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玩这个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在线》

我要玩这个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在线》

一、我想玩这种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ONLINE》(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慧君[2](2021)在《明清以来梅山文化圈民间信仰研究 ——基于湘中木雕神像与发愿文的考察》文中指出

高佳文[3](2020)在《读书会APP的兴起与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读书会作为现代阅读的重要形式,为打造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读书会与之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碎片化传播,阅读呈现网络社群化,加之“知识付费观念”不断受到民众的认同,商业力量敏锐地感知到受众的群体性知识匮乏和读书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成功介入读书会的塑形与诠释,将读书会的文化内核与商业性知识服务结合,通过移动端APP对读书会进行呈现,成为读书会发展的新形态。本研究认为,这种深度依托互联网,通过商业化运作,以原生和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有偿知识服务的读书会APP,已然成为助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的新引擎。本文将读书会APP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读书会APP兴起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阅读网络社群化等背景因素;区别于此前的网络读书会、线上读书会,读书会APP具有明确的商业属性。它的特点在于将知识加工能力作为核心产品,同时非常重视并强化用户的社群体验。其优势在于通过提升碎片时间的利用率以降低时间成本,与阅读纸质书和培训课程相比其经济成本也得到降低。其专业的导读能力和超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选书与阅读效率。但是读书会APP在内容设置上有碎片化、功利化的问题,所提供的服务有同质化的问题。针对阻碍读书会APP发展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读书会APP应细化目标受众,深耕特色内容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应完善评价反馈机制,重视用户体验与产品售后;维系社群经济,去中心化以增强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和社群归属感。

袁德公[4](2019)在《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文中认为现时代,技术化生存已经成为了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与自然化生存和机械化生存相区别,技术化生存是现阶段人类须臾无法脱离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类通向自由与解放的必然环节,技术化生存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繁荣的文明图景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的矛盾与困境。在当代世界,技术对确定性的追求,衍生出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人倚仗技术挺立起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到被技术宰制的困境之中;人依靠技术理性摆脱了宗教的蒙昧,又对技术本身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知觉状态;技术帮助人类确证了此岸世界的意义,却又让价值虚无主义为之盛行……当技术发展为某种极端的无条件的东西实现了对人类生活的全面入侵和控制,当目的与手段发生了倒置,当技术的方式和技术的视界成为人与世界关系中基本的甚至是“惟一”的方式和视界的时候,直面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重新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现阶段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处境的反思与批判依五个部分渐次展开。根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生存要素的不同,本文的第一部分依照时间的流变将人类的生存方式概括为:手工时代的自然化生存、机器时代的机械化生存以及信息时代的技术化生存。它们分别呈现了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被特定的主导性生存要素所决定和规定的生存特征。当然,生存方式的演进和变换,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生存方式的彻底终结,也不意味着人在前一阶段所面临的诸多生存问题和困境都已得到了真正解决。在具体划分上看似“前后相继”的不同生存方式的实质是“演变”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本文所以作出如上的划分和判断,旨在突出强调技术化生存较之机械化生存和自然化生存的差异性,以突显现代人须要直面和反思技术化生存处境的紧迫性。本文在第二部分将“技术化生存”概括为区别于自然化生存或机械化生存的现阶段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技术化生存是人类对技术及技术产品高度依赖与崇拜状态下的生存方式。在技术化生存中,技术的手段成为了人类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单一手段,技术的视界成为了人类关照世界与自身的惟一视界。本文以肯定技术化生存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呈现了现代人具体的技术化的生存现状,并透过现象本身,对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悖论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此引出西方学者对人与技关系不同维度的进一步思考。本文的第三部分依据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技关系的多维反思,选择性地列举了强调“人与自然”之维的海德格尔、重视“人与社会”之维的马尔库塞以及关注“人与自身”之维的斯蒂格勒这三位西方哲学家的重要技术思想,试图对技术与人的操纵性关系、技术予人的背景性关系以及技术于人的代具性关系有所揭示。最后本文经由对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本身的批判性反思,凸显出马克思生存论辩证法固有的优越性与长久的生命力。本文的第四部分以机器为切入,开启了马克思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的技术追问。