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论卡夫卡《变形》的魅力

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论卡夫卡《变形》的魅力

一、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卡夫卡《变形记》世术魅力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周梦真[1](2021)在《文化理解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究》文中指出

沈明烨[2](2021)在《统编本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郑海燕[3](2021)在《走向反面的悲哀——谈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文中研究指明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师,他所写的很多小说,则是西方现代异化文学的代表。文章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变形记》和《煤桶骑士》(又译《骑桶者》)为例,从劳动和人的异化两个方面,谈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有其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骆梦丹[4](2020)在《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民族特性问题探讨》文中认为在当今文化多样性的新时代,了解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尤为重要。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要想深入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要了解其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民族特性。独一无二的民族特性会不自觉地被作者融入文学作品中。因此,民族特性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它也是理解文学的一把钥匙。探究和学习民族特性对于高中学生理解和把握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主旨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却出现了对民族特性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本文就以此为着手点,通过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等方法对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分析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现状出现的原因,并探索在教学中探讨民族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分为绪论和正文。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正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民族特性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相关内容的论述。在本部分内容中,详细分析了民族特性作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钥匙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凸显民族特性的必要性。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简要概括了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对民族特性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同时,从教材选编、教学理念、教师素质和学生学情等四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分析。结合部编版教材和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教材,整理归纳外国文学作品被选入教材的基本概况,并借助其他外国文学作品概述西欧、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拉丁美洲等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特性。第三部分是关于如何在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探讨民族特性的策略探究。首先,文章结合示例详细阐述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民族文学的差异性比较、相同民族文学的多样性比较和同一题材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等多个维度的比较阅读。其次,通过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来拓展阅读空间,深化师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民族特性的认知。然后,文章提出以“活动”为抓手,通过观看外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组织课本剧表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外国文学民族特性的兴趣。最后,指出语文教师应通过丰富自身对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的了解、加深对东西方哲学、美学的认知和加强对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修养。结语部分,文章重点说明了坚守中国文学及其教学的民族文化立场才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王灵玉[5](2019)在《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文中认为西西是一个风格多变,难以定义的作家。她严肃的写作态度与先锋视野决定她的作品蕴含着较大的格局和深厚的内涵,作为一个向往自由同时又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她的小说显现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家园意识,透视出哲学思辨色彩,也是她个人关于生存的智慧,她关注现代人如何在荒诞的境况中坚持自我和快乐的问题。本文以西西思想意识的变化为切入点来分析西西不同时期的小说文本,意在探讨西西的乌托邦理想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西西从寻找身份归属到寻求精神寄托的转变是分析她作品的关键点,从现实迈向崇高,其中不变的是西西自省的态度,包括对身份的自省、对文化的自省、对理想的自省。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西西的背景,包括个人背景和写作背景。个人背景即西西有趣味的个人生活及朋友们对她的印象;写作背景即了解西西从移民到本土的转变过程,她是怎样吸收中西文化,并从内部和外部对香港本土文化进行客观审视。最后交代了笔者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西西创作的转折点。第二章主要分析西西关于香港人的身份困惑的思考,她的地方感与乌托邦构想如何在寻找身份归属的过程中产生。第三章重在阐释西西对身份问题进行解构,发生这样重大性转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乌托邦解体之后重塑意义的途径和前景。

