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语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

运动心理学语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

一、体育运动心理学中心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姚[1](2021)在《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境状态是个体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社会的重视,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的心境状态,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青岛市某高级中学二年级的60名高中生(男生、女生各30人)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简式心境量表(POMS)测量其心境状态。根据TMD总分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男生、女生各15人),实验组高中生实施为期12周的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干预,对照组高中生则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仅进行常规的体育教学,不额外施加任何运动干预。在实验开始前、实验6周后和实验12周后对两组高中生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境状态的变化,探究太极(八法五步)对高中生心境状态的影响,为改善高中生心境状态以及太极(八法五步)在高级中学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实验结果:(1)实验6周后实验组高中生与对照组高中生的心境状态仍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情绪维度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12周后实验组高中生与对照组高中生的心境状态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紧张”“疲劳”“抑郁”“慌乱”情绪维度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愤怒”情绪维度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维度方面有差距,但是并没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组高中生实验6周后的心境状态与实验开始前的心境状态具有显着性差异,在“紧张”“愤怒”“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情绪维度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在“疲劳”“抑郁”“慌乱”情绪维度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高中生实验12周后的心境状态与实验开始前的心境状态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紧张”“愤怒”“抑郁”“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情绪维度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疲劳”“慌乱”情绪维度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3)实验开始前,实验组高中生男生与女生心境状态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情绪维度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6周后,实验组高中生男生与女生心境状态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情绪维度也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12周后,实验组高中生男生与女生心境状态仍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在“紧张”情绪方面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其余各情绪维度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通过12个周的实验干预,可知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可以非常显着地改善高中生心境状态。(2)实验组高中生心境状态的改善幅度与太极(八法五步)干预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3)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的改善效果与性别没有关联。

郭君婷[2](2021)在《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境状态和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老年人追求健康的标准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体育锻炼作为提升和改善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心境状态的重要手段,成为时下的重要话题,因此国家大力推广全民健身,体育锻炼活动已经成为当下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干预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人群进行分析,并通过《POMS简式心境状态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哈尔滨市参与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心理测量,亲自跟进,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结论如下:(1)人群特征:女性参与者多于男性;老年人参与太极拳锻炼占比最大;更多的中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中专或大专学历的中老年人最多;以养老保险为经济来源的人最多;个人收入在3001-5000元的人数最多;在锻炼时长上,锻炼61分钟以上的人最多;在锻炼次数上,每周坚持锻炼1-2次的人少于每周坚持锻炼3次以上的;在锻炼的持续时间方面,太极拳锻炼者打拳持续时间在一年及以上的人数最多。(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心境状态有积极的作用。太极拳锻炼后,参与者的心境状态有提升的状态。(3)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太极拳锻炼后,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有上升趋势。(4)锻炼人群的心境状态:性别方面,太极拳对男性的心境状态作用大于女性;年龄方面,太极拳对60岁以上人群的心境状态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次数方面,锻炼的次数越多,心境状态越好;时长方面,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习练者的心境状态越好;持续时间方面,坚持太极拳锻炼年限越长,心境状态的提升趋势越明显。(5)锻炼人群主观幸福感:性别方面,太极拳对不同性别的中老年锻炼者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年龄方面,太极拳对6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改善效果最明显;次数方面,随着太极拳锻炼次数的增加,习练者的主观幸福感也会升高;时长方面,锻炼的时间越长,习练者的主观幸福感越高;持续时间方面,坚持太极拳锻炼年限越长,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崔媛梓[3](2021)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运动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身体运动行为。女大学生运动的时间较少,运动频率低、可选择的活动内容不足、整体运动状态不佳。一些学者发现,虽然体育锻炼习惯对生活满意度存在影响,但都是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本文调查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情况,以及链式中介变量(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在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之间的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特质焦虑分量表、《大学生锻炼习惯情况问卷》四个量表编制的问卷,对沈阳师范大学582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系数为0.303,呈正相关;体育锻炼习惯与身体自尊的相关系数为0.663,呈正相关;体育锻炼习惯与特质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374,呈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身体自尊的相关系数为0.489,呈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特质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624,呈负相关;链式中介变量(身体自尊、特质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556,呈负相关。2.链式中介效应整体成立,共三条路径:(1)体育锻炼习惯→身体自尊→生活满意度;(2)体育锻炼习惯→身体自尊→特质焦虑→生活满意度;(3)体育锻炼习惯→特质焦虑→生活满意度。路径2的系数为0.0147是三条路径中系数最大的,说明通过体育锻炼习惯影响身体自尊进而影响特质焦虑然后影响生活满意度这条路径解释力度最强。研究结论:1、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身体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特质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2、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具有相关性,且体育锻炼习惯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3、整体中介效应成立。身体自尊单独作为中介变量在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特质焦虑单独作为中介变量不成立,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作为链式中介在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胡馨[4](2020)在《上海市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奔跑中国”为赛事IP的城市马拉松席卷全国,高校马拉松随之迅速发展,与路跑有关的跑团或俱乐部在国内各个高校落地开花,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的发展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跑团成员对团体内部认识、归属感、幸福感等方面认知不够且模糊,影响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跑团成员心智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提出大学生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的干预措施和培养途径,为培养大学生跑团凝聚力提供了切入点及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团体动力学框架下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综合理论,结合心智模型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马拉松跑团的4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统计分析,为探讨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的心智模型提供实证理论支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的多元维度,有社交维度、任务目标维度、跑团归属感维度、个人幸福感维度、跑团效能感维度和团长领导力维度。(2)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社会交往和任务目标的维度变化突出,由此得出在大学生马拉松跑团群体中,最突出的为社会交往维度和跑团归属感维度。(3)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成绩、赛事规模(项目)、外物(如接力棒、绶带等)、赛前和赛中的心境状态等。