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机器作为技术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典型的技术形态,既是衡量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是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马克思对技术的关注和理解恰恰体现在那些对机器及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论述之中。本文在这一部分,试图回溯到工业文明初期,通过对机器衍生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对异化劳动与技术异化问题的批判性研究,探秘技术异化的根源,展望异化的最终扬弃与人的自由解放。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同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相比,现阶段技术控制形式的隐秘化、复杂化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不仅逐渐显现了意识形态功能,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本身。技术凭借一种隐形而“柔软”的强制性实现着对人类生存的全面统治,它凭借“较少的意识形态性”不断制造着“同意”,制造出大量失却了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现代人自愿自觉地成为技术控制的对象,“默许”技术殖民自身全部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对技术统治的霸权不视、不见,甚至视而不见。面对这一情形,本文对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既缘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分裂,也赖于技术本身对资本逻辑和政治统治逻辑的服从与满足。而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困境的超越,需要在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应然关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构合理的人与技术的关系,让“人为”的技术“为人”而存在,实现技术的人化的同时也把人的生存还给人自身,使人的生存敞开为人性本有、应有的样子。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批判不能止步于技术意识形态层面的揭示和批判,亦不应停留在“批判”行为本身。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但批判本身并不意味着人类现实生存问题的真正解决,而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应该是经由技术的批判,最终确立起一种理智的技术观。对技术的批判也不应停留在解释技术的观点,而更应该是改变技术的观点——技术的改变归根结底意味着人的改变。因此本文在技术化生存的背景下,站在当代哲学的地平线上,试图唤醒人们本有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倡导人们重新以美的、自由的尺度而非技术的单一尺度规划自己生活,最终实现从技术化到人性化生存的转变。

徐弋茗[5](2018)在《历史、性别、文化—台湾创作社剧作多元认同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台湾创作社剧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台湾当代社会多元主义的文化倾向,分析以创作社为代表的台湾当代剧场对于身份认同的多元叙事策略与现象,试图对当代台湾社会文化和台湾剧场进行对照交叉探索。通过分类研究和文本细读,本文从历史与国族、女性与性别以及全球化和文化三条考察路径,纵向贯通不同剧作家作品,重点分析纪蔚然、周慧玲、魏瑛娟等剧作者代表作中的认同叙事内涵与策略。第一章以历史与国族认同叙事为研究对象,从反权威、反本质文化观点与寓言化剧作出发,重点考察魏瑛娟《西夏旅馆·蝴蝶书》对历史与国族权威叙事,从身世到身份的寓言化叙事策略和多元主义历史认同的叙事观点,表明了创作社剧作对台湾社会的深度关照和深刻文本内涵。第二章主要就女性和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叙事为线索,把握从叙事到扮演的身份重构,重点解读周慧玲和《少年金钗男孟母》对女性和同性恋者的积极关注,以及以书写和扮演解构认同定式的叙事策略,全面展现性别身份的失语和发声过程,展现了创作社剧作多元的性别观念。第三章把重点放在全球化和文化认同领域,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中传统和大众媒介介入下,现代文化身份的分歧观点。纪蔚然《影痴谋杀》以戏仿的叙事手法较强烈展现了台湾多元却主体失落的现状,突出了文化话语的潜移默化作用,体现了创作社剧作对当代台湾多元主义的辩证思考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警惕。创作社剧作有别与其他台湾当代剧团,充分发挥文本在剧场艺术领域的深度叙事功能,持续响应和反思多元主义对台湾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复杂影响。创作社能以多元的叙事特点和观点表现多元的社会文化议题,并在舞台实践中积极探索舞台叙事创新的面貌,具备艺术观照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不断创新实践的美学追求。

曲达[6](2017)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文中提出长期以来,至少在哲学界,我们已经习惯把马克思的卓越工作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联系起来,而不再只是把《资本论》当做一部经济学着作来分析。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是更多地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联系起来。这当然是因为在伦敦时期,马克思大量地阅读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着作并在《资本论》中对经典作家的着作大量的引用的结果。相比而言,他的另一位哲学上的导师,黑格尔反而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成了他所批判的对象。但是,很多材料显示,黑格尔并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相反,他对法国大革命非常同情,他对当时的基督教也充满了批判意识。他的《精神现象学》更是表明了作为理性主体的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发展自己的理性不断追求真理,实现自由,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人相互隔离,异化的现象。这与后来马克思毕生追求的人类解放何其相近。青年马克思通过甘斯在柏林大学的讲座间接地与黑格尔发生了联系,而甘斯则是一个激进的黑格尔学者。我们因此有一定的理由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从黑格尔早期的着作来看,黑格尔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例如亚当斯密的着作是很了解的。