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2002年(第103-108号)总目录

《林业建设》2002年(第103-108号)总目录

一、《林业建设》2002年(总第103~108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经济产出,而除产出外的土地其他功能被一度弱化,以致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土壤侵蚀加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外在因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而其产生的内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未利用地开发成为补充土地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探究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土地功能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土地功能分类、评价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地功能复杂度高、综合性强、识别困难等原因,存在土地功能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分类不全面、功能识别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功能理论体系。同时,对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依托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调查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地功能概念内涵、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体系、土地功能分类等方面对土地功能展开理论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北省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进行实例研究,系统探究土地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旨在推动土地功能的理论研究,为区域土地综合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土地功能理论探索,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依托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土地、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土地功能概念,系统解析了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函数关系式与概念关系图。土地功能是土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简述为,土地功能由土地组成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土地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形成的整体,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反映着土地结构,受环境影响(涨落因素)形成一定的土地秩序,决定着土地功能。(2)对土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和土地功能测算体系。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可量化、实用性、可扩充性等土地功能分类原则,依据土地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将土地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原材料供给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6大类,20小类。基于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确定了各类土地功能要素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土地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动态性、强烈的地域性、活跃的人为性和受多因素影响性等特征。综合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域相应要素组合条件下的土地功能进行了识别解析,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并优化提取了土地各功能识别的关键要素。确定评估各类功能的主要量化指标和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规范了各单项功能测算方法,构建了土地功能测算体系。(3)采用“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掌握未利用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结果显示,土地功能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A1CDEF,即陆生植物生长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历史记载功能,该类功能类型占区域土地面积的26.94%,对应土地条件为坡度<25°、土层厚度>10cm的未利用地。研究区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2DC1EF、CEDA1F和A1CDEF,即以土地生产功能和支撑功能为主,辅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研究区西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DEF、A1DEC1C2F和A1CEDF,即以土地陆生植物生长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主。唐县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交通用地、水域面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2000-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降幅25.87%。未利用地转出方向主要为草地、耕地、林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未利用地转出总面积的97.28%。转入来源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转入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68%。(4)以唐县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明确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功能主要从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表征,生态功能从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角度,通过In VEST模型进行了量化。以研究区2000年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2000年)、未利用地开发后(2007年、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2000年、2007年和2018年研究区未利用开发前后NPP总量分别为38.45×1010g C、36.44×1010g C和41.05×1010g C。2000-2018年NPP整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程、气温、降水对NPP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因素是降水、蒸散和高程;土壤保持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坡度、高程和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功能则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各功能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5)在地块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阐明了未利用地开垦后相关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开垦前的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以及开垦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园地、林地、耕地两个角度,对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功能来看,作物产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开垦10年产量达到最大值,为7172.51kg/hm2,之后产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耕地生产的产品价值明显低于园地和林地。从土地生态功能来看,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耕地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功能呈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功能呈降低趋势。与开发前的荒草地相比,开垦后耕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前期(开垦1-6年)有所降低,后期(开垦15-20年)耕地水源涵养功能与其水平相当;开垦后耕地的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高于荒草地。开发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功能比较来看,耕地、林地相对于园地、荒草地总体较高。土壤理化性状中的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微观尺度上影响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和土地功能识别体系与测算体系为更深入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要素条件组合角度进行土地功能类型确定,可为区域土地未来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区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在不同尺度下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根明[3](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指出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戴芳[4](2010)在《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提出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清晰界定林权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工业化进程视角,对建国后林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总结出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对林权制度变迁的未来政策取向提出建议。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研究结论:第一,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林权以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形成的研究要点如下:林权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客体所建立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一组权利束;林权制度是以林权为依托,在清晰界定林权权利束中各具体权利边界的基础上,将林权所包括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林权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并对各林权主体责、权、利的边界进行清晰界定,以制度形式对形成的林权配置结构予以认可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称。