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与吸烟和自杀意念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与吸烟和自杀意念

一、血清胆固醇和吸烟与精神分裂症自杀意念(论文文献综述)

刘虹宏[1](2021)在《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缓慢、行为主动性降低、且在认知功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等。认知功能的损害在过去被认为伴随抑郁症的情绪症状出现,而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认知损害是抑郁症一项核心症状,独立于情绪症状存在。认知功能的作用至关重要,关乎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认知损害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功能康复。本文探究分析了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探讨了抑郁症认知损害的机制、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旨在为抑郁症的准确识别、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苏翔宇[2](2021)在《中老年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代谢紊乱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并探究哪些代谢因素对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存在影响。[方法]首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50岁以上中老年抑郁障碍组(72例),对照组为50岁以上正常中老年人(42例);将病例组分为3个亚组:单纯抑郁障碍组(19例);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34例),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19例)。测定参与者8小时空腹血脂、血糖水平,用卷尺测量参与者腰臀围。采用MocA评估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神经认知功能。采用神经心理测评量表:RBANS、连线测验进一步评估病例亚组间的神经认知功能,最后分析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神经认知功能比较:两组间Moc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病例组MocA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2.病例亚组间认知功能比较:1)三组间Moc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5)。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MocA评分低于单纯抑郁障碍组(P=0.042)。2)三组间RBANS总分(P=0.001)及各认知领域评分即时回忆(P=0.023)、视空间结构(P=0.010)、语言能力(P=0.038)、注意力(P<0.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的RBANS总分(P<0.001)、即时回忆(P=0.021)、视空间结构(P=0.007)、语言能力(P=0.043)、注意力(P<0.001)均低于单纯抑郁障碍组;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在RBANS总分(P=0.018)、注意力(P=0.003)上低于单纯抑郁障碍组,仅发现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注意力得分(P=0.035)低于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未发现三组延迟回忆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3)连线测验各组比较:三组间TMT-A耗时(P=0.004)、TMT-B耗时(P=0.002)、干扰量(P=0.01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的TMT-A耗时(P=0.001)、TMT-B耗时(P<0.001)、干扰量(P=0.004)均高于单纯抑郁障碍组;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组的TMT-B耗时(P=0.007)、干扰量(P=0.010)均高于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仅发现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的TMT-A耗时(P=0.013)高于单纯抑郁障碍组。4)在控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吸烟、抑郁障碍病程、是否复发、HAMD、HAMA评分后发现,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组的RBANS总分(P=0.003)、即时回忆(P=0.025)、注意力(P=0.002)仍低于单纯抑郁障碍组;且抑郁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TMT-B耗时(P=0.023)、干扰量(P=0.038)仍高于单纯抑郁障碍组;抑郁障碍合并代谢紊乱组的注意力评分(P=0.022)仍低于单纯抑郁障碍组。3.中老年抑郁障碍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以RBANS及各因子分为因变量分别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RBANS总分受到文化程度(P=0.001)、HAMD评分(P=0.042)、腹型肥胖(P=0.018)、高血糖(P=0.027)的影响,R2=0.409;②即时回忆与文化程度(P=0.001)、HAMD(P=0.013)、高血糖(P=0.009)有关,R2=0.312;③视空间结构仅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P<0.001),R2=0.294;④语言能力受到文化程度(P=0.001)、HAMA评分(P=0.012)的影响,R2=0.256;⑤注意力受到文化程度(P=0.003)、腹型肥胖(P=0.001)的影响,R2=0.369;⑥延迟回忆受到HAMD(P=0.031)、腹型肥胖(P=0.044)、高血糖(P=0.007)的影响,R2=0.196。⑦TMT-A耗时受到文化程度(P<0.001)、腹型肥胖(P=0.008)、HAMA评分(P=0.011)的影响,R2=0.493;⑧TMT-B耗时受到文化程度(P=0.007)、年龄(P=0.006)、腹部肥胖(P=0.015)、病程(P=0.013)、HAMA(P=0.032)的影响,R2=0.518;⑨干扰量受到文化程度(P=0.006)、年龄(P=0.015)、病程(P=0.021)、是否吸烟(P=0.046)的影响,R2=0.362。[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②代谢综合征加重了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在注意力与执行功能方面。③代谢综合征中的腹型肥胖和高血糖;年龄、测试时的抑郁、焦虑程度、抑郁病程均负向影响着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文化程度正向影响着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李渝阳,陈红艳,赵晋,李巧,张骁[3](2021)在《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首次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55例,依据入院前2周内是否曾有过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n=75)和无自杀行为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自杀未遂组HAMD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5-HT及TC水平均低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5-HT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5-HT、TC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CRP、IL-6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水平降低,CRP、IL-6水平升高,检测血清5-HT、TC、CRP及IL-6有助于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及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

