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点”

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点”

一、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论文文献综述)

韩万山[1](2021)在《威廉·莱斯的技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威廉·莱斯,他的技术思想一直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无论是在莱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使用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技术的反思。如何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莱斯的技术观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中因技术异化带来各种危机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本身,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合理。本文首先考察了莱斯技术观的理论来源和历史背景。从理论来源看,莱斯深受马克思技术异化理论;霍克海默技术理性批判思想;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其特征鲜明的技术思想。从历史背景看,莱斯技术观的形成有着显着的社会历史背景,他经历了由于技术滥用导致的自然环境的危机;他目睹了由于技术融入社会带来的社会危机;他身处于全球生态保护运动新兴时期。这些社会历史现实让莱斯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技术的本质。其次,对莱斯的技术观进行分析。在技术与控制层面从技术对自然的控制;技术对社会的控制和技术对人的控制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控制的本质。在分析技术与控制自然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时,从莱斯关于技术与知识的分析;莱斯关于生活世界的分析和莱斯关于技术理性的分析将莱斯的技术观和舍勒、胡塞尔、霍克海默的技术思想联系考察。在追求对技术的正确使用时,从对技术理性的重新认识;去技术的工具主义特性和追求技术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找寻路径。最后,对莱斯的技术观进行评价。莱斯技术观的理论贡献主要是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对解决当下生态问题和社会危机具有现实意义。莱斯技术观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缺乏深入地研究;对技术本身所蕴含的解放作用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彻底。莱斯技术观对当今中国技术合理使用的启示在于,既明确中国技术合理使用的必要性,同时为中国技术的合理使用提供前车之鉴。

覃茜[2](2021)在《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从诞生到广泛应用至今,已取得飞速进步与长足发展,开创了人的生存发展新格局。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不仅加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的发展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思考融入其哲学体系之中,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展开深刻的根源探究,并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人的关系,进而深入分析它对人的发展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在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展开对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首先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和人的发展的思想理论,梳理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对技术两面性的分析以及对技术异化问题的揭露等,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其次,分析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所形成人的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对人的需求、实践劳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发展等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进而把握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最后,技术的应用具有“双刃剑”效应,现代互联网技术一方面给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影响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人的实践形式、转变人的思维方式,也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异化加深人的异化发展程度,削弱人的本质力量、激化人的发展虚实矛盾、扩大人的“数字鸿沟”、诱导人的行为失范、侵蚀人文精神价值等等,表明现代互联网技术不但没有使人类超脱异化,反而加剧人的异化发展。通过揭露矛盾的根源所在,以期能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视角,来解读现当代人的生存发展困境,积极寻求解决人的异化发展的途径,规范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迎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谢碧莹[3](2021)在《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文中提出宗白华是中国20世纪有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其美学思想意蕴繁丰,在文学、美学、艺术学等多领域被学界接续读解。其中技术美学思想,是宗白华检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深入洞察工业时代技术进程而进行的跨学科、长期性思考研究的结晶。总体观之,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是在现代科学精神基础上,既吸纳古代技术美学理论,又融汇西方技术哲学思想,对技术之人文精神的有深度、有层次的再挖掘和再创造。它的提出使得技术和美在生命与意义的层面上融合,成为中国技术美学学科建构富有启示意义的学术进路和极为珍贵的理论资源。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和学理价值以及实践价值。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梳理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逻辑。从中西视域切入,从他对中国古典技艺观的承继和对部分西方技术哲学观点的辩证吸纳,追溯其技术美学思想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依据时间线索将其技术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其思想的标志性转变(以哲御技,由艺入技;形式美感,机器之思;技艺相生,学科意识)划分为起源、发展、成熟三个历史阶段,对其技术美学思想的演进脉络进行整体性、概括性的考察。第二章为本文的重点部分,提炼和绘制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图谱。首先辨析了宗白华的技术美概念。技术是人赖以生存的天性的智慧,合于真的属性;也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内化情感、精神等文化层面内涵,蕴蓄善的价值。其次探讨技术美感生成的原因。技术美感生成于物质界与生命的融汇沟通中。宗白华对技术美感的认知方式是将其放置于时空关系中进行感受,技术的美在形而上的道、形而下之器中同样存在,技术的无限扩张不能彰显生命崇高的内涵和价值意义,而沉淀在实践中富于价值的技术才应该为人们所追寻。宗白华反对将技术看做机器机械的一部分,技术是生命生存的一种战略,它的审美感受是人类必然体会的生命本体的伸张。技术的美感在于灵动的创造,既能够符合人生存的目的,又能够与自然和谐浑融于一体。再次对技术美实践进行探讨。宗白华区分了工匠与意匠,而后者是宗白华提出在技术实践中所应该遵循的审美准则。技术不完全是自然的物质,还蕴含着人类的创造、想象、抽象、写意,因此才能激发技术的意义价值和美学内涵。在平凡的世界发现层层远景即在平凡的技术活动中洞见艺术和美的创造力和活力,是技术美实践的目的与成果。第三章着重阐释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言说特色,对其矛盾统一的言说特质进行了解析。他的技术美学言说秉持科学的方法论,又有着诗人的哲思,文本载体充斥着灵动的美感,整体呈现出“星丛式”的排布。同时对宗白华技术美学言说的“在地性”特点进行进一步阐发。他善于将不同艺术样态相互阐释相互勾连,超越了传统工业生产和形而下工业设计定义的技术美学之思。