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绩

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绩

一、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绩(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0)在《《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文中认为荒漠化防治对人类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建国至今,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着成效,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更是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提供了中国的经验和智慧。舆论宣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些年媒体对防沙治沙的新闻报道不计其数,本文选取内蒙古的党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建国以来至今《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阶段研究。探索《内蒙古日报》不同阶段的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并指出框架变化的原因,总结《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的经验,为其他主流媒体做好防沙治沙报道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可以被区分为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报道框架出现变化的原因主要为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防沙治沙报道:第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第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第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第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黄芳芳[2](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邵美玲[3](2020)在《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后,包括区域认知等在内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现实中区域认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使用地图实时性有待提高、缺乏三维动态地图等。新课标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3D GIS发展迅速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它能够三维立体、形象逼真地显示区域,在区域认知培养方面有较大潜力。将3D GIS用于区域认知的培养,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是区域认知教学的需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模式建构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和直观性教学原则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总结了当前区域认知研究现状及其与3D GIS结合的现状。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得出区域认知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区域认知培养3D GIS结合的研究较少的结论。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60份抽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总结我国区域认知培养存在的问题:地图视角和尺度单一、地图缺乏灵活性和三维性、地图时效性欠缺、较少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2)将区域认知素养划分为五种核心能力,即区域定位能力、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区域发展现状分析评价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分别将这五种能力与3D GIS映射,并以此进行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3)构建了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即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教学模式。提出了3D GIS处理素材的方法,研发了3D GIS区域认知平台。设计了应用路径: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4)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对比实验。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水平、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水平及区域分析评价能力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水平,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区域认的培养。

曲海华[4](2019)在《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对指导外事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具有特殊性。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的现实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义利观"破解了"我是谁"的国别定位问题;以"共同价值"破解了"我们要干什么"的发展方向问题;以"维护改进国际秩序"破解了"要怎么干"的路径选择问题;以"承担应有责任"破解了我国在全球荒漠化治理舞台的作用发挥问题。

吴丹琪[5](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作为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关键”、地理课程标准“重心”的地理核心素养,近年来受到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其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其中包含了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自然观、发展观和人口观等,我们在分析和解决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时一定要围绕这些观点展开,这也为解决一系列地理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与地理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是对人地协调观的概念及内涵界定,其分析较少涉及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故本文将人地协调观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中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进行研究。首先,对地理核心素养和人地协调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进行总结分类。其次,以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三所不同层次的高中生的人地关系认知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高中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还不全面,没有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并且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意识整体也不强。第三,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并结合对高中地理一些优质课的分析,提出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第四,由于本论文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培养,所以在此基础上,以必修三中的一节能够较全面地体现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第五,在此教学案例实施的基础上,对实习所在班级的一次六校联考试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试题中有关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摘出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在人地协调观中“人对地的影响”的方面掌握不够,接着,将其中荒漠化的试题知识与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知水平现状。最后将二者结合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些优化和改进,以期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能够给出一些切实有用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要素维度和外延观念两个方面解读了“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内涵。第二,现状调查结合了多种研究手段,如,填写问卷、面对面沟通、分析试卷等,意在把握住当前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方面切实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第三,根据课标的学业水平要求,结合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针对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

