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

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

一、企业购并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1](2010)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优化和配置手段,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并购是企业为突破内部资源约束,促进自身快速成长而采用的发展战略,它不仅能够实现协同效应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是我国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和迅速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并购的形式、规模,涉猎的领域、使用的方法均朝着成熟、规范、创新的方向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并购价值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购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机理,对于提高并购效率和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的理论模型,从而对企业并购后“如何通过有效整合来创造价值”这个基本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研究,并以中国境内发生的并购事件中的128个被并购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并购的区域特征和行业特征影响并购绩效;(2)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都影响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3)企业在跨区域并购的过程中,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都大于同区域并购中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4)企业在跨行业并购的过程中,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都大于同行业并购中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5)程序公平和信息公平正向影响并购绩效,并且二者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6)程序公平对人际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程序公平对任务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信息公平对人际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信息公平对任务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的主要改进和创新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第一,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制度基础观、组织公平理论,结合中国转型经济情境建立了包括“并购特征、并购整合、整合公平性和并购绩效”的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系统性、深度和创新性上都有一定的贡献,这一方面为中国企业在现实情景下有效进行并购整合提供理论指导,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做出情景嵌入式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也为改善制度环境提出政策性建议。第二,基于全面性的绩效衡量观点,完善过去学者以单一财务指标来判断并购的绩效表现,希望通过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三个不同的层面来探讨并购绩效,从而弥补以往传统财务性指标的不足,使研究更加客观而完整。第三,对于并购整合的研究维度,学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整合的单一维度。而在中国企业并购实践的过程中,外部关系是企业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本研究引入企业外部整合这个研究维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并购整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为深刻认识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机理起到积极作用。第四,中国境内的跨区域并购与在国际范围内的跨国并购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对国际范围内的跨国并购,学者更多的关注的是文化障碍带来的影响,而在中国境内发生的跨区域并购中,来自地方政府的干预往往成为影响并购成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并购的区域特征引入企业并购后整合机理的研究框架之中,为中国情境下的并购整合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第五,学者对于相关并购后的整合与多元化并购后的整合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少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将企业并购的行业特征引入并购整合机理的研究框架之中,对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的整合机理之间的差异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性研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为企业并购后合理选择整合策略和手段,提高整合的效率提供依据。第六,在公平理论演化的过程中,学者发展了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交互公平和信息公平的概念,并将公平理论从个体研究层面拓展到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与母公司关系及渠道关系等组织研究层面。本研究基于组织公平理论将程序公平和信息公平性引入并购整合的研究框架之中,拓展了并购整合研究的理论视角,对并购整合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七,本研究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得出的结论性创新如下:首先,政府关系和公共关系是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企业的跨区域并购和同区域并购其整合机理存在着差异,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应该根据并购的区域特征选取不同的整合策略,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割性;再次,相关并购和多元化并购其整合机理存在着差异,这说明企业应该根据并购的行业特征选取不同的整合策略;最后,在通过并购整合来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整合公平性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田政武[2](2009)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跨国购并这个原本只是属于欧美之间企业的热门词汇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国人所引用。产生并活跃于欧美的跨国购并已经越来越猛烈的刮到了中国,中国的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不断的成为了跨国购并的主角。但是通过对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分析,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在购并的过程中反应出很多的问题,而且中国因为其文化的特殊性、成功购并经验的匮乏性及可获得性,所以购并的失败率还是相当高的。这尤其体现在购并后的双方的整合时期,整合绩效的低下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还对一些企业形成了拖累作用。本文着重以后购并期这个时间段的整合管理为研究对象,想达到怎样改善现有的整合管理方式及绩效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企业近几十年来的跨国购并概况、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然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的整合管理模式,提出从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技术三大模块对企业的购并进行模块化的整合,并最终通过文化的整合达到购并双方企业的完全系统化的融合。最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给出了整合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体系,并借助具体的案例应用DEA的定量模型和六西格玛分析方法对购并前后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前述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根据前述的案例提出了一些经验和总结,希望能对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田晓[3](2008)在《企业并购后品牌生态战略构建及其整合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只有迅速建立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战略并购就是通过强化企业核心业务和构建核心能力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以品牌为核心和纽带,日益成为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机制,在企业并购中,品牌运营已成为企业购并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机制。