第四章总体观照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探讨其技术美学思想对于技术美学学科开垦建设路向的启示性思考。技术致用实现人生文化的目的才能获得价值。在技术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曾出现重视应用而忽略技术的文化价值等现象,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为此指明方向。而且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还重构了技术审美的传统范式,对美学学科从工业语境到文化层级、审美对象由雅俗对立到雅俗共赏的过渡期应如何自处等问题有启示意义。阐发了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作为技术实践应用的学理“导--引”,具体体现在技术之“美”对“魅”的超脱,以及全球化语境下宗白华技术政治审美理想的发展空间与前景探讨。结语部分依实而观,站在当下历史语境和技术文化语境反思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人类技术历史的行程已昂首走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技术作为重要力量不断挑战人类思维时空、情感世界和生活场域。技术美学是将物质的、对象化的劳动技术成果同精神的、主观的情感世界融通的美学学科。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富于生命的创化,散发人文的光辉,在追求偏重实际应用的技术力量中追寻艺术的自我人格的发掘,为技术美学的学科发展打下深厚的本土化、民族化的理论基础,也为技术的审美实践提供行之有效的美学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具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思想启示意义。

李志欢[4](2021)在《马尔库塞和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菁[5](2021)在《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由科学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后来在欧洲大陆和北美等地得到传播,最后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在英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恩格斯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在青年时期就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接触到了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遭受深重剥削的工业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深切同情,促使恩格斯选择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道路。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解放路径的探索、对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状况的研究,脱离不了对引起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他在研究的过程中,钻研了大量丰富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材料和着作。正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探索和研究,促使了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其思想内容丰富,既有他对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他对自然科学所作的哲学反思,还包括他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理解。在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与社会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恩格斯经过对自然科学的哲学反思而形成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是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精髓,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社会生产领域中的一些变革,生产工具的进步、劳动对象的扩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但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还会造成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变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也导致了工人生活环境恶略和健康状况恶化,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我们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李穆清[6](2021)在《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以其领域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逐渐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亦带来不可忽视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活动领域被不断挤压、本质属性愈发遮蔽、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动摇,如何应对和化解人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进步对于人之主体性的冲击从现代化伊始便存在,马克思对于他所处时代的科技异化问题做出了超越性的解读和设想。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相关论述,依据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逻辑理路建构起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并聚焦了其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中的人的主体性维度主要通过三部分体现出来,一是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包括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以及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二是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包括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以及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三是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方法,包括对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的阐明,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以及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的展望。从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观照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巨大冲击,使人面临主体地位消解、认知主体混乱、智能社会反智的外部危机和自我失落、价值理性失落、异化向度强化与自由解放失落的内部危机,其根源即是现代技术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和长期以来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对现代社会形成的资本逻辑宰制。而复归人的主体性则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从价值路径和伦理实践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明晰当前所需重新找寻、确立和复归的人性本质、价值诉求和伦理原则;其次应当从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两方面的明确入手,去探索更现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发展更彰显人的主体性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王秀芳[7](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司道光[8](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文卿[9](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夏峻嵩[10](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二、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论文提纲范文)

