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科技进步速度的新方法

衡量科技进步速度的新方法

一、测算科技进步速度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夏瑜莲[2](2020)在《技术复杂度、生产网络关联与国际分工收益 ——基于中国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的不断降低,全球价值链分工兴起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大量文献开始研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但其中大部分是基于投入产出框架进行分析,并不能指出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国际分工收益。因此,本文将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具体分析技术复杂度和中间品-使用地生产网络关联度在决定国际分工收益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其影响程度,并对中国未来如何参与国际分工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则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构建了一个具备微观基础的两国模型来刻画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ROW)的价值链分工,得到了中间品技术复杂度、生产网络关联度和中间品投入数量对国际分工收益的决定机制,为下文的量化模拟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对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和固定参数进行了赋值,并对待调校因子提出了约束条件以便进行参数调校,使得模型的数值解能够与现实经济的部分特征相吻合;第五章基于模型求解结果,分析了中国和ROW在2000-2014年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决定分工收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第六章则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从ROW获得的收益份额持续提高,主要归因于出口中间品与国外生产网络之间关联强度的不断提高;而ROW从中国所获得的收益份额则大致经历了一个“倒V型”的变化过程,主要归因于中国中间品出口的数量渗透。中间品技术复杂度的变动对分工收益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其对中国国际分工收益份额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本文通过对模型求解能够得到本国和外国中间品技术复杂度的具体数值,因此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来度量中间品技术复杂度。

姚志凤[3](2019)在《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真菌性气传病害,具有分布广、流行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早期检测和预测预报,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控制农药滥用、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光谱分析、图像处理、GIS及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植物保护技术融合的方式,探究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病害光谱特征和传播规律,开展基于热红外和高光谱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快速诊断、病害识别与严重度评估,基于Arc GIS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的小麦条锈病夏孢子时空动态分布,基于生境信息的智能化预测预报技术研究,以期为小麦条锈病早期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方法,实现了小麦条锈病潜育期叶片的快速、无损检测。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连续16天采集小麦样本的热图像,探究小麦叶片温度在早期病害胁迫下的变化响应。结果发现,热红外图像可在接种后第6天将受到侵染但未显症的小麦植株与健康植株区分开来,较肉眼观察提前了4天;且随接种天数的增加,健康小麦叶片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无明显变化,而接种病菌的小麦叶片的平均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最大温差则逐渐增大,接种后第16天,接种叶片的平均温度比健康叶片低2.22℃,最大温差比健康叶片高1.8℃。(2)针对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主要依靠植保专家根据经验目测定级,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定量评估方法。在对不同严重度的小麦条锈病叶片的热红外图像有效增强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温差阈值法提取染病区域,并根据条锈病染病区域占总叶片面积的比例对小麦条锈病病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计算64个样本的染病面积占比,并与实际植保人员目测的病情严重度进行拟合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检测的病害严重度与实际病害程度相关系数R在0.97以上,说明基于热红外图像的方法可以成功提取小麦植株的病害区域并用于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评估分析,为小麦病害严重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方法。连续采集不同侵染天数下小麦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和相应的叶绿素含量,通过化学计量法研究小麦条锈病早期胁迫阶段,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高光谱信息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基于PCA-BPNN的小麦叶片叶绿素的预测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RC2和预测集决定系数RP2分别为0.921和0.918。同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绘制小麦条锈病潜育期的叶绿素可视化分布图,实现了小麦病害早期侵染检测的可视化。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的小麦条锈病可视化检测方法可在条锈病侵染后第6天检测到小麦病斑,较肉眼观察提前了34天。(4)针对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在田间常常混合发生,却因病源和发病机理不同而需要鉴别区分和对症下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不同病害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利用HyperSIS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小麦健康叶片的光谱数据,通过PCA、SPA、CSAR等方法提取光谱特征,建立LS-SVM和ELM病害分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PCA-ELM识别模型最优,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9.58%和100.00%,且该模型仅包含560nm、680nm和758nm 3个波段,为开发便携式小麦病害鉴别仪器提供了依据。(5)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孢子随气流传播是病害大规模爆发流行的根源,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夏孢子时空动态分布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利用Arc GIS和全球再分析数据,建立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的数值模型,对小麦条锈病夏孢子进行大区域长时间序列的传播轨迹和沉降模拟。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夏孢子的传播呈现本地传播与省际间相互传播两种方式,既存在本地迭代进化,也存在不同省市间交叉扩散,为我国小麦条锈病周年侵染循环理论提供了高空气流的佐证;同时,单次的小麦条锈病外传轨迹与沉降分析,可用于突发性天气下,即时模拟预报空中病菌孢子的扩散趋势,为条锈病的短期预报提供支持;而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多次传播轨迹聚类、沉降叠加分析,为气传性小麦条锈病病害远程传播的中长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6)针对现有模型多以数理统计分析为主,预测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境信息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在对小麦病害生境信息相关性分析和有效降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反向传播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和结构,最终建立GA-BP和PSO-SVM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两个模型的校正集的准确率均为100.00%,但在预测集的准确率上,PSO-SVM优于GA-BP模型,且平均耗时更短,表明基于SR-PSO-SVM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更适用于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的中长期预测。

李猛[4](2019)在《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与分析是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目前采用的变压器绝缘油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气相色谱法,这种传统的检测分析方法不仅存在操作复杂的缺点,而且不适合在线检测,难以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隐患。因此,研究新的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分析方法对保障供电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的一项新的检测分析技术,利用该技术检测分析变压器的绝缘油尚未有先例,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尝试。本文将采用宽频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变压器绝缘油进行分析研究,将为变压器故障的检测分析提供新的手段。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分析了太赫兹时域光谱信号的噪声问题。为了降低太赫兹时域光谱信号的噪声,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硬件方面,本文分析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中锁相放大器时间常数对噪声的影响;软件方面,本文研究了两种降噪滤波方法:一种是双边滤波算法,另一种是小波变换算法。前者用于太赫兹信号白噪声的初步滤波处理,后者由于太赫兹信号离散精细滤波处理。