第二,在对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河北省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林权制度变迁的动因、特征、林权配置结构及政策效果,总结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形成的结论如下:以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依据,选取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霍夫曼指数、恩格尔系数和人口城市化率六项指标,运用阶段性阈值法对河北省及福建、浙江、江苏等对比省份的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特定时期的林权制度安排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森林资源禀赋、国家意志、历史习惯习俗以及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林权制度发生变迁,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国家意志、历史习惯习俗、意识形态以及民主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林权制度变迁呈现出不同的路径依赖;通过对林业投资、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木材产量、林业产值等指标的量化比较,以及对农户与集体组织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评判各阶段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工业化进程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决定了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逐渐由保障对森林资源单一需求的林权制度安排转变为保障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需求的林权制度安排。第三,以委托代理理论等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林权类型在不同工业化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的结论如下: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除了受林权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理性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林权制度变迁方式、林权制度安排的完善性、林权制度安排执行的有效性以及林权制度安排受保护的程度和稳定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私有林权制度安排通常适用于以发挥经济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同时需满足林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等条件,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界定给以发挥经济功能为主和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皆可,通常情况下,国有林权适宜界定给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森林资源,或是大面积成片的、其他林权主体难以经营的森林资源。林权类型与工业化阶段之间并不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第四,以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依据,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交叉列联分析法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博弈论方法对河北省林权制度变迁的未来政策取向进行实证分析。形成的研究要点如下:以经营林地的规模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为标准,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农户进行大户和小户的分类,分别对其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各因素对大户与小户产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运用交叉列联分析法对农户进行林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政府与农户选择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博弈过程分别构建博弈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增强农户对获得收益的预期、提高非农收入的比重、降低采伐限额标准以及增加对速生林生态效益补偿有助于激励农户选择经营速生林,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

仲兆宏[5](2010)在《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文中研究说明常州所在的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宗族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宗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明清时期,常州地区的宗族众多,声名显赫。晚清,时代急剧转型,常州宗族竭力适应社会变迁,寻求自身的生存之路。作为恢复被太平天国战争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慈善事业,政府呼吁地方社会的配合和协助,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下,利用政府经意不经意让渡的制度空间,修建和创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使常州慈善组织的规模达到了历史顶峰。慈善组织救助了大批的弱势人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社会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宗族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声望,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宗族的生存和发展。晚清,常州宗族通过对宗族成员的族内教育,不仅提升了族人的自身素养,使之成为维持宗族秩序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国家进行社会重建的制度性空间,极力恢复和维护传统的社会教育资源,重建和新建了府学、县学、书院、义塾等各类教育机构,以恢复传统的地方社会秩序。这实际上是宗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种维护和振兴宗族的重要举施。在“清末新政”期间,在国家法理层面上,宗族和士绅兴办新式学校,任职于新式教育的各类管理结构,为常州的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晚清常州宗族寻求生存空间,调整生存策略的过程。如果说祭祀事业在于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以求压抑情感的有效释放,那么河道疏浚、修桥铺路、清道路灯、公园、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则在于关注地方社会百姓的日常生计,关注他们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利益。晚清的客观社会环境和情势使得地方政府关注公共事业的精力和财力不敷,治理不善。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完全或部分代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公共工程事业建设,客观上完善了地方官员的部分职能,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秩序。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宗族的褒奖和依赖大大提高了宗族的名望,地方民众的感德之意也激发了对宗族的钦佩与仰慕。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宗族掌控地方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说是宗族求得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晚清常州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宗族的社会关系、经济实力和个人能力,利用国家自觉不自觉的让渡社会事业的操作空间和法理性的制度性空间,重建和新建地方社会的慈善组织、重建地方社会的传统教育体系、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从事地方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在造福桑梓、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同时,宗族努力寻找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宗族和社会事业双向促动、双向构建的视域交融,表明晚清常州宗族能动地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仅把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宗族的长袖善舞留给了历史亮丽的色彩。

高嵬[6](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高立英[7](2008)在《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林权制度本身特征、演进过程和现行制度改革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效果的关键性因素,进而确定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最有效的政策反映,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对建国以来的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从国家利益最大化成因的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制度改革对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影响的角度对制度效果进行了分析。经过上述分析,本项研究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建国以来,国家首先从巩固政权、笼络民心的目的出发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之后,国家又为了发展工业,使林业为工业无偿提供原始积累,实行了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一系列的改革逐步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国家的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这一系列改革的过程又是国家和农民的反复博弈的过程,最终博弈的结果产生了以“三定”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地的所有权虽仍由集体所有但经营权已经下放给了农民,这又重新调动起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由于林业“三定”工作仍然存在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国家为促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又实行了新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河北省从2006年起开始了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改革的目标原则、总体进程、改革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详细分析表明,这一改革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对林权改革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性建议:首先,要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林农积极性不高、林权纠纷较多、公益林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其次,要逐步完善林权配套改革,具体包括: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林农的权益少受损害;加强林业融资体系建设,以促进林业资金良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国家对森林保险政策的倾斜力度,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体系,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为林权流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促进林业规模化经营。

