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

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

一、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高帅坡[1](2021)在《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文中认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是我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变形模式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刚性块体”与“连续变形”两个认识迥异、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被广为关注。块体运动是我国大陆现今变形的主要特征,控制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强震活动。活动块体的层次性和分级性可以看做是“刚性块体”与“连续变形”模式相互耦合的一种地质学方式,活动地块的精细划分使得地质学上的“刚性活动块体”在尺度上越来越小,其变形模式越来越能代表局部变形的特征,使区域变形逐渐弥散化,并向“连续变形”靠拢。块体内部断裂的活动强度及频度是评判活动块体类别及能否进一步进行分级的重要依据。从强震分布来看,我国大陆约14%的7级及以上强震、10-40%的6-6.9级地震就发生在块体内部的活动构造带上。青藏地块区次级块体内部的一些断裂有很强的活动性。近期发生的青海玛多7.4级地震就可能受控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玛多-甘德断裂,也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活动块体内部断裂的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是青藏高原现今变形最复杂的地区,也是活动块体和块体内部次级活动断裂非常发育的地区。川西北次级块体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III级活动块体,其边界断裂带及其内部的理塘断裂带、玉农希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块体内部发生过如1948理塘7.3级地震等多次6级以上强震,是研究次级断裂及其区域作用的理想场所。本文以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的理塘断裂、玉农希断裂以及西边界的巴塘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解译、摄影测量、地质调查、古地震研究等技术方法,获得了这些断裂的古地震序列,并结合断裂的几何特征、运动性质等,建立了目标断裂的大震破裂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块体活动与断裂之间的相互响应关系及其变形模式。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厘定了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地震的关系。1948年理塘7.3级地震同时破裂了理塘段及康嘎-德巫段,破裂总长度约76km,最大同震位错3.1m。理塘段及康嘎-德巫段之间存在扎嘎山非永久性分段边界,这两段均具有独立的破裂能力且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级联破裂事件。毛垭坝盆地北缘段地表破裂则可能是1729年历史地震的产物。(2)建立了理塘断裂带大震复发行为的断层破裂旋回模型。全新世以来理塘断裂带上的3个大的断层破裂旋回显示了理塘断裂带上破裂事件的非特征破裂行为,在理塘断裂带上表现出持续的沿破裂的迁徙特征,各个段落上的破裂次数大致相同以保持应力的均匀释放。古地震揭示的理塘断裂带上三次断层破裂旋回的时间跨度从约6000年迅速缩减为1800年再到520年,与各探槽揭露的古地震特征基本一致,表明理塘断裂带进入全新世以来活动在持续增强。(3)获得了巴塘断裂的古地震序列。揭示其在全新世早期整体上表现出较弱的活动性,但进入公元元年以来活动加剧,进入丛集阶段,复发间隔缩短至约830年。(4)获得了玉农希断裂的古地震序列。证实其晚更新世晚期复发周期较长,全新世以来活动加速且可能遵循准周期复发模型,大震复发间隔约2000-2500年,且目前离逝时间已2600余年,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5)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理塘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巴塘断裂带的全新世破裂行为基本保持一致,且次级块体内部存在主压应力方向的偏转,块体边界各断裂的运动性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川西北次级块体的不均匀运动及局部的不均匀变形反映川西北次级块体可以分为更小的活动地块,即北东侧的雅江地块及南西侧的中甸地块。这意味着川滇块体已被分割成了更多、更小的活动地块,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更加趋于“分布式”展布,连续变形模型可能更能代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主体变形模式。