在研究分析传统的双边滤波、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双边滤波、基于法向修正的双边滤波和自适应双边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自适应双边滤波算法,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研究分析了四种常规去噪算法,如固定阈值法、无偏估计法、极小最大方差法和启发式阈值法,在对比分析四种阈值算法去噪效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软、硬阈值函数的新方法,通过结合两者的优势使得降噪效果得到明显改进。最后,利用小波变换对改进优化的滤波算法进行优化,获得了满意的去噪效果。(2)研究分析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光学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全变差最小化法、菲涅尔解析法和公式法、克莱默-克朗尼格分析法和衰减全反射法等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光学参数提取方法,针对变压器绝缘油的太赫兹光谱特征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光学模型,并用于太赫兹光学参数的提取。采用该方法对不同工作年份的变压器绝缘油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变压器绝缘油会分解的低分子烃类及杂质成分越多,这为通过变压器绝缘油的分析判断变压器的故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3)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变压器热性故障、电性故障和局部受潮等三种典型的变压器故障的绝缘油进行了定性分析。本文设计搭建了三种常见变压器故障的模型并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取样分析。分别采用混沌粒子群参数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标准粒子群参数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三种不同热化温度和四种放电模型得到的实验油样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退火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热化和电性故障的分析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8.55%和98.18%。(4)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变压器绝缘油老化过程中产生的烃类等物质进行检测,由于太赫兹光波具有高透过性,而且对于分子间振动及转动较为敏感的特性,能够检测和观察绝缘油恶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为了进一步研究局部受潮故障中变压器绝缘油含水量的预测,本文在实验室设计了四种放电模型及多种模拟试验,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太赫兹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实现了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变压器绝缘油水分含量的定量预测。(5)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变压器热性故障、电性故障和局部受潮等三种变压器故障进行识别分类研究。在分析常规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原理、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原理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原理对三种变压器故障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优选变量偏最小二乘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聚类的优选变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变压器故障的别分类准确度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最小二乘法方法,获得了分类准确率接近100%的效果,为变压器的故障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研究结果与现有的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项目研究的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变压器绝缘油的方法,对变压器典型故障的识别完全与现有方法相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论文有图58幅,表26个,参考文献160篇。

孙广召[5](2019)在《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铁客运量迅速增长、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总量的比重增加,而且高铁营运里程和客运量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截止2017年底,中国高铁客运总量超过17亿人次、营运里程超过2.5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也基本成型。由于高铁具有快速、便捷、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优势,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企业厂商的选址以及开通地区的区位优势,也间接影响了区域之间的经济格局和空间分布,为开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高铁也提高了开通地区之间的可达性,缩短了开通地区之间的时间成本,降低了不同开通地区之间的交流成本和合作成本,这都促进了人才、资本和信息等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开通地区的协同创新水平和全要生生产率。因此,在中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高铁对开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从多个视角来研究高铁对开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本文不仅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了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还进一步考察了高铁对开通地区技术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的异质性影响。然后,本文基于微观经济层面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和检验了高铁影响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从政府行为的视角研究了高铁开通如何影响政府行为,以及高铁开通如何通过政府行为来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并实证分析了高铁通过政府行为来影响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异质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同时,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安排;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从高铁开通与经济增长、高铁开通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高铁开通与行业发展及其异质性这几个方面对高铁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然后,进一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此外,进一步梳理了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的文献;最后对研究综述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三章为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本章首先论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速铁路的定义,并对国外几个主要高铁发展较快的国家的高铁发展概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论述;然后,详细地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并从不同方面对中外高铁发展的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第四章为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分析,本章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了高铁对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铁如何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并基于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地区的差异以及高铁网络的差异提出了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三个异质性假说。然后,实证检验了高铁对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通过对TFP增长率进行分解,进一步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技术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变化的异质性影响。第五章为高铁开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首先,本章从微观经济层面研究了高铁对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不同区域、不同产权性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对开通地区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其次,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企业短视行为这两个角度,进一步检验了高铁影响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机制。第六章为高铁开通、政府行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本章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了高铁如何影响开通地区的政府行为,以及高铁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具体来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高铁如何影响开通地区政府行为(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地区医疗卫生环境),以及高铁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高铁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区域异质性。第七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本章通过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基于宏观经济层面的视角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高铁对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对于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高铁开通提高了区域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抑制了全国性中心城市的TFP增长率,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并不显着;而且,高铁开通对于区域中心城市地区的影响大于非中心城市地区。