赵慧峰[8](2007)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经过28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发展昭示着我们要进行新的农村改革。为此,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形式,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和规范,本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和农民合作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规律(第4~6章)、运行机制(第7~9章)和成长规律(第10~11章)。 本论文由12章组成。 第1章导论,着重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 第2章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对本文的概念作了基本界定,介绍了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找到以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第3章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回顾了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和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若干启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了整体描述。 第4章则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从实地调查数据和发起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特征为由外界力量推动为主的“外生诱致性变迁”。 第5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这一选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演进式、多样化、外生诱导型”原则和模式类型。 第6章从对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入手,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成长和企业化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7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了在多元所有的复合产权结构特征下,成员资格、资本结构和债务承担等产权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第8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分配方式的类型的现状提出

戈晓立[9](2007)在《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科技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林业科研是林业发展的基石,林业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实现河北省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林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研成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及其保障措施。河北省林业科研的现状:林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林学论文、科技成果及林业科技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造林学与造林技术,森林经营,森林保护三个学科,且这些项目主要是应用研究类项目;科研项目及科技经费少且分布不均衡;林学论文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林业科技成果中国内领先水平占绝对优势,国际领先的成果水平太少;林业获奖成果主要集中在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这两个单位。找出了河北省林业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确定了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进行基因工程与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树木抗逆生理研究、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机理与生态调控机制研究、经济林生物学基础与优质调控技术研究、果品储藏保鲜机理与深加工利用研究、木材加工利用与非木质林产品高效深加工技术研究、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数字林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科技攻关方面主要突破林木良种基因资源收集选育及其扩繁技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关键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技术、林业产业化关键技术、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林果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等科技专项。从调查和分析结果出发,提出了科研发展保障措施,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王艳霞[10](2007)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12月国家提出旨在建设农业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的“金农工程”以来,各地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县级以上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但是网络信息的“进村入户”——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受到阻滞,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国家投资有限、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制度创新,走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结构完整、动力充足、产出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为分析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出发,构造出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并对三个子系统的内部结构、要素状态、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的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的基本模式,并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评价法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评,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是研究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主要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它们是支持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方法支持。第三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综述了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简述了国际上主要国家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现状和经验,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找准研究的切入点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分析,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构成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区分了农业信息资源与信息产品的不同涵义,设计了农业信息产品生产过程模型,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实际,重点考察了农业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源、采集与加工、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共享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第五章“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对信息传播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比较评价,应用传播理论的“五W模型”构造了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传播子系统中要素的存在状态和传播机制,总结了突破“最后一公里”的几种经验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内部包含的利益机制和适用环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六章“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定义了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构造了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分析了农业信息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四个效率”为中心,提出了促进信息施效的五组控制要素,接着分析了“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条件、因素和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网络信息施效的措施。