事实上,不仅如此,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edrich List)和黑格尔还是好朋友。两人的观点也比较相似,黑格尔与李斯特相似,发展出了一种与亚当斯密对立的,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位置来看,它被包括在市民社会之下。一方面政治经济学必须起到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目的,另一方面来看,政治经济学必须消除由斯密的自由主义带来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相隔离,原子个人化的趋势。这就要求个人利益必须让位于更高的“国家利益”。黑格尔以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认”为基础建立起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承认”原则取代了自然法成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劳动,所有权以及国家等概念在其体系中拥有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迥然不同的含义。因此,黑格尔的理论构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里,个人与国家之间是对立的。因为国家不过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工具。个人放弃自己的权利进入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国家对个人来说同样是作为工具而存在。这使得个人与国家表现为分裂,疏离。这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描述的基本状况。对待同样的情况,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解决方法完全不同,在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之后,黑格尔寻求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恢复人的伦理生活,而马克思则认为这种疏离,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固有矛盾,植根于私有财产权,因此无法重建,只能走向革命,扬弃私有财产的道路。

张聪聪[7](2017)在《基础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抗逆研究 ——对“985工程”大学农村学生的追溯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扩招并未给农村学子带来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促进阶层流动的功能弱化,在教育投入和回报失衡的情况下,底层社会中再次兴起读书无用论。从总体上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阶层、城乡、种族、性别等维度上的分布存在着不平等;但如果切换视角,转向对个体的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总有缺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底层学子打破阶层再生产的循环,成功获取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稀缺机会。这些处境不利学生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的学业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实现学业抗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H大学(985工程大学)和W学院(地方职业技术学院)来自农村的27名学生的访谈和对比分析,了解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经历,探寻他们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初步对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做一个分析。从教育经历和学业特点来看,H大学的处境不利学生就读的学校层次随着升学不断变好,从村落的小学到县/市的重点中学;而W高校的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就读学校的层次明显低于H高校的学生。处境不利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一般会经历两次升学,由此带来两次学业优势的下滑,能否成功应对阶段转换所带来的学业转折,成为处境不利学生学业分化的一个关键。升学也让他们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但同时也让他们面对更多的诱惑,如网络游戏、小说和青春期的感情等,这些往往导致他们学业成绩的波动和下滑,如何克服和处理这些诱惑,成为处境不利学生能否保持学业优势的另一个关键。影响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的因素有三:家庭、学校层次和教师。从家庭来看,学业抗逆的处境不利学生家庭环境稳定和谐,父母感情好;尽管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但父母节俭生活努力为子女提供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与学生交流沟通表现出适度要求的特点,不会不闻不问,也不会过分唠叨和担心;对学生的教养先严后松,基础教育阶段早期对学生要求和管教较严格,后期更多地选择放手让学生自己把握,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从学校层次来看,层次越高的学校云集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氛围更浓厚,学习竞争更激烈,有益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和高考目标,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业压力和动力。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同时也意味着更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处境不利学生学业多有裨益。处境不利学生家庭将教育的责任全部转嫁到教师身上。从研究结果来看,教师能够补足处境不利学生家庭所缺失的文化资本,不仅给他们学业上的指导,还会传递给他们一些更有利于学业的价值观;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间接带来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师的重视可以给处境不利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课余给处境不利学生“补差”也是某些学生学业转好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英语是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的一个壁垒,英语基础的薄弱和对英语的陌生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困难重重,成为他们被学校教育排斥的一个关键。而本研究所揭示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表明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决定性影响,这落入资本结构影响学业成就的窠臼。因此,过分倚赖教师获取文化资本的处境不利学生,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失衡,教师承担过多的教育责任。