文广超,苏林雪,谢洪波,陈红旗,徐招峰[2](2021)在《“5·12”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区域范围内外地质营力相对稳定,因此,地震的震源、震级、发生时间是影响大区域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研究"5·12"汶川地震对四川省地质灾害时空发育的影响,以1998-2018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降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的活跃性呈周期变化,正常情况下呈现3 a左右的小周期,"5·12"地震后地质灾害逐年增强,4 a达到峰值,之后逐年减弱,8 a后其影响不明显;(2)主要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对强度地震后变化不大,但较震前在各类型分区所表现的地质灾害活力与强度不对应,地貌分区中地灾数量最多的为四川盆地,而地灾活力最强的为川西北高原;岩性分区上震后地灾易发性与震前相比较第四系高于坚硬岩区;构造分区上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地震前后扬子准地台发生的地灾强度均远远大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但地灾活力明显弱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基本构造单元也有类似的特点。

李兰[3](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谢慧君,张廷斌,易桂花,秦岩宾,李景吉,别小娟,范馨[4](2020)在《川西高原植被NDVI动态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川西高原2001—2017年植被NDVI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植被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为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MOD09A1数据反演川西高原植被NDVI,结合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气温和降水等资料,利用Theil-Sen media趋势分析、Mann-Kendall统计检验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川西高原2001—2017年植被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变化特征,探讨川西高原植被NDVI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1)川西高原2001—2017年植被NDVI均值为0.486,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垂直分布上植被NDVI随高程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2)近17 a川西高原植被NDVI整体以0.01/10 a的速率变化,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改善和退化面积分别占比83.5%和16.5%;Hurst指数研究表明,川西高原植被NDVI总体变化持续性较强,反持续性较弱;(3)2001—2017年川西高原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上升趋势不明显;整体上植被NDVI对气候的响应存在空间差异,研究区北部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西南部主要受降水影响。[结论]川西高原植被的生长受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植被NDVI呈现明显空间异质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近17 a植被NDVI改善面积持续增加,且未来持续性较强。

王金鹏[5](2020)在《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地处于亚洲大陆的南端。因为它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演化历史,吸引了世界地球科学界的瞩目。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比西部略好,因此以往开展了较多的探测和研究工作,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原西部虽是演化活动剧烈的地带,却研究甚少。本论文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对青藏高原西南部(29°N-33°N、80°E-85°E)进行分析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International Deep Profiling of Tibei and The Himalayas(简称INDEPTH)国际合作计划和“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第一项目(Sino Probe-01)的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阻抗张量以及磁感应矢量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主要以二维构造为主,构造走向大致为SE110°;研究区局部区域存在三维效应,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的三维性较为强烈。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构造走向角,构建了2条二维MT剖面,使用Win Glink软件进行了二维反演;考虑到三维影响的存在,对全区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并对所得到的电性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研究区域电性结构模型表明,青藏高原西南缘电性结构表现为纵向分层的特点,大体上具备高阻-低阻-高阻的分层特征,浅部电性结构以高阻为主要特征,分析认为是浅部大量的花岗岩的电性反映。中下地壳有明显的低阻特征,呈零星状分布,认为是部分熔融和含盐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深部高阻层,通过分析讨论后,认为是印度岩石圈在电性上的反映。对深部高阻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东西向高阻体形态在深部的不一致性,推测为印度板块俯冲的前缘位置。高阻体东西向分布不均匀,其形态的差异性反映印度板块俯冲前缘的东西向差异。从电阻率模型看,研究区中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缓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小,俯冲距离较大,向北穿过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进入到冈底斯-拉萨块体下方。而西南缘的西部和东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高阻体向北陡倾,反映印度板块的俯冲角度较大,俯冲距离较小,81°E和84°E南北向深度切片显示,高阻体位置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这种俯冲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了印度板块的撕裂。

