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一、我校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霄[1](2019)在《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事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理论不断完善成熟,应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在不断改进,图书馆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图书馆事业愈发受到重视,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不断出现。为了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的分布及演变趋势,和为图书馆学的研究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课题选择参考,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搜集整理了大量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主题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相关文献以了解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等。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本研究需要说明的核心概念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给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理论支持。其次,将九种CSSCI收录的期刊中的四万多篇论文进行有效数据提取,分析了新世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态势,评选出了八位最高产作者,确定了各时间段的期刊论文高频关键词。从2090篇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出了四千多个关键词,确定各个时间段的高频关键词,并借用SATI软件构建了共词矩阵。再次,将期刊论文高频关键词借助主题分类表分成七个类,将类名视为主题,分析了本世纪图书馆学期刊论文主题分布情况。将学位论文高频词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得到学位论文的主题聚类结果及知识网络图谱。把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了各时段的热门主题,并对未来趋势做出了预测。经过上述研究,对中国图书馆学的主题分布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对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的主题在时间上的兴起、消亡及共现情况,揭示了图书馆学六大主题的演化趋势及其演变过程的驱动因素,对图书馆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对技术的深化应用以及政策和实践需求的驱动作用,提出了对图书馆学学界与业界要互相融合学习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加以改善。

郑茹[2](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研究指明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都新亚[3](2018)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对国家与地区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在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区域创新差距却日益明显,区域创新能力差距会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差距。把握国家与省域创新能力水平及差异特征,探索区域创新差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或能对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与国家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因此,本文关于中国1998-2015年期间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及收敛特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建立评价国家与省域创新能力总体特征的指标体系,然后对国家与省域的创新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以及扩散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整体把握区域创新能力特征;接着,运用泰尔指数模型及其分解式,从多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及其差异构成,从而真正把握区域创新差异变动的时空特征;最后构建基于KKP模型的,β收敛方程组,探求区域创新能力收敛特征以及创新资本要素、人力要素与文化要素对创新能力收敛的贡献,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从区域创新能力总体特征看,各地区创新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以及扩散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两极现象明显,东部地区三方面水平领跑全国,东部地区的广东省、北京市与上海市等地三方面水平同样雄踞全国前列。2.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时空演变层面看,1998-2015年期间,国家与省域创新能力均不断增长,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不断缩小;组内差异是造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3.从区域创新差异的收敛特征来看,1998-2015年期间,创新差异的全局性收敛现象不存在,区域创新存在“俱乐部收敛”;东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创新能力存在显着的“俱乐部收敛”。与此同时,2007年是中国区域创新空间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拐点。2007年前,区域间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创新差异收敛速度较慢;2007年后,区域创新能力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创新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趋同现象加速。

