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

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

一、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范欣,崔慧芳,秉浩[1](2021)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开创新格局》文中提出党和国家基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2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顺应国家发展、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时代需要,提出要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构建区域协调大发展新格局,创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民族大团结和维护国家安全新格局,建设生态环境大保护和维护生态屏障新格局,构建对内对外大开放新格局。

冯朝红[2](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田宗会,清松,中和[3](2020)在《新时代涉及民族领域的重大决策: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涉及民族领域的重大决策,有利于破解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升西部地区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推动西部地区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实现西部地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从而形成区域协调大发展新格局、生态环境大保护新格局、对内对外大开放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民族大团结新格局。

李茜[4](2020)在《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美好生活界定为新时代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他认为实现美好生活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明确指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美好生活的实现体现了中国梦的伟大复兴。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全面的追求。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以前的“求生存”转变为“求生态”,从“求温饱”转变为“求环保”。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然而,以山西为例,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煤烟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加之过去环保工作又过分强调末端治理,导致环境污染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为灾害频发、生态承载力降低、水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山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以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对美好生活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从绿色发展视角研究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实现密切相关,绿色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美好生活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归宿。绿色发展维度下,探析实现美好生活的具体路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针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的严峻局面,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绿色生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绿色增长,大力发展绿色文化,引导人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既能补齐生态恶化这一民生短板,又能推进美好生活的实现。

武庆彬[5](2019)在《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以往仅仅考虑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已经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在区域人口承载力中的影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新疆地区而言尤甚。因此本文以新疆及15个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视角下研究新疆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疆地区特殊的区情,选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重要变量作为制约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作用机制和研究框架之后,本文分别以新疆水资源和新疆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强约束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作用为基础,对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分析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分别测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因素对于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来测算和预测新疆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本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整体是较高的,但是部分地州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严重超载的。在2000-2016年的考察期内,新疆15个地州市中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并且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水资源分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其水资源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规模以及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较高,但是受水资源影响较大。新疆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整体和部分来看都是很高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新疆15个地州市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较多的地州市大多位于水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州市,水资源是影响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3)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水平总体超载,并且空间差异显着。新疆的经济人口承载力超载情况严重,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空间较多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地州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第三产业较为发达。(4)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寄希望于外调水的进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强约束因素,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新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只有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入疆才能有效改善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藏水入疆”工程。而经济因素是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因素,并且受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较大,短期内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有效突破口。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区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作为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疆的人口承载力水平。

杨晶晶[6](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苏星,王博,晏敬[7](2018)在《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水土保持研究——以董志塬为例》文中提出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及对雨水利用前景的展望,结合董志塬实际,构建了城市和农村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系统,分析了董志塬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针对目前雨水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实际问题,从管理、宣传、政策法规等角度提出对策,对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雨水资源化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永厅[8](2018)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以Y县贫困治理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最大的暴力”,对于很多学者和专家来说,研究贫困主要是基于学术兴趣和济世情怀。而作为一名来自西南喀斯特深度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贫困更像“瘟疫”一样肆虐着我和我周围的人,贫困不是冰冷的、毫无生气的各项经济指标,而是饥饿、病痛、无奈、忍受、眼泪、死亡。以“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与其说是研究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回顾一种人生经历以及为这种人生寻找出路,因此在论文论述中,总是伴随一种期盼、展望和朴素的激情。无论是全中国的贫困问题,还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贫困问题都是中华民族前行道路上的“暗礁”。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暗礁”、破除“暗礁”时的政治智慧、政治勇气和时代担当。为了完成该任务,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从国际国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开始,到最后探讨人类社会如何终结贫困结束,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已有的贫困概念和定义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我们面临的贫困状况;已有的关于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缺乏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已有的关于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视野不够开放。多数学者在研究中,主要以一种相对悲观或者悲悯的态度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如何追赶中东部地区,如何实现贫富差距的缩小等问题。很少有研究是从引领和超越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胸怀探讨西南喀斯特地区在贫困治理过程中,如何为全国创造和供给一种健康、生态、绿色的美好的生活方式。第二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梳理,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回答和解决中国的贫困治理问题,革命和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两个阶段,革命即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从制度上终结贫困的根源;发展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条件。第三章,从喀斯特地质作用的角度梳理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自然资源概况,并以国土总面积与西南喀斯特地区国土总面积相近的中东部连片地区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六省区为参照对象,从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围绕收入情况、温饱水平、住房情况、预期寿命、文化程度和交通出行等方面进行对比,全面展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贫困程度和贫困深度;由于西南喀斯特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加之特殊地质地貌特点,在全国经济和科技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成为全国后发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处于边缘化状态,从而加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第四章,在案例分析中,论文依据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将Y县的贫困治理实践分为五个阶段,并分别梳理了每个阶段Y县的贫困治理取得的成效以及基本特色。2013年来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理论指导下,Y县的贫困治理成效较为显着,在农业方面,基本摆脱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喀斯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无论在理论创新方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已经成为全国先进典型,成为全国其它地区参观学习的典范;在教育方面,Y县从90年代的文盲大县,到现在正冲刺全国教育百强县;在交通方面,Y的交通已经从生产型交通和资源型交通转向当下的民生交通、旅游交通、舒适交通;在经济发展方面,Y县正从煤炭经济向旅游经济、绿色经济过度;在绝对贫困人口脱贫方面,Y县预计将提前完成国家制定的“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任务。第五章,依据Y县贫困治理经验,笔者认为,破解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要走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有别于西部地区”的崛起之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也不能再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资源型工业化之路,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和工业后发优势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工业化、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适应,中国的贫困治理也将由当前的主要以终结绝对贫困的阶段迈向更加长期的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在绝对贫困治理阶段,贫困治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的温饱问题和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问题,而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后,人的食物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和医疗需求已经有了基本保障,贫困治理的主要内容也将由怎么样让人活下来变为怎么样让人活得更好以及如何过上美好生活的问题。