本文通过研究高铁对开通地区 TFP增长率的动态效应和滞后效应进一步发现,对于不同层级城市和不同区域来说,高铁对于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动态效应和滞后效应也具有异质性。同时,通过进一步对TFP增长率的分解发现,高铁对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区域的开通地区的技术效率改进、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变化也都具有异质性影响。第二,本文基于微观经济层面研究了高铁对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着地影响了开通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即高铁开通提高了东部和中部开通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是对西部开通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产生了负向作用;同时,高铁开通对于非国有制造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显着大于国有制造业上市企业。然后,通过从企业自身的视角进一步研究了高铁可能影响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发现,一方面高铁通过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专利申请量来提高开通地区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高铁开通减轻了开通地区企业的短视决策行为,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进而促进了开通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第三,本文从政府行为的角度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高铁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研究发现,高铁提高了开通地区的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和医疗卫生环境,而且高铁会通过提高开通地区的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和改善开通地区的医疗卫生环境来促进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同时,高铁通过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和医疗卫生环境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具有区域异质性:高铁通过增加东部和西部开通地区的政府科技支出占比来促进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提高,而对于中部地区的影响则并不显着;而且,高铁还会通过改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来促进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提高,但是对于东部地区则并不显着。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首次从宏观层面研究了高铁对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并利用面板DID模型实证分析了高铁开通对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区域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以及高铁开通对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区域TFP增长率的动态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异质性。而且,本文通过对TFP增长率进行分解,进一步研究了高铁开通是通过技术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的变化中的哪一部分来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并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不同层级城市、不同区域的技术效率改进、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变化的异质性影响。第二,本文基于微观经济层面实证检验了高铁对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本文从不同区域、不同产权性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对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研究了高铁影响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具体机制,即开通地区的企业更加重视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短期决策行为,从而促进了开通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为企业积极应对高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本文从政府行为的视角研究了高铁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这也是首次将政府行为引入高铁影响开通地区TFP增长率的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高铁开通与TFP增长率的研究内容。同时,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高铁对政府行为(政府科技支出占比、地区医疗卫生环境)的影响,以及高铁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影响开通地区的TFP增长率,从而为政府应对高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经验,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袁桦[6](2018)在《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产业,在城市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仍然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不仅对城市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制造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缘现象,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优势集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多重背景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为对象,研究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对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推动城市创新、促进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城市增长的内生力量出发,以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制造业的特征,构建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选取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的增长指标和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随后,采用面板数据回归、门槛回归、空间面板回归等方法对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到较为丰富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分工是促进城市增长的途径之一。制造业在城市内集聚形成了劳动分工,同时又伴随着知识分工。而随着知识分工的深化,专业的制造知识得以积累,知识积累带来规模报酬的递增,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溢出是推动城市增长的另一条途径。制造业在城市内的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加速了城市内同一行业内企业间的知识交换,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内行业间的知识交换。而知识交换又能够促进城市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成为城市增长的动力。此外,知识传播和扩散不仅发生在城市内,也发生在城市间。因此,城市内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应能够通过城市间的空间关联机制对其他城市的增长产生影响,进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增长。从实证方面来看,首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具有相对优势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集聚虽然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但这些制造业部门通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生产性知识则有助于城市创新成果的产生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随着制造业和城市的发展,制造业集聚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而产生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的作用从促进城市效率提高转变为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更大规模的城市也更利于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机制促进城市增长。第三,城市间社会关系的接近,有利于发挥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一方面,社会距离的接近不仅有助于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新兴制造业产生的知识在城市群内扩散,也有利于金属制品业、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形成的知识积累在空间中发挥作用,进而带动城市群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接近加速了制造知识在城市间的传播和扩散,促进了城市间的相互学习,从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增长。上述结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要正确地处理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作用,限制其对城市效率的消极作用。其次,要关注制造业与城市增长的匹配关系,使之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第三,要形成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制造过程形成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城市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群增长的推动作用。