穆莹[6](2018)在《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比较文学视域选题,从文学类型学比较切入,选取“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展开比较研究,力图兼顾“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译介和影响研究”。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大放异彩,诞生了鲁迅、老舍、张天翼、沙汀、沈从文、钱锺书等讽刺幽默大家、名家,使讽刺幽默小说成为了现代小说中的重要一支,是最有成就的小说类型之一。在西方,讽刺幽默小说也是源远流长。但迄今为止还只停留在单边研究和少量的个案比较研究,还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将中、西讽刺幽默小说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缺憾。本文有感于此,力图在以往个体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和西方同类小说的“双向阐发”和价值判断。其总体框架由“影响比较研究”、“平行比较研究”、宏观比较研究、微观比较研究以及翻译、传播、接受、影响、效果研究等共同组成。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发展历程、杰出成就以及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接受、影响状况。其中,19世纪的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影响最为明显。而20世纪西方的讽刺幽默小说,或与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同步,或晚于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它们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多在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后。因此,它们和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不可能构成“影响关系”,但可以展开“平行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二章: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包括亲缘关系、交叉关系、平行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是怎样融汇了西方的喜剧智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拓展的。其中,鲁迅与果戈理、契诃夫的高度契合,才使鲁迅由衷地倾向于果戈理和契诃夫,而不是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英、俄作家影响了、造就了作为幽默讽刺作家的老舍,狄更斯的幽默作品与老舍的幽默天性融合了。钱锺书的小说则较多地取法英法,这与钱锺书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第三章:从宏观上论述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在这里,将从写作类型、叙事方式、方法、喜剧的表达和笑的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和研究。指出在写作类型上,中、西都有写实和寓言两种类型;在叙事方式方法上,都有客观呈现和主观变形两种叙事方法;在喜剧表达上经常出现讽刺幽默与写实——揭露、漫画——夸张、反语——反讽、荒诞——怪异相结合的特征;在笑的艺术上都存在悲喜交融和含泪的笑等美学特性。进而探讨讽刺幽默小说共同的创作规律。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中、西讽刺幽默小说所呈现的差异性特征。笔者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在平常与超常、写实与虚构、拘谨与放达、沉稳与飞扬、严肃与玩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生存环境、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心理心态等。通过这种比较,完成双向阐发,发现民族差异,实现对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第五章:从总体上研究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总结各自的长短优劣,完成对比较的双方的价值判断,从而加深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结论,为未来的讽刺幽默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中西讽刺幽默小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鲁迅所言:“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中国现代的讽刺幽默小说是重讽刺、轻幽默,重写实、轻想象,重客观、轻主观。其讽刺是真实有力的,幽默则是拘谨凝重的。和英美相比,幽默是不算发达的。我们多的是政治讽刺、世态讽刺、风俗讽刺、道德讽刺、乃至人性讽刺,少的是轻松的幽默、充沛的喜感和玩笑的心态。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长短优劣,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游记体”的发达和“议论”的流行,这在中国现代也是少有的。总结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我们看到,讽刺、幽默虽然是“孪生姐妹”、“同胞兄弟”,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或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并不等于是“连体”,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有的讽刺、幽默并重,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有的虽然讽刺、幽默兼而有之,但却或以讽刺为主,或以幽默为主,偏重于一方;还有的是讽刺与幽默分离,倾斜于纯讽刺;至于纯幽默在小说中是非常少见的。优秀的讽刺幽默小说,讽刺和幽默多是紧密结合的。鲁迅和马克·吐温都认为,讽刺如果摒弃了幽默则沦为谴责,幽默脱离了讽刺则沦为玩笑。二者的有机结合、完美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通过比较,我们更发现,中、西对讽刺和幽默都存在偏见和诋毁。所以,鲁迅说:“讽刺家,是危险的。”老舍也说过“幽默的危险。”在西方,讽刺幽默作品被禁毁、作家遭迫害和中国现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讽刺难为,幽默不易,能坚持持久的更为难能可贵。这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讽刺幽默;必须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文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作家要放纵心灵,放开手脚。超越拘谨、心有余悸等心理障碍,实现心志的大解放。

张存宽[7](2018)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及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俄国文学成熟于19世纪,继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中都可见俄国文学的影响。加之建国初期对苏联的全方位模仿和学习,俄国选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中一家独大,这一现象一直到新时期以后的教材中才有本质转变。不过,即使教材中的俄国选文在逐步萎缩,俄国文学的作用与地位并不应该被边缘化。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回顾梳理俄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俄国文学的独特艺术价值;继而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人教版教材中俄国选文的演变,以及演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未来教材选编俄国作品提出可行的建议;最后通过文本细读,针对现行教材中的俄国诗歌、小说和散文三种文体,选取代表性的篇目进行解读与教学设计。本研究旨在重新认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在教学实践中给面对俄国选文的教师提供帮助。