任莉[9](2017)在《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参与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国家全面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倡导加工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改进环境保护措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际上的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以及经济地区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增大,我国对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出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正在不断的增强,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加快。中国西部地区作为“十三五”期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生力军,正在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轨迹,和中国参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经过来看,东部地区的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慢慢减少,西部地区承担国际产业转移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承接地位正在慢慢地从次要转向主要,承接的产业转移量也在逐渐加大,本文主要对西部地区从改革开放以来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入手,从承接地的视角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关于国内外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主要分成了对承接地的效应和对转出地的效应分析,比较广泛的观点认为承接地转入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由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物理学上势差的梯度转移理论。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差别,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首先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向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输出本国不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相对于承接地国家和地区,普遍认为这些加工贸易都会带来就业的增加使得企业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劳动者增强工作技能。随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配套程度的不断发展,适合产业体系发展的基础已经基本建立,发达的经济体伴随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将国际产业转移深入到承接国的产业结构内部,不仅影响承接国的相关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生了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便捷、风险小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一直以来数量比较大,是研究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重点,很多学者将其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特例,单独区分出来进行研究,并且有着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会对承接地的经济产生推动作用并且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方面,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研究结果。研究的观点主要有积极地促进环境保护称之为“环境污染光环”,消极地加速环境破坏称之为“环境污染天堂”,这些观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国际外包和国际战略联盟走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这两种方式虽然单独出现的机会比较少,但是由于全球合作化进程的加剧,地区间的合作越来越多,跨国并购直接使用承接当地的原有企业资源进行外包和联合,大大的缩短了投资成果转化的时间,使得新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因此,本文将这两种类型的国际产业转移扩充到研究的范围之中,可以更加全面的反应国际资本在中国西部地区产业中的运作模式,以便更好的估算实际中对西部的经济、产业、环境的影响水平。本文还有一个特别的界定就是将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归结为国际产业转移的范畴,这主要是出于对国际大循环背景下的西部产业转移承接的现实考虑,地区间实现经济平衡,是国家经济调控的目的之一,由于东部地区资源优势不再明显,劳动力价格红利不再成为竞争优势。为了争取把外资企业留住,希望他们向西部地区转产,把加工贸易留在国内以及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设立分厂和分支机构以及他们在我国区域间的产业类型调整。国家更是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向西部地区迁移很多的政策支持。因此,文章将西部地区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一共分成了五大类即: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外包、国际战略联盟和东部转产,在第五章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的方式分析它们对西部地区的效应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是目前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学者对于西部地区这三方面的研究都很多,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位列正在逐年靠前,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以及环境资源的优势十分明显,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位居全国之首。统一的观点都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通过“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积极引领,西部地区的国际产业转移对这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的学者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测算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直接起到促进的作用。鉴于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西部地区承接的五种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对它们的影响。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根据Omri(2014)的观点,结合分析推导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地区为聚类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固定效应分析、以地区为聚类变量的固定效应分析、随机效应分析、以地区为聚类变量的随机效应分析6种计量经济研究模型,数据上选择了西部地区12个省和87个城市1994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各地方统计局官网,真实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经济增长选用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全要素生产率这两个指标,产业结构升级采用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指标,环境保护选取了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染综合治理投资、城市“三废”排放以及城市“三废”治理四个指标。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测算方法,得出结论,即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五种形式都会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作用,可以直接促进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两个考量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国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程度仍旧不理想的结论。通过分析得到另一个实证结果,即,西部地区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为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大促进了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城市“三废”排放的治理。引进外资承接国际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对保护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高效平稳可持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理由认为,通过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策调整,全面加速推进加工贸易的相关产业配套建设,我国西部地区能够通过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达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节能减排保护我国西部生态屏障的目的。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丰裕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发展进出口贸易,增加国家级港口建设和自贸区建设,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承接,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引入到本地区,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升级。还可以加强国际外包的承接,发挥西南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优势和高新产业示范区优势,建立健全现代电子服务业。政府要积极制定出促进绿色投资的相应机制,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吸引发达国家地区和中国东部地区资金,流入到西部的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稳步、合理增长。西部地区重点应当做好国际产业承接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和人才建设,有意识地为可能承接的重点产业做好准备工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进一步加强评估西部地区承接项目的环境发展性和再生性,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承接。在确保承接转移产业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注重评估引进产业的先进性和清洁程度,严格杜绝危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进入西部地区。促进能循环发展的相关产业承接,使那些能达到资源“减少使用量、增加再利用、实现再循环”的产业在西部生根发芽,成为西部的支柱型产业,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保质保量绿色健康增长。

