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血电阻率的实验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血电阻率的实验研究

一、脑血管病人血液电阻率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双琳[1](2021)在《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的脑水肿定量检测及其类型鉴别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脑水肿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和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后继发的致命病理状态。脑水肿发生后,由于细胞外液的过多集聚会引起颅内压的升高,从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脑水肿的实时监测对于TBI和CS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作用。影像学方法和有创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脑水肿监测手段,影像学设备可以无创获取患者脑部清晰的病变图像,但设备价格高昂,占地面积大,不能实现床旁实时监护,有延误诊断风险。有创ICP监测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主要的监测手段之一,但是该方法容易引起患者感染、出血等二次创伤。磁感应相移(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MIPS)技术基于生物组织电特性和电磁感应理论,具有无创、非接触、实时连续监测的优点。通过施加一定频率的激励信号,产生的主磁场作用于大脑诱导感应磁场,感应磁场的大小与大脑的电导率有关,进而可以反映生物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TBI和CS后继发的脑水肿,建立相应的脑水肿动物模型,并搭建基于MIPS技术的脑水肿检测系统,进行24小时实时连续监测,探讨该技术用于脑水肿定量检测以及类型鉴别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MIPS与脑水肿病理学指标ICP、脑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的关系研究。为深入研究MIPS与脑水肿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该技术用于脑水肿的定量检测,课题组前期基于该方法自主搭建了一套无创、非接触、实时连续的单通道监测系统实验平台,以硬脑膜外冷冻诱发家兔全脑水肿为研究对象,开展24小时MIPS同步ICP监测实验,平行实验利用干湿重测量法测量BWC。本研究内容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数据分析,建立MIPS与脑水肿常用病理学指标BWC、ICP的关系模型。根据实验结果,结合脑水肿发生后代偿机制,将整个24小时实验过程划分为:代偿期(0-6h)、失代偿期(6-18h)、末期(18-24h)。结合理论关系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拟合方法,研究MIPS分别与BWC和各阶段ICP之间的关系。(2)磁感应相移双通道同步检测系统搭建。本研究针对缺血诱导家兔局灶性脑水肿实验,自主搭建了一套双通道MIPS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激励端口和两个检测端口组成。由于局灶性水肿病变面积小,由此引起的感应磁场、相位偏移小,因此需要提高监测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开展双通道同步检测家兔左右脑半球,以正常脑半球相位偏移作为参考,对比缺血脑半球相位偏移,排除了大部分正常组织感应磁场干扰,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3)缺血诱导家兔局灶性脑水肿MIPS连续监测实验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的脑水肿前期以细胞毒性水肿为主,后期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该模型适合用于研究MIPS鉴别诊断脑水肿类型的可行性,指导临床医生针对不同类型脑水肿开展对症治疗。为了研究MIPS技术用于脑水肿类型鉴别的可行性,基于该方法自主搭建了一套无创、非接触、实时连续双通道同步监测系统实验平台,以缺血诱导家兔局灶性脑水肿为研究对象,对15只家兔(实验组10只,对照组5只)进行24小时MIPS检测。采用凝血酶诱导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来诱导家兔局灶性脑水肿,该模型更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病理发展过程,另取7只家兔脑组织,进行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进行动物模型验证;采用了对称抵消磁感应传感器,以提高相位检测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组与对照组MIPS值进行非参数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家兔MIPS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缺血性脑卒中后诱导脑水肿的不同病理发展过程。脑组织TTC染色结果表明,局灶性脑梗死面积随时间的发展而增加。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MIPS分别与BWC和ICP关系的研究,实现了无创、非接触、实时定量检测脑水肿的目标,为下一步开展临床实验奠定了基础。2、本文基于MIPS技术自主搭建的脑水肿双通道同步监测实验平台能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进行24小时实时连续监测,其数据采集、存储速度以及相位精度满足实验所需要求。3、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MIPS技术应用于缺血诱导的局灶性脑水肿的实时监测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区分由脑缺血引起的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的潜力。