品牌整合对并购目标能否成功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结合系统学、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权变演进和自组织条件体系,为并购后品牌整合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权变演进强调要遵循开放系统的思维方法,把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内部要素以及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与外部相关联价值链系统,乃至整个品牌生境看成一个整体,在强调系统内部状态差异同时,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成功的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能为企业带来负熵流和企业自身的负向熵变,有效地降低企业本身的熵值,使企业处于低熵值运行状态,以构筑、强化、拓展和获取核心竞争能力。本文随后构建了以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运行体系为基础,并购后品牌整合支持体系为保障和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体系为控制的并购后品牌整合三角形互动体系,并通过对他们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具体阐述,从而演译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分析框架。在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运行体系部分,构建了并购后品牌生态系统下的宏观管理模式、并购后企业品牌中观决策模式和并购后品牌个体微观运作模式三维一体的运作模型。三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并购后品牌的生态演进。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支持体系由内部支持体系和外部支持体系构成。内部支持体系主要探讨了并购后人员激活品牌的自我加强循环模型。外部支持体系主要是对并购后品牌价值网络上相关利益群体的整合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渠道整合来支持并购后品牌的外部运作。最后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并购后品牌整合战略绩效框架,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南新郑卷烟集团公司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某些范围内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汪忠平[4](2007)在《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与经营绩效之影响 ——以台湾地区购并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论文主要是探讨台湾地区的购并企业从事购并活动是否会产生协同效益?并从购并公司的角度出发,以股票报酬率及财务绩效指标分别衡量购并活动所带来的短期宣告效果与长期财务绩效影响;另外,本研究将在研究模式中加以探讨购并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潜在代理问题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并在实证研究中加入控制变量,如:购并企业与目标企业之信息不对称、目标公司所在地、购并类型、过去经营绩效表现、管理者与所有者之持股比率、负债比率、相对规模、代理问题、景气循环、产业类别以及购并期间,藉以探讨影响协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了解其如何影响公司的购并表现。在购并公司从事购并活动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层面,在购并消息揭露后,本研究将探讨购并宣告所产生的协同效益效果将反应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表现状况,又根据协同效益理论,进一步将协同效益效果细分为总体协同效益、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市场协同效益、财务协同效益、租税协同效益、现金流量协同效益与股权结构等七个构面,并且分别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购并宣告讯息对其股东财富的影响层面,本研究将探讨购并宣告效果所产生的协同效益效果反应在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与其报酬率的变化状况,藉以期能将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之影响程度加以研究。兹将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推导与实证研究结果归纳说明如下:一、在理论推导部份,本研究参考Hansen(1987年)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所提出的购并议价模式,进一步推导出以下三大命题,包括:「购并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当协同效益发挥的程度越大,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以及「当购并公司内部潜在代理成本越小时,购并公司的购并后经营绩效越佳」等三个研究命题。二、本研究针对购并公司从事购并活动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层面之实证结果发现到: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会产生正向的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但不一定会产生整体协同效益以及使购并后企业之现金流量略为增加,而且不会产生正向的市场协同效益、财务协同效益以、租税协同效益以及现金流量协同效益,另外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时,将会使董监事持股比率、董监质押比率、经理人持股比率、法人投资机构持股比率以及金融机构持股比率因而上升。三、本研究针对购并宣告讯息对其股东财富的影响层面之实证结果发现到:台湾地区的公开发行公司进行购并活动,发布购并宣告讯息会对其股票报酬率产生显着性的正向效果,且发布购并宣告讯息会对其股票报酬率产生过度追涨后再拉回的现象,并且购并公司之购并讯息将会因事前消息泄漏而提前反应在股票市价上涨的现象。四、本研究针对影响购并公司之协同效益重要因素之实证结果发现到:(一)、目标公司为公开发行公司对于购并后经营绩效无显着影响,但对其股东财富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二)、目标公司所在地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目标公司之所在地在国际或台湾地区将不会对投资人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三)、购并类型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一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非相关性购并宣告后的后续异积异常报酬率反应明显较相关性购并为佳;(四)、相对规模对于购并后的营运与管理协同效益指标有显着影响外,对于其它经营绩效并不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而相对规模较高组与相对规模较低组的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股票报酬率并不会造成显着不同的反应;(五)、购并企业之负债比率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于负债比率较低的购并公司发布购并宣告正面效果明显地高于负债比率较高组的购并宣告效果;(六)、在景气好的时候,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七)、传统产业的企业从事购并活动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八)、购并时期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会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九)、过去经营绩效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会产生显着的影响,但过去绩效表现较佳的企业从事购并宣告的累积异常报酬率显着高于过去绩效表现较差者;(十)、管理者持股比率、董监事与大股东持股比率等变量对于购并后的经营绩效不会产生显着的影响,而管理者与所有者持股比率对购并后的股票报酬率亦不会产生显着的影响。