刘小燕[4](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兰国帅[5](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张立伟[6](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余新丽[7](2014)在《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校自主权的增大和竞争的加剧,作为承担着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任务的研究型大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制定富有前瞻性的大学战略规划后,如何系统地建立与确保战略规划在各个层面有效实施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认识到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关注的典型问题包括:大学战略实施有哪些内容?战略实施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战略实施效果好坏如何判断?等等。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以便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以我国“985工程”高校战略规划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知识图谱法等方法搜集、归纳和整理国内外大学战略研究的资料。其次,通过专家咨询、访谈法、问卷调查、结构方程建模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从而构建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模型。最后,以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系统分析方法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战略实施情况予以详细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国“985工程”高校战略管理现状。对39所高校战略规划部门概况以及32所高校“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战略实施的方法、内容和指标的分析表明:(1)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部门的职能较为完整,主要有规划、学科研究或学科建设、985/211建设事务、校园规划、信息统计、政策研究等六个方面的职能;(2)各高校在战略规划中都重视定量指标,且基本都包含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指标;(3)各高校都开始重视战略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但还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法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运用SPSS20.0和Amos20.0软件对《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实施的内部三个维度是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2)战略实施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沟通控制、战略领导和大学文化;(3)沟通控制影响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战略领导影响参与程度和支持程度,大学文化影响参与程度、支持程度和实施深度。本研究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因子分析,确定了研究型大学的12个办学绩效指标,即:当量生师比,院士数,SCIE/SSCI/A&HCI论文数,SCIE/SSCI/A&HCI论文篇均被引次数,Nature和Science论文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三大科技奖数,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留学生比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办学经费,科研经费,授权发明专利数,这12个指标分成内部和基础、成长发展、利益相关者三个因子。2006-2012年的绩效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高校的科研经费,发明专利授权数,SCIE、SSCI和A&HCI论文数等绩效指标呈上升趋势,但科研产出质量等方面的绩效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对战略实施、战略共识、办学绩效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程度与战略认同在0.05水平上有非常显着的相关,与战略理解在0.01水平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说明在规划和实施中参与越多,对规划和实施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越高;(2)支持程度与战略认同和战略理解在0.01水平上都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这说明越支持规划和实施,就越理解和认同规划和实施;(3)实施深度与战略理解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表明规划实施程度越深,就越理解规划和实施;(4)战略认同与内部和基础性绩效、利益相关者绩效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这表示越认同规划和实施,内部和基础性绩效及利益相关者绩效就越高;(5)战略理解在0.05水平上与成长发展绩效有非常显着的相关,说明对规划和实施的理解,促进成长发展绩效的提高。通过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指标,战略实施的参与度很高,为实施战略配备了相应的资源,预算与战略实施情况挂钩,实行了问责制。对上海交通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案例分析,详细分析了该校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战略规划的目标分解、战略实施等。本研究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实施及其效果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分析视角,分析战略实施的内部结构、影响因素,构建了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模型,为动态研究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裴恒涛[8](2013)在《形夷而心华:墓志资料中唐代非汉人的王朝认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若千方入居内地非汉人的墓志资料的个案考察,以及统计的近四百方非汉人墓志资料的综合分析,主要探讨了唐代入居内地非汉人对唐王朝国家的认同问题。