刘子璇[6](2020)在《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古登堡-里克特公式是迄今为止地震活动性研究中普适性最好的统计关系式之一,而其b值参数是衡量某地区地震活动水平的标志,也是跟踪应力的集中、转移和监视破坏性地震孕育过程的一种手段。地震b值在中—长期预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地震中—长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中的重要地震学研究方法之一,在强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于强震的三要素预测,在地点预测上通常采用b值空间扫描结果判断地下介质应力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判定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点;在时间预测方面,主要通过地震b值时间序列异常变化分析强震紧迫程度;大地震往往易发生在应力闭锁的区域上,运用地震b值变化来提取大震发生前的异常信息,依据b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现今活动断裂带应力积累的相对水平,研究不同断裂带强震危险紧迫程度。本文以南北地震带(N20°43°,E95°110°)200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为研究对象,一共分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独立的22次地震前b值时空异常特征。22次震例中有12次震前地震b值均出现低值异常,且异常特征明显,震前小震b值异常形态也不尽相同,总体上可归纳为两种震前异常的形态:第一类是在震前小震b值持续降低(或持续低值过程),直至发生主震;第二类是震前b值持续性降低的形态,震前12.5年出现b值回升的形态,称为“降低—升高—发震”的模式。出现“第一类”异常的震例震前低b值持续时间(或降低过程)约12年;出现第二类异常的震例中,震前约3年存在明显的低值异常过程,震前约12年小震b值明显回升。不同构造区域地震b值空间异常特征差异比较明显,22次震例中15次震前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低b值异常,在震源区及邻区震前均呈现不同尺度的低值异常区,而地震多发生于低值区或低值区边缘,进一步证实了低b值与区域应力水平存在一定关系。在系统的震例总结震前b值异常的基础上,还讨论了出现低b值异常特征的物理机制,及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并且展望了地震b值在强震危险性判定中的应用前景。

韩佳东,杨建思,刘莎,王伟平,郑钰[7](2019)在《2017米林M6.9地震序列监测及南迦巴瓦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迦巴瓦地震台网完整地记录了米林M6.9地震发生的全过程.本文利用南迦巴瓦地震台网的连续波形数据对米林地震序列进行了研究.南迦巴瓦台网的定位结果显示,米林主震位于29.89°N,95.04°E,震源深度为16.7km,余震序列呈NW向展布,分布在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连线的东北部靠近帕隆—旁辛断裂.经计算,本次地震的h值为1.26,b值为0.84,综合序列衰减情况分析,本次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地震.米林地震前,南迦巴瓦峰地区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不均匀性,自研究区1992年ML6.2地震以来,研究区每12年左右发生一次ML6.0级以上地震,2017年至米林地震前,研究区6月前与6月后的地震活动差异很大,6月后的地震活动在频度上要明显强于6月前.空间分布上,米林地震震中附近为研究区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区域,属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和帕隆—旁辛断裂交汇区域.

袁新[8](2019)在《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构造变形特征》文中认为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位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松潘甘孜造山带和中咱地块之间,为一套典型的非史密斯地层,其内部总体表现为无层无序,或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特征。研究混杂岩带构造的几何学、动力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的形成及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构造-岩性”填图的方法,对结合带内不同类型的基质和岩块进行区分,总结归纳基质和岩块的岩性特征、构造变形特征及组合形式,并对研究区构造序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演化及形成机制。本文在混杂岩带中划分的基质包括裂谷建造基质、被动大陆边缘建造基质、洋岛-海山远端建造基质;岩块主要包括洋岛-海山斜坡建造岩块、洋岛-海山近端建造岩块、洋中脊建造岩块。此外,混杂岩带内还构造混杂有大量构造小岩块:辉石橄榄岩岩块、辉长岩岩块、辉绿岩岩块、玄武岩岩块、硅质岩岩块、灰岩岩块等。其中基质的变形都比较强烈,普遍发育褶皱、强劈理带、断层和韧性剪切带,而岩块由于总体呈刚性,普遍呈透镜状被基质包裹,总体变形较弱,但是边界部位也发育一些韧性变形。结合研究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等特征综合分析,区内地质演化初步可分为6个阶段:裂谷发展阶段(D)、洋盆发育阶段(C1-T1)、洋壳俯冲阶段(T2-T3)、弧陆碰撞造山阶段(T3-K)、陆内变形阶段(E)、高原隆升阶段(N-Q)。正是由于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变形,才形成了现今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十分复杂的地质构造。