姜波[8](2017)在《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形式、积累与转化 ——以MMORPG为例》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交换信息、建立规范、发展友谊、信任甚至是亲密关系,建构着新型的社会关系。按照布尔迪厄、普特南等的界定,这些以关系网络、信任、社会支持等形式存在的资源属于社会资本,它们是社会关系建构的重要基础。在去地域、去中心化的网络空间,社会资本的形式有哪些,人们如何通过网络互动积累与转化社会资本,并在此过程中建构社会关系成为本论文关注的重要议题。本论文以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网络游戏玩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戏玩家的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研读、分析和整理,从网络互动的角度深入考察和分析玩家社会资本的形式、积累与转化,以期明晰社会资本在网络空间的运作机制,揭示游戏玩家如何在关系网络、信任、规范、社会支持这些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过程中建构社会关系。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架构,界定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场域和方法进行简要的讨论。第二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建构从互动视角研究游戏玩家社会资本形式、积累与转化的合法性。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出发,描述和分析玩家在游戏互动中形成的关系网络、信任、规范和社会支持四种社会资本形式。第四章主要从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互动、玩家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两个视角探析影响玩家社会资本积累的因素。其中,玩家的角色扮演、互动行为、互动方式、玩家对游戏的沉浸和"二度创作"都对他们社会资本的积累有深远影响。第五章探讨玩家社会资本转化的路径以及影响转化发生的因素。玩家可以直接将信任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采用性别策略和借助文化资本的中介作用实现社会资本向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转化。第六章探讨玩家的社会资本对其游戏参与行为的影响。玩家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信任等社会资本既可以激发和鼓励他们的游戏参与行为,也可以抑制甚至终止他们的游戏参与行为,进而对游戏玩家的社会关系产生影响。第七章是结语。在概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使人们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各个层面拓展着他们的社会关系。游戏玩家形成、积累与转化社会资本的过程也是他们社会关系建立、充实与再生产的过程。

谢冰[9](2017)在《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研究 ——基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文学走进互联网,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网络文学发展之初,网络短、中篇小说明显多于长篇小说,而现在,长篇小说远远多于中、短篇小说,甚至还有大量的“超长篇”产生。打开各大热门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占据点击率排行榜的几乎全是“超长篇”。“超长篇”已然成为了一种突出的文学现象,不仅写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写得越来越快。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下网络文学“超长篇”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利益,所以超长”。仅仅在评价上,肯定或者否定这种现象是远远不够的。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大家庭的一份子,终究要回到正统的文学评价轨道上。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从来不是数量或是字数的多与少,而是作品质量的优与劣。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述略、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具体表现、在传播中不断再生产的网络文学“超长篇”、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不良现状与优化。第一章是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述略。包括“超长篇”的界定、“超长篇”的发展轨迹、“超长篇”——当下网络文学最普遍的外在形态。第二章是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具体表现。以起点中文网“超长篇”具体传播情况统计为基础,首先分析网络文学“超长篇”的两种传播状态,分别是“连载中”和“已完结”。其次分析“超长篇”的四种传播表现:(1)“超长篇”在数量上有逐年增长的趋势;(2)63.9%的“超长篇”其总字数集中在100-200万之间;(3)84.9%的“超长篇”其创作周期集中在0-2年;(4)“超长篇”在13个文学类型中均有产生,其中玄幻类居多。最后根据具体统计情况分析“超长篇”的三种传播变化,分别是作品类型阶段化、创作周期超短化,作品篇幅相对小型化。第三章是在传播中不断再生产的网络文学“超长篇”。首先,在上述“超长篇”传播具体表现基础上,根据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明确以下三点:(1)传播影响生产;(2)多传播要素影响传播者行为;(3)“生产-传播-再生产-再传播”是“超长篇”产生的重要途径。其次,从各个传播要素出发,对“超长篇”普遍生产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创作动机功利化是“超长篇”产生的直接原因;认为文学网站商业化是“超长篇”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网络以及网络的无限存储是“超长篇”产生的物质基础;认为读者阅读互动化是“超长篇”产生的精神支撑。最后,综合各个传播要素对“超长篇”有限“超长”进行简要分析,得出“因为热爱,所以创作;因为利益,所以超长;因为约束,所以有限超长”的重要结论,并与第二章在内容上形成呼应。第四章是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不良现状与优化。首先,根据“超长篇”传播的实际情况调查、读者反馈信息的搜集以及研究者们对于“超长篇”的研究总结,指出“烂尾”、“太监”、“注水”是当下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不良现状的三种具体表现,并逐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其次,结合“超长篇”具体生产情况,揭示“超速”是其多问题出现的重要根源。最后,在明确“超速”命题基础上提出了“降速”是未来网络文学“超长篇”健康传播的必然选择。