非汉人墓志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现象,如族源叙事模式、家族仕宦经历、族际通婚、宗教信仰、习儒科举及归葬合葬等,这些现象中表现了汉化的趋势,但不能用汉化来涵盖。本文试图揭示出这些文化现象中非汉人的王朝国家认同意识。入居内地的非汉人的王朝国家认同不同于当下的民族国家认同,而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内涵,其体现的是王朝国家层面的认同,表现为政治上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包括积极参与唐王朝国家的军事活动,担任宫廷侍卫武官,接受唐廷的赐姓,死后陪葬帝陵等,这种类型以西域胡人及北方突厥、契丹等入居内地相对较晚的非汉人精英为主,如研究中重点分析的西域疏勒人裴沙(644-724)、北方突厥人阿葛罗(688-726)等。或者通过科举入仕的方式积极融入唐王朝国家的官僚体系,担任王朝国家中央及地方的各级官吏,这在入居内地较早数量可观的鲜卑人及月氏后裔等群体中表现明显,如元邈(808-844)及归葬洛阳的支竦家族。另外,由于传统儒家文化及礼仪在唐王朝国家中的重要性,入居内地的非汉人群体对唐王朝国家的认同,亦体现在对这种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皈依与认同上,比如通过丧葬活动中一些礼仪观念如家族观念、风水观念的习得与实践,婚姻方面对传统中原士族门第观念的效仿,而倾向与传统高门大姓缔结婚姻等,籍贯保留自身的地域特色,族源上对华夏始祖黄帝及炎帝的攀附等,这些现象表达了入居内地非汉人对王朝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与认同。此外,入居内地的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方面亦表现出多层次性,他们在对王朝国家政治忠诚和文化认同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放弃自身族群的历史记忆和认同,他们在墓志中对自身族属或族望的追述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婚姻方面某些非汉群体如粟特、突厥人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内部婚姻现象,说明在当时多族群交往互动的环境中,尽管具有一定的汉化趋向,族群间的界限还是相对清晰的。在本文的分析中,亦可发现入居内地非汉人对儒家文化及中国化佛教文化的吸收,逐渐改变乃至重组自身的集体记忆,这显示出认同是多层次的,具有可选择性和变化性。非汉人群体复杂多样,入居内地时间先后不等,既有汉代、魏晋时期进入内地的月氏、鲜卑等族后裔,也有主要在唐时期进入中原的突厥、粟特等非汉人群体,不同的经历和文化,亦影响到他们入唐后在内地的认同模式的差异。基于政治忠诚和文化归属的认同会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由于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主要体现在非汉人精英分子身上,他们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其对唐王朝国家政治及文化的认同是彼此双方力量互动与博弈的结果,双方力量的失衡及利益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认同的改变。文中对突厥人、契丹人的认同变化的分析即可说明这种现象,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的汉与非汉关系的微妙变化亦可说明。非汉人的王朝国家认同作为一种主观意识,不排除结合历史文献的合理想象与建构,它与王朝国家的相关制度政策及政治形势的演变存在一定关联,本文亦试图揭示这种关系并简要分析王朝国家层面对非汉人认同的影响。为了说明和揭示清楚上面内容,本文的篇章结构如下:绪论,主要说明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学科研究现状,本研究涉及的认同、唐代非汉人及唐代王朝国家等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个案考察部分,共分三章,分别选取西域疏勒人裴沙墓志、突厥人阿葛罗墓志、粟特人安思温夫妇墓志及鲜卑拓跋后裔元邈墓志等,通过其相关问题的考释,如族属、仕宦、婚姻、丧葬等,指出其认同于唐王朝国家的具体方式,并厘清唐代非汉人汉化与文化认同,族群认同与王朝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综合分析部分共分三章,结合搜集整理到的400余方非汉人墓志及上面的个案分析,进行综合性的考察,重点就非汉人丧葬中的归葬现象、族源上华夷共祖与族际通婚现象、科举入仕等现象进行分析,指明这些现象与族群认同及王朝国家认同之家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探讨影响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的因素及其历史演变情况。最后是结语及余论,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探讨特殊时期唐代非汉人王朝观念及认同的情况,以及唐末、五代及北宋非汉人王朝国家观念及其认同的演变。

罗淼[9](2013)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预测模型及热适应抗低氧》文中提出第一章中国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meta分析目的:对中国大陆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患病率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以帮助了解中国大陆OSAHS的流行病学概况,为决策者制定下一步流行病学全国性调查提供参考。方法:我们选择万方,中国期刊网,维普,pubmed4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词定为:患病率OR流行病学AND睡眠呼吸暂停,pubmed检索策略为prevalence OR epidemiology AND sleep apnea。采用 R 软件 meta 包进行率的合并和异质性检验。结果: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个研究总共调查了 53965人,研究者均通过问卷调查后对可疑人群抽样进行多导睡眠检查。假定无症状人群无患者,仅以高风险人群中的患者作为分子,整个人群作为分母计算患病率,中国大陆OSAHS的合并患病率为4%(3%,6%),各研究之间有较大异质性(I2=98.7%,p<0.001),meta回归显示诊断标准是导致异质性的原因之一(调整 R2=54.7%,p=0.043)。结论:目前高标准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大部分省市地区还缺乏OSAHS的流行病学数据,尤其是农村人口还缺乏大样本的调查研究。鉴于OSAHS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统一方法学和诊断标准,开展全国性的OSAHS流行病学调查是有必要的。