钱钰[5](2020)在《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人类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罹患各类疾病,而高校学生处于脱离家庭和高压学习的环境中,无法合理调节各种人际关系,便会导致心理问题的持续演化,最终成为“心理特情学生”。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已成为具有一定基数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弱点和重难点,“心理特情学生”症状的改善对于高校稳定工作和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基本现状,以及他们对运动的兴趣;通过归纳整理文献资料选择科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基础去制定出运动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近年河北省“心理特情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具有极大的恢复需求。同时体育运动也被高校“心理特情学生”所普遍喜爱,是开展运动干预的重要前提。2本研究以安全性、科学性、针对性、需要性和可行性作为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原则;以运动训练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多名专家意见,设计了运动干预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3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方案可以显着改善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其他6个因子的心理问题。4普通高校今后在对“心理特情学生”进行管理和干预时,可以将运动干预方法与心理辅导手段相结合,针对“心理特情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选用对应的运动项目,更好的帮助“心理特情学生”恢复健康。5需要改进的是,虽然本文所提出的运动干预处方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种类的选择上均有原理依照,同时最大程度的考虑合理化、科学化,但在选择运动干预的具体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受试者个体的心理特点,同时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随时关注受试者的状态。期望在今后能够更加深入的、持续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优化方案,方能真正达到改善“心理特情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潘雅静[6](2019)在《散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学教育重点、社会关注焦点,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心境作为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充分表明,运动干预作为疏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散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可能是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其效果仍有待于通过研究进一步论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北京体育大学2018级40名学科生(男、女生各20人)为实验对象,通过简式POMS心境量表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人,男、女生各10人,分别进行为期12周,每周2次,每次90分钟的散打训练、常规体育教学,通过对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心境状态的测量与比较,了解散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为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通过习练散打帮助大学生释放和缓解学业压力、精神压力,增进心理健康。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实验前两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处于同一水平,实验中两组大学生的心境状态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学生消极心境下降更大,积极心境提升更显着,心境状态的改善幅度更大;2、实验组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程度与运动干预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其中短期(6周)的散打训练对于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效果不显着,长期(12周)的散打训练对善大学生心境状态改善效果显着;3、从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心境状态的测量与比较结果看,男、女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境状态得分虽有差异,但不显着,说明散打训练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作用与学生性别无关。4、散打训练注重“内外兼修”,对抗性强,训练手段多样化,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消极心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心境的提升,从而改善大学生的整体心境状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是有效干预手段。