李思思[10](2017)在《赛博空间中韩流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 ——以Running Man迷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认同一直是人文社会科学中十分重要的议题之一。在后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深化和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认同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迷文化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重要表述,历史性地凝结了当代认同建构过程中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元素,为人们建构与重塑新的身份认同提供了补充路径。因此,本文选取一个韩流迷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观展/表演范式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个体认同和集体认同两方面予以展开,试图全方位地展现当前个体建构迷身份的心理机制与社会语境。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的结合为本文多角度地理解个体心理和群体互动提供了可能。研究发现,迷的认同的建构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过程,迷与迷客体的关系、迷与迷群的关系和迷与社会的关系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一种完整的迷认同。在此过程中,艾伯克龙比和朗赫斯特提出的自恋、想象和展演这三种元素不仅在个体的迷认同建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也在迷群认同的形成中以一种群体的自我偏向性、共同体想象和文化实践的形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囊括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分析架构和研究意义,梳理了本研究的重要概念,并就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以观展/表演范式对粉丝的个体心理建构进行探讨,以笔者对RM迷网络文化实践的观察为主、深度访谈为辅,对观展/表演范式作出了一定的理论修补与推进。正是通过对外界的自恋式理解,迷将现实世界中的客体视为自我的延伸,个体建立起"对于自我的虚构的统一感"。而幻想和想象使这种自我的重构得以与客体达成一致,成为寻求完整自我的重要符号。媒介社会导致表演者与观者界限的模糊,出于自恋,人们开始依托媒介景观而汲取想象力所需的资源,在美化与拼贴中进行展演。第三章从群体层面来探讨迷群认同建构的社会语境与心理机制。迷群不仅仅是众多迷的简单相加,它还涉及到理想、信仰与价值观等潜在的意识形态的塑造以及结构权力的重组。在很大程度上,粉丝的群体认同不再是对于媒介文本和文化产品的认同,而是对于社群的认同。第三章延续了观展/表演范式的理论逻辑,通过引入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以社群中的内群偏好、共同体想象和文化实践来展开论述,同时还会通过对群际边界的探讨来深化迷群认同机制的建构论述。本章还希望借助对于虚拟社区中权力关系的分析来引入社会学视角,对迷群认同建构路径进行考察。最后一部分即第四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第四章将尝试回答个体与迷之间的社会联系,以及迷认同对现实认同建构的影响,并阐述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路径与方向。

二、我想玩这种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ONLI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想玩这种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ONLINE》(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读书会APP的兴起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读书会的形态发展与读书会APP的兴起
    第一节 我国读书会的形态发展
        一、我国读书会诞生在剧烈变革的近代
        二、新中国成立后读书会成为图书馆服务大众的重要方式
        三、读书会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公益组织形式
        四、读书会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不断加深
    第二节 读书会APP的兴起
        一、读书会APP的兴起背景
        二、读书会APP的兴起条件
    第三节 读书会APP的特性
        一、商业化运作:从知识付费到服务付费
        二、以“知识快餐”的加工能力为核心
        三、强化用户社群体验
第二章 读书会APP运营策略分析——以“樊登读书”为例
    第一节 精准定位——面临“知识焦虑”的广大青年
        一、核心受众:白领青年人
        二、内容设置:实用至上
    第二节 个人品牌背书带动企业品牌的强化
        一、个人品牌背书
        二、强大的品牌矩阵
    第三节 樊登读书的盈利模式
        一、双线推广,实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
        二、会员费用+粉丝效益
    第四节 樊登读书APP用户体验分析
        一、中青年白领与宝妈是樊登读书的核心用户群
        二、用户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读书会APP传播效果分析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优势:低成本与高效率
        一、降低成本
        二、提高效率
    第二节 读书会APP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倾向化的二次解读带来的知识记忆同质化
        二、内容碎片化,深度阅读能否实现存疑
        三、内容同质化严重
    第三节 读书会APP发展优化策略
        一、深耕内容,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优化产品形式,适合多种场景
        三、重视售后服务,丰富用户反馈渠道
        四、重视线上、线下的结合
        五、维系社群经济,避免离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采访材料