第二章基于SCI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文献计量分析目的:利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和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展情况,希望对我国研究者起到参考借鉴作用。方法:采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和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所有以睡眠呼吸暂停为主题的文献,利用数据库自带分析功能和HistCite8.12.16进行分析。结果:睡眠呼吸暂停文献数量不断增多,美国是发表文献最多的国家。发表期刊多达1127种,除了睡眠和呼吸领域的杂志,耳鼻喉科,心血管,儿科、神经病学、心理学等杂志也发表相关的论文。我国大陆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为南京医科大学,发表论文最多的杂志是sleep。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文献数量最多作者是GuilleminaultC。研究前沿是心血管疾病、炎症、氧化应激、认知缺陷,血管内皮。结论:睡眠呼吸暂停正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成为研究热点。美国在该领域研究中占绝对优势。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影响全身多系统,涉及临床多学科的重要疾病,但目前还有大量问题未得到满意解决。第三章中国大学生OSAHS及其他睡眠知识调查目的:医学教育情况决定了未来医生对OSAHS及其他睡眠疾病的诊治水平。调查中国大陆医学生对OSAHS及其他睡眠疾病的知识、态度和实际情况,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资料。方法:自行设计OSAHS及其他睡眠疾病知识、态度,实践自评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324名学生进行调查。利用三小时的内科学OSAHS课程教授机会,在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填写自评问卷。课程主要内容为OSAHS,其次为其他睡眠医学知识介绍。问卷调查匿名进行。结果:回收到所有324份问卷。93.6%的学生知道失眠是一种睡眠疾病,但只有64.9%学生认为打鼾是睡眠疾病,完成课程之后,该比例升到92.7%(X2=36.219,P<0.001)。只有27%的学生知道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和OSAHS有关。只有23.2%的学生认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和OSAHS有关。在完成三小时的课程之后,认为高血压和OSAHS有关的比例从64.9%升到92.7%,认为糖尿病和OSAHS有关的比例从64.9%升到92.7%,认为心律失常和OSAHS有关的比例从48.0%升到60.3%,认为胃食道返流和OSAHS有关的比例从33.5%升到59.9%(2=98.083,P<0.001)。大部分学生认识到OSAHS及其他睡眠疾病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口腔科学、耳鼻喉科学、呼吸病学有关。85.2%的人认为应该成立专门的睡眠疾病诊治机构来处理这些病人。几乎80%的学生认为他们自己或他们的朋友有睡眠问题。有44.8%的人曾经接受过睡眠问题的咨询。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睡眠医学教育。医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是临床方面的知识(72.%),其次是睡眠卫生保健知识(87.1%),然后是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知识(57.5%)。大部分学生想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学习。71%的学生学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他睡眠医学知识不仅是因为感兴趣,也是因为他们感到睡眠医学内容是未来医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结论:中国医学生对睡眠疾病相当重视,但他们对睡眠医学的了解很粗浅,短时的医学课程虽然对他们的知识态度有所影响但长期效果尚不清楚。我们需要设置更多的选修课程来加强睡眠医学教育,为患病率高、危害性大的OSAHS和其他睡眠疾病做好准备。第四章中国OSAHS病例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目的:搜集南方医院OSAHS住院病人的资料,建立病例数据库,便于更好的管理、追踪、统计分析OSAHS病例资料,从而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方法:收集、整理南方医院睡眠中心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记录完整的因打鼾、白日嗜睡等症状住院行多导睡眠检查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根据OSAHS病历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构文件,建立调查表文件后录入并核对,最后导出使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完整多导睡眠检查结果病例资料401例,非OSAHS(AHI<5者73例,OSAHS患者328例其中轻度OSAHS(15<AHI≥5)67例,中度OSAHS(30<AHI≥15)82 例,重度 OSAHS(AHI≥30)179 例。401 例中男性350例(87.3%),女性51例(12.7%),平均年龄45±12岁,≥60岁病例39例(9.73%),有吸烟史或正在吸烟者155例(38.7%)。OSAHS组平均病程10 年。OSAHS 组的体重(x2=70.1,P<0.001)、体重指数(x2=64.0,P<0.001)、颈围(X2=66.6,P<0.001)、胸围(x2=69.3,P<0.001)、腹围(X2=79.7,P<0.001)、夜间(x2=8.6,P=0.036)和晨起舒张压(x2=18.4,P<0.001)均较高。在328例OSAHS患者中,打鼾316例(96.3%)、睡觉时翻身多动36例(11%)、憋气253例(77.1%)、白天嗜睡145例(44.2%)、白天精力不够216例(65.9%)、头晕142例(43.3%)、反应迟钝12例(3.7%)、听力减退4例(1.2%)、晨起头痛79例(24.1%)、记忆力下降94例(28.1%)、注意力下降48例(14.6%)、早醒5例(1.5%)、胸闷29例(8.8%)、口干 242 例(73.8%)、口苦 40 例(12.2%)、反酸暖气 2 例(0.6%)、流口水2例(0.6%)、夜间多汗23例(7%)、夜尿>2次115例(35.1%)、性欲减退5例(1.5%)、入睡困难17例(5.2%)。328例OSAHS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70例(21.3%)、冠心病史4例(1.2%)、心律失常史1例(0.3%)、糖尿病史17例(5.2%)、甲状腺功能减退史1例(0.3%)、高脂血症史29例(8.8%)、哮喘史2例(0.6%)、慢性鼻部疾病史4例(1.2%),全部患者均无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血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肢端肥大症病史。