颜莹莹[2](2020)在《颅脑阻抗信号检测与脑血流参数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卒中是指颅内血管破损出血或血管内有血块,造成的以颅内出血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多数临床现象的病症。从病理机制及生理结构两方面来看,脑血流的参数发生异常以及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出现阻碍都是导致脑部病变的原因,从而引发脑血管病。当脑血流发生变化时,颅脑阻抗将随之改变。因此脑阻抗可用于脑卒中等脑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脑血流阻抗检测及脑血流参数的分析,对脑血管疾病的预测、病情的发展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生物阻抗检测具有无创伤、安全、方便操作等优点,适合颅脑信号检测,因此本文采用四电极法测量颅脑阻抗。在进行人体实验前,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颅脑建模与仿真,结合实验,获得颅脑阻抗的变化及脑血流参数。首先,研究颅脑解剖结构及建模方法,以颅内上矢状窦静脉、乙状窦、岩上窦、横窦、Wills环血管为主,颅骨作为大脑的主体轮廓,内含脑实质,外附头皮层的三维四层颅脑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根据真实颅脑的结构和尺寸,通过多个规则的几何图形构建包含颅内血管结构的颅脑仿真模型。其次,构建脑血流动态仿真模型。通过颅内血管的膨胀和收缩模拟脑血流的自身调节,分析脑血流阻抗变化趋势和规律。当血流量发生改变的时候,计算颅脑阻抗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心率、快速射血时间,收缩波高度等脑血流相关参数。再次,设计人体无创脑血流阻抗测量实验,进行颅脑阻抗测量,获得脑血流变化数据。最后,研究脑阻抗处理方法,以及脑血流参数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去噪、平滑等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脑血流参数分析,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获得脑血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颅脑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脑血流自主调节变化,计算得出的阻抗变化曲线及变化量与实测阻抗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实测阻抗得出的脑血流参数与理论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本文的颅脑建模方法精细有效,阻抗检测方法可以反映脑血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脑血流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唐跃[3](2020)在《激光散斑技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格列本脲治疗对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感觉血流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可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获得治愈,但SAH伴发的脑损伤却可以使17%49%的患者致死或致残,是目前制约破裂动脉瘤治疗疗效的关键环节及研究热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脑血流量下降、脑缺血、氧利用下降甚至局部脑梗死的表现,颅内血管痉挛曾被认为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提示改善血管痉挛并不能显着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这提示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血管床可能不是大血管而有可能是微循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磺酰脲受体1(Sulfonylurea receptor l,Surl)相关的瞬态受体电位的褪黑素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4,Trpm4)通道表达大量增加,它通过增强兴奋性毒性、内皮细胞坏死和血栓炎症等多种途径加重微血管痉挛,引起微循环障碍。磺酰脲类药物格列本脲它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中的KATP相关的Surl-Kir6.2通道发挥降糖作用已有40余年历史。过去的5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动物病理研究和临床实验都已证实格列本脲可以抑制Surl-Trpm4通道的表达从而减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元凋亡和出血转化而发挥多效保护作用。本研究借助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对格列本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血流响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本课题实验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血流响应改变的研究目的:借助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缺血性脑损伤与脑微循环的关联进行初步认证,为评估格列本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疗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组,SAH组,将小鼠右侧感觉皮层区域的颅骨小心打磨至半透明,形成透光性的大小约2X2平方毫米颅骨观察窗。视交叉前池注血法构建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模后12h,加西亚量表完成对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完成感觉皮层静息血流数据和前爪电刺激下血流响应数据采集。将得出的感觉皮层血流速度和响应曲线下面积与神经功能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H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SAH组感觉皮层血流速度下降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小鼠前爪电刺激后随时间出现观察体感功能区域的局限性血流增加改变。SAH组血流响应变化幅度更小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SAH血流响应达峰时间延迟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SAH血流响应曲线下面积更小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感觉皮层血流速度的大小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9173,p<0.0001)。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体感刺激下感觉皮层血流面积的大小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951,p<0.05)。结论: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感觉皮层微循环和体感刺激下血流响应障碍密切相关。第二部分:格列本脲治疗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和功能激活下血流响应的研究实验研究1格列本脲疗效评估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格列本脲是否具有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感觉皮层微循环和功能激活下血流响应的疗效。方法:实验分为媒介组和格列本脲组,SAH模型诱导后5分钟内,以25ug/kg的剂量腹腔注射治疗。模后12h分别行小鼠神经功能和感觉皮层血流速度和体感刺激下感觉皮层血流响应数据的采集。结果:格列本脲组神经功能评分更高较媒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格列本脲组的感觉皮层血流速度更快较媒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格列本脲组的感觉皮层血流响应幅度更大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响应达峰时间缩短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响应曲线下面积更大较盐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格列本脲可以通过改善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感觉皮层微循环和体感刺激下血流响应进而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研究2格列本脲给药剂量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格列本脲改善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皮层微循环的疗效是否与剂量相关。方法:实验分为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在SAH模型诱导后5分钟内以25ug/kg的剂量腹腔给药,多次给药组在SAH模型诱导后5分钟,12h,24h分别以25ug/kg的剂量腹腔给药,两组分别在建模后48h行神经功能和感觉皮层微循环数据的采集。结果:多次给药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单次给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次给药组感觉皮层血流速度与单次给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次给药组感觉皮层血流响应幅度与单次给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次给药组感觉皮层血流响应达峰时间与单次给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次给药组感觉皮层血流响应曲线下面积与单次给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格列本脲的疗效与剂量无显着相关。