(1)威廉·莱斯的技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莱斯技术观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一、莱斯技术观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技术异化理论
        (二)霍克海默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想
        (三)马尔库塞的“技术合理性”
    二、莱斯技术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技术滥用导致自然环境的危机
        (二)技术融入社会带来的社会危机
        (三)生态保护运动的兴起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莱斯技术观的分析
    一、技术与控制
        (一)技术对自然的控制
        (二)技术对社会的控制
        (三)技术对人的控制
    二、技术与控制自然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一)莱斯关于技术与知识的分析
        (二)莱斯关于技术与生活世界的分析
        (三)莱斯对技术理性的分析
    三、技术的正确使用
        (一)对技术理性的重新认识
        (二)去技术的工具主义特性
        (三)追求技术的合理性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莱斯技术观的评价
    一、莱斯技术观的理论贡献
        (一)莱斯对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
        (二)莱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
        (三)莱斯技术观对解决当下生态问题和社会危机的意义
    二、莱斯技术观的不足
        (一)对马克思的技术思想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对技术自身解放作用的认识不足
        (三) “易于生存的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彻底
    三、莱斯的技术观对当今中国技术合理使用的启示
        (一)中国技术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二)莱斯技术观对当今中国技术合理使用的借鉴作用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与人的发展的认识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的哲学阐述
        2.1.1 关于技术本质的认识
        2.1.2 关于技术两面性的分析
        2.1.3 关于技术异化的批判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阐释
        2.2.1 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解读
        2.2.2 关于人的发展基本内容规定
    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思考
        2.3.1 技术革命加速人与社会的近代化发展进程
        2.3.2 技术异化造成人的发展时代困境
3 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人的发展关系
    3.1 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3.1.1 互联网的内涵
        3.1.2 互联网的特征
    3.2 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3.2.1 物联网:实现人与物的相互关联
        3.2.2 大数据:满足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需求
        3.2.3 云计算:提高人的运算存储能力
        3.2.4 人工智能:实现人的智能化生存发展
        3.2.5 移动通讯技术:满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需求
    3.3 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人的发展内在联系
        3.3.1 现代互联网技术创设人的网络化发展新模式
        3.3.2 现代互联网技术成为人的发展重要条件
        3.3.3 人的发展程度影响现代互联网技术进步
4 现代互联网技术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1 现代互联网技术变革人的生产方式
        4.1.1 变革生产力: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1.2 变革生产关系:为人的网络化发展创造条件
    4.2 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人的实践形式
        4.2.1 促进人的劳动方式多样化
        4.2.2 促进人的实践活动虚拟化
    4.3 现代互联网技术转变人的生活方式
        4.3.1 实现人的衣食住行便捷化
        4.3.2 实现人的学习办公高效化
        4.3.3 实现人的社交形式网络化
    4.4 现代互联网技术拓展人的思维方式
        4.4.1 促进人的数字化生存思维转变
        4.4.2 创新“科技智人”的发展理念
    4.5 现代互联网技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4.5.1 满足人的休闲娱乐多样化需求
        4.5.2 满足人的精神情感愉悦化需求
5 现代互联网技术给人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5.1 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加剧人的“异化”发展
        5.1.1 技术异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5.1.2 互联网技术异化加深人的异化发展程度
    5.2 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带来人的异化发展的表现
        5.2.1 互联网技术异化削弱人的本质力量
        5.2.2 互联网技术异化激化人的虚实发展矛盾
        5.2.3 互联网技术异化扩大人的发展“数字鸿沟”
        5.2.4 互联网技术异化诱导人的行为失范
        5.2.5 互联网技术异化侵蚀人文精神价值
    5.3 现代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人的发展异化的根源探究
        5.3.1 历史根源:对人的主体地位与本质力量的长期忽视
        5.3.2 时代变化: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加剧技术对人的压制
        5.3.3 社会因素:“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
        5.3.4 技术本身:技术应用的“双刃剑”效应
        5.3.5 人的因素: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深度依赖
6 现代互联网技术促进人的发展路径选择
    6.1 克服现代互联网技术“异化”,发挥人的本质力量
        6.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原则
        6.1.2 以新发展理念引导互联网技术的生态化转变
        6.1.3 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两面性”的认知与治理
    6.2 科学把握互联网虚拟特性,促进人的能力发展
        6.2.1 提升人的虚实判断力与是非辨别能力
        6.2.2 增强人的自律性与自控能力
        6.2.3 拓展人的现实交往与生存发展能力
    6.3 合理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规范人的发展需要
        6.3.1 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与技术监管
        6.3.2 构建互联网道德伦理规范体系
        6.3.3 净化互联网应用的社会发展环境
    6.4 辩证看待互联网技术理性,增强人的主体个性
        6.4.1 辩证看待互联网技术的“工具属性”
        6.4.2 增强人的独立性与个性化发展
        6.4.3 兼顾互联网的“技术理性”与人的“价值理性”
    6.5 引导互联网文化传播方向,重视人文精神价值
        6.5.1 加强互联网文化传播监管,普及人文素质教育
        6.5.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6.5.3 增强公民意识形态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3)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历史逻辑
