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流填石堤坝稳定性分析

山区河流填石堤坝稳定性分析

一、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ROCK-FILL DYKES IN A MOUNTAIN RIVER(论文文献综述)

凌新鹏[1](2019)在《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伊犁西部山区由于特殊的地质及区域气候,山区水毁灾害频发,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开展该区域水毁诱因以及防治措施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区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地质等资料的系统搜集,基于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对果子沟段高速公路水毁进行详细调研,通过水毁病害范围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主要的水毁病害类型,主要有路基类、路基防护类、桥梁涵洞类以及泥石流综合类,并分析了路基及路基防护水毁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基础防冲刷深度不足。从而,进一步对区域小流域洪水特征研究,通过河流水文特征进而分析计算区域洪水设计流量、冲刷以及防护的局部冲刷,确定合适的基础防冲刷埋深,进一步指导依托工程设计应用。另外,从公路水毁防治技术方面,提出防治的原则以及防治的对策,并总结山区高速公路水毁抢修的措施。最后,依托果子沟高速公路水毁项目,以路基防护水毁病害、桥梁水毁病害及泥石流水毁综合病害为典型案例进行防治工程案例设计,并进行实施后效果评估。综合以上分析,该研究成果对伊犁果子沟水毁防治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减小该区域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相似的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徐国,纪君娜,曲恒良,刘臻[2](2018)在《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保证琼州海峡海底电缆抛石防护工程安全可靠,建立了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海域环境动力因素计算得到抛石块体稳定尺寸,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通过计算分析及实验研究确定抛石块体尺寸,能够节约研究成本,提高抛石防护工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张红朵[3](2017)在《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省沐川县沐溪河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河流与城市之间关系密切,城市河流承载着城市安全、生态、景观、休闲等多方面功能。本文以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为研究对象,明确山溪型河流景观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与大城市河流景观的不同,结合当代河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河流滨水空间失去活力等突出问题,从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设计方法。通过研究与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相关的前沿理论成果,国内外优秀河流景观设计案例及考察城市已建成优秀河流景观项目,着重分析了小城镇山溪型河流在水利安全、景观生态及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价值,以实现小城镇山溪型河流的综合功能为目标,从构建河流水工系统景观、河流景观生态系统和河流景观生活系统三方面展开探讨,为四川省沐川县沐溪河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杜璇[4](2017)在《辽西地区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规划 ——以北票市东官河为例》文中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响应推动绿色发展,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的号召,辽宁省提出了建设碧水工程的要求。东官河地处朝阳北票市东官营镇,属国家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区,是北方土石山区典型区域。该河贯穿全镇南北,是东官镇重要河流之一,与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不仅肩负着巩固国家流域生态治理成果,引领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工程的先行示范的作用,同时肩负着完善区域门户形象,健全生态功能,强化防洪安全的使命。因此,本文以东官河为例,通过对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特点,以及水土保持和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官河生态景观河道治理的理念和“一河一路四带三景”的空间布局及治理措施典型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规划设计原理与理念:坚持水土保持措施单元与生态景观设计单元交叉融合,以河道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为核心,坚持河道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和谐相处;坚持因地制宜,功能与结构性适应;提出融安全线、景观线、交通线、经济线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河道治理理念。(2)总体发展定位:根据东官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土地利用特点,水土保持和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河道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建设怡人的居住游览环境的生态景观目标;以及合理利用及维护用水资源,改善生产方式的社会经济目标等,并提出“水秀景美的绿色长廊”的总体发展定位。