张盛峰[9](2019)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计划第二阶段工作的开展,统计地震学的基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包含地震数据质量评估、不同地震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方法在某一区域开展的回溯性、“向前”预测和效能检验。本工作针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区域,空间范围为97.5°-105.5°E,21°-32°N,介绍了研究区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特征,以及陈述了实验场工作、CSEP计划、统计地震学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利用不同的数据评估方法对研究区1970/01/01至2019/04/01期间的地震目录质量进行了评估,主要包含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和基于台网检测能力的概率评估方法。在对研究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数据质量有了准确认识后,利用不同的地震预测概率模型对本地区开展了预测试验,如中长期预测模型图像信息学PI算法、短期预测模型Reasenberg-Jones模型和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新近提出的Earthquake Nowcasting概念。利用图像信息学PI算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算法参数的搜索,包含网格尺度、预测时长和预测时间窗起始时刻,发现参数组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布,选取优势参数组合对未来时段进行了“向前”预测,得到了可表征地震危险性趋势的“热点”分布;利用Reasenberg-Jones模型对研究区已发生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序列进行了参数拟合,分析了二者序列演化特征,根据得到的最优参数分别计算了余震发生率和发生概率水平,基于N-test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效能检验;利用时-空ETAS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模型参数最大似然法拟合,得到了背景地震发生率和丛集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并给出了截至目录最新时间的地震发生强度水平;使用基于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方法对背景地震事件和丛集地震事件进行了分离,并分别研究了二者的时空展布特征;借鉴在金融和气象领域广泛应用的Nowcasting概念,利用Earthquake Nowcasting方法对研究区的当前地震危险性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针对Mλ5.0的EPS值达到0.68,并分析了这一方法在不同强震水平下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地震科学试验工作以及地震可预测性研究CSEP2.0计划相关工作全面推进之际,本工作内容可为实验场区域的地震可预测性问题及不同统计地震学方法的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结果。

刘淑君[10](2019)在《川滇地区MS6.5及以上大地震地震序列研究》文中认为大地震发震前后的地震活动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地震周期中断层累积和释放构造应力的过程,故其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学研究的热门方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大地震震源附近常伴有明显的前震或余震活动,透过前、余震序列的时空演化过程可以为解释某些断层活动现象提供良好的观测证据,例如震前成核过程、震后蠕滑、断层深部滑移等现象。本研究对川滇地区2009年后MS 6.5及以上的大地震事件进行前震和余震序列活动分析。首先利用匹配滤波技术对2013年四川芦山MS 7.0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MS 6.5、景谷MS 6.6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MS 7.0地震进行地震目录完善。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主震震前约五年至震后两年的地震目录进行模板挑选,随后对四个主震发震前、后各3个月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遗漏地震事件扫描,新检测地震数量较原始地震目录提升近3150倍。并引用现有文献的重定位地震震源位置进行替换,除景谷地震外,其他重定位地震比例均可达到50%,这为构建更为精细的地震序列时空演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通过使用完善后的地震目录进行地震活动序列的统计分析与时空演化过程的构建,本研究发现如下前、余震活动特征:(1)地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地震及其累积地震矩主要分布在主震震源附近,地震活动性随着震中距增加而降低。芦山、鲁甸和九寨沟地震序列均位于体波波速变化较大的区域且在高速侧,说明地震序列分布形态可能受到地下介质不均匀性的影响;然而景谷地震序列位于低体波波速区域,可能与地壳高度破碎及断层或微裂隙中有流体存在相关。(2)主震震前约一个月内,芦山、景谷和鲁甸研究区的时变b值分布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应力增加;然而,九寨沟研究区的b值迅速增大且相应的地震活动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推测可能是由于地震数量较少导致b值计算不稳定。(3)四个研究区的前震序列均可在对数时间轴下观测到沿断层走向或倾向朝向主震震源的明显的聚集现象。同时,芦山和鲁甸研究区存在非强震引起的地震群活动;景谷和九寨沟研究区中观察到一些前震的波形相似度很高,说明在同一断层小破裂区域上存在前震的重复破裂。这些结果表明前震序列是发生在主震破裂区域附近的无震滑移。(4)主震破裂后,四个研究区的余震序列均远离主震震源沿断层走向和倾向扩散迁移,余震频数沿松弛时间遵循大森衰减规律逐渐衰减,相应地震震级也逐渐降低。这些结果说明震后蠕滑是余震序列发生的主要因素。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四个目标地震事件的前震活动更符合震前滑移模型,即震源区的无震滑移过程,前震聚集反映了应力不断向主震初始破裂点传递的过程。余震序列远离主震的扩散迁移反映了主破裂区周边的震后蠕滑过程,余震迁移速率主要受控于断层摩擦参数和应力变化。