杨骏[4](2018)在《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冲击伤早期脑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模式跟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战机轰炸与中远程制导武器精确毁伤结合的空天地立体打击,力求使用高尖端爆炸武器远距离摧毁敌方的指挥系统和电力系统。由于高能爆炸武器的应用贯穿战争全过程,使得伤员的伤情从传统的枪弹伤、破片伤居多变为冲击伤、爆炸伤居多。经统计表明,战场上颅脑战创伤的比例越来越高,而闭合性颅脑出血(Closed Cerebral Hemorrhage,CCH)是颅脑战创伤中极为常见的伤情。CCH是由冲击波或钝器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部或因冲击波及其他外力使头部发生移动所导致。其原发性损伤包括颅骨骨折、组织变形、血管撕裂、细胞损伤等,因原发性损伤可引发进一步脑病理性、功能性恶化。如果CCH伤员在早期没有被检测出来,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多引起瘫痪甚至死亡。目前我军对于CCH因战场条件与伤员情况的限制无法通过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方法来诊断判别,而是使用格拉斯哥评分法(Glasgow Coma Score,GCS)结合体征指标测量及以往诊断经验来判断CCH。鉴于以上检测方法的不客观性,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磁感应相位移(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MIPS),它具有无创、非接触、便携和低成本的特点,能够在颅脑战创伤后立即开展早期检测和后送途中对伤员颅内病理活动实施连续监测。本研究基于MIPS基本理论和生物组织电导率频谱特性开展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早期磁感应检测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MIPS基本理论及检测CCH的理论研究。由MIPS基本理论可知,相位移变化与激励信号频率、被测目标电导率和系统几何尺寸有关。在激励信号频率和系统几何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检测颅内电导率来反映脑组织病、生理改变。文中根据颅内组织电导率分布规律建立了同轴单激励-单检测线圈和简单的电导率四层球脑模型。另外,并根据CCH的主要病理过程,分析出颅内整体平均电导率与MIPS成正比的理论关系。通过对生物组织电导率频谱特性的分析,发现生物组织在β色散域(0.1MHz100MHz)能反映不同介电特性脑组织间的界面驰豫,即在该频段进行磁感应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CCH的病理变化信息。(2)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是一种小型且便于卫生员使用的颅脑战创伤检测仪器。它是由激励信号源、信号分离模块、幅相接收机、信号处理与显示模块、磁感应检测传感器和高频同轴传输线六部分组成。该仪器最大扫频范围为300kHz3GHz,最大扫描点数为1601,最大频率分辨率为1Hz,最大输出功率为10dBm。实验测量时,通道设置为反射参数和传输参数,数据格式确定为幅度和相位。磁感应检测传感器是用铜线缠绕有机玻璃管而成,通过在频率范围为300kHz300MHz仿真,结果发现在磁感应检测传感器空载时阻抗匹配频率点为67.14MHz,此频率下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灵敏度最高。另外,通过磁场空间分布确定了在线圈中符合实验约束条件的最佳检测位置。(3)对液体冲击损伤模型、控制皮质撞击损伤模型、坠落损伤模型和爆炸损伤模型4种CCH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最终采用了基于卧式生物撞击机BIM-Ⅱ的皮质撞击动物模型,该撞击机所产生的颅脑伤情更接近由战场钝器打击和爆炸冲击形成的伤情。它具备伤情再现性好、可重复性高、实验操作简单、动物死亡率低、固定损伤区域等优点。其中,卧式生物撞击机BIM-Ⅱ由高速气炮装置、高压气源、二次锤、限位架、基座、万向动物板台及控制台组成,可通过设置不同气压值来调整撞击力度。实验中,将22只家兔分为3组,损伤1组和损伤2组各10只,CT对照组2只。损伤1组和损伤2组分别以600kPa和650kPa的气压值撞击家兔头颅顶部规定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2种CCH伤情。随后对家兔CCH动物模型进行了CT和病理实验,从而证明了本实验所用的动物模型不仅可以在规定损伤区域造成CCH,还能通过设置气压大小造成不同严重程度的CCH。(4)开展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家兔CCH的实验研究。两个致伤组家兔均在300kHz300MHz频段内进行MIPS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家兔致伤前MIPS均小于0.8°。致伤后0min,损伤1组10只家兔的反射参数、传输参数平均相位移分别为6.24±1.93°、-3.77±1.64°,损伤2组10只家兔的反射参数、传输参数平均相位移分别为8.43±1.39°、-9.27±2.34°;致伤后30min,损伤1组10只家兔的反射参数、传输参数平均相位移分别为10.99±2.86°、-11.17±2.91°,损伤2组10只家兔的反射参数、传输参数平均相位移分别为14.01±2.46°、-16.18±2.22°。将损伤1组伤前伤后30min内MIPS数据、损伤2组伤前伤后30min内MIPS数据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在对应的时间,损伤1组伤前伤后、损伤2组伤前伤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α=0.05)),并且致伤后30min的连续MIPS数据可以反映颅内组织变化情况,即CCH的变化情况。将损伤1组与损伤2组的MIPS进行配对样本Wi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两个致伤组之间的MIPS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α=0.05)),说明可以用MIPS来区分CCH的严重程度。随后对两个致伤组别反射参数的平均相位移之差的绝对值与其标准差的和进行比较,两个致伤组传输参数进行同上分析,结果发现传输参数对于CCH严重程度的区分度高于反射参数,更能适用于检测。结论: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可以早期检测家兔是否存在CCH及其变化情况,并且与反射参数相比下,传输参数对家兔CCH严重程度区分度更好。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对家兔CCH检测的实验研究,验证了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将来发展成为一线战场急救检测CCH仪器,该仪器具备的早期敏感性、非接触性使营连一级卫生员能快速、简便地检测判别出CCH伤员及其严重程度,从而达到对伤员进行早期鉴定分类,更合理地分配战场后送及医疗资源,有利于保持和恢复部队战斗力。

陈超爽[5](2012)在《采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损伤动物模型监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脑损伤(Brain Injury, BI)具有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是急性脑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预后较差,是人类致死性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尚无法实现脑损伤的早期检测与实时监测,脑损伤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是导致预后差的主要原因[2]。脑损伤主要的辅助诊断技术包括X射线、CT、MRI、超声波检查、脑血管造影、颅内压监测(ICP)、脊髓穿刺等,这些方法虽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都无法进行脑损伤的实时动态监测并在第一时间预警,致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窗,临床中因脑损伤引起的致死、致残时有发生,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有效方法实现对脑损伤的实时动态监测。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是一种以人体内部电阻(电导)率的分布为成像目标的医学成像技术[3]。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对测量目标外加驱动信号(驱动电压或电流)并测量其边界电压或电流分布,通过对偏微分方程的逆问题进行求解,近似计算出目标区域内的电导率分布。这一新技术具有无创伤、功能成像、成本低廉、体积小、操作简单、动态实时监护等优点,在脑损伤的床旁动态图像监测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我们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在电阻抗成像的硬件采集系统和成像算法以及动物、临床实验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颅脑动态图像监护领域更是达到国际水平。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EIT的临床应用,针对脑损伤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护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研究:(1)脑水肿动物模型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护的实验研究为使研究更贴近于临床,改进了实验电极。前期的动物实验将实验电极嵌入颅骨内,此种方法虽然有效地降低了电极系统的接触阻抗,但是容易引起出血并且破坏颅内压环境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为使电极系统满足实验要求,在前期实验电极的基础上改进了电极系统,其构成包括绝缘板、外部牵引系统和设置在绝缘板上的电极探头。该电极探头可自由调节长度,并通过下拉部件使其方便且严密的接触于实验动物颅骨顶部。利用两电极法对改进后的实验电极与EIT临床实验中Ag/AgCl电极的性能进行对比。放射脑水肿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单次大剂量Dt30Gy,剂量率300cGy/min,利用CADPLAN/HELIO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设计放疗计划。并利用电阻抗成像系统对动物模型进行监测,观察和分析随着时间的改变放射损伤性脑水肿在EIT图像中的变化。之后再利用解剖学方法、影像学方法、病理学方法等对模型和结果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高能X线,构造了三维准确定位的放射损伤脑水肿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准确定位;闭合性;水肿范围可控;更好的模拟临床。因此我们提出利用放射损伤的方法制造脑水肿动物模型,并首次开展了采用EIT技术对此种脑水肿动物模型进行检测的实验研究。(2)内源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护的实验研究利用胶原蛋白酶诱导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选择纹状体部位注射胶原蛋白酶制造脑实质出血模型,简要实验过程包括,麻醉、脱毛、钻孔、注射胶原酶和模型验证等。其优势在于此种模型可以根据胶原蛋白酶浓度和量的调节控制出血量和范围,出血具有延迟性,可以用EIT方法监测整个出血过程,并且注射微量胶原蛋白酶,不形成自身药物在颅内的占位效应,更接近于实际脑出血,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此模型可以封闭注射孔,保证脑出血过程中颅内压的存在,更好的模拟临床中脑出血的情况,利用电阻抗成像系统对动物模型进行监测,观察和分析随着时间的改变放射损伤性脑水肿在EIT图像中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监测放射损伤性脑水肿早期的电阻抗改变,发现EIT局部重构均值和动态图像时间序列发生明显改变,实验组MLRV每小时变化量为(0.003529±0.00089),与对照组(3.1±1.2)E-5有显着性差异(P<0.05),阻抗明显升高,位置和造模的位置基本吻合。通过影像学、病理学和解剖学检测,我们发现,组织切片在照射12小时后不能从解剖学上发现放射性脑水肿,利用CT在脑组织照射三天很难发现放射损伤性脑水肿,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照射后24小时细胞发生水肿和损伤,电镜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10小时能够检测放射损伤性脑水肿。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电阻抗方法可检测到处于急性期内的脑放射损伤即放射性脑水肿,证明了EIT在检测脑水肿的敏感性和可行性。(2)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监测动物脑出血早期电阻抗改变,通过EIT一维信息重构幅值最大值和二维动态图像时间序列的变化,AM每分钟变化量为0.012±0.0075,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解剖学切片、病理学、影像学、及阻抗分析仪检测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血肿的加剧和范围的扩大,其脑部阻抗值升高。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区域的电阻抗变化是由脑出血引起,EIT可监测到这种变化;结合CT扫描结果,说明脑出血早期组织的阻抗改变可能早于密度变化,EIT有可能成为比影像学更敏感的检测手段。本研究旨在为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实时、动态、无创的监测方法,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EIT成像技术对脑损伤监测的可行性和敏感性,证明了EIT具备脑损伤早期检测的应用前景,对EIT的临床应用具有深远影响。