王碧漪[4](2020)在《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阐明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诊断指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体重指数)和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某大学附属三甲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标准、排除标准衡量后最终纳入抑郁症患者(MDD组)39例,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MDD+MS组)38例。对两组受试者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逻辑记忆测验(LM)、伦敦塔实验(TOL)、数字划消测验(NCT)评估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并进行空腹血糖(FBG)、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2hP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检测及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等测量。2、描述和比较MDD组及MDD+MS组之间焦虑、抑郁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MDD+MS组的认知功能与代谢综合征各诊断指标及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认知功能数据结果显示:MDD+MS组MoCA总分及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延迟记忆等领域分低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抽象、语言、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等领域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D+MS组TOL完成时间及错误数多于MDD组,正确数少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MS组LM即时记忆和延迟记忆得分低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MS组NCT净分值低于MDD组,失误率高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AMD、HAMA数据结果显示:MDD+MS组HAMD总分及认知因子、躯体化因子、绝望因子得分高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因子、日夜变化因子、睡眠因子及体重因子得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D+MS组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躯体焦虑因子得分高于MD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DD+MS组的MoCA总分与TG、FBG、HAMD总分呈中度负相关,且有显着性差别(r=-0.53,r=-0.52,r=-0.66,P<0.05);TOL完成时间与HAMD总分、FBG、TG呈中度正相关,且有显着性差别(r=0.57,r=0.45,r=0.49,P<0.05);LM即时记忆分与FBG、HAMD总分呈中度负相关,且有显着性差别(r=-0.52,r=-0.46,P<0.05);NCT净分值与HAMD、FBG、TG呈中度负相关,且有显着性差别(r=-0.48,r=-0.53,r=-0.49,P<0.05)。研究结论:1、MDD共病MS患者与单患MDD者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但MDD共病MS患者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即时记忆、注意力等领域损害程度更严重。2、MDD共病MS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较单患MDD者更严重。3、MDD共病MS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可能与抑郁严重程度、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胡维明[5](2019)在《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异常现状,探讨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间某精神专科医院的438名精神科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自编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估精神科医护人员一般人口学信息、抑郁症状程度及认知功能现状。对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本研究将SDS≥50定义为抑郁症状组;SDS<50定义为非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在人口学、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上的差异,以及脂类代谢正常和异常组在认知功能及抑郁症状的差异,进一步分析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组的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关系。结果1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SDS≥50)检出率为13.47%。2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认知功能(RBANS)平均分为(85.71±13.13),组中值为84.5,低于组中值人数为43.38%。3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总胆固醇(TC≥5.2)代谢异常率为37.44%,甘油三酯(TG≥1.7)代谢异常率为32.4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代谢异常率为21.4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代谢异常率为3.9%。4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在性别、受教育年限、BMI、是否饮酒、是否吸烟、职称及职务高低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功能、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在TC、TG、LDL-C、及HDL-C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7 TC代谢异常组的即刻记忆及延时记忆得分与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LDL-C代谢异常组的即刻记忆、延时记忆与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8 TG代谢异常组SDS得分与TG代谢正常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9精神科医护人员SDS水平与RBANS中即刻记忆呈显着负相关(r=-0.124,P=0.009);与RBANS中延时记忆呈显着负相关(r=-0.136,P=0.004);与RBANS总分呈显着负相关(r=-0.137,P=0.004)。10抑郁症状组的TG代谢水平与注意功能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317,P=0.014)。1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年龄、SDS标准分、BMI对认知功能有预测作用;年龄对TC有预测作用;BMI、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对TG有预测作用;BMI、是否吸烟对HDL-C有预测作用;性别对LDL-C有预测作用。结论1精神科医护人员中伴发抑郁症状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表现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功能、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的下降;2伴抑郁症状的精神科医护人员TG水平越高,注意功能越差。提示血清TG可能是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3血清中TC、TG及LDL-C代谢异常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图6幅;表7个;参213篇。

