结构设计
        2.2.1 行走机构设计
        2.2.2 宽度调节机构设计
        2.2.3 指压机构设计
        2.2.4 锤击机构设计
    2.3 电机选型与强度校核
        2.3.1 电机选型
        2.3.2 伸出轴校核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按摩效果评价总体方案设计
    3.1 常用按摩评价方法
    3.2 按摩评价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
    4.1 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4.1.1 神经系统中运动系统的构成
        4.1.2 电信号的传递过程
        4.1.3 肌电信号的形成
    4.2 肌电信号的特点与噪声来源
        4.2.1 肌电信号特点
        4.2.2 噪声来源
    4.3 硬件电路设计
        4.3.1 前置放大电路
        4.3.2 右腿驱动电路
        4.3.3 带通滤波电路
        4.3.4 50Hz陷波电路
        4.3.5 调理电路总体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去噪处理
    5.1 小波变换理论基础
        5.1.1 小波变换的优势
        5.1.2 小波变换过程
    5.2 小波阈值去噪
        5.2.1 小波基函数的选取
        5.2.2 阈值的选取
        5.2.3 阈值函数的选取
    5.3 去噪实验与分析
        5.3.1 实验设计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按摩效果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
    6.1 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6.1.1 时域分析
        6.1.2 频域分析
        6.1.3 时频域分析
    6.2 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
        6.2.1 SVM算法的二分类原理
        6.2.2 SVM算法的多分类推广
    6.3 实验设计
        6.3.1 实验对象及仪器
        6.3.2 实验方案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4 效果评价模型建立与参数调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针对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辅助型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青年的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1.1.2 当代青年群体中的颈椎问题最为普遍
    1.2 研究现状
        1.2.1 颈椎问题的现状研究
        1.2.2 现有缓解颈椎问题的产品与方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难点
        1.4.1 正确把握青年人群的心理需求
        1.4.2 准确发掘现有产品的设计缺口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模块化设计
        1.5.2 多场景适用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主要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结构
2 当代青年的颈椎问题现状及成因
    2.1 当代青年人群的特点
        2.1.1 当代青年人群的界定范围
        2.1.2 当代青年人群的特点分析
    2.2 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现状
        2.2.1 颈椎问题的具体成因
        2.2.2 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临床表现
        2.2.3 颈椎问题的治疗方法与设备
3 当代青年人群对颈椎类产品态度数据分析
    3.1 人群定量研究
        3.1.1 设计调查问卷
        3.1.2 问卷数据分析
    3.2 用户定性研究
        3.2.1 用户深度访谈
        3.2.2 访谈结果分析
    3.3 用户痛点分析
        3.3.1 基本(必备)型需求
        3.3.2 期望(意愿)型需求
        3.3.3 兴奋(魅力)型需求
        3.3.4 无差异型需求
4 产品市场研究
    4.1 现有颈椎类产品研究
        4.1.1 现有颈椎类产品现状
        4.1.2 现有颈椎类产品分析
        4.1.3 现有颈椎类产品设计缺口
    4.2 当代青年人群的产品使用研究
        4.2.1 当代青年的产品使用倾向
        4.2.2 当代青年的心理需求
5 颈椎类辅助产品的设计研究
    5.1 颈椎类辅助产品的设计原则
        5.1.1 人机工程学原则
        5.1.2 功能性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材料与产品相适应原则
        5.1.5 绿色设计原则
        5.1.6 审美原则
    5.2 颈椎类辅助产品的设计特点
        5.2.1 便携性
        5.2.2 多场景适用
        5.2.3 模块化
    5.3 颈椎类辅助产品的功能设定
        5.3.1 工作状态下的情景
        5.3.2 工作间隙状态下的情景
        5.3.3 移动状态下的情景
    5.4 颈椎类辅助产品的设计实践
        5.4.1 产品的设计构思
        5.4.2 可扩展的产品内容
        5.4.3 产品的造型与尺寸
        5.4.4 理想化的治疗效果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三维头型及穴位分布的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小结
第二章 构建中国人标准三维头部和穴位经络模型
    2.1 构建中国人标准三维头部模型
        2.1.1 三维头部建模方法
        2.1.2 标准三维头部模型的构建方法
        2.1.3 中国人头部三维数据库
        2.1.4 构建中国人标准三维头部模型
    2.2 基于标准头部模型构建穴位经络模型
        2.2.1 穴位和经络的定义
        2.2.2 中医理论的穴位定位方法
        2.2.3 构建标准头部模型的穴位经络模型
    2.3 小结
第三章 头戴产品的人机尺寸规范
    3.1 人体头部特征点和特征尺寸
    3.2 头戴产品的参数结构分析
    3.3 与头戴产品相关的头部特征点和特征尺寸
    3.4 头戴产品的人机尺寸规范
    3.5 头部按摩器的穴位设计规范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GL的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开发