崔茂中[5](2007)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企业的并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一个关键要考量的因素就是对被并购目标金融企业的选择。这既是金融企业并购的开始,又由此而自始至终地指导着整个并购过程的进行。金融企业作出并购决策的选择,是有其内外部原因的。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模型,并在模型中首次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即金融发展与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交互乘积项。通过对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论证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对金融企业并购所起的外部推动作用。在金融企业并购的内部动因分析中,我们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复合成本函数的各自优点来更准确地度量金融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本文对金融企业发展中的新设投资与外部并购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在何种状况下何种选择为优。当确定通过并购来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后,就要对被并购金融企业进行总体的选择分析。本文首先进行了并购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其次就并购中目标金融企业的信息搜集,提出了信息搜集的原则和方法,并分析了信息的获取来源。对获取的信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鉴别、筛选和审核。本文给出了目标金融企业信息的搜寻步骤,而对获取和分析处理后的信息还要及时进行反馈。随后文章给出了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寻和筛选的模型分析。对目标金融企业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传统的企业价值估价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准确地评价金融企业并购的溢价效应,为此本文引入实务期权评价方法。针对金融企业负债经营的实际状况,我们突出强调了商誉等在金融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金融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应该是一种广义的价值评估,既包括被并购金融企业的价值评估,又包括主并购金融企业本身实体部分因为并购壮大而形成的新价值体的评估,还应该包括并购所形成的统一体的综合价值评估。基于这种视野开阔的广义价值评估理念,本文给出了一个多指标的金融企业并购综合评价体系。价值评估中的1+1>2,在现实中并非能够轻易就得以实现。我们追求的是合并后双方金融企业的融合与壮大,而这不仅仅取决于财务价值,更多的则是取决于双方整体资源的匹配、彼此能力的转移效率,以及各种协同效应的实现。金融企业并购双方的战略匹配决定着并购价值创造的潜力,组织匹配决定着潜在价值实现的难度。金融企业的并购,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此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动态地看待并购双方的各种资源整合。本文深入探讨了金融企业并购双方潜在协同的实现,以及不同战略资源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个并购双方资源匹配的战略分析框架。能找到一个符合要求值得并购的目标金融企业固然幸运,但能否成功并购目标金融企业,关键要看并购各方的利益能否得到协调和满足,以及相关风险因素能否被适当控制。本文分析了金融企业并购所蕴含的对主并购金融企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提前求偿,从而威胁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带来潜在的破产可能。本文突破了基于普通价值分析基础的企业并购博弈理论,在基于风险和收益的组合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金融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各方的利益冲突、竞争与协调,分析了金融企业的同业并购和混业并购及其替代博弈,分析了目标金融企业反收购的博弈分析,以及存在潜在竞争对手时的并购博弈,还进行了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行为博弈分析。本文通过关注目标金融企业的选择,来深入系统地研究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这个理论和实践中的棘手问题,以使主并金融企业能够有效避免并购陷阱,增加并购的成功率。与此同时,通过对目标金融企业的合理和有效的选择,力求降低并购对金融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希望以此对我国金融业并购理论和并购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作用。

刘庆国[6](2007)在《浙大中控购并杭州教仪有限公司整合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企业并购也是风起云涌。但是在轰动一时的并购消息宣布过后,其后续报道并不令人鼓舞。确实有一批企业靠着资本运营快速发展壮大了,但更多的企业却是以失败而告终。企业并购整合是决定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认为,并购整合是比完成股东之间的并购交易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的一项工作。然而,在现有的,特别是国内的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中,并购整合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不仅导致并购整合理论相对其他企业并购理论(如并购动因和效应理论)的严重滞后,而且导致并购整合理论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并购实践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企业在并购实践中缺乏整合管理经验,本研究在介绍并购理论和国内外并购态势的基础上,以浙大中控集团并购原杭州教仪有限公司这一案例作为背景,分析了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详细探讨了浙大中控集团并购整合管理实施的条件及过程,注重整合的操作和整合管理风险的防范。从战略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财务、企业文化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并购后企业的整合管理与整合策略,为企业运营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实现良性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与指导。此外,本文结合整合理论与成败案例讨论了企业整合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整合程序,并就中国企业整合过程中特有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为实际部门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对案例公司的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阐述了企业管理整合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国内、外一些成功并购整合的经验,第三章对企业之间的战略矛盾与态势、组织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并购后两企业不同战略,包括总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分两个阶段,探讨了两公司组织结构的整合,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并购后人力资源的整合过程,分析了稳定企业人力资源的政策,如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等。第五章是关于并购后公司财务整合的内容和具体措施。作为并购整合的核心步骤,第六章分析了了并购企业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并购中的企业文化冲突与整合流程,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

刘子恒[7](2006)在《LF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并购高潮迭起的时代,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和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世界各国的研究表明,与振奋人心的高额并购金额和数量巨大的并购案例相比,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并购后的管理整合问题。 企业购并后管理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战略整合、组织和制度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本文选取LF公司购并CL水泥厂特种产品系统后的管理整合这一案例为研究分析对象,着重从组织和制度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三方面,研究分析LF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问题。通过对该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过程,以及整合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冲突的考察研究,系统深入地分析了该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 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由购并所引发的员工心理问题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了LF公司在沟通、管理人员任用、薪酬和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和制度整合方面,主要分析了LF公司购并后实施扁平化管理的问题所在,如高层管理人员的不适应、管理基础和工作性质的限制、与扁平化管理相矛盾的高度集权和严密监控等;在文化整合方面,深入剖析了LF公司矛盾的文化心态下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抛弃”而非“扬弃”的文化整合策略,以及缺乏明确的共同愿景等问题;此外,还对其它因素如整合管理人员的素质、外部环境等方面对整合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 根据LF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问题的原因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融合、扬弃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整合策略,收放适度、宽严并济的组织和制度整合策略,以及确保稳定、突出激励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等。 最后,本文基于LF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中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所提出的相应改进措施,结合国内外有关管理整合和组织发展变革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归纳出了企业购并后管理整合的措施优化体系,包括管理整合的流程、原则和可行策略等,期望能够对企业的购并整合,提供更加广泛和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框架。