冯宝林[6](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研究指明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王冰玉[7](2019)在《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素养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主题背景下,我国于2014年开始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确立了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区域认知素养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培养状况应当引起地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区域认知素养的构成维度、培养重点、培养现状、改进策略、应用案例等问题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中学地理区域教学传统分析、新课程标准解读、已有研究成果梳理,确定了区域认知素养构成维度和培养重点体系。区域认知素养构成维度包括区域视角、区域认识与区域评价三个方面;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重点确定为划区意识、区域认识方法、区域认识工具、区域认识结果、区域条件、区域问题、区域决策。(2)对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素养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区域视角培养不受重视;区域认识缺乏条理性,忽视方法渗透;缺少地图的深度分析,不注重析图能力培养;素材再加工能力差;区域认识不全面,认知结构不完善;区域条件分析不均衡,偏重自然条件分析;区域问题分析不透彻,浅显化;区域决策评价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3)对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区域认知的了解程度、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态度倾向和外界因素三个方面,其中教师对区域认知素养了解不足和外界因素是导致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落实不力的主要因素。(4)构建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改进策略;本文提出的区域认知素养改进策略有:研读课标,深化素养内涵理解;精选内容,渗透区域视角培养;渗透方法教学,重视迁移应用;培养地图素养,丰富区域素材;全面认识,完善区域认知结构;以点构面,全面分析区域条件;究因解难、注重探究、深入分析区域问题;以“辩”促“思”,塑造区域评价能力。(5)基于课堂观察结果和构建的教学策略,选取观察课例T2、T8在教学评析的基础上进行案例优化,为落实区域认知素养向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李阳炀[8](2018)在《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提到草原人们就想到广阔无垠、牛羊成群,但草原多数都在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身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再加上人类的破坏行为,使得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再难见到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近些年来国家对于草原荒漠化的防治保护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的草原荒漠化问题有所好转,但是积重难返,草原荒漠化的防治依然势在必行。而草原荒漠化防治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社会学、法律诸多学科,笔者则是从法律层面对草原沙漠化防治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为着眼点,分析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同时结合近些年来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新形势,采取的新政策,取得的新成果,引发的新问题,以此为背景,阐述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状况,剖析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法律规定之间的重叠与冲突,第二部分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第三部分地方政府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立法质量不高,第四部分草原资源物权制度需要完善,第五部分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第六部分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对草原荒漠化治理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土地管理法》、《水法》等相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不协调之处。针对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多角度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提出法律建议。理清相关法律关系,出台专门法律,完善、提高相关法律地方性规范的质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草原权属制度,构建合理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理顺行政权限,明确行政职责,展开防治草原荒漠化立法研究,完善防治草原荒漠化法律体系,努力维持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的关系,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成富民、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江晨超[9](2017)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不仅受气候条件影响,更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相关。阿拉善盟荒漠化问题严重,是多次全国性沙尘暴的源头。当前我国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主要以荒漠化治理工程为核心,但必要的荒漠化防御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也意义重大。科学评价荒漠化防治效益,判断防治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效果,不仅能减少政府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难度,也可以提高居民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本文在探究阿拉善荒漠化土地变化的同时,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的三大主要措施,即生态转移、造林治沙和沙产业开发进行梳理,界定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评价范围。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通过统计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收集,运用等效替代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三大效益货币计量。结果显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占总效益的67.54%。生态效益中水源保护效益最大,其次为土壤保育效益。经济效益中,直接经济效益是间接经济效益的2倍,且直接经济效益中,沙漠旅游贡献最大。社会效益在整体效益占的比重少,社会文明进步效益有待提高。最后,运用能值分析法对荒漠化防治措施实施前后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计算,通过净能值产出率和环境资源比率两个指标,得出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可观稳定,单位能值产出所耗环境资源减少。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措施改进方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沙漠旅游开发。

赵红羽[10](2014)在《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和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对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为更好的对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成果有一整体把握,本文从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对策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一系统梳理.

二、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绩(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分析
    (一)1949-1999年的“浅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经验与方法议题和消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宏大的国家叙述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以晕轮效应为主
        4.小结
    (二)2000年至今的“深绿色”框架
        1.新闻文本的宏观选择:治沙成效议题和通讯体裁为主
        2.新闻文本的中观选择:细微的个人话语
        3.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强化文本可读性和贴近性
        4.小结
二、《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框架变化原因分析
    (一)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治理提上日程
    (三)党报使命决定框架基调
三、《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经验总结
    (一)练“笔力”:讲好生态故事,提高新闻可读性
    (二)练“脑力”:增强新闻策划能力,丰富报道形式
    (三)练“眼力”:挖掘防沙治沙典型,提升新闻价值
    (四)练“脚力”:深入群众,深入治沙一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区域认知研究综述
        二、3D GIS与区域认知结合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3D GIS概念及相关工具简介
        二、区域认知素养概念
    第二节 3D GIS应用到区域认知培养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与3D GIS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3D GIS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3D GIS
第三章 基于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及其与3D GIS映射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II区域认知素养分析
        一、新课标对区域地理区域认知的要求
        二、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划分及其对应知识点
        三、区域地理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
    第二节 3D GIS与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映射
    第三节 我国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3D GIS在区域认知培养中的优势
        一、多尺度、多视角显示功能有利于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
        二、三维可视化功能有利于区域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
        三、三维演示功能有利于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
        二、基于3D GIS的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
        三、基于3D GIS的区域发展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
        四、基于3D GIS的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
        五、基于3D GIS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教学模式
    第二节 教学素材处理及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教学素材的处理
        二、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三节 基于3D GIS教学模式的教师应用路径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五、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
        六、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应用案例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设计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具体要求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第二节 教学实验的开展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西北地区区域认知水平检测题
致谢