第三部分:系统控制与管理,即第七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农业信息的公共品特性是国家主导系统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依据,政府主导、联合多主体共同推进的模式对于加快系统建设的步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各地方已经出现“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模式。第四部分:系统评价,即第八章“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在本章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单层次排序权重向量,以此作为下一步多级模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权重:然后计算出各层指标相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根据组合权重值排序就十分清楚不同指标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确定对系统重点管理和监控的对象;多级模糊评价结果与评价值相结合不仅能测定评价系统的水平,还可用于对不同区域的比较,有利于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运用专家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实际评价,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第五部分即第九章“研究结论”,在综合考虑全文所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论点,并对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林业建设》2002年(总第103~108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业建设》2002年(总第103~108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功能内涵与分类
        1.2.2 土地功能评价
        1.2.3 土地功能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理论
        2.1.2 耗散结构理论
        2.1.3 协同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县域尺度数据
        2.2.2 土壤实验数据
        2.2.3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林地蓄积量测定
        2.2.4 数据处理
3 土地功能理论探索
    3.1 土地、土地功能概念与特征
        3.1.1 土地概念
        3.1.2 土地功能概念
    3.2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
        3.2.1 土地要素
        3.2.2 土地结构
        3.2.3 土地秩序
        3.2.4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
    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1 土地功能分类目的
        3.3.2 土地功能分类原则
        3.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4 土地功能特征
    3.4 土地功能识别
        3.4.1 土地功能识别说明
        3.4.2 土地功能识别关键要素
        3.4.3 土地功能识别体系
4 土地功能测算体系探究
    4.1 土地生产功能测算
        4.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2 主要测算模型
    4.2 土地原材料供给功能测算
    4.3 土地支撑功能测算
    4.4 土地生态功能测算
        4.4.1 气候、气体调节功能
        4.4.2 水源涵养功能
        4.4.3 土壤保持功能
        4.4.4 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
        4.4.5 养分循环功能
    4.5 土地景观功能测算
        4.5.1 景观美学功能
        4.5.2 景观保育功能
        4.5.3 景观连通功能
    4.6 土地历史记载功能测算
5 河北省唐县土地功能识别与评价模型修订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环境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1.4 地块项目区条件
    5.2 研究区功能识别
        5.2.1 研究区土地各要素条件
        5.2.2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5.2.3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结果
        5.2.4 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建议
    5.3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的土地功能评价模型
        5.3.1 土地功能评价模型选择
        5.3.2 CASA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5.3.3 InVEST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6 唐县县域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1 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6.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面积分析
    6.2 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2.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
        6.2.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
    6.3 小结
7 唐县地块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7.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7.1.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条件与产量变化
        7.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条件差异与生产功能分析
    7.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7.2.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生态功能
        7.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生态功能
    7.3 讨论
        7.3.1 不同开垦年限指标变化分析
        7.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变化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1.1 结论
        8.1.2 讨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2.1 生平事略
    2.2 学术述略
    2.3 小结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3.4 小结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4.2 创办爱国会刊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4.4 小结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4)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与比较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主要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2.1 产权和制度变迁理论
        2.1.1 产权
        2.1.2 产权制度
        2.1.3 产权制度变迁
    2.2 林权和林权制度变迁
        2.2.1 林权
        2.2.2 林权制度
        2.2.3 林权制度变迁
3 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3.1 工业化概述
    3.2 工业化进程的判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3.3 河北省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
    3.4 改革开放后各省(市)工业化进程比较
        3.4.1 对比省(市)的选取
        3.4.2 各省(市)工业化进程的比较
4 前工业化阶段建国初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4.1 建国初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4.1.1 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
        4.1.2 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和低级化
        4.1.3 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4.2 建国初期对森林资源需求的特征
    4.3 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户私有的动因分析
        4.3.1 农民对森林资源的诉求
        4.3.2 政府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4.3.3 私有林权的路径依赖
        4.3.4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
    4.4 建国初期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4.4.1 林权制度安排依附于土地制度安排
        4.4.2 对农户私有林权最大限度的保护
        4.4.3 规模大小决定林权类型
        4.4.4 积极鼓励植树造林
        4.4.5 林地产权与林木产权相统一
        4.4.6 林权各具体权利分割性较弱
    4.5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4.5.1 单一林权主体的权利配置结构
        4.5.2 多个林权主体的权利配置结构
    4.6 农户私有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4.6.1 林业投资不断增加
        4.6.2 毁林行为日益突出
        4.6.3 造林面积不断增加
        4.6.4 森林面积有所增加
        4.6.5 林业产值有所提高
    4.7 本章小结
5 工业化初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5.1 工业化初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5.1.1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5.1.2 经济快速增长与间歇性后退相伴而生
        5.1.3 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和强破坏性
        5.1.4 城市化进程缓慢推进
    5.2 工业化初期对森林资源需求的特征
    5.3 私有林权向集体林权的转变
        5.3.1 导致林权集体化的动因分析
        5.3.2 林权集体化程度逐渐增强的变迁过程