陆学平[8](2006)在《简论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WTO以来5年中,中国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正在以全球视野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跨国购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和战略决策。中国企业的跨国购并不仅发生在亚洲周边国家而且已经进入非洲、拉丁美洲、北美和整个欧洲地区。购买自然资源、进入目标市场,兼并包括技术和品牌在内的战略资本已经是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主要动因。 本文首先总结和归纳了有关跨国购并理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和代表性研究观点。 接着,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三步曲,从环境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各个层次,本文详细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现状和机会、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模式选择、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典型案例。 最后,本文全面总结了当代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成败得失,提出了今后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具体建议和宏观思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全文体现出从一般理论到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具体实践,从企业实践归纳总结再提升到新的理论构建的辩证唯物主义管理思想。

陈萍[9](2005)在《企业购并后的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和系统观念的分析方法分析购并后的管理整合,用SWOT方法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因素,用BCG方法(波士顿矩阵法)分析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对隆源公司的管理整合,本文从战略整合、组织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等五方面进行整合分析。若把管理整合看作一个系统,这五个方面就是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管理整合的核心要素。战略整合决定购并公司的方向性调整,决定未来公司的发展定位,包括战略定位、产品结构调整及营销体系的整合;组织整合对公司购并成功与否影响很大,其目标是在公司购并后形成有序统一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系,以尽快实现企业的稳定经营;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体系的核心和中枢,不仅关系到购并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购并方能否对被购并方实施有效控制以及购并目的的实现,财务整合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到位、七项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是一较特殊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比较复杂,且较难评价,人力资源整合应遵循以人为本、和谐、收益—成本及权变的原则;文化整合包括物质文化整合、制度文化整合和精神文化整合三方面。购并后的管理整合是购并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它决定购并是否成功,希望给将要购并企业的决策提供借鉴。

曹毅[10](2005)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金资源的融通和配置是通过金融组织来完成的。从世界经验来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美国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内外迂回、银证板块结合,金融创新、银证交叉渗透,制度变革、银证回归统一这三个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 面对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融合,走向集中化、国际化和全能化,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这一金融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金融组织形态。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平等互惠的贸易金融服务系统,但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几年后,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是金融制度性的根本冲击:首先,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制度差异将构成冲击的集中点;其次,银行的中间业务、伏秀客户群、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将是外资在华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业争夺的主要重点。面对冲击,中国金融业需要在金融制度改革上加大力度,从人员素质、产权结构、市场准入、技术水平、分配制度、监管能力、提高透明度等方面,按照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化准则深化改革。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己由过去的分业经营演变为混业经营,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国内外的金融市场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因此,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应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探索迈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型,而金融控股公司正是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资源。而整合的意义就是将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将分工的专业化优势和系统的群体优势统一起来。因此,在国际金融业大变迁的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成为运用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探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是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整合时需考虑到的因素,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整合的内容;然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提升绩效和规避风险;最后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本文围绕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对国际国内金融业大变迁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描

二、企业购并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购并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关键概念辨析
    1.4.3 技术路线和逻辑架构
    1.4.4 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改进与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并购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2.1.1 并购的定义
    2.1.2 战略并购
    2.1.3 并购类型
    2.1.4 并购研究学派
2.2 并购动机