二、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0.2.1 理塘断裂带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2.2 巴塘断裂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2.3 玉农希断裂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0.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1章 研究方法
    1.1 古地震研究技术
    1.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1.3 年代测定技术
第2章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1 活动构造位置
    2.2 主要断裂活动性
    2.3 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理塘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3.1 理塘断裂带几何结构
        3.1.1 理塘断裂带的几何展布
        3.1.2 理塘断裂带的平面几何模型
    3.2 理塘断裂带古地震研究
        3.2.1 毛垭坝盆地北缘段古地震研究
        3.2.2 理塘段古地震研究
        3.2.3 康嘎-德巫段古地震研究
    3.3 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地震的关系
        3.3.1 1948 年理塘7.3 级地震考察及主要争议
        3.3.2 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展布及大震历史记录
        3.3.3 现存破裂与历史地震间的关系讨论
    3.4 理塘断裂带大震破裂行为讨论
第4章 巴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4.1 巴塘断裂几何展布
    4.2 巴塘断裂古地震研究
        4.2.1 莫西探槽
        4.2.2 党巴探槽
        4.2.3 黄草坪探槽
        4.2.4 莽岭探槽
    4.3 巴塘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讨论
第5章 玉农希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5.1 玉农希断裂几何展布
        5.1.1 斯丁措段
        5.1.2 兰尼巴沟段
        5.1.3 玉农希-盐水塘段
        5.1.4 八窝龙段
    5.2 玉农希断裂古地震研究
        5.2.1 木雅探槽
        5.2.2 汤古探槽
        5.2.3 木雅圣地剖面
    5.3 玉农希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讨论
第6章 川西北次级块体断层破裂行为与变形模式讨论
    6.1 川西北次级块体断层破裂行为对比分析
    6.2 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活动构造变形模式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主要研究成果

(2)“5·12”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数据
    1.1 数据来源
    1.2 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
2 “5·12”地震前后主要地质灾害时间发育规律变化分析
    2.1 震前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2.2 震后主要地质灾发育特征分析
3 “5·12”地震前后主要地质灾害空间发育规律变化分析
    3.1 主要地质灾害地貌单元对比分析
    3.2 主要地质灾害岩性分区对比分析
    3.3 主要地质灾害构造分区对比分析
4 讨 论
    (1)关于“5·12”汶川地震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影响。
    (2)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选取。
    (3)汶川地震与各因素耦合对地灾的影响。
5 结 论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2.5 地下水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2.7 土地利用
    2.8 生态环境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3.2.1 水体提取机理
        3.2.2 水体提取方法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指标权重
        5.3.4 评价指标量化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川西高原植被NDVI动态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2.1 数据来源
        1.2.2 数据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Theil-Sen media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统计检验
        1.3.2 Hurst指数分析
        1.3.3 偏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川西高原植被NDVI时空分布特征
    2.2 川西高原植被NDVI动态变化特征
        2.2.1 川西高原2001—2017年植被NDVI变化趋势分析
        2.2.2 川西高原植被NDVI未来变化趋势
    2.3 川西高原植被NDVI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3.1 气候因子年际变化特征
        2.3.2 植被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3 讨 论
4 结 论