    二、读书会APP网络民族志调查跟踪的阅读生态群材料
    三、论文自制图表目录
致谢

(4)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人的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意义
    二、关于人的技术化生存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手工时代的自然化生存
        (一)自然化生存:人与技术的自在统一
        (二)锤子:手工时代的匠心与技艺
    二、机器时代的机械化生存
        (一)机械化生存:从神性的统治到物性的统治
        (二)钟表:机器时代的“机芯”与效率
    三、信息时代的技术化生存
        (一)技术化生存:从自然的附魅到技术的附魅
        (二)数字:信息时代的“机心”与虚体
第二章 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悖论
    一、技术成为现代人的存在方式
        (一)何为技术化生存
        (二)技术化生存的现代图景
    二、现代人技术化生存的内在矛盾
        (一)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悖论
        (二)技术化生存的双重困境
    三、技术本质及人技关系的追问
        (一)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反思
        (二)技术与人的本质
第三章 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多维反思
    一、技术与人的操纵性关系:集置统治的危机
        (一)解蔽即遮蔽:技术对自然的促逼和摆置
        (二)守护与筑造:在诗意的栖居中等待救赎
    二、技术予人的背景性关系:技术造就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
        (一)技术极权:社会控制的技术形式
        (二)技术美学:走向感性的审美之维
    三、技术于人的代具性关系:技术让人置身在自身之外
        (一)人的发明:技术于人先天缺陷的代具性弥补
        (二)存在之痛:数字化第三记忆与思想无产阶级
    四、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之批判与马克思的生存论辩证法
        (一)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之批判
        (二)生存理性内在矛盾的辩证觉解
第四章 机器大工业背景下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性反思
    一、马克思技术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起点
        (一)机器时代:马克思机器技术研究的历史背景
        (二)人与机器:马克思对现实的人及实体机器的关注
    二、技术与生产力
        (一)机器进化:工具机的发展与机器运转的“去身化”趋势
        (二)机器体系:工具机的串联与主观分工原则的消失
    三、技术与异化
        (一)劳动异化:机器资本主义应用下的异化劳动
        (二)技术异化:技术成为资本统治的“帮凶”
    四、技术与解放
        (一)技术资本:技术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
        (二)超越异化:技术异化的扬弃与人类解放
第五章 现时代技术化生存困境的超越何以可能
    一、数字资本主义统治下技术控制形式的复杂化
        (一)从“有形机器”到“无形机器”的统治
        (二)“制造同意”与“精神无产者”
        (三)技术成为意识形态
    二、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逻辑探析
        (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与理性的分裂
        (二)技术的逻辑服从资本的逻辑
        (三)技术满足政治统治的逻辑
    三、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关系的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从自然的祛魅到自然的返魅
        (二)人与社会:从对物的依赖到“对人的依赖”
        (三)人与自身:从“认识你自己”到“关心你自己”
    四、超越技术化生存困境的现实路径
        (一)技术人化:人与技关系的合理性重构
        (二)人性自觉:从技术化生存到人性化生存
        (三)超越批判:共产主义是摆脱技术化生存困境的现实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5)历史、性别、文化—台湾创作社剧作多元认同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历史与国族认同
    第一节 死亡的历史:解构权威叙事
    第二节 分歧的族群:“后”解构危机
    第三节 从二元对话到多元认同——《西夏旅馆·蝴蝶书》:魏瑛娟作品的西夏寓言
    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与性别认同
    第一节 cafe里的“她”:被言说的女性
    第二节 书写与扮演: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重构
    第三节 性别模糊与建构认同——《少年金钗男孟母》:周慧玲作品的扮演意识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异乡即是家乡:跨文化身份的可能与危机
    第二节 大众媒介文化:模式化或个性化
    第三节 西方文化话语下的身份——《影痴谋杀》:纪蔚然作品的严肃戏仿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参考文献
致谢

(6)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背景
    二、黑格尔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三、本文的写作结构
第1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黑格尔
    1.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批判
        1.1.1 从对“自然法”的批判到建立“承认”原则
        1.1.2“承认”原则之下“自由”,“平等”概念内涵的变化
        1.1.3“承认”原则之下的劳动和所有权问题
        1.1.4“承认”原则下的国家观的变化
    1.2 思维方式的转变—形而上学与辩证逻辑
        1.2.1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联系与差别
        1.2.2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而上学”思维下的推论以及衍生
第2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
    2.1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
        2.1.1 剩余价值理论提出背景