2.3 并购整合理论
    2.3.1 并购整合的内涵
    2.3.2 并购整合的模式和原则
    2.3.3 并购整合过程和阶段
    2.3.4 并购整合内容
2.4 组织公平理论
2.5 并购绩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3.1 理论基础和情境因素
    3.1.1 资源基础理论
    3.1.2 制度基础观理论
    3.1.3 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
3.2 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
3.3 研究假设
    3.3.1 并购特征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3.2 内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3.3 外部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3.4 区域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
    3.3.5 行业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
    3.3.6 整合公平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3.7 整合公平性对内部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解释变量
    4.1.3 中间变量
    4.1.4 控制变量
4.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调查法
    4.2.2 样本特征
    4.2.3 数据质量
4.3 基本数据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多元回归分析
    5.3.1 并购特征影响并购绩效分析
    5.3.2 并购整合影响并购绩效分析
    5.3.3 并购的区域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分析
    5.3.4 并购的行业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分析
    5.3.5 整合公平性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5.3.6 整合公平性对内部整合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6.1 假设检验结果
6.2 研究结果的讨论
    6.2.1 并购特征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讨论
    6.2.2 并购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讨论
    6.2.3 并购的区域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影响讨论
    6.2.4 并购的行业特征对并购整合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影响讨论
    6.2.5 整合公平性的讨论
6.3 理论贡献
6.4 实践启示
6.5 政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1.2.1 论文的结构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第2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跨国购并的界定
        2.1.1 跨国购并的基本含义
        2.1.2 跨国购并的原理与方式
        2.1.3 跨国购并的动因分析
    2.2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现状分析
        2.2.1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区位分布
        2.2.2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产业分布
        2.2.3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方式分析
        2.2.4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趋势分析
    2.3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存在的问题
        2.3.1 跨国购并的区位问题
        2.3.2 跨国购并的产业问题
        2.3.3 跨国购并方式的问题及建议
    2.4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问题焦点分析
第3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理论模型
    3.1 整合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3.1.1 整合管理的概念
        3.1.2 整合管理的构成
        3.1.3 整合管理概念的意义
    3.2 整合管理:跨文化的模块化整合
        3.2.1 管理理念模块的整合
        3.2.2 管理组织模块的整合
        3.2.3 管理技术的适应
        3.2.4 模块化整合的基础:管理文化
    3.3 整合管理的整合周期
        3.3.1 整合管理的蜜月期
        3.3.2 整合管理的冲突期
        3.3.3 整合管理的协调期
    3.4 系统整合:走向常规管理的路径
        3.4.1 中外管理文化上的冲突
        3.4.2 整合管理主体的人才选择
        3.4.3 文化整合的原则
        3.4.4 文化整合的路径
第4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有效性
    4.1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概念
    4.2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构成
    4.3 整合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方法
        4.3.1 超额收益法
        4.3.2 经营业绩对比研究法
        4.3.3 DEA研究方法
        4.3.4 六西格玛分析方法
第5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整合管理案例分析
    5.1 中国联想购并IBM笔记本&PC事业部
        5.1.1 中国联想购并IBM笔记本&PC事业部概括
        5.1.2 实证分析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1.4 六西格玛分析
    5.2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
        5.2.1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概括
        5.2.2 实证分析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2.4 六西格玛分析
    5.3 总结:经验与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部分企业跨国购并事件
附录2 DEA方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3)企业并购后品牌生态战略构建及其整合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动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外企业并购后整合研究现状
        1.3.2 品牌整合研究现状分析及实践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4.2 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企业并购理论
        2.1.1 企业并购概念、类型及特点
        2.1.2 国内外并购动机理论发展与评价
    2.2 品牌的理论
        2.2.1 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发展
        2.2.2 品牌功能
    2.3 系统理论
        2.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2 系统自组织机制
        2.3.3 协同学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发展及系统构建
    3.1 我国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发展
        3.1.1 我国企业并购发展的历史回顾
        3.1.2 中国企业并购发展趋势
        3.1.3 企业并购后我国品牌发展及存在问题
    3.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相关概念辨析
        3.2.1 企业并购后整合内涵辨析
        3.2.2 企业并购整合的误区认识
        3.2.3 企业并购整合的系统学特征
        3.2.4 品牌整合内涵
    3.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内涵及目标
        3.3.1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内涵
        3.3.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目标
    3.4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与机制
    3.5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构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购后企业品牌整合系统形成机理