(3)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空间布局:遵循河道治理、河道修复的规范,根据以滨水小景为点,以东官河道治理为线,以结合防护林、经济林和农田的生态治理带为面的思路,根据上游防护带、中游景观带、下游示范带的立地配置,在一个全新的层次对河道进行细化分区,提出了“一河一路四带三景”的生态景观空间布局善。(4)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生态景观河道措施典型设计:根据总体布局,各级分区布设了融景观元素为一体水土保持措施,提炼并融入乡土生态文化,为总体规划注入精神活力,促进河道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使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工作,提升路岸生态景观建设效果,加强河道防洪能力,为加快东官河沿岸地区农业和景观游览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提升地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而为辽西地区生态景观河道修复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张正祥,曾二贤,吴海洋,张轶[5](2015)在《海底电缆抛石堤坝洋流稳定性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托琼州海峡海底电缆抛石工程,以重力相似准则进行抛石极限稳定性的水工物理模型试验,获取块体稳定重量、抛石坝形状、抛石级配等极限设计参数。结合试验结果,对抛石块体重量、抛石坝形状等参数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底电缆抛石保护的若干设计建议并用于工程实践。

胡诗文[6](2014)在《山洪沟防洪治理典型工程措施研究 ——以会昌县古坊河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山洪沟治理作为山洪灾害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而目前,我国对小流域中山洪沟防洪治理措施主要以预测预报、群策群防体系为主,在工程措施方面尚无系统研究,因此,开展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措施研究工作十分必要、迫在眉睫。本论文以会昌县古坊河山洪沟为防洪治理对象,对山洪沟防洪治理典型工程措施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借鉴国内外防洪策略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经验,紧密结合山洪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明确山洪沟小流域防洪治理应以治点为主,以消能防冲为重点,形成以护岸工程、河道清淤疏浚、河道建筑物工程等典型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护体系。2、探讨山洪沟防洪治理的防洪要求,利用暴雨手册和调洪演算的方法进行设计洪水推求,并利用能量方程法进行水面线推求。3、根据流域的实际情况,古坊河采用传统型与生态型护岸相结合的河道护岸形式。研究表明,在重要保护河段,基本满足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部分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而大部分河道防冲不防淹,应允许洪水漫滩,同时采取适当的固坡护脚措施,避免河床淘刷。4、利用岩土理正和ANSYS软件分析挡墙的结构稳定性,研究表明两种分析软件计算结果相接近,挡墙的安全稳定性满足要求。5、对亲水平台和冲沙闸进行设计分析,并对冲沙闸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山洪沟防洪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古坊河采取防洪治理工程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重要河道两岸的防洪能力,保障了区域内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满足了人们对河流生态性和亲水性的需求。具有很好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王晓雪[7](2014)在《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陇东南地区位于甘肃省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带。清代至民国时期,在中央政府及当地官员的重视下,陇东南地区进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时期,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在渭水上游、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等也达到新的水平。本文主要利用清代及民国有关文献和陇东南各地方志等资料,对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状况做一全面探究,以期复原清至民国时期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历史面貌,揭示该地水资源的开发与该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探讨和总结历史时期本区水资源开发的经验及教训。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从四个方面结合自然地域和社会环境来研究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及开发状况。第一章主要介绍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的建置沿革和该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及环境等状况,分析本区水资源开发的利弊因素。第二、三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主要从水资源的利用及开发状况和水资源管理两大方面阐述。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良好,渭水上游、西汉水流域和白龙江流域的水资源进入大规模利用及开发时期;同时,本区的水利管理及磨课等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本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使本区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更加合理有效。