段雨辰[7](2019)在《拉丁舞对高中女生身体自尊和心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女生随着第二性特征的发育成熟,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她们对体育课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拉丁舞是一项融体育、艺术于一身的新兴体育项目。拉丁舞进入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程以来,颇受大学生喜爱,尤其是女生。长期练习拉丁舞,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减脂塑形,改善身体形态,更能够愉悦身心,锻炼心智,强健自尊。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的60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进行拉丁舞专项课学习;对照组仅按照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大纲进行体育课。旨在以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为背景,通过对高中阶段的女生进行14周拉丁舞的练习,测量练习前后学生的身体自尊和心境水平,比较练习前后的变化,探讨拉丁舞对高中女生身体自尊和心境的积极影响,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及拉丁舞在中小学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实验结果:(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境均处于中低等水平,且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同质性。(2)14周实验结束后,通过T检验可知:实验组身体自尊的五个维度及PSPP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身体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分量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以及PSPP总分有增长,但无显着性差异。(3)经过14周的拉丁舞专项课练习后,实验组心境的五个消极情绪、两个积极情绪及情绪纷乱总分(TMD)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紧张、愤怒、疲劳情绪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慌乱情绪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在精力维度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自尊维度方面有增加,但并无显着性差异;在情绪纷乱总分(TMD)方面,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4)14周实验结束后,两组受试者身体自尊的五个维度及PSPP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的主量表身体价值感和分量表身体吸引力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高,但无显着性差异。(5)14周实验结束后,两组受试者心境状态的7个维度和情绪纷乱总分(TMD)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愤怒、疲劳情绪方面,对照组均显着高于实验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紧张、抑郁、慌乱情绪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在正向情绪精力和自尊维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在情绪纷乱总分(TMD)方面,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练习拉丁舞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女生身体自尊的总体水平,尤其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两个分维度的作用最显着。(2)拉丁舞运动可以明显改善高中女生心境状态,对五个消极情绪具有明显改善,尤其对“紧张”、“愤怒”、“疲劳”三个分维度及总分TMD的作用最显着。(3)拉丁舞运动对高中阶段女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而且效果优于普通的体育课程,因此拉丁舞是适合高中阶段女生学生练习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和拉丁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孔松虎[8](2019)在《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网络的普及、城市化速度加快、学习和生活压力日趋增加等,导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体育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体质健康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甚至还存在着身心发展极度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体育是教育之基石,素有育人之道,大量研究表明,体育具有育体和育心之功效,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生接触体育的最主要、最直接和最科学的途径,理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并对教学方式、方法等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解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间作用关系,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及其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9地市的138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下:1.各心理指标现状(1)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倾向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与初中一致):创新探索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和幽默活泼型;高中体育教师在4种教学风格得分上均显着高于初中。(2)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男生普遍显着高于女生,且在“关注体育”上差距最大;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除自主与探究外)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及其各维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3)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4)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态度及其各个维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仅在运动情感与运动行为上具有显着性差异。(5)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具有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男女水平差别不大;不同年级及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在心理健康及其各个维度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2.各心理指标关系(1)体育教师4种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均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预测能力大小依次为幽默活泼型、关爱分享型、严谨逻辑型和创新探索型。(2)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分别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以上中介模型均成立,幽默活泼型和关爱分享型教学风格通过这些中介模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3)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各个维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以上链式中介模型均成立,幽默活泼型和关爱分享型教学风格通过这些链式中介模型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以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为中介变量的模型中(4个模型),仅创新探索型教学风格的模型链式中介模型成立,其余3种教学风格链式中介模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体育学习满意度”路径不显着,研究假设模型7未能得到验证。(4)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多重中介效应(4个多重中介模型),其中每个模型包括5个间接效应(即3个中介效应和2个链式中介效应)。

武钟惠[9](2019)在《正念训练干预下心境变化对大学生篮球罚篮成绩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近些年,关于正念的研究越来越多,正念在心理学、医学方面应用广泛且取得了显着成果,在体育竞技方面的应用也不断增加,通过对运动员的干预训练,运动员在比赛成绩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正念在大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方面应用较少,本文是在总结前人有关正念训练、正念训练与体育运动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八周的正念训练干预,探究正念训练干预下心境变化对大学生篮球罚篮成绩的影响,探索正念训练在大学生运动学习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其中实验被试选取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一年级两个班学生,实验班学生41名(男生7名,女生34名),对照班学生41名(男生7名,女生34名)实验班被试接受为期八周正念训练干预的篮球教学课程,对照组进行正常的篮球教学课程。实验前通过《正念五维度量表》、《BFS心境量表》、篮球罚篮成绩对两班进行前测,前测水平不存在差异,课程结束后立刻进行后测。结果:1正念训练干预下大学生的正念水平在实验后存在差异;心境水平存在差异;大学生篮球罚篮成绩在实验后存在差异;2正念和罚篮成绩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正念和心境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心境和罚篮成绩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3心境在正念和罚篮成绩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结论:八周的正念训练干预之后,大学生正念水平有提高的表现,心境状态稳定平和,篮球罚篮成绩有所提高,这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技能学习有很大帮助。