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上,本文聚焦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效率和可持续增长的效应研究,并以制造业集聚形成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切入点,将知识分工、知识溢出和空间关联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集聚通过知识积累和扩散带来的城市增长效应。(2)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对指标的划分方法、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使用了相对可靠的数据作为实证的基础。(3)研究结论上,本文认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鼓励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固然有利于城市及城市群的增长,但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在生产中积累的知识所形成的创新效应,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韩冬[7](2016)在《电力新技术先进性评估及其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新技术先进性评估的主要目标是评价在一定条件下先进技术在电网规划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技术效益。智能电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宽泛、环节众多,量化评估先进技术在电网智能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是一项极具挑战但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在当前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评估研究尚存在无法定量分析技术进步程度,规划效率难以评判,技术发展的时效性不易体现,特殊条件下不确定因素数学模型难以刻画等问题。研究并分析适应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技术先进性评估模型,不仅能够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处的状态,而且可以评判智能电网未来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为电力系统中技术发展的价值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利用经济管理学中生产函数理论,研究并建立了适应于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评估模型。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分析技术对电力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电力系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模型,运用“余值”思想将技术因素作为独立变量从生产函数模型中分离出来,并以技术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度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电力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以此来衡量电力系统中新技术的先进特征。(2)建立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技术效率和分配效率的评估模型。以具有随机前沿特征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在含新技术的电力系统投入产出关系中引入综合随机因素,得到电力系统的技术效率评估模型。根据生产函数及其成本函数之间固有的自对偶性,推导出电力系统的分配效率评估模型,避免了常规方法在实现分配效率评价过程中对冗繁的投入要素价格信息的需求。(3)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评估中,构建了反映技术效益时效性的动态评估模型,用于定量反映新技术在规划建设中随时间发展的成效。主要建模思路是以技术在规划方案中的投资为驱动力,依靠投资实现的电力系统先进技术对电网优化运行影响,形成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该模型能够量化分析规划方案中投资、技术、电网运行性能指标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得到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评估指标在评价周期内变化趋势。(4)应用鲁棒优化方法研究电源规划方案中的技术适应性及其建模方法,在综合考虑了规划方案经济性、环保性等指标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平衡规划方案的鲁棒性与最优性。该方法能够提供极端恶劣条件下具有较强技术适应性的智能电网电源规划的可行方案,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不确定因素的扰动将降低规划方案的鲁棒性与最优性的规律。(5)采用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研究电源规划方案中的技术适应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偶变换和仿射线性化技术,将一个不具有可解性的两阶段随机规划问题转变为具有可处理的二阶锥规划问题,进而得到了兼具鲁棒性和经济性的电源规划方案。

张仁启[8](2015)在《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注重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目前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方法。因此研究现有的测算方法,分析其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完善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这是学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导向,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理论研究结合实际生产的方法,将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作为研究重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阐明农业机械化及其贡献率的概念,明确研究范畴,同时着重研究线性规划理论和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及其产出弹性的理论,为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现有文献中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具体包括特尔斐法、有无比较法、C-D生产函数法、索洛余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发现当农业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随着时间而变化时,C-D生产函数法和索洛余值法的测算结果出现负值,而实际生产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不可能为负数,这说明测算结果与实际生产不相吻合。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法和基于生产函数的有约束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法,此两种方法均以线性规划为工具,分别将增长速度方程和生产函数转化为熟悉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线性规划得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进而求出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3)以农业大省黑龙江1995-2012年的农业生产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测算法和基于生产函数的有约束测算法测算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其中,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测算法的测算结果为12.35%,基于生产函数的有约束测算法的测算结果为10.72%,这两种方法的测算结果均为正值,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克服了C-D生产函数法和索洛余值法的不足。(4)在采用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法和基于生产函数的有约束法测算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过程中均算出了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其中农机总动力、化肥投入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2072、0.4781、0.5872、0.6211和0.0547。本文以此为依据给出了农业增产措施:加快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减少化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使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相关决策部门可以从中得到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也帮助相关职能部门全面系统的了解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生产的管理与监督。

战炤磊[9](2014)在《资源禀赋、空间集聚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油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发展状态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粮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植物油加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品数量迅速增加,2013年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达6218.61万吨。但是,在这种以规模扩张为表征的表面繁荣背后蕴藏着严重的危机:寡占型市场主要为外资巨头掌控,仅“益海嘉里”的产量占比就超过20%;主要油料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大豆进口量急剧攀升,大豆市场国产自给率仅为20%:大量地沟油回流餐桌……这一系列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植物油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寻找一条能够克服危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系列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粗放型发展方式强化了对初级要素投入的依赖,弱化了创新动力和品牌效应,导致了在产业链低端的恶性竞争,派生了对油料的过度需求,在土地资源固定供给的背景下只能依赖进口,在微笑曲线两端的原料和销售环节都处于明显劣势的本土企业根本无法与跨国巨头相抗衡。我国植物油加工业走出危机的根本路径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驱动产业发展。然而,当前学界对于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现实态势、主要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尚未做出清晰的理论回应,也没有针对提高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系统的对策思路。