第四章对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水资源利用的困境及特点,并对本区的水资源利用及开发进行了反思。结语部分对清至民国时期本区水资源的利用及开发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期对促进陇东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杨烨[8](2014)在《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山区修筑了大量的沿河公路,而这些沿河公路时常发生道路交通的短期或长期中断,首要原因就是沿河路基极易发生变形失稳而导致的破坏。河水的不断的浸润冲刷,路基极易发生由路基填土流失所致的破坏变形且难于补救。滑坡、亏坡和崩塌是沿河路基破坏的常见表现,有关沿河失稳破坏灾害的报道每年都可以看到,尤以降水量大、地形复杂、地质不良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发生最多最频繁。沿河路基失稳直接影响了当地的道路交通,阻碍了当地的物流及经济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多种动态因素共同影响下沿河路基变形失稳机理及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沿河路基的破坏,实质上是长期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冲刷、岩土体在孔隙压力、渗透力作用下的长期应变积累的过程。同时不同断面形式的沿河路基具有不同的渗流特点,需要对不同形式山区沿河路基中水的渗流规律进行分析,对路基结构的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沿河路基典型断面的结构形式。同时为了提高路基稳定性,优化设计沿河路基防排水系统。通过严谨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两方面的进展:(1)在对路基土体渗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导致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控制因素,对库水位作用下路基的稳定性破坏机理进行研究。(2)对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沿河路基填料、路基典型的断面构造以及路基防渗设施布置形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沿河路基中的渗流特点与相应的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滕华国[9](2014)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环境日益变化的今天,河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是五水共治的根本,因地制宜、因河而异的河道生态治理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通过资料查阅、模型分析、实例应用,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河道生态治理的主要模式山溪性河道应注意改变传统的河道直线化设计,采用复式断面、生物固堤、植物护坡,恢复河流浅滩与深潭交替的多样性河流生态环境;平原河网地区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河道的自然岸坡,沿岸以植树和种草为主,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保护湿地,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城镇村集居地河道生态治理主要是疏挖河道、加高培厚堤防,修筑水工建筑物,注重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2)河道生态治理的主要技术河道的平面(形态)设计应该遵从自然和现状条件,尽量保持原始河道自然弯曲;河道的断面(多样化)设计要保护和修复河流的自然断面形态,改变单一的断面结构,断面形式主要包括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复式断面和双层断面等;生态型护坡和护岸技术,包括材料护坡、工程措施护坡以及生态新型护坡等;生物生态治理包括生物膜、生物栅、生物浮床、生物浮岛以及土壤生物工程等;城市河流岸边植被恢复遵循自然性、功能性、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滨水景观设施包括水上舞台、灯光喷泉、亲水台阶等,独具地方特色地赋予景观更多的内涵。(3)案例分析及结论结合杭州市余杭区中塘河河道治理具体案例,分析河道现状,阐述治理思路、具体措施和相关设计,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河流景观及环境质量,提高河流功能性和环境承载力,构建生态型河道,综合相关技术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高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期为以后的河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为五水共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浙江省甚至我国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与借鉴。

张俊龙[10](2013)在《流冰与拦冰栅间相互作用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河流很容易形成冰凌灾害,它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工农业经济建设。因此,如何防治冰凌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冰凌问题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出发,论述了防治冰凌灾害的重要性,并且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拦冰设施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和在工程实例中应用现状,然后引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拦冰栅。接着总结了前人对河流在进入冬季以后从出现冰花到形成流冰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拦冰栅在不同情况下促使流冰形成冰盖的方式,得到拦冰栅从开始发挥效用到失效的作用过程;运用有关冰水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流冰和拦冰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分析了作用在拦冰栅上的不同作用力的作用情况;最后通过对在拦冰栅作用下形成的稳定冰盖厚度和拦冰栅跨缆张力的分析研究得到拦冰栅正常工作的有效工况范围。