各组之间总睡眠时间(X2=8.7,P=0.034)、二期睡眠时间(x2=24.0,P<0.001)、二期睡眠时间比(F=7.5,P<0.001)、三四期睡眠时间(F=9.1,P<0.001)、三四期睡眠时间比(F=12.3,P<0.001)、清醒时间(x2=20.964,P<0.001)、阻塞性呼吸暂停总次数(X2=274.9,P<0.001)、中枢性呼吸暂停次数(X2=22.2,P<0.001)、呼吸暂停加低通气总次数(X2=243.8,P<0.001)、低通气指数(x2=108.4,P<0.001)、呼吸暂停指数(X2=279.4,P<0.00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X2=356.8,P<0.001)、氧减次数(x2=242.5,P<0.001)、氧减指数(X2=231.8,P<0.001)、氧减时间(X2=43.1,P<0.001)、平均夜间血氧饱和度(X2=149.8,P<0.001)、最低氧饱和度(x2=206.6,P<0.001)、平均心率差异(X2=8.9,P=0.031)有统计学意义。401例病人中230人做了鼻咽镜检查,其中191例为OSAHS。191例OSAHS中鼻中隔偏曲34例(17.8%)、鼻甲肥大11例(5.8%)、鼻息肉7例(3.7%)、鼻咽淋巴滤泡增生177例(92.7%)、软腭后区咽腔狭窄139例(72.8%)、口咽部舌根和咽后壁较多淋巴滤泡增生182例(95.3%)、会厌异常5例(2.6%)、杓会厌皱襞慢性充血185例(96.9%)、杓间区慢性充血70例(36.6%)室带慢性充血180例(94.2%)、喉室异常3例(1.6%)、声带慢性充血179例(93.7%)、声门异常3例(1.6%)、梨状窝异常1例(0.5%)、muller动作气道阻塞50%以上107例(56.0%)。全部病人中216例(53.9%)完成了血常规检查。其中OSAHS组白细胞计数(X2=10.9,P=0.012)、中性粒细胞总数(x2=14.5,P=0.002)、红细胞计数(X2=11.8,P=0.009)、血红蛋白(x2=12.0,P=0.003)、红细胞比积(X2=15.6,P=0.001)较高。OSAHS 组空腹血糖(x2=15.3,P=0.002)、一小时餐后血糖(X2=6.4,P<0.001)、一小时餐后血糖(x2=8.6,P=0.035)、尿酸(X2=3.3,P=0.021)、谷丙转氨酶(X2=15.6,P=0.001)、白/球蛋白比(X2=8.5,P=0.036)、极低密度脂蛋白(X2=10.1,P=0.018)、全血粘度中切100(X2=7.7,P=0.016)、血浆粘度(x2=19.7,P<0.001)、红细胞电泳时间(X2=9.6,P=0.022)、超敏C反应蛋白(x2=10.1,P=0.018)增高,高密度脂蛋白(X2=8.4,P=0.039)降低。258 人(64.3%)完成了 epworth 嗜睡量表,OSAHS组评分较高(x2=3.6,P=0.015)。216人(53.9%)完成了匹兹堡嗜睡量表,非OSAHS组评分略高,但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P=0.14)。165人(41.1%)做了胸部平片检查,其中胸片发现异常68例(41.2%)。94人进行鼻咽侧位片检查,发现异常者11例(11.7%),心电图检查175例(43.6%),其中发现心肌缺血3例(1.7%),心律失常18例(1.3%)。182例患者完成了尿液常规检查。各组比较除尿比重和颜色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做了粪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结论:我们初步建立了一个中国南方成人OSAHS病例数据库,该数据库将为病例随访调查、诊治经验总结和预后研究打下基础。第五章减少不必要的多导睡眠图检查,一个预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 nomogram目的:整合最有预测价值的临床症状,人口和人体测量指标,建立简单实用的OSA疾病风险评估系统,在不增加现有临床工作量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和医生对多导睡眠检查和治疗做出更知情合理的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到2011年6月因嗜睡,打鼾或其他原因疑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住入于南方医院睡眠中心的病例资料。人口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主观指标包括病程及有无打鼾,夜间翻身多动,憋气,白日嗜睡,精力不足,头晕,反应迟钝,听力减退,晨起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早醒,胸闷,口干,口苦,反酸,流口水,夜间多汗,夜尿(≥2次),性欲减退,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吸烟史(既往有吸烟史或现在吸烟均判为吸烟)。客观指标包括身高,体重,颈围,胸围,腰围,睡前血压,睡后血压。我们采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了 nomogram。我们对nomogram的鉴别和校正能力、临床意义进行了评价。结果:最终纳入模型的变量有:病程、精力不够、入睡困难、吸烟、腹围。Nomogram对有无OSAHS,有无中重度OSAHS,有无重度OSAHS均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校正曲线显示nomogram校正表现良好。根据选择阈值82%计算净受益,nomogram能减少10%的不必要的多导睡眠检查。结论:我们建立了一个nomogram以预测因各种症状怀疑OSA而就诊于睡眠中心的病人的OSAHS风险,该nomogram是基于症状,人口和常规临床人体测量指标构建的,简单无创,不增加临床人员额外的劳动和病人的花费,能减少10%的不必要多导睡眠检查。第六章Muller动作能否帮助睡眠中心进行OSAHS患病风险评价?目的:评价muller动作在OSAHS风险分层中的可能作用,为是否需在PSG检查前常规进行muller动作检查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230例具有完整电子鼻咽镜检查、多导睡眠检查、临床相关人口学、症状学、体格检查指标的病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临床模型和临床+muller模型。我们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两个模型鉴别OSAHS的能力,我们使用临床模型对病人进行风险分类,然后使用临床+muller模型对病人进行风险再分类。我们使用综合鉴别指数(Intergrated Discrimination Index,IDI)和净重分类促进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评价 muller 的风险再分类能力。结果:230例病人中OSAHS患者191例,采用年龄、精力不足、颈围三个变量作为建立临床模型的变量。临床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 0.80-0.92,p=0.030),纳入 muller 动作后 ROC 曲线下面积增加到 0.88(95%CI 0.82-0.93,p=0.029)。两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p=0.029)。