        5.3.3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3.4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3.5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4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
        5.4.1 林权国有化程度增强的动因分析
        5.4.2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4.3 集体林权形式下的国有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5 林权集体化程度弱化阶段
        5.5.1 林权集体化程度减弱的动因分析
        5.5.2 权力下放后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5.3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5.4 权力下放后集体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6 林权私有化程度增强阶段
        5.6.1 林权私有化程度增强的动因分析
        5.6.2 私有化程度增强的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5.6.3 对不同林权类型配置结构的分析
        5.6.4 私有化程度增强的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工业化中期的林权制度变迁
    6.1 工业化中期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6.1.1 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和高级化
        6.1.2 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6.1.3 人们对改善生态状况的需求不断增加
        6.1.4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6.2 工业化中期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需求
    6.3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6.3.1 林产品市场化程度增强
        6.3.2 要素和林产品相对价格变化
        6.3.3 森林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增强
        6.3.4 农户对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的需求不断增加
    6.4 林权私有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
    6.5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6.5.1 对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
        6.5.2 更加注重林种与林权之间的关系
        6.5.3 林权客体和权利的分离与整合
        6.5.4 更加注重配套措施的完善
        6.5.5 林权下放形式多样化
    6.6 工业化中期林权制度安排的政策效果评价
        6.6.1 造林面积呈波动式变化
        6.6.2 木材产量呈波动式变化
        6.6.3 森林资源存量大幅增加
        6.6.4 林业产值波动式变化
        6.6.5 林业投资快速增长且投资主体多元化
    6.7 本章小结
7 林权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政策效果比较
    7.1 河北省林权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7.2 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1 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7.2.2 私有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3 集体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2.4 国有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比较
    7.3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未来工业化进程对林权配套措施的影响
    8.1 未来工业化进程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特征
    8.2 对河北省农户合作意愿的分析
        8.2.1 农户进行合作需满足的条件
        8.2.2 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8.2.3 logistic回归分析
        8.2.4 大户与小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8.3 对不同林种进行补偿的分析
        8.3.1 农户经营林种的现状及影响
        8.3.2 农户选择林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8.3.3 政府与农户之间就林种选择问题的博弈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发表论文

(5)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一) 晚清
        (二) 常州
        (三) 宗族
        (四) 族谱
        (五) 社会事业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一) 相关文献资料
        (二) 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
        (二) 不足
第一章 晚清常州宗族概述
    第一节 常州各宗族源流及世系关系
        一、恽氏宗族
        二、庄氏宗族
        三、刘氏宗族
        四、盛氏宗族
        五、屠氏宗族
    第二节 常州各宗族代表人物
        一、恽氏宗族
        二、庄氏宗族
        三、刘氏宗族
        四、盛氏宗族
        五、屠氏宗族
    第三节 常州各宗族的姻亲及社会关系
        一、宗族的姻亲关系
        二、宗族的社会关系
    第四节 常州各宗族的族产
        一、祠堂
        二、义庄
    小结
第二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慈善事业
    第一节 常州慈善组织基本概况
        一、慈善组织的兴起与形构
        二、慈善组织的计量分析
        三、慈善组织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常州宗族参与慈善事业的角色分析
        一、慈善组织的重建者
        二、慈善组织的创建者
        三、宗族义庄的主持者
    第三节 慈善事业运作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一、宗族是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二、慈善事业成为重建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地方社会秩序重建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小结
第三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教育事业
    第一节 常州教育事业的形态
        一、传统族内教育
        二、传统社会教育
        三、新式教育
    第二节 常州宗族在教育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一、族内教育的承担者
        二、传统社会教育体系的重建者
        三、新式教育的兴办者
    第三节 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宗族生存与变迁
        一、族内教育成为宗族生存的手段
        二、传统社会教育拓展了宗族发展的空间
        三、新式教育孕育了宗族变迁的路向
    小结
第四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公共事业
    第一节 常州公共事业概览
        一、疏浚河道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
        三、新建公共设施
    第二节 宗族在公共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一、河道疏浚的支撑者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的组织者
        三、新建公共设施的领导者
    第三节 公共事业架构下宗族的生存之道
        一、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
        二、关注地方民众的日常生计
        三、地域情节中宗族的生存与发展
    小结
余论 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的交相构建
    一、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
        (一) 宗族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二) 宗族振兴发展了社会事业
        (三) 宗族的时代地域特色
    二、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
        (一) 社会事业的时代拓展
        (二) 社会事业孕育了宗族的长袖善舞
        (三) 社会事业视域中振兴宗族的愿景
    三、社会事业发展中宗族价值的历史思考
        (一) 宗族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动性
        (二) 民间力量是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6)《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① 课题背景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1.2.1 打分入围法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1.3 主要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2.1.1 建筑设计类
        (01) 《安徽建筑》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06) 《福建建筑》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09) 《高等建筑教育》
        (10) 《广东建筑装饰》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12) 《广西土木建筑》
        (13) 《广州建筑》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8) 《华中建筑》
        (19) 《建材.建筑.装修》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1) 《江苏建筑》
        (22) 《建筑》
        (23) 《建筑创作》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25) 《建筑科学》
        (26) 《建筑师》
        (27) 《建筑学报》
        (28) 《建筑知识》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30) 《南方建筑》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3) 《清华大学学报》
        (34) 《四川建筑》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36) 《时代建筑》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8) 《上海建设科技》
        (39) 《世界建筑》
        (40) 《世界建筑导报》