二、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ROCK-FILL DYKES IN A MOUNTAIN RIV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ROCK-FILL DYKES IN A MOUNTAIN RIVER(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小流域洪水特征
    2.1 G30 线赛里木-果子沟段沿线河流特征
        2.1.1 河流形貌
        2.1.2 河流断面
        2.1.3 河床物质特征及其分类
        2.1.4 河流水文特征及分类
    2.2 G30 线赛里木-果子沟段沿线小流域设计流量研究
        2.2.1 G30 沿线典型段落河流概况及基础资料
        2.2.2 小流域洪水流量的计算
        2.2.3 洪水冲刷计算
        2.2.4 百年一遇设计流量
        2.2.5 边坡防护处顺坝坝头局部冲刷计算
    2.3 小结
第三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病害分析
    3.1 项目区域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3.1.1 自然地理地貌
        3.1.2 工程地质概况
        3.1.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3.1.4 气象水文
    3.2 主要病害概述
        3.2.1 泥石流
        3.2.2 水毁
        3.2.3 崩塌
        3.2.4 滑坡
    3.3 水毁病害分布范围
    3.4 水毁病害诱发成因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4.1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灾害防治的原则
        4.1.1 区域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区段、分期分批整治
        4.1.2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
        4.1.3 水毁与其他灾害综合治理
        4.1.4 因势利导、因害设防、讲求实效
    4.2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灾害防护措施与对策
        4.2.1 公路水毁防治措施
        4.2.2 公路水毁防治对策
        4.2.3 公路水毁防治方案设计
        4.2.4 公路水毁防治方案比选
    4.3 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抢修
    4.4 小结
第五章 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工程实例
    5.1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修复工程
        5.1.1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5.1.2 路基边坡与防护水毁原因分析
        5.1.3 路基边坡与防护修复工程设计
        5.1.4 实施后效果评估
    5.2 桥梁、涵洞水毁修复工程
        5.2.1 桥梁、涵洞水毁洞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5.2.2 水毁影响因素分析
        5.2.3 工程方案设计
        5.2.4 实施后效果评价
    5.3 路基边坡间接防护工程
        5.3.1 典型水毁间接防护工程概况
        5.3.2 间接防护工程设计
        5.3.3 实施后效果评价
    5.4 路基水毁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
        5.4.1 泥石流典型灾点工程概况
        5.4.2 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5.4.3 工程方案设计
        5.4.4 实施后效果评价
    5.5 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分析
    1.1 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公式
    1.2 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结果
2 抛石块体稳定性实验
    2.1 实验设备
    2.2 相似准则及模型比尺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结果
3 结论

(3)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省沐川县沐溪河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4.3 国内外对比分析
2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的相关理论
    2.1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的相关概念
        2.1.1 小城镇
        2.1.2 山溪型河流
        2.1.3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
    2.2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的特征
        2.2.1 景观类型丰富
        2.2.2 水文地貌复杂
        2.2.3 地域文化鲜明
    2.3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的功能
        2.3.1 水利功能
        2.3.2 生态功能
        2.3.3 景观文化功能
        2.3.4 游憩娱乐功能
        2.3.5 结构统一功能