        2.1.2 马克思对斯密的价值理论的批判
        2.1.3 马克思对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批判
    2.2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的批判
        2.2.1“生产至上”假定—突破形式与逻辑的边界
        2.2.2“道德主体”假定—突破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边界
        2.2.3“等价交换和劳资合作”假定—突破奴役与合作的边界
第3章 黑格尔与马克思
    3.1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在几个核心概念上的差别
        3.1.1 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上的黑格尔
        3.1.2 劳动与财产权
        3.1.3 需要的体系与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3.2 辩证方法的差异—包裹着自由的辩证法
        3.2.1 如何寻找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与“神秘外壳”
        3.2.2 通向彼岸的自由之路
        3.2.3 马克思“颠倒”的辩证法的真实含义
    3.3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不同思想进路—解放作为自由的前提
        3.3.1 马克思与黑格尔所处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审查制度
        3.3.2 黑格尔的“自由”以及马克思对之改造
        3.3.3 黑格尔与基督教对他的影响
        3.3.4 马克思与犹太教对他的影响
结语 从分裂走向统一
附录:理论假想:穿越时空的对话—斯密与黑格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基础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抗逆研究 ——对“985工程”大学农村学生的追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设计
2 处境不利学生教育经历的描述分析
    2.1 学生就读的学校层次和班级层次分析
    2.2 学生自我学业评价的对比
    2.3 学生课余学习状况分析
    2.4 学生学习的转折点与分化
3 处境不利学生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家庭对学业抗逆的影响
    3.2 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对学业抗逆的影响
    3.3 教师对学业抗逆的影响
4 处境不利学生学业抗逆分析
    4.1 学业风险:资本匮乏与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弱势
    4.2 学业保护:资本补足与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抗逆
5 讨论
    5.1 余论
    5.2 研究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编码

(8)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形式、积累与转化 ——以MMORP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问题、架构与方法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2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架构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架构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与场域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收集
2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网络游戏研究综述
    2.1 网络游戏玩家的社会资本形式
        2.1.1 社会资本形式的研究
        2.1.2 网络游戏玩家社会资本形式的研究
    2.2 网络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积累
        2.2.1 社会资本积累的研究
        2.2.2 网络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积累的研究
    2.3 网络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转化
        2.3.1 社会资本转化的研究
        2.3.2 网络游戏玩家社会资本转化的研究
3 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形式
    3.1 关系网络
        3.1.1 信息网络
        3.1.2 情感网络
    3.2 信任
        3.2.1 人际信任
        3.2.2 团队信任
    3.3 规范
        3.3.1 强制性规范
        3.3.2 契约性规范
        3.3.3 道德性规范
    3.4 社会支持
        3.4.1 信息资源的分享
        3.4.2 虚拟物品的赠送
        3.4.3 情感的支持
4 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积累
    4.1 玩家之间互动
        4.1.1 角色扮演
        4.1.2 互动行为
        4.1.3 互动方式
    4.2 玩家与游戏内容互动
        4.2.1 游戏沉浸
        4.2.2 游戏"二度创作"
5 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转化
    5.1 具有经济价值的信任
    5.2 性别策略
        5.2.1 性别转换策略
        5.2.2 女性玩家策略
    5.3 以文化资本为中介的转化
        5.3.1 文化资本成为中介的依据
        5.3.2 文化资本的中介作用
6 社会资本对玩家游戏参与行为的影响
    6.1 激发与鼓励
        6.1.1 情感的力量
        6.1.2 弥补现实缺憾
    6.2 抑制与终止
        6.2.1 信任的代价
        6.2.2 团队中派系和亲密关系的危害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研究 ——基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 选题来源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三) 国内关于网络文学“超长篇”的研究现状
一、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述略
    (一) “超长篇”的界定
    (二) “超长篇”的发展轨迹
