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萨克民族的起源

浅谈哈萨克民族的起源

一、哈萨克族源流浅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多民族音乐研究》文中提出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带,也是东西方各民族、文化、宗教的汇聚之地。田联韬先生与后辈学人扎根田野,从"音乐本体"切入,运用多学科视角展开丝绸之路新疆段多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形成了以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为通道,以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音乐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领域,并呈现出历时与共时、定点与多点、宏观与微观、区域与跨区域、跨族群与跨文化相结合的丝绸之路多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态势。

加德拉·达列力汗[2](2021)在《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头饰的地域差异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潘力维[3](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赵东亮[4](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朱长甜[5](2021)在《草原文化中的冬不拉音乐艺术》文中研究表明“热爱草原的是骏马,热爱蓝天的是彩霞,我是哈萨克的儿子哟,我爱我的冬不拉,冬不拉冬不拉”。哈萨克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多姿多彩的民族,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充满了音乐和诗意,美妙的歌声在大草原上传唱、动听的琴声在大草原上悠扬。哈萨克族的人们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形成特有的游牧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些方式的产生都与人们的草原生活息息相关。在草原中人们以转场的方式进行牲畜的放养,以使草地更加的因地制宜;在居住方面春暖花开时则以简单易携带的毡房为主,较寒冷时则以土房为主;在哈萨克族人们以猫头鹰的羽毛作为服饰的搭配,草原的辽阔性也使人们的服装更具有民族风韵。而民族风韵更多的体现了人们在文化方面的表达更加的具体化、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融合,正是在这种多元与融合的发展下充分的展现了哈萨克族人们所拥有的文化是发展的、所拥有的音乐是丰富的、音乐与文化的发展是融合的。文化是多元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多元与创新的文化发展下民族的元素也不断进行文化的深入,并通过这种文化的融合,让民族的文化更加具体化。在对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音乐进行研究时发现,对于冬不拉音乐的形制、乐器的演奏技巧、乐器的改良、乐器的种类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概述,但对于冬不拉音乐民间歌曲的研究以及冬不拉器乐艺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发展,为何发展,进行了哪些发展,为何进行了这些发展与创新等方面没有进行系统的阐述。本文以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冬不拉器乐曲为出发点,根据冬不拉音乐本体所呈现的特点并与草原文化的背景和地理环境相结合并运用音乐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法多角度关注哈萨克族冬不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既注重哈萨克族冬不拉乐器在草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源远流长,又注重了哈萨克族的音乐在草原文化影响下不断推陈出新。哈萨克族冬不拉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需求的改变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音乐文化也随着现代变迁发生变化,由毡房走向舞台,由独奏发展为合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时代进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论证了冬不拉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的草原文化基础之上才更加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张凯[6](2021)在《甘肃临夏地区与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回族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民族变迁与融合,在曲折的生存过程中扎根于中华大地,多元化的成分促使了回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自回族形成以来,回族文化便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属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回族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本民族舞蹈文化特质,由于受到居住环境、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各地区的回族舞蹈既有其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临夏和昌吉作为我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回族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地的回族舞蹈展现出各自的特征,对两地区舞蹈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回族舞蹈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以两地区回族舞蹈异同研究为切入点,首先对两地区的历史形成、地理环境、文化特征进行了阐述,进而依据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实地走访、交流学习等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两地区回族舞蹈动作语汇、舞蹈风格特点、舞蹈服饰特点、舞蹈道具使用、舞蹈创作情况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此论文写作,在两地区回族舞蹈创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今后回族舞蹈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王颢霖[7](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姜帅[8](2021)在《内蒙古与新疆达斡尔族头面部表型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内蒙古和新疆两地达斡尔族成人头面部表型特征,对比两地达斡尔族间及达斡尔族与国内其他人群间头面部表型差异,为进一步探寻达斡尔族族群间表型特征演变的原因和规律提供资料,也为探讨达斡尔族族源关系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知情同意下,随机选取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新疆塔城的健康达斡尔族成人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其父母均为达斡尔族,共调查样本645例(其中男性325例,女性320例)。头面部指标测量按《人体测量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共观测了40个项目,其中头面部测量指标20项,头面部观察指标20项,并计算了5项头面部指数及其分型。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地达斡尔族多为直发、中等颧部突出度、凸型或直型下颏、眉毛中等、无上眼睑皱褶、无美人沟、低平或中等鼻根高度、直型鼻背侧面观、鼻基部水平或上翘、鼻孔最大径倾斜等,这些相似之处可能与种族的遗传有关。2、除耳上头高和上红唇厚度外,其余18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在内蒙古和新疆达斡尔族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表现为:除眼外角间宽和口裂宽在内蒙古组大于新疆组外,大多数测量指标在新疆组大于内蒙古组(P<0.01)。性别间比较,多为男性大于女性(P<0.01)。3、在头面部指数分型对比上,内蒙古组与新疆组有一定差异。在内蒙古组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中鼻型多见,新疆组以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多见。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男性,内蒙古达斡尔族与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东北人群聚为一类,而新疆达斡尔族虽自成一类,但与内蒙古达斡尔族男性及蒙古族巴尔虎部距离最近。在女性,内蒙古达斡尔族与汉族、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东北人群聚为一类;新疆达斡尔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西北人群聚为一类。结论1、内蒙古达斡尔族与新疆达斡尔族成人的头面部测量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新疆达斡尔族各指标均值多高于内蒙古达斡尔族。2、内蒙古达斡尔族与新疆达斡尔族成人的头面部观察指标较相似:多为直发、中等颧部突出度、凸型或直型下颏、眉毛中等、无上眼睑皱褶、无美人沟、低平或中等鼻根高度、直型鼻背侧面观、鼻基部水平或上翘、鼻孔最大径倾斜。3、内蒙古和新疆达斡尔族均具有蒙古人种特点,从头面部特征看更接近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