赵斯涵[10](2018)在《“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对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 ——一项单被试实验设计》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目前,心理干预和辅导对于健全游泳运动员还未普及,对于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来说,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作为研究内容,目的是可以为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丰富我国残疾人的心理理论,特别是残疾人关于游泳运动的心理理论。研究对象与方法:实验对象为辽宁省残疾人游泳队,四名运动员。采用多重基线水平的ABABA的单被试实验设计,运用“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使用心境量表、运动状态自信量表(SC-state)、身体自尊量表(PSPP)、运动表现水平量表分别评测四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介入心理干预前后的变化和最后的跟踪测试的变化。研究结论:通过多重基线设计的单被试实验,对辽宁省残疾人游泳队的四名运动员进行心理干预。被试运动员的心境水平、自尊心水平、自信心水平都有所提升,同时也促进了运动表现的提升。运动表现的提升,提高了比赛成绩与名次,完成了预期任务,说明心理干预方法效果显着且有良好的持续性。经过实验证明“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是有效果的,这种心理干预方法可以提高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二、体育运动心理学中心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运动心理学中心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国家、社会的重视
        1.1.2 心境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1.1.3 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可能是改善高中生心境状态的有效运动干预手段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太极(八法五步)
        2.1.2 心境状态
    2.2 心境状态的影响因素
        2.2.1 内部因素
        2.2.2 外部因素
        2.2.3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2.3 运动干预对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4 太极拳对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
    2.5 相关量表的研究
        2.5.1 简式心境量表(POMS)
        2.5.2 SF-36 量表
    2.6 文献述评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间对比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间对比分析
        4.1.2 实验6 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间对比分析
        4.1.3 实验12 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间对比分析
    4.2 实验前、6 周后、12 周后实验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内对比分析
        4.2.1 实验组实验开始前与实验6 周后的心境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4.2.2 实验组实验开始前与实验12 周后的心境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4.3 实验组男、女高中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4.3.1 实验组男、女高中生实验前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4.3.2 实验组男、女高中生实验6 周后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4.3.3 实验组男、女高中生实验12 周后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结果讨论
        4.4.1 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的影响
        4.4.2 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男女差异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境状态和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
        1.1.2 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价值
3 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4 文献综述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中老年人
        4.1.2 太极拳
        4.1.3 心理健康
        4.1.4 心境状态
        4.1.5 主观幸福感
    4.2 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1 体育运动与心境状态
        4.3.2 体育运动与主观幸福感
        4.3.3 太极拳与心理健康
        4.3.4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2.1 文献资料法
        5.2.2 问卷调查法
        5.2.3 观察法
        5.2.4 访谈法
        5.2.5 数理统计法
        5.2.6 比较分析法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哈尔滨市中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情况
        6.1.1 哈尔滨市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基本情况
        6.1.2 太极拳参与者的锻炼时长、锻炼次数、锻炼持续时间分布
    6.2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境状态的改善分析
        6.2.1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正性心境的影响
        6.2.2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负性心境的影响
        6.2.3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锻炼前后心境状态的比较
    6.3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改善分析
        6.3.1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的影响
        6.3.2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负性情感、负性体验的影响
        6.3.3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锻炼前后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6.4 参加太极拳锻炼人群的心境状态比较分析
        6.4.1 不同性别太极拳锻炼者心境状态
        6.4.2 不同年龄太极拳锻炼者心境状态
        6.4.3 不同次数太极拳锻炼者心境状态
        6.4.4 不同时长太极拳锻炼者心境状态
        6.4.5 不同持续时间太极拳锻炼者心境状态
    6.5 参加太极拳锻炼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分析
        6.5.1 不同性别太极拳锻炼者主观幸福感
        6.5.2 不同年龄太极拳锻炼者主观幸福感
        6.5.3 不同次数太极拳锻炼者主观幸福感
        6.5.4 不同时长太极拳锻炼者主观幸福感
        6.5.5 不同持续时间太极拳锻炼者主观幸福感
    6.6 观察、访谈结果分析
    6.7 研究对策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体育锻炼习惯
        (二)生活满意度
        (三)身体自尊
        (四)特质焦虑
    二、主要变量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
        (二)体育锻炼习惯与身体自尊、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
        (三)生活满意度与身体自尊、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
        (四)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
        (五)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生活满意度、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情况
        (一)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情况
        (二)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情况
        (三)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情况
        (四)女大学生特质焦虑的情况
    二、体育锻炼习惯、生活满意度、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
        (一)体育锻炼习惯、生活满意度、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相关分析
        (二)体育锻炼习惯、生活满意度、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上海市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校园马拉松
        2.1.2 “路跑”团体/跑团(Running Team)
        2.1.3 心智模型
        2.1.4 共享心智模型
    2.2 相关研究
        2.2.1 团体动力学相关研究
        2.2.2 团体凝聚力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运用
        2.2.3 马拉松赛的相关研究
        2.2.4 马拉松跑团凝聚力的相关研究
        2.2.5 心智模型与共享心智模型的相关研究
    2.3 小结
    2.4 大学生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假设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4.1.1 基于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的质性访谈
        4.1.2 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4.2 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维度结果分析
        4.2.1 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维度间的描述性分析
        4.2.2 社会交往、任务目标与跑团其他心智模型维度的相关分析
        4.2.3 成绩、社会交往、任务目标间心智模型的回归分析
    4.3 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因子分析
        4.3.1 不同性别人群加入跑团理由的统计分析
        4.3.2 赛前和赛中心境状态对跑团归属感的线性回归分析
        4.3.3 项目特征与跑团心智模型影响的频数分析
        4.3.4 外物(接力棒)影响下的跑团心智模型相关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维度分析与讨论
        5.1.1 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维度间的关系分析
        5.1.2 社会交往、任务目标与跑团其他心智模型维度的关系分析
        5.1.3 跑团成绩、社会交往、任务目标间心智模型的关系分析
    5.2 大学生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多维因子分析与讨论
        5.2.1 不同性别人群加入跑团理由的关系分析
        5.2.2 赛前和赛中心境状态与跑团归属感的关系分析
        5.2.3 项目特征与跑团心智模型的关系分析
        5.2.4 外物(接力棒)影响下的跑团心智模型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的访谈提纲
    附录2 :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的调查问卷
致谢