        (41) 《设计新潮/建筑》
        (42) 《山西建筑》
        (43) 《天津大学学报》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6) 《新建筑》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8) 《云南建筑》
        (49) 《中国建设信息》
        (50) 《浙江建筑》
        (51) 《中外建筑》
        (52) 《住宅科技》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2) 《古建园林技术》
        (03) 《广东园林》
        (04) 《蓝天园林》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6) 《园林》
        (07) 《园艺学报》
        (08) 《中国园林》
        2.1.3 规划设计类
        (01) 《北京规划建设》
        (02) 《城市》
        (03) 《城市开发》
        (04) 《城市发展研究》
        (05) 《城市规划》
        (06) 《城市规划汇刊》
        (07) 《城市问题》
        (08) 《规划师》
        (09) 《国外城市规划》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3) 《现代城市研究》
        (14) 《小城镇建设》
        2.1.4 室内设计类
        (01) 《缤纷》
        (02) 《城市住宅》
        (03) 《国际家居》
        (04) 《家具》
        (05) 《家具与环境》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07) 《家居主张》
        (08) 《家饰》
        (09) 《美家》
        (10) 《瑞丽-家居》
        (11) 《现代装饰》
        (12) 《上海家居》
        (13) 《世界家苑》
        (14) 《室内设计》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16) 《时尚家居》
        (17) 《新材料.新装饰》
        (18) 《新居室》
        (19) 《中国厨卫》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1) 《装饰》
        (22) 《装饰装修天地》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3.1 入围期刊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4 研究结论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5 参考文献
6 后记
7 附录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7)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5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产权基本理论
        2.1.1 产权的内涵
        2.1.2 产权的特征
        2.1.3 产权的主要功能
    2.2 林权内涵的界定
        2.2.1 林权的概念
        2.2.2 林权的要素构成
        2.2.3 林权的基本特征
        2.2.4 本文对林权及林权制度的界定
3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3.1 以巩固国家政权为目的的林地私有化
        3.1.1 制度供给的原因分析
        3.1.2 河北省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3.2 国家控制下的集体林地所有制
        3.2.1 林地从私有到公有的国家制度供给原因分析
        3.2.2 河北省林权公有化的政策变迁过程
    3.3 林权公有化的成本与林权制度的改革
        3.3.1 成本收益分析下的国家制度改革
        3.3.2 林业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
    3.4 现阶段林权制度改革
4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绩效
    4.1 河北省基本林情
    4.2 林权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4.3 林权改革的总体进程
    4.4 林权改革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4.4.1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4.4.2 明晰集体林业产权
        4.4.3 依法进行林权登记并核发林权证
        4.4.4 落实林权优惠政策
        4.4.5 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
    4.5 林权改革的初步成效
        4.5.1 顺利完成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任务
        4.5.2 明晰林业产权与确权发证情况
        4.5.3 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提高
        4.5.4 社会资金开始向林业聚集
        4.5.5 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5 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改革进展不平衡,林权改革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
    5.2 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发证工作困难
    5.3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不健全
    5.4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5.5 林业融资困难,森林保险发展缓慢
    5.6 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
    5.7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6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
    6.1 妥善处理林权改革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1.1 对林权改革主体进行行为激励,调动其积极性
        6.1.2 充分发扬民主,依法确权发证
        6.1.3 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
    6.2 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6.2.1 管严公益林,放活商品林
        6.2.2 减少审批程序,加强审批监督
    6.3 加强林业融资体制建设
        6.3.1 加强林权证抵押贷款全面推广的环境建设
        6.3.2 完善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贷款资金良性循环
        6.3.3 进一步完善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4 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
        6.4.1 加大国家对森林保险政策的倾斜力度
        6.4.2 构建合理的森林保险经营体系
        6.4.3 积极稳定的进行森林保险试点
    6.5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流转体系
        6.5.1 确立林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
        6.5.2 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发表文章

(8)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1.4.1 国外合作社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4.3 有关国内外研究评价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对象和样本
        1.5.3 主要创新点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合作、合作社与合作制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2 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2.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2.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论
    2.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2.3.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社思想
        2.3.3 毛泽东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小结
3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3.1.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3.1.2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3.1.3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长盛不衰的启示
    3.2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3.2.1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3.2.2 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3 回顾合作社发展史的若干启示
        3.3.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怎样对待农民问题
        3.3.2 合作社的特点
        3.3.3 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中的作用
    3.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3.4.1 总体数量稳中有升但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
        3.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多样
        3.4.3 管理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3.4.4 行业分布依托区域主导或特色产业、服务领域专业化
        3.4.5 由盲目组建向有序发展转变
        3.4.6 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满意度
        3.4.7 中央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行动滞后
        3.4.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3.5 小结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
    4.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基础
        4.1.2 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社会条件
        4.1.3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
        4.1.4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激发了农民合作的需求
        4.1.5 农产品的市场特性是其产业基础