    2.4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1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现状
        2.4.2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3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3.1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水工系统的景观化
        3.1.1 河流断面设计
        3.1.2 河流防洪堤景观化
        3.1.3 河流水利设施景观化
    3.2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
        3.2.1 改善河流水体水质
        3.2.2 恢复河流生态廊道
        3.2.3 河流植物群落设计
        3.2.4 河流治理结合雨水管理
    3.3 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生活系统的构建
        3.3.1 小城镇河流景观游憩体系
        3.3.2 小城镇河流景观游赏体系
        3.3.3 小城镇河流景观教育体系
    3.4 小结
4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4.1 韩国清溪川河流修复景观设计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1.3 项目分析
    4.2 美国斯坦福德磨河景观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概况
        4.2.3 项目分析
    4.3 新加坡加冷河及碧山公园设计
        4.3.1 项目背景
        4.3.2 项目概况
        4.3.3 项目分析
    4.4 德国索姆河河流生态修复
        4.4.1 项目背景
        4.4.2 项目概况
        4.4.3 项目分析
    4.5 北京转河景观改造工程
        4.5.1 项目背景
        4.5.2 项目概况
        4.5.3 项目分析
5 四川省沐川县沐溪河景观设计
    5.1 现状分析
        5.1.1 区位分析
        5.1.2 气候条件
        5.1.3 城市资源
        5.1.4 上位规划分析
        5.1.5 设计范围
        5.1.6 规划用地性质
        5.1.7 规划交通分析
        5.1.8 人流动向分析
        5.1.9 周边绿地分析
        5.1.10 周边景观视线分析
        5.1.11 竖向分析
        5.1.12 现状水体
        5.1.13 场地内现状道路分析
        5.1.14 场地内现状植被分析
        5.1.15 基地总结
        5.1.16 基地SWOT分析
    5.2 项目定位
        5.2.1 设计原则
        5.2.2 设计定位
        5.2.3 设计目标
        5.2.4 设计依据
        5.2.5 规划结构策略
        5.2.6 规划活动策略
    5.3 项目定位
        5.3.1 规划布局
        5.3.2 平面布局
        5.3.3 景观结构
        5.3.4 视线组织
    5.4 分区设计
        5.4.1 社交生活段
        5.4.2 休闲活力段
        5.4.3 民俗生活段
        5.4.4 自然生态段
    5.5 专项设计
        5.5.1 交通组织
        5.5.2 竖向设计
        5.5.3 河流水工系统的景观化
        5.5.4 植物设计
        5.5.5 游憩系统分析
        5.5.6 经济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4)辽西地区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规划 ——以北票市东官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研究现状
        1.3.1 国外河道修复概述
        1.3.2 国内河道修复概述
2 生态景观型河道规划理论与方法
    2.1 基本理论
        2.1.1 水土保持学原理
        2.1.2 恢复生态学原理
        2.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1.4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3 北票市东官河域资源特征及问题分析
    3.1 自然资源条件
        3.1.1 区位概况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地土壤
        3.1.4 植被
        3.1.5 气候气象
    3.2 社会经济条件
        3.2.1 人口与劳动力
        3.2.2 农村各业生产
    3.3 土地利用现状
    3.4 水土流失现状
    3.5 景观与文化资源
        3.5.1 景观资源
        3.5.2 文化资源
        3.5.3 项目区景观文化资源分析
    3.6 项目区存在问题
        3.6.1 水土流失问题
        3.6.2 河道淤积问题
        3.6.3 防洪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健全
4 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目标与定位
    4.1 建设目标
    4.2 发展定位
5 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设计理念与总体布局规划
    5.1 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5.1.1 设计理念
        5.1.2 设计思路
    5.2 总体布局规划
        5.2.1 一河——东官河河道主体
        5.2.2 一路——沿河旅游线路
        5.2.3 四带
        5.2.4 三景
6 生态景观河道修复措施体系布设
    6.1 一河——东官河河道主体
        6.1.1 清淤疏浚设计
        6.1.2 复试断面设计
        6.1.3 新建拦河坝设计
        6.1.4 维修拦河坝设计
    6.2 一路——沿河旅游线路
        6.2.1 道路系统设计
        6.2.2 植物缓冲带设计
        6.2.3 植草沟设计
    6.3 四带