        1. 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与网络长、中、短篇小说时代
        2. 新浪原创文学大赛与网络长篇小说时代
        3.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与网络超长篇小说时代
    (三) “超长篇”——当下网络文学最普遍的外在形态
二、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具体表现
    (一) 两种传播状态:“已完结”和“连载中”
    (二) 四种传播表现
        1. “超长篇”在数量上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 84.9%的“超长篇”其创作周期集中在0-2年
        3. 63.19%的“超长篇”其总字数集中在100-200万之间
        4. “超长篇”在玄幻、都市、历史等13个类别均有产生
    (三) 三种传播变化
        1. 作品类型阶段化
        2. 创作周期超短化
        3. 作品篇幅相对小型化
三、在传播中不断再生产的网络文学“超长篇”
    (一) 传播影响生产: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的重要启示
        1.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简述
        2. 多传播要素影响传播者行为
        3. 生产-传播-再生产-再传播:“超长篇”产生的重要途径
    (二) 传播要素促进“超长篇”普遍性生产的具体分析
        1. 来自传播者的压力:创作动机功利化
        2. 来自传播环境压力:文学网站商业化
        3. 来自传播媒介的压力:网络与网络存储无限化
        4. 来自传播受众的压力:读者阅读互动化
    (三) 传播要素约束“超长篇”有限生产的简要分析
四、网络文学“超长篇”传播的不良现状与优化
    (一) “超长篇”传播不良现状的具体体现
        1. “烂尾”
        2. “太监”
        3. “注水”
    (二) “超长篇”传播的优化
        1. “超速”——当下网络文学“超长篇”创作的群体化特征
        2. “降速”——未来网络文学“超长篇”健康传播的必然选择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赛博空间中韩流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 ——以Running Man迷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问题、架构与方法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梳理与研究架构
        1.2.1 文献梳理
        1.2.2 研究架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迷的认同:新媒体环境下running man迷的自我延伸与自我呈现
    2.1 迷的凝视
    2.2 RM迷自我的延伸:自恋与迷客体
        2.2.1 自恋与偶像崇拜
        2.2.2 RM迷的自我反射:迷与迷客体的互动循环
        2.2.3 RM迷的自我重塑:自恋与符号消费
    2.3 RM迷的想象与幻想
        2.3.1 想象中的他人在场
        2.3.2 幻想中的明星认同
    2.4 RM迷的展演
        2.4.1 虚拟身份的建立
        2.4.2 迷群内的自我声明
        2.4.3 解读迷文本
        2.4.4 文本再生产
        2.4.5 现实空间中的认同实践
    2.5 粉都之所在
        2.5.1 虚拟社区的聚集:百度贴吧
        2.5.2 社交媒体的重塑:新浪微博
3 作为迷群的认同:百度贴吧中running man迷群的情感互动与文化实践
    3.1 迷认同的划分与演化
    3.2 "我们"的建构:RM迷的群体内偏好
        3.2.1 谁是"我们"?
        3.2.2 "我们"为什么重要?
        3.2.3 对大众媒介文本的偏好解读
    3.3 "他们"的建构:RM迷群的边界划分
        3.3.1 我群与他群的对立竞争:running man与"奔跑吧兄弟"
        3.3.2 我群与他群的和谐共存:running man与"无限挑战"
    3.4 RM迷群的共同体想象
        3.4.1 想象的"共同体"
        3.4.2 RM迷群的想象性实践
    3.5 RM迷群的展演
        3.5.1 应援
        3.5.2 互动游戏
    3.6 RM迷群内部的多元边界
        3.6.1 RM网络迷群认同的类型划分
        3.6.2 迷群内不同类别之间的排斥与包容
    3.7 RM迷群的等级制度与权力机制
        3.7.1 RM迷群的等级制度
        3.7.2 RM迷群的资本与权力
4 新世代的迷认同
    4.1 迷认同的建构路径
    4.2 未尽之意
        4.2.1 那些RM迷们
        4.2.2 当代迷认同带来了什么?
        4.2.3 文化认同的碰撞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4.3.1 研究局限
        4.3.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四、我想玩这种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ONLINE》(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明清以来梅山文化圈民间信仰研究 ——基于湘中木雕神像与发愿文的考察[D]. 李慧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读书会APP的兴起与发展探究[D]. 高佳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D]. 袁德公.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历史、性别、文化—台湾创作社剧作多元认同叙事研究[D]. 徐弋茗. 厦门大学, 2018(07)
  • [6]政治经济学批判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D]. 曲达. 吉林大学, 2017(09)
  • [7]基础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抗逆研究 ——对“985工程”大学农村学生的追溯研究[D]. 张聪聪.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8]游戏玩家社会资本的形式、积累与转化 ——以MMORPG为例[D]. 姜波. 浙江大学, 2017(08)
  • [9]网络文学“超长篇”现象研究 ——基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D]. 谢冰.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10]赛博空间中韩流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 ——以Running Man迷群为例[D]. 李思思. 浙江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我要玩这个无差别的游戏——《全职猎人在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