王培胜[10](2015)在《喀什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调查研究报告》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喀什就是中、西方贸易交易重要的集散地。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多民族聚居区,多种民族文明交相辉映,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是我国民族团结重要地带,在我国边疆稳定、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喀什又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与东部省区的经济和人均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而喀什地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6%,一产产值占总产值的30.7%,说明农业是喀什地区绝大多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喀什地区长远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关乎到近350万人的农业收入稳定问题,关乎到祖国边疆的团结稳定和南疆地区的振兴繁荣问题。本文参考已有的产业援疆、农业援疆等相关理论和概念,在全面阐述喀什农业援疆项目设立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喀什目前的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通过阅读文献、调研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得出喀什农业援疆项目的根本需求及喀什援疆项目的特殊性,及其对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影响,将中央、自治区的支持政策与喀什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总结和分析了喀什目前农业援疆项目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援疆项目的主管部门是发改委,政府其他部门很少参与、各援助省市之间缺乏关于农业援疆项目的立项的有效沟通、援疆省市各自规划建设彼此重复的“农业示范园区”、喀什本地的农产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人才缺乏,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等。为了解决目前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问题,促进援疆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良好效应,文章结合理论与实际,从产业优化、合理布局、改善环境等多维度提出了关于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增强农业援疆项目的实施效果,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开创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布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一)西部大开发二十多年的伟大成就
        1.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大为改观,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2.区域开放持续深入,经济增长稳步推进。
        3.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4.民族交往交流增多,民族关系不断完善。
    (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
        1.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2.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依然较大。
        3.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安全任务较重。
    (三)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任务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导意见》: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二)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和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三)新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决策部署
三、国务院西部开发相关会议:推动西部大开发迈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部署
    (一)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迈上新台阶
    (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西部大开发新发展格局
    (三)加大西部开发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汇聚西部大开发的更大合力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新时代涉及民族领域的重大决策: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利于破解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形成区域协调大发展新格局
二、有利于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可持续发展,形成生态环境大保护新格局
三、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形成对内对外大开放新格局
四、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五、有利于实现西部地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形成民族大团结新格局