吕慧文[8](2017)在《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荒诞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阎连科凭借《四书》获得卡夫卡文学奖,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作家,在授奖词中提到“他有着犀利的讽刺和对现实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这和卡夫卡的创作精神一样。”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两位跨越时间和空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学家身上。阎连科作为神实主义大师,在作品中架构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并且他也在许多场合毫不避讳地提到,他的写作很受卡夫卡的影响。可以说,这次获得卡夫卡文学奖,为我们深入研究二者作品中的“荒诞”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以“荒诞性”为切入点,细致讨论了二者对于这一小说要素的异同处理,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引出“荒诞性”的概念:荒诞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没有意义,不合情理的冲突,在这种较量过程中,人不断被非理性的力量挤压、异化;并且对卡夫卡和阎连科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选题的意义和现状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第二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分别对二者作品中的荒诞意识做了概括与归纳,第二小节则对二者作品中“荒诞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第三章分为两个小节,写了二者荒诞意识反映在具体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寓言体小说形式,并分别从人物设置和语言把控上来看二者的差别。第四章写的是二者“荒诞”意念下对世界的终极思考,分两小节来详细论述卡夫卡与阎连科文本中的死亡因素及其异同。本文从“荒诞性”这一角度出发,对分属不同流派但却有着诸多相同特质的两位作家进行了的比较研究,在国内还鲜有相关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希望这一系统梳理,为人们阅读二者作品,接近作家内心世界带来借鉴或参考意义。

周红叶[9](2015)在《论莫言小说的寓言化书写》文中提出莫言是当代文坛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以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作姿态、深邃的思想以及奇崛多变的艺术形式在文坛掀起了一股“莫言热”,其作品在倍受读者追捧之时,亦成为了学者以及评论家们持久关注的对象。莫言是一位执着耕耘于“高密东北乡”那块贫苦土地上的多产作家,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故乡那片热土,并借助民间的隐秘视角,将中国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一一铺展开来。所以,阅读他的作品常常能够引发我们由形而下去思索形而上层面的东西,这与他惯于通过虚构故事来传递某个具体道理或是某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的做法密不可分。故此,其小说文本便具备了一定的寓言化高度,体现出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本文试图站在寓言化的视角来探究莫言的小说,具体研究了莫言小说的艺术形式、思想内涵、形成机制以及价值缺失等方面内容,以期寻求和呈现莫言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本论文除绪论外,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依据、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指出寓言及寓言化的概念界定,试图弥补学术界对莫言小说寓言化书写特色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一章主要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寓言化的艺术表现。本章分别从寓言化人物、寓言化意象以及寓言化的叙事结构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艺术形态方面论证了莫言的寓言化书写。第二章分析莫言小说中的寓言化深层内蕴。本章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分别对命运的不可抗拒、人性以及精神“家园”等主题进行了艺术性的传达。第三章主要分析莫言寓言化书写的形成原因。具体从莫言独特的童年体验、超凡的想象力、地域文化以及莫言的文学观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追溯莫言文本中寓言化展现的根源。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莫言寓言化书写的价值与缺失。本章价值方面主要分析了现实追求的意义以及利于本土和世界的融合两方面。而缺失部分则指出莫言小说因过分注重实验形式而带来的阅读困难和价值缺失等不足。以期能够为当下小说文本的寓言化探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王静斯[10](2015)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采取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以80年代的主流期刊与杂志,诸如《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外国文学》等杂志中发表的关于现代派论争的文章为依托,通过生存哲学、美学追求、阶级意识、创作原则、形式探索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对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博弈进行全面分析与阐释。一般来说,20世纪80年代,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除旧布新的年代到处充满着论争,包括人道主义论争、文学主体性论争在内的诸多论争,为不同文学观念的对峙与碰撞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无疑论争也成为了研究文学观念变革的绝佳切入口。通常而言,一种文学经由80年代的“祛政治化”的挣扎进入90年代的“消费文学”时代等常识性的认识为学界所普遍认同,同时对大多论争的理解也基本停留于变革与守成、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之间。然而这种“祛政治化”的艰难以及在二元对立之外的更多的可能性是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该选题的缘起、围绕1980年现代派论争所展开的研究综述,本文将研究成果主要划分为三类进行总结论述,指出了现代派论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第二章,重点围绕概念的重新梳理与历史描述展开。该章将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进一步梳理,其中包括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基本概念的梳理,现代主义在西方与中国的历史沿革以及80年代现代派论争发生之前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派的论争阶段。第三章,围绕80年代现代派论争过程展开。本文将论争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979—1982年的论争、1982—1985年的论争以及1988年之后的现代派与“伪现代派”的论争。正是论争的持续深入推动了1985年文学创作领域的变革,大量的具有现代派性质的作品得以发表并进入主流文学界。而1988“伪现代派”论争的出现则标志着论争开始进入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内部,由原来的文学摆脱政治的强制性进入到文学本体问题的探讨。