吴剑威,张鲁闽,史学涛,董秀珍[6](2011)在《兔脑急性出血对脑阻抗影响初步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家兔脑急性出血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及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系统,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兔脑实质出血模型后对7只家兔进行脑阻抗监测。结果:出血初期,阻抗实部明显下降,虚部变化不明显,但随时间推移,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150s时阻抗实部、虚部、模变化率绝对值随频率升高而升高;900s时,在20kHz频率点,阻抗模变化率绝对值最大(|-3.12%|)。结论:采用电阻抗技术对脑急性出血进行监测是可行的,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推移向低频转移。随着时间推移,脑急性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的频谱特性在变化中,这意味着以往单一频率的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脑急性出血后的阻抗变化信息。

吴剑威[7](2010)在《电阻抗测量技术对兔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监测初步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急性脑缺氧、缺血和出血,在世界上是继癌症和心脏病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而在我国是继癌症后的第二大致死疾病,每年发病率超过200万例,致残率高达75%,能否及时发现、诊断并针对治疗是其预后的关键。大脑活动所必须的氧气和养分是由血液供应的,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当急性缺血缺氧10min后即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元坏死,因此,如果能在大脑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时即能做出诊断,并且立刻进行针对治疗,将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但对于脑急性缺血缺氧有效的CT诊断,只能在发病6h左右才能诊断。脑出血形成血肿后CT等检查即可诊断,但仍存在时间差,对预后不利。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因具有无损伤和功能性检测优势,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用于脑血管疾病检测的研究是这一技术重要的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这些研究都是基于某一固定频率进行,而大脑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其具有不同的电阻抗频率特性,因此,本课题将阻抗频率拓宽,在100Hz-180kHz间进行监测,同时分析监测结果,研究其阻抗实部、虚部、模及其变化率的频率特性,以期找到最适合应用于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电阻抗监测频率范围,同时可对脑缺氧、缺血、出血的阻抗变化频率特性进行相关研究,寻找电阻抗技术诊断和鉴别脑缺氧、缺血、出血的方法。由于在临床中进行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发病期脑阻抗的监测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本研究以兔为实验对象,通过建立动物模型的方式,对兔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发病期的阻抗进行监测。实验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系统,在100Hz、200Hz、400Hz、600Hz、800Hz、1kHz、2kHz、4kHz、6kHz、8kHz、10kHz、20kHz、40kHz、60kHz、80kHz、100kHz、180kHz频率点,应用四电极法,对家兔急性脑缺氧、缺血及出血后的脑一维阻抗进行监测。1)脑缺氧监测对15只家兔,用窒息法建立兔脑缺氧模型后进行脑阻抗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兔脑短时缺氧(150s)过程中,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恢复供氧后,阻抗恢复初始状态。对兔脑阻抗缺氧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表明:在8kHz频率点,阻抗变化率最大(实部1.92%,模值1.94%)。2)脑缺血监测对9只家兔,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脑缺血模型后进行脑阻抗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兔脑缺血后,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缺血150s时,在8kHz频率点,阻抗变化率最大,实部1.36%,模1.38%; 900s时,在6kHz频率点,阻抗变化率最大,实部15.5%,模15.4%。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从8kHz向6kHz转移。3)脑出血监测对7只家兔,用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脑实质出血模型后进行脑阻抗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出血初期,阻抗实部明显下降,虚部变化不明显,但随时间推移,脑阻抗实部、虚部绝对值均明显升高。对兔脑阻抗出血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在150s时阻抗实部、虚部、模变化率绝对值随频率升高而升高; 900s时,在20kHz频率点,阻抗模变化率绝对值最大(|-3.12%|)。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随时间推移向低频转移。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兔脑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缺氧、缺血、出血)时的脑阻抗变化可以被监测到。对脑阻抗实部、虚部和模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脑阻抗变化趋势、阻抗变化率频谱特性和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中,缺氧、缺血和出血都有其不同的表现。研究表明电阻抗测量技术应用于临床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监测的可行性,同时可根据脑阻抗变化趋势、阻抗变化率频谱特性和阻抗最大变化率频率点对缺氧、缺血和出血进行诊断识别的可行性,从而能够在缺氧、缺血和出血发生时即能发现并诊断,为提高病人的康复几率打下基础。随着时间推移,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的频谱特性也在变化中,这意味着以往单一频率的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后阻抗变化信息,因此,对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后阻抗变化监测应当拓宽频率,以扫频的方式,全面监测分析其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频谱特性;随着时间推移,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后阻抗实部、虚部和模变化率频谱特性也在变化中,这意味着监测其频谱特性可以用于鉴别脑急性缺氧、缺血和出血的程度或鉴别其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景军[8](2008)在《基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脑血管疾病或卒中(中医又称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疾病尚无明确高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许多治疗带有经验性、试验性。研究表明,综合采用内科、外科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中医针灸治疗中风病有几千年历史,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正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研究基于中医针灸理论的物理医疗仪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医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研究基于传统中医针刺手法和艾灸疗法工程复现的中风病物理治疗系统。主要内容有: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基于PC平台,设计以醒脑开窍法和头区刺激治疗理论为医学基础的以电针补泻、光灸补泻为核心技术、带有智能仪器特征和专家知识帮助功能的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仪器系统中电针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对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和补泻实质的研究,对针刺补泻手法进行特征提取,研究基于符号化测量理论思想的针刺手法特征域向工程域映射的仿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的电针补泻针法信号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基于模糊分区和混沌序列调制解决电刺激耐受性问题的方法与实现。仪器系统中光灸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色温原理的间接测量和采用自建系统研究传统中医艾灸热辐射光谱特性和200-15000nm波段热辐射能量分布。研究采用卤钨灯加滤光片实现传统艾灸热辐射光谱工程复现和根据人体动态深层刺激理论的光灸补、泻方法。文中还对本系统采用的贴片电极作用下电刺激皮肤模型的建立与仿真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初步说明贴片电极电针实现动态深层刺激的科学性。最后,通过动物和人体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系统用电针和光灸模拟传统中医针灸补泻效应的可行性,从而为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疗效的保证。