(5)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研究现状
        1.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概念研究
        1.1.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主要症状特征及分类
    1.2 运动干预改善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1.2.1 运动干预的概念研究
        1.2.2 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研究
        1.2.3 不同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1.2.4 运动干预改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对象
    2.2 研究的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观察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干预方案的现实依据
        3.1.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数量和变化趋势的分析
        3.1.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的行为症状表现
        3.1.3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心理问题因子的分析
        3.1.4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对参与运动的喜爱程度的分析
        3.1.5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分析
    3.2 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
        3.2.1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原则
        3.2.2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3.2.3 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设计的确定
    3.3 运动干预方案的实施
        3.3.1 实施的步骤
        3.3.2 实施的注意事项
    3.4 运动干预方案的效果分析
        3.4.1 分组主效应、测试主效应及交互效应
        3.4.2 总均分分数差异的变化情况
        3.4.3 各项因子维度总均分的变化情况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散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心境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
        2.1.1 生物学因素对心境状态的影响
        2.1.2 心理学因素对心境状态的影响
        2.1.3 社会学因素对心境状态的影响
    2.2 关于运动干预对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
        2.2.1 运动干预对心境状态影响的主要假说
        2.2.2 运动干预对心境状态干预效果的研究
    2.3 关于心境状态测量工具的研究
        2.3.1 POMS心境量表
        2.3.2 BFS心境量表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过程中两组大学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间比较
        4.1.1 实验前期实验组、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
        4.1.2 实验中期实验组、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
        4.1.3 实验后期实验组、对照组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
    4.2 实验过程中两组大学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组内比较
        4.2.1 实验组、对照组心境状态各指标主体间比较分析
    4.3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对比
        4.3.1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实验前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比较
        4.3.2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实验中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比较
        4.3.3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实验后期心境状态测量结果的比较
    4.4 散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分析
        4.4.1 散打训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
        4.4.2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机制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A 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拉丁舞对高中女生身体自尊和心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舞蹈及拉丁舞
        2.1.2 身体自尊
        2.1.3 心境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体育运动与身体自尊
        2.2.2 体育运动与心境
        2.2.3 拉丁舞与心理健康
        2.2.4 高中生心理健康
    2.3 测量工具及信效度检验
        2.3.1 身体自尊测量工具及信效度检验
        2.3.2 心境测量工具及信效度检验
    2.4 尚待研究的问题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心理测量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境对比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境对比分析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自尊和心境对比分析
        4.2.1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自尊对比分析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心境对比分析
    4.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境对比分析
        4.3.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对比分析
        4.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境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SPP)
附录B 简式 POMS 量表
附录C 拉丁舞课时计划
附录D 对照组教学进度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系列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1.1.2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力度不够
        1.1.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改善有利于体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2.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及研究现状
        2.1.2 心理健康及研究现状
        2.1.3 体育学习兴趣及研究现状
        2.1.4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及研究现状
        2.1.5 体育课学习态度及研究现状
    2.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4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5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6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7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
        2.2.8 关系研究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现状分析
        4.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分析
        4.1.2 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4.1.3 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现状分析
        4.1.4 中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4.1.5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4.2 相关分析
    4.3 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
        4.3.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3.2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3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4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5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6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7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3.8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 讨论
    5.1 各心理指标特点分析
        5.1.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特点分析
        5.1.2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点分析
        5.1.3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特点分析
        5.1.4 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特点分析
        5.1.5 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分析
    5.2 各心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5.2.1 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2.2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3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4 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5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6 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7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2.8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体育课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 结论
    6.1 各心理指标现状
    6.2 各心理指标关系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调查样本问题
    7.2 研究量具问题
    7.3 数据处理问题
    7.4 研究结果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学生体育课自我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 B 研究采用量具及评价细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目录