第四章,主要阐释现代派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思想语境、文学语境。同时,将80年代特有的时代背景、思想语境与文学论争相联系,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力图回到“历史现场”,为更详细的展开具体理论问题的论争做好铺垫是本章的主要目的。第五章,从具体的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的研究。该章围绕生存哲学这一理论问题,从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之间的对峙入手进行现代派论争的内部研究。首先,该章梳理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联系,非理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过程等,以此作为研究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对峙与纠葛的历史语境与理论基础。其次,该章探讨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探究不同立场的学者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的犹豫与徘徊。第六章,从美学原则这一具体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分别围绕历史上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1980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原则的对峙以及美学原则经由现代派论争之后的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论述。第七章,主要围绕阶级意识这一理论问题深入探讨。该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梳理20世纪阶级论压制人性论的重要问题,试图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为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峙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围绕论争过程,通过大量的论争观点的分析从阶级性这一角度深入展开关于传统与现代、变革与守成的交锋与对峙。第八章,由创作原则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原则的对峙,主要从“真实观”问题以及现实主义“过时论”等论争焦点展开论述,探究论争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第九章,围绕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情况概述、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以及形式主义的“终结”等三个章节展开。总的来说,通过整理大量的现代派论争资料,一些潜隐于二元对立背后的因素开始浮出水面。也就是说,在论争中,无论是支持现代派一方还是反对一方,其言语中都蕴含了诸多的深意与内涵。诸如支持者并非旗帜鲜明的支持,其中蕴含着或前进或后退的犹疑与徘徊,而反对者也在是否承担“落后者”的指责中小心的选择表达立场的方式。总之,在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场域中,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演绎着一场不动声色却针锋相对的争斗。与一些“重返80年代”的研究者试图将80年代文学场域中文学与政治的对峙简单化、平面化不同,本文通过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审美与审丑等基本问题的对峙,试图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的方式,论述对峙背后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峙双方趋于合流的原因与意义。而此时无论是非理性主义、审丑主义,抑或是现代主义与资产阶级,它们为主流所接受的过程,或者叫做“突围”的过程都异常艰难,呈现出与80年代的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完成不同的图景。另外,经由论争之后,一些指向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也逐渐融入主流文学界并对文学界影响深远。同时论争对于打破现实主义僵化格局以及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创作意义极大。

二、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卡夫卡《变形记》世术魅力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卡夫卡《变形记》世术魅力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3)走向反面的悲哀——谈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现代异化文学及卡夫卡小说
二、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
    (一)劳动的异化
    (二)人的异化
三、结束语

(4)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民族特性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关于民族特性的研究
        2. 关于高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教学研究
        3. 关于外国文学作品选文中教育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特性与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第一节 民族特性是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
        1. 外国文学凸显民族特性的重要性
        2. 外国文学教学注重民族特性的必要性
    第二节 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1. 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
        2. 教学现状总结概括
    第三节 高中外国文学教学中民族特性问题重视程度不足的原因
        1. 教材选编对作品民族特性凸显的制约
        2. 教学理念对教学侧重点择选的影响
        3. 教师素质对课堂内容安排的牵制
        4. 学生学情对学习效果实现的桎梏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及不同国家民族特性的分析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概况分析
    第二节 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不同民族特性
        1. 东方
        2. 欧美
        3. 俄罗斯
        4. 拉丁美洲
第三章 高中外国文学教学中探讨民族特性的措施探索
    第一节 多维比较,凸显外国文学作品的民族特性
        1. 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差异性
        2. 相同民族文学的比较:多元性
        3. 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方式
    第二节 拓展阅读空间,深化对外国文学作品民族特性的认知
        1. 延伸阅读:拓展认知范围
        2. 整本书阅读:深化认知层次
        3. 群文阅读:锻炼认知能力
    第三节 以“活动”为抓手,激发学生探索外国文学作品中民族特性的兴趣
        1. 有针对性地观看外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
        2. 组织课本剧表演
        3. 与外语教学进行互动