    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4.2.1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
        4.2.2 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4.3 小结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
    5.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问题
        5.1.1 “依赖现有制度路径”和“自发重组”之间的选择
        5.1.2 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的选择
        5.1.3 “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选择
    5.2 本章小结与结论
        5.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5.2.2 结论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6.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
        6.1.1 初期的自发组织阶段
        6.1.2 中期的快速发展和逐渐解散阶段
        6.1.3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稳定发展阶段
    6.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析
        6.2.1 起步阶段
        6.2.2 成长阶段
        6.2.3 企业化阶段
    6.3 本章讨论及总结
        6.3.1 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阶段的判断
        6.3.2 关于“规范化”和“紧密型联合”问题
        6.3.3 关于企业化问题
7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
    7.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
        7.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现状
        7.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组织形式现状
    7.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的构建
        7.2.1 合作社社员资格与产权安排
        7.2.2 合作社资本结构与产权安排
        7.2.3 合作社的债务承担问题
    7.3 小结
8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8.1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现状
        8.1.1 多样性
        8.1.2 不规范性
        8.1.3 制度约束有待完善
    8.2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8.2.1 遵守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8.2.2 适合中国国情原则
    8.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方式类型
        8.3.1 社员按不同身份区别对待
        8.3.2 理事会成员与社员区别对待
        8.3.3 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以利润返还为主、股利分红为辅
        8.3.4 分配比例固定,以股利分红为主、利润返还为辅
        8.3.5 总结及讨论
    8.4 政策建议
        8.4.1 出台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行为
        8.4.2 制定相关会计制度,培训合作社会计人员
        8.4.3 加强监督机制
    8.5 小结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
    9.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9.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分析
        9.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9.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
        9.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9.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9.2.3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设置
    9.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监管机制
        9.3.1 风险监管机制的目标
        9.3.2 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
    9.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
        9.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结构
        9.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9.4.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对策
    9.5 小结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分析
    1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理分析
        10.1.1 运行机理分析模型及其运算
        10.1.2 分析
        10.1.3 主要结论
    10.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经济行为分析
        10.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
        10.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配置行为
        10.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规避行为
    1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
        10.3.1 经营绩效
        10.3.2 市场效率
    10.4 小结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及其实证分析
    1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1 外部影响因素
        11.1.2 内部影响因素
    1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11.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11.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11.2.3 河北省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
    11.3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对策
        11.3.1 开拓市场
        11.3.2 扩大规模
        11.3.3 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11.3.4 培养组织成员的合作能力
        11.3.5 政府对于农民合作事业的扶持
    11.4 小结
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研究
    1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1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战略选择
        12.2.1 战略选择
        12.2.2 几个重要政策的把握
        12.2.3 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12.3.1 提供制度供给
        12.3.2 政府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领域
结束语
    1. 主要结论
    2. 对策建议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一、个人墓本情况
    二、在读博士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附:发表文章

(9)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3 研究结果
    3.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基本情况分析
        3.1.1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工作概况
        3.1.2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研项目统计与分析
        3.1.3 2001~2005年林业科研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
        3.1.4 2001~2005年河北省林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3.1.5 2001~2005年河北省林业科技成果及获奖成果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2 河北省“十五”林业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研究力量分散
        3.2.2 科研项目小且分散,管理不规范
        3.2.3 科研与生产脱节,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3.2.4 科技储备不足,高水平成果缺乏
        3.2.5 林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条件差
        3.2.6 林业科研团队实力弱,拔尖人才缺乏
    3.3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
        3.3.1 指导思想
        3.3.2 总体目标
    3.4 林业科研发展重点和优先领域
        3.4.1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3.4.2 应用研究方面
    3.5 河北省林业科研发展的保障措施
        3.5.1 加速林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3.5.2 强化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5.3 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3.5.4 增加科研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
        3.5.5 加速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3.5.6 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10)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
        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
        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
    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