    4.1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的权变演进
        4.1.1 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演进的逻辑前提和理论依据
        4.1.2 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权变演进的涵义与原则方法
        4.1.3 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权变演进对企业熵值的作用机理
    4.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耗散结构与协同效应分析
    4.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的开放性分析
        4.3.1 系统开放性原理
        4.3.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开放性形成机理
    4.4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的非线性分析
        4.4.1 线性与非线性的内涵
        4.4.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非线性形成机理
    4.5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稳定态分析
        4.5.1 远离平衡态的内涵和作用
        4.5.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远离平衡态机理
        4.5.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的生态平衡
    4.6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涨落分析
        4.6.1 涨落涵义及作用机制
        4.6.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涨落作用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生态战略构建及其运行体系
    5.1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生态战略构建
        5.1.1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运行的生态理念
        5.1.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生态战略
        5.1.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生态战略运作模式
    5.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宏观管理模式
        5.2.1 企业并购后品牌生态系统构建
        5.2.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传统工具分析
        5.2.3 基于多利益相关者的品牌价值模型构建
    5.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中观决策模式构建
        5.3.1 企业并购后品牌架构内涵
        5.3.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决策模式
        5.3.3 企业并购后旗帜品牌确定与培育
        5.3.4 企业并购后品牌生态位分析
    5.4 企业并购后品牌微观运作模式
        5.4.1 并购后品牌基因规划
        5.4.2 并购后的品牌扩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支持体系
    6.1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支持体系构建
    6.2 企业并购后人员整合支持体系构建
        6.2.1 企业并购后人员整合对并购成功的影响
        6.2.2 并购后人员心理变动及影响
        6.2.3 企业并购后雇员激活品牌模型
    6.3 企业并购后价值网络整合支持体系构建
        6.3.1 企业价值链理论追溯
        6.3.2 企业并购后价值网络中的关系资本整合
    6.4 企业并购后渠道整合框架构建
        6.4.1 企业并购后渠道整合文献回顾及评价
        6.4.2 基于 BSC 的企业并购后渠道整合框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评价及实例研究
    7.1 基于 BSC 的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评价体系
        7.1.1 企业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要素回顾
        7.1.2 平衡记分卡在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中的重构
        7.1.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评价指标
    7.2 BSC 视角下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7.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7.2.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7.3 河南新郑卷烟集团以品牌整合为主导的并购整合案例
        7.3.1 企业并购的背景及并购后品牌整合系统构建
        7.3.2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运行
        7.3.3 企业并购后品牌整合支持体系
        7.3.4 实证研究
        7.3.5 取得的效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Ⅱ河南新烟集团并购后品牌整合绩效调查结果统计表

(4)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与经营绩效之影响 ——以台湾地区购并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架构与流程
第二章 企业协同效益理论与文献探讨
    2.1 购并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2.2 企业购并的动机理论
    2.3 协同效益理论
    2.4 企业购并对股东财富影响
    2.5 企业购并对营运绩效影响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模式的建立
    3.2 研究架构
    3.3 研究假说
    3.4 样本资料之来源、筛选原则与研究限制
    3.5 研究操作性定义
    3.6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流程
第四章 协同效益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之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的属性分析
    4.2 购并公司购并前后之财务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4.3 影响协同效益因素之结果与分析
    4.4 实证结果汇总
第五章 购并宣告效果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程度之实证研究
    5.1 市场模式参数估计之说明与探讨
    5.2 事件期购并宣告之异常报酬分析
    5.3 购并样本分类下之宣告效果分析
    5.4 购并宣告的累积异常报酬率影响因素之复回归分析
    5.5 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影响程度之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事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研究之样本公司汇总表
附录二 研究模式之推导过程
致谢

(5)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金融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选择理论
        1.2.1 产业组织理论
        1.2.2 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
        1.2.3 西方企业并购理论
        1.2.4 国内有关并购目标企业的研究
    1.3 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方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意义
        1.4.2 论文结构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金融企业并购决策选择分析
    2.1 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并购行为
        2.1.1 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并购的作用
        2.1.2 金融企业的并购动因分析
    2.2 金融企业发展中的内部投资与外部并购比较分析
        2.2.1 新设投资与外部并购博弈比较的思想及博弈模型的选取
        2.2.2 新设投资和并购博弈分析
    2.3 金融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变动对并购的推动作用
    2.4 我国金融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
        2.4.1 金融企业规模经济的运营指标评价
        2.4.2 我国金融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计量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企业并购目标的选择