        6.3.1 河道复式断面生态治理示范带
        6.3.2 河道治理生态景观功能带
        6.3.3 河道滨水生态景观带
        6.3.4 沿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
    6.4 三景
        6.4.1 滨水生态文化游览景点
        6.4.2 沿河特色林果观光示范景点
        6.4.3 沿河生态绿化树种观光示范景点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5)海底电缆抛石堤坝洋流稳定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计算分析
3 试验内容及设计
    3.1 试验设备
    3.2 模型比尺
    3.3 试验步骤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抛石块体极限稳定重量试验
    4.2 抛石堤坝断面稳定性试验
    4.3 抛石堤坝间距稳定性试验
    4.4 抛石堤坝级配稳定性试验
    4.5 试验结论
5 工程实施
6 结语

(6)山洪沟防洪治理典型工程措施研究 ——以会昌县古坊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流域概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水文气象
    2.5 工程地质
        2.5.1 地形地貌
        2.5.2 地层岩性
        2.5.3 水文岩性
    2.6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2.6.1 主要存在的问题
        2.6.2 采取工程措施的必要性
第3章 水文计算
    3.1 流域范围
    3.2 洪水特性
    3.3 设计洪水
        3.3.1 防洪标准
        3.3.2 设计洪水推求
    3.4 水面线推求
第4章 河道整治方案及防护工程措施研究
    4.1 总体规划
    4.2 总体布置方案
    4.3 清淤疏竣工程
    4.4 河道护岸工程
        4.4.1 护岸型式比选
        4.4.2 河道护岸安全防护高度设计
        4.4.3 河道护岸安全高度设计结果分析
        4.4.4 河道护岸堤脚防冲设计
        4.4.5 基于岩土理正的挡墙稳定复核
        4.4.6 基于 ANSYS 的挡墙稳定分析
第5章 河道建筑物工程
    5.1 亲水平台设计
    5.2 水陂冲沙闸设计
        5.2.1 冲沙闸水力设计
        5.2.2 冲沙闸结构应力分析
    5.3 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范围及其环境
    第二节 建置沿革
第二章 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状况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渭水上游的水资源开发
    第三节 西汉水流域和白龙江的水利建设
    第四节 陇东南地区的航运
    第五节 水动力资源
第三章 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
    第一节 水渠管理
    第二节 磨课制度
第四章 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困境及反思
    第一节 水资源利用困境
    第二节 水资源利用的历史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2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动态失稳机制
    2.1 概述
    2.2 沿河公路路基渗流特征
        2.2.1 沿河公路路基土体结构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2.2 沿河公路路基水力水文特征
    2.3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分类
        2.3.1 按路基结构形式
        2.3.2 按沿河路基物质组成
    2.4 影响沿河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2.4.1 地质因素
        2.4.2 非地质因素
    2.5 沿河路基失稳模式研究
        2.5.1 整体滑移破坏
        2.5.2 边坡崩塌破坏
        2.5.3 支挡结构物破坏
    2.6 本章小结
3 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3.1 概述
    3.2 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3.3 渗流作用力的两种表示方法
    3.4 路基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
        3.4.1 瑞典圆弧法
        3.4.2 简化毕肖普法计算公式
    3.5 本章小结
4 沿河路基断面结构选型及评价
    4.1 概述
    4.2 沿河路基断面设计
        4.2.1 河岸路基设计顶高程
        4.2.2 新建路基断面形式
        4.2.3 沿河路基改建的断面形式
    4.3 本章小结
5 沿河路基防排水研究
    5.1 概述
    5.2 沿河路基渗流特点与设计原则
        5.2.1 沿河路基地下水渗流特点
        5.2.2 防渗与排水设计原则
    5.3 路基排水布置方案设计
        5.3.1 设计的基本要求
        5.3.2 设置场合与排水断面型式
        5.3.3 地下排水沟设计
        5.3.4 路基排水布置方案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
    6.1 工程概况
        6.1.1 工程应用实例一——汶马路
        6.1.2 工程应用实例二——长寿滨江路
    6.2 汶马路沿河路基设计
    6.3 汶马路路基典型结构形式
    6.4 汶马路沿河路基抗冲刷防护
        6.4.1 路基的直接抗冲刷防护
        6.4.2 路基的间接抗冲刷防护
    6.5 汶马路桩基托梁挡墙
        6.5.1 工点概况
        6.5.2 设计方案
        6.5.3 施工工艺
    6.6 长寿滨江路工程地质概况
        6.6.1 地理位置与交通
        6.6.2 气象及水文
        6.6.3 地质结构
        6.6.4 水文地质条件
        6.6.5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6.7 长寿滨江路储煤坪现状及路基稳填筑后稳定性评价性分析