本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我国植物油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指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别分析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对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并且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系统分析工具分析了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互动对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而证明了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耦合协调的发展模式是植物油加工业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最后结合有关研究结论探讨了提升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一是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的演化历程与现实状况。本部分从规模扩张和结构变迁两个层面剖析新世纪以来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然后从产业、供给、质量、消费四个层面剖析中国植物油加工业面临的严峻安全危机,进而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视角深入剖析多重安全危机的深层原因,强调植物油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紧迫性,引出提升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大意义。虽然规模扩张仍是当前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的主基调,但是结构演化也呈现许多新的特征:市场结构的寡占特征基本形成,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九三粮油三大巨头的产能和产量占比均在30%左右;区域发展不平衡,江苏、山东、黑龙江、广东、湖北等地区的集聚态势初步显现;外企、民企、国企呈三足鼎立之势,但外企优势明显,民企存在产能过剩隐忧。外资控制与低端锁定、自给率低下与产能过剩、地沟油的败德行为与无序流通、价格波动与过度消费分别从产业发展、供给、质量、消费等层面彰显了我国植物油加工业的严重安全危机。而这一系列危机的深层成因在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驱动产业发展是植物油加工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二是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测算与收敛性检验。本部分依据29个省区2003-2011年植物油加工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以总产值为产出变量,以固定资产、存货、从业人员为投入变量,测算了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9%;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效率变化,特别是规模效率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技术变化则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制约作用,纯效率的下降也拖累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国植物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在全国层面存在绝对p收敛,但四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p收敛;条件p收敛不仅在全国层面存在,在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区域也存在。三是资源禀赋对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本部分从核心要素、共性要素、支撑要素三个层次来分析植物油加工业的资源禀赋结构,进而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资源禀赋对植物油加工业的产业规模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相关分解指标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植物油料产量对于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优势及其增长速度、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表现出了良好的资源支撑作用,而植物油料播种面积对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及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效率都有显着负向影响,揭示了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可能性。备受青睐的外资虽然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效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但是并没有产生令人期待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且对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扩张有显着制约作用。尽管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技术资源优势仍然对植物油加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发明专利授权量对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效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四是空间集聚对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本部分运用行业集中度和空间基尼系数以及区位熵三个测度指标来分析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空间集聚的总体态势和区域格局,进而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分析空间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相关分解指标的影响。空间集聚程度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植物油加工业总体的集聚态势并不明显,集聚动力甚至出现弱化趋势。但是,从2003-2011年区位熵的均值来看,有18个省区至少有一项指标区位熵超过集聚标准(大于1),而且黑龙江、广西、天津等地区的植物油加工业区住熵确实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区位熵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都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对纯效率变化的正向影响并不显着;从业人员区位熵对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有显着负向影响,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纯效率变化的正向影响都不显着;企业规模对技术变化有显着正向影响,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纯效率变化都有显着负向影响。五是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耦合互动对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本部分引入物理学的耦合系统分析工具,对各地区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将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序参量和耦合协调度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对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从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来看,大部分省区的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协调度取值不高,仅有黑龙江耦合协调度取值超过O.8,处于良好协调状态。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序参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对技术效率变化有显着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变化的正向影响并不显着;空间集聚序参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对技术变化和纯效率变化有显着负向影响;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协调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以及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对技术变化和纯效率变化均有显着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提升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思路,主要包括:(1)处理好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集聚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找准效率提升的着力点;(2)补强夯实资源禀赋优势,完善效率提升的要素保障;(3)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步伐,强化效率提升的主导动力;(4)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优化效率提升的主体条件;(5)全面促进耦合协调发展,开辟效率提升的科学路径。

盖江涛[10](2014)在《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评估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发展迅速,在全球经济萧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邮政业却在电子商务不断扩张的带动下,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但高速增长也暴露出了邮政行业目前存在的生产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进步相对落后,加快科技进步是解决我国邮政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从不断加强邮政业科技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需要了解邮政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定量评估邮政业科技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邮政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然而,目前有关邮政业科技进步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缺乏定量研究,本论文将力求填补这一空白。本论文首先界定了邮政业科技进步的概念和类型,并分析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定量评估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快递业的科技进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在对影响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的因素进行罗列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最后,分别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促进政策。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过程对于其他科技进步研究工作有借鉴价值,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邮政业科技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二、测算科技进步速度的一种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算科技进步速度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技术复杂度、生产网络关联与国际分工收益 ——基于中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量方法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出口技术复杂度相关研究