增加muller动作检查使13%(30/230)的样本重新分类21(7+1+13)例被重分类为高风险,其中有病比例为95.2%(95%CI,74.1%-99.8%),9例被重分类为低风险,其中有病比例为88.9%(95%CI,50.7%-99.4%)。当加入muller检查到临床模型时,低度和中度风险组共13例(5.7%)被重分类为高风险组,这些人全部(100%)是OSAHS患者。7例(3.%)被重分类为低风险组,其中6例(85.7%)为OSAHS患者。没有高风险的OSAHS病人被重分类为低风险组。在中度风险组,13例(12.6%)被重分类为高风险组,7例(6.8%)被重分类为低风险组(NRI,0.03;p=0.257),风险分类的促进与整个样本比较更低。中度风险组的95例OSAHS患者,13例(14%)重分类为高风险组,6例(6%)重分类为低风险组。增加muller到临床模型中使额外的8.1%OSAHS患者重分类为高风险组,而没有额外增加对无病人群的重分类。结论:muller动作检查虽能轻微提高OSAHS鉴别能力,但与临床基本信息相比,提高OSAHS患病风险评价的能力有限,不应作为PSG前的常规筛选检查。第七章六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预测模型比较目的:比较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C5.0、分类和回归树、贝叶斯这6种方法建立的OSAHS预测模型哪种效果更好,从而为临床选择OSAHS数据挖掘工具提供参考。方法:401例资料随机分为70%的训练样本和30%的测试样本两部分。采用了 logistic回归、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学习机、C5.0、分类和回归树6种数据挖掘技术建模,经过284个样本训练后使用这6个模型对另外117个测试样本进行测试。用测试样本计算每个模型的判对率和判错率。结果:我们选择男性、年龄、病程、打轩、憋气、白日嗜睡、精力不足、早醒、口干、夜尿≥2次、入睡困难、吸烟、身高、体重、颈围、胸围、腹围、体重指数、夜间收缩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这22个病例组和非病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颈围、腹围、年龄、夜尿≥2次是模型认为最重要的变量。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C5.0正确率高于分类回归树、贝叶斯网络和传统的logistic回归方法。。结论:在OSAHS患病风险预测方面,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C5.0优于分类回归树、贝叶斯网络和传统的logistic回归方法。由于我们的结果来自于单中心资料,我们的结论还有待于其他机构加以证实。第八章 热适应抗低氧研究目的:高温可以对低氧产生交叉适应。但具体方式和结果、机制还不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热适应方式,观察热适应是否确实能使小鼠抗低氧的能力增强,同时试图探讨它的机制。方法:健康Balb/C雄性小鼠4-6w,分为两组,热适应组置于51.5恒温箱每日两次,每次lOmin,对照组置于26摄氏度密闭箱,连续10天后观察小鼠在致死性低氧条件下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亚致死性低氧条件下血脑屏障、肺血管通透性、脑肺水比例、皮层和海马CA1区病理形态、脑组织p-IRE、IRE、Bax、Bc12表达变化。结果:热适应组生存时间为13.0±lmin,生存率70%,对照组生存时间为10.7±1.0min,生存率为45%(p=0.009)。低氧组皮层海马CA1区域锥体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皱缩,热适应减轻了低氧造成的病理形态改变。低氧对照组、低氧热适应组、常氧对照组、常氧热适应组之间脑水、肺水、血脑屏障、肺血管通透性、p-IRE、IRE、Bax、Bc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日2次,每次lOmin的间歇性热适应能使小鼠在致死性低氧条件下生存时间延长,生存率提高。热适应可能通过减轻小鼠低氧性脑损伤而起作用,热适应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于魁[10](2010)在《华北煤炭医学院1984~2009年发表论文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我校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校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图书馆学学术交流研究综述
        1.2.2 主题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1.2.3 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主题
        2.1.2 键词与主题词
        2.1.3 主题分布
    2.2 学术交流理论
    2.3 主题分析理论
    2.4 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
        2.4.1 洛特卡定律
        2.4.2 齐普夫定律
        2.4.3 布拉德福定律
3 图书馆学主题数据源
    3.1 期刊论文
        3.1.1 期刊论文的选题来源
        3.1.2 期刊论文的杂志选取
        3.1.3 期刊论文的作者
    3.2 学位论文
        3.2.1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3.2.2 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认定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1 期刊论文数据
        3.3.2 学位论文数据
4 学术研究主题分析
    4.1 期刊论文主题
        4.1.1 主题的形成与分类
        4.1.2 主题的演化趋势与预测
    4.2 学位论文主题
        4.2.1 共词分析
        4.2.2 聚类分析
        4.2.3 多维尺度分析
        4.2.4 社会网络分析
    4.3 主题分布评价与趋势预测
        4.3.1 理论与技术的博弈
        4.3.2 热点预测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图书馆学教研创新
    5.2 图书馆业界学界的融合
    5.3 图书馆学发展趋势
6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统计
        1.3.2 区域创新差异研究回顾
    1.4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线路图
        1.4.5 基本框架
2 区域创新差异演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2.1 区域创新相关概念
        2.1.1 创新内涵
        2.1.2 区域创新能力
    2.2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循环累积因果论
        2.2.3 中心-外围理论