张莉[9](2020)在《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的文化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族是新疆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以能歌善舞而着称。歌舞是哈萨克族社会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舞蹈动势不仅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地诉说着他们的历史与文化,更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出文化发展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周泓[10](2020)在《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受到新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影响,经济生活成为社会形态的研究要素。在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形态中,"丝路"交易、绿洲交通、家族制度、作物饮食、寺俗经济、契约文书、边贸外贸、民间市场、庭院经济、传统组织、工艺技术、生态环境、灾害研究、城镇建构、租借贸易、侨民移民、商业运输等,相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略述近三十年国内主要相关成果,以提供研究线索。

二、哈萨克族源流浅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萨克族源流浅说(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多民族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调“本土文化和音乐经验”的学术传承谱系
二、“音乐本体”切入、“多学科”视角结合的新疆多民族音乐研究
    (一)丝绸之路音乐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二)为“比较”奠定基础的地方性木卡姆研究
    (三)“跨界族群”语境中的草原音乐文化研究逐渐形成
        1.论域“多样化”的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研究
        2.关注“多声音乐现象”与“口头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文化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三、丝绸之路新疆段多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
    (一)音乐书写与分析范式的转型:客位记录——主位阐释
    (二)流动的丝绸之路:“定点”—“多点”的音乐民族志研究
    (三)“艺术史”走向“社会文化史”的丝绸之路音乐历史叙事
结 语