(9)正念训练干预下心境变化对大学生篮球罚篮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正念
    2.2 正念训练
        2.2.1 正念训练的作用机制
        2.2.2 正念训练的主要技术
        2.2.3 正念训练的哲学思想
        2.2.4 正念训练的应用
        2.2.4.1 在医学心理学的应用
        2.2.4.2 在国外体育运动的应用
        2.2.4.3 在国内体育运动的应用
    2.3 心境
        2.3.1 心境的概念
        2.3.2 心境与竞赛的相关研究
    2.4 正念训练与心境
3 实验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实验材料
        3.3.1 《正念五维度量表》
        3.3.2 《BFS心境量表》
        3.3.3 心理干预材料
    3.4 实验过程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4.2 实验前测检验
    4.3 实验后测数据分析
        4.3.1 实验班数据分析
        4.3.2 对照班数据分析
        4.3.3 实验后罚篮成绩的数据对比
        4.3.4 两班实验后数据对比
    4.4 正念、心境和罚篮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5 心境影响大学生罚篮成绩的中介效应检验
        4.5.1 正念、罚篮成绩的回归分析
        4.5.2 正念、心境的回归分析
        4.5.3 正念、心境和罚篮成绩的回归分析
5 讨论
    5.1 正念训练的效果验证
    5.2 正念训练对正念水平的作用探讨
    5.3 正念训练对心境的作用探讨
    5.4 心境在正念和罚篮成绩之间的作用分析
    5.5 正念、心境和罚篮成绩之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6 结论
    6.1 正念训练影响心境水平
    6.2 心境变化影响罚篮成绩
    6.3 正念、心境和罚篮成绩存在正相关
    6.4 心境在正念和罚篮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作用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10)“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对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 ——一项单被试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残疾人心理特征的研究现状
        1.2.3 心境,自尊心,自信心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概念
        2.2.2 单被试实验设计使用的基本控制策略
        2.2.3 单被试设计的优缺点
        2.2.4 测量工具
        2.2.5 单被试设计的数据处理方法
        2.2.6 实验步骤
        2.2.7 心理干预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心境水平结果与分析
    3.2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自尊心水平结果与分析
    3.3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自信心水平结果与分析
    3.4 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情况结果与分析
    3.5 社会效度检验结果与分析
        3.5.1 运动员的社会效度检验
        3.5.2 教练员的社会效度检验
    3.6 比赛结果
4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四、体育运动心理学中心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太极(八法五步)练习对高中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D]. 卢姚.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境状态和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 郭君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身体自尊与特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D]. 崔媛梓.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4]上海市大学生马拉松跑团凝聚力心智模型研究[D]. 胡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河北省普通高校心理特情学生运动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钱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散打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D]. 潘雅静.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7]拉丁舞对高中女生身体自尊和心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为例[D]. 段雨辰.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D]. 孔松虎. 河南大学, 2019(01)
  • [9]正念训练干预下心境变化对大学生篮球罚篮成绩的影响[D]. 武钟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对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 ——一项单被试实验设计[D]. 赵斯涵. 沈阳体育学院, 2018(07)

标签:;  ;  ;  ;  ;  

运动心理学语境量表及其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