        6.7.1 储煤坪现状
        6.7.2 路基加载后稳定性评价
    6.8 长寿滨江路储煤坪段治理设计
        6.8.1 处治方案论证
        6.8.2 处治方案设计
    6.9 储煤坪处治方案稳定性验算
        6.9.1 托梁验算
        6.9.2 桩基础承载力验算
    6.10 施工过程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河道生态治理发展过程
        1.2.1 河道治理的四个发展阶段
        1.2.2 河道生态治理提出背景
        1.2.3 国内河道治理的研究进展
        1.2.4 国外河道治理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河道生态治理模式
    3.1 河道治理模式
        3.1.1 山溪性河道生态治理
        3.1.2 平原河网生态治理
        3.1.3 城镇集聚地河道生态治理
    3.2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分析
        3.2.1 河道的平面(形态)设计
        3.2.2 河道的断面(多样化)设计
        3.2.3 生态型护坡和护岸技术
        3.2.4 生物生态治理
        3.2.5 景观建设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分析
    4.1 中塘河河道概况
        4.1.1 中塘河现状评价分析
        4.1.2 中塘河河道治理必要性
    4.2 中塘河河道治理对策及适用技术的研究
        4.2.1 河道平面线形设计
        4.2.2 河道纵断面设计
        4.2.3 河道护岸形式
        4.2.4 河道景观绿化建设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1.1 河道生态治理模式
        5.1.2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5.1.3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分析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流冰与拦冰栅间相互作用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1.1.2 我国冰凌的现状和危害
        1.1.3 研究课题的意义
    1.2 拦冰设施的结构和分类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拦冰设施的结构
        1.2.2 柔性结构的拦冰设施
        1.2.3 刚性与半刚性结构的拦冰设施
    1.3 拦冰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1 篱笆式拦冰栅
        1.3.2 桥墩拦冰栅
        1.3.3 固定式拦冰栅
        1.3.4 船栅式拦冰闸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拦冰栅的作用过程分析
    2.1 河流冰生成形态
        2.1.1 冰花的形成
        2.1.2 河流中的水内冰形成过程
    2.2 拦冰栅作用下河流冰盖的形成
        2.2.1 水流速度较小时拦冰栅作用下冰盖的形成
        2.2.2 水流速度较大时拦冰栅作用下冰盖的形成
        2.2.3 冰盖前缘流冰稳定性判定
    2.3 拦冰栅的失效模式
    2.4 拦冰栅的作用过程分析
第三章 流冰与拦冰栅间相互作用分析
    3.1 作用在拦冰栅上的作用力
    3.2 大流冰块的撞击力
        3.2.1 冰的动量方程
        3.2.2 冰的质量守恒方程
    3.3 水对冰盖的拖曳力
        3.3.1 冰盖阻力
        3.3.2 水对冰盖的拖曳力
    3.4 风对冰盖的拖曳力
        3.4.1 风对水面作功
        3.4.2 冰盖在风作用下的表面应力
        3.4.3 风对冰盖的拖曳力
    3.5 重力
    3.6 河岸剪切力
第四章 拦冰栅的有效工况范围
    4.1 冰期输水流量
    4.2 平衡期稳定冰盖厚度
    4.3 平衡期冰盖受力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ROCK-FILL DYKES IN A MOUNTAIN RIVER(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伊犁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毁防治技术研究[D]. 凌新鹏. 长安大学, 2019(01)
  • [2]抛石块体稳定尺寸计算及实验研究[J]. 徐国,纪君娜,曲恒良,刘臻. 山东科学, 2018(02)
  • [3]小城镇山溪型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以四川省沐川县沐溪河景观设计为例[D]. 张红朵.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辽西地区生态景观型河道修复规划 ——以北票市东官河为例[D]. 杜璇.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2)
  • [5]海底电缆抛石堤坝洋流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 张正祥,曾二贤,吴海洋,张轶. 电力勘测设计, 2015(01)
  • [6]山洪沟防洪治理典型工程措施研究 ——以会昌县古坊河为例[D]. 胡诗文. 南昌大学, 2014(03)
  • [7]清至民国时期陇东南地区水资源利用及开发研究[D]. 王晓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7)
  • [8]山区公路沿河路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与设计[D]. 杨烨.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9]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案例分析[D]. 滕华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10]流冰与拦冰栅间相互作用的特性研究[D]. 张俊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山区河流填石堤坝稳定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