王梁[9](2008)在《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猪脑内血肿模型急性期实时监护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脑血管意外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杀手之一。每年因为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死亡人数在人类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三位,同时它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脑血管意外致死率和致残率最好的办法,随着医学辅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CT和MRI的问世,大大解决了脑血管意外的早期诊断问题,也使得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出血,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过程是单时像过程,很快就会停止,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肿的进行性扩大以及再次出血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临床症状的观察以及反复的辅助检查就成为脑出血患者进展期的唯一手段。但是由于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办法如CT、MRI、TCD等仅仅能显示一个固定的时间点的颅内资料,无法提供一个连续的影像学资料,在两次复查CT之间只能通过医生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来判断病情有无变化,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提供颅内血肿变化的监护系统。生物电阻抗是生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可以提供生物体电阻抗的变化情况。由于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无害、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功能成像等优点,适于进行长时间的图像监护。本实验在猪脑出血模型中应用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实时监护脑出血后猪脑内电阻抗变化状况,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实时观察颅内变化的新的监护系统。材料与方法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一个半球形容器内放置一个用以模拟颅骨的内石膏壳构成。在球壳内注入饱和CaSO4溶液模拟脑组织和头皮。在半球形容器的内侧壁以等间隔的方式安放16个电极,用与血液电阻率一致的琼脂块来模拟血液在石膏壳模拟的颅腔内移动,观察EIT系统对血液信号的敏感性。实验动物采用体重15公斤左右的小猪28只,雌雄不限,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其中打开颅骨状态下注射自体不抗凝动脉血4只,注射生理盐水组8只,注射蒸馏水组8只,保持颅腔完整性注血组8只。采用速眠新和3%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术中给于维持量的戊巴比妥(10mg/kg·h),采用自体血注入的猪额叶脑出血模型。以双眼内龇连线为基准线,层距2mm行CT冠状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选取双眼外眦连线旁正中1cm处为穿刺点并用颅钻钻孔。取股动脉血10ml,沿钻好的穿刺孔穿刺,进针2cm,用微量泵以40ul/s的速度将5ml动脉血(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在3分钟内注入猪脑。1小时后行CT复查,并计算血肿量。EIT测量采用16导联测量法,以猪头最长横径和前后径分别为长短径形成一个圆形的近似颅脑外界,将16个电极等间隔放置。注血前后实时连续监测至少30分钟。手术结束后将动物深度麻醉处死,完整取脑组织行大体观察。手术过程采用无菌术,手术过程用恒温毯保持动物体温在38.5度。结果:1物理模型结果提示模拟血液的琼脂块由“颅腔”内移动过程中,成像结果能相对较好地反映模型中出血区域的大小及位置。2所有动物造模均成功,出血模型血肿位置位于右侧额叶皮质下,大小为4.88±0.12ml。CT检查显示血肿形成,大体标本提示血肿形成,符合脑出血急性期病理改变。注蒸馏水及生理盐水模型大体可见注水针道位于脑额叶白质内。3 EIT结果背景期图像显示脑EIT值均一。去除颅骨注血组注血开始后,在注血区域可见明显的电阻抗值降低区域,注血停止后,电阻抗值缓慢回升。注射生理盐水组注射开始后,可见明显的信号降低区域,随注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随后电阻抗维持一段时间的逐渐回升,注射蒸馏水组注射开始后,可见明显的信号升高区域,随注水量的增加逐渐升高,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回落;闭合式注血组注血开始后,在注血区域可见明显的电阻抗值升高区域,注血停止后,电阻抗缓慢下降;结论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发现EIT成像结果能相对较好地反映模型中出血区域的大小及位置。通过对去除颅骨后猪颅内注入非抗凝血模型的EIT监护研究,发现随着出血量的不断增加,出血灶区域的阻抗断层图像显示阻抗值逐渐降低。通过对猪颅内注入生理盐水、蒸馏水实验说明EIT图像能灵敏地反映猪颅内阻抗降低和升高的变化。通过闭合式猪颅内注入非抗凝血模型的建立及EIT监护实验图像的变化,提示颅内出血与颅内压的变化有显着相关、颅内压的变化及其代偿机制客观存在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研究。