(5)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2.1 地质、构造及演化的研究现状
    2.2 区内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概况
        2.2.1 壳内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
        2.2.2 区域重磁场研究
        2.2.3 深部导电性结构研究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3.1 大地电磁测深简介
    3.2 大地电磁测深法理论基础
        3.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3.2.2 边界条件
        3.2.3 趋肤深度
    3.3 一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3.4 二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3.5 三维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第四章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及处理、反演
    4.1 野外数据采集
        4.1.1 采集仪器设备
        4.1.2 测点与测站布置
    4.2 研究区数据质量分析
        4.2.1 频谱分析
        4.2.2 选参考处理
        4.2.3 阻抗张量估计
        4.2.4 功率谱挑选
    4.3 研究区数据处理
        4.3.1 相位张量处理
        4.3.2 阻抗张量处理
        4.3.3 磁感应矢量处理
    4.4 二维反演
        4.4.1 反演数据极化模式选择及参数设置
        4.4.2 反演结果评价
    4.5 三维反演
    4.6 二维和三维反演结果对比
第五章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分析及地质解释
    5.1 研究区域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2 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深部动力学意义
        5.2.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与冈底斯-拉萨地块电性结构特征
    5.3 印度板片在青藏高原西南缘东西向运动差异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成果
    6.2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b值研究发展概况
    1.3 南北地震带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震b值拟合方法介绍
    2.1 地震b值拟合方法
    2.2 b值误差估计方法
    2.3 b值拟合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研究范围及基础资料
    3.1 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活动概况
    3.2 地震b值震例分析研究资料
第四章 地震b值异常特征分析
    4.1 震前小震b值时间序列异常特征分析
    4.2 震前地震b值空间异常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2017米林M6.9地震序列监测及南迦巴瓦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台网监测与数据处理
    1.1 台网分布及工作状态
        1.1.1 运行状况
        1.1.2 台网监测能力
    1.2 米林地震序列监测情况
        1.2.1 震相识别和定位
        1.2.2 主震重定位与震级
2 米林地震序列时空特征
    2.1 米林地震序列的时间特征
    2.2 米林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米林地震序列的震级特征
3 米林地震背景地震活动性探讨
    3.1 米林地震背景地震活动性时间特征
    3.2 米林地震活动背景空间特征
4 米林地震发震机理初步讨论
5 结论