于飞[6](2017)在《天津市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通过对体检人员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检测来探究天津市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体检的人员。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来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体检相关数据,获得了较为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16,955名成年人被纳入研究分析中。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共包括三部分:调查问卷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就业状况、生活习惯和抑郁状态等)、体格检查资料(身高、体重和腰围等)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等)。抑郁症状通过使用中国版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SDS分值范围为2080分,分值越大,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越高,本研究取SDS≥48来探讨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关系。运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不同水平组的人群特征差异。结果分析中以是否具有抑郁症状为因变量,血脂水平分组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关联。分析过程中,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总人群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9.55%,男性和女性人群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9.17%和10.05%,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对所有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最终模型显示,在总人群中,T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1.22(1.02,1.46),1.11(0.88,1.39)和1.25(0.94,1.66)(趋势性P=0.144),在第二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第一水平组升高;LDL-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0.82(0.69,0.97),0.83(0.68,1.03)和0.87(0.67,1.13)(趋势性P=0.224),在第二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第一水平组降低;HDL-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0.90(0.78,1.05),0.79(0.67,0.93)和0.87(0.73,1.04)(趋势性P=0.060),在第三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第一水平组降低。在男性人群中,LDL-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0.76(0.60,0.96),0.88(0.66,1.17)和0.97(0.68,1.38)(趋势性P=0.874),在第二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第一水平组降低。在女性人群中,T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1.29(0.99,1.69),1.42(1.02,1.98)和1.53(1.01,2.35)(趋势性P=0.025),随着TC水平的升高,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升高;HDL-C四分位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00,0.84(0.68,1.04),0.59(0.46,0.76)和0.86(0.66,1.11)(趋势性P=0.107),在第三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比第一水平组降低,当水平过高时没有关联。结论男性血清LDL-C中间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低,较高水平组与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没有关联。女性血清TC水平与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呈正相关,随着TC水平的升高,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升高,结果提示女性血清TC水平升高可能是抑郁的预测因素,血清HDL-C中间水平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低,当水平过高时没有关联。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针对血脂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实施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张书懂[7](2016)在《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指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与自杀关系密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与社会心理因素、基因、神经影像、神经生物化学等密切相关。本文从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和治疗三方面对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鉴别水平,减少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发生。

周雪莹[8](2015)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杀属于一个序列过程,从自杀意念到自杀未遂或自杀死亡的过程,仅有少部分自杀行为属于冲动型,约占25%。自杀意念作为自杀行为的早期心理活动,是自杀行为一个重要前兆。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及时发现自杀意念或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对于干预和预防自杀有较大帮助。本文将从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详尽讨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到其中的高危因素,为干预和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一定的依据。

王莉[9](2015)在《戒烟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戒烟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根据自愿分为戒烟组21例和对照组(不参与戒烟者)23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6个月时戒烟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戒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戒烟,长期戒烟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孙双涛,牛威,沈佳懿,赵汉清[10](2014)在《5-羟色胺和胆固醇水平对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风险评估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和胆固醇水平与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的关系。方法对33例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测定血小板5-HT和胆固醇水平,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Beck绝望量表(BHS),然后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 16例患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再次自杀组血小板5-HT及血清胆固醇水平显着低于无再次自杀组(P<0.01)。5-HT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与HAMD-24、BHS分及自杀次数、自杀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且5-HT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5-HT浓度、家族史是自杀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低血小板5-HT及血清胆固醇浓度是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素,对抑郁症自杀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的预测作用。

二、血清胆固醇和吸烟与精神分裂症自杀意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胆固醇和吸烟与精神分裂症自杀意念(论文提纲范文)

(1)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表现
2 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的研究
3 认知功能损害的评估
4 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干预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老年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代谢紊乱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抑郁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参与项目
致谢

(3)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行为组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的比较
    2.3 自杀未遂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比较
    2.4 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与HAMD评分的关系
3 讨论