        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量方法
        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国际生产分工与收益分配机理——一个两国模型
    第一节 厂商
        一、中间品生产
        二、制成品生产
    第二节 消费和投资
    第三节 中间品的收益份额
第四章 参数调校与模型求解
    第一节 外生变量
    第二节 固定参数
    第三节 调校因子
第五章 结果分析
    第一节 中国和ROW国际分工收益整体情况
    第二节 中国和ROW国际分工收益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和ROW从彼此产出中获得收益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和ROW从本国产出中获得收益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A 国际分工收益份额影响因素(σ=1/2)
附录B 国际分工收益份额影响因素(σ=1/4)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条锈病研究概况
        1.2.2 作物病害的检测与诊断研究现状
        1.2.3 作物病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2.1 热红外成像系统
        2.2.2 高光谱成像系统
        2.2.3 显微成像系统
        2.2.4 SPAD-502 叶绿素仪
    2.3 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
        2.3.1 光谱分析技术
        2.3.2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2.3.3 光谱特征波段选择
    2.4 模型构建与分析
        2.4.1 模型构建方法
        2.4.2 模型优化算法
        2.4.3 模型评价指标
    2.5 数据分析软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
    3.1 引言
    3.2 供试样本与数据采集
        3.2.1 供试小麦样本
        3.2.2 热红外图像采集
        3.2.3 显微图像采集
    3.3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早期识别方法
        3.3.1 样本接种区域的温度提取
        3.3.2 数据处理方法
        3.3.3 小麦叶片热红外图像变化
        3.3.4 小麦叶片表面温度变化
        3.3.5 小麦叶片显微图像变化
    3.4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度评估
        3.4.1 小麦病害严重度划分与数据获取
        3.4.2 热红外图像预处理
        3.4.3 热红外图像的病斑区域提取
        3.4.4 病害分级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小麦条锈病检测与鉴别
    4.1 引言
    4.2 供试样本与数据采集
        4.2.1 供试小麦样本
        4.2.2 光谱图像采集
        4.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4.3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早期诊断
        4.3.1 高光谱图像预处理
        4.3.2 不同侵染天数的小麦叶片光谱曲线分析
        4.3.3 特征波长选取
        4.3.4 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4.3.5 SPAD的可视化分布
    4.4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鉴别
        4.4.1 光谱预处理和样品划分
        4.4.2 光谱特征分析
        4.4.3 特征波长提取
        4.4.4 病害种类判别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分析
        4.4.5 小麦病害显微图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条锈病夏孢子远程传播与沉降模拟
    5.1 引言
    5.2 供试数据与资料
        5.2.1 数据与资料
        5.2.2 HYSPLIT模型简介
        5.2.3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3.1 条锈病夏孢子运行轨迹分析
        5.3.2 条锈病夏孢子沉降浓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境信息的小麦条锈病预测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病情数据与气象资料
        6.2.2 数据降维处理
    6.3 预测模型与分析
        6.3.1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分析
        6.3.2 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分析
        6.3.3 模型综合比较与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
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1 太赫兹技术原理
    2.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装置及实验过程
3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噪声的分析及处理
    3.1 太赫兹光谱系统的噪声分析
    3.2 锁相放大器时间常数对噪声的影响
    3.3 基于双边滤波及改进算法的太赫兹光谱噪声处理
    3.4 基于小波变换及改进算法的噪声信号处理
    3.5 本章小结
4 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光学参数提取
    4.1 太赫兹透射时域光谱的光学参数提取方法
    4.2 太赫兹反射时域光谱的光学参数提取方法
    4.3 太赫兹时域光谱光学参数提取方法的比较
    4.4 变压器绝缘油的太赫兹光学参数的提取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典型故障变压器油的定性分析
    5.1 多种类型向量机的算法分析
    5.2 热性故障变压器绝缘油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5.3 电气故障变压器绝缘油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5.4 局部受潮故障变压器绝缘油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故障变压器油的鉴别
    6.1 偏最小二乘法及优化算法
    6.2 太赫兹时域光谱数据采集及光谱分析
    6.3 基于光谱变量优选算法的变压器故障分类
    6.4 分类算法结果及讨论
    6.5 太赫兹时域分析与现有技术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关于高铁与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高铁开通与经济增长
        2.1.2 高铁开通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
        2.1.3 高铁开通与行业发展
    2.2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
    2.3 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
    2.4 文献评述及理论框架的提出
        2.4.1 文献评述
        2.4.2 理论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高速铁路发展的概况
    3.1 高速铁路的定义
    3.2 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3.3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3.4 中外高速铁路发展的比较
第四章 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分析:基于宏观经济的视角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1 高铁开通对不同层级城市TFP增长率的影响
        4.2.2 高铁开通对不同地区TFP增长率的影响
        4.2.3 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动态效应和时滞效应
    4.3 数据与模型
        4.3.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4.3.2 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衡量
        4.3.3 模型设定
    4.4 计量结果与实证分析
        4.4.1 高铁开通影响不同层级城市TFP增长率的实证结果
        4.4.2 高铁对不同地区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
        4.4.3 高铁开通对开通地区TFP增长率动态效应和滞后效应的异质性
        4.4.4 高铁开通影响地区TFP增长率的进一步细分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平行趋势假说
        4.5.2 基于PMS—DID模型的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微观企业的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
        5.2.3 高铁开通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设定
    5.3 实证分析
        5.3.1 高铁开通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准回归分析
        5.3.2 高铁开通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分析
        5.3.3 高铁开通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性检验
    5.4 影响机制检验
        5.4.1 高铁开通与企业创新
        5.4.2 高铁开通与企业短视行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铁开通、政府行为与全要素生产率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界定和说明