        2.3.3 信息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研究现状
        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3.1.2 21世纪至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
        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
    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
        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
        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研究
    4.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与系统目标
        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涵义
        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
        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
        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
        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
    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
        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4.3.3 农业信息源
        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
        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
        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
    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
        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
        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
        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
        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
        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
        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研究
    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
        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涵义
        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
        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
        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
    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
        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
        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
    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
        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
        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
        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涵义
        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
        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研究
    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涵义
        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
        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
    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
        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
    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
        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
        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
        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
        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
    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
        7.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动力机制的涵义
        7.1.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供给主体
        7.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来源
        7.1.4 系统目标的统领作用是形成合力的基础
    7.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模式
        7.2.1 政府推进模式
        7.2.2 市场推进模式
        7.2.3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模式
        7.2.4 不同模式分析与比较
    7.3 政府主导多主体联合推动模式
        7.3.1 政府主导的理论基础
        7.3.2 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趋势
        7.3.3 社会公益帮助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
    7.4 政府的干预边界与战略选择
        7.4.1 政府干预边界
        7.4.2 政府主导的战略重点
    7.5 政府主导、联合推进模式的案例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8.1.2 评价的目的
        8.1.3 指标筛选
        8.1.4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8.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评价模型
        8.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8.2.2 用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建模过程
        8.2.3 用FCE确定指标等级隶属关系的建模过程
    8.3 用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8.3.1 一级权重计算
        8.3.2 二级权重计算
        8.3.3 三级权重计算
        8.3.4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8.3.5 结果输出
        8.3.6 对排序结果的分析
    8.4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8.4.1 实证资料来源
        8.4.2 计算说明
        8.4.3 对规则层子集进行单级模糊评价
        8.4.4 对子目标层各子集进行二级模糊评价
        8.4.5 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隶属度向量
        8.4.6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8.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
        9.1.2 领导重视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9.1.3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对农业的造血性支持
        9.1.4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9.1.5 重点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力量,提高辅助决策支持水平
        9.1.6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制度创新
        9.1.7 网络信息“使用不经济”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存在的经济学原因
        9.1.8 扩大信息应用规模是信息成本管理的重点
        9.1.9 政府应严格遵守干预边界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分类分批建设
        9.2.2 理顺行政隶属关系,解决跨部门资源协调问题
        9.2.3 搞好项目发展规划,保证落实
        9.2.4 重视农业信息加工,提高农业信息产品质量
        9.2.5 普及县、乡农业信息服务大厅
        9.2.6 网络延伸应该作为国家重大研究课题
        9.2.7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9.2.8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息服务者的积极性
    9.3 本文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发表文章

四、《林业建设》2002年(总第103~108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D]. 赵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戴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5]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D]. 仲兆宏. 苏州大学, 2010(10)
  • [6]《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 [7]河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 高立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1)
  • [9]河北省林业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D]. 戈晓立.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10]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王艳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林业建设》2002年(第103-108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