(4)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美好生活的提出与内涵
    2.1 美好生活提出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2.1.2 古希腊哲学的幸福思想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生活思想
    2.2 美好生活提出的现实背景
        2.2.1 新时代坚持人民性的新要求
        2.2.2 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新表达
        2.2.3 新时代党的宗旨的新体现
    2.3 美好生活的内涵与特点
        2.3.1 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2.3.2 美好生活的基本特点
    2.4 小结
第3章 绿色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3.1 绿色发展的界定
        3.1.1 绿色发展的提出
        3.1.2 绿色发展的内涵
    3.2 绿色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3.2.1 绿色生态是美好生活题中应有之义
        3.2.2 绿色产品是美好的公共产品
    3.3 绿色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3.3.1 绿色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3.3.2 绿色生产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
        3.3.3 绿色消费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
    3.4 小结
第4章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的现状分析
    4.1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证研究
        4.1.1 调查问卷总体设计
        4.1.2 调查问卷发放与统计
    4.2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的积极方面
        4.2.1 认同层面: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
        4.2.2 践行层面:绿色发展在实现美好生活实践中成效显着
    4.3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面临的困境
        4.3.1 资源枯竭侵蚀美好增长的基础
        4.3.3 环境污染威胁美好健康需要
    4.4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4.4.1 绿色生产体系不完善
        4.4.2 绿色制度体系不健全
        4.4.3 绿色文化传播不到位
        4.4.4 绿色环保意识较薄弱
    4.5 小结
第5章 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
    5.1 保护绿色生态,保障美好生活
        5.1.1 健全绿色生态制度体系
        5.1.2 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5.1.3 提供优质绿色生态产品
    5.2 促进绿色增长,助力美好生活
        5.2.1 企业树立绿色增长理念
        5.2.2 加快绿色技术创新
        5.2.3 发展“红+绿”特色产业
    5.3 打造绿色文化,奠基美好生活
        5.3.1 营造绿色文化氛围
        5.3.2 丰富绿色文化载体
        5.3.3 加强绿色文化研究
    5.4 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美好生活
        5.4.1 培育绿色消费理念
        5.4.2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5.4.3 践行绿色消费行为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山西省绿色发展及美好生活实现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目标
        1.3.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1.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承载力
        2.1.3 人口承载力
        2.1.4 资源人口承载力
        2.1.5 经济人口承载力
        2.1.6 综合人口承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口理论
        2.2.2 人口承载力理论
        2.2.3 资源稀缺理论
        2.2.4 短板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2.3.1 新疆水土资源相互关系分析
        2.3.2 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相互关系分析
        2.3.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机理分析
第三章 新疆人口、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疆人口现状分析
        3.1.1 新疆人口规模与增速
        3.1.2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况
        3.1.3 新疆人口结构状况
    3.2 新疆水资源现状分析
        3.2.1 新疆河流水系与湖泊现状
        3.2.2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3.2.3 新疆水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疆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3.3.1 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3.2 新疆可利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3.3.3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4.1 新疆经济规模与增速分析
        3.4.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4.3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3.4.4 新疆社会消费现状分析
        3.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4.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4.2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各主要子系统分析
        4.2.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3 模型主要微分方程及参数设定
        4.2.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4.3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4.3.1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4.3.2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4.3.3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5.1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5.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5.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5.2.3 主要数据来源
    5.3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5.3.1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5.3.2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5.3.3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分析
    6.1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6.2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1 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6.2.2 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6.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6.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6.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
    7.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7.1.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7.1.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7.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构建
        7.2.1 模型的构建
        7.2.2 权重的确定
    7.3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7.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7.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7.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7.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与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8.1.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受水资源影响较大
        8.1.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总体超载,且空间差异显着
        8.1.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制约短板空间差异显着
        8.1.5 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经济因素的弱约束作用
        8.1.6 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水土资源的强约束作用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8.2.2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8.2.3 合理规划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入疆,结构性提高新疆供水能力
        8.2.4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鼓励技术创新
        8.2.5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破资源诅咒约束
        8.2.6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水土保持研究——以董志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雨水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
2 雨水利用前景展望
3 董志塬水资源现状及影响因素
4 雨水资源化
    4.1 庆阳市西峰区城区雨水资源化可行性分析
        4.1.1 庆阳市西峰区城区降雨特点及城市化的必要性
        4.1.2 城市雨水资源化理念:低影响开发理念 (LID)
        4.1.3 城市雨水资源化模式:城市雨水回收系统
    4.2 农业 (农村) 雨水资源化
        4.2.1 董志塬地区农村雨水资源化的影响
        4.2.2 农村雨水回收系统示意图
    4.3 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4.3.1 在雨水资源化的同时保护水循环不被破坏
        4.3.2 加强对雨水资源化的布局和管理
        4.3.3 加强对雨水资源化的宣传和应用
        4.3.4 创建雨水资源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5 结束语