    3.1 并购计划的制定
    3.2 目标金融企业选择的战略环境分析
        3.2.1 宏观和产业环境分析
        3.2.2 目标金融企业并购条件分析
    3.3 目标金融企业选择中的信息搜集及处理
        3.3.1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集
        3.3.2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处理
        3.3.3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寻步骤
        3.3.4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信息反馈
    3.4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与筛选模型
        3.4.1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模型
        3.4.2 筛选目标金融企业模型
    本章小结
第4章 并购目标金融企业价值评估
    4.1 企业价值
        4.1.1 企业价值的内涵
        4.1.2 金融企业的价值
    4.2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及商誉的应用
        4.2.1 企业价值评估
        4.2.2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4.2.3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誉及净资产
        4.2.4 商誉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
    4.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4.3.1 并购中传统估价方法及评价
        4.3.2 实物期权理论与并购价值评估
        4.3.3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4.4 实物期权法在金融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
        4.4.1 企业并购决策的期权特征与类型
        4.4.2 实物期权定价基本思路与常用方法
        4.4.3 企业并购决策中实物期权法的应用框架
    4.5 基于并购双方统一体的金融企业并购价值分析模型
        4.5.1 基本思路
        4.5.2 模型分析的具体步骤
        4.5.3 基于并购双方统一体的金融企业并购价值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匹配与协同分析
    5.1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分析
        5.1.1 企业资源概论
        5.1.2 金融企业资源
    5.2 资源匹配分析框架
        5.2.1 基本思想
        5.2.2 相关概念界定
        5.2.3 资源匹配分析步骤
    5.3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潜在协同效应分析
        5.3.1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规模协同
        5.3.2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互补协同
        5.3.3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潜在协同及其实现方式
    5.4 金融企业并购的资源转移效率分析
        5.4.1 金融企业文化转移效率及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5.4.2 能力转移效率
        5.4.3 资产转移效率
    5.5 并购双方资源匹配及能力转换效率模型
        5.5.1 并购双方匹配模型
        5.5.2 匹配分析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协调博弈
    6.1 并购对金融企业脆弱性的影响
    6.2 收购方金融企业与被收购方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
        6.2.1 收购方金融企业与被收购方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诉求
        6.2.2 金融企业并购决策的博弈模型
        6.2.3 金融企业同业并购的博弈分析
        6.2.4 金融企业混业并购的博弈分析
    6.3 目标公司反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6.3.1 反并购的手段与策略
        6.3.2 并购与反并购的博弈
    6.4 并购企业与潜在并购企业之间的博弈
    6.5 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协调和博弈
        6.5.1 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分析
        6.5.2 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博弈行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束语
    7.1 结论
    7.2 论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浙大中控购并杭州教仪有限公司整合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 公司描述及研究背景
        1-2-1 公司概述
        1-2-2 购并过程及购并后的状况
        1-2-3 购并后的管理矛盾及冲突
    §1-3 案例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概述
    §2-1 管理整合的概念和理论
    §2-2 管理整合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2-3 管理整合成功的案例经验
第三章 公司战略及组织机构的整合
    §3-1 企业战略的整合
        3-1-1 并购后企业面临的战略态势分析
        3-1-2 公司战略与企业的业务矛盾
        3-1-3 企业战略的整合
    §3-2 组织机构的整合
        3-2-1 原有企业组织结构
        3-2-2 组织机构的整合过程
第四章 人力资源的整合
    §4-1 集团主管人员的选派
    §4-2 加强沟通
    §4-3 稳定人力资源政策
        4-3-1 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4-3-2 绩效考核体系
        4-3-3 提供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
第五章 财务整合
    §5-1 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5-2 财务整合的基本内容
    §5-3 财务整合的具体措施
第六章 企业文化的整合
    §6-1 并购的文化冲突
        6-1-1 企业文化差异分析
        6-1-2 企业文化冲突
        6-1-3 文化冲突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6-2 企业文化整合实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LF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有关企业购并和管理整合的研究动态综述
    1.1 购并整合的涵义
        1.1.1 企业并购
        1.1.2 管理整合
    1.2 购并整合理论概述
        1.2.1 企业购并理论与动因
        1.2.2 管理整合理论
第二章 LF公司购并的背景和基本动因
    2.1 购并在中国
        2.1.1 国内企业之间的购并
        2.1.2 国内企业进军海外的跨国购并
        2.1.3 外国公司以中国企业为目标的跨国并购
    2.2 LF公司购并CL水泥厂特种产品系统的基本动因
        2.2.1 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2.2.2 基本并购动因
第三章 LF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3.1 LF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
        3.1.1 组织和制度整合
        3.1.2 人力资源整合
        3.1.3 文化整合
    3.2 管理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开局不利,员工拒签劳动合同
        3.2.2 管理整合-困惑、迷茫和失望
        3.2.3 雨中即景:真想找回过去的感觉
        3.2.4 管理失控:管理应该是人性化还是理性化
        3.2.5 大罢工—并非最后的结局
第四章 LF公司购并后管理整合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人力资源整合方面
        4.1.1 一般性分析—企业并购对人力资源整合的挑战
        4.1.2 LF公司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 组织和制度整合方面
        4.2.1 扁平化组织的特征和要求
        4.2.2 LF公司购并后实施扁平化管理的问题所在
    4.3 文化整合方面
        4.3.1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文化整合的必要性
        4.3.2 LF公司文化整合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4.4 其它方面影响因素