(4)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概述及指导全局外事工作的普遍性意义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概述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普适性指导意义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的特殊现实作用
    (一)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特殊性
        1.荒漠化公约的特殊国际法地位。
        2.我国荒漠化防治履约的特殊贡献。
        3.荒漠化防治履约中尚存四大现实问题亟待破解。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对荒漠化履约事业的特殊现实指导意义
        1.以“义利观”破解了“我是谁”的国别定位问题。
        2.以“共同价值”破解了“我们要干什么”的发展方向问题。
        3.以“维护改进国际秩序”破解了“要怎么干”的路径选择问题。
        4.以“承担应有责任”破解了我国在全球荒漠化治理舞台的作用发挥问题。
三、结语

(5)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党和国家的需要
        (三)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理核心素养
        (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设计与分析
        (一)访谈内容设计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三、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
        (一)调查结果分析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基于优质课分析的人地关系教学启示
    一、优质课转录
    二、优质课分析
        (一)教学设计理念较为先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丰富且合理
        (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教材观
    三、人地关系认知教学启示
        (一) 在地理课堂中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二)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感知人地关系
        (三)在教材中挖掘人地协调素材
第五章 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一、培养教师自身的“人地协调观”
        (一)对教师进行“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与培训
        (二)加强教师对人地关系协调重要性的认识
        (三)帮助学生明确人地协调观
    二、增强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意识
        (一)引导教师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价值
        (二)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考试观
    三、提高教师“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能力
        (一)遵循观念的形成过程来帮助教师扭转教学理念
        (二)正确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
    四、建设“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客观条件
        (一)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二)完善教材的相关内容
        (三)改革学业的评价机制
第六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案例设计分析与优化
    一、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案例设计——“荒漠化的防治”
        (二)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二、基于试题分析的教学案例应用结果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
        (二)荒漠化试题分析
    三、教学案例设计优化
        (一)围绕自然原因,构建人地协调观念平台
        (二)分析人为原因,强调“人对地的影响”
        (三)理解荒漠化的危害,突出“地对人的影响”
        (四)探讨防治措施,提升“人地协调观”水平
第七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荒漠化的防治》部分试题
致谢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1.2.2 区域认知素养研究现状
        1.2.3 区域地理教学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
        2.1.2 区域认知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理科学
        2.2.2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2.2.3 认知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观
    2.3 小结
第3章 区域认知素养构成维度及培养重点分析
    3.1 区域认知素养构成维度分析
        3.1.1 区域认知素养维度划分理论依据
        3.1.2 区域认知素养构成维度确定
    3.2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重点分析
        3.2.1 区域视角培养重点分析
        3.2.2 区域认识培养重点分析
        3.2.3 区域评价培养重点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4.1.1 观察量表体系构建
        4.1.2 观察课例选择
        4.1.3 课堂观察结果
        4.1.4 教学存在的问题
    4.2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4.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4.2.2 调查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区域认知素养培养改进策略
    5.1 研读课标,深化素养内涵理解
    5.2 精选内容,渗透区域视角培养
    5.3 知能并重,突出区域认识能力
        5.3.1 渗透方法教学,重视迁移应用
        5.3.2 提高学生地图素养,丰富区域素材
        5.3.3 全面认识,构建完整的区域认知结构
    5.4 注重探究,创设区域评价情境
        5.4.1 以点构面,分析利弊,全面认识区域条件
        5.4.2 究因解难,注重探究、深入分析区域问题
        5.4.3 以“辩”促“思”,塑造区域评价能力
第6章 区域认知素养教学案例优化
    6.1 区域认知素养优化案例选取依据说明
    6.2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案例优化
        6.2.1 “荒漠化的防治”课例T2评析
        6.2.2 “荒漠化的防治”课例T2优化
        6.2.3 “荒漠化的防治”优化案例设计要点说明
    6.3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案例优化
        6.3.1 “区域农业发展”课例T8评析
        6.3.2 “区域农业发展”课例T8优化
        6.3.3 “区域农业发展”优化案例设计要点说明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课题T2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附录3 课例T8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附录4 区域认知素养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概述
    (一)草原荒漠化概念界定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现状
        1.内蒙古草原现状及生态意义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
    (三)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及危害
        1.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现行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现行法律措施
        2.现行其他措施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
        1.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不完善、政策落实缺乏稳定性
        2.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执法力度不足
        3.草原保护法律监管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现状
    (一)国际公约与国外相关立法
        1.国际公约
        2.国外相关立法
    (二)我国有关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法规
        1.《草原法》
        2.《防沙治沙法》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地方立法
四、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相关法律规定之间的重叠与冲突
    (二)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
    (三)地方政府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立法质量不高