项士海[10](2008)在《基于血管介入技术的肿瘤全身热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恶性肿瘤治疗展开科研公关一直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界的重大课题。此方面,全身热疗是对已扩散至全身的恶性肿瘤实施有效治疗的一种重要途径。但现有方法普遍存在机体升温速度偏慢,对病人创伤大,设备昂贵复杂,手术实施困难等不足,因而尚不能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旨在从新的理论和实验角度对全身热疗方法进行探索,并在下述几方面取得进展: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接近真实边界条件下的4类典型全身热疗措施的升温特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对比分析了不同加热途径的升温效率,剖析了进一步提升全身加热效率的技术途径。针对当前全身热疗方法存在的技术瓶颈及理论评估结果,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血管介入加热式全身热疗方法,旨在通过对大血管内血流直接加热并借助其内血液的输运实现高效的全身加热。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模拟血管内加热的全身热疗试验台,系统评估了该方法的加热能力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情况,并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新方法的可行性。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方法实施过程中,加热探针表面及其周围血流的温度的监测是十分重要而又相对困难的问题。为此,论文建立了一种通过监测镍探针的阻抗,进而预测探针本体及血流温度的方法。标定了探针的电阻-温度特性,测定了探针在模拟血流中加热功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探针的温度场分布特点。探针电阻-温度标定物理模拟实验中得到的测量结果和理论分析,可进一步评估探针周围血流的温度变化。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全身热疗方法的生物热学响应规律,本文建立了完整的人体全身房室传热模型,将循环血流作为重要的载热媒介,对四类典型全身热疗方法的加热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估。定量分析了全身热疗过程中人体的温度响应规律及体表加热方式难以迅速提升体温的原因,并明确给出了全身热疗输入体内能量的范围。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出集平板电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功率模块、温度测量/监控模块与加热探针等硬件于一体的第一代血管介入加热式全身热疗设备。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血管介入式热疗机可高效提高患者体核温度。为深入认识新技术的实际工作规律,本文首次进行了血管介入式全身加热方法的动物试验研究,成功将加热探针介入到实验动物的大血管,得到了该方法的第一手动物实验数据,考察了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方法对实验动物的呼吸、血压、心率的影响,证实了新方法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血管内空间加热方法,建立了血管内激光空间加热方法的数学模型。从数值模拟的角度预测出血管内空间温度场的分布。最后,针对全身热疗中脑保护问题,尝试采用房室模型评估了血管内降温方法的降温规律,并与体表降温方法的降温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血管内降温方法具备更快降温速率的原因。

二、脑血管病人血液电阻率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病人血液电阻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的脑水肿定量检测及其类型鉴别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脑水肿诊断方法以及研究现状
    1.3 磁感应相位移技术用于无创检测的研究进展
    1.4 磁感应相移检测脑水肿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第二章 磁感应相位移技术检测脑水肿原理
    2.1 磁感应相移检测原理
    2.2 生物组织介电特性
    2.3 传输线理论基础
    2.4 磁感应相移检测系统的构成
第三章 MIPS与脑水肿病理学指标ICP、BWC的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缺血诱导家兔局灶性脑水肿MIPS连续监测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磁感应技术无创检测脑水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颅脑阻抗信号检测与脑血流参数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颅脑阻抗检测的研究意义
    1.2 颅脑阻抗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颅脑阻抗检测及脑血流参数分析原理
    2.1 颅脑阻抗检测基础
        2.1.1 常见的颅脑疾病
        2.1.2 颅脑阻抗检测及颅脑阻抗变化
        2.1.3 颅脑解剖结构
    2.2 颅脑阻抗检测基本理论
        2.2.1 人体组织电阻抗基本理论
        2.2.2 生物阻抗测量的基本方法
        2.2.3 脑部组织的电导率参数
    2.3 脑血流参数分析原理
        2.3.1 生物阻抗图与导纳图
        2.3.2 脑血流参数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颅脑阻抗检测模型的构建
    3.1 颅脑模型的构建
        3.1.1 颅内血管结构
        3.1.2 颅内血管构建
        3.1.3 颅骨层、头皮层、脑实质的构建
    3.2 颅脑血流变化建模
        3.2.1 颅脑血流变化分析
        3.2.2 颅脑模型动态建模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3.1 颅脑仿真结果分析
        3.3.2 动态颅脑仿真结果分析
        3.3.3 脑血流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颅脑阻抗测量
    4.1 颅脑阻抗概述
    4.2 测量条件及方法
    4.3 电磁兼容及抗干扰方法
    4.4 实验结果记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脑血流参数分析
    5.1 颅脑阻抗数据处理
        5.1.1 去除阻抗信号基线漂移
        5.1.2 高斯平滑滤波去除毛刺
    5.2 脑阻抗血流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激光散斑技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格列本脲治疗对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感觉血流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概述
        1.1.1 激光散斑技术简介
        1.1.2 激光散斑的衬比及衬比分析方法
        1.1.3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在血流监测方面应用
        1.1.4 激光散斑技术在本实验应用的优势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第2章 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感觉血流响应改变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格列本脲治疗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系统评分、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和功能激活下血流响应的研究
    3.1 实验研究1格列本脲疗效评估的实验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实验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实验研究2格列本脲给药剂量的实验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总结
    4.1 主要内容与结论
    4.2 本研究创新性
    4.3 本研究局限性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改良的加西亚评分量表
    附录2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冲击伤早期脑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闭合性颅脑冲击伤形成机制及特点
    1.3 适用于战场环境的闭合性颅脑出血诊断新技术
    1.4 MIPS技术进行颅脑检测的研究进展
    1.5 MIPS技术用于检测闭合性颅脑冲击伤中脑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1.6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MIPS检测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的理论
    2.1 MIPS基本原理
    2.2 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与MIPS的理论关系
    2.3 生物组织电导率频谱特性
    2.4 MIPS检测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
    3.1 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
    3.2 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的组成
    3.3 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CCH的关键参数设定
第四章 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动物实验模型
    4.1 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的动物模型选择
    4.2 卧式生物撞击机BIM-Ⅱ
    4.3 动物模型制备
    4.4 动物模型闭合性颅脑出血CT影像与病理学实验验证
第五章 家兔闭合性颅脑冲击伤脑出血MIPS早期检测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5.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颅脑冲击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采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损伤动物模型监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
    2.早期检测对于脑损伤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3.现有临床相关诊断技术的特点与不足
    4.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生物电阻抗特性及 EIT 研究现状
    5.EIT 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5.1 EIT 在脑部的应用
        5.2 在腹部的应用
        5.3 EIT 在胸部的应用
    6.脑损伤动物模型
        6.1 脑水肿动物模型
        6.2 脑出血动物模型
    7.拟解决关键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第一部分 脑水肿动物模型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护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EIT 电阻抗成像系统
        2.3 电极系统改进
        2.4 脑水肿动物模型制备
        2.5 实验过程
        2.6 分析指标
    3 结果
        3.1 EIT 成像结果
        3.2 影像学结果
        3.3 解剖学和病理学结果
        3.4 电镜检测结果
    4 结论和讨论
第二部分 内源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电阻抗动态图像监护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实验基本流程
        2.2 模型验证
        2.3 实验系统
        2.4 评价指标
    3 结果
        3.1 EIT 成像结果与 CT 扫描结果
        3.2 解剖学和病理学
        3.3 阻抗测量结果
    4 结论和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学习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专利申请
致谢