    第一节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文化溯源
        一、中国古典技艺观的承继
        二、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辩证吸纳
    第二节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以哲御技,由艺入技
        二、形式美感,机器之思
        三、技艺相生,学科意识
第二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图谱
    第一节 “技术也是可以美的”
        一、技术是天性的智慧
        二、寓文化价值于劳动生产
    第二节 技术美感的生成:物质界与生命的沟通
        一、道与器、时与空
        二、生命本体的战略运用
    第三节 技术美的实践
        一、工匠与“意匠”
        二、“平凡世界的层层远景”
第三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言说特色
    第一节 诗人的哲思与科学的精神
        一、“星丛式”文本载体与灵动的美感
        二、科学方法论的秉持
    第二节 跨界性、多业态的实践品格
        一、不同艺术样态的相互阐释与相互勾连
        二、对工业生产和形而下的工业设计的僭越
第四章 宗白华技术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技术美学之学科开垦和建设路向
        一、“服役于人生文化的目的”
        二、技术美学研究之技术审美范式的重构
    第二节 作为技术实践应用的学理“导--引”
        一、技术之“美”对“魅”的超脱
        二、全球化语境下宗白华的“技术政治”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二)国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其对科学技术的关注
    1.1 时代背景
        1.1.1 经济背景
        1.1.2 政治背景
    1.2 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关注
        1.2.1 原因分析
        1.2.2 具体体现
第二章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科学的本质与技术的内涵
        2.1.1 科学的实践基础及本质内涵
        2.1.2 技术的实践性特征及内涵
    2.2 对自然科学的哲学反思
        2.2.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2.2 科学的分类
        2.2.3 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方法
    2.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2.3.1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3.2 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2.4 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
        2.4.1 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4.2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
        2.4.3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4.4 科学技术进步引起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变化
        2.4.5 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当代启示
    3.1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3.1.3 为研究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3.2 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3.2.1 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
        3.2.2 防范和化解科学技术导致的负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背景和意义
        1.1.2 现实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的主体性维度
    2.1 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2.1.1 历史主义立场的科学观
        2.1.2 科学和人本辩证统一的技术观
    2.2 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科技批判和异化理论
        2.2.1 科技异化和主体异化
        2.2.2 消除主体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
    2.3 主体向度的科技伦理思想
        2.3.1 人的主体性的失落和复归
        2.3.2 对抽象主体的批判和对现实主体的建构
        2.3.3 重建复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科技伦理新秩序
3 审视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
    3.1 外部危机:主体地位的威胁
        3.1.1 主体客体化的威胁:主体地位的消解
        3.1.2 客体主体化的威胁:认知主体的混乱
        3.1.3 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智能社会的不智能性
    3.2 自我危机:人性本质的失落
        3.2.1 个人的失落:主体异化导致自我失落
        3.2.2 社会的失落:科技理性的价值性失落
        3.2.3 人类整体的失落:异化向度的强化与自由解放的失落
    3.3 危机根源:技术理性与资本逻辑
        3.3.1 智能社会的技术理性逻辑
        3.3.2 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逻辑本质
4 基于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的人的主体性复归
    4.1 重构实现人的主体性复归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路径
        4.1.1 实践主体新范式为解决人的主体性危机提供理论前提
        4.1.2 以人为本科技观为人的主体地位重建提供原则导向
        4.1.3 科技异化理论为人的主体属性回归提供具体指向
    4.2 发展彰显人的主体性复归的人工智能伦理实践
        4.2.1 以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伦理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
        4.2.2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伦理实践的根本发展目标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2.1 前期施工准备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2.3.1 客观影响因素
        2.3.2 主观语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4.1.1 墙体构筑技术
        4.1.2 楼面构筑技术
        4.1.3 屋架构筑技术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5.1.1 壁炉采暖技术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四、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威廉·莱斯的技术观研究[D]. 韩万山.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现代互联网技术视域下人的发展新问题研究[D]. 覃茜.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技术空间的人文求索 ——宗白华的技术美学思想探究[D]. 谢碧莹.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马尔库塞和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比较研究[D]. 李志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李菁. 河北大学, 2021(02)
  • [6]马克思科技伦理视域下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研究[D]. 李穆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8]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现代建筑活动中的“技术观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