        2.2.4 倒“U”型假说
    2.3 区域经济收敛理论
        2.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4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方法
        2.4.1 变异系数法
        2.4.2 基尼系数法
        2.4.3 泰尔指数法
    2.5 空间权重矩阵
        2.5.1 空间距离的二进制连接矩阵
        2.5.2 Cliff-Ord权重矩阵
        2.5.3 Dacey权重矩阵
    2.6 收敛测度方法
        2.6.1 σ收敛
        2.6.2 β收敛
        2.6.3 俱乐部收敛
        2.6.4 γ收敛
        2.6.5 时间序列收敛
3 区域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分析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3.2 创新投入能力的特征分析
        3.2.1 区域创新人力投入水平分析
        3.2.2 区域创新资本投入水平分析
    3.3 创新产出能力的特征分析
        3.3.1 区域知识创造能力分析
        3.3.2 区域技术产出能力分析
        3.3.3 区域经济产出能力分析
    3.4 创新扩散程度的特征分析
4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演化与分解分析
    4.1 差异测度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与处理
        4.1.2 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
        4.1.3 泰尔指数的要素分解
    4.2 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化分析
    4.3 区域创新差异的空间层面分析
        4.3.1 总体差异特征分析
        4.3.2 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特征分析
    4.4 区域创新差异的要素层面分析
        4.4.1 整体的创新差异要素分析
        4.4.2 四大区域层面的创新差异要素分析
5 区域创新能力变动的收敛分析
    5.1 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与处理
        5.1.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5.1.3 模型的构建与处理
    5.2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
    5.3 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3.1 研究的创新点
        6.3.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主持的课题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期刊与杂志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 1 大学战略的研究
    2.1.1 大学战略研究概况
    2.1.2 大学战略研究综述
2.2 大学绩效的研究
    2.2.1 大学绩效研究概况
    2.2.2 大学绩效研究综述
2.3 大学战略和大学绩效研究述评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3.1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部门概况
3.2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
    3.2.1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3.2.2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战略
    3.2.3 “985 工程”高校“十二五”规划指标
3.3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
    3.3.1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3.2 问卷设计与过程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实施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问题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战略实施的内部结构分析
    4.2.2 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
    4.2.3 影响因素与战略实施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战略实施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大学绩效指标的遴选
    5.2.1 大学绩效指标的整合和编制问卷
    5.2.2 专家的选取和大学绩效指标的确定
    5.2.3 数据的收集
5.3 研究型大学的绩效分析
    5.3.1 绩效的内部构成
    5.3.2 绩效分析
    5.3.3 绩效的差异和分类
5.4 战略实施与绩效关系初探
    5.4.1 战略实施与绩效的关系
    5.4.2 战略共识及战略实施与战略共识的关系
    5.4.3 战略实施、战略共识与绩效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着名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研究
6.1 研究对象和概况
    6.1.1 样本选择
    6.1.2 研究方法
6.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
    6.2.1 伊利诺伊大学系统战略规划制定的背景和概况
    6.2.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制定
    6.2.3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实施
    6.2.4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战略规划的评估和保障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案例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7.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7.2 战略规划的制定
    7.2.1 战略规划制定概况
    7.2.2 战略规划制定的方法
    7.2.3 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7.3 战略规划的实施
    7.3.1 战略举措