(8)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以Y县贫困治理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时代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贫困概念及贫困线的研究
        二、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消除贫困的理论研究
        四、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四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消灭贫困的理论
        一、工人贫困的原因
        二、消灭贫困的路径构想
        三、消灭贫困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1949-2012年间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
        一、毛泽东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思想
        二、邓小平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思想
        三、江泽民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思想
        四、胡锦涛贫困治理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思想
        一、消灭绝对贫困
        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西南喀斯特地区及其贫困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喀斯特概念的缘起及其分布
        一、喀斯特概念的缘起及内涵
        二、世界及中国喀斯特分布
        三、西南喀斯特分布
        四、本研究中的西南喀斯特地区范围及划分依据
    第二节 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状况
        一、西南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
        二、20世纪末西南喀斯特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三、新时代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贫困状况
    第三节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贫困成因
        一、常规农业生产存在地质地貌障碍
        二、农民财产遭受频繁的自然灾害侵袭
        三、经济发展遭遇基础设施“瓶颈”
        四、工业发展“输”在“起跑线”
        五、历史上特定阶段国家政策的地区倾斜
第四章 Y县的贫困治理实践
    第一节 Y县县情
        一、Y县的资源特点
        二、Y县的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Y县贫困的特殊性
        一、喀斯特地貌更加陡峭
        二、农民遭受自然灾害的侵扰更加严重
        三、扶贫开发难度更大
        四、地理区位更加偏远和封闭
    第三节 Y县的贫困治理实践及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前Y县的反贫困实践
        二、1978-2012年间Y县的贫困治理
        三、新时代以来Y县的贫困治理
第五章 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的路径
    第一节 破解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制度“红利”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其储备了实力
        二、“共同富裕”为其提供了动力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其创造了能力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其提供了根本保障
    第二节 破解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产业选择
        一、发展喀斯特特色农业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发展生态产业
    第三节 破解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问题的后发优势
        一、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工业的后发优势
        二、西南喀斯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后发优势
结语
    一、绿色发展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的唯一出路
    二、相对贫困的治理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和持续努力
    三、关于终结相对贫困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
        1.1.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
        1.1.3 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
    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1.2.1 研究主题
        1.2.2 研究理论意义
        1.2.3 研究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综述
    2.1 国际产业转移概念起源与理论发展
        2.1.1 国际产业转移的概念起源
        2.1.2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发展
    2.2 国际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2.2.1 经济增长的转出地效应
        2.2.2 经济增长的转入地效应
    2.3 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
        2.3.1 对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
        2.3.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
    2.4 国际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效应研究
        2.4.1 “污染保护伞”效应研究
        2.4.2 “绿色先行者”效应研究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类型
    3.1 主要模式——外商直接投资
    3.2 传统模式——加工贸易
    3.3 灵活模式——国际外包
    3.4 新兴模式——战略联盟
    3.5 特有模式——东部转产
第4章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4.1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4.1.1 国际产业转移对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
        4.1.2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4.2 国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结构的影响
        4.2.1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结构
        4.2.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4.3 国际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环境保护
        4.3.1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对于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4.3.2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与未来西部产业发展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5.1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理论模型及延伸
        5.1.1 理论描述
        5.1.2 基于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模型延伸
        5.1.3 基于污染排放指标与治理的模型延伸
    5.2 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指标的选择与测算
        5.2.1 全要素生产率的选择依据
        5.2.2 模型的构建
        5.2.3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3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的选择与测算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模型的建立和测算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模型的建立和测算
第6章 中国西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方法概述
    6.2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2.1 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模型
        6.2.2 省级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
    6.3 西部地区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3.1 西部地区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模型
        6.3.2 西部地区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
第7章 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实证测算结论和展望
    7.1 关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7.1.1 省级面板数据的测算
        7.1.2 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
        7.1.3 小结
    7.2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7.2.1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
        7.2.2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
        7.2.3 小结
    7.3 关于环境保护的影响
        7.3.1 对能耗和排放影响的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
        7.3.2 对环境治理影响的城市面板数据的测算
        7.3.3 小结
    7.4 研究展望
        7.4.1 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产品技术含量影响研究
        7.4.2 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反馈效应
        7.4.3 “一带一路”与西部地区的产业“走出去”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书目
致谢