(6)兔脑急性出血对脑阻抗影响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目的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动物和试剂
    3.2 脑阻抗监测方法
4 兔脑实质出血模型的建立
5 结果
    5.1 兔脑出血时兔脑阻抗变化情况
    5.2 兔脑出血150 s前后的脑阻抗实部变化频率特性
    5.3 兔脑出血150 s前后的脑阻抗虚部变化频率特性
    5.4 兔脑出血150 s前后的脑阻抗模值变化频率特性
    5.5 兔脑出血2500 s前后的脑阻抗变化频率特性

(7)电阻抗测量技术对兔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监测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实验一 正常兔脑阻抗监测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脑阻抗监测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兔脑缺氧对脑阻抗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脑阻抗监测方法
        3 兔脑缺氧模型的建立
        4 结果
        4.1 兔脑缺氧时兔脑阻抗变化情况
        4.2 兔脑缺氧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实部变化频率特性
        4.3 兔脑缺氧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虚部变化频率特性
        4.4 兔脑缺氧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模值变化频率特性
        5 讨论
    实验三 兔脑缺血对脑阻抗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脑阻抗监测方法
        3 兔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4 结果
        4.1 兔脑缺血时兔脑阻抗变化情况
        4.2 兔脑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实部变化频率特性
        4.3 兔脑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虚部变化频率特性
        4.4 兔脑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模值变化频率特性
        4.5 兔脑缺血2500 秒前后的脑阻抗变化频率特性
        5 讨论
    实验四 兔脑出血对脑阻抗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2 脑阻抗监测方法
        3 兔脑实质出血模型的建立
        4 结果
        4.1 兔脑出血时兔脑阻抗变化情况
        4.2 兔脑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实部变化频率特性
        4.3 兔脑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虚部变化频率特性
        4.4 兔脑出血150 秒前后的脑阻抗模值变化频率特性
        4.5 兔脑出血2500 秒前后的脑阻抗变化频率特性
        5 讨论
小结
    1 波形相关分析
    2 150s 时阻抗变化率相关分析
    3 900s 时阻抗变化率相关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仪器
        1.2.2 传统针灸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
        1.2.3 电针疗法
        1.2.4 艾灸治疗与灸疗仪器
        1.2.5 基于PC 平台的虚拟仪器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的组织安排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的中医学基础
    2.1 传统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2.2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
        2.2.1 临床研究
         2.2.2 动物实验研究
        2.2.3 中风病发病机制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2.3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病影响疗效的要素分析
        2.3.1 影响针刺疗效的要素
        2.3.2 影响艾灸疗法疗效的要素
    2.4 醒脑开窍针刺法
    2.5 头区刺激疗法
        2.5.1 头区刺激疗法概述
        2.5.2 头区刺激疗法的应用
    2.6 动态深层刺激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C 平台的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设计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系统的功能分析
        3.1.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2 硬件设计和安全性考虑
        3.2.1 USB7333 多功能接口模块
        3.2.2 输出模块的硬件设计
    3.3 系统的软件设计
        3.3.1 虚拟仪器面板设计
        3.3.2 专家诊断帮助系统
    3.4 系统的可扩充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传统中医针刺手法的电针针法研究
    4.1 中医针刺补泻手法及特征提取
        4.1.1 针刺手法概论
        4.1.2 针刺补泻手法
        4.1.3 提插补泻法的特征分析
        4.1.4 提插动作分解与补泻的关系
    4.2 基于符号化测量理论的电针补泻针法
        4.2.1 符号化测量的概念及一般化模型
        4.2.2 符号化表示原理
        4.2.3 基于符号映射原理的电针针法的产生方法
    4.3 基于模糊划分和混沌处理的电针补泻针法
        4.3.1 电针耐受的研究
        4.3.2 电针信号模糊划分的研究
        4.3.3 电针信号混沌处理的研究
    4.4 电刺激皮肤建模与仿真研究
        4.4.1 简化的皮肤模型及研究方法
        4.4.2 皮肤电刺激模型的建立
        4.4.3 仿真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灸热辐射光谱特性与光灸仪器
    5.1 艾灸疗效机制的认识
        5.1.1 艾的化学成分及燃烧生成物
        5.1.2 灸疗作用机制的认识
        5.1.3 艾灸的红外光效应
    5.2 传统中医艾灸热辐射光谱的测试研究
        5.2.1 基于色温测量原理的艾灸光谱特性研究
        5.2.2 艾灸热辐射光谱的直接测量
        5.2.3 艾灸热辐射光谱的能量分布
    5.3 传统中医艾灸热辐射光谱的工程复现
        5.3.1 用于艾灸光谱工程复现的电子灸发光器的整体设计
        5.3.2 发光器的反射罩的设计
        5.3.3 滤光片的选择
        5.3.4 发光器的光谱测试
    5.4 传统灸疗补泻
        5.4.1 传统灸疗补泻概述
        5.4.2 灸疗补泻的工程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研究
    6.1 电针补泻对人体温度影响的研究
        6.1.1 实验过程和方法
        6.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3 温度作为补泻效应的理论依据
    6.2 艾灸和光灸对家兔皮肤组织的热透效果对比实验
        6.2.1 实验目的
        6.2.2 材料和方法
        6.2.3 观察指标与结果
        6.2.4 分析与结论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猪脑内血肿模型急性期实时监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实验一 物理模型下脑出血模型的EIT 监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去除颅骨后猪脑出血模型的EIT 监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猪脑出血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猪脑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的EIT 监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EIT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猪脑出血模型的EIT 监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致谢