        4.4.1 整合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
        4.4.2 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LF公司管理整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5.1 文化整合—融合、扬弃和兼容并包
        5.1.1 创建高素质的跨文化管理整合团队
        5.1.2 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文化差异问题
        5.1.3 建立明确的共同愿景
        5.1.4 加强文化宣传和交流
    5.2 组织和制度整合—收放适度、宽严并济
        5.2.1 组织结构调整
        5.2.2 适度授权
        5.2.3 强化横向联络和协作
        5.2.4 调整考核机制
        5.2.5 在管理上注重宽严并济
    5.3 人力资源整合—确保稳定、突出激励
        5.3.1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5.3.2 整体上要采取稳定的人力资源政策
        5.3.3 重新评价和调整管理人员配置
        5.3.4 设计富含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
        5.3.5 强化对核心人员的激励
第六章 归纳融合—管理整合的措施优化体系
    6.1 管理整合流程
        6.1.1 管理整合准备阶段
        6.1.2 管理整合实施阶段
        6.1.3 管理整合的维持巩固阶段
        6.1.4 管理整合评价改进阶段
    6.2 管理整合的原则和策略
        6.2.1 管理整合的一般原则
        6.2.2 文化整合
        6.2.3 组织和制度整合
        6.2.4 人力资源整合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简论中国企业跨国购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管理学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第一节 西方关于跨国购并的理论
    第二节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回顾
    第三节 国内外针对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现状和机会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机会
第四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一般跨国购并战略动因和具体效应讨论
    第二节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模式选择
第五章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TCL与法国汤姆逊合并重组
    第二节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
    第三节 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第四节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第五节 中海油要约收购优尼科
    第六节 海尔美国竞购美泰克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实践的成败得失
    第二节 就中国企业走跨国购并科学发展道路的建议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企业购并后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购并后的状况
    1.2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小结
第二章 购并分析
    2.1 组织结构分析
    2.2 财务管理分析
    2.3 人力资源分析
    2.4 企业文化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购并后的管理分析
    3.1 企业购并的基本框架
    3.2 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3.3 济南煤炭设计院的基本战略
    3.4 对原小兴隆矿的分析及战略定位
    3.5 对购并后隆源公司内、外环境的分析及战略定位
    3.6 小结
第四章 隆源公司的组织整合
    4.1 小企业的特点及组织整合必要性
    4.2 隆源公司组织结构调整
    4.3 组织结构的战略演变与发展
    4.4 小结
第五章 隆源公司的财务整合
    5.1 财务管理在隆源公司运营中的地位
    5.2 隆源公司的财务整合
    5.3 财务整合的措施
    5.4 小结
第六章 隆源公司的人力资源整合
    6.1 隆源公司的人力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6.2 购并的运作及其对人力资源整合的影响
    6.3 隆源公司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
    6.4 小结
第七章 隆源公司的文化整合
    7.1 文化冲突与整合的必要性
    7.2 隆源公司的文化整合的特征及内容
    7.3 文化整合的策略
    7.4 文化重构及其实施
    7.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有关金融整合的文献综述
    2.1 关于并购整合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关于并购整合绩效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金融业整合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研究
    3.1 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的内涵
    3.2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形态
    3.3 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控股公司产权整合研究
    3.4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权整合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研究
    4.1 基于金融功能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2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3 基于交叉行销的金融控股公司业务整合研究
    4.4 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整合方式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绩效研究
    5.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规模经济
    5.2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范围经济
    5.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协同效应
    5.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研究
    6.1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风险分析
    6.2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3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VaR风险管理技术
    6.4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风险的财务管理研究
    6.5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的防火墙制度
    6.6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7.1 中国金融业的制度变迁
    7.2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7.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战略选择
    7.4 小结
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四、企业购并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 王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 田政武. 苏州大学, 2009(11)
  • [3]企业并购后品牌生态战略构建及其整合系统研究[D]. 田晓. 天津大学, 2008(08)
  • [4]协同效益对股东财富与经营绩效之影响 ——以台湾地区购并企业为例[D]. 汪忠平. 暨南大学, 2007(03)
  • [5]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D]. 崔茂中. 复旦大学, 2007(07)
  • [6]浙大中控购并杭州教仪有限公司整合方案研究[D]. 刘庆国.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6)
  • [7]LF公司购并后的管理整合[D]. 刘子恒. 郑州大学, 2006(11)
  • [8]简论中国企业跨国购并[D]. 陆学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9]企业购并后的管理研究[D]. 陈萍. 天津大学, 2005(07)
  • [10]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 曹毅.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整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