    (四)草原资源物权制度需要完善
        1.草原所有权制度需要完善
        2.草原使用权制度需要完善
    (五)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1.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偿现状
        2.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六)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对草原荒漠化的影响
五、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法律建议
    (一)完善现行相关立法
        1.梳理相关法律关系避免法律冲突
        2.完善《防沙治沙法》等相关现行法的法律条文
        3.完善草原荒漠化预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出台专门法律
    (三)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
        1.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2.我国完善草原资源物权制度的建议
    (四)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1.明确草原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对象
        2.明确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3.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方式
        4.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
        5.明确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责任
    (五)建立防治草原荒漠化的合理模式
        1.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现状
        2.构建合理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荒漠化评价与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1.3.2 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与效益分析
        1.3.3 评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现状
    2.1 阿拉善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情况概况
    2.2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2.2.1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2.2.2 阿拉善荒漠化动态变化
    2.3 本章小结
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模式
    3.1 生态转移战略
        3.1.1 孪井滩生态移民
        3.1.2 贺兰山退牧还林工程移民
        3.1.3 区域生态移民
        3.1.4 生态移民安置方式
    3.2 林业治沙模式
        3.2.1 围栏封育
        3.2.2 飞播造林治沙
        3.2.3 人工造林治沙
    3.3 沙产业开发
        3.3.1 梭梭+肉苁蓉产业模式
        3.3.2 白刺+锁阳产业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4.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内涵
    4.2 阿拉善荒漠化经济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4.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选取
        4.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解释
    4.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和分析
        4.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
        4.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5.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内涵
    5.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5.2.1 计量方法选择
        5.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取
        5.2.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解释
    5.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和分析
        5.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
        5.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6.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内涵
    6.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指标选择与解释
        6.2.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选取
        6.2.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解释
    6.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和分析
        6.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
        6.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6.4 本章小结
    6.5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小结
7 基于能值法的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7.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系统图
    7.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流转状况
        7.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状况
        7.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产出状况
    7.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7.3.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总量比较
        7.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净能值产出率
        7.3.3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环境资源比率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讨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引进
        8.2.2 重视沙漠旅游,引导荒漠化防治向更高层次发展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以荒漠化成因为研究视角
    1.1 自然因素
    1.2 人为因素
    1.3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结合.
2 以荒漠化现状为研究视角
3 以荒漠化防治对策为研究视角
    3.1 防治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3.2 防治荒漠化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改良:
    3.3 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方面的研究:
    3.4 关于退耕 (牧) 还林 (草) 的研究:
    3.5 关于禁牧舍饲的研究:

四、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绩(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日报》防沙治沙报道研究[D]. 王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D]. 邵美玲.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4]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J]. 曲海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 [5]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D]. 吴丹琪. 河南大学, 2019(01)
  • [6]“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高中地理教师区域认知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 王冰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草原为视角[D]. 李阳炀. 云南大学, 2018(01)
  • [9]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D]. 江晨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研究综述[J]. 赵红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