    7.3.2 关键绩效指标
    7.3.3 战略规划的目标分解和监控
    7.3.4 战略实施保障
7.4 学校的发展与绩效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建议
8.2 意义和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致谢

(8)形夷而心华:墓志资料中唐代非汉人的王朝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学术前沿
    (一) 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动态
    (三)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结构
    (一) 本研究中唐代王朝国家认同相关概念梳理和界定
    (二) 主要内容结构 第一章 躬勤边隅、心恋阈下——西域胡人裴沙认同分析
第一节 墓志录文及相关问题考释
    一、裴沙及其家族的族望
    二、裴沙入唐后的任职及军职生涯
    三、裴沙的致仕生活、丧葬及评价
第二节 裴沙墓志反映的西域胡人汉化及对唐朝的政治认同
    一、裴沙族属之变迁——兼论胡姓之裴与汉姓之裴
    二、裴沙的武功入仕——政治上认同唐王朝之分析
    三、裴沙族属认同及其王朝国家认同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惠然从化、佩我唐印——阿葛罗墓志与北族人认同考辨
第一节 墓志铭文相关问题考释
    一、阿葛罗的郡望及赐姓
    二、阿葛罗的向化入唐及授官
    三、阿葛罗的卒葬及子嗣
第二节 李府君的政治认同模式分析
    一、阿葛罗(李府君)族属之判断
    二、李府君基于政治忠诚与文化归属的认同模式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个洛阳普通安氏家庭与元氏家族墓志的分析
第一节 婚姻与信仰——安思温墓志分析
    一、安思温墓志录文
    二、墓志主人的族属及信仰
    三、墓志主人的婚姻及卒葬
第二节 习儒与科举——鲜卑后裔元邈家族
    一、元邈墓志铭及相关问题考释
    二、元邈家族科举入仕的"士人化"认同模式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习俗与文化认同——非汉人归葬文化现象考察
第一节 非汉人墓志中归葬现象的初步统计及规律
    一、非汉人归葬现象的初步统计
    二、非汉人归葬现象的空间布局特点
第二节 文化传统、家族与王朝国家——非汉人归葬两京原因探讨
    一、历史文化传统与非汉人归葬两京
    二、王朝国家与非汉人的归葬
第三节 非汉人归葬体现的文化与王朝国家认同因素分析
    一、迁窆北邙的屈突伯起(651-689)
    二、陪葬乾陵的李谨行(619—683)
    三、以礼归葬夫君的豆卢氏夫人(788-82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化"与认同——以华夷共祖、族际婚及科举入仕为考量
第一节 墓志资料中华夷共祖、族际通婚的考量
    一、非汉人的汉化命题再检讨
    二、族群认同与王朝国家认同—非汉墓志中族群通婚现象管窥
第二节 墓志等材料中非汉人科举入仕考量
    一、墓志资料科举入仕统计分析
    二、大食人李彦昇的科举入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代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唐代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差异性
    一、天下观为统领,突出文化认同
    二、王朝国家认同与地域、家族认同有机勾联
    三、王朝国家认同的选择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 唐代非汉人王朝国家认同的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一、历史经验借鉴与王朝政策
    二、中原环境及生活方式的熏染 结语及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预测模型及热适应抗低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流行病学:中国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meta分析 介绍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现状:基于SCI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文献计量分析 介绍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知识准备:中国大学生OSAHS及其他睡眠知识调查 介绍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OSAHS病例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 介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减少不必要的多导睡眠图检查,一个预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nomogram 介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Muller动作能否帮助睡眠中心进行OSAHS患病风险评价? 介绍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六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预测模型比较 介绍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热适应抗低氧研究 介绍 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成果 致谢

四、我校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8年我国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主题分布[D]. 刘霄.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化研究[D]. 都新亚.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D]. 余新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形夷而心华:墓志资料中唐代非汉人的王朝认同[D]. 裴恒涛.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6)
  • [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预测模型及热适应抗低氧[D]. 罗淼.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1)
  • [10]华北煤炭医学院1984~2009年发表论文统计分析[J]. 于魁.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03)

标签:;  ;  ;  ;  ;  

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