    4.1 基于WebGL的辅助设计平台相关技术
    4.2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的交互框架设计
        4.2.1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竞品分析
        4.2.2 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
        4.2.3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交互框架设计
    4.3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的功能和实现
        4.3.1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功能
        4.3.2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功能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的实用性验证
    5.1 基于辅助设计平台的现有头戴产品适配性分析
        5.1.1 现有头部按摩器适配性分析
        5.1.2 现有医用护目镜适配性分析
    5.2 基于辅助设计平台的头部按摩器结构优化设计
        5.2.1 头部按摩和头部按摩器分析
        5.2.2 头部按摩器结构优化设计方向
        5.2.3 头部按摩器结构优化设计
    5.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用户访谈记录案例分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1.1.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3 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
        1.1.4 我国老年人的“治未病”健康观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我国老年人的基本特征研究
    2.1 老年人定义
    2.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2.2.1 体表外貌发生改变
        2.2.2 感知能力下降
        2.2.3 自理能力下降
    2.3 老年人心理特征
        2.3.1 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老年人的心理愿景
    2.4 本章小结
3 老年人健身产品对比分析及使用情况调研分析
    3.1 老年人健身产品对比分析
        3.1.1 有氧型健身产品
        3.1.2 平衡型健身产品
        3.1.3 柔韧型健身产品
        3.1.4 康复休闲型健身产品
        3.1.5 力量型健身产品
        3.1.6 休闲型健身产品
    3.2 问卷调研
    3.3 实地调研
    3.4 老年人健身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原则及人机尺寸
    4.1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健身产品设计原则
        4.1.1 安全舒适性原则
        4.1.2 易用性原则
        4.1.3 美观性原则
        4.1.4 趣味性原则
    4.2 老年人健身产品人机尺寸设计分析
        4.2.1 老年人人机尺寸分析
        4.2.2 老年人体力参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实践
    5.1 目标人群定位
    5.2 设计实践一
        5.2.1 转环设计概念来源
        5.2.2 基本结构
        5.2.3 材料及标准件选择
        5.2.4 尺寸说明
        5.2.5 模型绘制及配色设计渲染图
        5.2.6 运行方式及运动部位
    5.3 设计实践二
        5.3.1 可调节配重举重器设计概念来源
        5.3.2 基本结构
        5.3.3 材料及标准件选择
        5.3.4 尺寸说明
        5.3.5 模型绘制及配色设计渲染图
        5.3.6 运行方式及运动部位
    5.4 设计实践三
        5.4.1 双人脚蹬器设计概念来源
        5.4.2 基本结构
        5.4.3 材料及标准件选择
        5.4.4 尺寸说明
        5.4.5 模型绘制及配色设计渲染图
        5.4.6 运行方式及运动部位
    5.5 器材表面处理及地面安装要求
        5.5.1 表面处理
        5.5.2 地面安装要求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老年人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附录B 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调查
附录C 产品图纸展示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如何选用电子按摩器(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机界面特征对按摩椅腰部揉捏按摩效应的影响研究[J]. 金海明,申玮,申黎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07)
  • [2]基于情感需求的老年人健身车设计研究[D]. 张雅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西安居住小区老幼共享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 姚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人体健康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D]. 李春晓.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5]面向社区老龄人群的康娱一体化健身设施设计[D]. 刘子路. 燕山大学, 2020(01)
  • [6]颈肩康复按摩机械手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郑小石. 吉林大学, 2020(08)
  • [7]按摩椅机芯结构设计及按摩效果评价研究[D]. 龙大凡. 东南大学, 2020(01)
  • [8]针对当代青年颈椎问题的辅助型产品研究[D]. 张炜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三维头型及穴位分布的头戴产品辅助设计平台研究[D]. 邵玉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老年人健身产品设计研究[D]. 仇阳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标签:;  ;  ;  ;  

如何选择电子按摩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