(10)基于血管介入技术的肿瘤全身热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肿瘤自发消退现象及肿瘤全身热疗治癌机理
        1.2.1 肿瘤免疫学机理
        1.2.2 热疗的细胞毒性作用
    1.3 全身热疗方法及血管介入式微创医疗手段研究进展
        1.3.1 临床用全身热疗设备
        1.3.2 血管介入式微创医疗手段研究进展
    1.4 全身热疗方法所涉及生物传热学问题
        1.4.1 分析全身热疗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1.4.2 全身热疗过程体温调控数学模型
    1.5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血管介入式加热的微创性全身热疗方法
    2.1 引言
    2.2 基于Pennes生物传热方程评估典型全身热疗方法加热效果
        2.2.1 理论模型的建立
        2.2.2 模型求解
    2.3 血管介入式微创性肿瘤全身热疗方法
        2.3.1 血管介入式微创性肿瘤全身热疗方法的提出
        2.3.2 实验研究
        2.3.3 加热探针加热能力评估试验
        2.3.4 探针热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
        2.3.5 实验结果
        2.3.6 讨论
    2.4 肿瘤细胞热损伤速速率过程及机理剖析
        2.4.1 肿瘤细胞热损伤速率理论
        2.4.2 肿瘤细胞热损伤失活问题理论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房室模型及人体热平衡方程的全身热疗剂量的理论评估
    3.1 引言
    3.2 基于房室模型的典型全身热疗方法加热效率理论评估
        3.2.1 数学建模
        3.2.1.1 房室模型
        3.2.1.2 基于房室模型的全身热疗方法数学建模
        3.2.1.3 血液和组织间的对流换热
        3.2.1.4 不同组织间传导换热
        3.2.1.5 和环境间的换热量计算
        3.2.1.6 呼吸散热损失
        3.2.2 体温调节系统
        3.2.3 模型求解
        3.2.4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人体热平衡方程的全身热疗剂量理论评估
        3.3.1 用于全身热疗剂量评估的人体热平衡方程
        3.3.2 机体从正常体温升至治疗温度(42℃)需热量
        3.3.3 新陈代谢产热量
        3.3.4 人体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
        3.3.5 全身热疗设备输入能量
        3.3.6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管介入加热式全身热疗设备的研制及性能评估
    4.1 引言
    4.2 探针温度监测功能的基本原理
    4.3 探针在仿真人体血流条件下功率-温度关系实验研究
        4.3.1 微螺旋加热探针电阻-温度关系的标定
        4.3.2. 加热过程中模拟血流内探针温度的测定
    4.4 结果和讨论
    4.5 HN-I 型探针生物相容性涂层材料及加工工艺研究
        4.5.1 生物相容性涂层材料选择
        4.5.2 生物相容性涂层加工工艺过程
    4.6 HN-Ⅱ型探针的研制
        4.6.1 HN-Ⅱ型探针的特点
        4.6.2 HN-Ⅱ型探针内部均温流体灌注和低阻抗传输线制作
    4.7 HR-II 型探针表面温度预测
    4.8 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设备硬件系统
        4.8.1 硬件系统组成
        4.8.2 信息存储
        4.8.3 人机交互
        4.8.4 电源及功耗
        4.8.5 系统调试
    4.9 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设备软件设计
        4.9.1 系统软件架构
        4.9.2 温度、功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4.10 血管介入式全身热疗系统性能评估
        4.10.1 测试系统的组成
        4.10.2 系统性能测试
    4.11 实验结果和讨论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管介入加热式全身热疗方法动物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设备和材料
        5.2.3 动物实验研究
    5.3 动物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管内空间加热技术
    6.1 引言
    6.2 血管内空间加热技术
        6.2.1 血管内激光和微波加热技术
        6.2.2 血管内激光加热方法数学模型
        6.2.3 模型求解
        6.2.4 结果和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身热疗中典型低温脑保护方法降温速率理论评估
    7.1 引言
    7.2 血管内冷却方法降温效果理论评估
        7.2.1 血管内降温方法
        7.2.2 血管内降温方法数学模型
        7.2.3 血管内导管冷却系统冷却能力评估
        7.2.4 血管内导管冷却系统脑部降温速率评估
    7.3 体表冷却降温方法降温效果理论评估
        7.3.1 体表冷却降温方法数学模型
        7.3.2 模型求解
        7.3.3 结果
        7.3.4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工作
    8.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8.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致谢

四、脑血管病人血液电阻率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的脑水肿定量检测及其类型鉴别的动物实验研究[D]. 赵双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颅脑阻抗信号检测与脑血流参数分析方法研究[D]. 颜莹莹.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激光散斑技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格列本脲治疗对脑感觉皮层微循环及体感刺激下感觉血流响应的研究[D]. 唐跃.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磁感应脑监护实验装置检测冲击伤早期脑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D]. 杨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5]采用动态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损伤动物模型监测的实验研究[D]. 陈超爽.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2)
  • [6]兔脑急性出血对脑阻抗影响初步实验研究[J]. 吴剑威,张鲁闽,史学涛,董秀珍. 中国医学装备, 2011(01)
  • [7]电阻抗测量技术对兔脑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监测初步实验研究[D]. 吴剑威.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8]基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脑血管疾病物理治疗系统研究[D]. 景军. 燕山大学, 2008(04)
  • [9]生物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在猪脑内血肿模型急性期实时监护的初步研究[D]. 王梁.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10]基于血管介入技术的肿瘤全身热疗方法研究[D]. 项士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8(10)

标签:;  ;  ;  ;  ;  

脑血管病患者血电阻率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