        6.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量
    6.4 实证分析
        6.4.1 高铁开通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6.4.2 高铁开通、政府行为与TFP增长率
        6.4.3 高铁开通、政府行为与TFP增长率的区域差异
    6.5 稳健性检验
        6.5.1 缩尾处理
        6.5.2 基于PMS—DID模型的高铁开通对TFP增长率的异质性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集聚的增长效应
        1.2.2 集聚效应研究方法分异
        1.2.3 产业集聚与城市增长
        1.2.4 长江中游城市群集聚现状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2 地理空间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3 经济增长与地理空间双重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1.4 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产业集聚理论
    2.2 城市增长理论
        2.2.1 要素供给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2.2 市场需求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2.3 内生增长视角下的城市增长理论
    2.3 理论述评
第3章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3.1 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理论研究框架
    3.2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3.2.1 制造业知识的形成机制
        3.2.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分工
        3.2.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
    3.3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3.3.1 知识溢出产生的机制
        3.3.2 制造业集聚与知识溢出
        3.3.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
    3.4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
        3.4.1 空间差异性及空间依赖性
        3.4.2 制造业集聚与空间关联
        3.4.3 空间关联的城市增长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聚现状及相关指标测算
    4.1 制造业集聚现状分析
        4.1.1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4.1.2 制造业的空间结构集聚现状分析
        4.1.3 小结
    4.2 城市增长指标测算
        4.2.1 城市经济效率测算
        4.2.2 创新和人力资本指标
    4.3 制造业集聚度测算
        4.3.1 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度测算
        4.3.2 制造业集聚多样化集聚度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
    5.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3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分析
        5.3.1 时间异质性
        5.3.2 地区异质性
        5.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5.4 稳健性检验
        5.4.1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5.4.2 知识分工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
    6.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6.3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6.3.1 时间异质性
        6.3.2 地区异质性
        6.3.3 城市规模异质性
    6.4 稳健性检验
        6.4.1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稳健性检验
        6.4.2 知识溢出的城市增长效应异质性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造业集聚、空间关联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7.1 模型建立、空间权重设定及检验
        7.1.1 模型设定
        7.1.2 空间权重计算
        7.1.3 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
    7.2 地理邻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7.2.1 地理邻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7.2.2 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7.2.3 结论
    7.3 社会关系接近性与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
        7.3.1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分工与城市增长
        7.3.2 社会关系接近性、知识溢出与城市增长
        7.3.3 结论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7)电力新技术先进性评估及其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技术经济评价
        1.2.2 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技术评价方法
    1.3 电力系统技术先进性及其评估
        1.3.1 电力系统技术先进性
        1.3.2 技术先进性评估方法及指标选取原则
        1.3.3 电力系统技术先进性评估与现有新技术的关系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生产函数的电力系统技术进步评估
    2.1 引言
    2.2 C-D生产函数模型及原理
    2.3 C-D生产函数的适用性分析
    2.4 测算电力系统技术进步的实现过程
    2.5 算例分析
        2.5.1 原始数据
        2.5.2 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电力系统效率评估
    3.1 引言
    3.2 电力系统技术效率评估模型
        3.2.1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区别
        3.2.2 技术效率评估模型
    3.3 电力系统分配效率评估模型
        3.3.1 目前存在的问题描述
        3.3.2 模型推导过程
    3.4 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
        3.4.1 参数估计及检验
        3.4.2 模型总体检验
    3.5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动态评估
    4.1 引言
    4.2 动态评估方法和设计思路
        4.2.1 动态评估方法
        4.2.2 动态评估设计思路
    4.3 动态评估模型
        4.3.1 模型结构设计
        4.3.2 模型方程关系和参数
    4.4 算例分析
    4.5 模型灵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鲁棒优化的电源规划方案的适应性评估
    5.1 引言
    5.2 电源规划中的不确定因素
    5.3 确定性电源规划模型
    5.4 电源规划的鲁棒优化模型
        5.4.1 不确定参数在约束条件中
        5.4.2 不确定参数在目标函数中
        5.4.3 模型计算复杂度分析
    5.5 算例分析
        5.5.1 原始数据与参考系统
        5.5.2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分布式鲁棒优化的电源规划方案的适应性评估
    6.1 引言
    6.2 基于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的电源规划模型
        6.2.1 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简介
        6.2.2 电源规划模型
    6.3 基于分布式鲁棒优化的电源规划模型
        6.3.1 不确定因素模型
        6.3.2 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6.3.3 技术适应性评估与分析
    6.4 算例分析
        6.4.1 算例系统介绍
        6.4.2 评估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1 电网企业智能电网经济量指标截面数据
附录2 原有机组及新建机组特性参数信息
附录3 缩略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8)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化及其相关概念
        2.1.2 生产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3.1 特尔斐法
    3.2 有无比较法
    3.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3.4 索洛余值法
    3.5 数据包络分析法
    3.6 各种测算方法优缺点的评价
4 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改进研究
    4.1 基于增长速度方程的有约束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4.2 基于生产函数的有约束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5.1 测算模型的选择依据
    5.2 投入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2.1 变量的选取
        5.2.2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3 测算结果与分析
6 论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资源禀赋、空间集聚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演化
    二、资源禀赋的理论演化:优势论与诅咒论的交锋
        (一) 禀赋优势论
        (二) 资源诅咒论
    三、产业集聚的理论演化
        (一) 新古典经济学的集聚理论:外部经济
        (二) 古典区位理论中的集聚思想:运输成本
        (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集聚理论:规模报酬递增
        (四) 基于竞争优势的集聚理论:竞争优势
    四、资源禀赋、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理与分析框架
        (一) 资源禀赋对产业发展及其效率的影响机理
        (二) 空间集聚对产业发展及其效率的影响机理