(10)喀什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农业援疆概念
        1.2.2 农业援疆政策的可行性理论研究
        1.2.3 农业援疆法律、体制建设
        1.2.4 农业援疆与“造血”能力建设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农业援疆项目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2.1 农业援疆项目发展的相关概念
    2.2 农业援疆项目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农业援疆对援助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2.3.1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2.3.2 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2.3.3 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
        2.3.4 提升环境承载力
第三章 喀什地区农业现状与特殊性分析
    3.1.喀什地区农业现状分析
        3.1.1 资源优势明显,为喀什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1.2 特色农业产业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
        3.1.3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较高
        3.1.4 部分基础设施老化,为农产品“走出去”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3.1.5 农民人均收入低,决定了农民对于农业的投入较小
        3.1.6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
        3.1.7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对农业生产规模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3.2 喀什地区实施农业援疆项目的特殊性
        3.2.1 喀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3.2.2 喀什长治久安的特殊性
        3.2.3 国家对喀什发展顶层设计的特殊性
第四章 喀什农业援疆项目需求分析
    4.1 喀什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4.2 喀什十县农业用地基本情况简介
    4.3 喀什农业基本情况分析
        4.3.1 农作物受灾分析
        4.3.2 喀什机耕分析
        4.3.3 喀什农田旱地分析
    4.4 喀什农业援疆项目需求
        4.4.1 农作物节水灌溉的项目普及与实施
        4.4.2 加快农业机械化普及
        4.4.3 加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4.4.4 继续加大防风固沙林地建设
第五章 喀什农业援疆项目实施成效和问题分析
    5.1 喀什地区实施的农业援疆项目分析
        5.1.1 山东省、天津市对.支援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概况(1997-2010年)
        5.1.2 四省市对.支援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实施概况(2010年—)
    5.2 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成效分析
        5.2.1 优惠政策落实,农业援疆项目遍地开花
        5.2.2 农牧民纯收入连年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5.2.3 农牧民职业技能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
        5.2.4 少数民族农民思想意识改善,加入农业劳动人.增加
    5.3 喀什地区农业援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5.3.1 援疆项目的主管部门是发改委,政府其他部门很少参与
        5.3.2 各援助省市之间缺乏关于农业援疆项目的立项的有效沟通
        5.3.3 援疆省市各自规划建设彼此重复的“农业示范园区”
        5.3.4 喀什本地的农产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5.3.5 农业现代化人才缺乏,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
第六章 喀什实施农业援疆项目的对策建议
    6.1 及早布置,加快农业援建项目建设步伐
    6.2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6.3 完善农业援疆项目的监督机制,确保对.援建项目全面推进
    6.4 重视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为建设喀什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6.5 扶持优势特色养殖,逐步建立畜牧业产业经济带
    6.6 构建喀什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喀什农业竞争力
    6.7 加强条件装备建设,构筑现代农业支撑服务体系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四、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开创新格局[J]. 范欣,崔慧芳,秉浩.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1(04)
  •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新时代涉及民族领域的重大决策: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J]. 田宗会,清松,中和. 贵州民族研究, 2020(11)
  • [4]绿色发展维度下山西实现美好生活研究[D]. 李茜.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D]. 武庆彬.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水土保持研究——以董志塬为例[J]. 苏星,王博,晏敬. 陇东学院学报, 2018(05)
  • [8]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以Y县贫困治理实践为例[D]. 王永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应研究[D]. 任莉.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10]喀什农业援疆项目实施的调查研究报告[D]. 王培胜. 石河子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水资源储备与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