(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结语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1.3.1.1 自然灾害
        1.3.1.2 承灾体
        1.3.1.3 脆弱性
        1.3.1.4 社会脆弱性
        1.3.1.5 生态脆弱性
        1.3.1.6 多灾种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气候
        2.1.4 植被土壤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2.2.2.2 农牧业
        2.2.2.3 工矿业
        2.2.2.4 交通运输业
        2.2.2.5 邮电通讯业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2.3.1 地震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2.3.3 雪灾
        2.3.4 旱灾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3.2.1.2 完整性原则
        3.2.1.3 科学性原则
        3.2.2 构建过程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3.2.3.1 暴露度指标
        3.2.3.2 敏感性指标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社会经济数据
        3.3.2 生态数据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3.5 确定指标权重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3.7.1 变异系数法
        3.7.2 变化斜率法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3.1 Moran's I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3.7.4 三维趋势分析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4.1.1.1 暴露度分析
        4.1.1.2 敏感性分析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4.2.1.1 暴露度分析
        4.2.1.2 敏感性分析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4.3.1 趋势预测
        4.3.2 空间异质性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5.1.1 暴露度分析
        5.1.2 敏感性分析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5.2 脆弱性分析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5)草原文化中的冬不拉音乐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缘起
    研究现状
        一、文化方面
        二、音乐方面
        三、演唱艺人
    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冬不拉与哈萨克族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冬不拉的由来
    第二节 冬不拉与哈萨克族的因缘
        一、生态文化
        二、自然环境
第二章 冬不拉音乐中的民歌艺术
    第一节 民歌的分类
        一、劳动歌曲
        二、赞颂歌曲
        三、爱情歌曲
        四、风俗歌曲
        五、其他歌曲
    第二节 民歌的特征
        一、节奏节拍
        二、音乐本体
        三、弹唱技巧
第三章 冬不拉音乐中的器乐艺术
    第一节 器乐的分类
        一、独奏乐曲
        二、合奏乐曲
    第二节 器乐的特征
        一、节奏节拍
        二、伴奏乐器
        三、演出场地
        四、受众人群
        五、弹奏技巧
    第三节 哈萨克冬不拉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冬不拉音乐的草原文化
        二、冬不拉音乐的地理环境
        三、冬不拉音乐的现代变迁
第四章 哈萨克冬不拉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冬不拉音乐在新疆的传承
        一、专业传承
        二、学校教育
    第二节 冬不拉音乐在新疆的发展
        一、加强对生态音乐的保护
        二、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
        三、加强对乐器的宣传
        四、加强音乐的多样性
    第三节 冬不拉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甘肃临夏地区与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选题依据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肃临夏回族舞蹈文化
    一、文化生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源流
        (三)社会生态
    二、舞蹈形态
        (一)表演形式及内容分类
        (二)舞蹈基本动律特征
        (三)服饰道具使用风格
第二章 新疆昌吉回族舞蹈文化
    一、文化生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源流
        (三)社会生态
    二、舞蹈形态
        (一)表演形式及内容分类
        (二)舞蹈基本动律特征
        (三)服饰道具使用风格
第三章 两地回族舞蹈形态比较
    一、异同比较
        (一)舞蹈动作形成
        (二)舞蹈风格特征
        (三)舞蹈服饰特点
        (四)舞蹈道具形态
        (五)舞蹈创作对比
        (六)舞台表演情况
    二、异同原因
        (一)历史沿革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
        (三)人文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对两地回族舞蹈异同的思考及展望
    一、回族民间舞教学方面
    二、回族舞蹈作品创作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及社会实践情况
致谢

(7)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内蒙古与新疆达斡尔族头面部表型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达斡尔族族源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9)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的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
    (一)新疆哈萨克族舞蹈的种类
    (二)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种类特点
        1. 动物模仿舞动势特点
        2. 生活劳动舞动势特点
二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局部特点分析
    1.手部动势
    2.肩部动势
    3.脚部动势
三哈萨克族舞蹈动势的文化意义

(10)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丝绸之路暨西域社会经济研究
    (一)古“丝路”贸易交流
    (二)西域社会生活与家庭制度研究
    (三)西域交通、商贸与饮食
二、近代新疆社会经济与社群格局
三、现代南北疆经济类型研究
四、新疆主要族体重要社会经济史论题略要

四、哈萨克族源流浅说(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多民族音乐研究[J]. 王慧. 民族艺术研究, 2021(04)
  • [2]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头饰的地域差异性比较研究[D]. 加德拉·达列力汗.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草原文化中的冬不拉音乐艺术[D]. 朱长甜. 新疆艺术学院, 2021
  • [6]甘肃临夏地区与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对比研究[D]. 张凯.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7]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内蒙古与新疆达斡尔族头面部表型特征对比分析[D]. 姜帅.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9]新疆哈萨克族舞蹈动势的文化意义[J]. 张莉. 西北民族论丛, 2020(02)
  • [10]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J]. 周泓. 民族论坛, 2020(03)

标签:;  ;  ;  ;  ;  

浅谈哈萨克民族的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