        (三) 资源禀赋、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
    五、相关研究述评
        (一) 植物油产业相关研究述评
        (二) 涉农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演化历程
    二、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规模扩张
        (一) 产值规模和产量规模快速增长
        (二) 企业数量和组织规模稳步扩张
        (三) 原料供给规模和加工能力规模增长
    三、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的结构变迁
        (一) 产品结构:品种多样化,质量层次提升
        (二) 市场结构:寡占市场基本形成
        (三) 区域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集聚态势初现
        (四) 所有制结构:三足鼎立,外企和民企略强
    四、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的多重安全危机及成因
        (一) 产业安全危机:外资控制与低端锁定
        (二) 供给安全危机:自给率低下与产能过剩
        (三) 质量安全危机:地沟油的败德行为与无序流通
        (四) 消费安全危机:价格波动与过度消费
        (五) 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多重危机的深层成因
第四章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检验
    一、研究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测算结果
        (一)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总体情况:2003~2011
        (二)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区域差异
    四、聚类分析
    五、收敛性检验
        (一) σ收敛检验
        (二) 绝对β收敛检验
        (三) 条件β收敛检验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禀赋与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一、植物油加工业的资源禀赋:结构态势与综合效应
        (一)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的核心要素:植物油料及其生产条件
        (二)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的共性要素:劳动力与资本
        (三)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的支撑要素:技术、区位、基础设施
    二、资源禀赋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 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二) 变量设定、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四) 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集聚与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一、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空间集聚:态势与模式
        (一)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空间集聚的总体态势:行业集中度与空间基尼系数
        (二) 中国植物油加工业空间集聚的区域格局:区位熵
        (三) 植物油加工产业集聚的分类模式
    二、空间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一) 集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二) 变量设定、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四) 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耦合视角的中国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一、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系统分析
        (一)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互动关系
        (二)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一空间集聚”耦合系统的内涵与测算模型
        (三) 植物油加工业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测算与比较
    二、资源禀赋、空间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基于耦合视角
        (一) 资源禀赋、空间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基于替代指标的分析
        (二) 资源禀赋、空间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基于序参量指标的分析
        (三) 资源禀赋与空间集聚耦合协调度对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三、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评估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进步基本理论
        2.1.1 技术进步概念
        2.1.2 技术进步特点
        2.1.3 技术进步类型
    2.2 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综述
        2.2.1 某一地区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2.2.2 某一行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2.2.3 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及方法研究
    2.3 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第三章 邮政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现状
    3.1 邮政业科技进步的概念
    3.2 邮政业科技进步的类型
    3.3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发展现状
        3.3.1 行业规模
        3.3.2 科技进步现状
        3.3.3 存在问题
    3.4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状况评估
    4.1 科技进步状况评估模型及修正
    4.2 邮政普遍服务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3 快递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3.1 国有快递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3.2 民营快递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3.3 跨国快递公司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4.4 结果分析
        4.4.1 我国邮政业技术进步水平稳步提升
        4.4.2 技术进步对于我国邮政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4.4.3 国有快递企业与民营快递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存在差异
        4.4.4 我国快递企业与跨国快递公司在技术进步水平差距缩小
第五章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研究
    5.1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影响因素
        5.1.1 国家宏观层面
        5.1.2 行业中观层面
        5.1.3 企业微观层面
    5.2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动力机制
        5.2.1 政策和法律子系统
        5.2.2 经济和市场动力系统
        5.2.3 技术动力系统
        5.2.4 资金动力系统
        5.2.5 人才和文化动力系统
第六章 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促进政策
    6.1 行业层面
        6.1.1 加大邮政业标准制定力度,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6.1.2 搭建邮政行业科研平台,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
        6.1.3 建立邮政业科技资金保障机制,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6.1.4 加强邮政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构建技术扩散机制
        6.1.5 夯实与电子商务等行业间的协作,加强科技资源和科技信息共享
    6.2 企业层面
        6.2.1 构建面向邮政企业的技术进步诱发与激励机制
        6.2.2 完善邮政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6.2.3 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完善邮政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6.2.4 建设邮政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测算科技进步速度的一种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技术复杂度、生产网络关联与国际分工收益 ——基于中国的分析[D]. 夏瑜莲. 南开大学, 2020(04)
  • [3]小麦条锈病早期检测与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D]. 姚志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与分析[D]. 李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 孙广召. 山东大学, 2019(02)
  • [6]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增长效应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D]. 袁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电力新技术先进性评估及其在智能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韩冬.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张仁启.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9]资源禀赋、空间集聚与植物油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D]. 战炤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10]我国邮政业科技进步评估体系及动力机制研究[D]. 盖江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衡量科技进步速度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