(4)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抑郁症与认知功能研究
        1.1.2 代谢综合征与认知功能研究
        1.1.3 抑郁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MDD共病MS患者认知功能特点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工具
        2.1.3 代谢综合征诊断指标测量
        2.1.4 统计学分析
        2.1.5 质量控制
    2.2 MDD共病MS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分析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MDD组与MDD+MS组各代谢指标水平及其比较
    3.3 MDD组与MDD+MS组认知功能评分及其比较
    3.4 MDD组与MDD+MS组 HAMD、HAMA分值及其比较
    3.5 MDD+MS组认知功能相关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关于认知功能分值水平变化及其原因
    4.2 关于焦虑、抑郁分值水平变化及其原因
    4.3 关于MDD共病MS征患者认知功能趋势和影响因素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5)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方法
        1.1.4 研究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发生率
        1.2.2 精神科医护人员认知功能现状
        1.2.3 精神科医护人员脂类代谢异常检出率
        1.2.4 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1.2.5 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在RBANS得分比较
        1.2.6 抑郁症状组与非抑郁症状组在脂类代谢比较
        1.2.7 精神科医护人员脂类代谢正常与代谢异常在RBANS得分关系
        1.2.8 精神科医护人员脂类代谢正常与代谢异常在SDS得分关系
        1.2.9 精神科医护人员SDS水平与RBANS相关性
        1.2.10 精神科医护人员脂类代谢与RBANS相关性
        1.2.11 精神科医护人员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抑郁症状的研究
        1.3.2 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1.3.3 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1.3.4 精神科医护人员人口学与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关系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抑郁症与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的研究进展
    2.1 抑郁症研究概述
    2.2 抑郁症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2.3 抑郁症与脂类代谢的研究概述
    2.4 总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
附录B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C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天津市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
        1.3.2 体格检查
        1.3.3 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检测方法
        1.3.4 诊断标准
    1.4 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抑郁症状检出情况
    2.2 人群基本特征
        2.2.1 不同TC水平人群特征比较
        2.2.2 不同TG水平人群特征比较
        2.2.3 不同LDL-C水平人群特征比较
        2.2.4 不同HDL-C水平人群特征比较
    2.3 调整混杂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1 血清TC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2.3.2 血清TG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2.3.3 血清LDL-C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2.3.4 血清HDL-C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3 讨论
    3.1 研究人群抑郁症状基本情况
    3.2 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3.2.1 血清TC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3.2.2 血清TG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3.2.3 血清LDL-C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3.2.4 血清HDL-C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3.3 研究优势、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1.1 自杀死亡率及自杀未遂率
    1.2 自杀行为危险因素
    1.3 自杀行为方式
2 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2.1 自杀行为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2.2 自杀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3 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化学研究
3 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的治疗
    3.1 自杀行为的药物治疗
    3.2 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
4 小结、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生物学因素
    1.1 神经生物相关研究
    1.2 精神疾病
    1.3 躯体疾病
    1.4 人格特征
2. 社会心理因素
    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2.2 负性生活事件
    2.3 自杀接触史
    2.4 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
    2.5 认知因素
    2.6 其他社会因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戒烟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戒烟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3.2 戒烟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的影响
    3.3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戒烟的注意点

(10)5-羟色胺和胆固醇水平对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风险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随访方法
        1.2.2 自杀严重程度评定[3]
        1.2.3 测评工具
        1.2.4 血小板5-HT样本的制备[6]
        1.2.5 血小板5-HT含量测定
        1.2.6 胆固醇的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5-HT及血清胆固醇水平比较
    2.2 再次自杀组5-HT、血清胆固醇水平与HAMD-24、BHS、再次自杀次数、自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35-HT、血清胆固醇对自杀行为的预测
3 讨论

四、血清胆固醇和吸烟与精神分裂症自杀意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D]. 刘虹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中老年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与代谢紊乱的关联研究[D]. 苏翔宇.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3]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J]. 李渝阳,陈红艳,赵晋,李巧,张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04)
  • [4]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D]. 王碧漪. 南昌大学, 2020(08)
  • [5]精神科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及脂类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 胡维明.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天津市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 于飞.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7]双相情感障碍伴自杀行为研究[D]. 张书懂.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8]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雪莹. 重庆医科大学, 2015(05)
  • [9]戒烟对康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王莉. 齐鲁护理杂志, 2015(03)
  • [10]5-羟色胺和胆固醇水平对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风险评估的研究[J]. 孙双涛,牛威,沈佳懿,赵汉清. 精神医学杂志, 2014(05)

标签:;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与吸烟和自杀意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