(8)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概况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区域岩石地层概况
        2.3.1 区域地层概况
        2.3.2 区域岩浆岩概况
    2.4 区域蛇绿混杂岩概况
第3章 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变形特征解析
    3.1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基质、岩块的划分
    3.2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各单元岩性及建造特征
        3.2.1 裂谷建造基质
        3.2.2 被动大陆边缘建造基质
        3.2.3 洋岛海山远端建造基质
        3.2.4 洋岛海山近端建造岩块
        3.2.5 洋岛海山斜坡建造岩块
        3.2.6 洋中脊建造岩块
        3.2.7 构造小岩块
    3.3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基质变形特征
        3.3.1 裂谷建造基质
        3.3.2 被动大陆边缘石英质基质
        3.3.3 被动大陆边缘碎屑质基质
        3.3.4 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质基质
        3.3.5 被动大陆边缘泥质基质
        3.3.6 洋岛海山远端建造基质
    3.4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岩块变形特征
        3.4.1 洋中脊建造岩块
        3.4.2 洋岛海山近端建造岩块
        3.4.3 洋岛海山斜坡建造岩块
    3.5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构造边界特征
        3.5.1 西边界断层
        3.5.2 东边界断层
第4章 蛇绿混杂岩带构造序列分析与构造演化
    4.1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构造序列分析
        4.1.1 区域变形事件
        4.1.2 构造序列分析
    4.2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地质演化及形成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CSES)项目
    1.2“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计划”
    1.3 地震预测模型
    1.4 统计检验方法
    1.5 本工作基本逻辑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所用数据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2.3 使用数据
第三章 研究区最小完整性震级评估
    3.1 基于目录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评估
        3.1.1 震级-序号方法
        3.1.2 MAXC (Maximum Curvature)方法
        3.1.3 GFT (Goodness-of-fit Test)
        3.1.4 MBS (Mc by b-value stability)方法
        3.1.5 EMR (Entire Magnitude Range)方法
        3.1.6 MBASS (Median-Based Analysis of the Segment Slope)方法
        3.1.7 昼夜噪声调制(Day-to-night from Synthetic Catalogs)方法
    3.2 基于地震台网的完整性震级评估
        3.2.1 Probabilistic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PMC)
        3.2.2 PMC方法原理
        3.2.3 应用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预测模型Ⅰ—图像信息学(PI)算法
    4.1 图像信息学(PI)算法简介
        4.1.1 算法的提出
        4.1.2 PI算法应用于地震预测
        4.1.3 算法的改进与探索
    4.2 PI算法基本原理
    4.3 PI算法在研究区的探索与应用
        4.3.1 使用目录分析
        4.3.2 算法参数
        4.3.3 优化参数下的PI预测结果
        4.3.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预测模型Ⅱ—Reasenberg-Jones模型
    5.1 模型定义与参数似然估计
    5.2 参数残差分析
    5.3 地震发生率和发生概率预测
    5.4 模型效能检验
    5.5 对相关地震序列的应用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地震预测模型Ⅲ—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
    6.1 时间-空间ETAS模型
    6.2 基本原理
    6.3 随机除丛法
    6.4 模型应用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地震预测模型Ⅳ—“Nowcasting”
    7.1 Earthquake Nowcasting基本思路
    7.2 研究区及使用数据分析
    7.3 Earthquake Nowcasting评估当前危险性状态
    7.4 Nowcasting与Forecasting概念的不同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与总结
        8.1.1 对研究区数据资料质量的评估
        8.1.2 中长期地震预测模型的应用
        8.1.3 短期地震预测模型的应用
        8.1.4 新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
    8.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川滇地区MS6.5及以上大地震地震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背景
    1.3 区域地质背景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数据来源
        2.1.2 地震台站及波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匹配滤波技术
        2.2.2 地震矩计算
        2.2.3 b值计算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新地震目录及统计特征
        3.1.1 新地震目录完善
        3.1.2 地震频数-时间分布
        3.1.3 地震震级-时间分布
        3.1.4 地震频数-震级及时变b值分布
    3.2 地震序列及地震矩时空演化
        3.2.1 四川芦山M_S7.0 地震
        3.2.2 四川九寨沟M_S7.0 地震
        3.2.3 云南鲁甸M_S6.5 地震
        3.2.4 云南景谷M_S6.6 地震
        3.2.5 累积地震矩-时间分布
第四章 讨论
    4.1 前震聚集及区域应力变化
    4.2 余震迁移及触发机制
    4.3 地震序列分布及构造意义
    4.4 与欧亚板块边界大地震活动对比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D]. 高帅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5·12”汶川地震前后四川省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发育规律[J]. 文广超,苏林雪,谢洪波,陈红旗,徐招峰.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4)
  •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4]川西高原植被NDVI动态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 谢慧君,张廷斌,易桂花,秦岩宾,李景吉,别小娟,范馨.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4)
  • [5]青藏高原西南缘壳幔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 王金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南北地震带b值震前异常特征研究[D]. 刘子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7]2017米林M6.9地震序列监测及南迦巴瓦地震活动性研究[J]. 韩佳东,杨建思,刘莎,王伟平,郑钰.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6)
  • [8]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新龙段构造变形特征[D]. 袁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暨CSEP-CN计划的若干统计地震学问题[D]. 张盛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9)
  • [10]川滇地区MS6.5及以上大地震地震序列研究[D]. 刘淑君.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标签:;  ;  ;  ;  

雅江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