    第四节 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修养
        1. 丰富对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了解
        2. 加深对东西方哲学、美学的认知
        3. 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作者及其作品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第2章 寻找身份的归属
    2.1 身份问题的提出
        2.1.1 人生意义的追问
        2.1.2 身份困惑的表现
    2.2 认同困惑问题下衍生的本土意识
        2.2.1 香港人的抗争精神
        2.2.2 是围城也是我城
        2.2.3 西西的乌托邦想象
    2.3 地方视域下流动的本土意识
        2.3.1 回到乡土的幻象与西化世界的不真实
        2.3.2 向上或向下的浮城危机
        2.3.3 文化身份之争
第3章 寻求精神的归宿
    3.1 重生——寻求精神寄托
        3.1.1 这是一种超越性
        3.1.2 白髪阿娥的精神寄托
    3.2 梦与飞行——寻求自由
        3.2.1 对过往的追寻
        3.2.2 乌托邦的破灭
    3.3 解体——寻求真实
        3.3.1 不真实的体验
        3.3.2 故事的真实性解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西方讽刺幽默小说及其在中国现代的译介与影响
    一、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
    二、19世纪的英、俄、美讽刺幽默名家
    三、20世纪西方讽刺幽默小说的新发展
第二章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发生以及与西方的关系
    一、鲁迅:兼收并蓄与融会贯通
    二、老舍:与欧洲文学的因缘
    三、钱锺书:与英、法文学的关系密切
第三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同一性特征
    一、写作类型
    二、叙事方式方法
    三、喜剧的表达与笑的艺术
第四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差异性特征
    一、平常与超常
    二、写实与虚构
    三、拘谨与放达
    四、严肃与玩笑
    五、中、西差异的原因
第五章 中、西讽刺幽默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启示
    一、长短优劣与价值判断
    二、讽刺与幽默的结合与分离
    三、正确对待讽刺幽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
        一、建国之前(1949年以前)的外国选文
        二、建国前期(1949年至1976年)的外国选文
        三、新时期(1978年至1999年)的外国选文
        四、21世纪(2000年开始)的外国选文
    第二节 新时期(1978年)之前的俄国选文
        一、选文数量
        二、代表篇目
    第三节 新时期(1978年)之后的俄国选文
        一、选文数量
        二、选文时代
        三、选文体裁
        四、选文主题类别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分析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俄国选文的演变分析
        一、新时期(1978年)之前
        二、新时期(1978年)之后
    第二节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俄国选文的选编特点
        一、合理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中学语文教材中俄国选文选编建议
        一、引入新篇目
        二、引入新作者
        三、微观编排顺序的优化
第三章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教学
    第一节 诗歌解读与教学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夜》和《祖国》
        三、小结
    第二节 小说解读与教学
        一、《变色龙》
        二、《一个人的遭遇》
        三、小结
    第三节 散文解读与教学
        一、《女歌手》
        二、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荒诞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荒诞——照进黑暗现实世界的一缕阳光
    1、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2、阎连科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3、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中荒诞意识的异同
二、直指“荒诞”的选择——寓言文体的建构
    1、寓言道路亡的相逢
    2、寓言体的不同的呈现方式
        2.1 被异化的符号化人物
        2.2 背道而驰的小说语言
三、“荒诞”意念下的终极思考——文本中的死亡因素
    1、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因素
        1.1 卡夫卡小说中的死亡因素
        1.2 阎连科小说中的死亡因素
    2、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中死亡因素的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论莫言小说的寓言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寓言化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寓言化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寓言化的意象选择
    第三节 寓言化的叙事结构
    第四节 寓言化的语言形式
第二章 寓言化书写的深层内蕴
    第一节 人生的本质与命运的轮回
    第二节 人性的拷问与外物的挤兑
    第三节 家园的寻找与苦难的救赎
第三章 寓言化书写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独特的童年体验
    第二节 想象的特殊魅力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浸染
    第四节 创作的主体意识
第四章 寓言化书写的价值与缺失
    第一节 寓言化书写的价值
    第二节 寓言化书写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2章 概念梳理与历史描述
    2.1 对“现代派”、“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概念梳理
    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历史流变
        2.2.1 以《恶之花》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开端
        2.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三个发展阶段
    2.3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2.3.1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过程
        2.3.2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特点
    2.4 “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前的现代派文学论争
        2.4.1 建国之前的现代派论争
        2.4.2 建国之后的现代派批判
第3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派论争
    3.1 论争的酝酿——大量的译介与引入
        3.1.1 译介的概况
        3.1.2 译介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3.2 论争的高潮—“马克思主义现代派”与“初探”
        3.2.1 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所涉及的问题
        3.2.2 高行健的《初探》以及“空战”
    3.3 论争的转折——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3.3.1 “伪现代派”论争的开始
        3.3.2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论争的焦点
    3.4 论争的终结——没有结局的结局
第4章 新时期现代派文学论争的时代语境
    4.1 新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历史语境
        4.1.1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演进过程
        4.1.2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特征
    4.2 新时期的思想语境
        4.2.1 新时期思想语境中的当代西方思潮
        4.2.2 新时期思想语境的主要特征
    4.3 新时期的文学语境
第5章 生存哲学——传统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
    5.1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与现代派文学
    5.2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
        5.2.1 弗洛伊德与尼采等对生命哲学的解读
        5.2.2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
    5.3 非理性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
        5.3.1 建国之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译介
        5.3.2 “文革”期间的“内部读物”对非理性主义的译介
    5.4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对峙
        5.4.1 现代派论争中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5.4.2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交融的可能性
第6章 美学原则冲突——审美主义与审丑主义
    6.1 溯源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
    6.2 19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冲突
        6.2.1 由“表现自我”引发的对峙
        6.2.2 审美还是审丑
    6.3 论争后美学原则的多元并存
第7章 阶级意识的对峙——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7.1 阶级与阶级意识
        7.1.1 “阶级”概念概述以及在中国的演变
        7.1.2 阶级论对人性论的压制
    7.2 “现代派”文学论争中的阶级意识对峙
        7.2.1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凸显
        7.2.2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峙的高潮
    7.3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淡化趋势
        7.3.1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独特性
        7.3.2 80年代末阶级意识的淡化及影响
第8章 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峙
    8.1 探究现实主义原则主流位置的形成
        8.1.1 “以人民为本位”的现实主义
        8.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位置
    8.2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8.2.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真实观”的差异
        8.2.2 “进化论”维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博弈
    8.3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意义与“融合”的可能
        8.3.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意义
        8.3.2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可能
第9章 形式探索——于理性主义传统中突围的形式主义
    9.1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想概述
        9.1.1 文学批评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1.2 文学实践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2 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
        9.2.1 围绕“艺术探索”展开的对峙
        9.2.2 围绕“艺术技巧与民族问题”展开的对峙
    9.3 “形式主义”的“终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卡夫卡《变形记》世术魅力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理解视野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探究[D]. 周梦真.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统编本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D]. 沈明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走向反面的悲哀——谈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J]. 郑海燕. 青年文学家, 2021(06)
  • [4]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民族特性问题探讨[D]. 骆梦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从归属到归宿 ——西西的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D]. 王灵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中西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比较研究[D]. 穆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6)
  • [7]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俄国选文及教学研究[D]. 张存宽.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卡夫卡与阎连科小说荒诞性的比较研究[D]. 吕慧文. 温州大学, 2017(03)
  • [9]论莫言小说的寓言化书写[D]. 周红叶. 湖南大学, 2015(03)
  •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D]. 王静斯. 辽宁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变形:荒诞与现实的双重意象——论卡夫卡《变形》的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